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1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附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含答案.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答案】B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答案】D3、英雄史观(本身就是错误的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答案】C4、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答案】C5、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A.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C.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答案】B6、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答案】C7、对哲学的物质范畴作了明确规定和深刻阐述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答案】C8、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答案】A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答案】C10、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答案】D11、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A.社会历史现象的知识总汇B.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生产发展的理论D.经济关系的学说【答案】B12、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答案】B1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答案】A14、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全)

目录绪论 (6)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6)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6)第一章 (7)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7)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8)3、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8)4、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9)5、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要意义。

(10)6、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0)7、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立场?118、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矛盾和和谐的关系 . 12第二章 (12)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2)2.如何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 12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13)4.当代大学生面向未来应当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5.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13)6.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 14第三章 (14)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 14 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5)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搞清这些道理,对于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会有什么帮助? (15)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15)5.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1、C2、C3、C4、C5、A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35 道试题,共70 分。

)V 1. 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B.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质量互变规律正确答案:C2. 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 昼夜交替B. 寒来暑往C. 磨擦发热D. 电闪雷鸣正确答案:C3.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A. 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B. 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C. 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D. 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正确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正确答案:C5.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D. 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正确答案:A6. 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 诡辩论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D7. 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 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 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C.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 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正确答案:C8.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 纯粹是必然的B. 纯粹是偶然的C. 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正确答案:C9.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 否认意识决定物质B.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C. 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D. 否认世界有两个本原正确答案:C10. 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
: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50:从起源上说,国家是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产物和表现 。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C:主张世界有两个本原
D:否认世界有两个本原
正确答案:C
2:矛盾体系中的不平衡性表现为( ) 。
A: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差别
B: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差别
C:现实矛盾与非现实矛盾的差别
D: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差别
正确答案:D
3: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 。
A: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
A:宗教思想
B:政治思想
C:艺术
D:道德
正确答案:B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 ) 。
A: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正确答案:A
16: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HomeWorkId:8fdd61b3-f195-43d8-8140-ac9d4076ef3e
ExamTaskId:5c4f309f-546d-4efd-af00-6693af9b3789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
1: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 。
A:否认意识决定物质
B: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性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参考答案
27.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选项】: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拆衷主义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答案】:B
28.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选项】:
A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B否定事物间的互相区别
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D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答案】:D
【答案】:B
2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选项】: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答案】:C
26.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选项】: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社会制度的更替
C阶级斗争
D精神文明的发展
【答案】:A
【选项】: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答案】:C
7.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选项】:
A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
A两种不同的道路
B两种不同的状态
C两种不同的方式
D两种不同的结果
【答案】:B
32.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选项】: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答案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 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 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正确答案:C2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正确答案:C3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是()。

A 宗教思想B 政治思想C 艺术D 道德正确答案:B4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 纯粹是必然的B 纯粹是偶然的C 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正确答案:C5一个完整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B .认真思考,形成理论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正确答案:D6“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个观点是()。

A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 形而上学的观点C 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D 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正确答案:A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正确答案:A8“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正确答案:B9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B 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 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D 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正确答案:B10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是()。

A 上层建筑B 经济基础C 国体D 意识形态正确答案:B11现象是()。

A 事物内在的联系B 事物稳定的联系C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D 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的联系正确答案:C12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第4次)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第4次)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第4次)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单选题1. 唯⼼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 否认物质是运动的B. 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 否认静⽌是运动的特殊状态D. 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正确答案:D2. 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A. 社会基本⽭盾的运动B. 社会制度的更替C. 阶级⽃争D. 精神⽂明的发展正确答案:A3. 物质资料的⽣产⽅式包括()。

A. 劳动者和劳动⼯具两个⽅⾯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C. ⽣产⼒和⽣产关系两个⽅⾯D. ⽣产关系和⽣产资料两个⽅⾯正确答案:C4. ⽭盾问题的精髓是()A. ⽭盾的同⼀性和⽃争性的关系问题B. ⽭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 主要⽭盾和次要⽭盾的关系问题D. ⽭盾的主要⽅⾯和次要⽅⾯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5.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 个⼈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 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D. 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正确答案:C6. 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的因素主要是()。

A. ⽣产⽅式B. ⼈⼝增长的快慢C. 有⽆先进理论的指导D. ⾃然条件的好坏正确答案:A7. 衡量⽣产⼒⽔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技能B. 科学技术C. ⽣产管理D. ⽣产⼯具正确答案:D8. 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的是()A. 常在河边⾛,就是不湿鞋B. 常在河边⾛,就是不湿鞋C. 近朱者⾚,近墨者⿊D. 对症下药,量体裁⾐正确答案:C9. 有些同志在⼯作中单纯凭⾃⼰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 类似唯⼼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 类似客观唯⼼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正确答案:D10. 国家在实质上代表()。

A. 统治阶级的利益B. 被剥削阶级的利益C. ⼴⼤劳动⼈民的利益D. 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正确答案:A11. ⽭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资料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资料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资料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0006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A
2.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

A..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
B.经常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C.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精神产品
D.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
答案:D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案:C
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

A.相对主义的观点
B.形而上学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B
5.社会基本矛盾是()。

A.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答案:C
6.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B.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D.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全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解放的科学1、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说明()A、马克思主义既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B、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C、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D、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答案:C2、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唯物主义辩证法D、辩证法答案:D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A.个别劳动时间B.雇佣工人所花费的必要劳动时间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雇佣工人所花费的剩余劳动时间答案:C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观点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C、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的观点D、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的观点答案:D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答案:C6、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答案:C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答案:C8、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A、不变资本的产物B、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C、可变资本的产物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答案:B9、当代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C、彻底消灭剥削D、国家自行消亡答案:A10、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超额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绝对剩余价值D、剩余价值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表现在A.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B. 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C.实现了唯物论与认识论的结合D.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结合答案:BD2、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有A、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商品价值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答案:ABD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把二者割裂开来会导致A、唯心主义认识论B、直观被动的反映论C、经验论D、唯理论答案:AB4、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答案:ABD5、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答案:ACD6、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有A.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政治实践C.理性认识活动D.科学文化实践答案:ABD7、新生事物是A、新出现的事物B、形式新奇的事物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答案:CD8、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答案:BCD9、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答案:ABCD10、一切商品都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A.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不会有价值B. 没有价值的商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D.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答案:ABD三、判断题1、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答案:B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A、客观存在的B、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D、由两个本原构成答案:C3、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答案:D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A、社会实践B、感性材料C、理性抽象D、认识能力答案:A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答案:B6、真理是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答案:D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血缘关系B、政治关系C、生产关系D、思想关系答案:C8、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B、一定历史期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C、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9、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 B资本家的赚钱程度C、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值程度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答案:D10、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A.联合B.兼并C.收购D.垄断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答案:ACD2、人类实践的基本形式有A.物质生产实践B.社会政治实践C.理性认识活动D.科学文化实践答案:ABD3、新生事物是A、新出现的事物B、形式新奇的事物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答案:CD4、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因地制宜B.掌握火候C.注意分寸D.适可而止答案:BCD5、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D.改革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答案:ABCD6、一切商品都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A.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不会有价值B. 没有价值的商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D.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答案:ABD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8、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D、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发展的最高峰答案:ABC9、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B、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的作用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答案:BCD10、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的有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长短相形,高下相倾C、利害相生,祸福相因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答案:ABCD三、判断题1、真理有时是相对的,有时是绝对的;有的真理是相对的,有的真理是绝对的。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福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s1.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2. 意识是()。

A. 一切事物都具有的现象B. 人类和动物共有的现象C. 人类独有的现象D. 植物.动物.人类普遍具有的现象正确答案: C 满分:2 分得分:23.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 物质性B. 存在性C. 可知性D. 运动性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4. 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A. 社会性劳动B. 直立行走C. 人脑的形成D. 语言的产生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5.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得分:26. 运动是物质的()。

A. 唯一属性B. 根本属性C. 特殊属性D. 偶然属性正确答案: B 满分:2 分得分:27. 认识的客体是()A. 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C. 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D. 外部自然界正确答案: A 满分:2 分得分:28.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A. 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B. 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C. 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D. 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正确答案: C 满分:2 分得分:29. 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A. 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B. 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D.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正确答案: D 满分:2 分得分:210.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福师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附答案)

福师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附答案)

福师11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满分:2 分2. 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D.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满分:2 分3.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 。

这在哲学上符合()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满分:2 分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满分:2 分5. 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A. 政治关系B. 经济关系C. 思想关系D. 家庭关系满分:2 分6. 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A.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 社会制度的更替C. 阶级斗争D. 精神文明的发展满分:2 分7. 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是()。

A. 上层建筑B. 经济基础C. 国体D. 意识形态满分:2 分8. 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这是一种()A. 形而上学观点B. 相对主义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满分:2 分9.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满分:2 分10. 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 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B. 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C. 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D. 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满分:2 分11.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改革开放C. 科学技术革命D. 社会基本矛盾满分:2 分12.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11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1.“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 客观唯心主义命题B. 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 庸俗唯物主义命题D. 机械唯物主义命题满分:2分2.社会形态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C. 自然和社会的统一D. 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的统一满分:2分3.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 。

这在哲学上符合()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满分:2分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满分:2分5.人类社会中最根本的社会关系是()A. 政治关系B. 经济关系C. 思想关系D. 家庭关系满分:2分6.社会进步的根源在于()。

A.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 社会制度的更替C. 阶级斗争D. 精神文明的发展满分:2分7.决定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是()。

A. 上层建筑B. 经济基础C. 国体D. 意识形态满分:2分8.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

这是一种()A. 形而上学观点B. 相对主义观点C.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满分:2分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 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 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 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D. 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满分:2分10.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

A. 主要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B. 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决定的C. 由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决定的D. 由各矛盾的次要矛盾方面共同决定的满分:2分1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改革开放C. 科学技术革命D. 社会基本矛盾满分:2分12.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

A. 纯粹是必然的B. 纯粹是偶然的C. 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D. 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必然的满分:2分13.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

A. 一定社会中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B. 一定社会中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C.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各方面的总和D. 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满分:2分1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 深入实际,了解情况B. .认真思考,形成理论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满分:2分15.人生观是指个人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信念。

它包括()。

A.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体验B.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生活情趣C.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意义、职业选择D. 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人生意义满分:2分1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

A.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B.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C. 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 矛盾的斗争性原理满分:2分17.矛盾体系中的不平衡性表现为()。

A. 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差别B. 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差别C. 现实矛盾与非现实矛盾的差别D. 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差别满分:2分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满分:2分19.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B.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C.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满分:2分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B. 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C.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满分:2分21.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A. 社会性劳动B. 直立行走C. 人脑的形成D. 语言的产生满分:2分22.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 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B.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质量互变规律满分:2分23.运动是物质的()。

A. 唯一属性B. 根本属性C. 特殊属性D. 偶然属性满分:2分24.在意识对物质是否有能动作用的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 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B. 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C.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 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满分:2分2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满分:2分26.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

A. 最高标准B. 唯一标准C. 必要标准D. 价值标准满分:2分27.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A. 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B. 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C. 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D. 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满分:2分28.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需要任何条件B. 规律不能被人所掌握.所利用C. 规律强制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满分:2分29.现象是()。

A. 事物内在的联系B. 事物稳定的联系C. 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D. 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的联系满分:2分30.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区别新生事物与旧事物只能()。

A. 以出现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B. 以外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为依据C. 以是否符合历史前进方向为依据D. 以暂时的力量强弱为依据满分:2分31.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

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 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满分:2分32.判断某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主要标志是()。

A. 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平等B. 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C. 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D.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满分:2分33.社会基本矛盾是()。

A.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B. 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精神文明的矛盾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满分:2分34..严格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是指()。

A. 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B. 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C. 革命阶级向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D. 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反对保守势力的斗争满分:2分3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 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满分:2分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A. 形式主义B. 形式虚无主义C. 相对主义D. 诡辩论满分:2分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在认识上说明()。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B.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 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D.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满分:2分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这是因为()A. 它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的重要观点B. 它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C. 它把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汇集起来D. 它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满分:2分4.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A. 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B. 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C.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满分:2分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 多数和少数的关系D.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满分:2分6.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 精神的B. 物质的C. 实践的D. 自然的满分:2分7.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满分:2分8.下列哪些活动属于人所特有的意识活动()。

A. 三思而后行B. 弱肉强食C. 趋利避害D.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满分:2分9.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 水往低处流B. 日出于东落于西C.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满分:2分10.矛盾的同一性是()。

A. 不同矛盾的共性B.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的属性C.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内D.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的趋势满分:2分三、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1.交往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交往形式有两种,它们是和平交往和战争交往。

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3.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唯一形式。

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4.从起源上说,国家是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产物和表现。

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A. 错误B. 正确满分:2分福师11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35道试题,共70分。

)1.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D )。

A. 阶级斗争B. 改革开放C. 科学技术革命D. 社会基本矛盾满分:2分2.国家在实质上代表( A )。

A. 统治阶级的利益B. 被剥削阶级的利益C. 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D. 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满分:2分3.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 。

这在哲学上符合( B )A. 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满分:2分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D )。

A. 意识是主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 意识是客观形式和主观内容的统一D.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满分:2分5.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 社会性劳动B. 直立行走C. 人脑的形成D. 语言的产生满分:2分6.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D )。

A.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需要任何条件B. 规律不能被人所掌握.所利用C. 规律强制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满分:2分7.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