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37区块薄层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方案设计_赵辉
S断块稠油油藏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蒸汽吞吐工艺参数优化设计
关键词 : 稠油油藏 ; 直井水平井组合 ; 蒸汽 吞 吐 ; 参数 优 化 中 图分 类 号 : T E 3 5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1 油 藏 概 况
的后 续开 发效果 , 本 文 探 索使 用 直 井 与水 平 井 组 合
蒸 汽吞 吐的方式 进 行 开发 , 并 进 行 蒸 汽吞 吐注 采 工 艺参 数优 化设计 。 S断 块构 造上 为 一受 断 层 控 制 的断 背斜 , 主 要
含 油层 系为侏 罗 系 , 储层 岩性 以砂砾 岩和砂 岩 为主 ,
蒸 汽吞 吐是 开发 稠油油 藏 的一 种经 济有效 的方 法I 1 - 3 3 。S断块 有两 口直井 进行 了蒸 汽吞 吐 先 导试 验, 试 采结 果表 明 S断块具有 蒸汽 吞吐 开发 的潜力 。
此推荐 S断块采 用直井 与水平 组合 吞吐 +蒸汽 驱开
发方式 开 发 ( 表 1 ) 。考 虑 吞 吐后 期 转 蒸 汽 驱 , 优 化 了最 好 的 布井 方式 及 射孔 层 位[ 4 ] , 即水 平 井 位 于两 排直井 中间 , 吞 吐阶段 直井射 孔层 全井段 射开 , 水平 井射孔 层 为 1 3层 , 距油 层底界 约 7 1 T I 。
石
2 0 1 3年 5月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E T R O L E U M G E O L O G Y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第2 7卷
第3 期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8 2 1 7 ( 2 0 1 3 ) 0 3—0 1 2 0 —0 4
江37区块蒸汽吞吐中后期开发特征及挖潜措施
江37区块蒸汽吞吐中后期开发特征及挖潜措施许佩勇(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853) 摘 要:江37区块作为采油九厂第一个稠油开发试验区,已经进行了3年的蒸汽吞吐热采试验。
针对试验区蒸汽吞吐后期出现的产量递减快、回采水率低、储层动用程度不均等问题,文章在系统研究稠油蒸汽吞吐开发模式和递减规律的基础上,总结了后期提高试验区采收率、改善试验区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为下步试验区的稠油热采提供一定的借鉴,也为今后类似油藏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调研和现场实践证实,蒸汽驱、二次吞吐和水平井吞吐是改善薄层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二次吞吐;水平井 中图分类号:T E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6—0126—05 江37区块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江桥、泰来构造带富拉尔基-大兴阶地中段,整体上为东倾的单斜,倾角1.5°左右。
该区块地质储量19.85×104t,含油面积0.27km 2,主要目的层为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平均砂岩厚度6.4m ,平均有效厚度4.5m ,平均有效孔隙度33.1%,平均空气渗透率783mD ,属于高孔、中高渗透薄层稠油油层。
由于油层较薄、原油粘度高,开采难度较大,目前国内仅井楼油田等少数油田进行了小范围实验。
试验区共有油井22口,其中水平井1口,超短半径水平井2口,常规直井19口。
自2007年投产开发以来,该区块已进行了四周期蒸汽吞吐试验。
区块的蒸汽吞吐产油量在第二周期达到高峰,自第三周期后,产油开始进入递减阶段,截至2012年2月,区块采油速度0.91%,采出程度8.77%,累积产油17412t 。
目前试验区油井已完成四周期蒸汽吞吐采油,月产油仅150t,急需探索新的开发方式,以改善区块的开发效果。
文章通过对试验区油井的蒸汽吞吐生产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了区块蒸汽吞吐中后期开发效果变差的原因,调研了其他油田的开发稠油的有效途径[1],总结了江37区块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方式。
江37区块浅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参数优化
江37区块浅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参数优化刘义坤;刘扬;王凤娇;刘雨薇;沈安琪【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年(卷),期】2015(22)6【摘要】大庆油田江37区块稠油开发区原油埋藏浅、油层厚度薄,按照常规稠油油藏注汽参数开采难以有效动用储层。
在精细地质建模和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按照不同有效厚度级别对注汽速度、注汽强度、井底干度、闷井时间等注汽参数进行优化并确定其合理范围。
研究表明:有效厚度不小于5 m的稠油储层,第1周期的注入强度为100 t/m,注入速度大于100 m3/d,井底干度不小于50℅,闷井时间5 d为宜;有效厚度小于5 m的稠油储层,第1周期的注入强度为120 t/m,注入速度大于75 m3/d,井底干度不小于50℅,闷井时间5 d为宜。
该技术在矿场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成果,完成了22口井共计61井次的蒸汽吞吐注汽,累计产油量为2.23×104t。
研究成果对浅、薄层蒸汽吞吐合理开发具有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90-92)【作者】刘义坤;刘扬;王凤娇;刘雨薇;沈安琪【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8;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大庆 163853;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 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9【相关文献】1.江37区块蒸汽吞吐中后期开发特征及挖潜措施2.井楼油田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注采参数优化3.江37区块薄层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方案设计4.浅薄层稠油油藏高轮次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及潜力评价5.河南油田高浅3区普通稠油油藏过热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参数分析
井开采可大幅提高注汽量 , 扩大蒸 汽波及体积 , 提
高 蒸 汽利 用 率 , 增 加油藏控制面积 , 从 而 有 利 于 改 善 和 提高 开发 效果 _ 3 J 。 多年 的蒸 汽吞 吐 开 发 实 践表 明 , 油 层 地 质 参 数 与注 汽 参 数 是 影 响 稠 油 蒸 汽 吞 吐 效 果 的 主 要 因 素 。为有 效 开 发 浅 薄 层 稠 油 油 藏 , 在 油 藏 地 质 参 数一 定 的情 况下 , 研 究 注 汽参 数 ( 蒸汽干度、 注 汽 速度 、 注 汽强 度 及 焖 井 时 间 ) 对 蒸 汽 吞 吐 效 果 的影
⑥ 2 0 1 3 S c i . T e c h . E n g r g .
浅 薄 层 稠 油 油 藏 水 平 井 蒸 汽 吞 吐 注 汽 参 数 分 析
马翠玉 刘 月田 王春 红 刘亚庆
(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石油工程学院 , 北京 1 0 2 2 4 9 )
摘
要 随着稠油开采技术 的发展 , 水平井在浅层稠油开采上 的应用 规模 逐渐扩 大。为高效开发 浅薄层稠 油油藏 , 应用数值
9 6 . 4 k J / ( m・ d・ ℃)
2 4 0 0 k J / ( m 。・ ℃)
第一作者简介 : 马翠玉 ( 1 9 8 6 一) , 女,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 油气 田开
发专业博士研 究生 。研 究方 向 : 油气 田开发 数值模 拟。E - m a i l : m a -
第 1 3卷
第 8期
2 0 1 3年 3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薄浅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试验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薄浅层超稠油经历 8~10周期 蒸汽吞吐后,平均单井累产油 5750 t,面临产量快速递减、油 汽比下降的问题,需要适时转蒸汽驱开发。美国科恩河、辽 河齐 40块、胜利单 56块、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等厚油层超稠油 蒸汽驱取得较好效果[1~6],但对于油藏埋深 480 m、油层温度 25℃、油藏条件下原油黏度 70000 mPa· s、油层厚度 3.5 m的 春风油田,注汽井和生产井均采用水平井在国内外尚属首 例,水平井开采薄浅层超稠油在增加泄油面积和导流能力同 时,相比直井,水平井段长容易出现多个汽窜点,蒸汽前缘 发育不均衡,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差,而且治理汽窜难度很 大 。 [7,8] 2012 年 12 月开展了春风油田排 601 北超稠油水平井 蒸汽驱先导性试验,经过 19个月的矿场实践,初步得出了薄 浅层超稠油适合水平井蒸汽驱的认识。
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研究
3 8 0 0
注汽强度/ ( t ・ i r l )
图 4 不 同注 汽 强 度 下 累 计 产 油 量 和 增 油 量 变 化 曲线
9 0 ・
顾文欢: 薄 层稠 油 油藏 水平 井蒸汽吞 吐 开发 效果研 究 ( 4 ) 焖 井 天 数 。在 注 汽 速 度 、 注 汽 强 度 及 井 底 蒸 汽 干度一 定 的情况 下 , 分别 设定 不 同 的焖 井 时 间 , 此 时蒸 汽吞 吐模 拟生 产 情 况见 图 5 。随焖 井 时 间的
倍 增加 。如极 限汽 油 比为 0 . 2时 , 最 小 油层 厚 度 应 在5 r n以上 。图 2为 油汽 比随 有效厚 度 变化 曲线 。
( 4 ) 水 体能 量大 小 。水 体 能量 大 小 是指 油 藏 中
图 2 有 效 厚 度 对 油 汽 比影 响
地层 水体 积/ 原 油 体 积 。水 油 体 积 比小 于 1 0倍 , 累 计产 油量 随水油 体 积 比的增 加 而增加 。水 油体 积 比 大于 1 0倍 时 , 累计 产 油 量 减 少 。 因此 , 当水 油 体 积 比大于 1 0倍 以上时 , 需特别 注 意边水 过早 入侵 。
m处 设置 一 口蒸汽吞 吐 水 平井 , 水 平 段 长度 3 0 0 r n 。
4 8 0 0
目 脚
伍
46 0 0
44 0 0 42 0 0
4 0 水体体积/ 油相体积为 2 . 4 7 2 , 分析油井距 油水界面
不 同距离 下 的蒸 汽 吞 吐 效 果 , 结果见表 2 。 当吞 吐 水平井 距边 水 小 于 1 2 0 r n时 , 表 现为 强水 侵特征 , 距 边水距 离 1 5 0 r n时 , 在 第八 周期 末表 现为 弱水侵 , 故
蒸汽吞吐最佳注汽参数图版研究
蒸汽吞吐最佳注汽参数图版研究Ξ刘春枚(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 要:蒸汽吞吐采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采效果直接取决于由注汽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本文针对江55区块地质条件,研制出一套吞吐井最佳注汽参数实用图版,应用结果表明,查图版所确定的最佳注汽参数与用优化设计软件计算的参数相比,相对误差不超过6%,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注汽参数1 前言蒸汽吞吐采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采效果直接取决于由注汽参数决定的注入蒸汽的热能利用程度,因此,要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的技术经济效果,在蒸汽吞吐方案中,必须针对具体油藏的地质条件,优化设计注汽参数,而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设计每口井的最优注汽参数需要的时间很长。
本文针对江55区块地质条件,研制出一套吞吐井最佳注汽参数实用图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模型的建立根据江55区块油藏地质特点,建立了代表区块特征的地质模型。
油层有效厚度3~7m ,原始含油饱和度为0.55~0.72,孔隙度为0.32~0.34,渗透率为1000~1800×10-3Λm 2,净总比0.4~1。
油层中部是深度470m ,油层目前压力为5M Pa ,油层温度18℃,体积系数1.025,推算地层原油粘度为2000m Pa .s ,原油密度为0.925g c m 3。
3 确定最佳注汽参数建立图版根据蒸汽吞吐注汽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影响周期最优注汽量和最优注汽速度的地质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优选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吞吐生产井最佳注汽参数,并绘制成图版见图1~3〔1〕。
图1 有效厚度为5米时井净总比与周期注汽量的关系图版4 实用图版的使用方法①根据已知井的净总比和含油饱和度,查注汽参数图版1,然后根据该井的有效厚度查阅图版2得出周期注汽量校正系数,计算出该井周期注气量。
根据该井的底层系数查阅图版3确定出注汽速率。
提高注汽干度对稠油热采效果的改善
提高注汽干度对稠油热采效果的改善作者:李向前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0期摘要:江37区块的原油在油层温度下的粘度为18600.0mPa·s,属于典型的稠油。
由于原油粘度高,通常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开采原油,其原理是通过蒸汽加热原油来降低其降粘,增加其流动性,从而从油层中开采出来。
本文主要通过几口井的几轮蒸汽吞吐效果对比,来分析注入蒸汽的干度对稠油热采的影响。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干度热采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b)-0080-01江37区块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江桥、泰来构造带富拉尔基-大兴阶地中段,整体上为东倾的单斜,倾角2°左右。
西部斜坡地区是盆地第二大物源区,主要目的层萨尔图、高台子油层沉积时期均有物源输入湖盆。
因此,它们构成西部地区的主要储集体,而且也是齐家-古龙凹陷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西部斜坡运移的主要载体。
该区块自投产以来主要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进行开采,目前所有井已完成第一轮蒸汽吞吐开采,目前正在陆续进行第二轮、第三轮蒸汽吞吐开采。
2009年4月,为提高注入蒸汽的干度,我们引进了汽水分离器等配套设施,从后期的油井蒸汽吞吐效果看,蒸汽干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1 热采原理稠油热采是通过向油层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由于稠油粘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这就提高了稠油在油层中的流动能力[1];此外,由于井筒周围地层本身也吸引了大量热能,当低温油流流经这个高温区时,原油粘度会进一步降低,促使油流更快的流入井底。
从江37区块的大量现场生产实践的结果都表明,保证井底蒸汽干度在较高水平非常重要,蒸汽干度是影响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首要因素。
2 汽水分离器基本原理在一定压力下的沸腾点温度产生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此时干度为1。
但实际应用中,通常都带有一定量的水滴。
向油井中注入饱和蒸汽,其真正的目的是向油井中注入有效热量。
风城浅层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
江37区块薄层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方案设计
注汽量 为 1 6 2 0 t ,推算 注汽强 度 为 8 . 3 t / m。 从江 3 7区块直 井采 油强度 与注 汽强 度统计 结果 看 ( 见图3 ) ,随着 注 汽强 度 的增加 ,采 油强 度 先增 加后减 少 ,分析原 因主要是 由于 注入强 度过小 ,加 热范 围过小 ,注入 量过 大 ,蒸 汽推进 范 围过大 ,油井 生产 时 回采 水率低 ,影 响下一 周 期 效果 ,因此 确 定水 平 井注 汽 强 度上 限 为 1 0 t / m,下 限 为 8 . 3 t / m,注
2 0 0 9年 5月在 江 3 7区块南 部完钻 一 口水平井 ,该 井 目的层位 为 高 工1层 ,油层 中深 5 9 7 . 5 m,水 平 段砂 岩厚度 1 . 8 m,有效 厚度 0 . 7 m,水 平段 长 度 2 1 7 m,有效 长 度 1 9 5 m,水平 段 钻 遇率 达 8 9 . 9 %。该
汽量 根据 3种强度 计算 的注 汽量求 平均 值后取 整 为 1 8 0 0 t 。
1 . 2 注 汽 速 度
数值模 拟结果 表 明 ,注 汽速度 对蒸 汽吞 吐效果 的影 响不显 著 ,但 是提 高注 汽速度 可 以缩 短油井 停井
[ 收稿 日期]2 0 1 3— 0 1 —2 3 [ 作者简介]赵辉 ( 1 9 8 2 一 ) ,男 ,助理工程师。现 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 方面的研究工作。
为 3 0 t / m,水 平井水 平段 砂岩 厚度为 直井厚 度 的 2 9 ,折算 注汽强 度为 8 . 7 t / m,注汽量 1 7 0 0 t 。
立 了一个 网格 总数 为 2 7 ×1 1 ×6 —1 7 8 2的 网格 系统 ,模 型储量 为 6 4 4 7 t 。根 据水平 井泄 油面积 公式计 算 , 水平 井 的单井控 制储 量 为 6 5 7 0 t ,模 型储 量 拟合 精 度 为 9 8 . 1 9 / 6 ,达 到精 度 允许 范 围 。模 型建 立 完成 后 , 模 拟水平 井周 期产 油 、油 汽 比和 注汽 强 度 的关 系 ( 见图 1 ) ,随着 注汽 强度 的增 大 ,注 汽量 的升 高 ,累
水平井蒸汽吞吐注采参数正交优化设计
2 注 采 参 数 正交 优 化 设 计
2 1 正 交 设 计 中 因 素 及 其 水 平 的 确 定 .
9 。对 于普 通稠 油油 藏 ,一般 采 用常规 注 蒸汽 开 7 发 的方式 1 ,但 是对 于 特稠 油和 超稠 油油 藏 ,水平 ] 井蒸 汽吞 吐 的生产 效果 要好 于直 井吞 吐 】 。与 直井 相 比 ,水平 井 在油层 内的井 身长 ,因此其 注 汽速度 高 、压差 小 、吸汽 能力 强 ;由于 水平 井与 油层 的接 触 面 积大 ,供 液能力 加 强 ,加 上 注汽 量较 大 ,因而 无论 是其周 期 峰值 日产 油还是 周 期产 油量 、平 均 日 产 油都 高 于直井 ;水 平井 的注汽 、排 液速 度大 ,热 损 失小 ,回采 时井 口温度 高 ,能 延续较 长 时 间高温 期 生产 ,从 而有 利 于改善 和提 高 开发效 果 ;由于水
如 表 1所 示 ,应 选 择 3水 平 正 交 表 ,考 虑 6 个
分 析 了注 汽参 数对 蒸 汽吞 吐效果 的影 响 ;高 海红 l _ 6
等详 细论 述 了蒸 汽驱 注采参 数 优化 的正 交数 值试 验
的方 法 。本文 结合 国 内外 注采参 数 的研 究现状 以及
王庆 刘 慧 卿 佟 琳 杨 晓 莉
( . 中 国 石 油 大 学 石 油 工 程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2 中 国 石 油 辽 河 油 田分 公 司 技 术 发 展 处 ) 1 . 摘 要 : 水 平 井 蒸 汽 吞 吐 热 采 是 超 稠 油 油 藏 开 发 的 一 种 有 效 的 方 式 ,蒸 汽 吞 吐 的 开 采 效 果 是 注
薄互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精细注汽研究与应用
薄互层稠油油藏 吞吐后期精细注汽研究与应用
王 杰
中油辽河 油 田曙光 采油 厂地质 研 究所
辽宁 盘锦 1 2 4 1 0 9
摘要 :总结分析 了曙光稠油薄互层油藏特点及吞吐后期存在 的主要 问题 ,从 油藏基础研 究入手 ,通 过研 究曙光油田薄互层 油藏 纵 向及平 面动用程度 ,分析油藏剩余油潜 力。再针对剩余 油分布及 油藏特 点,在 油井精 细注汽管理上下功夫 , 对 单井 、单层进 行 细致研 究,提 出从 平面上采取轮 注的方式,选择采 出程度较 高、 日产 能力较低 的井进行轮注;从 纵向上选取动用程度较差的 油层 实施选段 注汽或从 平面上选取 动用较差 的区域 实施助排 类措施 ;选取 平面上动用程度较 大的 区域 ,且生产井段较长的油井 或纵 向上渗透率较差 的油层 实施选段 注汽加助排措施 。多项措施 并举 ,不但 节约注汽量 ,而且提 高吞吐效果 ,达到提 高油井产 油和延缓 区块递减的 目的。对 于同类油藏 以及处于开发 同期的油藏均具有 良好借鉴 意义。 关键词 :薄互层油藏 ;吞吐后期;注汽管理
前 言 曙 光 油 田 以稠 油 开 发 为 主 , 其 中薄 互 层 稠 油 油 藏 占 6 8 . 4 % ,主要 区块为杜6 6 块、杜4 8 块、杜8 4 块、杜2 5 5 块 以及 杜6 8 块 。随着油藏开 发时 间延长、吞 吐周期增加 及采 出程 度 的提高 ,油汽 比逐步 降低 ,吞吐效果逐 年变差 ,区块产量 下 降,开发 效果越来越 差 。因此优化注汽 方式 ,改善平面 、纵 向动用程度 已成为保证油 田经济高效开发 的主要手段之一 。 1薄互层稠油油藏特点及现阶段存在主要问题 1 . 1薄互层稠油油藏特点Ⅲ
从研 究剩余 油饱 和 度 与采 出程 度 的关 系 分 析 以及 马 克 斯一 兰 根海 姆法计 算油 层加 热半 径等手 段 分析平 面动 用程 度 3 0  ̄5 0 m 之 间。曙光薄互 层稠 油区块一般为 l O O m 井距 ,因此平
水平井在薄层稠油油藏中的应用
水平井在薄层稠油油藏中的应用作者:许佩勇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20期许佩勇(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853)摘要:江37稠油试验区作为采油九厂第一个稠油开发试验区,其原油在油层温度下的粘度为18600.0mPa·s,属于典型的稠油。
由于原油粘度高,通常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开采原油。
由于区块地质储量低,油层厚度薄,直井开采效果较差。
为改善开发效果,试验区开展了水平井蒸汽吞吐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稠油蒸汽吞吐水平井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b)-0039-011 区块概况江37区块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江桥、泰来构造带富拉尔基-大兴阶地中段,整体上为东倾的单斜,倾角1.5°左右。
其地质储量为19.85×104t,含油面积0.22km2,主要目的层为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平均砂岩厚度6.4m,平均有效厚度4.5m,平均有效孔隙度33.1%,平均空气渗透率783×10-3um2,属于高孔、中高渗透稠油油层[1]。
2 直井蒸汽吞吐开发现状目前试验区18口直井中,普遍存在着蒸汽吞吐有效期短,产量递减速度快的问题。
直井蒸汽吞吐平均有效期为163天,周期内日产液、日产油符合指数规律递减,分别由初期的3.7t和2.2t下降到周期结束时的0.9t和0.5t,周期内产油量平均月递减为11.0%,单井平均周期产油量仅255t,开发效果较差。
3 水平井蒸汽吞吐现场试验试验区于2009年8月投产江37-平1井,该井水平段砂岩厚度1.8m,有效厚度0.7m,水平段长度217m,有效长度195m。
从投产以来的首轮蒸汽吞吐效果分析,水平井蒸汽吞吐取得良好的效果。
3.1 水平井蒸汽吞吐效果好的原因分析水平井吸汽条件好,可以提高注汽速度,减少地面和井筒热损失率,提高热利用率。
水平井的水平段长,与油层接触面积大,蒸汽的加热面积大。
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在浅薄层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在浅薄层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张力佳【摘要】大庆油田江37区块为典型的浅薄层稠油油藏,常规的直井蒸汽吞吐周期产量低、开发效果差.为提高浅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将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应用于开发实践中.在研究浅薄层稠油油藏开发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油藏工程和注汽管柱设计,并对江37-平1井的开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与直井相比,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后吸汽能力强、周期产油高、蒸汽吞吐效果较好,但也同时存在回采水率低的问题,可以通过延长周期吞吐时间的方式来解决.【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年(卷),期】2013(010)007【总页数】3页(P120-122)【关键词】江37区块;蒸汽吞吐技术;水平井【作者】张力佳【作者单位】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大庆油田江37区块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江桥、泰来构造带富拉尔基-大兴阶地中段,整体上为东倾的单斜,倾角1.5°左右。
主要目的层为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平均砂岩厚度6.4m,平均有效厚度4.5m,平均有效孔隙度33.1%,平均空气渗透率783×10-3μm2,属于高孔、中高渗透稠油油层。
由于江37区块为典型的浅薄层稠油油藏,常规的直井蒸汽吞吐周期产量低、开发效果差。
为此,笔者以江37-平1井为例,对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在浅薄层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1 油藏工程设计1.1 目的层选择从油藏纵横剖面图(见图1)看,江37区块以纯油层为主,在井区南部高台子层1号小层(G11)连片发育,而萨尔图油层(S2)发育不稳定,因而优选高台子层1号小层为主要目的层。
图1 江37区块油藏纵向剖面图注:SP为自然电位;GR为自然伽马;RMG为微梯度电阻率;RMN为微电位电阻率。
1.2 水平段长度和垂向位置确定研究表明,稠油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应该在250m以内,过长则难以保证全井段蒸汽干度的存在[1]。
蒸汽吞吐井加热半径及初期产能预测
蒸汽吞吐井加热半径及初期产能预测刘明君采油九厂工程技术大队摘要:稠油吞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存在温度变化,渗流机理非常复杂。
传统的蒸汽吞吐产能计算方法多采用Boberg和Lantz等温模型。
本文针对传统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非等温渗流模型,推导了加热半径计算公式和初期产能预测公式,为我厂蒸汽吞吐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蒸汽吞吐;加热半径;产能预测;稠油油藏1 问题提出稠油资源在我国非常丰富,迄今为止已经发现有15个大、中型含油盆地和地区有着数量众多的稠油区块。
由于稠油粘度大,流动性差,阻碍了稠油的顺利开采。
根据稠油粘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下降的特点,目前普遍采用蒸汽吞吐、蒸汽区等热采方法。
我厂自2007年开始,在江37区块进行了蒸汽吞吐试验,共有18口蒸汽吞吐井,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合理的理论来进行蒸汽吞吐井初期产量预测,而初期产量预测是采油工程优化设计的基础,对于确定抽吸参数、合理下泵深度及沉没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稠油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存在温度变化,渗流机理非常复杂。
传统的蒸汽吞吐产能计算方法多采用Boberg和Lantz等温模型。
其地质模型假设渗流区域分为“热区”和“冷区”。
“热区”为等温区,“冷区”温度为原始地层温度。
显然这种假设很不合理。
因加热区并不是一个等温区域,而是从井筒往外温度逐渐降低,直至原始地层温度。
图1给出来的是程林松等人应用动态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绘制的蒸汽吞吐井不同阶段温度分布曲线。
其中曲线1是蒸汽注入过程中地层温度沿径向的分布,此时可以把注蒸汽模型简化成“热区”和“冷区”两个区域。
但是,当蒸汽注入停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热区中的热量会不断地向外扩散即加热半径不断增加,“热区”中的温度不断下降“冷区”中的温度不断上升,不同时刻地层中的温度分布曲线如曲线2~4所示。
因此,本文提出了在焖井结束后及开采过程中,可将地层中的温度分布近似考虑成线性分布。
图1 蒸汽吞吐井不同阶段地层温度分布示意图2 基本假设在建立模型前做如下几点假设:(1)加热区径向上温度分布为线性分布; (2)纵向上温度分布是均匀的;3 数学模型的建立3.1焖井结束后加热半径的确定设距井r 处的油层温度为r T ,根据基本假设可得:we ise i r R R T T r R T T --=-- (1) 式中,e R 为供给半径,m ;w R 为井筒半径,m ;i T 为原始地层温度,℃;r T 为焖井结束后半径r 处地层温度,℃;s T 为饱和蒸汽温度,℃。
水平井第二轮蒸汽吞吐高含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
水平井第二轮蒸汽吞吐高含水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摘要】江37区块作为采油九厂第一个稠油开发试验区,已经进行了4年的热采试验。
针对区块的直井蒸汽吞吐效果差的实际,开展了水平井蒸汽吞吐试验。
与直井对比,水平井吸汽能力强、周期产油高,蒸汽吞吐效果较好。
但第二周期后水平井含水上升幅度很大,与第一周期相比蒸汽吞吐效果明显变差。
【关键词】水平井;蒸汽吞吐;回采水率1、区块概况江37稠油试验区位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江桥、泰来构造带富拉尔基—大兴阶地中段,整体上为东倾的单斜,倾角1.5°左右。
其地质储量为19.85×104t,含油面积0.27km2,主要目的层为萨尔图和高台子油层,平均砂岩厚度6.4m,有效厚度4.5m,有效孔隙度33.1%,空气渗透率783×10—3um2,属于高孔、中高渗透稠油油层。
2、水平井开发现状江37—平1井于2009年8月投产,砂岩厚度1.8m,有效厚度0.7m,第一轮蒸汽吞吐累积注汽1847t,平均注汽干度95.0%,整个周期累积产油847t,产水373t,回采水率20.2%。
整个周期该井含水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30%),吞吐后期含水有所上升。
2010年7月该井进行第二轮蒸汽吞吐,累积注汽2252t,平均注汽干度93.0%,截至目前周期产油1091t,产水2603t,回采水率115.6%。
目前该井处于第二周期蒸汽吞吐末期,平均日产液6.4t/d,日产油1.3t/d,含水79.1%。
3、原因分析从现场生产数据分析,该井第二轮蒸汽吞吐含水高、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为其第一轮蒸汽吞吐回采水率低。
3.1第一轮回采水率低的原因分析水平井正常吞吐采油阶段排水期比直井短,稳定含水值比直井偏高,这与水平井注汽强度小,加热半径较小,注入蒸汽和凝析水推进不远有关。
由于上述原因,水平井周期回采水率比直井高。
从试验区可对比的直井生产数据(表1)分析,第一轮蒸汽吞吐回采水率比高的油井其第二周期的含水上升幅度低,而第一轮蒸汽吞吐回采水率低的油井其第二周期的含水大幅上升,最高上升35%以上。
浅薄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开发方式实验
浅薄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开发方式实验马德胜;郭嘉;李秀峦;昝成;史琳【摘要】应用三维相似准则设计并建立了高温高压注蒸汽三维实验模型,对影响注蒸汽采油过程的重要油藏参数进行了比例模化,研究了3种不同井网的蒸汽吞吐后注蒸汽采油接替开发方式.实验结果表明,与直井汽驱和水平井注汽直井采油相比,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方式高产期较长,采油速率高,实验采出程度可达到70%.对于油层厚度为10~15 m的浅层超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是可选的接替开发方式.【期刊名称】《新疆石油地质》【年(卷),期】2013(034)004【总页数】4页(P458-461)【关键词】超稠油油藏;注蒸汽采油;三维比例物理模拟;水平井【作者】马德胜;郭嘉;李秀峦;昝成;史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清华大学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5某浅层超稠油油藏埋深小于500m,油层厚度14m,油藏条件下原油的黏度大于105mPa·s,该油藏蒸汽吞吐生产已进入中后期,周期产油量少,油汽比低,生产效果变差。
研究适合该类油藏的有效接替开发方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蒸汽驱和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被认为是吞吐之后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接替开发技术[1-3]。
对于油层厚度大于15 m的稠油油藏,目前蒸汽驱技术在现场已有成功应用,但对于油层厚度在10~15 m的稠油油藏,吞吐后接替开发方式的研究报道较少。
文献[4]指出,油层厚度小于15 m的油藏中采用SAGD 技术经济性较差。
文献[5]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指出,油层厚度为10~15 m 的稠油油藏采用双水平井SAGD开采,存在产油量低、油汽比低且含水率高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推算注汽强度为 8 / 注汽量为 1 6 2 0 t . 3 t m。 ) , 随着注汽强度的增加 , 采油强度先增 从江 3 见图 3 7 区块直井采油强度与注汽强度统计结果看 ( 加后减少 , 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注入强度过小 , 加热范围过小 , 注入量过大 , 蒸汽推进范围过大 , 油井 / / 生产时回采水率低 , 影响下一 周 期 效 果 , 因 此 确 定 水 平 井 注 汽 强 度 上 限 为 1 0 t m, 下 限 为 8 . 3 t m, 注 。 汽量根据 3 种强度计算的注汽量求平均值后取整为 1 8 0 0 t 1 . 2 注汽速度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 注汽速度对蒸汽吞吐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 但是提高注汽速度可以缩短油井停井
江3 7 区块薄层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方案设计
赵 辉
( ) 中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泰来采油作业区 , 黑龙江 大庆 1 6 3 8 5 3
[ 摘要 ] 从方案设计入手 , 介绍了江 3 7 区块薄层稠油 水 平 井 蒸 汽 吞 吐 注 汽 方 案 设 计 思 路 , 主 要 是 应 用 油 藏工程方法 、 经验法 、 数值模拟法 , 并 结 合 现 场 直 井 蒸 汽 吞 吐 经 验 , 确 定 了 水 平 井 的 注 汽 参 数 和 焖 井 时 间 。 通过实践证明 , 该蒸汽吞吐方 案 具 有 较 高 的 实 用 性 , 符 合 现 场 水 平 井 生 产 的 需 要 , 取 得 了 较 好 的 效 果 , 为同类型油田水平井注汽方案设计提供了借鉴 。 [ 关键词 ] 水平井 注汽方案 数值模拟 油藏工程法 加热半径 [ 中图分类号 ]T E 3 2 7;T E 3 4 5 [ )1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1 4 0 9( 2 0 1 3 0 0 1 2 6 0 3 - - -
收稿日期 ]2 0 1 3 0 1 2 3 [ - - , 男 , 助理工程师 , 现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 。 作者简介 ] 赵辉 ( 1 9 8 2 [ -)
第1 0卷 第1 0期
赵辉 : 江 3 7 区块薄层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注汽方案设计
·1 2 7·
注汽的时间 , 有利于提高生产井运行时率 , 提高油藏开发经济效益 。 数值模拟法优选结果为 : 注汽速度 / ) 。 见图 4 1 6 0~1 8 0 t d(
[] 的增加速率之和 , 根据 M a r x L a n e n h e i m 加热 半 径 公 式 1 计 算 结 果 , 绘 制 加 热 半 径 和 注 汽 量 的 关 系 曲 - g ) , 随着注汽量的增加 , 加 热 范 围 扩 大 , 水 平 井 第 一 周 期 加 热 半 根 据 直 井 经 验 按 1 线 ( 见图 2 2 m 考 虑,
] 2 3 - 计算公式 [ 为:
·1 2 8·
2
理工上旬刊 * 油气田开发工程
2 0 1 3年4月
x Lv G) π α( h 2 2 2 ( ) 4 Az +Ar ( Th -T λ 2 i) ,; ,2 / ; h 为井底蒸汽干度 ; / ; 式中 , t Lv 为汽化潜热 , k J k G 为 周期 g s h 为合理焖井时间 dα 为热扩散系数 m d x 2 ; / ( ; ; ·m· ℃ ) 注汽量 , 径向导热面积 , k k J d Az、 Ar 分别为受热区轴向 、 m Th、 T λ 为导热系数 , g i 分别为加 t s h =
1 注汽方案设计
稠油蒸汽吞吐注汽方案中 , 注汽参数直接影响蒸汽吞吐效果 , 但由于注汽速度和注汽压力受注汽设 备及地层条件影响 , 调整范围受到限制 , 因此调整注汽强度和确定焖井时间是方案设计的重点 。 1 . 1 注汽强度 ) 经验法 水平井注汽强度与油层厚度成正相关 、 与水平 段 长 度 成 反 相 关 , 即 油 层 厚 度 越 大 , 注 1 汽强度越大 , 水平段越长 , 注汽强度 越 小 。 调 研 辽 河 油 田 水 平 井 注 汽 强 度 约 为 直 井 注 汽 强 度 的 四 分 之 / 一,江3 7 区块实践表明直井注汽强 度 1 2 0 t m 较 为 合 理,借 鉴 辽 河 油 田 标 准, 计 算 该 水 平 井 注 汽 强 度 / / 。 为3 0 t m, 水平井水平段砂岩厚度为直井厚度的 2 9% , 折算注汽强度为 8 . 7 t m, 注汽量 1 7 0 0 t 2) 数值模拟法 水平段以 1 5 m 为一个网格 , 纵向上划分 6 个层 , 其他地方以 1 0 m 为一个网格 , 建 。 根据水平井泄油面积公式计算 , 立了一个网格总数为2 7×1 1×6=1 7 8 2 的网格系统 , 模型储量为6 4 4 7 t , 模型 储 量 拟 合 精 度 为 9 水平井的单井控制储量为 6 5 7 0 t 8 . 1% , 达 到 精 度 允 许 范 围 。 模 型 建 立 完 成 后 , ,随 着 注 汽 强 度 的 增 大,注 汽 量 的 升 高, 累 模拟水平井周期产油 、 油汽比和 注 汽 强 度 的 关 系 ( 见 图 1) / 积产油量升高 , 油汽比下降 。 但是当 注 汽 强 度 达 到 1 0 t m 后, 增 油 量 幅 度 变 小, 因 此 优 选 注 汽 强 度 为 / 。 1 0 t m, 注汽强度 1 9 5 0 t ) 加热半径法 利用能量平衡原理 , 即热能的注入速率等于盖层和 底 层 的 热 能 损 失 率 与 油 层 热 能 3
7 水平井焖井曲线图 图 1 0 江 3 7 区块不同井型周期产油曲线 图 9 江 3
( 下转第 1 3 2 页)
·1 3 2·
理工上旬刊 * 油气田开发工程
2 0 1 3年4月
4 实际应用
X 块做储量拟合 , 总储量误差为 4 . 8% , 单 层 对 X 储量拟合误 差 小 于 1 0% 的 沉 积 单 元 占 总 数 6 3% 以 上 。 应用结果表明 , 利用有效厚度模型计算净毛比避免了研 究人员的任意参数调整 , 且对储量影响微弱 , 提高了地 质模型精度 。
( ) 通过对模型储量不确定分析 , 得出影响储量的因素是净毛比门槛值 、 随机种子和变差函数 。 进 1 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 , 随机种子和变差函数这 2 个变量都不是明显影响储量的不确定因素 。 净毛比门槛 值虽然可以应用区块属性参数散点图确立出适合每个区块的属性参数 , 但门槛值参数的调整受人为因素 影响较大 。 ) 有效厚度的过井网格的粗化完全遵循三级分层库中折算的数值 , 其次有效厚度模型是以建立的 ( 2 沉积相模型作为约束 , 在数据分析及得到的变差函数的基础上建立的 , 经过敏感性评价 , 利用有效厚度模 型计算净毛比对模型储量影响微弱 , 从而避免了研究人员的任意参数调整 , 提高了模型地质储量的精度 。 [ 参考文献 ]
图5 7区块不同注汽速度下注入蒸汽沿井筒压力分布图 图 6 7区块井底蒸汽干度与注汽速度关系散 江3 江3
1 . 3 焖井时间 注完蒸汽后关井焖井一段时间可以使注入油层中的蒸汽与孔隙介质中的原油充分进行热交换 , 待蒸 汽完全凝结为热水后 , 再进行放喷 生 产 , 这 样 可 以 避 免 开 井 回 采 时 过 高 的 热 损 失 , 但 焖 井 时 间 不 能 太 长 , 否则增加向顶底层的热损失 。 根据压力 、 温度及热交换分析 , 假设加热区瞬间建立 , 焖井时间内加热范围近似不变 , 依据能量守 恒定律 , 当注蒸汽结束时注入油层的总汽化潜热量与加热区总导热量相等时 , 既为放喷最佳时机 。 理论
原始油层温度 ,℃ 。 热区 、 。 根据数值模 拟 结 果 ( ,焖井时间对产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 , 该井理论上合理焖井时间 6 见 图 7) . 2 d 油量影响不大 。 但焖井时间过长会使周期生产时间过长 , 影响经济效益 。 从已吞吐井焖井期间压力下降 ) , 初期压力下降较快 ,4~5 速度看 ( 见图 8 d 后基本保持稳定 。 因此 , 水平井需根据压力确定焖井时间 的长短 , 根据直井经验压力 2 4 h 持续稳定就可以放喷 。
·1 2 6·
长江大学学报 ( 自科版 ) 2 0 1 3 年 4 月号理工上旬刊 第 1 0卷 第1 0期 ) A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t z e U n i v e r s i t N a t S c i E d i t r . 2 0 1 3,V o l . 1 0N o . 1 0 p g y(
表 1 X X 单元两种参数计算储量对比表
单元 X X X X 变量 有效厚度 净毛比 地质储量 4 / 1 0 t 3 3 0 . 7 3 3 0 . 7 模型储量 4 / 1 0 t 3 2 9 . 6 3 1 0 . 0 差值 /% 0 . 3 3 -6 . 2 5
5 结 论
2 0 0 9 年 5 月在江 3 7 区块南部完钻一口水平井 , 该井目的层位为高 Ⅰ1 层 , 油层中深 5 9 7 . 5 m, 水平 段砂岩厚度 1 . 8 m, 有效厚度 0 . 7 m, 水 平 段 长 度 2 1 7 m, 有 效 长 度 1 9 5 m, 水 平 段 钻 遇 率 达 8 9 . 9% 。 该 区块从原油物性看属于普通稠油 , 区块内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采 。 该井为区块内的第一口水平井 , 因此 针对该水平井对注汽方案进行了特别设计 。
图1 7 水平井周期产油 、 油汽比与注汽强度变化曲线 图 2 7 水平井加热半径与注汽量关系曲线 江3 江3
图 3 江 3 7 区块直井采油强度 、 油汽比与注汽强度 图 4 江 3 7 水平井周期产油 、 油汽比与注汽速度 关系曲线 变化曲线
) , 注汽速度越小 , 压力从井口到井底增加幅 江3 见图 5 7 区块实测井筒压力与注汽关系可以看出 ( 度越大 , 因此 , 蒸汽注汽速度越大 , 越有利于提高井底蒸汽干度 。 从区块实际井底蒸汽干度与注汽速度 ,蒸 汽 注 汽 速 度 越 大,井 底 蒸 汽 干 度 也 越 大,因 此 为 保 证 井 底 干 度, 应 见图 6) 散点关系图可以看出 ( 在设备和注汽压力允许条件下 , 最大限度的提高注汽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