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演讲 说课讲稿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第1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第1课时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逝世前发表的演说,全文洋溢着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
本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充满感召力,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同时,他们还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论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论点。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论据,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陶行知先生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划分课文结构。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据,概括课文的主要论点。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课堂讲解,梳理课文思路,阐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5.联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的主要观点。
7.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撰写一篇关于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的短文。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著名的战士闻一多。
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家的危难和民族的命运,勇敢地站在讲台上,用他的智慧和激情唤起民众觉醒,为事业奋斗到底的精神风貌。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闻一多坚定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的精神,体会演讲稿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对演讲稿这一文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训练。
同时,学生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运动的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前进行必要的补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闻一多和本文的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演讲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闻一多的爱国情怀和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闻一多和本文的背景知识,课文内容的理解,演讲稿的特点。
2.难点:对闻一多爱国情怀和精神的深入理解,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表演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历史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闻一多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展示: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课文朗读和演讲,展示学习成果。
5.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精编】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家鲁迅先生在1930年的一次演讲,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课文内容主要围绕着当时的社会现状,批判了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和资本主义三种势力,并呼吁人们起来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课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词语,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鲁迅先生的思想观点。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理解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和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对我国文学的贡献。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内容分析: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鲁迅先生的观点。
《最后次讲演》说课稿
《最后次讲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一次讲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发表的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
这篇演讲词语言犀利,情感强烈,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它不仅展现了闻一多先生的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愤怒。
这篇文章被选入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爱国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单元以演讲词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不同类型的演讲词,了解演讲词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提高口语表达和演讲能力。
《最后一次讲演》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为学生学习后续的演讲词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议论文和散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演讲词这种特殊的文体,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对于如何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如何把握演讲者的观点和意图,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训练。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社会现实和历史问题可能有一定的兴趣和关注,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因此,通过学习这篇演讲词,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理解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表达的观点和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分析等方法,体会演讲词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力量。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最后一次讲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活动·探究”,旨在通过学习演讲词,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的即兴演讲。
在演讲中,闻一多先生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表达了对李公朴先生的深切悼念和对民主和平的坚定追求。
这篇演讲言辞激烈,情感充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词范例。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演讲词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演讲词的语言特点、情感表达和演讲技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分析文本等方式,深入理解演讲词的特点和内涵。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2)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2)分析文本,理解演讲词的结构和内容。
(3)学习演讲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2)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
2. 教学难点(1)掌握演讲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理解演讲词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演讲词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锦集三篇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锦集三篇第1篇: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背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疯狂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特务在昆明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他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先生.有人劝闻一多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事前他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发表了义正辞严的讲演.三个小时后,他被特务暗杀了.课文就是根据这次讲演记录整理的.(二)课型:听说能力训练课(三)教学目标1、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学习他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2、理解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3、语言的实际运用要注意场合与对象.4、能运用口语,进行即兴简短讲演.四、重难点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1二、说教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对象,学生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讲解和教材所展示的内容经过思考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种观察与思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知觉”.也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双主原则”.鉴于此,教学本文的指导思想为: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参与.具体做法:(1)本文是一场讲演.它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但学生在理解上容易忽视,所以设置教学情景很重要.课前学生致辞让学生明确讲演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教师范读前学生看预习提示,了解背景,让学生明确当时的听众有哪些,在什么场合,揣摩闻一多先生讲演时的爱憎情感.教师范读时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情,感染打动学生,让其身临其境.(2)感叹句、反问句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范读后让学生品味,再找出自己感受深的,表达力强的句子,学生自己谈感受,朗读,变换句式,进行比较归纳,既是能力训练,也是思维方式的训练.三、学法本文语言感情充沛,表现在运用了不同句式、修辞手法和反义词等,这些句式,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句式变换,进行比较,归纳,总结.自己动口动手,置身其境,在实践中理解提高.以教师的教法,指导学生的学法,让学生以后遇到此类问题,会运用朗读,发问,讨论,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四、教学程序(一)新课导入(3分钟)1、学生致欢迎辞导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明确讲演有特定的场合与对象)2、出示单元学习目标课题及学习目标(投影)(教学目标定向,引起学生有意注意)二、新课学习1、这次讲演为什么是最后一次请大家阅读预习提示,然后作简单回答.(以速读方式,让学生简明、扼要介绍作者与背景,听说训练兼顾阅读能力培养)2、谁能介绍一下闻一多先生讲演的场合对象(板书场合与对象)明确本文讲演的特定场合与对象3、教师范读,提出听的要求.(1)闻一多讲了哪些内容(2)表现了他什么精神(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板书)(此问完成目标1)4、学生揣摩闻一多爱憎之情,模仿讲演语气,每人朗读一段文章,然后谈感受:你认为哪句话最有力量说课稿网站特邀请一线专家、名师、学者为广大新教师整理编辑了部分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使用.让学生感知不同句式、修辞手法在口语中的表达作用.讨论自由发言,激发学生思维与参与热情.5、教师小结,明确哪些句子有力量,为什么有量.(投影出示语言特点与表达上的作用)学生进行句式变换,比较.先让学生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朗读到讨论,由比较到归纳,也是对学法的指导.(完成目标2)6、教师小结过渡到口语运用要注意场合与对象:闻一多先生的这篇讲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吓得敌人胆战心惊,听得人民群众精神振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闻一多先生讲演时注意了场合与对象,根据场合与对象来确定讲演的内容,增强了讲演的战斗力.(投影出示板书二) 三、分析语言实际运用中“得体”的要求教师举语言运用不注意场合与对象的例子,学生分析不当的原因,再让学生补充例子.这样设计是由现象到原因,再到现象,不是简单机械的循环,而是举一反三,是由理解到运用.(完成目标3)四、实践与拓展我们今天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以《学习所想到的》为题准备讨论准备三分钟,作一次讲演.此练习设计的目的,一是文道统一,二是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五、教师小结.结束全课讲演能力是日积月累练出来的,我们今天只是一个开头,大家要勤学苦练,十年后,希望你们当中能有演讲家出现!第2篇: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教学目标】1.概括闻一多演讲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
最后一次演讲试讲稿【六篇】
最后一次演讲试讲稿【六篇】试讲,又称“模拟上课”、“无学生的上课”。
试讲是讲课老师模拟上课的情景,把课堂教学中的过程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后一次演讲试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最后一次演讲试讲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第五段和第八段。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3、学习演讲的一些技能技巧。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文学,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 教学设想1、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2、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3、练习给课文加旁注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理应进行的一项专门的基本训练。
本课在练习当中设了一道作旁注的题,是一种引导,以后每学一课都最好照此办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前呢,先请同学们拿出一支笔,一张纸。
今天上课之前呢,先让同学们做个知识竞猜题。
请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①他聪颖过人,“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
16岁时中举人,被誉为“岭南奇才”②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③ 他是广东新会人。
④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同学们都有答案了吗?是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梁启超。
那说起梁启超,想来同学们对他并不感到陌生。
初中时候历史书上见过他的名字,我们学《再别康桥》的时候也知道,徐志摩的“情敌”梁思成是他的儿子。
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梁启超有哪些事迹啊?(戊戌变法、云南起义、康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演讲与辩论”,通过学习演讲稿,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本课时的《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这篇演讲词直面社会现实,揭露了国民反动派的罪行,坚定地表明了作者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的立场。
教材编写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演讲的特点,掌握演讲稿的写作技巧,并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演讲稿,对演讲稿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分析演讲稿、理解演讲者的观点以及运用演讲技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演讲稿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结构,品味演讲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闻一多先生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献身精神,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难点:分析课文结构,品味演讲语言,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演讲稿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4.品读赏析:挑选重点句子、段落进行品读赏析,体会演讲语言的魅力。
最后一次演讲说课稿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一、说教材、学情、目标及重难点1、说教材《最后一次讲演》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在教学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要尽量从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以免学生对时代感到隔膜。
7月11日晚李公朴先生在回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用无声手枪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
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
所以称为“最后一次的讲演”。
2、说学情八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视野有一定拓宽,思维活跃,但仅局限于课内,且不够全面深刻。
因此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影视资料,创设当时的情景;引入孟子名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再通过朗读,以读带教,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及这篇演讲词语言的特色。
3、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把握作者观点(知识与能力)○2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学习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和为了真理勇于献身的大畏精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了解演讲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课文,体会闻先生面对威胁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必须服务于学,教师的要创设与课文相适应的课堂气氛,并相机给予指导和启发。
为此,我将选择创设情境法,朗读法,来组织教学。
新课标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预习法、合作探究讨论法、展示交流、朗读品味法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一)自主预学,感受新知。
1、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解决文中生字词。
2、作者及演讲背景介绍3、整体感知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思考闻一多先生的讲演的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给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文章层次。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逝世前为学生所作的一篇演讲。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也有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教育观,以及他对学生的真挚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师的尊敬。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表面的文字,而是能够深入到文章的内涵。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学生可能对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教师的尊敬,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2.原因:学生可能对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写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陶行知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陶行知先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和教育观。
5.写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写一篇关于教育感悟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逝世前的一次演讲。
这篇课文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育的真谛,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追求知识的积累。
教材通过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没有深入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浅层次的阅读理解深入到对教育内涵的思考,激发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对终身学习的追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激发他们对教育的热爱和对终身学习的追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2.难点:深入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写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网络资源等,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教育的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教育的意义。
2.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教育的真正意义,分享自己的看法。
4.写作:让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写一篇关于教育的短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5.分享与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教学,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最后一次讲演》 说课稿
《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一次讲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演讲词。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演讲词,旨在让学生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感受演讲的魅力。
这篇演讲词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即兴演讲,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怒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念和为正义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文章语言犀利,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演讲词这种文体还比较陌生。
他们可能对闻一多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不够深入,对于文中所表达的强烈情感和深刻思想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体会。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爱憎分明的情感,体会演讲者的强烈情感和坚定信念。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为正义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演讲词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爱憎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的对比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2)感受闻一多先生的浩然正气和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文本。
(3)朗读品味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情感力量。
2、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一次讲演》 讲义
《最后一次讲演》讲义一、背景介绍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从未停止。
《最后一次讲演》这一演讲,诞生于一个充满压迫与抗争的时刻。
演讲者身处极度危险的境地,但为了真理和正义,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这一演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强烈谴责,更是激发了无数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斗志。
二、演讲者的立场与情感演讲者怀着无比的愤怒和坚定的信念。
愤怒,是对敌人暴行的控诉;坚定,则是对正义必将胜利的坚信。
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力量,那是一种不顾生死、勇往直前的力量。
这种力量源自于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所以在这最后一次的机会中,毫不保留地表达了内心的一切。
三、演讲内容分析1、对敌人的批判演讲者用犀利的言辞,直接揭露了敌人的丑恶嘴脸。
指出他们的谎言和罪行,毫不留情地撕开了他们虚伪的面具。
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让听众清晰地看到敌人的残暴和无耻。
比如,_____所犯下的_____罪行,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2、对正义的呼唤在批判敌人的同时,演讲者高声呼唤正义。
强调正义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鼓励人们要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斗争。
他说:“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这句话激励着无数人坚定地走向追求正义的道路。
3、对人民的鼓舞演讲者深知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不断地鼓舞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敌人。
告诉大家,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黑暗,迎来光明。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让人民感受到了勇气和力量。
四、演讲的语言特色1、情感强烈整个演讲充满了强烈的情感,爱与恨、愤怒与希望交织在一起,让听众能够深刻感受到演讲者的内心世界。
2、简洁有力语言简洁明了,没有丝毫的拖沓和啰嗦。
每一句话都直击要害,让人一听就明白演讲者的意图。
3、巧用修辞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等,增强了演讲的气势和感染力。
《最后次讲演》说课稿
《最后次讲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最后次讲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最后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一次即兴演讲。
这篇演讲词语言犀利、情感激昂,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感染力。
它既是对反动派的无情揭露和批判,也是对爱国民主运动的热情歌颂和支持。
这篇文章被选入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这篇演讲词,学生可以感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怀,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演讲技巧和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之前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演讲词这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技巧还不够熟悉,对于闻一多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爱国情怀的理解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演讲词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作品。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演讲词的特点,掌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
(2)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
(3)品味本文语言的犀利和情感的激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2)通过仿写练习,让学生掌握演讲词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闻一多先生的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敢于仗义执言、勇于维护正义的精神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情感。
(2)品味本文语言的犀利和情感的激昂。
2、教学难点(1)理解演讲词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感受闻一多先生的浩然正气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最后一次讲演》试讲稿逐字稿
《最后一次讲演》试讲稿逐字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考生姓名],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最后一次讲演》。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充满激情和力量的演讲——《最后一次讲演》,一起感受闻一多先生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的浩然正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了解作者及背景-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 师:这篇演讲是闻一多先生在什么背景下发表的呢?1946 年 7 月 11 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反动派暗杀。
7 月 15 日,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2.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 师:好,同学们都读完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字词掌握情况。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来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些词语。
(出示字词:卑劣、无耻、诬蔑、屠杀、悲愤、捶击、恐怖、毁灭、卑鄙、蛮横、赋予、光明正大、挑拨离间)-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读得很准确。
请大家再齐读一遍这些词语,加深印象。
3. 整体感知-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好,同学们都读完了。
谁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生:这篇演讲主要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表达了对李公朴先生的深切悼念和对民主和平的坚定追求。
- 师:回答得非常准确。
这篇演讲言辞激烈,情感充沛,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大无畏精神。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 分析演讲的语言特点- 师: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篇演讲的语言特点。
《最后一次讲演》 讲义
《最后一次讲演》讲义一、背景介绍《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 1946 年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
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暗杀了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毅然出席追悼会,并发表了这一慷慨激昂、义正辞严的演讲。
演讲结束后,闻一多先生也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杀。
这篇演讲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立场和大义凛然的精神,是一篇具有强烈战斗性和感染力的演讲词。
二、演讲内容分析1、开场怒斥演讲开篇,闻一多先生就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言辞激烈,情感喷涌,瞬间点燃了听众的愤怒之火。
2、揭露真相接着,闻一多先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虚伪和残暴。
他指出,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是因为他们害怕真理,害怕人民的力量。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恐怖手段来压制民主运动,但这只能证明他们的虚弱和无能。
3、歌颂正义在痛斥反动派的同时,闻一多先生高度赞扬了李公朴先生的正义和勇敢。
他说:“李先生为民主而死,为真理而死,他的血不会白流!”这种对正义的歌颂,不仅是对李公朴先生的缅怀,更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鼓舞,激励大家继续为民主和正义而斗争。
4、号召行动演讲的最后,闻一多先生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了强烈的号召:“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斗志,让大家坚定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三、演讲技巧与艺术特色1、情感充沛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中,情感如火山喷发,强烈而真挚。
他的愤怒、悲痛、坚定和无畏,都通过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听众。
2、逻辑严密尽管情感激昂,但演讲的逻辑却十分严密。
闻一多先生从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到歌颂正义之士,再到号召行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让听众在情感共鸣的同时,也能清晰地理解他的思想和主张。
《最后一次讲演》 讲义
《最后一次讲演》讲义一、背景介绍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令人刻骨铭心的演讲。
而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篇具有特殊意义的演讲——《最后一次讲演》。
这一演讲往往是在极其紧迫、严峻的形势下发表的,演讲者或许已经预知到了即将面临的危险,但仍然坚定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这篇演讲可能是在社会动荡、正义受到压迫、人民的权益受到侵害的背景下产生的。
演讲者怀着满腔的悲愤和坚定的信念,站在正义的一方,为了真理和人民,进行了这最后一次的激昂陈词。
二、演讲内容分析1、强烈的情感表达演讲者在开头就以一种极为愤怒和激昂的情绪,直斥敌人的罪行。
通过强烈的语气和措辞,如“无耻”“卑劣”等词语,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敌人的丑恶嘴脸,迅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愤慨。
2、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在演讲中,演讲者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坚决捍卫正义、自由和人民的权益。
毫不退缩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以坚定的信念鼓舞着听众。
3、有力的论证通过列举事实、引用数据等方式,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力的论证。
让听众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从而更加坚定地支持演讲者的主张。
4、对未来的期许在演讲的结尾,演讲者尽管深知自己面临的危险,但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鼓励听众继续为了正义而奋斗,相信胜利最终会属于人民。
三、演讲技巧1、声音的运用演讲者通过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声音,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在表达愤怒时,声音高亢有力;在表达希望时,声音温和而坚定。
2、肢体语言配合恰当的肢体动作,如挥手、握拳等,增强演讲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让听众不仅从言语上,还从身体语言上感受到演讲者的决心和信念。
3、与听众的互动通过眼神交流、提问等方式,与听众建立紧密的联系。
使听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演讲中,增强共鸣。
四、演讲的影响1、激发民众的斗志这篇演讲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斗志,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投身于正义的事业中。
2、推动社会变革通过有力的言辞和广泛的传播,引发社会的关注和反思,对推动社会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成为历史的见证作为最后一次演讲,它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让后人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为了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13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昆明,面对国民反动派的暴行,毅然发表的演讲。
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的演讲稿,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他对的追求。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的历史教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理解他对的追求和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英勇无畏、追求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理解他对的追求和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以及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历史背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最后一次讲演(精选5篇)
最后一次讲演(精选5篇)最后一次讲演篇1【经典课例】这篇闻一多先生的即兴的教学怎样出新?如何选择切入点?怎样利用这一例强化“大语文”的观念?我在设计这一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这诸多因素,遂将课题定为《从〈〉中学习演讲的语言》,也就是将全文的教学紧紧围绕“演讲的语言”来进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句式变化、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初步掌握演讲语言中表情达意的技巧,并且学以致用。
2.能力目标:①以演讲为突破口,以演讲语言为学习重点,通过师生的演讲及对演讲语言的品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审美能力。
②在演讲语言的学习中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组织语言的能力和运用句式的变化和修辞等技巧表情达意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讨、研究、实践句式变化、修辞的使用等语言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课堂形式]创设热烈的探讨和研究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习主体敢想、多想,敢说、多说;教师积极示范,做学生的样板。
[预习布置]阅读文章下注释,了解背景,争取通过自己的揣摩,能够演讲。
[教学步骤]1.导入:(时间约为5分钟)①明确预习达到的目标。
提问:是怎样一篇文章?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演讲的?为什么叫做“最后”一次讲演?(目的是引导学生讲出闻一多先生演讲的目的、对象和背景,强化演讲语言的运用效果)。
②教师借此创设意境,引导学生感受当时的环境(目的提引导学生注意闻一多先生演讲语言取得如此的表达效果,所使用的语言技巧);教师演讲片断(目的是使学生对演讲语言的运用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2.进入主题[学生带着要求阅读文本,学生感受阶段]:(时间约为10分钟)①提问:的语言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烈的表达效果?(目的是引导学生以为例题,对演讲的语言技巧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②随着学生对文中若干语句的摘录,引导学生对句式变化、修辞使用,以及包括人称的变换、感情在字里行间的流露等等特点、技巧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比较(包括使用阅读手段),初步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即探讨、研究、实践句式变化、修辞的使用等语言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说课环节
1.说教材
2.说学情
3.说教法与学法
4.说教学过程
5.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最后一次讲演》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演讲词,理解其观点,感受其风格,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
”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都有涉及学习演讲的相关内容。
现在这个单元是将演讲本身作为学习对象,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识记字词,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观看演讲视频,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朗读课文,明确句式变化,修辞使用等技巧在演讲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演讲词的语言特点,理解感叹句,反问句,褒贬词的使用对表达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相对比七年级来说,已经有一年知识的积累,思维活跃且思考问题会更有深度,心智更加成熟,情感更加丰富,因此,文章中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会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了解文章的
背景知识,观看视频,学生自行朗读,激发他们的兴趣,更好的引导学生体会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憎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三、说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选择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来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较,激发学生思维,热情参与.
2、学法
新课标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预习学习法,探究合作学习法,朗读法来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1.自主预习,感受新知
(1)走进作者,了解演讲背景。
(2)听课文范读,标注段落,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设计意图:预习是深入学习的基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生字词。
作者和背景的介绍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创设情景
(1)播放《最后一次讲演》的影视片段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观看视频,更直观的了解演讲的情景,感受演讲者的情绪,创设教学情景,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3.自主探究,感知文本
(1)思考问题,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一再痛斥敌人卑劣无耻,同学们说说它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思考问题,作者说:“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思考:“我们有力量”。
我们的力量在哪里?
(3)思考问题,闻一多先生对进步青年提出了什么样的号召?
(4)思考问题,这篇讲演稿表现了闻一多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国民党特务又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观看视频,学生再次在文章中根据问题找到答案,在语文课堂中,体会闻一多先生爱憎分明强烈感情,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
4、布置作业
利用课下时间写一个小练笔——“我心目中的闻一多先生”(200字)
5、板书设计: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归纳总结:闻一多先生在李公仆的追悼会上,义正辞严地当众揭露、痛
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五、说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语言明白如话,学生在文字方面没有明显的,难以理解的地方。
主要在于通过朗读来体验讲演者的感情。
让学生在朗读演讲中,再现当时的场景,犹如身临其境,创造一种近似于现场
的氛围, 能使学生通过这种参与,从中感悟讲演者的情感, 学习讲演者坚持
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我认为这是本堂课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