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诗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思乡的诗句翻译赏析

古诗思乡的诗句翻译赏析

古诗思乡的诗句翻译赏析关于描写思乡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翻译】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连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随意地用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我忍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乡了。

我准备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

《月夜忆舍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翻译】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秋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张籍。

其全文诗句如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翻译】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心事永远说不尽,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检查有没有说全自己的心事。

《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全文诗句如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古诗

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古诗

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1.《静夜思》- 李白-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赏析: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描写明月照床的情景,自然地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疑是地上霜”的错觉,更增添了夜晚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而“举头”“低头”的动作,将诗人思乡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原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赏析: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强调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每逢佳节倍思亲”则直接道出了在节日时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后两句通过想象兄弟登高插茱萸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深。

3.《泊船瓜洲》- 王安石- 原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前两句写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虽与家乡相隔不远,但却有重重山峦阻隔。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同时“绿”字用得极为精妙,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

4.《秋思》- 张籍- 原文: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赏析:首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从而产生了写家书的念头。

“意万重”形容思绪万千,想说的话很多。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写家书时的反复斟酌和不放心。

5.《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 赏析:词的上阕通过“山一程,水一程”的重复,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和遥远。

“夜深千帐灯”则展现了夜晚宿营时的壮观景象,但也更衬托出诗人的孤独。

下阕的“风一更,雪一更”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恶劣,“聒碎乡心梦不成”表达了诗人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痛苦,“故园无此声”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故乡宁静生活的怀念。

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

关于思乡的诗句10句以下是 10 句关于思乡的诗句:1.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此句借景抒情,描写了当时的天气状况,突出了秋的萧瑟、寒冷,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

2.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临近家乡时的矛盾心情,既想知道家中的情况,又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和寂寞,在佳节时加倍思念亲人的感受。

5.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少小离家和老大回乡的不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赏析: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听到有人吹奏折柳曲,心中不由得涌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7.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迷茫之情。

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即使离开了家乡,也依然怀念那里的山水。

9.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赏析:此句借明月寄托相思,表达了诗人与亲人们分隔五地,难以相见的悲伤之情。

10.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渴望归去的心情。

岑参思乡诗句赏析

岑参思乡诗句赏析

岑参思乡诗句赏析岑参(715年-770年),唐朝诗人,字高唐。

他出生在今天的山东菏泽,后来在黄州(今天的湖北省黄冈市)做官。

他的父亲是一名长官,从小就接触到了文学和社交活动。

岑参既有治政才能,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以豪放隽永见长,被誉为“北方巨鹿派”代表诗人之一。

本文将介绍岑参思乡诗句的魅力。

思乡岑参的《思乡》一诗是他心灵深处的倾诉,写出了远离故土和亲人的苦楚和思念。

下面介绍一些诗句。

诗句1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思归。

这是岑参《思乡》中的一句诗。

此句诗讲述了一名江南游子,独自站在楼上,眺望着落日的余晖,并且听到了远方断续的鸿鹄之声。

他思绪万千,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诗句2孤馆灯青,夜深人静,清风吹往年。

这句诗表达了岑参独自在外,夜深人静时回忆起往事,感受到了清风的吹拂。

灯笼下孤独的人影,在清风中显得格外凄凉。

这种孤独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诗句3吴山青遥,雨松风烟,迢迢一别经年。

这句诗表达了岑参离开故土的艰辛,走过了千山万水。

此时他在远方看到了吴山的青翠,听到雨声和松枝的摇晃声,感受到了江南的风景。

虽然已经并肩行过千万里,但是离开已有经年,思乡之情仍旧不减。

思念亲人除了思乡,岑参的诗歌中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下面介绍其中的一些诗句。

诗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句诗讲述了一个男子背负着行囊,在竹林之外,偶见几枝娇艳的桃花。

虽然他身在异乡,但是拾起这几枝桃花,仿若拥有了亲人的拥抱。

值得注意的是,“鸭”在唐代是指出门或启程的意思,因此“鸭先知”也可以理解为“先知要离开”,更加突显出“离别”与“相思”的主题。

诗句2家在涂山,心在吴江。

这句诗,表达了岑参的家乡是浙江嘉兴,而他在黄州做官已经十几年,久离故乡。

明明身在黄州,但是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人和事。

诗句3落日长在,书声琅琅,忆归途。

这句诗写出了岑参对离家的坚定信念。

尽管已经长时间离开,但是他仍在读书求学,在思索回家的途径。

与思乡有关的诗句及鉴赏

与思乡有关的诗句及鉴赏

与思乡有关的诗句及鉴赏思乡诗句赏析(一) 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说客居洛阳城,又见秋风。

平平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

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

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

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

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

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晋书·张翰传》)。

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

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

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

“欲作家书意万重”,“欲”字紧承“见秋风”。

这“欲”字颇可玩味。

原来诗人的心情是平静的,像一泓清水。

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

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

古诗词赏析宋词中的思乡情怀

古诗词赏析宋词中的思乡情怀

古诗词赏析宋词中的思乡情怀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流传至今的思乡情怀更是引人注目。

宋代文人通过诗词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借助细腻动人的语言描绘了离乡背井的心情。

本文将选取几首经典的宋词,进行赏析,带领读者一同感受宋词中的思乡情怀。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晏殊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若悟长门事,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可怜一曲笛,无情也似三春恨。

这首词以写景入手,通过描绘山光和池月的变化,暗示了思乡者对故乡时间变迁的牵挂。

接着,晏殊以问句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长门事的悟性和离人的冷落。

接下来的几句,则勾勒出主人公酒醒时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可怜一曲笛,无情也似三春恨”,再次用音乐的形式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给整篇词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韵味。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渐渐地雨声收后,春笋般的思念此起彼伏。

辛弃疾通过青玉案和元夕的描写,将烛光、流萤、夜色等细腻的意象穿插其中,使整首词充满着离别中的思乡之情。

词的结尾,辛弃疾运用了几个形象化的动作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和祈盼,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除了上述两位大家外,苏轼也是宋代以思乡情怀著称的文人之一。

下面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又雨,画楼西畔桂堂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词以问答的方式展开,苏轼从“明月几时有”的问题开始,引发了对人生和人世的思考。

他表达了几度离乡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最后,苏轼提到“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还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夕阳下的溪亭和归途中的意外情况,表现了思乡者返乡的渴望和现实的阻碍。

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

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

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乡古诗《枫桥夜泊》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文《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

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

“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

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

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

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

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

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

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

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思乡诗大全赏析

思乡诗大全赏析

思乡诗赏析思乡诗大全赏析《乡思》【宋代】李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

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

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滞雨》【唐代】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所谓“滞雨”即因雨而停滞之意,可诗的首句却不说“夜雨滞长安”,反而说“滞雨长安夜”,于是,“雨”也因“滞”字多了几分厚实、缠绵的质感,让人觉得有无法排解的凝重。

有雨的夜向来最引人迷醉,最让人动情,因为夜晚、雨水总是让人与怀念结合起来,这怀念因夜而深远,因雨而厚重。

更为重要的是,有雨的夜总是为我们创造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属于倾听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少一人。

▶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

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括。

《思江南》【唐代】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看到冬天的枯草又开始绿了,留在远方的.游子也动起了思念故乡的感情夜里梦见自己踏上了回乡的道路,在梦中还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梦就醒了!《秋思》【唐代】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此诗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宋代】王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思乡的古诗赏析

思乡的古诗赏析

思乡的古诗赏析《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2.疑:怀疑,以为。

3.举头:抬头。

【韵译】: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赏析一】: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

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

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关于思乡的诗句赏析

关于思乡的诗句赏析

关于思乡的诗句赏析 【关键词】 诗词 名句,抒情,思乡,想象,白发 【名句】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出处】 宋 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

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译注】 不禁遐想,回到了家,小孩会抓着衣角,笑我满头白发吧。

① 华颠:头上白发。

【说明】 远离故乡的游子, 即将踏上归家的路程, 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是难以形容的。

而作为被强留仕金的吴激来说,这种心态显得更加复杂而深沉。

在这首词中,作 者以饱蘸感情的笔墨, 运用白描的手法, 既对这种归心似箭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 述,又吐露了一腔思乡的浓烈情意。

吴激早年在宋朝甚有声名,春风得意。

此时屈仕北国,贰臣之疚自不待言, 而思念故乡之情也只能托归来的游子之口道出。

整首词造语清婉,哀而不伤。

那 无可奈何的思乡情丝仍能激发起读者深切的同情。

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 词名句请关注“” 【赏析】 这首词不同于大多数思乡诗 作。

一般的思乡诗多表达有家难回的惆怅或不得归家的苦衷, 而这首写的是1/5归家途中的情景,因此情调不是那么低沉。

“夜塞茅店不成眠, 残月照吟鞭”写游子旅居茅店, 因久别将归而一时难以 入眠,这其中有思归心切的因素,也有得以回家的激动情绪。

“残月照吟鞭”, 终于,他还是动身启程了,且行且吟。

“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两句是以 自然景物来泻染气氛,“催”字写游子急于归家的心情。

“鸥似雪, 水如天”是眼前所见之景, 这种美景唤起了游子当年的美好回忆。

作者生长于江南, 鸥鸟如雪一般洁白, 碧水连天, 如诗如画, 他的家乡应是这样。

“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几句是作者的想象,十分真切动人。

作者想 象游子回家的时候,有小孩牵着他的衣服撒娇,还不忘笑他满头白发的样子。

这 几句充满戏剧性,其中既有得享天伦之乐的喜悦,又有年老体衰、时不我待的淡 淡哀愁。

思乡古诗加赏析

思乡古诗加赏析

思乡古诗加赏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静夜思》简直太绝了!你想想看,就像在一个安静的夜晚,你独自躺在床上,那透过窗户洒在地上的月光,白晃晃的,是不是真的会让人以为是地上结了霜呢?这时候你不自觉地抬起头,看到那一轮明月,哎呀,瞬间就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呀!就好比你在外地漂泊,看到某个和家乡相似的场景,心里那种酸酸的感觉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得真是让人感同身受啊!你一个人在外地,那种孤独的感觉就像一只离群的小鸟。

每次到了过节的时候,那种对亲人的思念就更加强烈了。

就好像过年的时候,你看着别人一家团圆热热闹闹,自己却只能在电话里听听家人的声音,心里得多不是滋味啊。

你能想象到他的兄弟们都去登高插茱萸,却发现少了他一个人,那种画面感多强啊。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这句诗,把那种对故乡的期盼写得淋漓尽致。

春风吹过,江南的岸边又绿了,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

可是他却在想,这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呢?这就像你在一个美好的季节里,看到周围的景色都那么美,却突然意识到自己离家好远,心里就盼着能快点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

比如说你在春天看到花开满树,却想到家乡的那棵老槐树,是不是也开花了呢?你是不是也想马上回到家去看看呢。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的这两句诗,简单却又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特殊情感。

今晚的露水从今夜开始就变白了,可是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这就好像你在外面吃了再多的美食,总觉得还是妈妈做的饭最香一样。

无论你走到哪里,看到的月亮再圆再亮,心里总会觉得故乡的月亮有着不一样的光芒,那是一种深深的眷恋和牵挂。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呢,在外地看到月亮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的一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充满了岁月的沧桑感。

思乡的优美诗句翻译赏析

思乡的优美诗句翻译赏析

思乡的优美诗句翻译赏析导读:关于描写思乡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翻译】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的孤影。

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翻译】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连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随意地用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我忍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乡了。

我准备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

《月夜忆舍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翻译】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秋思》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张籍。

其全文诗句如下: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翻译】洛阳城中又刮起了秋风,那凉丝丝的秋风似乎在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向亲人诉说。

心事永远说不尽,无奈太匆匆,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合上的信封,检查有没有说全自己的心事。

《出塞》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全文诗句如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古诗中的乡愁与思乡情感赏析

古诗中的乡愁与思乡情感赏析

古诗中的乡愁与思乡情感赏析乡愁与思乡情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些诗歌以深沉的情感和纯粹的表达给人们带来心灵的触动。

本文将从古诗中乡愁的表达与思乡情感的赏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展现古诗中深深感人的情感世界。

一、乡愁的表达古代诗人常常以乡愁为主题,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他们通过描绘乡土风景、亲友离别等方式,抒发出自己的情感。

1. 描绘乡土风景古诗中常以对乡土风景的描写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归帆过远眺。

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红袖凭阑干。

昨夜酒醒今朝愁,更傍人归潮又晚。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夕阳、秋水和渔船等元素,将作者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露出来。

整首诗情感激荡,给人以浓郁的乡愁之感。

2. 描写亲友离别古诗中还常以亲友离别来表达乡愁。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即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例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高楼登瞭望为切入点,通过描绘人们纷纷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愧疚之情。

诗中悲壮的笔调与纷乱的离别场面交相呼应,使人们感受到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思乡情感的赏析思乡情感是古代诗人常常表达的一种情感,他们通过深沉的抒发和真挚的回忆,使读者能够共鸣和感动。

1. 深沉的抒发思乡情感常常以深沉的抒发方式呈现在古代诗歌中。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已经提到过。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词语和朴素的句式直抵人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

2. 真挚的回忆古诗中,思乡情感通常通过回忆的方式表达出来。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即是一个例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无边落木和滚滚长江等元素,使读者回忆起自己的家乡。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给人平添了许多哀伤和感慨。

[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思乡诗词名句赏析

[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思乡诗词名句赏析

[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思乡诗词名句赏析诗词名句,抒情,思乡,松树,风雨声【名句】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出处】元虞集《院中独坐》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译注】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总是毫无理由的迎风发声,像下雨声一样。

【说明】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

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

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赏析】“何处它年寄此生”,诗劈头就是这么一问,人生寄何处?这是来自于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诗人生长在江南,那江南自然是他感情最深厚的地方,只可惜,身不由己,他有家难还,因而发此感慨。

“山中江上总关情”,江南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牵动着作者的内心,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江南故土。

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这两句是无理之辞,传达的是诗人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

诗人乡愁难耐,无以发泄,竟然埋怨起屋边的松树了。

那松树真是不解人情,它总是没理由地发出像下雨一样的风声。

松树自然不解作者的愁思,它发出的声音也是自然常理,明明是风的声音,作者偏偏听起来像雨声,这松树也真是冤屈。

松树“绕屋”,表明诗人居京已有多年,一年年的时光流逝,让作者心惊,以至情感异常敏感。

“尽把风声作雨声”是作者的错觉,正是诗人移情所产生的作用。

江南的雨声,诗意盎然,真是自然界的天籁,作者对此印象尤为深刻。

当他听到北方的风吹草木声时,就联想到了江南的雨声,可见作者思乡已到痴迷的地步。

同时,这句又是激愤之语,风声不该这么无赖,来家中作者的思乡愁情。

王安石的思乡古诗

王安石的思乡古诗

王安石的思乡古诗王安石的思乡古诗《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思乡诗,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

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思乡古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泊船瓜洲》年代: 宋作者: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京口:今江苏镇江。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2]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简析】: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居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边。

暖和的春风啊,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哟,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赏析】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身体力行致力于改革的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

据史料记载,王安石1069年开始推行新法,数年后,因新旧党争十分激烈,宋神宗终于下令“权罢新法”,王安石也被迫辞官。

晚年在钟山过着隐居生活。

据说王安石辞官的第二年,皇帝又起用他,召他进京。

一日,诗人乘船路过瓜洲,因怀念金陵故居,在船停泊瓜州小憩时,王安石立在船头远眺,看到京口和瓜州就隔着一条长江,钟山也只是相隔着几座大山,春风已经吹到了江南,大地又是一片春光,他想到这里,不禁又想起自己推行的变法运动,他深信自己一定会使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不由又触动了对家乡的情思。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不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在这四句诗中诗人特别喜欢“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因为春风暗示了他推行的变法运动,可是,又觉得“到”这个字用得还不够生动,他想改成“入”和“过”,后来又想到了“满”,又都觉得不满意。

整整想了一夜,却没有结果。

【思乡的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思乡的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思乡的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思乡夜》作者:迷失的稻草人不经意的一抬头天上的月儿不知何时又开始圆了柔和的月光使我又想起父亲的嘱咐母亲的叮咛在出租屋的白炽灯下怀念千里外那盏熟悉的灯光和灯光下慈祥的面容今夜母亲是否又独依门栏遥望着我曾离去的方向说:又一年了......而我只有就着乡愁用廉价的老酒把自己灌醉在月色最美的这些晚上醉吟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词》作者:刘星辰一抹晚霞带走了白日的阳一杯浓酒却带不走丝丝的伤一池杨花青莲水一捧秦淮笼沙月芊芊细手弄青云盈盈笑语叹歌声回忆无奈秦汉月此身落魄巴蜀地日日伤怀悔不该步步维艰道苦难入乡随俗实不易悔来无济异乡人人不寐冷月如霜心难安家在何方关于思乡的诗2《月夜思乡》作者:贾源今晚饮一壶月色想念蛙声鼓响向着故乡的方向北方的风带着惆怅一路的风尘碌碌似淡淡的银色清光世事的艰辛都燃烧在胸膛一杯久聚的愁绪饮醉了天上的月亮看不清四周的景物朦胧着泪眼如霜梧桐咋绿还黄斑驳在衰老的池塘不见了树上的鸣蝉无法对着故乡吟唱关于思乡的诗3《思乡愁》作者:夣中锝涙月牙弯弯思乡愁问候远方父母泪儿,对着家乡方向再次泪流满面随着夜色渐渐入夜城市的星空依旧是那么炫丽夺目家乡的那一片天一片足迹踏便熟悉的脚步声一步一步地醒来多少年了,不变的是你们温暖的话语儿啊!要注意好身体儿啊!不要挂念我们儿啊!你要好好工作脑海里辗转难眠第二天我便踏上了征程晃悠悠地数不清是多少日日夜夜那夜,那晚我真的回来了爸爸妈妈此时,新年的钟声已然敲起关于思乡的诗4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2、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李益《塞下曲·其一》3、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

——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4、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5、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0首思乡古诗词大全 赏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0首思乡古诗词大全 赏析

导读思乡,实际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 睹物思人。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

如温庭筠《高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

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人们思乡缘由是由于。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

1.《泊船瓜洲》宋朝·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次北固山下》唐朝·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静夜思》唐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春望》唐朝·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关山月》唐朝·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朝·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

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

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以下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共含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思乡诗《邯郸冬至夜思家》赏析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释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

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转运官物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③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十二月下旬,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古代冬至有全家团聚的习俗。

译文我居住在邯郸客店(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农历冬至。

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题解这首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

“邯郸”,今属河北。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相当于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在唐代,冬至是很重要的.。

这一天,朝廷要放假,民间就更热闹了。

大家穿新衣,互赠饮食,互致祝贺,一派过节的景象。

白居易写这首诗时,正宦游在外,夜宿于邯郸驿舍中。

名解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冬至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

如今远在邯郸的客店里,将怎样过法呢?只能抱着膝坐在孤灯前,在静夜中,惟有影子相伴。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

第二句,“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自然引出“影”。

而“伴”字,又将“身”和“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

“影”与“身”皆抱膝枯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驿”,驿站,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家里人一定也过得不快乐。

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吧!三、四两句十分感人,也颇耐人寻味:诗人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诗意思及赏析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诗意思及赏析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诗意思及赏析您是刚从我们家乡出来,一定了解家乡人情事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绮窗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开?这是一首思乡诗,通篇运用借问法,完全以问话的口吻,借白描记言的手法,简练而形象地表达了游子思念家乡的感情。

开头两句,诗人以一种朴实自然的语言,传神地表达了主人公强烈的乡思的急迫感情。

“故乡”这个词先后出现两次,体现出诗人思乡怀乡的迫切心情,流露出一种孩童式的亲切纯真。

久居在外的游子,见到故乡的亲友,最先渴望知道的就是家乡的人情世事。

诗人只用白描手法记言,却把主人公在特定情况下的情感、心理、神色、语气等生动地表现出来,且用笔俭省,足可见诗人功力之深厚。

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于是,“寒梅”便被诗化,便成了故乡的象征,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同时,诗还省略了对方回答的内容,因为开或未开已不太重要,都同样会激起“我”对故乡的更多思念。

正因如此,才言啬意丰,余味无穷。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

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

全诗平淡质朴,却诗味浓郁。

诗人寓巧于朴,运用典型化的技巧,如叙家常。

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前两句纪实,侧面写“思家”。第一句叙客 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这个 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但是如 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 好。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 “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 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 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 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 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 情,已溢于言表。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后两句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 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 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 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 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 “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 真实感人。
与浩上出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古歌——《汉乐府》
首句“杀”字表示愁情的程度之深。
二句 “出” “入” 二字描述出征人 烦乱愁闷、坐立不安的神态。 ——形象、生动的动词、形容词的运 用。
古歌——《汉乐府》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写社会现 实。 汉代兵、徭役繁重,百姓远离家乡, 终身漂流异地,忧愁抑郁。
古歌——《汉乐府》
“令我白头”,用白发形容愁之长之 深。 “离家”两句,前句点出愁是乡愁, 后句用衣带松弛来形容人因极度悲秋 思乡而煎熬消瘦。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与浩上出人同看山寄京华 亲故——柳宗元
这是一首凄苦的思乡诗,诗中表 现的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令人不 忍卒读。同时这也是一首哀怨诗,诗 中所表达的被贬谪的愤激不平让人肝 肠寸断。
与浩上出人同看山寄京华亲 故——柳宗元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来描述思想的感受。在 诗人眼里,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 点一点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特别是秋天季节, 草木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登山临水,触目 伤怀,更使人百感交集,愁肠欲断。下面两句 通过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道出了原委, 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意思是说,如果把自 己的愁肠割成千万份,把自己的身子化成千万 份的话,当随风飘落在山峰上的时候仍然注视 着一个地方——故乡。这就把诗人埋藏在心底 的贬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不可遏制地倾吐了 出来。
羁旅思乡诗
目录
题材特征 常见意象
举例赏析
题材特征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 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 后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 或探亲访友。他们眼中有所见,耳中 有所闻,心中有所感,由此触发灵感, 写下诗篇。这类诗大多抒发绵绵的乡 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 的苦闷,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漂 泊愁苦。 返回
常见意象
自然意象 动物意象
乐器意象
日常生活意象
返回
自然意象
1. 月:以月的阴晴圆缺表示怀土之思和 不归之叹。 2. 秋风: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 情。 举例
3. 雨:在视觉上的朦胧模糊和听觉上的 穿透力极易触发乡关之情和羁旅之叹。
如:“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李 白《秋浦歌其二》
返回
动物意象
古歌——《汉乐府》
“胡地”两句,写出北方萧疏肃杀的 秋景,增添了诗中乡愁的色调和气氛。 狂风枯树令人悲秋之愁倍增。
——触景生情,以景衬情。
古歌——《汉乐府》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心中的 愁思无从表达,不能言传,只有像车轮 似的在腹中回环辗转地折磨人,使人难 以忍受。 ——将无形的愁思比作有形的车轮,使 其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令人更 觉思乡之意的深沉。
返回
乐器意象
1. 笛:怀离愁,思旧情。
2.角、筚篥、笳等
如: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 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 飞。《春夜闻笛》
返回
日常生活意象
1. 砧声:捣衣声是无数女性心中难言的 怨,也是在外游子挥之不去的愁。 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 不尽,总是玉关情。
2. 舟:在伤感失意的人中,舟是孤独落 寞,飘零无限的象征。
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 岳阳楼
返回
古歌——《汉乐府》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古歌——《汉乐府》
这是一首征人流落异地,思念故乡的 悲歌,通篇围绕一个 “愁” 字来写。 意象:秋风。借秋风触动人的愁思之 情,比较常见。
1.雁:多用来表现诗人滞留他乡孤独 寂寞的情绪。 如: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 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2. 杜鹃:归因于杜鹃的啼叫声,杜鹃 集中表达了哀愁悲惨冤屈的感情,象 征游子之思、离别之仇。
动物意象
3.猿:猿的悲啼能引起思乡之情,将 人臵于落寞寂寥的境地。 4. 梧桐:飘零,孤苦凄凉。
返回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的习俗。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 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寂 之感和思家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 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 象等手法,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 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