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3
经济学第三章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 均衡的影响
一、价格变化: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 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 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 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见图a)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 的影响
lim
Q 0
△TU(Q)/
△Q=dTU(Q)/Dq
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
第一节
商品数量 (1)
效用论概述
某商品的效用表
货币的边际效用 = 2
总效用
边际效用
价格
(2)
(3)
10
10
5
2
18
8
4
3
24
6
3
4
28
4
2
5
30
2
1
6
30
0
0
7
28
-2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某商品的效用曲线
不断增加时,其替代 衣服能力不断下降。 O
垂直距离越来越短。
食物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四、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
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预算线(budget line)
一、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
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
x2
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
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又称“等效用曲线”或“效用等高线”。它表示
消费者在一定偏好条件下,对商品组合进行选择 时,对不同组合商品满足程度没有差别的点的轨 迹。
高中经济选修3-4知识点总结
高中经济选修3-4知识点总结
1. 经济学基础知识
- 经济学定义: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资源的科学。
-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 市场经济:以市场供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 计划经济:由政府集中决策安排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经济体制。
2. 需求与供给
- 需求: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 供给:表示生产者在一定市场价格下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 市场均衡:当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达到稳定状态。
3. 市场结构与市场形式
- 垄断:一个厂商或少数厂商掌握市场上绝大部分或全部商品或服务的供给。
- 寡头垄断:市场上有几个大厂商垄断市场。
-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卖方和买方,产品同质化,无市场
控制力和价格控制力。
4. 宏观经济学
- 国民经济核算:国家对经济总量进行统计和核算的一种方式。
-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国民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的指标。
- 通货膨胀:货币供给过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 失业率:表示劳动力中未能就业的比例。
以上是高中经济选修3-4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此答案有很多这是提示,具体的可以从课本中找。
而且重点标记的是考试常考的!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
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
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8.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答案提示:小国。
国际经济学第3章,李嘉图模型TheRicardianModel
假设:aLC/aLW < aLC */aLW * 或 aLC/aLC * < aLW/aLW *
如果: aLC < aLC * 则:本国具有奶酪生产的绝对优势 absolute advantage
问题
• 如果两国各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那么两国在相应的商品上也必然具有比 较优势,这句话对吗?请评论。
– Why? because the domestic country will specialize in wine production whenever PC /PW < aLC /aLW
– And we assumed that aLC /aLW < a*LC /a*LW so foreign workers won’t find it desirable to produce cheese either.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s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 fixed amount of resources.
Total units of wine production
二、单一要素经济
3、相对价格与供给 令 PC 为奶酪的价格
PW 为葡萄酒的价格 PC / PW 为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relative price
二、单一要素经济
• 当 PC / aLC > PW / aLW, 工人将流向奶酪部
门,此时本国只生产奶酪 即: PC / PW> aLC / aLW
RS = ?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课后参考答案1-6章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课后参考答案第一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如何分配资源,如何决定价格,如何确定收入,如何影响和调节供求关系,以及如何分析和评估政府的经济政策。
2.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1) 供求原理:当价格上升时,供应量减少,需求量增加;当价格下降时,供应量增加,需求量减少。
(2) 收入效应:当收入增加时,需求量增加;当收入减少时,需求量减少。
(3) 同质性效应:当价格上升时,对于同一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当价格下降时,对于同一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4) 替代性效应:当价格上升时,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当价格下降时,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3. 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是:(1) 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2) 如何决定价格。
4.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方法是:(1) 比较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差异来研究经济问题。
(2) 实证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实证数据来衡量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来研究经济问题。
(3) 模型分析法:这种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来说明经济问题的本质。
5. 经济学的三个主要分支是:(1) 微观经济学:这是一门关于个体或小团体如何分配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包括如何决定价格、如何影响供求关系、如何影响市场竞争、如何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企业如何进行市场营销等。
(2) 宏观经济学:这是一门关于整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分配有限资源来满足无限需求的学科。
它包括如何影响国民总收入、如何影响国民总产出、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如何影响失业率、以及如何分析和评估政府的经济政策等。
(3) 社会经济学:这是一门关于整个国家或地区如何分配有限资源来促进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的学科。
它包括如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如何促进包容性发展、如何保障人权、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等。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1,一般的,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不是指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不足的。
即稀缺性是就相对意义而言的。
欲望的基本特点在于无限性,即人们得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品或劳务来满足,而物品要用各种资源来生产,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然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这样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资源的矛盾就形成了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
2,人类社会作面临的基本问题。
面对资源稀缺性的事实,人类社会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三个基本的经济问题。
他们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1)生产什么商品和生产多少。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在诸多可能的物品和劳务中,每一种应该生产多少以及何时生产,生产多少消费品和投资品。
(2)如何生产物品。
一个社会必须决定谁来生产,使用何种资源,以及采用何种生产技术。
(3)为谁生产。
谁来享用经济活动的成果?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公平合理的吗?社会产品如何在不同的居民之间进行分配?是否会出现贫富差距?3,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可见,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即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可见,与微观经济学的几个方面相对应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
而不是经济中的各个单位。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它把资源配置最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现有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原因,大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如何增长等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03第三章
第1节:效用论概述⑵
⒊基数效用论
⑴效用是可精确度量的;效用是可比较的,可加减的。
⑵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用TU表示 。
⑶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变化最末一个单位时总效 用的变化量。具体地说,当消费者增加(减少)一 个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总效用的增加(减少) 量。用MU表示。
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 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 的各种组合点的轨迹
l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l 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 远,效用越大
l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l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 X2
l 原因:消费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Y
Y商
Y
品
价
X商品价格不变
格
不
变
X商品价格 下降
Y商品
Y商品价 格下降
价格上升
X
X
X商品价格上升
第4节 消费者均衡:图示
Y
C
D
A
E G
B
F
O
X
•C
A
•E •B
p1 p2
无差异曲线分析
消费者均衡点出现在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相切处。在切点E,M RS为过E点的切线的 斜率,而切线与预算 线重合,所以,MRS =-p1/p2。因为MRS =-MU1/MU2,所以, MU1/p1=MU2/p2, 此结论与边际效用分 析得到的结论相同。
§在它上面的每一点, §X、Y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但所支出的钱是相等的。
[经济学]第3章 利息与利息率_OK
应付利息=10,000×181×(1.89%÷360)+650000×(0.72%÷360)
=108.03 元
2021/8/27
20
你刚刚中了500万的彩票,在以后10年内该彩票每年支付50万,你真的赢得了500万吗?
(3)货币的时间价值——金融学三大分析支柱之一
定义:一定量的货币在不同时间的定点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
2021/8/27
8
一、利率的概念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 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即用百分比表示的一定时期内利息
额与本金的比率。
利息率= 利息额/借贷资金额 × 100%
计息周期
年利率=12*月利率=360*日利率
日利率 1 *月利率 1 * 年利率
30
360
2021/8/27
2021/8/27
21
折现率(到期收益率)的认识
到期收益率是指来自于某种信用工具的收入的现值 总和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投资者用P元投资于某种信用工具,n年后可一次 得到S元的总收入,那么折现率i将由下面的公式决定:
S= P(1+i)n
S (1 i)n
P
i n s p 1
2021/8/27
答案:
原定存期选择公式“利息=本金×年(月)数×年(月) 利率”;逾期部分按活期储蓄存款计息,利息计算如下:
应付利息=10000×6×(1.89%÷12)+65天×10000×(0.72%÷360)
=107.5 元
原定存期选择公式“利息=本金×实际天数×日利率”;
逾期部分按活期储蓄存款计息,利息计算如下:
2021/8/27
18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
10 1
用为 107 效用单位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的效
需求曲线的推导
• 基数效用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 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 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 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 格。 •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 于商品得边际效用。
一、效用的概念
•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 商品时所感受的满足程度。 • 效用在经济学中被用来表示从消费中所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用处或 满足。是商品有用性的主观量度。 • 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商品A的心情甚于要另一单位商品B,原因在于 商品A比B有更多的效用。 • a)它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 • b)效用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 • c)在伦理上,这个概念是中性的。 • d)效用以U表示,效用单位是Marshall所确定,称为Util。
MU P2
...
MU Pn
费在各种 且等于货币
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 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所 的边际效用。
商品组合,使得自己花 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P1 X 1 P 2 X MU P1 MU P1 MU P1
1 1 1
2
I
2
MU P2
MU P1
1
MU P2
2
,
1
第三章:效用理论,即消费者理论
第一节:效用理论概述 第二节:无差异曲线 第三节:预算线 第四节:消费者均衡 第五节: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 的影响 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七节:从单个消费者需求到市场需求 曲线
经济学三个基本问题
经济学三个基本问题
经济学中存在三个基本问题,即资源稀缺性、选择性以及分配性。
1. 资源稀缺性: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和需求。
人们面临着有限的资源,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人们需要做出决策,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来满足各种需求。
2. 选择性: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需要做出选择。
经济学探索人们在面对有限资源时如何做出最佳决策,以最大化他们的利益或实现他们的目标。
经济学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偏好、成本效益等因素,以帮助人们做出理性的选择。
3. 分配性:资源的稀缺性和人们的选择性带来了资源的分配问题。
资源的分配涉及决定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个体、组织或国家。
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分配方式、市场机制、公平性等问题,以找到有效的分配方法和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这些基本问题贯穿于整个经济学领域,影响着经济活动的组织、运作和结果。
经济学家借助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以实现经济的效率和公平。
国际经济学_3
(K/L)X> (K/L)Y
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则X就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14
K
要素密集度的图示
QY2 QY1
(K/L)Y (W/r)1
K QY2 QY1
(K/L)Y (W/r)2 (K/L)X
(K/L)X
QX2 QX1
图3-5 A国商品X和Y的要素密集度
QX1 L
13
(3)要素密集度 ) (factor intensity)
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 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 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产品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 若生产 X 产品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 : (K/L)X , 产品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 生产Y产品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为:(K/L)Y , 且有: 且有:
K2
B(K2,L2) X1 L1 L2 L
图3-1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MRTS)的等产量曲线
8
两种特殊的等产量曲线
K A(K1,L1) K1 K2 L1 B(K2,L2) X1 L2 L K K1 K2 A(K1,L1) B(K2,L2) E L1 L2 X1 L
图3-2 MRTS不变的等产量曲线
17
一、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禀赋差异
要素禀赋点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相对供给差异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图 3-7
图 3-8
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经济学第三定律
经济学第三定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消费物质财富的学科,它探讨的是人类稀缺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了许多定律、原则和理论。
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经济学中的第三定律。
经济学第三定律是指市场供求关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也被称为供需平衡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当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市场上将出现供求平衡,价格也将稳定在一个均衡水平上。
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价格将下降,而如果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价格将上升。
在市场中,价格的变化是通过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来实现的。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两个基本要素。
供给是指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时间和价格范围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总量。
需求是指所有买方愿意在一定时间和价格范围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总量。
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根据经济学第三定律,当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价格将稳定在一个均衡水平上。
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会导致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变化,从而逐渐使价格趋于均衡。
举个例子来说明经济学第三定律。
假设某个市场上的苹果供给量为1000个,而需求量为800个。
由于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市场价格将下降。
随着价格的下降,买家愿意购买的数量会增加,而卖家愿意提供的数量会减少。
这将导致供给量逐渐减少,需求量逐渐增加,直到最终达到供求平衡。
在供求平衡时,苹果的市场价格将稳定在一个均衡水平上。
经济学第三定律对于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当供求失衡时,价格将会发生波动,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的紊乱和市场的混乱。
因此,保持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非常关键。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和企业必须密切关注供需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来调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关系,以确保市场的稳定运行。
总之,经济学第三定律是市场供求关系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指出了当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市场上将出现供求平衡,价格也将稳定在一个均衡水平上。
这一定律对于市场经济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判断市场的状况,以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
经济学作业3—在线作业答案
经济学作业3——在线作业1.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A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C 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D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B单选题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 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 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译产出值;C 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 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正确答案:C单选题3.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若现期GD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A 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B GD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C GDP处于均衡水平;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正确答案:B单选题4.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A 自发性支出增加;B 自发性税收下降;C 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D 净税收增加。
单选题5.当消费函数为C=a+bY,a>0,1>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正确答案:A单选题6.“滞胀”理论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即()A 一条垂直于横轴的菲利普斯曲线;B 一条斜率为正的直线;C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外移;D 一条不规则曲线。
正确答案:A单选题7.应付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A 人力政策;B 收入政策;C 财政政策;D 三种政策都可以。
正确答案:C单选题8.GD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A 从收入流量中漏出的储蓄S大于注入收入流量的投资I;B 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C GD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平衡点;D 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DP水平。
单选题9.通货膨胀的水溶分配效应是指()A 收入结构性变化;B 收入普遍上升;C 收入普遍下降;D 债权收入上升。
国民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国民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是组成经济的具体单位,而不是聚集单位。
它企求解释个人、家庭、企业和工业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原则,并研究各种市场结构和表现。
消费者和家庭的开支水平、具体企业和工业的价格、产出决策、工资、竞争机制和作用,市场结构及社会效益等,都是它需要研究的变量。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的研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微观研究的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是价格理论。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答:(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范围内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GNP和GDP的关系:二者统计口径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41.什么是卡特尔其目的是什么答: 卡特尔是正式窜谋协议的组织.目的:为了控制行业生产并利用这种控制力量盘剥消费者.4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有哪些答(1)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它所涉及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分析的中心问题不同。
由于个体经济单位的选择受到价格的影响,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正因为如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32.作为描述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的指标,GDP 有哪些缺陷 .答: GDP 缺陷(1)不能反映真实产出。
(2)不能反映真实生活水平。
(3)不能反映收入分配状况。
43.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答(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
(2)消费与储蓄之和等于收入。
(3)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为 1。
(4)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为 1。
44.试述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利与弊。
答:(1)出口导向战略的涵义:着眼于出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 然后组织产品出口,以替代原先初级产品的出口. (2) 出口导向战略的优点: ①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需求不会受到本国居民低收入的限制。
②可以增强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
③能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实行专业化。
(3)出口导向战略的缺点:①不易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②发展出口市场有较大难度。
③可能导致经济结构畸形。
45\.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的基本观点.答: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在手中次有一定数量货币的要求. (1)货币交易需求.指个人和企业为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对货币的需求. (2)货币预防需求.指为预防以外支出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需求. (3)货币投机需求,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赚取证券在不同时间的利差.46.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需要调整时,政府可以实行怎样的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答:政府可以实行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主要减少财政指出和增加税收.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可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率或在公开时常上卖出政府债券等.还可以通过汇率的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47.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该如何解决答(1)功过产品的存在(2)垄断的存在导致资源培植缺乏效率.需政府干预.(3)外部影响的存在. 此关系的协调需政府出面寻求解决途径.(4)非对称信息的存在会在损害正常的交易.为了保证市场需要指定一切写法规来规范市场.48.国民收入核算的 3 种方法答:(1)生产法,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价值总和见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收入法,用要素收入即生产成本核算 GDP. (3)支出法: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 GDP.49.说明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涵义答:(1)短期指这个时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可改变的. (2)长期是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时期.50 为什么国民收入处于均衡的条件是漏出等于注入答: (1)当注入大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将增加,从而增加家庭部门的收入.随着家庭部门的增加, 储蓄,税收,等也会相应增加.当注入小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将减少,从而减少家庭部门收入.随着家庭部门的收入减少,储蓄,税收,进口也会减少.此过程持续到注入和漏出相当为止. (3)当主入和漏出相等时,国民收入才不会变化,经济达到均衡.51.哪些国内因素可能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答: (1)当一国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对于别国过高时,该国便缺乏国际竟争力. (2)若本国产品的供求结构无法跟上国际市场产品供求结构的变化,本国的国际收支也将出现失衡. (3)不适当的汇率水平会导致一国国际收支失衡. 52.保持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增加国内需求,用消费函数理论说明如何才能增加消费需求答: (1)消费函数是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C=f(Y)=a+bY (2)消费函数说明增加收入,是增加消费关键 (3)说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 (4)通过改革,提高边际消费倾向.53.分析净出口的决定因素答:(1)消费者偏好的变化. (2)一国国民收入水平变化. (3)相对收入水平变化. (4)价格水平变化.54.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答: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是指包括劳动再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即消除了周期性失业的情况. (2)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相对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3)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的持续均衡增长. (4)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相等而形成的平衡55.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手段有哪些答:市场失灵表现在三个方面: (1)市场机制运行的条件不能具备. (2)市场运行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 (3)市场行为不符合道德和意思形态的要求. 政府对市场干预手段:配给,价格控制,.税收和补贴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国有化等.56.什么是公债政府增加公债的发行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你如何看待我国近年实行的赤字财政政策答: (1)公债就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 (2)发行公债对经济的积极作用:是西方重复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发行公债可以扩大政府支出.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3)发行公债不利影响:第一.挤出效应,当发行公债过多时,政府占用资金越大.会有很多私人因借不到资金而被挤出市场.第二:公债利息支出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第三:给子孙后代造成负担.57.针对国际收支逆差,政府政策选择是什么答: (1)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可以提高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等. (3)在汇率方面:主要是促进本币贬值.58.垄断厂商均衡有何特点答;垄断竞争是介余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不同,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一般要受价格,产品质量和销售方法等发面因素影响.与此相应,垄断竞争厂商除采取价格竞争手段外,还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品质以及调整产品推销方法等非价格手段实现利润最大化.59.简述货币及职能答:货币:为公众普遍接受对商品,劳务和债务的一种金融支付手段. 货币职能: (1)交换媒介,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3)储蓄手段(4)延期支付.60.请论述消费者剩余是如何形成的答:是由两种因造成: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商品是用货币的边际效用交换商品的边际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他愿意制服的价格就越来越低.另一方面,在市场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现实价格,而消费者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一般反映他对所拥有的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估价.因此先前购买的每单位商品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都高于他从最后一单位商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超出的部分就是消费者剩余.61.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并举例答:由于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一些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 有助于经济的稳定.这就是财政政策中称为的内在稳定器. 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有: (1)个人所得税.(2)公司所得税. (3)失业救济金. (4)各种福利支出. (5)农产品维持价格.6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内容答:它简称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其他投入不变时,在生产中不断增加某一种可边要素的投入量,当这投入的总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单位该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不断增加,但当可变投入的总量超过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是逐渐减少.63 消除通货紧缩缺口和通货膨胀缺口的措施有哪些答: 消除通货紧缩缺口措施:减税,增加转移支付.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 消除通货膨胀缺口措施:增税,减少转移支付. 减少政府支出,提高利率.64.为什么说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答:公共物品是供整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只能由政府一某种形式来提供.这是由其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的.是因为公共物品在生产上具有不可分割性.当物品像私人物品那样可细分时,消费者饿按一定价格购买所需要的一定数量独自享用.公共物品由于不能细分.因而人们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能由市场价格来决定!这样公共物品只能有政府根据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来提供.因此,在公共物品生产上,市场是失灵的.65.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答:(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本国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这种方面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计算出该年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66.根据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区分需求是否有弹性,如何区分答: (1)如果 E=0,需求完全无弹性,此时价格变动不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2)如果 0<E <1,需求缺乏弹性. (3)如果 E=1,需求为单一弹性,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以相同比例变化.(4)如果 1<E<+∞,需求富有弹性,说明价格变动在比例上将引起需求量在比例上的变化. (5)如果 E<+∞,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此时价格的微小变动都将引起需求量极大变化.67.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答: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一向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 税收的变化与总指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指出也减少.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一向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变化量. 政府转移制服对总指出的一向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一向支出和总指出.68.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答:(1)对进出口的影响:汇率下降,能祈祷促进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2)对物价的影响:汇率下降会引起国内价格总水平提高,汇率提高起到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 (3)对资本流动影响:汇率对长期资本流动影响较小,短期看,汇率贬值,资本流出,汇率升值,有利资本流入.69.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的具体内容答: (1)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稳定总需求水平.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2)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时,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刺激总需求,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3)当总需求过高,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削减开支,抑制总需求,即紧缩性财政政策. (4)政府要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审慎使用扩张或紧缩性政策.70.”萨伊定律”的内容答; 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身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 (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71.什么是通货膨胀引发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或不兑现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过多发行而引起物价总水平普遍上升的一种金融现象. 引起通货膨胀原因有: (1)需求拉动引起的. (2)成本推动引起通货膨胀. (3)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情况下,知识由于经济结果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 (4)预期的通货膨胀惯性.72.完全竞争市场特点答:1.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2 厂商进出行业完全自由.3.所以厂商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4.厂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市场完全信息.73.垄断竞争市场特点:答:1.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厂商.2.这个行业是可以自由进入的.3.每一个厂商生产特征相互区别的产品.74.垄断市场的优点和缺点答:优点:1 规模经济.2.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没有竞争者,但在资本市场上会面临竞争.3. 长期中获得高额利润,促进行业发展. 缺点:1 在均衡状态中.垄断市场的价格要比完全竞争高.2.在长期均衡状态中,垄断厂商的产量小于在完全竞市场中的产量.3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75.寡头市场的主要特征答:1 进入障碍.2.厂商的相互依赖.76.失业的种类及原因答:1.摩擦性失业.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不同的阶段的工作变动引起.2.结构性失业. 是在对工人的供求不一致产生的.3.周期性失业.是对劳动的总需求下降时产生的.4.季节性失业.由于对劳动的需求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