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取证之后如何持续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如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如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是每个组织追求卓越的目标之一、下面将介绍一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1.制定明确的质量管理政策:质量管理政策是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
它应明确指出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并提供具体目标和方向。
政策应该广泛传达给所有员工,并包含实现质量目标的具体方法。
2.定义角色和责任:每个员工在质量管理体系中都有一定的角色和责任。
明确定义每个岗位的职责,确保员工理解并承担自己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角色。
此外,组织应指定一个质量经理或质量管理代表,负责协调和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
3.设立质量目标和指标:质量目标是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驱动力。
将质量目标确定为可量化的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便组织能够跟踪和评估其质量绩效。
定期审查和更新质量目标和指标,以确保与组织目标和客户需求保持一致。
4.建立程序和流程: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制定相应的程序和流程。
这些程序应覆盖各个方面,如产品设计和开发、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和测试、投诉处理等。
每个程序应明确规定具体的步骤和要求,并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法规。
5.培训与宣教:组织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和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要求。
培训可以包括内部培训班、外部研讨会、在线培训等形式。
此外,组织应定期进行内部宣教,传达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优势,以便员工能够全面参与。
6.实施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关键步骤。
通过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此外,定期进行管理评审,讨论质量绩效和目标的达成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7.确保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组织应建立一个有效的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并采取措施推动改进的实施。
改进可以采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
如何保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
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关键词:ISO9001标准贯标认证质量体系工作质量培训内审ISO9001标准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
ISO9000标准出现,使质量管理的发展由全面质量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科学管理阶段——贯标认证。
企业通过贯标,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贯彻实施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作用实施ISO9001标准,要求企业按照标准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按标准设计要素以文件化的形式,将企业管理以程序制度化,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实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的科学管理模式。
通过ISO9001标准种种制度化的程序,使体系内各环节环环相扣,互相督导,互相促进,管理工作中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减少了内部推委、扯皮现象,减少了出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机率,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
实施ISO9001标准,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管理。
通过规范管理、规范工序、规范操作,保证了按标准规范操作,杜绝了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非预期使用,杜绝了不规范质量行为的发生,整个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消除了异常波动,保证了质量水平的稳定。
2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途径,而质量的提高是靠管理来保证的,只有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机制,才能加强企业自身对质量的控制能力。
因此企业应抓好质量体系运行。
通过认证只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而保证质量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才是企业认证的根本。
结合本企业质量体系的管理经验,对企业通过认证后,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企业应当如何做?下面从六个方面来谈企业应抓的工作。
2.1 优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在的企业不仅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还有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
浅谈如何确保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关键词 : 质 量体 系; 纠正措施 ; 预防措施; 持续 改进
Ke y wo r d s :q u a l i t y s y s t e m; c o r r e c t i v t i v e a c t i o n ; c o n t i n u a l i mp r o v e me n t
中图分类号 : F 2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4) 2 9 — 0 1 6 3 — 0 2
0 引 言 有 一 定 的风 险 , 因为 没 有 抽 到 的部 门 或 要 素 不 一 定 不存 在 近几年 , 企 业 中普 遍 掀 起 了 建 立质 量 体 系 , 实行 第 三 问题 。 所 以 说 , 企 业仅 仅 以 认 证 审核 中 出 现 问题 多 少 来 判 方认证 的热潮 , 并且许多企业 已经取得 了认证证书。这标 定 自己 的质 量 管 理 水 平 或 要 素 的 受 控 情 况 就 可 能 出 现 偏 ② 实践 证明 , 即使企业通过 了质量体 系认 证, 质量体 系 志 着 这 些 企 业 的质 量 管 理 水 平 已经 迈 上 一 个 新 的 台 阶 。 差。 同样 也 会 出现 这 样 或 那 样 的 问题 , 只 有 不 事实证 明 , I S O 9 0 0 0系 列 标 准 认 证 对 企 业 获 得 顾 客 信 在 实 际 运 行 中 ,
摘要: 企业在取得 I S O 9 0 0 0质量体 系认证后 , 应正确对待所取得 的证 书, 并采取有效措施 , 确保质量体 系能够持续有效 的运行 。 结合 工作 实际情况 , 对 维持质量体 系有效运行的几种措施进行 了详细的阐述。
Ab s t r a c t :W h e n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i s r e c o g n i z e d b y t h e I S O 9 0 0 0 s y s t e m, i t s h o u l d ma k e a g o o d u s e o f i t a n d t a k e e f f e c t i v e me a s u r e s t o
企业取证之后如何持续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企业取证之后如何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1.前言近几年来,广大企业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就必须认真贯彻GB/T19000—ISO9000族标准,搞好企业质量管理,已经形成了共识。
企业中普遍掀起了贯标、建立质量体系、实行第三方认证的热潮,并且许多企业已经取得了认证(注册)证书。
这标志着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开始步入标准所规定的轨道,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并不是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最后对一些认证后的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出自满和松懈情绪,对贯彻体系文件不如开发那么认真了,产品质量有滑坡下降的趋势,这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必要认真作一番探讨。
2.怎样正确看待完成取证(1)通过认证并不表明质量体系中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质量体系审核是对企业现场及体系要素的抽样检查,根据抽样检查的结果来判定企业的质量体系合格与否。
这必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一类是可能把合格的企业判为不合格(生产者风险),一类是可能把不合格的企业判为合格(消费者风险)。
我国国家质量体系认可委员会(CNACR)制定的《多现场供方质量体系认证指南》(CNACR—420:1996)远的科学的现场抽样方法,也可能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因此,在认证审核中,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员都会反复声明,他们的审核是抽样调查,没有抽到的部门或要素不一定不存在的问题。
那么,仅仅以认证审核中出现问题多少来判定部门的质量管理水平或要素的受控状态就可能出现误导,就会因为没有查到这个部门或要素而掩盖这个部门或要素存在的问题。
因此,企业对自己的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应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认证机构查出的问题固然是问题,没有查出的问题同样是问题,都应当认真对待、彻底纠正,判断的标准只能是GB/T19000—ISO族标准。
更何况,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条件的变化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的质量体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将永远处在一种动态发展状态。
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1、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实施有效的质量监视和测量,是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一项重要质量活动。
质量监视和测量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对所有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要素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
2、加强内审和管理评审,建立自我完善机制,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实施内部审核,是为了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有效,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3、不断完善质量体系文件,确保体系文件持续适宜有效,使其为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依据。
质量体系文件作为企业质量管理的法规,应进行不断完善,使该文件在符合ISO9000标准的同时,又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
随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运行,可能会由于不同原因而需要对作为质量体系文件化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进行修改和完善。
企业如何确保质量认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转
企业如何确保质量认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转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脱颖而出,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质量认证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转,更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企业如何确保质量认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转。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这包括确定和满足顾客需求、设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提供必要的资源、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改进等环节。
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其次,企业需要注重培训员工。
员工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他们的素质和技能直接影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因此,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培养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使其能够更好地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第三,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供应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如果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合格,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因此,企业应该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审核机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第四,企业需要加强内部审核和评审。
内部审核和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和评审,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只有不断完善和提升质量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够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第五,企业应该重视质量数据的分析和利用。
质量数据是评价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依据,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发现质量问题的根源和变化趋势,为改进质量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六,企业需要注重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转需要企业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企业应该建立并执行改进计划,推动各个部门和员工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实现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第七,企业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沟通机制。
如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如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课程描述:很多企业的质量人员面对体系运行不知所措,总是以“领导不支持,员工不配合!”作为推托之词。
其实,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效率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课程将重点讲解推动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各个方面的内容,确保企业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合理开展。
解决方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不同的企业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上,都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但万变不离其宗!接下来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与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借鉴,少走弯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需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制度上确保体系有效运行;2.从人员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3.从资源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4.从实用措施上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应先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具体要求有:一是编写体系文件要与实际组织架构相符,文件中需要明确部门关系、岗位职责,编写时需结合参照ISO9000标准;二是体系文件要有可操作性,比如体系文件内容上需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编写顺序与管理流程、生产过程具有一致性,关键环节、重要环节设置监控点等;三是配备技术类措施,支撑起体系文件更具有操作性。
从人员上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来看,首先应设置专职质量人员,岗位安排上应有管理岗位经理、体系工程师以及质量工程师等,其中岗位经理、体系工程师侧重体系的监管、维护,将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给管理评审输送有效的信息,确保体系有效运行;而质量工程师在收集整理生产数据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着变异,需及时分析原因,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选拔这些质量岗位人才,有三种方式:1、内部转岗;2、行业内招聘;3、辅助人员招聘。
其次,选拔优秀内审员,从内审员素质要求上看,应有产品专业背景,组织架构认知度,一定职业操守,且能理解ISO9000标准等方面要求。
再次,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体系认知水平以及增强体系的执行力度,应组织开展内部人员培训:1、要分层次、分职能培训;2、增加培训传导措施;3、通过多种措施,增强员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如何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ONE
KEEP VIEW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如何确保质量体系的 有效运行
WENKU DESIGN
WENKU DESIGN
WENKU
REPORTING
汇报人:XXX
CATALOGUE
目 录
• 质量体系概述 • 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 质量体系的维护与改进 • 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 • 成功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要素 • 案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03
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设备、技术、信息等 方面的支持,以确保质量体系的顺利 运行。
05
04
监测与测量
通过对关键过程和产品的监测与测量 ,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 施。
PART 02
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明确质量目标与政策
明确质量目标
企业应首先根据市场需求、行业趋势 和自身能力,明确质量目标,例如, 产品合格率、客户投诉率、返修率等 ,作为质量体系的核心指导。
应用步骤
1. 确定客户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客户访谈等方式获取 。
2. 优先级排序:对客户需求进行重要性排序。
3. 设计质量目标:根据客户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 务设计质量目标。
4. 展开到生产过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 设计质量目标相一致。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定义: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预防性的 质量工具,用于识别、评估和优先处理潜在的产品或服 务故障。
综上所述,有效地应用这些质量 管理工具能够大大提高质量体系 运行的效率和效果,从而确保产 品或服务的高质量和高稳定性。
PART 05
成功确保质量体系有效运 行的关键要素
企业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组 织应 用 IO9 0 S 0 1的特 别 要 求 》 简言 之 , , 它是 进 入 汽 车 管理 工作 。因 此企 业领 导 必须从 开始 认证 到认 证后 的体 系
供 应 链 的通行 证。该标 准 的 目的就 是在 汽 车供应 链上 预防 维 护 全过程 中 , 精选 质 量 意识高 、 务熟 练 、 业 沟通 协调 能 力
T 1 9 9认 证 是 指 T O/S 6 4 S 64 S - 1 9 9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认 通 过 后会 很 快松 懈滑 坡 , 至 退化 成 “ 张 皮 ” 因 此 这 个 I - 甚 两 , 证, 它是 《 量 管理 体 系—— 汽车 生 产 件 及相 关服 务 件 的 负责 机 构通 过 认 证后 仍 要 一如 既 往地 抓 好 体 系 有效 运 行 质
企 业 如 何 保 证 质 量体 系持 续有 效 运 行
张辉 ( 轴 阜阳 承有限 公司)
摘要 : 业通过 T 1 9 9质量管理体 系认 证, 企 S 64 是进入 汽车供应 不 断 优 化 改 进 来 确 保 体 系 持 续 有 效 运 行 的 , 此 有后, 如何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才 程 序 要执行 , 大量 的数据 要记 录 , 以说 T 有 可 S体 系 是一 个 是更重要的, 这是客户的要求, 也是 T 19 9 S 64 标准本身的要求, 更应 数据 化 的体 系 与原 企 业 的 管理 模 式差 距 很 大 , 作 严 谨 工
另 一 方面 该 标 准更 要 求 认 证后 企业 必须 持 续 保 证体 系 的
有 效运行 。正所谓 认证 难 , 认证后 保 证持续 有效 运行 更难 。
3 必 须注重 顾客 的推 动作 用才 能保证 T S有 效 运行
浅析如何持续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120综述 当前ISO9000标准的贯标与认证工作在我国普遍开展起来,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通过认证的企业已一千多家。
企业通过认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能向顾客提供一个具备一定的(ISO9000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保证能力的证明。
但是通过ISO9000认证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搞得差不多了。
通过认证,只表明这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上达到了一个新起点,ISO9000标准只是关于质量体系的一般标准,而不是产品标准。
严格按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并认真贯彻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保证。
但质量体系实施效果究竟好到什么程度,这取决于每个企业各自的做法。
如果不是从提高企业素质出发,不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为目的,仅仅是为了认证而认证,急功近利,拿到证书就万事大吉,这样的企业虽然通过认证,但产品质量仍然会出问题,因此,这张证书最终也将失去其意义,这样的企业也是没前途的。
贯标是企业对自身的根本要求。
贯标就是按照ISO9000标准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质量体系,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提供一定的质量保证能力,而认证则是第三方以书面形式证明供方的质量体系符合规定要求所作出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贯标是认证的基础,贯标是长期任务。
通过认证审核,获得证书不是贯标的结束,而是进一步贯标和完善质量体系的开始。
不仅如此,企业还可以将ISO9000的基本思想推行到企业的其他专业管理之中,比如,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行政后勤管理乃至政工工作等都可以借鉴ISO9000思想建立各自的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一、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应具备的条件企业通过认证之后,容易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开展质量教育,充分认识到坚持和完善质量体系的必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要使全体员工都明白通过认证不是质量管理的结束,而仅仅是将企业的质量管理纳入了ISO9000标准的轨道,认证之后的路更长,工作难度更大,认证难、保持证书更难。
企业如何实现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
企业如何实现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要想立足并获得长期发展,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而实现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无疑是其中之一。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实现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呢?1. 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企业要想实现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首先要注重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客户服务等全过程的管理,而且还需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2. 强化内部管理企业实现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必须从内部管理入手。
只有建立起规范、细致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提升产品质量,赢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3. 加强员工培训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只有员工具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提升。
因此,企业要积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使其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质量标准的变化。
4. 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要想实现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就需要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
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
5. 坚持品质至上企业要想实现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就必须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
只有将品质放在首位,时刻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才能树立企业在市场上的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口碑。
6. 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实现供应链的稳定和可控。
7.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协作客户是企业的生存基础,只有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才能生产出符合客户期待的产品。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8. 设立质量管理团队为了保证质量认证的可持续性,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团队。
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为了达到在预定的质量目标,必须加强内部质量管理。
在全面熟悉施工图、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建立以公司经理、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及施工质量检验体系,使所有部门能纵横沟通,相互联系,高速、有效地运转。
从而最终保证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建立以总经理为负责人,总工程师为技术业务领导的管理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控制。
公司以施工技术处、质量安全处、项目管理处为首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成立质量检查小组,代表公司经理和总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动态跟踪控制、目标管理,严把每道工序质量关。
项目经理部在工程施工,加工制作过程中,对工程各项施工单项及成品由操作人员自检、由施工人员组织班组之间和上下工序之间进行互检,由专职质检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对产品质量进行专检。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影响质量的六大因素,影响质量的六大因素是:人、机、料、法、检、环。
因此,项目经理部做到以下几点为关键。
提高全体参战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素质、加强培训教育与考核。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使设备总体保持在最佳运行状态。
把好采购关,应用新材料、着重进行原材料的管理采用新工艺、新方法使施工方法科学化、技术规范化。
利用先进设备和方法,提高施工质量检测水平。
注意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排除环境干扰。
项目质量监督体系的运行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监督文件和资料控制、检验状态及其设备控制、质量记录控制、内部质量审核、纠正预防措施等要素的具体实施。
施工工长及各班组长认真进行施工自检、互检、对违反技术、质量操作规程的作业应及时进行制止、纠正。
质检员独立、客观开展质检工作,对质量管理检验不合格品有权禁止放行。
测量员发现因测量数据不准造成质量事故时,应及时通知主管领导,并采取纠正措施。
试验计量员参与调查处理因试验计量失准导致的质量事故。
现场成立QC小组,专攻质量通病。
企业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企业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企业通过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进入汽车供应链的通行证,但进入汽车配套供应后,如何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才是更重要的,这是客户的要求,也是TS16949标准本身的要求,更应该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本文就企业通过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如何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标签:TS16949 认证质量体系TS16949认证是指T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是《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应用ISO9001的特别要求》,简言之,它是进入汽车供应链的通行证。
该标准的目的就是在汽车供应链上预防缺陷、提升质量、减少变差和浪费,从而从源头保证汽车整车质量。
TSO/TS16949(以下简称TS)标准虽然建立在9001上,但远高于9001标准,相关汽车业发达国家基于汽车制造业的高关联性、长产业链的特性,针对汽车的安全、寿命、经济的特殊要求并融入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确定了该标准,因此TS标准一方面认证难度加大,另一方面该标准更要求认证后企业必须持续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正所谓认证难,认证后保证持续有效运行更难。
相当一部分企业为通过认证,进入汽车配套链,苦心励志,全员拼搏,但通过认证后,就出现了松懈情绪,对贯彻体系文件不认真了,记录马虎了,导致体系滑坡,有些甚至完全脱离了体系文件,形成“两张皮”,被顾客取消了供货资格。
因此通过认证只能说明企业质量管理开始步入TS标准所规定的轨道,初步取得顾客的认可,获得进入汽车配套的通行证,但并不是说可以高枕无忧了,因此获证企业如何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为顾客持续提供高质量产品将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客户的要求,也是TS标准本身的要求,更应该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如何保证TS持续有效运行呢?1 必须有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保证TS有效运行企业为提升产品质量、开辟新的销售市场、进入汽车供应链,把实施TS认证作为一项重要发展目标,这本来就是在企业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实现的,同样企业取得TS认证后要保证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也一定有待于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包括提供各种所需资源。
如何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如何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概述一、建立一个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二、能否有效运行取决于管理者的态度三、运行的程度决定与中层干部和各系统责任人员四、运行的基础是广大职工五、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一、建立一个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原则要求把握两点:满足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安全技术规范许可项目特性要求和符合本单位实际。
(一)建立依据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2《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22号3《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国质检锅〔2003〕194号4 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二)建立原则结合受理的许可项目特性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则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且得到有效实施: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2能够对特种设备安全性能实施有效控制;3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4质量保证体系组织能够独立行使职责;5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职责、权限及各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接口明确;6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素设置合理,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的控制范围、程序、内容、记录齐全;7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规范、系统、齐全;8满足特种设备许可制度的规定。
(三)职责明确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责任人员的要求如下: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最高管理者)是承担安全质量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在管理层中应当任命1名质量保证工程师,协助最高管理者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负责,任命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对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负责;2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是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聘用的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其任职条件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并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以上单位;3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最多只能兼任两个管理职责不相关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
企业取证之后如何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企业取证之后如何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艾昌荣
【期刊名称】《机电新产品导报》
【年(卷),期】1998(000)003
【摘要】近几年来,广大企业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就必须认真贯彻GB/T19000—ISO 9000族标准,搞好企业质量管理,已经形成了共识。
企业中普遍掀起了贯标、建立质量体系、实行第三方认证的热潮。
【总页数】4页(P32-34,37)
【作者】艾昌荣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2
【相关文献】
1.关于如何保证企业取证之后质量体系的实效运行并增值的探讨 [J], 李岱松
2.企业取证之后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J], 林华
3.企业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J], 张辉
4.获证企业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J], 袁水华
5.企业取证之后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J], 艾昌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如何确保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浅谈如何确保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李晨;杨扬;王向群【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4(33)29【摘要】When the enterprise is recognized by the ISO9000 system, it should make a good use of it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make this quality system run smoothly. Combining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n those effective measures.%企业在取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后,应正确对待所取得的证书,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质量体系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
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维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几种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总页数】2页(P163-164)【作者】李晨;杨扬;王向群【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710077;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710077;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安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7【相关文献】1.浅谈如何确保GC2压力管道安装质保体系在外出施工时的有效运行 [J], 谢立明2.做好档案工作确保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J], 白丽嘉3.合理配置创新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效运行——浅谈泗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 [J], 骆然4.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J], 翁军5.浅谈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J], 郭天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获证后如何才能保证ISO管理体系持续助力公司经营发展?
企业获证后如何才能保证ISO管理体系持续助力公司经营发展?企业获证后如何才能保证ISO管理体系持续助力公司经营发展?不同的企业获得ISO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目的不同,比如:—为了参加投标能获得加分以确保中标的几率,—为了顺利通过客户的验厂进一步与客户开展深度合作—为了有效开拓市场,赢得准客户的满意—为了提升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有效增加在相关方心目中的可信度—为了申报政府扶持的项目或政策,顺利通过政府对申报材料的验收—为了真正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内部运作效率,提高内部人员的工作效益—……不论当初办理ISO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处于什么目的,在获得ISO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后,企业应该做什么以确保ISO管理体系真正成为企业经营发展实现强大优的助推力,才是所有获证企业必须深思的重要话题,否则就有可能导致ISO管理体系只是一个体系而已,与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永远是两层皮,不但不能助力企业的经营发展,还会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带来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比如:—企业为了保持ISO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必须要顺利通过认证机构一年一度的监督审核—企业为了应对客户定期的验厂审查,必须要保持ISO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性最起码,在相关方到现场审核验证前,准备好ISO管理体系现场审查所需的一切证据,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假如ISO管理体系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各项业务过程中,可以随时迎接任何相关方的现场审查验证,不用刻意加班加点备资料、补记录,甚至要提前临阵培训,最怕的就是ISO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各项业务过程没有真正融合,ISO管理体系是ISO管理体系的要求,企业各项业务过程有各项业务过程的要求,互不影响,互不覆盖,试想,相关方到现场审核验证,能不额外抽出时间、抽出人手备资料、补记录?这些不就影响了企业内部的正常运作,影响了相关人员的工作心情,增加了相关人员的工作负担,这种临阵磨枪的做法,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会产生什么后果?对企业团队的凝聚力会带来什么影响?一切都不言而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取证之后如何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1.前言近几年来,广大企业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就必须认真贯彻GB/T19000—ISO9000族标准,搞好企业质量管理,已经形成了共识。
企业中普遍掀起了贯标、建立质量体系、实行第三方认证的热潮,并且许多企业已经取得了认证(注册)证书。
这标志着这些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开始步入标准所规定的轨道,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并不是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
从最后对一些认证后的企业的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出自满和松懈情绪,对贯彻体系文件不如开发那么认真了,产品质量有滑坡下降的趋势,这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必要认真作一番探讨。
2.怎样正确看待完成取证(1)通过认证并不表明质量体系中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质量体系审核是对企业现场及体系要素的抽样检查,根据抽样检查的结果来判定企业的质量体系合格与否。
这必然具有一定的风险:一类是可能把合格的企业判为不合格(生产者风险),一类是可能把不合格的企业判为合格(消费者风险)。
我国国家质量体系认可委员会(CNACR)制定的《多现场供方质量体系认证指南》(CNACR—420:1996)远的科学的现场抽样方法,也可能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因此,在认证审核中,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员都会反复声明,他们的审核是抽样调查,没有抽到的部门或要素不一定不存在的问题。
那么,仅仅以认证审核中出现问题多少来判定部门的质量管理水平或要素的受控状态就可能出现误导,就会因为没有查到这个部门或要素而掩盖这个部门或要素存在的问题。
因此,企业对自己的质量体系运行状况应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认证机构查出的问题固然是问题,没有查出的问题同样是问题,都应当认真对待、彻底纠正,判断的标准只能是GB/T19000—ISO族标准。
更何况,随着科技的进步、环境条件的变化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企业的质量体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将永远处在一种动态发展状态。
认为通过了认证,质量体系的一节问题都解决了,甚至认为原来存在的问题也不存在了,只能是自欺欺人,不利于不断提高企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应当瞄向更高阶段的质量管理目标。
企业完成取证,标志着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是,即使完全达到了GB/T19000—ISO族标准的要求,也只能说明企业的质量管理刚刚达到初段水平。
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认识,质量管理的更高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和“国家质量奖”。
企业经过1~2年的努力可以通过认证,但经过3~5年的努力未必能获得质量奖。
国外凡是有成就的企业,在完成质量体系认证(注册)之后,都在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
我们的企业决不能只满足于通过认证,而应当把眼光瞄向更高的质量管理目标。
(3)质量认证的目的应落实到提高产品质量上。
企业贯彻GB/T19000—ISO族标准,建立质量体系,完成质量认证,目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向顾客提供有可靠质量保证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加企业的效益。
因此,搞形式主义、搞时髦,就会使企业误入为了认证而认证的歧途,失去了贯标和完成认证的意义。
即使有的企业在质量认证中为应付检查偶然出现过一点弄虚作假,在认证过后也必须认真进行反思,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切实找出在贯标、执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中存在的问题,真正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起来。
质量体系是否适宜有效,关键要看质量体系能否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第一个要素进行有效控制,能否发现和纠正各种可能的(包括潜在的)发生不合格的因素,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企业应当抓住这一关键,正确运用这个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个体系,最终达到促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
3.企业如何持续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1)应全面贯彻GB/T19000—ISO9000族标准。
GB/T19000—ISO9000族标准是系列标准,各项标准之间关系紧密、层次分明,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企业通过认证的质量体系,通常是经受益者推动方式按标准中三个质量保证模式的其中之一建立的质量体系,只能用于证明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
从管理角度来看,这种质量体系尚不够完整,因为,任何企业进行内部质量管理,都不能不考虑质量的经济性及产品和过程的安全性等。
企业有必要按管理者推动方式,以已建成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核心机构,按照GB/T19004.1的要求,进一步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质量体系。
此外,对于GB/T19000—ISO9000族标准中的其他标准,也应根据每项标准的功能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逐步贯彻。
例如GB/T19000.1为企业提供了许多有关质量的新概念和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将这一标准与保证模式标准和质量体系的理解水平,并且对贯彻该族中任何一项标准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逐步做到对这些有关标准全面贯彻,才能发挥该族标准的系统效应,才能提高企业对该施标准的总体认识,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质量体系,及时发现质量体系中的问题,促进自己的质量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
(2)应贯彻预防为主。
GB/T19004.1—1994的引言中特别指出,企业的质量体系“应确保影响其产品的技术、管理和人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无论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还是服务。
所有的控制都应针对减少和消除不合格,尤其是预防不合格。
”对质量体系及产品已经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虽然可以消除和减少问题的再发生,但是问题既然出现了,就已经造成了质量损失。
如果是已经出售的产品,还可能出现顾客索赔,使企业从市场占有上、质量信誉上蒙受更大的损失。
正因为如此,早在十多年前,日本在开展TQC活动中就已经提出不允许使用“防止再发生”一词,要求企业养成从一开始就不能失败的信念。
我们的企业尽管现在仍必须不断制定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但也不能总是习惯于出了问题才纠正,无奈于亡羊补牢。
而必须在整个质量体系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认真分析产品的规范及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所有过程、操作、质量记录、服务报告和顾客意见,确定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预先消除一切可能产生不合格(包括潜在不合格)的因素。
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3)应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
企业的质量体系总是处在适宜—不适宜—适宜、有效—无效—有效这种无限循环的动态发展状态。
对质量体系中组织结构、资源以及每一项活动和过程的每一次改进都是一次飞跃,可以提高质量体系的效益,为企业及顾客提供更多的收益。
因此,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是促进质量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更新的重要手段。
为了搞好质量改进,首先,企业的高层领导应对质量改进给予足够的重视,创造必须的环境条件。
第二,要使企业的全体职工对质量改进形成和保持一种共同的观念和行为。
第三,在质量改进中也要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寻求和准确把握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从预防问题发生着手,而不是等出了问题、造成了质量损失再去改进。
能做到这些方面,就为企业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了可靠保证。
(4)应加强内审和管理评审。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企业质量体系的主要自励机制,是实现企业自我完善的重要管理手段。
企业抓好内审和管理评审,首先,要从时间上予以保证,做好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计划,务必按期按计划进行。
计划中也应考虑情况的突然变化,如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顾客投诉等,则应根据需要随时安排。
第二,要从人员素质上予以保证,即要有经过培训、有一定经验、可以胜任的人员参加。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从工作质量上予以保证。
企业要明确,进行内审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对内审出现的不符合项必须抓好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落实及效果检查,通过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促进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而进行管理评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总体有效性,并根据内审结果及由于技术进步及市场、质量概念、社会要求等的变化对质量体系的适宜性进行评价。
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导致对质量体系的改进,其中应特别重视对顾客意见和要求的处理,不断提高质量体系持续向顾客提供符合规定要求产品的能力。
企业如果能切实抓好这两项工作,认真去做,必然对提高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应不断完善质量体系文件。
随着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行,作为质量体系文件化的程序、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等也应当不断修改和完善。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由于企业对标准理解的逐步深入,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些文件符合性的修改;第二种是由于客观环境变化,为了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这些文件适应性的修改;第三种是由于内审、管理评审或认证复审中发现了问题,为实施纠正措施而涉及到对这些文件纠正性的修改;还有一种是为了防止质量管理工作与企业管理及标准化管理工作形成“两张皮”,使这些文件与企业管理及标准化管理文件相互协调一致,提高其协调性的修改。
无论是哪一种修改,最终都是为了保证质量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并使这些文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体系的运行效率。
企业的各个亟部门都有责任不断发现质量体系运行中的问题,不断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对此,质管部门也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抓好。
应有专人负责,制定计划,收集汇总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各种审核后为纠正不符合项对质量体系文件的修改措施。
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修改意见进行研究,保证修改完善工作的正常进行。
(6)应继续加强教育和培训。
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企业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企业完成认证以后,这一工作仍不可有丝毫松懈。
首先,在质量意识方面,必须进行持续不断的教育。
使全体职工都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企业产品质量、成本、效益及顾客利益联系起来,尽职尽责。
第二,在遵纪守规方面,应不断加强对质量体系文件的学习和教育,使企业人人都能理解和掌握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严格按照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的规定执行。
特别要做好各种质量记录,为“写到的就要做到”提供证明。
另外,还应注意加强部门之间、要素之间的接口教育。
使每一个责任人员都能分清自己的职责。
第三,在工作方法或操作技术方面也应加强培训。
包括对各类专门人员的培训,如对内审人员、特殊工序检验人员、操作人员的培训等,也包括对各种专门技术的培训,如统计技术如何在企业各个部门推行使用,质量改进如何在企业广泛开展的培训等。
这里应特别注意对骨干力量和后备力量的培养,企业如果能有这样一支质量意识高,责任感强,且训练有素的职工队伍,必然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最重要的资源保证。
4.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取证之后只是质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的开始。
要使企业始终保持稳定而优异的产品质量,必须持续地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不断地完善企业质量体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为此,企业应努力做到本文提到的如何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几个方面,与此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充分发挥企业上上下下各类职能人员的能动作用,还应辅之以奖惩,激发广大职工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责任感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