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大户事迹材料
种粮大户申报先进事迹材料
![种粮大户申报先进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486e79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f.png)
种粮大户申报先进事迹材料《种粮大户申报先进事迹材料》亲爱的评审委员会:我是某某地区的种粮大户,有幸参与了今年的先进事迹申报活动。
在此,我诚挚地希望能够向您介绍一下我的申报材料,分享一些我在种粮生产中的先进事迹和经验。
作为一名种粮大户,我深知粮食生产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不断提高种粮的产量和质量,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首先,我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通过科学施肥、合理排水、科学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我的种田实践中,我不仅关心产量,更注重环保和品质。
我遵循“绿色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种植理念,努力打造高产、高效、高质的农业生产模式。
其次,我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和人才培训工作,致力于帮助他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力。
我主动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经常邀请专家学者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指导,帮助农民朋友们学习先进种植技术。
同时,我还组织农业科技培训班,培养和引进一大批技术骨干,为地方农业生产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我积极参与地方农业扶贫工作,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活条件,实现稳定增收。
我将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技术分享给有需要的农民朋友们,帮助他们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政府扶贫项目,为扶贫对象提供资金帮助、技术指导和就业机会,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种粮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种植技术,也为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先进事迹申报活动,与更多的农友分享我的种植经验,也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各位评审的耐心阅读!此致申报人:XXX 敬上。
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b67d4b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1.png)
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在中国的农村,有许多致富能手,他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从贫困的生活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下面就介绍几位农村致富能手的事迹材料。
1. 李大成
李大成是一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农民。
在大学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到城市寻找工作,而是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带领村民种植特色农产品。
他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不断创新种植模式,并成功打开了当地的市场。
如今,他的农场经营状况良好,成为当地致富的典范。
2. 王忠义
王忠义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民,因家境贫困,他从小就对致富充满渴望。
在外出务工期间,他学会了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回到家乡后,他着手发展了蔬菜种植和养殖业。
他懂得市场的需求,精心选择品种,运用科学管理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如今,他的农场成为当地的知名产地,带动了周边农民一起致富。
3. 张秀英
张秀英是一名寡妇,生活十分困难。
为了养家糊口,她毅然决定做起了养羊生意。
她学习了养羊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积极和当地的养殖合作社合作,共同发展养羊产业。
经过几年的努力,她的养羊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户致富,还成为当
地的羊肉产品的主要供应商。
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在农村致富的希望。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农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走出一条致富之路。
他们的经验和成功,对于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希望更多的农村人能够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致富梦想。
林果业种植的典型事迹材料
![林果业种植的典型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4a0e6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9.png)
林果业种植的典型事迹材料
《林果业的发展》
作为林果业的从业者,李先生一直致力于推动当地的果树种植业。
他经营着一家水果种植园,种植着各种水果树,如苹果树、梨树、桃树等。
多年来,他不仅种植出了高质量的水果,还倡导了一系列环保的种植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了改善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李先生不断尝试新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他引进了先进的果树修剪技术,采用有机肥料和植物保护剂,全力打造绿色水果园。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果实的品质,还降低了农药残留,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除此之外,李先生还积极开展果树栽培和养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他到学校、社区和农民市场进行果树养护知识的讲解,鼓励当地农民采用环保的栽培方式。
同时,他还组织了一些技术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擅长果树栽培的技术人才,为当地果树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李先生的带领下,当地的林果业发展迅速,水果产量逐年攀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带动了周边的农业产业链。
他的努力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被授予了多项荣誉称号。
作为林果业的引领者,李先生不仅在生产上取得了成功,还在环保和社会责任上尽到了应有的义务。
他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人奋发向上,推动着林果业的健康发展。
种植大户事迹材料
![种植大户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fd968fce009581b6bd9ebb1.png)
篇一:大户种植典型材料奉新县冯川镇城郊村失地菜农余家模,现年56岁,2007年投资五十万元,在宋埠镇青湖村个人承包200亩土地种植蔬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蔬菜生产经营上,他大胆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积极探索蔬菜种植高效新模式,解决周边村富余农村劳动力30人就业,实现了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该基地主产辣椒、茄子、长豆角、黄瓜、葫芦及反季节的多种蔬菜品种,每日平均供应1500-2000斤鲜菜,丰富了市民的蔬菜种类,确保市场供应,平抑了蔬菜价格,同时当地农户因土地流转获利在8万元左右。
2009年他推广的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菜,年产150吨,纯收入31.5万元,此方法省工省投入高收益,成为享誉全县的瓜薯菜种植科技标兵。
为发展“两高一优”瓜菜生产,2007以来,余家模认真钻研瓜菜种植技术,先后总结摸索出了甘蓝—西瓜—玉米—白菜和甘蓝—甜椒—玉米—香菜两种菜粮高效种植新模式,其中采用的甘蓝—西瓜—玉米—白菜模式种植20亩,平均亩效益6200元,实现效益13万元,两项合计创效益25.4万元。
同时,他还通过自己技术创新,采用嫁接技术,研究出了超大西瓜培育技术,2008年—2009年先后培育出10余个瓜重超20公斤的超大型西瓜,他将自己研究的技术和新模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先后接待周边群众参观300余人次,带动农户150户,带动推广“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1000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
他致富不忘众乡亲,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几年的种植经验介绍给同村及周边村百姓。
同门兄弟人余家水家贫如洗,两年前,余家模得知余家水有种植大棚蔬菜的意向后,主动借5000元帮助余家水2亩大棚辣椒,当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
如今,余家水三间土房已不复存在,盖上了新瓦房。
得到余家模直接帮助的还有余同付、洪克均、宋士云、洪振国等12户。
在余家模的直接帮助带动和影响下,城郊村、青湖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已达30多家180多亩,仅此一项每年收入可达50万元。
种地能手事迹范文优选18篇
![种地能手事迹范文优选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49f4e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2.png)
种地能手事迹范文优选18篇种地能手事迹范文第一篇浮梁县庄湾乡仓下村村民汤金河,近年来,他承包水田2023余亩从事水稻种植,连年被省市评为种粮大户的荣誉称号,今天的创业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种粮大户汤金河。
当我们驱车来到浮梁县庄湾乡的仓下村,满目的绿色扑面而来,汤金河正打着赤脚在田里干活,正是五月天,培育好的秧苗需要赶紧捞起来进行移栽。
看着这一株株的秧苗,汤金河心里满是欢喜,他很清楚这一陇田地的秧苗可以移栽到多少陇水田里去,而这些水田又将有多少的产量,他也心中有数。
汤金河说一零年以前,我是在外面经商的,后来效益不好,就回来,再慢慢的,开始种田,种了几年以后,我觉得这个田散种是没有效果的,对我们种田人,没有什么经济收入,所以我们就从一二年开始,规模逐渐加大,一直开展到今天,两千余亩。
别看到这几年汤金河随随便便就承包了两千多亩地来规模种植,他在创业初期的时候,虽然承包的田地不多,但他担忧的事情却不少。
汤金河说第一年我创业的时候,我连睡觉都睡不着啊,每天担忧这样那样的很多问题,人工啊,比方说有时候人工紧缺的时候啊,那我们晚上连睡觉都睡不着,一开始遇到资金困难啊,贷款困难啊,我们急需用钱的时候,就没方法,就只能种子化肥都赊账,农民给我们做事,我们也是赊账啊!随着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汤金河也感受到了政府带来的红利,他借着春风,与几个村民合计,成立一家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103户村民为社员,把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余亩汤金河说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我们贷款,带着身份证直接到银行里贷就是,一次可以贷二三十万出来,所以贷款就解决了我们种粮大户的好大一个问题,国家政策好了,一四年给我的政策是一个一千七百平方米的水泥地,国家给我支持的,一五年给我下了一个烘干机的指标,我在我厂里建了一个老大的烘干机厂房,现在我们种田轻松了,割了禾以后,我们就直接去烘干,然后直接发出去,现在种田轻松了。
老汤依托省农技站和市农技站的优秀技术,成功完成了“籼改粳〞,使产量得到了更大的提高,效益更是明显,这也带动了村民的致富。
农机大户种粮个人事迹材料(2篇)
![农机大户种粮个人事迹材料(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c819a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0.png)
农机大户种粮个人事迹材料李明,江南省农机大户,以种粮为主业,是当地农业产业的一位杰出代表。
以下是他的个人事迹。
一、坚持创新与改革李明在农业生产中一直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技术和农机使用方法。
他不断学习和尝试先进的种植技术,并引进新型农机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他还主动与科研院所合作,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李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农机设备,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
这些农机设备使得农业生产工作更加自动化和高效化,大大提高了种植和收割的效率,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强调科学管理与精细种植李明注重农田的科学管理和精细种植。
他精确掌握土壤的肥力情况,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科学施肥,确保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他还注重灌溉管理,利用现代化的灌溉设施,保证作物的水分供应。
他还通过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四、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社李明积极参与当地的农业合作社,与其他农户共同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
通过合作社的平台,他与其他农户一起购买农机设备、农资和肥料,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他还与合作社的技术人员紧密合作,交流和分享种植技术,共同推动农业的发展。
五、注重社会责任与绿色农业李明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他积极倡导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他还关注乡村的环境卫生和农村文化的传承,积极投身于乡村的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为当地乡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六、带动就业,助力农民增收李明作为农机大户,他的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他积极招收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
通过他的带动,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效地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对农机大户李明种粮个人事迹的简要描述,他坚持创新与改革,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注重科学管理与精细种植,积极参与农业合作社,注重社会责任与绿色农业,带动就业,助力农民增收。
农民辛勤耕作助农事迹材料
![农民辛勤耕作助农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661bf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3.png)
农民辛勤耕作助农事迹材料自古以来,农民都是国家的中流砥柱,他们默默耕耘、辛勤劳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农民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他们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精神。
下面将通过一些事例来呈现这些可歌可泣的助农事迹。
一、改进种植技术,增加产量在江西某农村,农民李大山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通过选用适宜的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等技术手段,成功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在他的田地里,每亩产量都能超过同地区的平均水平。
为了给其他农民提供借鉴,李大山主动邀请邻居们参观他的田地,并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
通过他的努力,周边农民纷纷采取了他的种植技术,取得了丰收的成果。
二、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在福建一个偏远的山区,农民张小兵热心于乡村建设,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小学。
在此之前,村里的孩子们只能步行数十公里去上学,交通不便且危险。
张小兵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和资金,组织村民自筹资金,并志愿参与建设工作。
如今,小学已经竣工,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在家门口就读,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三、关注环境保护,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河北的一个农村,农民王明每年都会主动申请参加当地的水土保持志愿者活动。
他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植树、修整水渠等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
此外,他还通过使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减少了对土地的污染。
王明的行为不仅保护了环境,也使农田的产量得到了提升,在离岗期间,他还通过微信等渠道分享他的经验,倡导其他农民加入到环境保护中来。
四、积极投身乡村扶贫事业在云南贫困山区,农民杨小花感受到了村民们贫困的现状,决心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她主动联系有关部门,争取扶贫政策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她也动员村里的人积极参与农村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产品销售。
通过她的努力,村里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村民们的生活逐渐好转。
上述事例只是农民辛勤耕作助农事迹的冰山一角。
他们是无数辛勤劳作的农民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农民的伟大和无私奉献。
棉花种植大户个人事迹材料
![棉花种植大户个人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82cc6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9.png)
棉花种植大户个人事迹材料
《棉花帝国的创业之路:一个种植大户的个人事迹》
作为一个棉花种植大户,张先生创业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他从一个小农民逐渐发展成为棉花帝国的掌舵者,这其中的艰辛和辛劳令人敬佩。
张先生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非常热爱农耕劳作。
他勤劳好学,从不怕吃苦,一心想要改变家族的贫困状况。
他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回乡种植棉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最初,他面临着资金不足、技术不全、市场不畅等诸多问题。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而是努力学习技术知识,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不断投入资金改善设施,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同时也积极寻找市场渠道,拓展销售网络。
他的毅力和坚持使他的棉花产量逐年增加,品质也不断提升,逐渐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除此之外,张先生还注重环保和社会责任,在种植过程中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技术,保护土地资源,回报家乡社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奋斗,张先生成功地打造了自己的棉花帝国,成为当地的种植大户。
他的个人事迹也成为当地的典范,激励着更多的农民朋友不断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张先生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他的经历告诉
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水稻种植大户典型示范户事迹材料
![水稻种植大户典型示范户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3c52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e.png)
水稻种植大户典型示范户事迹材料大户王老师位于湖南省一带,他的水稻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是当地的种植大户。
王老师擅长利用科技手段来提高水稻产量,他引进了水稻新品种和高效的农业机械设备,采用了水肥一体化、精细管理、定位播种等现代农业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通过科学施肥、优化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他的水稻产量每年都能稳定在8000公斤以上。
除了技术手段,王老师还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他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组建了一个高效的团队,专门负责种植、管理和销售工作。
团队成员们相互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整个种植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
除了王老师,湖北省的李大户也是一个典型的水稻种植示范户。
他在水稻种植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绿色种植方式,不但提高了水稻产量,还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实现了生产与环保的良好结合。
李大户还注重与科研机构和大学院校的合作,不断开展科研试验和技术示范,探索出适合当地条件的种植模式和管理经验。
他还积极参加水稻种植的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自己成为了当地水稻种植的佼佼者。
在辽宁省,刘大户是另一位水稻种植典型示范户。
刘大户注重品质和市场,他的水稻主要出售给高端市场和出口市场,因此他在种植过程中非常注重品质和安全。
他购买了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包装设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品相,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刘大户还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在水稻种植中尝试了不同的培肥方案和播种方式,取得了一些创新的成果。
他还开展了水稻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使自己的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以上这些典型示范户在水稻种植中展现出了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他们的事迹值得广大农民和种植大户借鉴和学习。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才能在水稻种植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水稻制种致富之星事迹概述
![水稻制种致富之星事迹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74de5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70.png)
水稻制种致富之星事迹概述
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有一位水稻制种的致富之星,他凭借着对农业的热爱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他,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包立新。
包立新不仅在种粮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更在推广有机水稻种植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投入千万身家,种出了塞上江南规模最大的有机稻田,使得宁夏大米的零售价格得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包立新不仅在国内种粮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还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中。
他曾多次赴国外考察学习,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提高中国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包立新的成功并非偶然。
他始终坚持科学种植、精细管理,注重土壤改良和品种选育。
同时,他还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和经营方式,通过合作社等方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了整个地区的水稻种植水平。
除了在种植方面的成就,包立新还非常注重社会责任感和公益事业。
他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就业机会,
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他还倡导环保理念,积极推广绿色种植技术,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包立新的成功事迹不仅鼓舞了广大农民朋友,也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榜样。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辉煌的成就。
种粮养殖大户事迹简介
![种粮养殖大户事迹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747c5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b.png)
种粮养殖大户事迹简介如下:
在农村,有一位名叫黄小克的种粮大户。
他有着18年的种植经验,一个人经营、种植着260亩田地。
他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努力降低种田成本。
他积极应用免耕、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使得每亩能增收节支120多元。
此外,还有一位名叫高XX的养殖大户。
他面临农村劳动力不足和土地抛荒严重的问题,但毅然放弃了网吧经营,投身农业生产。
他承包了农田1000余亩,通过科学管理、机械操作,节约了成本。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他坚持农业产业标准化,注重科技运用,有效降低了种田成本。
这些种粮养殖大户的事迹表明,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农民提供借鉴和启示,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8篇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9cbb53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9.png)
袁隆平的优秀事迹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方案大全、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mprehensive plans, insights, surve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rehensiv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袁隆平的优秀事迹8篇事迹材料的编制需要保持客观、真实,避免夸大或歪曲事实,在事迹材料写作中突出人物的谦虚和谨慎,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卓越品质和风范,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袁隆平的优秀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致富典型事迹材料5篇
![致富典型事迹材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d61d4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8.png)
致富典型事迹材料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学习总结、实习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learning summary, internship report, work plan, experien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致富典型事迹材料5篇通过事迹材料,人们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的价值观,事迹材料可以激励人们向美、善、真的方向迈进,塑造崇高的追求和价值观,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致富典型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基层骨干带头致富事迹材料
![农村基层骨干带头致富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515234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6.png)
农村基层骨干带头致富事迹材料农村基层骨干是指在农村基层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具备一定经济能力并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过程中起到骨干作用的人员。
下面是一些农村基层骨干带头致富事迹材料,供您参考。
一、李明(化肥专业合作社社长)李明,男,40岁,中专毕业,是某村化肥专业合作社的社长。
李明在农村基层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经验和广泛的人际网络。
由于该村土壤肥沃,但农民缺乏科学施肥的知识和技术,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
李明看到了这个商机,并决定发展一家专业的化肥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和高质量的化肥产品。
他积极与农科院合作,邀请专业人员到合作社进行培训,提升自己和农民的施肥技术水平。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合作社的规模逐渐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
李明组织合作社成员共同采购化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他还积极协调政府资源,争取各种政策和项目的支持,为合作社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如今,李明所在的化肥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该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化肥供应商之一。
他带领合作社会员在合作经营、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带领农民致富,也为整个村庄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王华(果树种植大户)王华,女,45岁,是某村果树种植大户。
王华从小生长在农村,对果树种植有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她在年轻时,曾到省会城市的果园实习学习,并深入了解了果树育苗、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回到家乡后,王华决定将自己所学的果树种植技术应用到实践中。
她积极与当地农技人员取得联系,学习和研究当地果树种植的适宜条件和品种选择。
她还积极向当地农民宣传果树种植的好处,并鼓励他们试种果树。
王华在自家的果园里进行了示范种植,并开展了培训活动,邀请农民参观和学习。
她还成立了果农合作社,帮助合作社成员选择适宜的果树品种,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支持。
通过自己的努力,王华的果树种植规模逐年扩大,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
她还主动参与当地农业合作社的管理,帮助其他农民改变传统种植方式,引入科学管理理念,提高果树种植的专业水平。
烤烟种植大户推荐先进事迹材料
![烤烟种植大户推荐先进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767202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7.png)
烤烟种植大户推荐先进事迹材料《烤烟种植大户先进事迹材料》第一篇:勤劳致富的种植大户李先生,男,现年45岁,山西省某县人,是当地烤烟种植大户,被誉为勤劳致富的典范。
多年以来,他致力于烤烟种植事业,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智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李先生从年轻时期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家乡农村长大的他,对土地、农作物的种植有着独特的感觉和理解。
他懂得农业的辛苦和艰辛,但更懂得农业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丰收的喜悦。
因此,他决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烤烟种植事业。
多年来,李先生积极学习研究烤烟种植技术,不断探索和实践。
他善于倾听农民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种植技术,提高烤烟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他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李先生的艰苦努力也得到了回报。
他的烤烟产量逐年提高,品质逐渐提升,成为当地烤烟产业的佼佼者。
不仅仅是烤烟产量上的突破,他还积极参与烤烟产业的升级和创新,带动农民从传统的种植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方式。
通过他的带动和影响,当地农民的收入明显提高。
李先生不但是他们的领军人物和榜样,还积极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指导。
他组织了一支农民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模式,帮助其他农民更好地发展烤烟种植事业,实现共同富裕。
李先生是一个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大户。
他把园区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任务,积极倡导绿色种植、生态农业,注重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他还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先生的先进事迹激励着广大农民。
他认为,只有辛勤努力和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他提倡农民要弘扬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通过科学种植、精细管理,实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科技引领的烤烟种植大户王先生,男,现年52岁,江苏省某市人,是一名烤烟种植大户。
他通过科技引领,实现了烤烟种植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业内赫赫有名的创新型种植户。
王先生从小就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始终坚信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烤烟种植大户先进事迹材料
![烤烟种植大户先进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a02523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d.png)
烤烟种植大户先进事迹材料烤烟种植大户先进事迹材料近年来,随着我国烤烟行业的加速发展,种植烤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这个行业中,有一些烤烟种植大户的先进事迹,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先进事迹的详细内容。
一、积极推广优良品种,促进产业发展作为一个烤烟种植大户,张先生一直关注着烤烟行业的市场动态和潜在变化,不断努力引进新的优良品种,并通过大规模种植进行试种。
对那些表现出色的品种,他会毫不犹豫地加大投入,努力推广。
最终,他的种植规模逐年增加,他通过这种方式强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烤烟产业的发展。
二、坚持科技创新,增强种植效益作为一个注重科技创新的种植大户,王先生会密切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并引进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不断进行试验和改良。
他还与各地的农业科研机构展开合作,在生产中加入新的科技手段和方法,力求提高种植效益。
这种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极大地增强了该地区烤烟种植业的竞争力。
三、优化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作为一个务实的种植大户,李先生发现保持销售渠道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便开始寻找并开辟新的销售渠道,不断寻找更多的销售机会。
他尝试着让自己成为直销代理商,做起了全国通销售,这种拓宽销售渠道的经营模式,让他的收益水平获得了明显提升,并为他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重视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形象作为一个具有远见的种植大户,刘先生非常重视品牌建设,认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
他积极探索和开展品牌建设工作,依靠自己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这样的努力,最终帮助他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多的商机,并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形象。
五、关注并服务于大众,增强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种植大户,黄先生非常重视对其他农村居民的帮助和支持,并且对农村的环境卫生和文化建设也格外关注。
他常常帮助别的农户解决种植上的问题,并且主动组织居民参加公益活动,为当地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树立了他的崇高社会形象。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e889411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f.png)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种植大户先进事迹(精选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
拟起事迹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种植大户先进事迹(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1这是一片绿色的茶园,这里是茶农增收的希望。
2000年朱村乡党委、政府提出“以茶立乡、以茶兴乡、以茶富乡”思路后,身为朱村村党支部书记的叶伟良,就看到了茶叶发展的前景,开始思考茶叶发展的路子。
通过近5年的发展,叶伟良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动了当地茶农增收。
2001年6月,叶伟良开始承包茶山,他克服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从整地到苗木栽种,共投资20余万元,开发基地120亩。
经过他的精心管理,2002年春就产茶青2000多公斤,创利2万多元。
茶叶基地良好的生产效益,让广大村民看到了茶叶发展的前景,村民们种植茶叶的积极性高涨。
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至2005年底,朱村村已发展茶叶基地600多亩,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础。
随着全乡茶叶开发面积的扩大,叶伟良又在茶叶加工、销售上动脑筋、做文章。
他提出了“建一片基地、树一个龙头,创一个品牌、促一个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去年,宁波北伦集团丽水天恩茶厂落户朱村村,叶伟良作为村里的主要干部,积极投身到茶厂建房征地的工作中,同时,做好农民思想工作,为今后天恩茶厂带动朱村乡茶叶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叶伟良的茶叶基地每年可收入15万元,但他并不满足,还在不断摸索新的茶叶管理经验,寻求更大的效益空间。
他还利用平时与村民朋友闲聊的时间,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管理方法、加工经验和市场信息,鼓励农民多种茶叶,种好茶叶,并努力使村民树立品牌意识,以提高经济效益。
种植大户先进事迹2李忠义,男,中共党员,四川夹江县人,1965年12月出生,现任建川村党委副书记、村委委员。
老李头发有些许花白,个子虽小,但是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淳朴亲厚,在建川村,说起李忠义,没有人不熟悉他,他既是村里的“能人老李”,也是大家的贴心书记。
种田大户简要事迹材料
![种田大户简要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2669a5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f.png)
种田大户简要事迹材料
《种田大户》
在中国古代,种田大户是指拥有大片耕地和众多农民的富有农业经营者。
他们通常是土地所有者,同时也是农业产出的主要受益者。
他们的事迹和成就对中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种田大户往往拥有大片的良田,他们善于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使农田的产出得到最大的提高。
他们不断引进新的作物和养殖品种,积极推广高产的耕作技术,以确保农业产量的稳定增长。
同时,他们还把农田分成小块交给农民耕种,并提供种子、工具和耕畜,要求农民按时完成种植,保证产量。
这种经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和产出,为当时的社会带来了可观的农产品供应。
种田大户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有着非凡的成就,他们也在社会建设、慈善事业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水窖、灌溉设施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农田的生产条件,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环境。
同时,他们还在当地兴办学校,为农民子弟提供教育机会,推广新的农业知识和科学技术。
此外,他们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资助灾区、贫困家庭,帮助有困难的农民渡过难关。
种田大户的事迹成就了当时的农业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和质量,也为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的努力和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7b25fa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4.png)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相关推荐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精选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事迹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具有触发力大、感染力强的特点。
那么拟定事迹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农村种植致富能手事迹材料1张村任,原本是泽州县晋煤集团赵庄煤矿的一名矿机维修工人,可政府的一项政策却改变了他的人生。
2011年县政府积极扶持南部山区发展万亩核桃基地,向全县果农免费提供核桃苗木,这个政策让他动心了。
于是带头承包了村里400多亩弃荒地,带动全村人员,打坑栽树,见空地就栽,连田间路塄上都栽得满满当当的。
结果县林业局技术人员看了后,说栽的太密了不合理,又返工移植。
终于,树栽下了,他又去煤矿上班。
想着过几年核桃树结果,卖了果就可以把钱赚回来,只是他把核桃树种植技术想的太简单了。
当年快立冬的时候才发现核桃地草比树还高,许多苗都干枯了。
由于栽植核桃苗死亡多损失大,县林业技术人员知道后和他在地里找原因。
告诉他“树栽活了仅是个开端,400亩核桃园没有专人管理、没有劳力投入是见不到效益的”。
带头管理:严格按照县林业局“提质增效项目”要求,他和表哥迅速组建了“群山绿果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村民25户,其中贫困户19户。
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来管理核桃园,同时聘请核桃专家指导讲解,从一般防治常识学起,刨根问底甚至到为难老师的地步。
不仅请进来,他还跑出去,到运城,下河南,去汾阳,上新疆,哪里有不错的核桃园,就去哪里学习取经。
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丰富着他的管理技术,现在他已成了泽州有名的核桃土专家。
2018年举办在全市举办的“十棵树”核桃整形修剪比赛中,张村任和他表哥搭档,十棵树修剪第一完成,展示岀精湛的修剪技术功底。
今年“十棵树”回头看,哥俩修剪的树形合理,挂果率高,又给来年丰收打下了基础。
县林业局局长赵亮福带队深入到万杴村进行核桃管理调研指导。
当看到400亩核桃园全部“清杂涂白”,果园干净整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大户事迹材料
篇一:种植大户事迹材料
篇一:大户种植典型材料
奉新县冯川镇城郊村失地菜农余家模,现年56岁,20XX年投资五十万元,在宋埠镇青湖村个人承包200亩土地种植蔬菜,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蔬菜生产经营上,他大胆研究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积极探索蔬菜种植高效新模式,解决周边村富余农村劳动力30人就业,实现了依靠科技共同致富。
该基地主产辣椒、茄子、长豆角、黄瓜、葫芦及反季节的多种蔬菜品种,每日平均供应1500-2000斤鲜菜,丰富了市民的蔬菜种类,确保市场供应,平抑了蔬菜价格,同时当地农户因土地流转获利在8万元左右。
20XX年他推广的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菜,年产150吨,纯收入31.5万元,此方法省工省投入高收益,成为享誉全县的瓜薯菜种植科技标兵。
为发展“两高一优”瓜菜生产,20XX以来,余家模认真钻研瓜菜种植技术,先后总结摸索出了甘蓝—西瓜—玉米—白菜和甘蓝—甜椒—玉米—香菜两种菜粮高效种植新模式,其中采用的甘蓝—西瓜—玉米—白菜模式种植20亩,平均亩效益6200元,实现效益13万元,两项合计创效益25.4万元。
同时,他还通过自己技术创新,采用嫁接技术,研究出了超大西瓜培育技术,20XX年—20XX年先后培育出
10余个瓜重超20公斤的超大型西瓜,他将自己研究的技术和新模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先后接待周边群众参观300余人次,带动农户150户,带动推广“四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1000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00万元以上。
他致富不忘众乡亲,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几年的种植经验介绍给同村及周边村百姓。
同门兄弟人余家水家贫如洗,两年前,余家模得知余家水有种植大棚蔬菜的意向后,主动借5000元帮助余家水2亩大棚辣椒,当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
如今,余家水三间土房已不复存在,盖上了新瓦房。
得到余家模直接帮助的还有余同付、洪克均、宋士云、洪振国等12户。
在余家模的直接帮助带动和影响下,城郊村、青湖村大棚蔬菜种植户已达30多家180多亩,仅此一项每年收入可达50万元。
现在城郊村蔬菜种植再次成为该村支柱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和农户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当地蔬菜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篇二:农村种植大户先进材料
---种植大户---典型材料
1975年出生的---,1998年毕业于-----学院。
从农村里跳出“龙门”的他,毕业后再次回到农村当起农民,靠着自我摸索在农村创业,他走上了发家致富路。
每个创业的人都有过不同的坎坷,认准了创业的方向就要做出百倍努力。
刚开始,---养过虾、种植过西瓜,但是慢慢地他发现这些不是他要发展的方向。
于是他决定重新寻找创业的方向,经过长期的调查和研究,他决定引种北海1号哈密瓜,进行大棚种植。
对于没有大棚种植经验的他来说,大棚种植是个全新的领域。
于是他从头学习,每天
泡在大棚里十几个小时,精心的护理自己种植的哈密瓜,一天天看着它们的成长,就像盼望自己的孩子快点长大一样。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首批哈密瓜成熟后,瓜肉香甜可口、口感清爽,一上市就被客商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抢购一空。
首次的成功使---更加坚定了走发展北海1号哈密瓜道路的信心。
去年秋天,他把哈密瓜种植面积扩大到15亩。
为做好技术管理,他请来农业专家授课,并大胆采用滴灌技术、整枝茎部涂药、人工授粉等高科技技术,达到抗病虫害、提高哈密瓜品质的效果。
到11月份,他一个成熟的哈密瓜可以达到2公斤,又以每公斤11元的高价被客商抢购一空,---再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的棚室哈密瓜种植成功后,村民们赶来参观学习,他总是热情接待,耐心的解答,并毫不吝啬的把自己的种植经验传授给他们,希望带动大家一起发展北海1号哈密瓜。
他还说,希望今后可以成立哈密瓜种植培训基地,承担起向周围村民无偿提供参观学习和培训服务的工作,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村民做点好事。
今年村委换届选举,---高票当选---党总支部委员。
村民们都说:“这个年轻人踏实、肯干、热心,我们相信他能有一番作为,相信他是一个热爱土地、心里装有群众的人,因此大家毫
不犹豫地选他。
”对于今后的工作,---有着自己的规划。
他说:“村民的信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本以为自己只是在埋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却不曾想到,也能给他人带来帮助,这更加鞭策我要加倍认真工作,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村是一个咸水养殖大村,有一千多亩
规模的对虾养殖。
---看到虾塘对虾出售完后,大片虾塘空闲着,白白浪费了土地资源,觉得非常可惜。
因此他想是不是可以把虾塘里的水放完,试种哈密瓜。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他积极上网查找资料,发现浙江三门县已经有这样的尝试,并且取得了成功。
从三门县的经验来看,虾塘中的矿物质含量丰富,种出来的哈密瓜特别甜,皮色也好看。
另外,一般情况下瓜类在同一块土地上是不能连作的,但在虾塘内每年都可以种植,因为对虾与哈密瓜轮作后,土地肥力足,瓜种了后有根瘤菌,对对虾和哈密瓜都有好处,肥料省,发病少。
三门县的“种养结合、瓜虾轮作”模式,对---有很大的借鉴和推行价值。
虽然---与三门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方面有不同之处,但只要开发利用得当,技术到位,这个新模式是能够在---出成果的。
有了这一发现,---决定要抽出时间,确定几个虾塘,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投入成本不会过大。
如果试验成功,将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这样不仅能给村民创造出一条新的发展思路,还能让---村生产的哈密瓜香飘天下!篇三:种植大户刘继良先进材料种植大户先进材料
--刘继良
刘继良,男,汉,现年50岁,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完成场党委、管委下达的各项工作。
自第一轮土地承包开始,年轻的他抓住机遇,承包良种队100亩荒地,当年创收8000元,积极鼓舞了他种植的热情,以及使周围群众看到实惠。
他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富裕的生活。
特别是20XX年,我场掀起林果业种植,对于一直从事蔬菜产业的村队,林果业对大家都比较陌生。
场领导首先找到刘继
良,做思想工作,让他带头种植林果业。
为了能更好地种植林果业,他先后十余次到三乡、四乡参观考察观摩,并查阅书籍,收集信息,随后便把自己的50亩地用来做试验种植林果业,同时动员自己的其他兄弟四人一起种植,使我场的林果业种植达到了连片种植150亩的规模,并在林间进行套种土豆、花生、西瓜、大白菜等,每亩西瓜产量预计达5吨,平均销售价格0.8元/公斤,西瓜亩产值可达4000元;每亩马铃薯预计产量1吨,平均销售价格1.5元/公斤,马铃薯亩产值可达1500元;每亩大白菜预计产量2吨,平均销售价格0.5元/公斤,大白菜亩产值可达1000元。
三项合计,每亩总产值达6500元,纯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
极大地提高了周边群众种植林果业的积极性。
为农牧民提高经济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20XX年我场着力打造集中连片1000亩地的“林经一体化”示范园,刘继良同志为了发挥林果业在促农增收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宣传优惠政策及经济效益。
采用果树套种西瓜的栽培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优质农家肥、马铃薯套种、大白菜套种等实用技术,力争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按照场管委的“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苗木的管护工作;“六统一”:统一开沟、统一施肥、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管理;坚持推行农业精耕细作节水、节能、节种、节约、节地“五节”措施;向大家推广种植技术:在苗木栽种前,用生根剂对苗木进行清泡。
栽植时,按照技术要求挖坑施底肥,统一进行苗木定干、封口,及时对经济林苗木进行灌溉,确保了苗木的成活率;在春播期间,加强对农机手的管理培训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