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2022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学案:第4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Word版含答案
一、被动运输阅读教材P70~71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集中。
2.类型方式自由集中帮忙集中特点物质通过简洁的集中作用进出细胞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集中实例水、O2、CO2、甘油、乙醇、苯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二、主动运输阅读教材P71~721.物质运输方向:从低浓度→高浓度。
2.基本条件(1)细胞膜上相应载体蛋白的帮忙。
(2)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3.生理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依据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取所需要的养分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三、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阅读教材P72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别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然后移动到细胞膜处,并与之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
[共研探究]1.观看不同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状况,依据图示回答有关问题:(1)能通过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分子的共同特点是:小分子或脂溶性的分子。
(2)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的物质的共同特点是:分子较大或是离子。
葡萄糖不能通过合成的磷脂双分子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吸取葡萄糖,这可能与细胞膜的蛋白质成分有关。
2.物质顺浓度梯度集中进出细胞的过程称为被动运输,结合下图分析其特点。
(1)图示中圆点及圆点多少表示什么意义?提示:表示细胞内外两种物质的浓度大小。
(2)甲、乙两图中物质的运输方式①甲图中,物质通过简洁的集中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集中。
②乙图中,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集中,叫做帮忙集中。
③由图示分析,自由集中和帮忙集中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提示:都不需要消耗能量,由于二者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④完成下表方式通过膜的转运方向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消耗能量方式1 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消耗方式2 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消耗⑤试从物质运输动力角度分析,为什么自由集中和帮忙集中被称为被动运输?提示:自由集中和帮忙集中的运输动力都是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即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统称为被动运输。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新人教生物必修一(学案+练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影响因素(1)图示表示的跨膜运输方式中,甲为主动运输,乙为自由扩散,丙为协助扩散,丁为协助扩散。
(2)图中物质a为载体蛋白,b为通道蛋白,c为载体蛋白。
它们都属于转运蛋白。
(3)影响跨膜运输方式的因素:甲为载体蛋白和能量,乙为浓度差,丙、丁为浓度差和转运蛋白。
1.主动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2.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 3.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
(×) 4.低温不影响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
(×)5.新生儿从乳汁中获得抗体需要消耗能量。
(√)6.同种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方式一定相同。
(×) 7.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生物大分子。
(√)1.膜上的两种转运蛋白比较3.不同因素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1)影响因素。
(2)曲线分析。
4.探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设计思路(1)探究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2)探究是自由扩散还是协助扩散。
5.归纳概括同一物质的不同运输方式考向1|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1.下图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根据乙侧耗能的情况可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 .图示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水分的方式相同C .图中a 和b 不是静止的,其运动的特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D .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影响葡萄糖、Na +等物质的运输B 解析:动物细胞内的K +浓度远高于细胞外,会通过主动运输将K +运到细胞内(图中K +进细胞耗能),而Na +正好相反,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Na+运输到细胞外(图中Na+出细胞耗能),据此可判断甲侧是细胞外,乙侧是细胞内,A正确;图中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与图中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B错误;图中的a是磷脂双分子层,b为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大都可以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利于物质的跨膜运输,C正确;葡萄糖、Na+等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会破坏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进而影响到葡萄糖、Na+等物质的运输,D正确。
高中生物《第四章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3 新人教版必修1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特征:
1. 逆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 3. 需要消耗能量
如: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 皮细胞, 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 等离子进入细胞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要消耗细胞内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的一种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的意义:
是否需要 载体蛋白 是否消耗 细胞内的 能量 代表例子
不消耗 水、氧气、二氧化碳、 乙醇、甘油、苯等脂溶 性的物质通过细胞膜
不消耗
需要消耗
葡萄糖、氨基酸 葡萄糖通过 通过小肠上皮细 红细胞 胞膜;离子通过 细胞膜等
大分子的跨膜运输
• 胞吞:当细胞摄取
大分子时,首先是 大分子附着在细胞 膜的表面,这部分 细胞内陷形成小囊, 包围着大分子。然 后小囊从细胞膜上 分离下来,形成囊 泡,进入细胞内部。
细胞膜的主动运输是活细胞的特性,它保证 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 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 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
比较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项 目 自由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不需要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需要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 需要
运输方向
小试牛刀
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 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 B代表 ; D代表 。 2、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 表被动运输的 是 。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 是图中编号 ;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 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 号 。
特征:
1. 顺浓度梯度运输 2. 需要载体参与 3. 不需要消耗能量 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被动运输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教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备课:施教日期:学习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进行图表的解读。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课时:1知识结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分子或离子:被动运输:自由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协助扩散: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主动运输: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2、分子的跨膜运输:胞吞胞吐【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______和______。
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本P70左图所示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
思考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一、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1、预习后填写以下内容:①物质跨膜运输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根本区别是:主动运输是____________条件下,需要_________,这种方式对细胞生活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为什么?思考3、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思考4、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是什么作用?对人体有什么意义?技能训练: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哪种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你是如何作出以上判断的?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分为两大类: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它们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但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
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还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例题: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CO2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进出细胞2、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移向低浓度处。
高中生物_高中生必修一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复习回顾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让学生对基础内容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探讨”,提出问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
教学说明:设立问题情景,先将复杂的生物膜中磷脂双分子层单独抽离出来,单一去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考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激情。
三、物质运输的方式(一)、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1、概念知识:多媒体展示扩散现象,引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原因和方式,是不是和上述扩散相似,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让学生阅读课本,结合学案思考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蛋白、是否需要消耗细胞内的能量,并举例说明。
然后让学生回答并总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的概念。
教学说明:该部分内容简单,通过学生自学完成,教师再通过播放三种运输方式的flash动画更加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
2、比较分析:比较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区别。
组织学生分析填表,反馈和纠正,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填写。
教学说明: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爬黑板让学生加深印象,并及时发现问题,明确用词的准确性。
3、讨论分析:进一步提出问题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组织学生讨论并绘制曲线(横坐标为影响因素,纵坐标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度)。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图,展示各组的成果。
教学说明:本环节巩固理论知识是对课本知识扩展和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总结,只有理解了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才能完成本环节教学任务,既突显书本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制做图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胞吞、胞吐通过播放变形虫摄食的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胞吞、胞吐的过程,并引导学生回忆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并提问:分泌蛋白从内质网开始到分泌出细胞外一共穿过了几层膜?让学生加深认识。
(完整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I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属于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学习内容主要有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及胞吐的主要特征和各自的区别。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所以本节的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以后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知识.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知识基础:在本章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组成、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一些实例,但还未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原理进行学习。
本节内容就是系统的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所以本节内容对于高中学生并不难理解,因此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2、认知能力:高中生已达到一定分析处理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3)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4)正确解读坐标图与表格。
2、技能目标:(1)逐渐形成打破定势思维,实际问题实际解决的能力。
(2)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3)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点:1。
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五、教学难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通过已知跨膜运输的特征推出跨膜运输的方式。
六、教学媒体:教科书、板书、PPT课件(包含flash动画)等.七、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引导法。
八、课时安排:1课时九、教学流程图十一、布置作业:本节课后习题及补充习题十二、板书设计: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定义特征2、协助扩散定义特征3、主动运输定义特征4、物质运输类型5、三种运输方式的区别(表格)十三、课后评价:课后对本堂课通过提问引导的方式讲解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学生理解程度作评价。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名师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教学设计亳州三中金叶丽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基于课程标准的这种理念,我引导学生以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课,使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能力,这是过去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没有涉及的能力目标。
一、教材分析(一)内容与地位本节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
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细胞物质交换的功能,本章前两节也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
本节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引导,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从而大胆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学习去验证猜想,完善猜想,从而构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模型。
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看图像、图表,能够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通过观看图像、师生交流,能够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3)通过资料分析、阅读文本,能够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4)通过师生交流、观看图像,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流动性);(2)基本技能(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3)基本思想(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类比分析的理性思维);(4)基本活动经验(学习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
(三)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2.图表数据的解读。
确定的依据:重点1、2均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决定的。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
[思考探讨] 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 区别? 2.参与主动运输的细胞器有哪些? 提示: 1.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的共同之处 是都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消耗能量; 不同之处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 完成。 2.核糖体和线粒体。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图例 O2、CO2、H2O、 举例 甘油、乙醇、苯等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出入细胞 小肠吸收葡萄糖、 氨基 酸、无机盐等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1.胞吞: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 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包围着大分子。然 后小囊泡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 _____, 囊泡 进入细胞内部(如图1)。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 细胞膜 内形成囊泡,然后移到 ________处,并与之 融合将大分子排出(如图2)。
2.主动运输 低 浓度一侧运输到 高 ____浓度一 (1)特点:从____ 载体蛋白 消耗能量 侧,需要_________ 的协助,还需__________。 (2)实例:K+、Ca2+、Na+等离子通过细胞膜。 主动选择 (3)意义: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___________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 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第 3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
1.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 2.掌握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特 点和实例。 3.会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 简单的扩散作用 ①特点:物质通过 ________________进出细 胞。 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 ②实例:气体分子如 O2、CO2、N2,脂溶性 物质如甘油和磷脂,进出细胞取决于 载体蛋白协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协助扩散。 ①特点: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1教学目标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我理解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另外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节课制定的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模块的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
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通过性膜,而这种功能与膜的结构有关,这样进入本章的第二节内容,能进入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这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本节内容又与本模块第五章的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以及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2、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确定的依据: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
另外根据《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3篇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说的课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我将从教材分析处理、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三大方面说明。
一、教材分析和处理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是介绍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及大致功能,第四章前两节已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和物质跨膜运输实例。
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2。
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本教材的特点,确定如下目标:知识目标: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物质性,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3.重难点重点就是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其中两种被动运输方式,学生已有扩散和渗透的知识基础,较易理解。
难点是主动运输。
4。
教材处理学生学过呼吸运动中肺换气、肺部气体交换,已有对物质交换的了解。
通过对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学生对跨膜运输方式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层次。
本节依次讲解被动运输方式、主动运输方式及意义。
二、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法: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 解释原理→总结概念,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本册总结含答案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 1.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2.阐明主动运输的特点以及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比较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不同。
3.说明“胞吞和胞吐”与生物膜流动性的关系。
知识点一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知识梳理1.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01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2)类型:□02自由扩散和□03协助扩散。
(3)自由扩散①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04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②特点:a.□05顺浓度梯度;b.□06不消耗能量;c.□07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③实例:水、□08O2、CO2、□09甘油、乙醇、苯等物质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④影响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10浓度差。
⑤曲线分析(4)协助扩散①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11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②特点:a.□12顺浓度梯度;b.不消耗能量;c.□13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③实例:血浆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影响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14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15种类和数量。
⑤曲线分析a.P点之前,运输速率主要受□16膜两侧物质浓度差的影响。
b.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原因是膜上□17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2.主动运输(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时,从□01低浓度一侧运输到□02高浓度一侧,□03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04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特点:①□05逆浓度梯度运输;②□06需要能量;③□07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3)实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Na+、K+、葡萄糖、氨基酸等的吸收。
(4)影响因素:①细胞外物质浓度;②载体蛋白;③能量。
(5)曲线分析①图A中,P点之前运输速率主要受□08物质浓度影响,P点之后受膜上□09载体蛋白数量或□10能量的限制。
②图B中,Q点的物质运输由无氧呼吸提供能量,P点之后受膜上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③图C中,P点之前运输速率受□11能量的影响,P点之后受□12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人教版教学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人教版教学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实例及区别;(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利用模型和图表,形象地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3)运用比较法,深入理解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强化生命观念,认识物质跨膜运输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3)提高环保意识,关注物质跨膜运输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和分类;(2)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实例及区别;(3)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分子机制;(2)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生理意义;(3)物质跨膜运输与生物体的适应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物质跨膜运输的概念;(2)提问: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中有什么重要性?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分类;(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实例及区别;(2)通过模型和图表,形象地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3)阐述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生理意义;(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练习与巩固:(1)布置课堂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的理解;(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后作业1. 总结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实例及区别;2. 思考物质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应用,举例说明;3. 查阅资料,了解物质跨膜运输与环境的关系。
高中生物跨膜运输教案
高中生物跨膜运输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跨膜运输的概念和分类;
2. 了解跨膜运输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理解跨膜运输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
1. 跨膜运输的概念和分类;
2. 跨膜运输的机制;
3. 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通过举例引入跨膜运输的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跨膜运输的概念和分类
1. 讲解跨膜运输的定义和分类: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2. 介绍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和特点。
三、探讨跨膜运输的机制
1. 分组讨论跨膜运输的机制,汇总结果后进行展示和讨论。
2. 引导学生理解跨膜运输的机制:扩散、载体蛋白和ATP驱动。
四、分析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
1. 讨论温度、浓度梯度和膜通透性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2. 分组讨论实例,展示不同因素对跨膜运输的影响。
五、总结
通过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跨膜运输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加深学生对跨膜运输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通过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跨膜运输的概念、机制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和案
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案
第4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教材分析:由“问题探讨”引入。
可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
分析教材给出的“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来认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能力方面:1、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当于半透膜。
解决方法:(1)通过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渗透现象。
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概念、条件、原理、结果,指出半透膜的特性。
(2)通过分析水分进出红细胞的状况,总结出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2、教学难点: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解决方法:(1)通过名人名言使学生认识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现象深入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利用小组活动讨论确定有价值的问题。
四、学情分析:学生生活中有感性认识,萝卜条用盐淹的前后,久旱的庄稼灌溉前后的现象都见过,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就有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演示法自学讨论法六、课前准备:吸水、萎蔫的菠菜叶,大烧杯,漏斗,半透膜,清水,蔗糖溶液。
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和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2)、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水有差异吗?(3)、水分子跨膜运输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这样的吗?(4)、细胞对物质的吸收有选择吗?如果有,这种选择性有普遍性吗?(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时每刻与环境进行着物质的交换,物质的进进出出都要细胞的边界——细胞膜。
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水分进出细胞的情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首先我们来探究渗透现象。
高中生物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物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
本章前两节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本课是在了解前两节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
本节教材以问题探讨为引导,通过比较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与生物膜在控制物质进出上的差异,从而大胆对物质跨膜运输的的方式提出猜想。
此外,本节的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直观的动画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应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2)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2、能力目标:(1)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2)提高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动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踊跃发言,在交流中建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严密分析的习惯,在发现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三、学生情况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的“膜”指是生物膜(这里主要是指细胞膜),而在这之前的第三章第一节学生已了解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本节就是更详细的介绍其功能之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功能总与结构相关,本章的前两节已学习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知道生物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但学生仍存许多疑问:各种小分子、离子进入细胞时又有什么不同?细胞产生一些大分子(如分泌蛋白)又是如何出细胞膜的?教师根据学生这样的知识背景很容易把学生带进课堂。
四、教学策略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本教学设计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主动运输教案
主动运输教案篇一:第三节物质的跨膜运输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标。
2、能力目标:(1)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地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2)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教学重点/难点1、课题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内吞和外排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1、课题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内吞和外排2、教学难点:主动运输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4.标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篇二:物质跨膜运输公开课教案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第3节(转自: 千叶帆文摘:主动运输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第4章第3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方式,是理解结构和功能相统一原理的很好内容。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同时学生对探究有热情,但是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类型、特点及过程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3、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2、运用表格进行对比、小结3、运用画概念图进行总结(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价值方面不太明显,主要强调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大胆回答问题,也可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等。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进行图表的解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演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______和______。
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课本P70左图所示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
思考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问题探讨]给学生呈现P70图,提出下列讨论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3、观察此图,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播放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的多媒体动画。
设计下表让学生填写:老师讲述(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1、自由扩散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变为蓝色,这就是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ATP,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如O2、CO2、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有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不需要消耗ATP。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3、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如Na+、K+、Ca2+的吸收。
(二)胞吞和胞吐结合P72图讲解。
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优质教案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2课时)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教学难点主动运输。
教学过程能提出其他问题吗?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通过观察此图还可联想第一节内容提出,“细胞需要的离子是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运输?”等问题。
问题探讨1.从图上可以看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苯等小分子(苯还是脂溶性的)很容易通过合成的脂双层;水、甘油、乙醇等较小的分子也可以通过;氨基酸、葡萄糖等较大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离子则不能通过合成的脂双层。
2.提示: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推测小肠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够转运葡萄糖的蛋白质。
3.提示:通过观察此图还可联想并提出,细胞需要的离子是否也通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来运输等问题。
发表看法被动运输教师引导:回顾“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与这种扩散比较,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是学生总结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再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自由扩散的概念。
特点: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既不需载体,也不消耗能量接着教师设问:提出“水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这是为什么?”教师提示:载体蛋白的作用师生总结:得出协助扩散的概念特点:物质由高浓度一边扩散到低浓度一边,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教师讲述: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被动运输;展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示意图”并通过CAI展示下列情景:①木材(或竹捆)从河的上游随水漂到下游;②船装白糖(或食盐、化肥)从河的上游漂到下游(不开发动机);③船装着货物由下游开往上游,船尾冒着白烟且伴有发动机的声音。
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学生回答:(略)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后可稍作点评。
如何判断主动运输:一,物质运输是否消耗能量,第二,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
教师归纳: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不同的,也就说明细胞膜对通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它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生物《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过程(引入——讲述新课——小结)
教学环节内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引入演示实验及回顾旧知
二、新课讲授
(一)被动运输
设疑
1、自由扩散
设疑,回答
2、协助扩散
设疑
二、主动运输
总结协助扩散特点
总结出被动运输的特点
知道物质并不总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有时可以逆浓度运输,
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及能量
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观察
思考
观察思考回答
回顾、思考、填表
学生观察
学生总结
总结主动运输概念及特点
主动运输的意义
对学生进行
图表分析的技能训练
进一步明确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特点同时
设疑
演示实验:向一杯清水中加入某种棕色液体,
?
复习: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介绍:人工合成的脂双层
探究:人工合成脂双层膜对不同的物质的通透性
提出问题探讨1.哪些分子可以通过脂双层膜,他们有什么特点?
2.哪些分子不可以通过脂双层膜,他们有什么特点?
3.不能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细胞需要吗?如果需要他怎样才能进入细胞呢?
理解胞吐和胞吞现象
进一步明确本节的重点知识和核心概念,并将核心概念系统化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二、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能量
载体
三、胞吐、胞吞(大分子)
观察
思考回答
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观察、思考
学生观察
分析资料,提出问题
怎样逆浓度运输呢?
设计实验探究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的条件(能量及载体)
明确扩散现象
明确生物学基本的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知道不同的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
总结自由扩散特点
进一步理解自由扩散特点并应用知识解释问题
说明葡萄糖可以借助载体通过脂双层
出示自由扩散动画,
提问:为什么氧总是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内,而二氧化碳总是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外?
(呼吸作用进行中利用氧气,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细胞内氧气的浓度低,二氧化碳的浓度高)
问题探讨2:出示资料:实验表明,葡萄糖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某种蛋白质,葡萄糖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扩散。该实验说明什么?
出示协助扩散动画,
出示71页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示意图
出示资料:
1、丽藻的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表格出示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由丽藻仍然可以从池水中获得各种离子的现象,有何疑问?
观察现象
闻气味,鉴定化学性质等。
积极思考参与回答
合作探究人工合成脂双层膜对不同的物质的通透性,填写学案
课题
人教版生物①必修第四章第三节.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作者及工作单位
桂林四中高一备课组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包括:扩散、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本节课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有:引导学生针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并尝试解答;分析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训练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学情分析
本节课要用到学生的物理化学知识,如物理的扩散作用原理,化学的相似相容原理;另外学生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理解了细胞膜是物质的,主要有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这些知识都是学习本节的基础。通常学生区分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并不难,但这些方式与细胞膜的结构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就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Βιβλιοθήκη 对细胞的意义4.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标
二、能力目标
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这是在细胞膜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