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市域社会精细治理:实践经验与运行逻辑——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建设为例

市域社会精细治理:实践经验与运行逻辑——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建设为例

2021.643公共管理变革・新视野摘要: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增大,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市域社会迫切需要精细治理。

北京市东城区开创性地把网格化管理手段应用到辖区事务的管理中,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域社会精细治理样板。

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探索中,东城区在组织结构、部门协同、纵向层级建设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精细治理经验。

整合、技术、规则和互动是市域社会精细治理运行的四个逻辑要素。

整体性政府、高水平技术、有效制度以及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四个方面共同作用于市域社会精细治理,不仅能够提升治理效果,也能进一步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市域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精细化;网格化治理;治理逻辑中图分类号:D0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21)06-0043-06市域社会精细治理:实践经验与运行逻辑——以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建设为例文/朱 瑞 顾林妮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研究”(18@Z H011);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委托课题“完善新发展阶段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研究”(2021CSOARJJKT013)作者简介:朱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管理学博士,北京市,100875;顾林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后,北京市,100875。

市域社会治理是在市域范围内对社会建设和治理的改革和创新,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发展实际情况、社会建设情况提出的一项关乎民生的社会治理举措。

2018年6月,中央政法委相关领导同志首次提出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同年12月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启动以后,精细化治理成为各地推进市域社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

3 中国行政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3 中国行政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为例王名杨丽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摘要: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是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创造性探索,旨在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

北京市近年来通过网格化将对物的管理扩展到人、地、物、事、组织多个方面,将单一的管理衍生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使网格成为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的平台,逐步形成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北京模式。

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但还处于初始阶段,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全国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基层社会治理没必要也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关键在于合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各地自身情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网格化服务管理北京引言2011年6月以来,清华大学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组调研了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杭州、信阳、巫溪、肃宁等省、市、县。

调研发现,目前地方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呈现三种代表性的体制:一是党委主导的大推动体制,以巫溪、信阳为代表;二是党政一体的大协调体制,以北京、广东为代表;三是依托民政的大社会体制,以上海、深圳为代表。

三种体制各有侧重和特色,但都是合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实践模式,对推动当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起到了主导作用。

2其中,网格化服务管1王名(1959-),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NGO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丽(1973-),女,湖南涟源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2参见王名教授2011年9月29日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年会(2011·北京)上的发言,10月13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管理创新(概论)”课程的授课,以及11月9日在“百县工程-县长论坛”上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地方实践及启示”的主旨演讲。

理模式作为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是实现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

北京市2004年以来创建网格管理法,开展网格化试点,推广网格化体系,逐步形成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北京模式。

北京市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框架

北京市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框架

北京市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框架2012-09-26 09:09:04 中国信息化【大】【中】【小】评论:[0] 条如何让智能交通诱导系统成功帮助行驶中的车辆了解路面信息,在突发情况面前能够做出及时预警和判断,成为北京市交通委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届时,物联网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也将成为技术领域的又一应用实例。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是北京市加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创新。

2004年,东城区实施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办法。

201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在东城、朝阳、顺义开展以网格化为重点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

西城、海淀、密云等区县也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试点工作。

2012年,北京市不少城区的“万米单元网格”开始全面升级,其中,东城区城市管理中心变成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从区、街道一直到社区和网格,建立了四级管理体系。

在推进全市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过程中,各区县制订出网格化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完成划分网格、明确网格功能、搭建工作平台、确定工作力量等项工作任务,构建起全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框架。

管理升级在网格化管理的进程中,东城区的做法很值得借鉴,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的北京市东城区被划分为58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网格消防员等7名管理人员。

这样的模式被称为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

据了解,东城区是由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确定的35个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之一。

网格化管理借助信息技术,改变了现有的社区管理模式,降低了群众上访数量,更加有效地防止了群体事件的发生,因而不仅被中央政法委等部门所赞赏,更引起了很多城市极大的学习兴趣。

东城是北京市最核心的城区,辖区内有故宫、天安门、北京市政府、各大中央部委等重要场所,相较于中国任何其他城区,可以称得上是维稳压力最大的一个,也一直是北京市城市管理的要害所在。

在全区589个网格中,每个网格配备了7类人员,包括网格管理员、网格警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支部书记、网格司法人员、网格消防人员,7种力量按照职责分工承担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环境监督整治、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和服务群众等职责,同时开展好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等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徐珊珊*摘要: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具有规范、清晰、高效、创新、综合、统一等优点和特征。

北京市东城区自2010年起开始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其中东直门街道是东城区第一批进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街道之一。

本文在对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进行实地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分析其基本经验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城市管理部门和行政区划的空间界限,在网格化管理中实现发现及时、反应灵敏、处置有方、管理高效和服务到位。

①北京市东城区自2010年起开始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其中东直门街道是东城区第一批进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街道之一。

下面本文将从做法、成效、问题与思考几个方面对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一东城区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the Common Practice of Dongzhimen Street’s Grid Social ServiceManagement in Dongcheng District东直门街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部偏北,面积约2.2平方公里。

辖区现有10个社区,常住人口约16000户49000余人,流动人口17000余人,登记外籍人口近3000人。

②自2010 *徐珊珊:公共管理学博士,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社区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政府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政策。

①文军:《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学习与探索》,2012(2)。

北京市东城: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东城: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北京市东城: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北京市东城: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在维护首都和谐稳定、加强“首善之区”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2010年8月,东城区被中央政法委和北京市委确定为全国和北京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

一年多来,东城区在探索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方式,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最近,我们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深入该区的东直门街道、东花市街道、建国门街道及其所属社区,对实施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主要做法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东城区创建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是针对当前社会服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划分网格单元,以责任制为依托,全面覆盖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各种要素,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的一种社会管理常态化方式,主要特征是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信息化支撑。

合理划分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单元。

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原则,将全区17 个街道、205个社区划分为589 个社会管理网格。

根据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基本情况,将所有网格划分为住宅、商务商业、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四种类型;根据社会管理秩序、治安环境状况,将所有网格划分为日常管理、一般防范、重点关注、综合治理四种等级。

以网格为单位,围绕社会服务管理的具体工作,逐人、逐地、逐事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做到精确定位、精选定人、精准定责,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零缝隙。

科学构建社会服务管理组织体系。

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领导小组和各单位(部门、街道)领导小组。

按照将社会管理重心前移、下移的总体要求,对现有社会管理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搭建“三级平台(即区、街道、社区三级行政体系)、四级服务管理(即区、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工作体系)”的组织体系。

网格化服务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2篇)

网格化服务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2篇)

网格化服务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2篇)报告一:网格化服务管理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管理逐步向智能化和网格化方向转型,网格化服务管理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种新型城市治理方式,网格化管理在当前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安全感。

针对这一趋势,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为城市管理的转型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500名网格化服务管理人员中进行,主要关注网格化管理的现状、服务质量和效率、服务对象和范围、问题和对策等方面。

深度访谈主要针对城市网格化管理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通过询问和分析了解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三、调研结果1.网格化管理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城市都在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but各地网格化管理的进展和状况存在差异。

在网格化管理实施的人员规模上,各地差异较大,有些城市只有少量人员负责管理服务,有些城市则拥有大型的管理团队。

但是,不管规模大小,都能从网格化管理中获得一定的效益。

2.服务质量和效率调查显示,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服务质量和效率是工作中被重视的两个方面。

从问卷结果来看,超过70%的被调查人员对网格化管理服务的质量比较满意,同样地,约75%的受访者认为网格化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在深度访谈中,一些管理人员提到了实际运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服务质量不稳定、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等。

3.服务对象和范围针对网格化管理的服务对象和范围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城市管理人员普遍认为网格化管理应该面向社区居民、治安管理人员和社区小微型企业等服务对象,但也有部分城市在服务范围上没有确定好具体的对象。

在社会治安管理方面,网格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加强城市治理的效果,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了解社会流动情况。

用网格化模式创新社会服务管理

用网格化模式创新社会服务管理

用网格化模式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作者:海峰沈子钦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5年第05期北京市西城区牢牢把握服务民生的目标要求,积极构建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以街道统筹为重点,以公众参与为基础,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多元主体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体系,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成了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会共治结构,连续两年社会建设指数位居北京市16区县首位。

2012年,全响应工作模式荣获全国城市管理进步奖;2014年,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荣获第四届零点民声“倾听民意”政府奖。

一、网格化管理模式发展历程第一个发展阶段为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

从2005年开始,按照北京市推行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统一要求,2006年1月,西城区建成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

其主要特征是以每1万平方为基本单位,将西城区50.7平方公里辖区划分为2432个网格,采取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由400多名年龄“40、50”人员经过再就业培训,组成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通过不间断巡查,实现了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从静态到动态、从开环到闭环、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全面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第二个发展阶段为“四位一体”城市管理模式。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按照西城区奥运保障工作要求,建立了“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系统。

其主要特征是将政务值班、城市管理、应急指挥、非紧急救助四项城市管理职能有效整合,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同时,建立了“大应急”工作体系,设置了区应急管理办公室,实现了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的有机结合。

第三个发展阶段为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2012年,按照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要求,西城区在“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将社会服务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2013年6月建立了区级全响应网格化指挥中心;2014年7月实现区街调度系统对接,逐步实现对社会服务管理事项的监控、预警、上报、处置、分析、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

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

推行网格化管理探索“1+X”模式北京市东城区加快推进城区特色阳光中途之家建设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在市司法局和东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总体定位,认真履行维护稳定第一职责,扎实开展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运用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建立了“1+X”(即“一个中心、多个基地”)、具备城区特色的阳光中途之家工作模式,为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领导重视、统筹协调,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东城区委、区政府始终把阳光中途之家建设工作作为全区维稳的重点任务,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内容,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

2010年9月7日全市阳光中途之家建设部署会议召开后,东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于11月3日召开了由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云斋主持的协调会,要求区发改委、综治办、机关服务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阳光中途之家建设做出努力。

东城区阳光中途之家建设正式启动。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破解工作难题。

东城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亲自组织由区综治办、住建委、民政、人力和社会保障、财政、司法行政、环保、园林和街道等多个部门参加的中途之家建设工作协调会,多次召开现场会、听取工作汇报,解决中途之家建设中的难题;召开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全力保障阳光中途之家的建设经费,特别是在城区地域狭小、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妥善解决了阳光中途之家的选址,保证了阳光中途之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密切配合、增强合力,构建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东城区司法局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责任分工要求,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切实履行各项工作职责,形成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阳光中途之家建设。

区发改委将阳光中途之家建设列为“十二五”发展规划项目;区财政局将阳光中途之家建设所需业务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切实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区机关服务中心确定阳光中途之家的地址和建设规模;市政管委、区环卫、园林局负责阳光中途之家办公楼内外环境整治等工作;区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建委、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人员定期到阳光中途之家,依照相关政策为“两类”人员提供便利服务。

北京市东城区的网格化社区管理实践 (3)[4页]

北京市东城区的网格化社区管理实践 (3)[4页]

案例2 北京市东城区的网格化社区管理实践1将大社区划分成若干小网格,每个网格配齐管理员、网格民警、网格助理员、督导员、支部书记和司法员、消防员七种力量,为格内居民提供“精细化”贴身服务——2010年7月,一种全新的“网格化”社区管理新模式开始在北京市东城区试行。

所谓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是以“责任制”为依托,按照完整、便利、均衡和差异性的原则,以社会各类人的管理为重点,合理划分网格管理单元,综合考虑“人、地、物、情、事、组织”等因素,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方式。

在推行网格化管理的过程中,东城区将全区的205个社区划分为589个管理网格,同时通过参考近三年网格内的治安、人文等状况,将工作网格确定为秩序“良好、一般、混乱和问题突出”四个等级。

在此基础上,每个网格均配齐七类人员——网格管理员、网格民警、网格助理员、网格督导员、网格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员、网格消防员,分工承担在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监督环境整治、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等职责,并做好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其中,网格管理员即“网格长”,是网格的第一责任人;网格助理员则来自整合后的各部门协管员,专门负责信息搜集和问题排查等。

与此同时,东城区逐渐完善了网格化社区管理模式的框架体系。

该体系由六大系统组成,即以民生保障为基础的建设服务系统,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信息网络系统,以高效顺畅为要求的组织指挥系统,以预警防范为先手的维稳防控系统,以快速反应为特征的应急处置系统,以真实客观为标准的考核评价系统。

网格化社区管理的组织层级可以概括为:“三级平台”,即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工作站;“四个层级”,即区级、街道级、社区级、网格级,也可称为网纲、网目、网结、网格。

目前,东城区的工作网格划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以“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9大类64项基础信息数据库也已初步建立,东花市、东直门、建国门三个试点街道的网格管理员、督导员和支部书记均已到位,按照每个网格至少一名网格助理员的要求,东1参见《“精细化”贴身服务到社区北京东城社会管理“网格化”》,见/20110403/n280122652.shtml,20120523;黎江、董轩:《北京东城区试点“网格化”管理信访量下降》,见/11/0303/12/6U7KV43M0001124J.html,20120523;余荣华、魏薇:《北京东城实行网格化管理细化社区居民服务》,见/sh/2011/0920/3340014.shtml,20120523。

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是东城区政府设立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网格化服务的管理和运营。

网格化服务是一种以街道或社区为基本单位,将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网格内的问题处理和服务提供。

下面是对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介绍。

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理日益复杂,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东城区政府于XX年成立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该中心的设立旨在通过建立网格化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职责1.居民问题处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是居民提出问题和需求的第一站,负责收集和整理居民的反馈意见,并及时解决和回应。

中心通过建立统一的呼叫中心和网格化服务平台,实现居民问题的及时反馈和跟踪处理。

3.网格员培训和管理:中心负责对网格员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中心提升网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网格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信息管理和共享:中心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对社区内的问题和服务进行信息统计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社情民意和服务需求。

同时,中心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起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的互通互联,形成合力提升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三、创新与成果1.创新管理模式:中心通过推行网格化服务模式,实现了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和高效化。

网格化服务模式将城市划分为一个个网格,提高了服务的精细度,使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社区问题。

2.提升居民满意度:中心通过建立反馈机制和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及时获取居民对网格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服务模式和提升居民获得感。

调查结果显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总结: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是一个专门负责网格化服务的部门,通过建立网格化服务模式,提高了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的效率和精细度。

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省委、市委、区委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按照政府保障基本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社会产品和服务提供制度;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市、区相关精神,现就进一步深化社区网格治理机制改革,扎实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目标坚持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为方向,以增强社区发展活力、提高社区治理水平为目标,着力构建“网格立体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社区治理新机制。

探索构建多层级网格组织体系,实现网格治理架构的“立体化”;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协作共进、参与共享作用,实现网格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大力推动社会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以竞争性方式承接社区公共服务,满足居民服务需求,实现网格服务的“社会化”。

积极推动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与多元共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努力实现社区建设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型。

二、构建社区治理“立体化”网格体系在当前社区“网格化”管理格局基础上,构建社区“立体化多元化・社会化”网格治理新机制,推动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构建四级网格体系。

每个社区为一级网格;根据社区人口户数、院落性质、工作现状等因素,按照社区两委成员配备职数(原则上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不进入网格),将社区划分为大块的管理区域及二级网格;二级网格下各居民小组、自治院落、物管小区、企业及驻区单位为网格单元即三级网格;各居民小组散居院落人口、户数较多的自治院落,物管小区、单位院落可进一步划小以楼栋为四级网格。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例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在“数字城市”迅速建设与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是城市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以北京市东城区为代表的实践经验表明,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绩效。

网格化城市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集中应用,而且为城市管理理念提供了新的范式。

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对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产生背景、概念特征、基本内容、成效与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以促进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1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1.1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暴露出的弊端迫切需要用新的方法加以解决我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经历了几十年的调整和变迁,但其弊端一直未能根除,主要体现在:一是管理机构规模庞大、管理人员繁多、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二是管理空间划分不明确。

城市管理在总体上应统一,但具体工作应有明确分工。

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缺乏统一调度,层次混乱,职责不清,面对不同的管理对象,或者是多龙治水,或者是无人问津互相扯皮的现象经常发生。

三是管理方式落后,过多地依赖突击管理和运动式管理,结果经常造成管了又乱,乱了再管的局面,浪费了行政资源,降低了管理效果。

四是管理粗放,城市管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均显得被动和滞后,不能做到精确、高效、处理及时。

五是对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成效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及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强化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制约和监督流于形式。

这些老大难问题依靠传统方法已无法解决,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模式,而网格化就成为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改革开放初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8%上升到42%,平均每年增加近1个百分点,内地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0个,其中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已达94个。

论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基于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个案分析

论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基于北京市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个案分析

题, 由工作站报分 中心。分 中心受理平台根据情况 进行协调解决或分流解决① 。
二 北 京市 东城 区 网格 化社 会 管 理模 式 的动 力结构 分析
(几个步骤 : 一 是健全组织体系 。在区、 街、 社区挂牌成立社会服务 管理综合指挥机构。二是细化网格划分 。一般以社
社 会 管理 主要包 括 网格化 基础 数据 的采 集 和 日常更
东城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 ,是北京市落实 中 央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决策而确定的 3 个市级社会管 理创新试点之一 ,其任务是为北京 的社会管理创新 积累经验。北京市及东城 区的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 该试点 , 投人大量人力物力 , 在东城 区 2 0 0 4 年创建

步优 化 。
关键字 : 社会 管理 ; 网格化模式 ; 动力
中图 分 类 号 : C 9 1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0 1 4 ( 2 0 1 3 ) O 1 — 0 0 5 0 — 0 7
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在哪里?这是在当下轰轰
新、 社会事件管理 、 社情民意的了解分析等。网格化
收稿 日期 : 2 0 1 2 — 1 0 ~ 1 6
作者简介 : 杨锦炎 , 男, 广西桂平人 , 北京 市社会 科学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 究所助 理研 究员 , 博士 , 中国社会科学 院法学研究所 与最高人 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后 , 研究方向为诉讼 法学 和司法制度 。
格警员 、 网格督导员 、 网格党支部 书记 、 网格 司法力 量和网格消防员七种力量进 网格 。四是加强信息库 建 设 。实现 “ 人 进户 、 户 进房 、 房进 网格 、 网格进 图” ,

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做法及其成效

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做法及其成效

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做法及其成效作者:岳金柱来源:《城市管理与科技》2012年第06期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奋斗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要求拥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特别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社会服务管理。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不仅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提供国际先进水平社会服务管理的重要举措。

构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健全科学化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是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核心任务。

简言之,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就是网络化服务、格层化管理,以实现社会服务管理智能化、信息化、集约化、精细化。

推进网格化体系建设,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是今后北京社会建设与服务管理的重大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标准,人为划分成为若干个单元网格,通过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单元网格部件和事件的监督巡查和问题处理,并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机制和形式。

通过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与基层联动、资源共享、力量整合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这对于政府来说,主要优势是能主动发现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有效提升政府城市管理能力和问题处置效率。

一、北京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进展情况2010年7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印发《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推出40项创新措施,其中确定在东城、朝阳、顺义开展以网格化为重点的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其他区县开展专项试点,积极探索构建“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参与、科学化运转”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

全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后,各区县积极行动起来,西城、密云、海淀等区县也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了网格化试点工作。

如:西城区在德胜街道试点,建设一个数据中心,打造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两个信息平台,构建“全响应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

又如:密云县构建“一网建设、两级指挥、四级服务管理、6+N类力量整合”的工作格局,将所有社会服务管理内容“一网打尽”,将所有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整合到网格,初步形成“县镇指挥、部门履责、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新格局。

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合集)

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合集)

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合集)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合集)》。

第一篇: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防控能力,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和框架,贯彻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建立层层落实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全面实现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按照《宝丰县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宝丰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20xx年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公司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公司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努力构建公司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单位履行责任、广大员工共同防范”的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网络,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无遗漏、全覆盖,安全隐患整治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形成公司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安全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各生产车间、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管理体系,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四、落施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具体方案(一)工作进度安排1.20xx年4月,明确各级安全生产主管、安全员;2.20xx年5月,规范编制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3.20xx年6月,对安全生产制度进行检查落实,全面实行安全网格化管理。

(二)网格划分公司为一级网格,车间(部门)为二级网格,轮班(小组)为三级网格。

(三)工作职责1、一级网格负责公司内部安全网格化的组织,制定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北京市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度轴心” 。监督 中心下设 3 个中队辖 l 0 个分 队,每个分
2 . 实现社 区基础信息共享,搭建社会管理 信息化
队负责一个街道的管理范围,招聘了 4 0 0多名城市管理 的支撑体 系。基础数据的采集和 日常化更新为社会事件
监督员 ,每个监督员负责巡查大约 1 2 个 网格单元,1 8 管理和社情 民意的了解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是网格化 万平方米和 1 4 0 0 个城市部件。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是 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 内容 。要实现基础信息的共享 ,只
有关信 息 发往 管理 监督 中心 ; 也 可 以通 过 “ 城 管通 ” 接 管理坐标系,社会管理的主体、客体被逐一落实到网格
受监督 中心的指令 ,实现了社会管理信息的实时传输。 当中。一方面 ,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管理主体在社会管
北京市海淀区则将视讯采集技术作为发现问题的重要工 理 中的权利和责任 ,提高了管理主体的活力和效率 ,合 具——安装在某一单元格内的摄像设备采集的信息可实 理配置管理资源,分配管理任务 ,做到 “ 小事调解不出
7 l 项中类、1 6 7 项业务事项 ,认真梳理 了流动人 口、矛 及市容环境 、安全生产、食品卫生、地下空间等管理领 盾调解、矫正帮教、综合执法 、治安防控等五大类 1 8 8 域 的责任主体纳入数字化管理系统 ,建立房产、人 口、 项事件的流程。事件涉及 5 家牵头单位 ,2 9 家相关委办 单位等数据库,采集基 础信息达 l 1 2 7 万 余条。 做 到 局。【 _ 在六步闭环式管理流程的运作 中,成功实现了 3 4 了第一时间发现管辖网格内的社情民意 ,区、街道 、社
期劈
首 都 科学 发 展 论 坛
~ . 一 .
信 息研 发 出专 用管 理 工 具— — “ 城管通” 。该 工 具基 于 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宝贵的城市社会管理

海淀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海淀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海淀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社会需求的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海淀区通过推进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概念及意义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是一种基于地理区域划分的管理模式,以居民为核心,将城市划分为一个个网格,通过网格化的工作方式,完善社区服务资源配置,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这种管理模式的意义在于提高社会服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社会服务的均衡化、普惠化,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对服务的需求。

二、海淀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特点1.精准度高:通过将海淀区划分为一个个网格,将管理对象与管理责任进行对应,实现了服务的精细化和个性化。

同时,通过网格内的居民信息采集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居民的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2.效率高:通过将社区服务资源与网格管理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通过建立网格化的服务工作台账和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高了工作效率。

3.民主参与度高:通过设立网格化社区服务工作站和居民议事会,实现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自治。

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的开展,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参与和决策的机会,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主动性。

4.数据驱动: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现了管理过程和效果的实时监控和评估。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社区服务管理的需求和问题,进行精细化的调整和改进。

三、海淀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工作内容1.建立网格化的服务网络:将海淀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建立网格化的服务网络体系。

通过居民信息采集和分类,了解居民的需求和问题,提供相应的服务。

2.建立网格化的服务工作台账和信息化系统: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和信息化系统,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提高服务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东直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延玲介绍,所谓“6631”工程,即依托社区居委会下属的社会治安和人民 调解委员会、社区和社会福利委员会、社区医疗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区文化教育科普和体育委员会、 社 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社区共建和协调发展委员等“6”个委员会,培育发展治安维稳、公益服务、 计 划生育、文教体育、环境保护和社区共建等“6”类社区社会组织,通过访民情、做服务和搞活动“3”项 工作,努力实现和谐社区建设这样“1”个目标。 ② 东直门街道办事处工委提供。 ③ 丁元竹: 《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领域和基本做法》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 》 ,2011(5)。 5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徐珊珊

要: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具有规范、清晰、高效、创新、
综合、统一等优点和特征。北京市东城区自 2010 年起开始在全区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的实践和探索, 其中东直门街道是东城区第一批进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的街道之 一。 本文在对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进行实地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了东 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 分析其基本经验和成效,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 化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会服务管理 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
② ①
(三)奠定了基层社区和谐稳定的基础 社会管理意义上的民生事业更多是为了防止社会弱势群体跌入社会安全网之下, 引发社 会不公,甚至是社会风险。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问题都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 利益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力度和效率,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通居民对政府工作作风 的态度。 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 它所涉及的管理问题都是与普通居民最直接相关的 事务。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过程中,东直门街道特别注重社区平安建设。一是把弱势 群体放在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首位。东直门街道提出了“零距离服务站”个性化、全方位的 社区养老工作方法,以社区网格服务为依托,构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机构养老为补充的

一 东城区东直门街道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做法 the Common Practice of Dongzhimen Street’s Grid Social Service Management in Dongcheng District
东直门街道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部偏北,面积约 2.2 平方公里。辖区现有 10 个社区, 常住人口约 16000 户 49000 余人, 流动人口 17000 余人, 登记外籍人口近 3000 人。 自 2010

(三)搭建元多主体参与社会服务管理的网格平台 城市社会服务管理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来治理,更需要多元力量的参与。 城市网格空间与单纯的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的内部结构不同, 在网格空间中存在着不同性质 的多元主体,例如基层党员力量、社区自治力量、社区党员和一般志愿者。 东直门街道在 推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为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服务管理搭建平台。 一是加强网格中的党员作用。 为了增强党员在网格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网格内 党员的数量和实际管理的需要, 东直门街道在 10 个社区的 34 个网格设立了党组织, 其中网
(一)提升了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细化。 东直门街道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的过程中大大提升了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一是从物理格局上标准化了街道网格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 主要表现在, 以社区为 基本单位,标准化了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网格单位,并在网格中规范了工作力量规格, 实现了网格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二是实现了对街道社会服务的数字化实时末梢管理。街 道通过数字化建设把社会管理和服务主体、客体逐一落实到网格中,进行实时末梢管理。例 如,规定每一位社区专职工作者分包一个网格,负责网格内的计生、民政、综治等各项社区 基础性工作,实现了责任主体精细化;再如,开通“政民互动交流”网站,将“资讯、服务、 生活、办事、就业、沟通”等服务模块纳入网格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方式和内容的精细化。 三是制定了社会服务管理的工作标准,实现动态化管理。明确了网格单元的社会管理对象、 工作职责、办事流程和考核评价体系,基本实现了“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
4
的动态化管理。
(二)激活了街道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活力 网格化的另一特点是突破一般性管理和服务的范畴,以居民需求和城市管理需要为核 心,建立统一的资源调度和协调机制,以制度化的方式整合各方管理和服务资源,从而引导 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形成新的社会管理格局。 东直门街道在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过程中, 提出了社会服务管理的 “管理网格化, 服务零距离”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的基本出发点,在街道内 推行了多项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试点工作, 在激活街道社会服务管理基层活力方面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例如,东直门街道网格化试点品牌“6631” ,在施行 “6631”工程以前,东直 门地区的社区自组织只有 20 多支,在“6631”工程实施后的几年后,该地区的社区自组织 明显增加,截止 2013 年,已有 86 个社区自组织,包括治安维稳类 12 个,公益服务类 12 个,计划生育类 10 个,文教体育类 30 个,环境保护类 13 个,社区共建类 9 个,总会员数 近 4000 人 。此外,还推出了党建工作网格化等系列创新举措,将基层党员、群众、社会组 织志愿者纳入到了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的体系中来, 极大地激活了街道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活 力。


徐珊珊:公共管理学博士,北京市东城区委党校社区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 治,政府社会治理以及公共政策。 ① 文军: 《从单一被动到多元联动——中国城市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 《学习与探索》 , 2012(2)。 ②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街道工委: 《在构建“管理网格化、服务零距离”体系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 1
年 8 月被东城区确定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试点街道以来, 东直门街道就开始了网格化社会服 务管理的实践和探索,其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体系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是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 以责任制为依托, 以 对社会各类人员的服务管理为重点,通过合理划分网格工作单元而进行精细化、责任化、人 性化、规范化服务管理的一种工作方式。东直门街道在总结东城区万米城市网格管理模式、 信访代理制和城管综合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层社会服务管 理网格体系。 一是在街道层面建立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 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 内设“一办四组” ,即分中心办公室、社会服务组、矛盾纠纷调解组、治安防范组和社会管 理综合执法组, 主要的功能是对上与东城区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中心相联, 对下与社区综 合工作站相接,在区、街道和社区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互通关系。 二是在社区层面设立综合工作站并划分网格。 社会服务管理网格是植根于社区社会服务 管理的群众工作单元,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在社会服务管理中的作用,东直门街道在 10 个 社区分别建立了综合工作站,并根据社区“人、地、事、物、组织”的基本情况,把社区划 分为 34 个网格,对每个网格进行分类编码管理。在这 34 个网格中,包括住宅类 23 个、商 业商务类 1 个、商住混合类 9 个、人员密集类 1 个。 三是在网格层面配置“1+X+Y”模式工作力量。 “1+X+Y”中的“1”就是指一个网格党组 织,东直门街道在 34 个网格中都建立了相应的网格党支部; “X”是指网格中的工作人员, 除了每个网格固定配备的 9 类人员,即网格党组织负责人、网格管理员、网格民警、网格助 理员、网格司法力量、网格消防人员、人民调解员、民意诉求代理员、安全稳定信息员外, 还根据不同网格的不同特点灵活配置了其它人员,例如商务楼宇综合工作人员、单位内保、 物业公司安保经理等。 “Y”是指楼门(院)长、治安巡逻志愿者、居民自助互助服务 3 支基 本队伍, 和其他视网格情况组建的特色队伍, 目前东直门街道的各类社区队伍已达到 76 支。 通过这三个层面的网格化建设,东直门街道基本形成了由区、街道、社区、网格共同构成的 “三级管理、四级平台”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网格体系。
作用》 ,该文系全国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街道社区示范培训班现场教学点材料之一,该统计数据截 止到 2011 字化系统 网格化管理是指借用计算机网格管理的思想, 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若干 网格单元,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 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地进 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的资源,以达到整合组织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 想。 东直门街道充分认识到数字化平台建设对于完善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网格系统的重要性, 对街道、社区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行了系统建设。 一是完善数字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的物理基础。在硬件建设上, 东直门街道在 2010-2012 年间先后完成了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指挥大厅的建 设和综合执法组办公场所的改造,为 10 个社区综合工作台站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 等必要的信息化办公设备,完成了街道、社区图像信息系统 322 个监控探头的整合;在软件 建设方面,完善了分中心、社区综合工作站和网格的工作职责,制定了 6 项基本制度和 9 类网格工作人员职责。 二是研发数字信息系统,达成网格互通互联。东直门街道在东城区政府“区—街—社区 —网格”四级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研发了“三库六系统”的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并在基 础数据库中纳入了低保、空巢、残疾、统战人士等群体的信息,同时还增加了工作依托资源 和服务资源的基础数据,极大地丰富了网格基础数据库。同时,为每个网格工作人员配备了 移动终端 PDA,以便其及时发现社区管理中的问题。为了提高事件处理的效率,街道还对社 会服务、 矛盾纠纷调解、 治安防范和综合执法等四大类 29 小类 170 项事项进行了流程梳理, 形成了事件上报、分流、办理、反馈、结单、归档的“六步闭环流程” ,基本达成了网格信 息的互通互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