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宝林学术论文】大文艺观视阈下的刘熙载书论略说
刘熙载著述版本及文学思想论文
刘熙载著述版本及文学思想浅论摘要刘熙载是近代著名学者,他恪守儒家思想又博通道家思想,著述对后世影响巨大。
本文从其著述版本、文学思想入手,探讨其文学成就及其对文艺美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刘熙载著述版本文学思想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一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晚清著名学者,出生于江苏兴化城内一户清寒知识分子家庭。
他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青少年时期专注于学习。
刘熙载十岁之前在父母身边,受父亲影响较大,其父刘松岭为监生,在当地颇有威望。
刘熙载读书学习有天赋,父亲称其可以入道。
刘熙载十岁时父亲去世,几年后母亲王氏又去世。
但在孤贫中,刘熙载仍艰苦向学。
迫于生计,他十六岁时做过粮行学徒,因酷爱读书、手不释卷被行主辞退。
曾师从张秉衡、徐子霖、查咸勤学习。
后来决计教授私塾自食其力,同时为科举做准备。
第二,中壮年时期的科举与仕途。
道光十九年(1839)刘熙载二十七岁乡试中举,道光二十四年(1822),三十二岁中进士,殿试二甲,赐进士出身。
再加上文章、书法优等,被选入翰林院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开始了断断续续的仕宦生涯。
咸丰三年(1853)皇帝召对称旨,入直上书房,为诸王师。
咸丰六年(1856),京察,年终考核为一等,本来可以委任为道、府,但他不愿意为吏,遂请假到山东授徒自给。
咸丰十一年(1861),应胡林翼之聘,离京到武昌任江汉书院主讲。
同治三年(1864),补国子监司业,广东学政,补左春坊左中允。
第三,晚年讲学时期。
刘熙载五十四岁辞官回家,从同治六年(1867)到光绪六年(1880)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历时十四年。
仿效宋代大教育家胡瑗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众多人才,如张焕纶、袁爽秋、童米孙、胡适的父亲胡传等。
胡适很多思想的形成可以溯源到刘熙载,在《胡适口述自传》中,曾回忆其父深受刘熙载的影响。
刘熙载身处清季大动荡、大转变之际,森严的文网时刻禁锢读书人的思想,再加上其从小孤寂的生活,致使他在之后的政治上多不谈时事。
[其他论文文档]浅谈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正统文学观念
浅谈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正统文学观念刘熙载,字融斋,清末著名学者,一生以治经学为主,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
他著述丰富,《艺概》是其文艺批评的专著,其中《词曲概》是关于古代词曲的专论。
在古代曾被视为艳科小道的词曲一直都没有诗、赋一样的文学地位,而在刘熙载的《词曲概》中却以正统文学的观念来品评词曲,这是刘熙载的独到之处。
一、给词曲以正统文学地位词和曲都是倚声而作。
所倚的声大部分是开元以来的胡夷里巷之曲。
因为其不够雅,所以曾被视为艳科小道。
刘熙载在前代文人对词曲给予肯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词曲的文学地位,从词曲的起源方面证明二者同诗、赋的关系。
如乐歌,古以诗,近代以词,词导源于诗和词如诗,曲如赋。
此将词曲和诗赋联系在一起,从源头提升了词曲的地位。
除了在起源上说明词曲乃正统文学之外,还从风格方面予以肯定。
如太白《忆秦娥》,声情悲壮,晚唐五代,惟趋婉丽,至东坡始能复古。
后世论词者,或转以东坡为变调,不知晚唐、五代乃变调也。
在词的发展史上很多人认为苏词为变调别格。
而刘熙载却一反此说,认为晚唐、五代乃变调也,言下之意苏词方为正宗,这正是从词发展史的角度提升了词的文学地位。
二、强调词品与人品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学以品格的的高低作为评判标准。
刘熙载说:论词莫先于品。
就是说将词的品格作为论词的最高标准。
在刘熙载之前论词往往不以词品为首。
刘熙载在《词曲概》开篇云:乐歌,古以诗,近代以词。
如《关雎》《鹿鸣》,皆声出于言也;词则言出于声矣。
故词,声学也。
由此可见词是声学。
词和曲都是先有了调子,再按它的节拍,配上歌词来唱的。
它是和音乐曲调紧密结合的特种诗歌形式,都是沿着由乐定词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因此词声学的定性和倚声填词的创作方式决定了它是以合声律曲调为审美追求,而品格往往得不到重视。
儒家传统文化强调作者自身的道德修养,重视作品反映的道德情操,并以此作为评价其作品品味的标准。
因此刘熙载认为:美成词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个贞字。
浅析刘熙载《艺概》中的美学思想
浅析刘熙载《艺概》中的美学思想第一篇:浅析刘熙载《艺概》中的美学思想浅析刘熙载《艺概》中的美学思想晚晴诗论家刘熙载的《艺概》,是中国文艺批评史上一部带有总结性的重要作品,也是一部“多中肯綮”的美学评著。
《艺概》包括《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
刘熙载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精辟独到的见解,对中国古代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而广泛的评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这一方面是对古典美学思想的贯通,另一方面又是在此贯通的基础上的创新。
关键词:诗品与人品、独创、本色美、“无我”、意境一.“诗品出于人品”的性情美对于作家与作品的关系上,刘熙载强调“诗品出于人品”,“论词莫先于品”。
《诗概》:诗格,一为品格之格,如人之有智愚贤不肖也;一为格式之格,如人之有贫富贵贱也。
他把文学作品同作家的思想倾向和品德结合起来,即人品美与诗品美德结合,认为人品高的作家才能写出新鲜而有见识的诗作。
他评价辛弃疾的词:“英雄出语多本色”,正是因为苏辛是“至情至性”之人,所以他们的词“潇洒卓荦”。
《赋概》中:赋尚才不如尚品。
或竭尽雕饰以夸世媚俗,非才有余,乃品不足也。
相反那些专以“悦人”、“随人”为目的,品性低下的人是写不出好的作品的,例如刘氏将“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的屈原划于“悲世”,将“惆怅而私自怜”的宋玉归为“悲己”,以此区分屈宋二人风格的高下。
基于此,刘熙载还提出了人品的两种外在形式,分“狂狷”与“乡愿”两种。
狂狷之人“可为社稷之臣”,而“乡愿”则只不过是“客悦”、“善柔”而已。
他认为屈原、陶渊明“皆狂狷之资也”,韩愈“有感激怒怼奇怪之辞”正是“胸襟坦白”的表现。
这两种区别的实质正是正与邪,真与伪的根本区别。
人品并不是诗品唯一决定因素,刘还认为“志、旨、才、艺”四个字,“诗家缺一不可”,对文艺家进行全面的要求。
关于作家人品的修养,他继承了王夫之和叶燮的观点,认为“文以识为主”,“才、学、识三长,识尤重”,“高卓精审”的见识要从研究“在物之理”着手,而不是先天的存在过从古籍中求得的。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名单终身成就奖(3人)尉天池陈方既刘艺艺术奖(共10人)黄惇曹宝麟丛文俊孙晓云王冬龄华人德林剑丹吴行王友谊张荣庆佳作奖一等奖(共5人)冯印强(内蒙古)凌海涛(安徽)朱明月(辽宁)吴庆东(黑龙江)倪和军(山东)二等奖(共10人)李锐(广东)刘长龙(辽宁)刘永清(河北)牛耕(河南)柯学刃(福建)季平(河南)曾锦溪(福建)潘文志(广西)王乃勇(河南)王官平(黑龙江)三等奖(共13人)刘伊明(河南)杨雯(山东)孙宪华(广东)吕金光(四川)薛党军(河南)刘聚森(河南)王国柱(山西)徐右冰(北京)孙学辉(辽宁)朱志刚(江苏)李利(浙江)张红杰(河南)何来胜(浙江)入展名单(共232人)白旭丰鲍佩红蔡宝国蔡礼礼蔡兴洲曹建平曹景超曹洋柴力陈敦良陈刚陈高杰陈国鸿陈建明陈龙发陈其增陈祥生陈仲平程忠仇高驰崔涛丁忠兵丁子同董卫平杜延平段国永范玉星范振海方斌冯伟冯学军冯印强冯泽松冯征明傅绍尉谷松章韩存利韩东韩绍芳何来胜何效义何勇贺剑贺炜炜胡炳华胡朝霞胡文辉胡学军黄德杰黄继革黄绍进黄文泉季平江孝龙姜美英金弋金友华柯学刃孔祥宇雷森林李方振李国明李骅李利李霖李茂江李锐(广东)李锐(山东)李世水李树祥李松涛李西存李旭东李由李耘莉李中华李忠梁文斌廖炳智凌海涛刘长龙刘东干刘广新刘宏卫刘建刘建丰刘聚森刘鲁旭刘睿刘文秋刘小平刘小毅刘颜涛刘伊明刘永清刘月卯楼金辉楼小东鲁建飞吕程吕金光栾金广罗小平罗小松马成吉马永林马玉宝米启伟倪和军倪俊冬聂书春牛耕牛忠潘文志庞现军彭双龙亓汉友钱松君钱玉清乔延坤秦朋邱朝剑史焕全史维静史文涛帅宵宋旭安孙合理孙建芳孙守合孙万军孙宪华孙学辉孙中伏谭必清汤忠辉唐少平唐永平滕江华田云峰王琛王芳能王峰王官平王国柱王鸿斌王厚孝王荐王江王静王军领王乃勇王鹏王铁成王伟王伟卿王向阳韦开龙文佐闻毅敏吴健华吴庆东吴贤军吴自标夏碧波肖朝晖肖光豪肖慧肖楠谢安辉谢汉仁谢全胜谢扬科辛宏徐圭逊徐健徐全球徐右冰许晓俊轩敏中薛党军闫安闫增羊晓君杨城杨宏朝杨江帆杨雯杨玉剑杨玉林游云栋于瑞欢于唯德余军余中元袁江涛袁少厚袁文甲曾锦溪张冰张兵民张呈君张红杰张其凤张青山张生春张胜奇张胜伟张伟张伟民张一冰张永刚张豫张志鸿张忠勇赵炳坤赵红修赵家兴赵俊杰赵立宾赵雪松赵永辉郑存才钟成仲伟迅周建军朱俊首朱明月朱起明朱志刚祝洪新邹方臣理论奖(共19项)一等奖(共3项)祁小春(广东)《迈世之风:有关王羲之资料与人物的综合研究》(上、下)专著张天弓(湖北)《张天弓先唐书学考辨文集》专著李慧斌(山东)《宋代制度视阈中的书法史研究》专著二等奖(共7项)江波(湖南)《<后汉书•赵壹传>辨误》等3篇系列论文向彬(山东)《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研究》专著张典友(河南)《宋代书制论略》专著王晓光(山东)《秦简牍书法研究》专著陈一梅(上海)《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专著蔡显良(广东)《宋代论书诗研究》专著祝帅(北京)《在“科学”与“书学”之间——二十世纪前期中国书法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极其学术反思》等9篇系列论文三等奖(9项)吴鹏(贵州)《舒卷炎凉:明人的书扇赠酬及其文化隐喻》论文杨二斌(山西)《西汉“书法”制度研究》等3篇系列论文曹建等(重庆)《20世纪书法观念与书风嬗变》合著方波(浙江)《民间书法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以晚明日用类书中所载书法资料为中心》论文吴晓明(浙江)《卷轴书法形制源流考述》专著刘东芹(江苏)《射利与雅玩——论文彭书画鉴赏活动中的经济意识和行为》等4篇系列论文杨宝林(辽宁)《刘熙载书学研究》专著徐咏平(浙江)《浙江篆刻史》专著毛万宝(浙江)《兰亭学探要》专著。
文艺的综合与综合的文艺——《刘熙载书学研究》评论
研 究 的补充 ,也 对 于 我们 全 面 的 了解 刘 熙 载 其人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0 5—2 8
基金项 目:2 0 1 2年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 1 2 C Z W0 3 0 ) ;2 0 1 3年吉林 大学项 目 ( 2 0 1 3 Z Z 0 1 1 ) 作者简介 :由兴波 ( 1 9 7 4 一) ,男 ,黑龙 江庆安 人 ,博 士 ,副 教授 ,硕 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中国古典文学 与书法理论
研究 。
.--— —
1 3 8- - - - — —
第4 期
由兴波 ,王娜娜 :文艺的综合与综合的文艺—— 《 刘熙载书学研究》 评论 复天” ’的补充 。同时,杨宝林教 授还指 出刘 熙载 1 5件传 世作 品 的一 件 ,即 《 赠 云溪论 书扇 面》 中对王羲之 的评赞 ,既是对 《 书概》 中关 于 王羲之论的补充 ,同时也是对王羲之 “ 韵高千古” 提供 了佐证 。杨宝 林教授 的这种研 究 是一 种大 文艺 观 ,注重 刘 氏思想 大环 境 的探求 ,学 术研 究格 局较 大 ,学术 视野 宽 阔 。 此外 ,杨教授还列举 了 《 文概》 《 诗概》 中以 书论类 比诗文 ,以及 《 昨非集》 中以书喻文 的内 容。丛文俊先生在该 书的序言中写道 : “ 通观刘 氏 书论 ,文 学与 书法 相通 之处 很多 ,其 阐释 的原 理和 审美 旨趣 也多一 致 ” ,“ 研 究 刘 氏 的书 学 思 想 ,须 待文 学 的引导 ,如 果 观 其 书 论 就 直 接 与书 法 对 应 , 往往会失掉很多微妙著意之点。 ” - 2 J 1 杨宝林教授 就做到了这一点 ,研究刘 氏书学 ,不仅仅从其书法 方面的著作人手,还兼及 《 昨非集》 《 诗概》 《 文 概》 等。杨宝林教授指出,《 文概》和 《 书概》 中 以书论类 比诗文 , 《 昨非集》 中也 以书喻文 ,而 《 游艺约言》 最大 的特点就 是将诗文 书 画相 提并 论 ,“ 诗文 书 画 ,皆生 物也 ” ,“ 无 论 文章 书画 ,俱 要苍而不枯 ,雄而不粗 ,秀而不浮。 ”将刘熙 载诗 文和书法相结合,这体现了刘氏书学在大的文艺观 下和文学 的关 系 ,也体现 了刘 氏 “ 触类旁通 ” 的 文艺思想 。目前学界的研究注重学科交叉 ,打通不 同学科之间的藩篱 ,以求得更广阔学术视野下的新 发现 。杨宝林教授将刘 氏书学和文学结合起来进行 研究 ,使 我 们 对 刘 熙 载 的 书 学 思 想 和理 论 有 更 全 面 、更 准确 的认识 和 理解 。 《 刘》全 书研 究范 围广泛 ,既研究刘 氏书论 , 又研究刘 氏 书法作 品 ,同文学 相结 合。如 《 刘》 第三章 “ 刘熙载书学的书体论 ” 中,论及刘 氏关 于草书 的艺术特征 的观点 ,举 了苏轼 《 答谢 民师 推官书》 中 “ 所示书教 以及诗赋杂文 ,观之熟矣 。 大略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常行 于所 当行 ,常 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 自然 ,姿态横生” 。杨宝林 教授认为 :“ 苏轼讲 的是文学创作 的体会 ,艺术是 相 通 的 ,举 彼 概 乎 此 ,也 可 以 移 用 于 草 书 创 作。 ” ] 1 帅 体现出杨宝林教授 的大文艺观 ,能够打通 文学 与书法 的界 限 ,综合 考量 文艺 的互 通性 。而刘 熙载在 《 游艺约言》 中又进一步 阐发 :“ 作文 、作 诗 、作 书 , 皆 须 兼 意 与 法 。 任 意 废 法 , 均 无 是 处。 ” 杨宝 林 教 授 则 详 细 论 述 了刘 熙 载 这 一 理 论 , 对草书的 “ 意”与 “ 法”做了精辟论道 ¨ J l 。
文之不饰者乃饰之极——评杨宝林教授《刘熙载书学研究》
三 、书论 精 彩
杨宝林先生在 《 刘熙 载书学 》 中记述 了许 多刘 氏关 于
书 法 的 经 典 论 述 ,这 些 观 点 精 辟 到 位 ,对 后 世 书 论 的 影 响
依。在叙 述刘熙载得 遇恩师 时 ,又 引用 其在 《 昨非 集》 中 的 《 忆 师训》 :“ 从得名 师共 四人 ,西 庐提命倍 艰辛 。名儒 海内咨询遍 ,何似当年一席亲”,来表 现刘 熙载对 恩师谆谆
大雅 文 章 。
书学做 好背景铺 垫 。为 了全 面的叙 述刘 熙载 的书学 ,作 者
不 仅关 注 《 书概 》 ,还 将 《 游 艺 约言》 《 文概 》 《 诗概》
《 昨非集》,以及刘 熙载传世 书法作 品 中的书论都 作为研 究 对 象。在著述的过程 中,先总的简述 了刘熙载 的书学理 论 、 书法实践 、以及学 术渊 源 ,后分 述其 书学 的各 个观 点。这
部分 ,不仅介绍 了刘熙载在其著作 和书法作 品 中的书论 ,
氏的书法实践和书 学渊 源 ,为后 面分别 详 细叙述 刘熙 载书
还 分析了 《 书概》 的成 书过程 、 “ 概体 ” 书论 的特 征 、刘
学 的书体论 、书家论和技法论做好铺垫 ,理清思路 。 在本书的写作 过程 中 ,作者 善用 二分 法 ,将刘 熙 载书 学 的主要观点二 分 而论 ,愈辩 愈 明。这 种辩 法主 要体 现在
间的模 糊认识 。在 “ 简 而动 ”书体 的论 述部 分 ,重点 论述
了草书 ,详细辨述 了章 草和今 草 的异 同,并 提 出对今 草 的
诸 多卓 见 ,“ 他 书法 多于意 ,草书 意多于法 ” ,草书 “ 不齐
之 中 ,流通照应 ,必 有大 齐者 存。故辨 草 者 ,尤 以书 脉为
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
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深受佛门思维理念的影响浸润。
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佛学大辞典》中,甚至专门为他立了一个条目。
据说刘熙载少年时代即得其父亲评曰:“是子可以人道,殆少欲而能思者也”,实可谓夙具佛门“慧根”。
他很多诗文都表明他亲近佛门,会心释理。
如《昨非集序》中他说自己“颇好周秦间诸于,又泛滥诸仙释书”;他又有诗云:“乐在性中斯广大,游于物外自逍遥”;“好借禅机悟常住,穷不可忧达勿喜”(《与友人游山诗》);”芒鞋到处是吾乡,平等相看莫较量。
一切人天堪悯念,只愁心未见真常”(《芒鞋》)等等。
0刘熙载在其晚年所撰的《寤崖子传》中,自述生平说:“仕皆师儒之位,自其为诸王师,为太学师,与夫在乡塾为童子师,客游为远方士子师,出处不同,而视之未尝不一也。
”又说:“于古人志趣,尤契陶渊明。
其为学与教人,以迁善改过为归,而不斤斤为先儒争门户。
”《清史稿·儒林传》品评他的一生说:“平居尝以‘志士不忘在沟壑’、‘遁世不见知而不愠’二语自励。
自少至老,未尝作一妄语。
表里浑然,夷险一节。
”可以说,终其一生,表现了书生本色,儒者气象。
《清史稿》、《民国续修兴化县志》、《清代七百名人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等均有刘熙载传。
刘熙载毕生事业,主要在治学与教学两方面,两者相辅相成,身兼学者与导师。
他博学多能,治经,无汉、宋门户之见,不好考据,熟于周秦诸子书。
“自六经、子、史外,凡天文、算术、字学、韵学及仙释家言,靡不通晓。
而尤以躬行为重。
”(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在龙门书院讲学期间,整理教学随笔成《持志塾言》,总结治学必得成《艺概》、《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删订文稿诗作成《昨非集》,自同治六年至光绪五年先后刊行,辛苦汇刻为《古桐书屋续刻三种》,于光绪十三年刊行。
《艺概》是刘熙载最重要的著作。
刘熙载在《艺概》中,通过“举此以概乎彼,举少以概乎多”(《艺概·叙》)的方法,分别论述了古典诗、词、曲、赋、散文,以及书法等的历史流变、创作理论和鉴赏方法,提出了不少启人心智的真知灼见。
刘熙载辩证的书学观对当代书法批评的启示
刘熙载辩证的书学观对当代书法批评的启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刘熙载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大家。
他的辩证的书学观对于当代书法批评有着重要的启示。
刘熙载强调书法要经世致用。
他认为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应当具有实用性,能够为人民服务。
这种观点对于当代书法批评提出了重要的启示,即书法不应当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应当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当代书法家应当注重书法的实用性,将书法与当下社会现实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有现代意义的作品。
刘熙载注重笔墨的表现力。
他认为书法要有骨气,要有个性,要求在规矩中寻求创新,追求笔墨的变化。
这种观点对于当代书法批评也有着启示意义。
当代书法家在创作时应当注重笔墨的表现力,注重传统书法技法的继承与创新,使作品更富有个性化和时代感。
刘熙载提出书法要顾及时代潮流。
他认为书法要与时俱进,要根据时代需求进行调整,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对于当代书法批评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即书法家应当关注当代文化和社会的变化,结合时代潮流,积极创作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作品。
刘熙载的辩证的书学观对当代书法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
书法家们应当借鉴刘熙载的观点,坚持书法的实用性,注重笔墨的表现力,遵循书法规律,顾及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当代书法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0字】。
第二篇示例:刘熙载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观念在当时备受推崇,被誉为“经世之才”。
刘熙载倡导的辩证书学观,对当代书法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刘熙载强调书法要求“得心应手、神采飞动、如临大敌、赴火如神”,他认为书法要求有一定的功力和气韵,才能表现出书法的真正内涵。
这种强调功力与气韵相结合的书法理念,在当代书法评价中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代书法批评往往容易陷入形式主义,追求形式的规范和规则,而忽略了笔墨之间的真情实感,书法的内在涵义。
刘熙载的书学观就提醒我们要注重书法功力的培养和气韵的表达,而非仅仅追求形式的完美。
在比较的视域中看刘熙载的制艺理论与实践
S r v d sa b n f i l ee e c h h o n r ci e o o o i o a r . O p o i e a e ei a fr n e t te t e r a d p a t fc mp s in a s c r o y c t l t K e r s L u Xia ;i e i x mia in;c mp st n h o e ;w i n r ci e o aa ie su y y wo d : i z i mp r e a n t l a o o o i o a t e r s r i g p a t ;c mp r t t d i l i t c v
e aur r t e,wh c i fi o tntrf rnc auet h e e rh fc m p sto a rs Fu t e mo e,smia h n si h its itr l ih so mp ra ee e ev l Ot e r s a c o o o ii n la t. rh r r i lr ti g n te Br ih h so y a—
A m pa a i e S u fLi z i H i Co r tv t dy o u Xi a : sThe re nd o isa
Pr c i e o g - r s y a tc fEi htPa tEs a
ZHANG iq S —i
( colfLt a r, h nU i rt,W h n H bi 4 0 7 ,C ia Sho o irt e Wua nv sy u a , ue, 30 2 hn ) e u ei A src :i i i aleayc t igD ns ,sa i t at sa rigm s r A Gnrl uv Atb i i i b tatLuXz , t r ri i Q u yat i ne h— resyw t at . eea r yo r y uXz a ir ic n y g p in e S ef s L a cnito xsc os o h hGnrl uv te n rrai C nuinCas s oue ncm oioa a s f i t at s os s f i etn . f i e r yo h tpe t nD ofc l i c ss o p si l r g — re— s s i w c e aS ef Ie t o a scf O tn t o e h p sy ;hsi a odne ete i l terta.R m ie o p si s nC n c nCa i rcr f i er ri s nt as ti s n esdt a s hg y hoec1 e andC m oio of i l s s s odo s al win e c r i h i tn o u a s ciae h y tg i h
论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正统文学观念
论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正统文学观念以《论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正统文学观念》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刘熙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艺概词曲概》一书更是为宋代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这本书中,刘熙载提出了一种正统文学观念,这种文学观念成为诗歌文学的最高端。
以正统的文学观念作为主线,《艺概词曲概》对宋代文学境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首先,它以细节丰富的文笔数据来描述社会生活,使读者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
其次,它融合了古今文学观念,使得宋代文学变得更加活跃。
它还致力于建立宋代文学艺术的基本结构,以开拓宋代文学艺术形式的成熟度。
正如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所说,“词,可以抒发心情,抚慰伤痕;曲,可以体现心境,点缀情怀”,宋代文学的核心就是用文学语言表达心情、抒发感情。
《艺概词曲概》以实际的见证语言,探究艺术形式与宋代文学特点的关系,以及宋代文学如何把词曲贯穿一个整体。
因此,《艺概词曲概》是宋代文学应用文学观念的一个重要的范例。
另外,《艺概词曲概》提出的正统文学观念也对当时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明确了文学的价值。
它的诞生表明,文学不仅是宋代文人的艺术追求,而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它提出了文学艺术的“四字定律”,比如“意”、“情”、“艺”和“质”,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文章要有意义、情趣、艺术价值和审美品位。
此外,它还提出了“字”和“音”两个要素,指出文章要有良好的文字表达和对应的乐曲,使得宋代文化有了新的发展。
总之,刘熙载的《艺概词曲概》对宋代文学发展形成了重要的影响。
它提出的正统文学观念促进了宋代文学的形成,并以实际的语言见证了宋代文学的发展,使宋代文学变得更加繁荣。
当今,《艺概词曲概》仍然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学史也有重要的意义。
简述刘熙载及其思想
简述刘熙载及其思想(一)刘熙载字伯简,号融斋,又号寤崖子,著有《古桐书屋六种》及《古桐书屋续刻三种》。
《古桐书屋六种》中的《艺概》是他有关文艺美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近代时期总结和发展传统文论方面的最重要著作。
(二)《艺概》1.组成部分:《艺概》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六个部分。
2.《艺概》中六个部分的每一部分,都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此类文艺的历史发展过程之概要叙述;(2)对有代表性的作家创作特征的分析;(3)对此类文艺创作理论和表现手法的研究。
3.《艺概》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成就(1)刘熙载的文学理论批评既认真总结了传统文论的成就,又不受传统文论的束缚,而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这是与他所处的时代思想比较解放,传统观念遭到人们怀疑有密切关系的。
(2)刘熙载对文艺的特点和规律有相当深刻的认识。
他对不同形式文学体裁创作特点的分析,都清楚地指出了文学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情志体现,而人的情志是要借助于天地自然的物象来表现的。
对艺术意象的创造,一方面指出它在根本上是天地自然之象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指出它在“构象”上有“按实肖像”和“凭虚构象”的不同。
①“按实肖像”是指直接模仿自然物象的艺术意象,即运用具体写实方法而形成的艺术意象;②“凭虚构象”是指由作家虛构而产生的艺术意象,即按照表现理想的原则来创作的艺术意象。
(3)在论述文学理论问题的时候充满了辩证的观点,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原则去分析文学的创作原理和艺术表现方法。
(4)刘熙载对重要作家和作品的艺术特征,各类文体的创作要点,有很多深刻而精辟的概括。
他善于运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对作家作品的艺术特征作出切中要害的评述。
刘熙载论草书的认识
刘熙载论草书的认识【导读】在历史上,刘熙载并不以书法着称。
但其名着《艺概》却是我国文艺理论史上里程碑式的着作其中的《书概》部分颇多精辟之论,尤其对于草书。
而且,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位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象刘熙载一样对草书作过如此详细的论述。
在历史上,刘熙载并不以书法着称。
但其名着《艺概》却是我国文艺理论史上里程碑式的着作其中的《书概》部分颇多精辟之论,尤其对于草书。
而且,历史上也没有哪一位书法家或书法理论家象刘熙载一样对草书作过如此详细的论述。
草书从汉代的章草,到魏晋的今草,再到唐代的狂草,再至黄庭坚、王铎诸家,高潮叠起,名家辈出在实践上,它已达到完美的境界,而在理论上,对草书的论述则稍逊一些。
梁武帝《草书状》对草书极尽赞叹;虞世南《笔髓论》强调草书纤盘缭绕的飘荡的美;孙过庭提出“草不兼真,殆于专谨”“草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
草乖使转,不能成字”“草贵流而畅”。
黄庭坚以为,“欲学草书,须精真书。
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
刘熙载并没有间干这些成见,在此基础上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和比较全面的论述。
第一、刘熙载将各体书法分为静、动两种,而把草书归为动的一种。
他说“书凡两种篆、分、正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
’详而静,指篆、隶、楷在外观上是静止的、不动的,而行、草却是流动的、活泼的。
当然,这只是其表面现象。
实质上,篆、隶、楷是静中有动,表面的安稳却潜含着无限的动势,惟其如此,它们看上去才有生命力。
否则便只是僵死的一摊黑墨而已。
另一方面,行草书表面上的流动、飘洒,也潜含着静的因素。
正是这种动中有静、才使行、草书活泼灿烂,飘而不浮。
刘熙载很好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说“正书居静以治动,草书居动以治静”,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第二、刘熙载特别重视草书的笔力。
这一点也是千一百年来无数书法家所反复强调的。
书要如印印泥,如锥画沙,骨力具则自然雄媚,否则便会如死蛇一般没有生气,其艺术魅力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刘熙载艺概原文与译文
刘熙载艺概原文与译文摘要:一、介绍刘熙载及其著作《艺概》二、刘熙载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与主张三、刘熙载关于诗歌、散文、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论述四、刘熙载艺术观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五、总结刘熙载的艺术贡献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正文:【介绍刘熙载及其著作《艺概》】刘熙载(1784-1857),字伯简,号融斋,清代文学家、文艺理论家。
生于江苏兴化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成年后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尤其擅长诗文、书法。
其著作《艺概》是一部系统的文艺理论专著,内容包括诗、词、赋、文、书、画等艺术门类,堪称我国文艺理论史上的一部瑰宝。
【刘熙载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与主张】刘熙载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类心灵的表现,是情感、思想和审美趣味的凝聚。
他主张艺术创作应立足于现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反对模拟抄袭。
他强调文艺作品中的个性发挥,提倡独立思考,追求创新。
【刘熙载关于诗歌、散文、书法等艺术形式的论述】在《艺概》中,刘熙载对诗歌、散文、书法等艺术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认为,诗歌是心灵的声音,要求真挚、简练、优美;散文则应注重内涵,力求质朴、自然、醇厚。
在书法方面,他强调基本功的修炼,提倡习古法、创新意,主张个性与法度相结合。
【刘熙载艺术观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刘熙载的艺术观形成于清代中期,这一时期,我国文艺创作逐渐走向僵化,审美趣味日趋繁琐。
他站在时代前沿,呼唤真情、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许多近现代文艺名家,如王国维、鲁迅、郭沫若等,都深受其启发。
【总结刘熙载的艺术贡献及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刘熙载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文艺理论家。
他的《艺概》丰富了我国文艺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听清朝学者刘熙载讲述书法的心得——《艺概》节录
听清朝学者刘熙载讲述书法的心得——《艺概》节录《艺概》是清朝学者刘熙载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作者的晚年,是他对自己历年来谈文论艺的札记所做的集中整理和修订。
全书共六卷,分为《文概》、《诗概》、《赋概》、《词曲概》、《书概》、《经义概》,分别论述文、诗、赋、词曲、书法及八股文等的体制流变、性质特征、表现技巧和重要作家作品等。
刘熙载(1813年-1881年),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世称融斋先生,江苏兴化人,中国近代文学家。
他是一位学冠当时的学者和文学批评家,精通声韵和算法,旁及子史、天文、填词谱曲、书法、仙释家言等,更擅长文学批评。
他的著述丰富,包括《四音定切》、《说文新声》、《说文迭韵》、《持志塾言》、《昨非集》以及《艺概》等。
在《艺概》中,刘熙载以“概”名书,旨在得其大意,言其概要,以简驭繁。
他注重文学本身的特点、艺术规律,同时又强调作品与人品、文学与现实的联系。
他对于文学创作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或“按实肖像”、或“凭虚构象”有深刻的理解,并重视艺术形象和虚构。
此外,他在文艺思想上表现出超越前人的精到见解和开明立场,其评论作家作品主要着眼于艺术,作为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理论性比较强,具有美学的性质。
译文:孙过庭在《书谱》中说道:“篆书崇尚婉转而流畅。
但我认为这婉转中更要有力度,流畅中更要有节制,这样才可以。
否则,恐怕就陷入描摹字形的境地了。
”篆书应当如龙腾凤舞一般,观看韩愈的《石鼓歌》便可明了。
如果篆书只追求整齐而无变化,那么刻字工人也能做得很好。
篆书所崇尚的,莫过于筋力。
然而,筋力也有其弊端,或过于松弛,或过于紧张。
想要避免这两个问题,关键在于运笔的技巧。
隶书的产生源于篆书,就像音乐中的徵调源于宫调。
因此,篆书追求气韵悠长,而隶书则追求形势险峻而节奏短促,这便是运笔与奋笔之间的区别。
隶书的字形与篆书相反,但隶书的意趣却要与篆书相通。
隶书应以峭劲蕴含舒缓,以倔强蕴含婉约,这才是隶书的品质。
从“八大板块”看杨宝林书法艺术中的文化底蕴
展厅·中坚一部书法史,其实是不同历史时期代表书家所演绎的书法风格与书法文化史,而能够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书家,其本身就是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精英。
从这个层面来看,古代书法史其实就是精英文化史。
换句话说,能够成为书法史上“构成点”的书法家,首先就是这个时期的文化精英,而这些精英一旦着力于翰墨,其所撰写的书法理论文章则体现这段历史的书学思想,所创作的书法作品则成为这个时期的风格导向。
所以,古代书法家都非常重视自身文化素养和审美境界的提升,这两方面才是决定书法高度最根本的支撑力。
当然,能够称为“书法家”的文化精英,他们在书法的书写技能与风格取舍方面更是卓尔不群。
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书法审美风尚,而精湛的书写技能与博采众长的书风取舍使他们能够在书法创作中实现自己的审美追求,最终达到“书如其人”的“人书一体”境界,使书法作品成为书家胸襟、学养、审美乃至人生境界与气格的完美代言。
作为当代辽宁书法界的代表人物,杨宝林教授深明学养与书法的关系,数十年的书法学习经历很好地诠释了他的书法人生追求。
作为学者型书法家,杨宝林教授在书法创作时非常注重书写内容的原创性,原创性书写内容中所体现出来的史学、文学、美学等多方面才学其实是对一个书家文化素养的综合考量。
从杨宝林教授此次所展示的作品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将其书写内容划分为“八大板块”,每个板块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性,而这些板块又完美地展示了他的书法审美境界与艺术特质。
一、唐代辽宁有大家——辽宁书史板块这一板块共有16件作品,基本上勾勒了辽宁书法史。
辽宁的书法史源远流长,从石刻上可以追溯到三国时的《毌邱俭纪功碑》和西晋的《好大王碑》;从书法名家上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韩择木,此后名家还有金代的王庭筠,元代的耶律楚材,清代的王尔烈、辽东三老、辽东三才子等诸多书家,乾隆年间的四大书家中,辽宁籍就占了两席。
可见,古代辽宁书法史可称为群星璀璨,历代书家不胜枚举。
刘熙载的文艺美学观
刘熙载的文艺美学观祁志祥原载于《燕赵学术》2012年01期摘要:刘熙载主要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但思想则严守着传统儒家的范围。
在宋儒心性之学的世界观和道德框架内,刘熙载展开了他的文艺美学批评。
他以札记的形式评点历代文、诗、赋、词曲、书法等作品的特色,分析了各门艺术形态的共性规律。
“六经,文之范围也”,重申了中国古代一以贯之的广义文学概念;“文,心学也”,强调了中国文学以道德心性表现为贵的价值取向;“两物相对待,故有文”,对立统一,是刘熙载揭示的各门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而形式之美,则是刘熙载文艺评论独到的一个方面。
这些论述凝聚着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的智慧,刘熙载也因此堪称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刘熙载;文艺美学观;六经皆文;文为心学;形式之美在儒家尤其是禅儒合一的宋儒心性之学的世界观和道德框架内,刘熙载展开了他的文艺美学探索。
他以札记的形式,评点了历代文、诗、赋、词曲、书法等作品的特色,分析了各门艺术形态的个性共性、创作规律。
其中既凝聚着中国古代文艺美学思想,又饱含着个人的创造性发明,与中古时期的刘勰遥相呼应。
从此以后,康、梁等人才在西方美学的作用下,翻开了中国美学新的一页。
可以说,刘熙载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一、“六经,文之范围也”中国古代的“文”或“文章”、“文学”概念是广义的,史、子皆文,六经皆文。
但到明清时期,则出现了“六经皆史”的观念,王守仁、李赞、胡应麟都曾提出过这一说法①,章学诚《文史通义》对此加以充实,并提出了凡文皆史的泛历史主义的文学观,龚自珍加以步尘申演。
至刘熙载,则将“六经皆史”、凡文皆史的观念拽回到六经皆文、凡史皆文的传统文学观念中。
《艺概·文概》云:六经,文之范围也。
有道理之家,有义理之家,有事理之家,有情理之家……文之本领,只此四者尽之,然孰非经所统摄者乎?西汉文无体不备。
言大道则董仲舒,该百家则《淮南子》,叙事则司马迁,论事则贾谊,辞章则司马相如。
刘熙载书论中的辩证观
刘熙载书论中的辩证观辩证论书,历代并不鲜见。
而把中国古代的辩证法作为普遍的和有效的分析、认识问题的方法,运用到书法理论研究中,清末的刘熙载可能做得最好。
在其所著《艺概·书概》等书论中,像阴与阳、刚与柔、天与人、雕与朴、意与法、象与意、古与我、疏与密、曲与直等既相互“对峙”,又相互“摩荡”的矛盾关系就不下百余对,涉及书法艺术的本体、书体、批评、审美、技法等各个方面,论述全面而深刻。
他从书法艺术的具体实践出发,自觉地运用辩证法,系统地考察书法发展史,旨在揭示书法艺术美的构成规律,阐述书法艺术美内在的生成机制。
虽然刘熙载的书论并没有太多新的开创,但其言简意赅、切中肯綮的总结性论述,却闪耀着辩证思想的光辉。
在先秦时,辩证法就已经萌芽。
其后产生的《易传》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发挥,使古代的辩证法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万物变化发展规律的重要工具。
刘熙载是个“粹然儒者”(陈广德《昨非集跋》),一生中于六经用功最勤,所以其哲学思想与学术思想深受儒家的影响。
其辩证法思想就是主要来源于六经之一的《易经》及对其进行解释的《易传》。
刘熙载继承了中国古代辩证法的精髓,并将其运用于分析书法艺术的审美与创造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辩证审美方法体系。
刘熙载将书法看成活的生命体,运用辩证法分析其艺术生命的矛盾运动,揭示书法艺术的创造规律。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
辩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起笔处。
(本文引文均出自刘熙载《书概》)书要曲而有直体,直而有曲致。
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行、相呼相应之妙。
刘熙载受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善于从事物的一体两面分析问题。
在他看来,书法的用笔是提、按交替转换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提、按的对立双方相互交织,缺一不可。
有提无按,或有按无提,都不能完成具有生命意义的书法线条。
结字和章法的规则也是如此。
正是曲与直、大与小、避让与呼应等对立关系在时间的流程中相互消长、相互依存,才形成具有丰富艺术趣味的空间组合。
刘熙载散文理论探微——兼论刘熙载在文论史上的定位的开题报告
刘熙载散文理论探微——兼论刘熙载在文论史上的定位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刘熙载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文字学家和文献学家,他的文化成就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心雕龙》虽然是汉代陆机所著,但是刘熙载却在其基础上
进行了深入的修订和完善,将其更加完整地呈现给世人。
因此,刘熙载的文学理论对
后世影响深远。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刘熙载散文理论进行探微,并兼论他在文论史上的定位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刘熙载散文理论的文化背景及其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包括清代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内容,思想内涵则包括刘熙载散文理论的精髓和亮点。
2. 刘熙载散文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作品分析:通过对刘熙载散文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思想内涵。
同时,选取代表作品进行分析,可
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刘熙载的文学风格。
3. 刘熙载在文论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刘熙载在文论史上的地位进行探讨,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价他对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贡献和地位。
三、研究意义
刘熙载的文学理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为后世的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因此,深入研究其散文理论,对于推动中国古代
文论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综述
刘熙载《艺概》研究史综述
束舒娅;徐倩
【期刊名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032)002
【摘要】刘熙载<艺概>研究史以时间维度为经,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而以学界研究的不同视角为纬,又可见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点、主导价值观和成就所在.<艺概>研究史主要成就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20年.综合<艺概>研究不同时期的特点,不仅为<艺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历史借鉴,也将引导接下来的刘熙载<艺概>研究.
【总页数】7页(P150-156)
【作者】束舒娅;徐倩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09
【相关文献】
1.刘熙载《艺概·经义概》刍议 [J], 陈志
2.论刘熙载《艺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 [J], 陈志
3.论刘熙载的诗歌美学——以《艺概·诗概》为核心 [J], 赵乐
4.刘熙载《艺概·赋概》体系与范畴 [J], 韩丽霞;李忠伟
5.清·刘熙载《艺概·书概》节选(扇面书法) [J], 周时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文艺观视阈下的刘熙载书论略说杨宝林[内容提要]刘熙载的书论,历来为书界所称道,好评如潮。
本文尝试从大文艺观这一角度来研究刘熙载的书论。
刘熙载的书论运用了儒家的“诗言志”、道家的技道观和禅宗的悟等大文艺观。
在大文艺观视阈下的刘熙载书论具有理论色彩浓厚、辩证论艺和崇尚简约的书论文本等特点。
从大文艺观的角度看,刘熙载的书论也有忽略书法的特殊性、书论成为儒家道统的说教和过分强调书如其人等等不足。
[关键词]刘熙载;大文艺观;书论刘熙载把书法与诗词文赋并称为艺,认为它们都能表现“道”。
《艺概》中的《书概》与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有一致的文艺思想和审美追求。
这种文艺思想和审美追求,都是以儒释道为规约的,我们姑且称之为大文艺观。
所谓大文艺观是指以儒家为主导的文艺思想,当然也包括道家和佛教。
从儒家来看,大文艺观导源于经学,经学中的文艺思想统摄文学艺术的方方面面。
从大文艺观角度看,书法的根本是文字,而“文字”又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1],因此,书法又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
儒家思想在书法上的表现就是经世致用,依据经世致用的原则,在书体上表现为秩序感;在书家楷模上就需要有权威;在书法风格上则讲究含蓄,也就是温柔敦厚的诗教观。
从经世致用角度看,就连书如其人也在儒家的大文艺观之内。
书如其人可以追溯到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尚书•舜典》的“诗言志”,《毛诗序》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直接开启了书法的抒情观,也都属于大文艺观范畴。
与儒家崇尚实用不同,道家和佛教则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道家的有无、技道观,佛教禅宗的顿悟和渐悟等,都给书法以形而上的启示,也都是大文艺观的组成部分。
儒、释、道大文艺观加在一起就是道,无论是文以载道,还是“写字者,写志也”,都表现为道。
刘熙载的《书概》、《游艺约言》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了上述内容,都是用大文艺观来支撑的。
因此,从大文艺观角度来研究刘熙载的书论,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一、刘熙载书论中的大文艺观刘熙载的文艺观以儒家为根基,也就是说刘熙载的文艺思想基本上是属于儒家的,佛、道只是一种补充。
刘熙载是著名经师,立身行世始终以儒家信条为指归。
《文概》开篇即云:“《六经》,文之范围也。
圣人之旨,于经观其大备。
” 文章要遵从《六经》,圣人的思想贯穿于《六经》之中。
书法与诗词文赋一样,都是“艺”,书法也应当体现《六经》的文艺思想。
1.诗言志《诗概》:“‘诗言志’,孟子‘文辞志’之说所本也。
”“诗言志”最早出自《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3] “诗言志”,意谓诗是表达情感的。
《毛诗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4]这里也是强调诗歌的抒情性。
书法上的抒情也与诗歌有类似之处,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描述张旭草书创作的情形即为显例。
文学艺术都要有感而发,都要以情感人。
刘熙载的书论也强调书法的抒情性,《书概》云:写字者,写志也。
故张长史授颜鲁公曰:“非志士高人,讵可与言要妙?”《游艺约言》亦云:徐季海论书,以为亚于文章。
余谓文章取示己志,书诚如是,则亦何亚之有?[5]以上两则书论,均认为书法就是“写志”,与“诗言志”没有什么不同。
而后一则是提高书品,认为书法如能言志,就不比文章差。
唐代孙过庭《书谱》曾云:“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6]张怀瓘《文字论》也说:“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
”又说:“不由灵台,必乏神气。
”[7]他们均强调书法的抒情性。
抒情本是艺术的天性、自然之性,但是艺术又不能不受社会性的制约,因此深受儒家思想浸润的刘熙载在《书概》中又说: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笔性墨情”,即笔墨所表现出的情趣,亦即抒情性。
“性”指个性、天性。
刘熙载认为书法的情感表现,取决于人,结合刘熙载的“书如其人”说,这又和伦理批评挂上了钩。
其实刘熙载在这里又践行了《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义”[8]这一文艺思想。
支撑刘熙载书论的儒家文艺观还有很多,如《艺概·叙》篇首“艺者,道之形也”,遥承“文以明道”、“文以载道”。
刘熙载书品人品论则导源于“知人论世”观。
总之,刘熙载谈文论艺的大文艺观是以儒家为主的。
2.技道观尽管刘熙载一生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但其于古人最契陶渊明,在广东学政任上以病辞归。
其身上又不无道家思想的折光。
儒家是重视传统、讲秩序的,任何事物光有秩序还不行,还要有个性,于是就有了道家,在儒家范围内给道家留了点艺术空间。
《艺概》中的艺术风格论,道家的文艺观比比皆是。
《游艺约言》也有不少借老庄思想来论书法的。
《游艺约言》云:不毁万物,当体便无;不设一物,当体便有。
书之有法而无法,至此进乎技矣。
刘熙载是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论述学书的技道观。
“不毁万物,当体便无”,“体”,指牛的躯体。
这是指庖丁解牛的经验老道之后“未见全牛”。
“不设一物,当体便有”,是指庖丁刚学解牛的时候,“所见无非全牛”,他对牛的生理结构全然不知,处于学习阶段。
“进乎技矣”,语出《庄子·养生主》:“(庖丁对文惠王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
”[9]此即技进乎道的原始出处。
技进乎道用于书法,“技”,指技法;“道”,指书理和规律。
技道观虽然以道家经典为原型,但又不无儒家的因素,孔子就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技道观早在唐代就有人关注,刘禹锡《论书》根据魏、晋、宋、齐间尚书,至有“君臣争名,父子不让”的情况,说“吾姑欲求中道耳”[11]。
元代郝经《移诸生论书法书》说:“必观夫天地法象之端,……澹然无欲,翛然无为,心乎相忘,纵意所如,不知书之为我,我之为书,悠然而化然,从技入于道。
凡有所书,神妙不测,尽为自然造化,不复有笔墨,神在意存而已。
”[12]刘熙载用庖丁解牛的两个不同过程来模拟书法的有法和无法。
刘熙载强调书法先要有法,再由有法过渡到无法。
亦即先要“有为”,再由“有为”过渡到“无为”,从而达到技进乎道的目的。
刘熙载的技道观继承了先贤的说法,又有他自己的体会。
刘熙载既重技又重道,《书概》中的技法论、书体论、书家论即可证明。
不过刘熙载在这里所说的“道”是指书理,还没有人品的内涵。
刘熙载书论中的道家文艺观还有天然、有为、无为等,就不展开论述了。
3.顿悟和渐悟刘熙载对佛教,尤其是对禅宗还是有浓厚兴趣的。
据《昨非集》卷三《查芙波先生借梵书》一诗,刘熙载读过《楞严》、《圆觉》、《净名》三经。
《昨非集》卷三《检书》云:“向来耽悟境,释部翻常勤。
”《与友人游山寺》云:“好借神机悟常性,穷不可忧达勿喜。
”佛教,尤其是禅宗对文学艺术影响最大。
佛教对书法的影响主要是禅宗的悟。
对此,刘熙载也有论述,《游艺约言》云:悟有顿、渐。
学书从摹古人得者,渐也;从观物得者,顿也。
禅宗在初唐时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主张顿悟,代表人物是慧能;北派主张渐悟,代表人物是神秀。
顿悟是顿然觉悟,指不须繁琐的佛教仪式和长期的修习,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一旦参悟,便可见性成佛。
渐悟与顿悟相对,认为尽管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由于种种障碍,人必须通过长期的修行,才能逐步掌握佛理而领悟,达到成佛的境地,亦即神秀法偈所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刘熙载认为,“学书从摹古人得者”,就如同禅宗的渐悟;“从观物得者”,就如同禅宗的顿悟。
“摹古人”即临摹古人的碑帖,这的确是一个“渐悟”的过程。
“观物”是说书家通过观察世界万事万物,进行比类联想,从而悟出书法之理。
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悟草书之理,颜真卿观屋漏痕而悟笔法,文与可观蛇斗而草书大进等等,均属此类。
但不是每一位书法家都能够通过“观物”而有所悟,那是平时百思而不得其解,而客观之物正好启动了他的灵感,主观与客观契合,遂顿悟书理。
学书上的“渐悟”是“与古为徒”,“顿悟”是“与天为徒”,与禅宗不同的是,学书上的“渐悟”与“顿悟”并不互相斥,相反倒是学书者所兼备的。
在佛教的教义中,只有“悟”与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大文艺观视阈下的刘熙载书论的特点刘熙载的书论是对中国古代书论的全面总结和理论上的提升。
以《书概》为例,全文似可分为书体论、书家论、技法论和审美鉴赏论,是作者精心结撰、自成体系的一部著作。
由于刘熙载在大文艺观规约下来谈文论艺,因此,刘熙载的书论又呈现出有别于一般书论的特点。
1.理论色彩浓厚刘熙载书论的理论色彩很浓,不同于一般的经验介绍。
首先,刘熙载借助于《周易》的意象理论来切入书法的本质。
《书概》云: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
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书概》开篇刘熙载便引《周易》的意象概念,来论述书法的本质。
《周易·系辞传》第十三章:“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13]“意”即圣人的思想,“象”指卦象,圣人立象的目的,就是想把思想充分表现出来。
刘熙载是借用《周易》的“意”“象”概念来论书法,进而认为“意”是先天的,是书法的本体,“象”是后天的,是书法的表现。
那么进而可知“意”显然就是书家的主观情志,而“象”则是表现情志的点画、线条等的外在形象。
这里既有文字观,也有自其转化而来的书法观。
这是全书的总纲,也是刘熙载对书法本质的认识。
其次,刘熙载根据传蔡邕的“书肇于自然”的说法,提出“由人复天”的观点。
《书概》云:书当造乎自然。
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
刘熙载是依据道家思想探讨艺术的生成理论。
传蔡邕《九势》云:“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
”[14]“这种借助道家思想而构筑起来的书法艺术生成论,简质而明了”。
[15] “书肇于自然”即摹拟自然,这只是“立天定人”,是从文字观向书法观的转变。
“书当造乎自然”是一种人工的再造自然,是“由人复天”。
“立天定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被动的,书家只能从自然中汲取有益于书法的灵感;“由人复天”,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积极主动的,书家可以通过创造性思维再造一个“自然”,重构一种人与自然的秩序。
《游艺约言》对此尚有补充:“无为者,性也,天也;有为者,学也,人也;学以复性,人以复天,是有为蕲至于无为者。
”“由人复天”是无为之境,刘熙载道出了中国艺术的真谛。
再次,刘熙载的“二观”说理论色彩更浓。
《书概》云: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矣。
刘熙载从哲学高度来探讨学书的过程,融合了儒、道思想。
“二观”出自宋邵雍《皇极经世·观物篇六十二》:“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