《江南地区的开发》解析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了魏国的大权。
公元263年,魏国灭掉了蜀国。公元266年, 司马炎篡夺了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无力治 国。西晋皇族纷纷起兵争夺皇位,混战十几 年,耗竭了西晋国力。史称“八王之乱”。
316年,匈奴 灭西晋 统一黄河流域 317年, 司马睿建 立东晋, 定都建康, 史称东晋
420年,东 晋灭亡, 刘裕称帝 建立宋
齐
梁
陈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 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 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 义?为什么?
8万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结果:东晋胜利,前秦失败
苻坚拥有八十多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
这究竟是为什么?
1、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 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统治,希 望前秦战败。前秦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能够打 胜仗。 2、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3、从东晋方面看,广大战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思想的 激励下,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2、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 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统治者重视经济建设。 江南得到开发的重要意义?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移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政权的更迭
魏灭蜀汉 魏的大臣司马懿控制魏 政权,266年,司马炎 夺魏政权,建立晋朝, 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北方混乱,出 现十六国局面 280年, 西晋灭 吴,实 现统一 4世纪后 期,氐族 人苻坚建 立前秦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9课内容。
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本课上承第18课《三国鼎立》中吴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下启南方经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为以后讲述南方经济在南宋时期全面超过北方做好了铺垫。
本课介绍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以及北方汉人的南迁,始终围绕着统一和民族融合这一历史主线索,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
2.教材内容要素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
因此,有必要先搞清楚本课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
简要脉络大约由三个时期构成:第一个时期是西晋兴亡,讲述的主要事件是司马氏代魏和西晋的皇族纷争,连带简述了少数民族的内迁。
第二个时期是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在简略说明朝代的兴替之外,对十六国政权仅仅涉及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而着重讲述淝水之战。
第三个时期是南朝,突出了江南经济的开发问题3、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根据新课程理念,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促进,通过师生共研,生生合作,由浅入深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
同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以恰当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从有关历史典故或历史成语中了解人口南迁的情况,通过制表总结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标解读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标解读
1.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认知提示:初步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解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权分立最长的时期。
从总体看,连绵战乱
给社会生产造成了巨大破坏。
相比北方的动乱,南方相对安定,随着北方人口、先进生产
工具与技术的移入,江南地区得到大力开发。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历史,知道东晋、南朝统治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知道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表现。
过程与方法:
利用魏晋南北朝地图了解朝代更替历史,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南北人民共同开发江南,认识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认识维护和平的重要。
1/ 1。
历史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
未来发展的展望
进一步开发
江南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可以继续推进城市化、 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等进程。同时,还可以加强科技、旅游 等领域的开发,推动江南地区的全面发展。
2023
历史课江南地区的开发ppt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 • 江南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 • 江南地区的经济崛起 • 江南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历史背景
1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和政治动荡,但 也成为了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地理位置
01
江南地区是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地区,包括现在的江苏、
浙江、安徽、江西等省份。
自然环境
02
江南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具有优越的自然条
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人口分布
03
江南地区人口密集,是中国的人口中心之一,也是中国经济最
发达的地区之一。
02
江南地区开发的历史背景
古代江南地区的开发
03
江南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
文化传承与创新
保护传统文化的精髓
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应积极开展文化传承工作 ,同时注重创新,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品牌。
促进文化创新
江南地区的文化底蕴深厚,应通过推进文化创新,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元 素,为当地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活力。
唐朝时期
江南地区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农 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江南地区的开发》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相互作用,推动了江南地区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
经济繁荣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共同作用,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
05
研究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意义
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揭示历史背景
研究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三国时期南北分立、民族融合等历史背景。
探究政权管理
江南地区的政权管理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理解当时政治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的 运作有重要意义。
文化多元发展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为江南地区文化的发展提供 了多元的元素,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02
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背景
01
北方战乱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地区陷入 长期战乱,政权更迭频繁,人民流离 失所。
02
南方稳定
相比之下,江南地区相对稳定,吸引 了大量北方移民南迁。
03
自然条件优越
江南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水资 源丰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民族融合过程
汉族南迁
汉族南迁过程中与南方土著民族形成了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局 面。
俚僚融合
俚僚是南方土著民族之一,他们与汉族在文化、经济等领域进行 了广泛交流与融合。
佛教传播
佛教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 的联系与互相学习。
民族融合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民族融合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 发展,丰富了南北物资和文化交 流,为隋唐统一和经济繁荣奠定 了基础。
推动可持续发展
江南地区的开发要注重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研究其 开发过程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 效益的协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课稿初二历史组王敏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陵县五中的王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学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上承第18课《三国鼎立》中吴国对南方经济的开发,下启南方经济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为以后讲述南方经济在南宋时期全面超过北方做好了铺垫。
本课介绍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以及中原人口的南迁,始终围绕着统一和民族融合这一历史主线索,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的状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使学生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3.教学重点、难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江南地区的开发”还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问题探究式、小组合作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同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四、学情分析经过半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和辩证看待历史人物及简单的评价。
就本课而言,理解西晋的兴亡和淝水之战并不困难,难就难在理解西晋灭亡的后果和淝水之战的影响成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商业的繁荣
描述了南方商业贸易的活跃, 如草市的出现、海外贸易的发
展等。
学生思考题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01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
、人口迁移等多方面因素。
江南地区与北方在经济上的差异是什么?
以水稻为主的种植结构。
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改进, 产量大幅提高,成为了江南地
区的主要粮食来源。
同时,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 也得到了广泛种植,丰富了农
业经济的多样性。
江南地区的商业与手工业
01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口 的增加,江南地区的商 业也日益繁荣。
02
水路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商品流通范围 不断扩大。
水利设施
建设和完善水利设施,提 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农 业生产的稳定。
通讯设施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提高 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 ,促进信息交流和经济活 动。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优化 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市
场竞争力。
发展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 业多元化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 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吸引了大量北方 移民,促进了汉族与南方土著民 族的融合,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 的多元一体格局。
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升经济水平
江南地区开发的进程中,农业、手工 业、商业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使得中国经济重心逐 渐南移,南方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
水利的兴修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提高 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含反思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
学习这三部分,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这样,江南很快形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
诗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上述诗文在怀念江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你知道“江南”指哪里吗?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二、讲授新课(一)东晋的兴亡1.东晋的建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学的西晋的灭亡和十六国的建立,引出这段时期即是民族分裂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初一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试题答案及解析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江南为之盛国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回答:(1)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2)江南经济迅速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3)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3分)【答案】(1)江南经济发展繁荣(2)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多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统治者重视。
(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1)此问考查的是我国江南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
材料分析题,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做到一边读材料一边读设问。
要理解题意,紧密结合材料。
从题干和材料中找出提示的关键词。
“江南为之国盛,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说明江南经济很繁荣,农业丰收、生产的丝绵发达,可以供天下使用。
(2)此问考查的是江南经济的发展的原因。
属于基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
结合课本经济重心的南移,学生可以答出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南方相对安定,北方多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②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③统治者重视。
(3)此问是此问是总结性能力题,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总结,考察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及其表达能力。
这种类型的题,可提示学生按照前面问题答案来答。
通过对前面一、二问比较,学生可知南方经济发展繁荣,超过了北方。
可见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徐州扬州地区的发展,只是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江南地区的开发》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思考分析
1、东汉末年以来, 有哪些少数民族内 迁?内迁有什么影响?
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内 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 互相影响, 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想一想
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1、西晋的统治集团非常腐朽, 奢侈腐化 风气盛行, 在位皇帝智力地下。 2、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位的“八王之乱” 耗尽了西晋的国力。 3、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 民族间存在着矛盾, 他们乘西晋内乱之机 起兵反晋。
2、说出你所知道的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和典故。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3、淝水之战后, 南北方各又出现了怎样的局势 呢?(影响)
前秦统治瓦解, 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 态; 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为经济发展提 供了有利条件。
淝水之战(383年)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思考
完成统一
魏
吴
3、西晋的贵族是如何生活的?
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商旅暴富, 皇亲王凯不 服气, 用丝绸做成40米长的遮路屏风, 以显 示富有。石崇就用锦缎做成50米长的屏风, 来 同他相比。
内迁的各族
从东汉末年以来,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 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到西晋初年, 人数达到几百万。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 互相 影响, 民族界限日益缩小。内迁各族趁西晋内 乱, 起兵反晋。326年, 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 装灭亡了晋朝。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西晋的兴亡
曹丕死后, 大臣司马懿逐渐控制了魏国的大权。 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国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 建立了晋朝, 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280年, 西晋灭掉 了吴国, 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西晋
前秦
十六国 北朝
东晋 南朝
420年 宋 齐 梁 陈
刘裕
想一想,北方人迁往江南给江南带去 了什么?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得到 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 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 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 序比较安定。
280年,西晋灭吴。
为什么西晋的统一 只有很短的时间?
266年~316年
统治腐朽,皇帝智力低下
统治集团发生内 乱: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
民族矛盾激化
鲜卑
鲜卑
匈奴
Hale Waihona Puke 羯(jié) 羌(qiāng)
氐(dī) 西
晋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 装灭亡了西晋。第二年,皇族司马 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东 晋”。
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 几次战争相似?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陈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建康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 称皇,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江南开发的原因
江南开发的原因
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主要原因: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江南温暖湿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③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加速了南方经济发展的步伐(最重要原因);
④南北方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良田,使江南得到迅速开发。
2、江南地区的开发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①三国时的吴国,重视农耕,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②西晋末年,中原人民开始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③东晋南朝时期,使江南得到迅速发展;
④从五代十国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
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
南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促进 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的发展。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1、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具;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地区的战乱少,较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东 起舞的故事。
晋
北 伐
原因:东晋虽然偏安
于江南,但在历代帝
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
收复北方的国土
祖逖(266年-321年)
祖逖(266年-321年)
中流击楫
如不扫清 中原,誓 不再回江 东。
祖逖
北伐的结果:
东晋初期,多次
1、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进行北伐,曾收
2、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复以威了南胁西的。晋部(时分淝黄地水河区之。战)
治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
十六国
三
国西
鼎晋
立
东晋
北魏 宋
北朝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齐 梁陈
南朝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陈
两晋、南朝简表
建立者
司马炎 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时间
266年—316年 317年—420年 420年 —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提高钢的质量。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 业: (1)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2)生产技术改进。犁耕施肥,广种水稻小麦
(3)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2、手工业:有了快速的进步,缫丝、织布 、制瓷、 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都有显著的 发展
历史教科书-江南地区的开发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城市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江南地区的城市规划、基础设施 建设、公共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04
江南地区的现代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农业现代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江南地区 的农业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引进 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了
工商业发达
江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也十分发达。特别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纺织、印染、造船、陶 瓷等手工业部门蓬勃发展,形成了众多的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成为了商品集散地和贸易 中心,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对外贸易
江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江南地区的 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远销海外,同时也引进了外来文化和商品,促进了经济的开放和 交流。
江南地区的生态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环 保活动,自觉遵守环保法规,形成了良好的环保氛围。同 时,政府也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推广绿色生产方式,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江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注重创新发展。当地政 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江南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包括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手工 艺等。近年来,江南地区大力发 展文化产业,推出了一系列具有 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旅游业发展
江南地区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国 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当地政 府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完善旅 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提高了 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江南地区概述
江南地区是指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 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等省份。
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 地理位置,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 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资源:制盐业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资源:制盐业
制盐业
材料
(盐城县)盐亭①一百二十三所,县人以鱼盐为业,略不耕种,擅利巨海,用致饶沃。
公私商运,充实四远,舳舻往来,恒以千计。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二十四引《南兖州记》【注释】①盐亭:当时管理盐户、征收権税的盐政管理机构。
【解读】制盐有海盐、池盐和井盐之分,基本上由国家经营,实行专卖。
江南吴郡是海盐的重要产地,滨海之地,盐田相望。
江北的盐城(今江苏盐城),也分布许多盐场,材料反映了此地盐业的发达。
三峡地区南郡的巫县(辖今重庆巫山、巫溪及湖北巴东、建始等地)和巴郡的朐忍县(辖今重庆云阳、开县和万州及湖北利川等地)是产盐重镇,置有盐官,掌管井盐业的生产与运销。
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真实地记载了这一史实。
东晋南朝时期,三峡地区的井盐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盐业经济亦颇为活跃。
1/ 1。
江南地区的开发
2、西晋的衰亡: 内乱:“八王之乱” 灭亡 西晋 二、淝水之战
1、东晋的建立: 317年 司马睿 定都建康(今南京) 2、北方统一:氐族人建前秦 苻坚以王猛为相统一黄河流域
3、淝水之战:时间、地点、双方、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影响。 4、东晋灭亡,南朝开始:420年,刘裕建“宋”,东晋结束,“南朝”开始 (宋齐梁 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河南省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
这说明〔〕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B.中华姓氏,源远流长C.人文初祖,拓土开疆D.姓氏文化,包罗万象【答案】B【知识点】炎帝和黄帝【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和黄帝姓氏的占99%,由此可知炎帝黄帝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故B符合题意;百家姓氏,皆自炎黄,说法过于绝对,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与拓土开疆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华夏之祖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ú:高粱〕酒〞。
以下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A.B.C.D.【答案】B【知识点】青铜艺术【解析】【分析】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ú:高粱〕酒〞。
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二里头出土的铜爵。
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后期的一座都城遗址。
铜爵是古代一种酒器。
用于温酒和饮酒。
相当于后世的酒杯。
故B符合题意;ACD器物与酒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青铜器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总结
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总结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江南地区的开发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江南地区的开发必考知识点1.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国。
2.“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西晋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4.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
5.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
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重要知识点1.西晋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国。
2.“五胡”内迁:从东汉末年以后,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3.西晋灭亡: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灭西晋。
4.东晋建立:西晋灭亡的第二年(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都城在建康。
5.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用汉人王猛为丞相,统一黄河流域。
6.南朝的更迭: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
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试题1.灭亡西晋的是( )A.匈奴人B.氐族人C.乌孙人D.大月氏人2.东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B.司马睿C.司马懿D.司马昭3.东晋的都城是( )A.建康B.洛阳C.长安D.成都4.4 世纪后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A.西晋B.东晋C.魏国D.前秦5.淝水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东晋和西晋B.西晋和前秦C.东晋和前秦D.南朝和前秦6.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①揭竿而起②风声鹤唳③破釜沉舟④草木皆兵⑤斩木为兵⑥纸上谈兵⑦问鼎中原⑧退避三舍⑨投鞭断流A.①⑦⑧B.②④⑨C.③⑤⑥⑦D.②③⑤⑧7.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①东晋和西晋的统治区域相同②结束东晋统治的是前秦③南朝从420年开始④南朝包括前秦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8.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是在(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9.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海外贸易的中心是( )A.建康B.番禺C.扬州D.江州10.下列关于东晋南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②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③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具④发明了灌钢法A.①②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东汉到东晋,北方人口南迁出现了三次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淝水之战
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处理,应该突出趣味性,尽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战争波澜壮阔、瞬息万变的场面,领会战争指挥者的斗智斗勇,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关于战役的空间概念。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领会东晋将士在强敌压境、众寡悬殊的形
势下,不畏强暴、奋勇抗争的精神;并注意引导学生探讨前秦失败的原因,认识到前秦军内部的民族矛盾是导致其失败的主要因素,进而懂得民族团结对于稳定政治的重大意义。
2.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和掌握。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江南开发的条件和原因、主要表现和重点区域、深远影响等问题。
江南开发问题之所以成为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高度概括了这个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历史事件,趣味性不强,不太适应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记载的资料,将江南开发前后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进行比较,加以阐释,尽可能让学生能有直观的印象,同时加强对学生探究问题的辅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化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
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讲清楚北方战乱,导致了人口的大量南迁,人口的南迁为南方的开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
三、学法指导
1.讲成语故事法
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风声鹤唳”等成语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如“草木皆兵”这个成语故事,它源自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
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进抵淝水流域,登寿春城了望,见晋军阵容严整,又远望八公山,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晋军,不由得心虚胆怯。
接着提出问题:你知道淝水之战是怎么回事吗?你想知道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吗?你知道我国古代的江南地区是怎样开发起来的吗?让学生一下子激起学习的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在本节课中,教师可设置一些讨论性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安排学生讨论以下三个问题:(1)历史上的这次人口南迁在南方留下了哪些痕迹?(2)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当今的开发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团结合作,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共同完成。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和学生是合作者的关系,尊重学生的回答,使之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识图理解法
引导学生对本课中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地图进行观察、分析。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内迁的形势。
然后,根据地图要求学生概括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总结出其短暂而亡的原因,应包括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腐朽、统治集团的内乱、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等三个方面。
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也可以根据地图的方式进行教学。
4.自主、探究学习法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在教师指导下,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预习:如上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上网查找相关内容等。
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预习。
5. 现实联系法
心理上,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爱听历史故事,老师应抓住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课是科学,学好历史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在学习中注意联系旧知识,更重要的是联系当前的现实社会,使学生学会以史鉴今。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当今的开发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引导学生关注本地的历史。
6.图示法
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是学好本课的关键。
可以通过以下的图示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线索:
四、中考命题分析
近几年来,中考中经济方面的内容逐年增加,本课的重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本课内容在中考中常有所涉及。
其中西晋的统一、少数民族的内迁、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和表现等知识点应重点掌握。
本课中考题型多为选择题,有时材料题、读图题也会出现。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5年,北京)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淝水之战发生在4世纪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前秦战败,未能统一江南
D.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解析: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考查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
前秦皇帝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所以不会得到大臣和军民的支持。
答案:B
2.(2006年,潍坊)西晋得已统一全国的根本原因是()
A.司马炎英明果断
B.吴、蜀弱小
C.北方经济的发展
D.吴、蜀统治腐败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西晋是在三国时期魏国政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曹政权在北方发展经济,使得北方经济迅速恢复。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为西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答案:C
3.(2006年,湖南)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能力,强调关键词“开始于”,中国从东汉末年起,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所以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南迁。
答案:C
4.(2007年,湖南常德)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与江南经济的开发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B
六、随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
1.魏、蜀、吴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①魏国②蜀国③吴国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2.六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已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较好
B.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C.北方人口南迁
D.南方统治者施仁政
3.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
A.封王各自为政,社会上层非常腐败
B.封王争权夺利,连年混战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D.匈奴入侵,攻灭西晋
4.下列以少胜多的战役,不是发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5.在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有八十多万,但内部矛盾重重,军心不稳,看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
你认为用哪一成语评价前秦军队最合适:()
A.背水一战B.外强中干
C.一泻千里D.兵不厌诈
6.取代魏建立西晋的皇帝是()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D.司马昭
7.从东汉至西晋初年,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有()
A.匈奴、蒙古、女真、满族
B.匈奴、氐、羌、羯、鲜卑
C.匈奴、蒙古、氐、羌、羯
D.匈奴、鲜卑、蒙古、女真、满族
8.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羌D.羯
9.东晋的建立者是()
A.司马炎 B.司马睿 C.司马懿 D.司马昭
10.在4世纪后期,建立了政权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氐 C.羌D.鲜卑
11.、“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映的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西晋灭吴
1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前秦和西晋 B.前秦和东晋
C.东晋和宋D.宋和前秦
13.南朝开始于()
A.265年 B.280年 C.383年 D.420年
(二)填空
14.年西晋灭,统一南北,结束分裂的局面。
15.4世纪后期,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重用汉人为丞相,最终统一了黄河流域。
16.南朝是由、、、四个朝代组成的。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B 6.A 7.B 8.A 9.B 10.B 11.C 12.B 13.D
14.280年;吴
15.氐,苻坚,王猛
16.宋、齐、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