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意动心理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意动心理学
9.1 复习笔记
一、意动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一)在德国思想界流行的浪漫主义,对意动心理学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式产生了影响。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等因素的作用,反对对人作机械的、量化的解释。

使意动心理学发展出人文科学取向。

(二)搜集事实、进行分类的定性研究方法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是德国科学中的现象学倾向。

现象学反对自然科学的先在解释,采用归纳法,在详尽描述经验的基础上,对材料加以分类,得到经验本质的不同类型。

布伦塔诺采取决定性的实验,正是这种现象学倾向的发展。

(三)尽管德国的唯理论哲学已经没落,但仍然盛行着对心理主动性的强调,对意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观产生了影响。

布伦塔诺选择心理的活动即意动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反对以静态的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反映出他对心理主动性的重视,也体现了德国哲学对主动性的强调。

(四)在当时对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出现复兴的趋向,为意动心理学在具体观点上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布伦塔诺将心理学界定为研究灵魂的科学,便是采用了亚里士多德式的研究。

他的内部知觉观点也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在意向性概念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对形式的感受,布伦塔诺则将此形式转化为心理的内存在,由此确立了自己的心理意向性本质观点。

(五)布伦塔诺的意向性观点还受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尤其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影响。

阿奎那在两神意义上使用意向:心理对象的指向;心理所把握到的对象的内容。

在后一种意义上,当心理把握到对象时,对象的内容处于心理之内。

布伦塔诺由此提出了内存在的观点。

二、意动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
(一)心理学的科学观:人文科学观
1.布伦塔诺的人文科学观
(1)布伦塔诺十分强调心理学的重要性,并赋予心理学以最高的科学地位,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布伦塔诺是用经验的方法研究关于心理现象的经验,这种经验同内部世界相联系,通过内部知觉获得。

(2)布伦塔诺提出了一种意动心理学。

这种心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它可以达到把握真正普遍的而不是部分的真理的规律。

布伦塔诺主张的是一种人文科学观。

(3)布伦塔诺还认为,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应用科学。

他多次表达了对心理学潜在的实践应用的乐观性,他甚至说到了能力倾向的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2.斯顿夫的人文科学观
(1)斯顿夫认为一切事物不是现象的就是功能的。

相应地,科学可以划分为物理学和心理学两大门类。

(2)斯顿夫进一步把心理学与其他中立的科学即现象学、关系学和结构学等区分开来。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功能的学说,所有的中立科学都只是心理学的入门或预备科学,或者说,它们是真正心理学研究的前提。

(3)斯顿夫认为心理学是关于初级功能的学说,其他社会科学所探讨的则是复杂功能。

因此,心理学是一门初级的、基本的社会科学。

(4)斯顿夫认为心理学是最基本的社会科学或哲学学科,其他学科门类如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都不过是其分支学科。

他用心理学解释哲学或社会科学,强调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斯顿夫的心理学是一种人文主义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对象论
1.布伦塔诺论心理学的对象
(1)布伦塔诺认为,人们意识的材料构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分为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两大类。

物理科学是研究物理现象的科学,而心理科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布伦塔诺把心理现象定义为表象以及建立在表象基础上的现象,心理现象并不表现出广延性。

心理现象是内部知觉的唯一的对象,因为仅有它们才是直接的、不谬的和自明的知觉。

(3)意向的内存性是心理现象独具的特性,因而心理现象可以定义为有意向地包含一对象于其内的现象。

唯有心理现象是既能意向地存在又能实际地存在的现象。

尽管心理现象是多重的、复杂的,但它们总是以一个统一整体的面目呈现于人的内部知觉。

(4)布伦塔诺指出,意向的内存性是心理现象最显著的、普遍的和独有的特征。

(5)布伦塔诺把意动作为心理学的对象,其意义在于突出了心理的意向性、活动性和整体性。

这些特征是人文科学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2.斯顿夫论心理学对象
(1)斯顿夫和布伦塔诺一样,也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他将经验分为现象与功能两种。

他主张研究现象的学说为现象学,研究功能的学说为心理学。

同时,他认为现象学是严格地独立于心理学的,现象学只是心理学的预备学科,而不是心理学本身。

(2)斯顿夫的心理功能就是指心理的作用、状态和体验,也就是布伦塔诺所说的心理
的意动、活动或过程。

他也是一位意动心理学家。

(3)斯顿夫认为,功能与现象既不可分而又各自独立存在于经验之中,且两者之间是不能相互还原的。

现象与功能可以各自独立地变化。

斯顿夫还进一步区分了功能与功能的关系和结构。

功能的关系是指经验之间的各种关系,它们成为心理学所难以解决的问题。

(4)关系是关系科学的研究对象。

关系很难捉摸,只能作为一种成分包含在心理学中,也只能作为心理学的入门科学。

在斯顿夫看来,关系也直接进入经验,但又和感觉不同。

斯顿夫把关系置于经验之内,并把它们另列一项。

(5)斯顿夫认为心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具有整体性。

在心理功能领域内,同时发生的意识和理智状态与情绪活动都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一个实体概念,无论是一个物理的实体还是一个心理的实体,是由性质及其关系的整体构成的。

(三)心理学的方法论
1.布伦塔诺论心理学的方法
(1)内部知觉方法
①内部知觉是对刚刚过去的、在记忆中仍呈现鲜活状态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反省,它与直接以正在进行着的心理过程为对象的内部观察(内省)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内部知觉中,不会出现内省过程中所遇到的干扰,内部知觉是完全可能的。

②布伦塔诺把心理现象的内部知觉作为经验的主要来源,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这种内部知觉不能与对心理现象的内部观察相混淆,因为后者是不可能的。

冯特的实验内省法是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对意识经验的内部观察,布伦塔诺的内部知觉是对人们的心理活动直接地、自然而然地内部体验或反省。

③虽然人们对心理状态的内部观察(内省)是行不通的,但人们可以通过内部知觉来对
心理状态进行反省。

人们可以反省刚刚发生的事情、发怒之前的事情和认识到结果的事情。

(2)观察方法
布伦塔诺认为,内部知觉仅限于对人们自己的心理活动的体验和反省,对于他人的心理活动则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语报告或自传、行为及其表现来了解。

(3)实验方法
①布伦塔诺认为实验法有两种类型:决定性的和系统性的实验,他所提倡的实验法是前者,冯特所使用的实验法是后者。

②他认为,决定性实验依附于思辨,有助于决定两种对立的概念。

心理学家要尝试建立心理学的体系,无疑是要采用决定性实验;而系统性实验仅局限于一些细节的实验,过于强调方法本身,往往又是枯燥无味的,所以这种实验看不见心理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2.斯顿夫论心理学的方法
(1)内部知觉方法
①斯顿夫认为内部知觉是心理经验的主要来源。

在他看来,心理学的事实为人们所知主要是通过内部知觉,外部知觉只为人们提供颜色、声音等概念,而不能提供作为感觉状态的视觉、听觉等概念,也不能描述与它们相联系的其他状态。

②内部知觉区别于外部知觉在于它的直接明证性。

外部知觉允许疑问和错误(感觉欺骗),内部知觉则保证其自身的真实性。

内部知觉的直接明证性仅限于短暂的状态,记忆的事实还必须通过其表象的鲜活性、与其表现事物的一致性等来确证。

(2)观察方法
①斯顿夫认为,仅有知觉而没有观察是对心理学的最大不利。

观察作为对短暂状态的注意集中是可能的,这种注意是对思维或情感的对象而非其本身的集中。

但他又认为,由于一
旦注意指向思维和情感,它们必然会发生变化。

所以,对当前的观察,还必须被对刚刚逝去的记忆所替代。

②除了运用观察方法来补充个人的直接内部知觉外,最终还需要通过对他人心理生活的间接了解来补充这些所谓的客观方法是以主观的方法(即内部知觉)为前提的。

(3)实验和测量方法
斯顿夫认为实验、测量等客观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辅助方法,但它们也要以主观方法为前提。

实验是在控制条件下的观察。

测量方法在原则上是可能的,但要以统计计算为保证。

(四)心理的分类论
1.布伦塔诺论心理的分类
(1)意动指向对象的方式
①想象A,或者像通常所说的那样,使其呈现在心灵之前,使其出现在意识之中;
②对A采取理智的立场——接受A或拒绝A;
③对A采取情感的立场——爱A或恨A。

(2)心理现象的分类
与上述三种指向对象的方式有关,心理现象可以分成三类:
①表象(感觉、观念、想象),如我见、我听、我想象;
②判断(知觉、认识、回忆),如我承认、我否认、我知觉、我回忆;
③情绪现象或爱憎现象(感情、希望、决心、愿望、意志),如我感受、我愿望、我决定、我意欲、我请求。

(3)对心理现象的分析
①表象是最根本的,判断和情绪现象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