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_吐血整理
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NP:一国永久居民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计算原则:GDP——国土原则;•GNP——国民原则。
•例:一个在中国开公司的美国人取得的利润属于美国GNP的一部分,但不是美国GDP的一部分。
•生产法: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产出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用这种方法统计出来的价值总和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这一时期所有新创造的价值。
•例:一件衣服要经过种棉、纺纱、织布、制衣和销售五个环节,假设棉花价值15元(当年新增价值),纺成纱售价20元,再将纱织成布售价30元,制成成衣卖给售衣商价格45元,最后售衣商卖给消费者一件衣服为50元。
试用增值法计算GDP?•解:15+5+10+15+5=50元•支出法—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需求(即总支出)角度来测算GDP的数值。
•GDP=C+I+G+NX=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净出口消费支出:指的是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消费支出包括:•(1)对耐用消费品(彩电、冰箱、空调等)的支出;•(2)对非耐用消费品(食物、衣服、染料等)的支出;•(3)服务支出(医疗、教育、娱乐等)。
投资支出包括购买新资本品(即固定资产投资)的支出和企业存货增加的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投资。
存货投资=年末存货价值-年初存货价值•政府支出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支出中用于转移支付的部分。
•转移支付包括失业保险,退伍军人抚恤金、老龄及残疾人的补助金等。
•净出口指净出口差额。
即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以后的差额。
•出口(X):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到国外, 由国外的消费者, 生产者或政府对这些产品或服务进行购买。
•进口(M):是本国居民, 企业或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九章宏观经济运行与国民收入核算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总需求必须等于总供给。
四部门经济均衡C+I+G+X=Y=C+S+T+MS=I+(G-T)+(X-M),私人储蓄的3个作用1将储蓄借给企业部门2将储蓄借给政府部门3将储蓄借给外国部门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实际GDP:按基期最终产品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最终产品的现期价格水平与基期价格水平的变动上。
GDP=C+I+G+NXGDP缩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通货膨胀率=GDP缩减指数变化/上一年的GDP缩减指数生产价格指数PPI,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样本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生产者索取的价格失业的四种类型1摩擦性失业2季节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
(自产自销产品不算人GDP)第十章总需求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图像横轴Y ,纵轴AD ,画出Y=AD线Y=AD=C+I+G+NX I+G=S+T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净出口被称为在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一个经济体中,只要实际产出偏离均衡产出,存货变动机制的作用就会使实际产出向均衡产出趋近,并最终稳定在均衡产出的水平上。
消费函数:C=C0+cY c是边际消费倾向dC/dY 平均消费倾向C/Y储蓄函数:S=-C0+(1-c)Y (1-c)是边际储蓄倾向dS/dY 平均储蓄倾向S/Y三部门经济均衡产出公式Y=C0+I+G/1-c乘数,一单位总需求的变动会导致数倍均衡产出的变动,这个倍数就是乘数投资乘数m i=1/1-c 和消费乘数一样政府购买乘数考虑政府转移支付TR Y=C0+cTR+I+G-cT/1-c m g=1/1-c税收乘数m t=-c/1-c政府转移支付乘数m tr=c/1-c税收随税率变化后,各乘数的分母改为1-c(1-t)t是税率分子C0+cTR+I+G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1经济中必须存在闲置资源2经济中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从外国部门购买产品3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4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加速数:一定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加速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1经济中不存在过剩的生产能力2技术水平不变3一个经济体能够在一个期间内生产出净投资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等资本品第十一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横轴Y,纵轴i投资函数:I=I0-bi b是利率弹性IS曲线斜率:(1-c(1-t))/b 产品市场均衡货币需求:也称流动偏好,是指人们出于某些动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人们持有货币的3种动机和需求:1交易动机2谨慎动机3投机动机1交易性需求2预防性需求3投机性需求货币需求函数:L=kY-hi k是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h是利率弹性流动偏好陷阱:在利率水平极低时,货币需求会趋向无穷大货币乘数: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基础货币所导致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吐血整理
第一章一、与定义与区别国内生产总值: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的三种统计方法1.增值法(部门法)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的来源。
最终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公式:()3. 收入法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三、其他经济指标1. :国内生产净值=-(固定资产)折旧2.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3. :个人收入=—转移支出+转移收入转移支出: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收入: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
4: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个人储蓄+消费者所付利息四、的价格矫正指数名义: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最强精简版~!顿时毫无压力~~~来源:杨宝通的日志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Part One未完待续哈两组概念1、宏观经济学需要构建模型来解释问题内生变量:模型中需要解释的变量外生变量:模型接受为给定的变量2、价格的伸缩性与黏性长期我们认为价格呈现伸缩性,短期价格呈黏性第一部分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相关概念1、定义:国内生产要素所得的总收入国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总支出2、名义GDP: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实际GDP:用一组不变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可理解为排除价格因素)GDP平减指数=名义GDP / 实际GDP二)GDP核算1、支出法支出的组成部分用Y代表GDP国民收入核算式:Y = C + I + G + NX强调:λ炒房不属于投资,属于投机并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只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λ I为实际投资λ I:企业固定投资&住房固定投资&存货投资投资为新资本的创造EX:1)史密斯为自己购买了一所百年历史的维多利亚式房子2)琼斯为自己建造了一所全新的现代房子解释:2)创造GDP 史密斯购买的房子只是已有住房的重新配置,史密斯购买住房属于投资,而卖主的存货投资减少,因此不增加GDP,该房子已经包括在建造当年的GDP当中,属于存货投资一项λ政府购买不等同于政府支出另外一部分为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2、收入法3、生产法:各部门增值的总和(增值:产出的价值减去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三)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GNP衡量国民所赚取的总收入GNP = GDP + 国外对国内的要素支付—国内对国外的要素支付NNP = GNP —折旧国民收入= NNP —间接企业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企业得到的价格之间的差额)个人收入= 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股息+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利息收入(注意:个人收入中已包含利息的部分)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个人税收和非税收支付(对政府的,如停车罚款)四)国民收入基本公式两部门:I = S (实际投资= 实际储蓄)三部门:C + I + G = C + S + T→I + G = S + T→I = S + (T-G).(T-G)为政府储蓄S为私人储蓄即I=S’四部门:C + I + G + (X-M) = C + S + T + Kr→I + G + (X - M ) = S + T + Kr(Kr为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诸如灾害救济款等在内的转移支付,它来自生产要素的收入)S ——居民私人储蓄(T-G)——政府的储蓄(M-X+Kr)——外国对本国的储蓄二、CPI与失业一)CPI衡量总体物价的方法GDP平减指数与CPI区别: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2、G: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C:包括进口品3、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固定的权数—一篮子商品GDP平减指数给予变动的权数二)失业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失业分类:1、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寻找工作或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现象主要是相互找不到彼此的信息增加职业训练计划与提高信息沟通可降低这方面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指市场竞争的结果或者是生产技术改变而造成的失业主要是职业匹配程度,技术的原因维持时间较久3、季节性失业4、残余性失业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需求决定生产,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建立在以需求为中心假设:1、两部门经济—居民:消费和储蓄厂商:生产和I(意愿投资,不随利率变化)2、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故GNP、NNP、NI、PI和DPI 都相等。
(完整word版)《宏观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宏观经济学》总复习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框架。
2、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GDP、NDP、NI、PI、DPI之间的关系。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GDP中扣除了折旧后的产值。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的概念)国民收入(N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的各种生产洋提供者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货币价值之和。
个人收入(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全部收入之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最后归个人所有并能直接支配和使用的全部收入。
(2)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GDP-折旧(资本消耗)=NDPNDP-企业间接税=N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和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红利=PIPI-个人所得税=DPI3、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那些?凯恩斯提出的基本心理规律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是指由于资本家普遍对未来存在信心不足,从而导致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
流动偏好指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以及投机动机而使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产生偏好。
4、凯恩斯理论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在何时达到均衡?如何调整以实现均衡?(1)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当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经济达到均衡。
(2)如果投资大于储蓄,经济社会的总支出大于总收入,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大于零,即企业的存货会增加,企业会削减生产。
反之,储蓄大于投资,经济社会的总收入大于总支出,企业的非意愿存货投资小于零,即企业的存货会减少,于是,企业会扩大生产。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以领土为统计标准,在本国国土范围内的财产和劳务获得收入计算在内的。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GDP是指最终产品的总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
2: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 GDP是指当年内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4: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出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6:GDP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最终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最终产品---劳务。
2.存货:视为企业自己买下的存货投资。
(往年生产当年销售的不计,本年生产未出售的计入)3.最终产品: 一消费和投资为目的的现期生产和出售的产品。
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而言的。
4.中间产品:指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或现期生产出来的但是进入了其他产品或劳务的产品或劳务。
5.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的三个主要指标。
6.GDP反映福利水平变动的局限性:1.他不反映分配是否公平2.非市场活动得不到反映3.有些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法得到反映。
4.它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GDP中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无法反映人们从产品和劳务消费者获得的福利状况。
5.由于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的差异,两国GDP指标难以进行精确比较7.GDP增长率:指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 GDP紧缩指数:是给定时期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所有商品在基期与当期之间的价格变化情况。
9. 支出法: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10.支出法计算GDP公式:GDP=C+I+G+(X-M) C为居民消费支出,I为企业投资支出,G为政府购买性支出,X为出口,M为进口。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宏观考试重点一、 名词:1、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经济体系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说明: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GDP 是一个流量概念;GDP 是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有些产品和价值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GDP 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 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 :是本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民原则。
3、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即: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100%以u 代表失业率,则有:%100⨯=LU u 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人,可以归于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者三种类型。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
实际上,由于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技能并支付不同的工资,工人可能会离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找一份新的更好的工作。
这种由于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之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与摩擦性失业不同的是,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工人试图寻找最适合他们个人技能的工作,而是现行工资下,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差别: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之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题库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单项选择题1.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C、In、S、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GNP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A.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该国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B.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该国的国民(无论在哪里居住)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货币价值总和C.等于C、S、G、和Xn 的总和D.在数值上总是低于GDP3.一国的GDP 和GNP 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GDP 包括()A.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B.固定资本消费C.转移支付D.政府购买支出4.在哪种情况下,GDP 会等于GNP?()A.转移支付为零时B.固定资本消费为零时C.外国要素所有者在该国内获得的净要素报酬为时D.个人税收为零时5.假定李强支付1000 元给王刚,则()A.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000 元B.可以肯定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增加的数量C.可以肯定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但无法确定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增加还是减少D.据已知信息无法确定国内生产总值是否发生变化6.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时怎样避免重复计算?()A.在计算时包括转移支付B.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都计算在内C.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D.只计算中间产品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 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8.刘老师在家里后院自己种菜供自家食用,这种活动()A.不计算在GDP 之内,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B.不计算在GDP 之内,因为这里包含了中间产品C.计算在GDP 之内,因为它反映了生产活动D.具有生产性,但不计算在GDP 之内,因为没有市场交易发生9.可以将哪几项加总求得GDP?(),.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出口和进口B.国内私人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消费和净出口C.消费、投资、工资和租金D.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进口10.净出口是指()A.输往其他国家用于消费和投资的物品B.出口加进口C.出口减去进口D.进口减去出口__11.国内私人总投资是指()A.私人投资加上公共投资B.净投资加上资本折旧C.经过按物价变动幅度调整之后的净投资D.净投资加上净出口12.在核算国民收入时下列哪一项会被计入“投资”项目()A.购买私人用汽车B.购买新房屋C.购买公司债券D.购买金币13.在经济学的定义中,投资包括()A.任何企业存货的增加B.储蓄帐户上的现金增加C.购买普通股票或优先股票D.购买耐用品,如汽车、冰箱等14.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定义,投资是指()A.企业用于购置机器设备的支出B.所有建筑C.企业存货的变动D.以上都是15.要核算GDP 时,政府转移支付(例如社会保障支出或失业救济等)是()A.计入GDP 中的B.投资支出C.计作政府购买支出D.计作消费支出16.在核算GDP 时,转移支付()A.不计入是因为它们仅仅反映通货膨胀水平B.不计入是因为它们不具有“生产性”C.计入是因为它们属于投资支出的一部分D.计入是因为它们增加了接受者的支出17.GDP 与NDP 的区别在于A.GDP 计算的是总出口,而NDP 计算的是净出口B.GDP 包括企业税,而NDP 不包括企业税C.在计算GDP 时计入的是净投资而计算NDP 时计入的是总投资D.在计算GDP 时计入的是总投资而计算NDP 时计入的是净投资18.如果折旧高于当年私人总投资,则说明()A.名义GDP 上升,但实际GDP 下降B.投资是负的C.该经济中的进口大于出口D.经济在扩张19.在哪种情况下,一国经济在扩大其资本品的存量?()A.当净投资高于总投资时B.当资本折旧高于总投资时C.当总投资高于资本折旧时D.当总投资为正时20.如果某年的国内私人总投资为1200 亿元,净投资为650 亿元,则该年度该国的资本存量()A.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B.增加550 亿元C.减少550 亿元D.增加650 亿元21.根据以下数据做21-23 题:(单位:亿元)个人所得税400 社会保障税150 企业间接税200公司所得税400 转移支付220 出口240进口220 未分配公司利润350 政府购买支出900国内私人总投资750 个人消费支出2500国内私人净投资500 外国生产要素的净收入100根据以上数据,GDP 应为()A.3900 亿元;B.4170 亿元;C.4920 亿元;D.3920 亿元22.根据以上数据,NDP 应为()A.3700 亿元;B.4870 亿元;C.3920 亿元;D.4170 亿元23.根据以上数据NI 应为()A.3620 亿元;B.3720 亿元;C.3640 亿元;D.4670 亿元24.根据以下数据做24-26 题(单位:亿元)总投资:180 国民收入:1000 净出口:20个人收入:850 个人消费支出:700 储蓄:50政府购买支出:200 国内生产净值:1050根据以上数据,该经济中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应为()A.1000 亿元;B.950 亿元C.1100 亿元;D.1070 亿元25.根据以上数据,资本折旧应为()A.100 亿元;B.50 亿元;C.20 亿元;D.30亿元26.根据以上数据,个人可支配收入应为()A.830 亿元;B.770 亿元;C.730 亿元;D.750 亿元27.根据以下数据做27-30 题(单位:亿元)国内私人总投资460 出口90 个人储蓄100个人可支配收入1900 进口120 固定资本消费520外国要素净收入100 红利130 政府购买支出840企业间接税220 个人所得税380 社会保障税230根据以上数据,国内生产总值(GDP)应为()A.3260 亿元;B.2820 亿元;C.3070 亿;D.3130 亿元28.根据以上数据,国内生产净值(NDP)应为()A.2230 亿元;B.2550 亿元;C.2300 亿;D.3480 亿元29.根据以上数据,国民收入(NI)应为()A.2230 亿元;B.2490 亿元;C.2080 亿;D.3460 亿元30.根据以上数据,个人收入(PI)应为()A.1840 亿元;B.2210 亿元;C.2020 亿;D.2280 亿元31.“增值”是指()A.GDP 中因通货膨胀而相对于实际产出增加的价值部分B.一国出口超过进口的部分C.总投资超过净投资的部分D.企业从其他主体手中购入投入品的价值与其产出的价值之间的差额部分32.将某产品各生产阶段的增值加总,可以得到()A.该产品的价格B.该产品生产所产生的总收入C.该产品的全部成本(包括正常利润)D.以上都是33.如果一国经济中的外国要素净收入为零,则国民收入(NI)、企业间接税和固定资本消费(折旧)的总和等于()A.国内生产净值(NDP)B.国内生产总值(GDP)C.个人可支配收入(DI)D.个人收入(PI)34.在下述指标中哪一个包含转移支付?()A.NI B.PI C.NDP D.GDP35.GDP 平减指数()A.其考察范围包括一国国内生产的所有产品B.和消费品价格指数相同C.是生产品价格指数的另一种称呼D.所包含的产品和劳务比消费价格指数少36.即使出现下述哪种情况,价格指数仍可能上升?()A.经济中某些产品的价格下降B.名义GDP 下降C.实际GDP 下降D.发生以上所有的任何一种情况37.实际GDP 衡量的是()A.以计算期价格计算的计算期的总产出B.以基期价格计算的计算期的总产出C.以计算期价格计算的基期的总产出D.以上都不是38.如果某年的实际GDP 为8000 亿元而名义GDP 为24000 亿元,则该年的价格指数为()A.100 B.200 C.240 D.30039.假定以当年(计算期)价格计算,1985 和1993 年的GDP 分别为3600 亿元和4500 亿元,而1985 年和1993 年的价格指数分别为120 和125(以1980年=100);则由此可知从1985 至1993 年实际GDP()A.增加了大约600 亿元B.减少了大约320 亿元C.增加了大约1000 亿元D.增加了大约940 亿元40.如果名义GDP 增加,则()A.价格水平肯定上升了B.实际GDP 必然减少C.实际GDP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实际GDP 也必然增加41.如果某年某国的名义GDP 是2800 亿元,实际GDP 是1600 元,则该年的GDP 平减指数为()A.175 B.160 C.280 D.5742.如果实际GDP 增加且价格指数上升,则()A.GDP 的增长率必然小于价格水平的上涨率B.名义GDP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C.名义GDP 必然增加D.名义GDP 必然减少43.人们批评GDP 指标不能精确衡量经济福利水平是因为()A.它未将收入分配状况的变化考虑在内B.它未将产品质量的提高考虑在内C.它未将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在内D.以上都可能是二、判断题1.使用支出法核算GDP,衡量投资支出时应使用净投资指标而不是总投资指标。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个人整理)
萨伊定律核心思想:供给决定需求
1.3 流量与存量分析
流量:指一定时期测算的量值 存量:指一个时间点测算的量值
关系: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之间
e.g:资本是存量
2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
2.1 公共产品
概念:与私有物品相对,一个人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人的消费,由政府提供,又称公共财产。
GDP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反映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反映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情况。=(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值/该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100%
P.S:一般CPI上涨大于3%时,称为通货膨胀,而当上涨大于5%称为严重通货膨胀。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进出口
⑵收入法(要素报酬法)
含义
3.3 GDP的矫正(理解GDP价格矫正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
GDP价格矫正指数的定义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概念
4 国民收入的决定
4.1消费与储蓄
消费函数的定义和表达式
掌握消费函数曲线
四个倾向(储蓄倾向和重点掌握消费倾向其的概念、取值范围和公式)
4.2 国民收入决定论
3 国民收入的统计
3.1 经济总流程(理解两、三、四部门经济循环及流程图的含义,注意论述部分)
两部门经济
假设:①只有厂商和居民户两个经济部门的经济;②所有收入花光,企业所得收入用于购买生产要素。
对总产出核算即可用上半部分(总收入)也可用下半部分(总支出)
经济均衡: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投资储蓄恒等式:从总支出角度看,总产出=C+ I;从总收入去向看,总产出=C+S.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会增加。
答案:错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资本的形成,所以今年购买的二手车也应该计入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错3.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答案:错4.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是由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的。
答案:错5.政府公债利息增加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会增加。
答案:错6.经济生活中的通货膨胀现象是由总需求增加引起的。
答案:错7.政府购买性支出减少了,则本期的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减少。
答案:对8.政府购买增加时,资本存量就一定增加。
答案:错9.由于对外贸易的存在,四部门的平衡预算乘数一定大于三部门平衡预算乘数。
答案:错10.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等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加通货膨胀率。
答案:错二、单选题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答案:D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答案:A3.内在稳定器的功能是()。
A.减少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B.阻止经济衰退C.实现充分就业D.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答案:A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答案:D5.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答案:C6.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GDP 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常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或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来衡量。
通货紧缩则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情况。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经济的就业状况。
二、宏观经济模型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AS 模型)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总量。
总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ADAS 模型用于分析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和失业等问题。
2、凯恩斯交叉模型凯恩斯交叉模型强调了计划支出与实际支出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因素对均衡产出的影响,来解释经济的短期波动。
3、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该模型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分析,研究了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对经济的影响。
三、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相反,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经济过热。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和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紧缩性货币政策则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
3、政策的协调与冲突在实际经济运行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相互协调,以达到宏观经济目标。
但有时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四、经济增长1、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包括劳动、资本、技术进步等。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版.docx
宏观考试重点一、名词: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经济休系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说明:GDP测度的是绘终产品的价值;GDP是一个流量概念;GDP是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产品或劳务的价值;有些产品和价值无法用市场价格来衡量;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木国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强调国尺原则。
3、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即:失业率二(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X100%以u代表失业率,则有:w=£xlOO%经济体系中的每个人,可以归于就业者、失业者和非劳动力者三L种类型。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冇货币因素干扰的借况下,让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鬧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经济社会在任何时期总是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失业人口。
实际上,由丁•不同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技能并支付不同的工资,工人可能会离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來寻找一份新的更好的工作。
这种由于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由于经济是动态变化的, 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火,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Z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与摩擦性失业不同的是,结构性失业并不是因为他们工人试图寻找最适合他们个人技能的工作,而是现行工资下,劳动供给人于劳动需求。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之间的差别:由丁• 经济是动态变化的,工作不断地产生和消失,工人也不断地加入和退出劳动力队伍,因此,为了使工人和工作相匹配,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
结构性失业是指实际工资保持在使劳动供求均衡的水平Z上时,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所造成的失业。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P428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P446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P462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P463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P486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P487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P495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P500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P517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P518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P52312.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P546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P572—576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P612—616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
计算题知识点:1.名义GDP与实际GDP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量。
实际GDP是以固定价格计算GDP,即从名义GDP中剔除价格变化的GDP。
两者的关系:实际GDP=名义GDP/GDP紧缩指数GDP紧缩指数的计算:设基期年的GDP紧缩指数为P1=1,物品价格为1美元,第二年的价格为2美元的话,第二年的GDP紧缩指数为P2=2/1(当年物价水平与基期年价格水平之比)。
相关具体计算:a.某一时期世纪GDP增长的计算:2.乘数类的计算乘数即倍数,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可得到投资变动量所引起的总产出的变动量。
计算公式:KI=△GDP/△I(其中K代表投资乘数)3.CPI的计算(某特定数值的含义):CPI : 消费者物价指数计算: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若1995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00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0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1995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125-100)%=25% 。
假定消费者只购买三种商品(食品、住房和医疗),消费者在这三种商品上的花费占其全部支出的比例分别为20%、50%和30%。
以为基年,假设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是100。
则(基年)的CPI是:(0.2×100)+(0.5×100)+(0.3×100)=100假定食品、住房和医疗的价格分别为102、106和110,请计算CPI。
A:CPI(2006)=(0.2×102)+(0.5×106)+(0.3×110)=106.4换句话说,若的CPI是100,的CPI是106.4。
CPI两位数以内:低通货膨胀CPI呈两位或三位数字时:急剧通货膨胀CPI为百分之一百万或者包分之万亿时:恶性通货膨胀4.通货膨胀率的计算:t年的通货膨胀率=100%*P(t)- P(t-1)/P(t)5.均衡国民收入的计算:C+I+G+X-M简答题知识点: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消费(C):指的是居民户在最终的商品与服务上的支出。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_吐血整理!!!
吐血整理第一章一、GDP与GNP定义与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GDP=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GDP的三种统计方法1.增值法(部门法)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的来源。
最终产品的价值(GDP)=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X-M公式:GDP=C+I+G+(X-M)3. 收入法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GDP=C+S+T三、其他经济指标1. NDP:国内生产净值=GDP-(固定资产)折旧2. NI: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GDP-(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3. PI:个人收入= NI —转移支出+转移收入转移支出: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收入: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
最新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吐血整理!!!
一、GDP 与GNP 定义与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GNP 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 GDP =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 GNP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GDP 的三种统计方法 1.增值法(部门法)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 ,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 的来源。
最终产品的价值(GDP )=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X-M 公式:GDP=C+I+G+(X-M ) 3. 收入法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GDP=C+S+T 三、其他经济指标1. NDP :国内生产净值=GDP -(固定资产)折旧2. NI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GDP -(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3. PI :个人收入= NI — 转移支出+转移收入转移支出: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收入: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血整理第一章一、GDP与GNP定义与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 :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厂商和个人在国内或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及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居民。
国民生产总值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
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
GDP=该国国民在国内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外国国民在本国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价值。
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GDP的三种统计方法1.增值法(部门法)基本原则: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的各部门产值来计算GDP,从生产角度它反映了GDP的来源。
最终产品的价值(GDP)=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具体做法:(1)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2)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2. 支出法基本原则: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从最终产品的购买者角度:消费者C;厂商I;政府G;进出口部门X-M公式:GDP=C+I+G+(X-M)3. 收入法基本原则: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的角度加以统计。
任何产品和服务出售后获得的收入,并定会通过厂商分配到各种生产要素中去。
公式:GDP=C+S+T 三、其他经济指标1. NDP :国内生产净值=GDP -(固定资产)折旧2. NI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非公司企业收入=GDP -(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3. PI :个人收入= NI — 转移支出+转移收入转移支出: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转移收入:退伍军人津贴、失业救济金、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
:个人可支配收入= PI -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个人储蓄+消费者所付利息 四、GDP 的价格矫正指数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 DPG DP实际名义价格矫正指数=GDP也称GDP 折算指数,或GDP 平减指数。
第二章一、消费与储蓄(一)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绝对收入理论) 1. 消费、储蓄和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
3. 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占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
S C Y d +=:储蓄消费;可支配收入;S :C :d Y dCY APC =平均消费倾向dY S APS =平均储蓄倾向dY C MPC ∆∆=边际消费倾向dY S MPS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占可支配收入增量的比例。
4.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⑴消费曲线⑵储蓄曲线⑶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对应关系互为补数两者之和=可支配收入,即Y d =C+S 。
两者只要有一个确定,另一个也确定。
5. 长期消费曲线和短期消费曲线SYdE收支平衡-a正储蓄负储蓄dd cY a C Y f +==)(C 消费函数为引致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必要的基本生活消费自发性消费d bY c a MPC : :CYd450A BE收支平衡a正储蓄负储蓄)(d Y f =1Y SC Y S Y C MPS MPC =∆∆+∆=∆∆+∆∆=+dd d 借款消费,当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函数a S Y b bY a S Y f d dd -==+== 0MPS :-)(S现实数据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两点区别:角度:短期APC 递减,长期APC 不变。
角度:短期MPC<长期MPC 。
(二)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1. 相对收入消费假定提出者:哈佛大学教授 杜森贝利理论观点:消费不仅取决于现期的绝对收入,更主要取决于人们过去的消费习惯及周围群体的消费水平。
“棘轮效应”:消费者的现期消费支出不因收入减少而减少,但会因收入增加而增加。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 永久收入假定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 米尔顿.弗里德曼理论观点:现期消费支出是根据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永久收入: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即根据一段时期可以测得收入为依据来加权平均一个较长期的收入。
3. 生命周期假定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 弗朗科.莫迪利安理论观点:人们不是根据现期的绝对收入进行消费的,而是根据他的一生可以获得的收入和CYdAd Y dcY a C +=:短期消费函数dcY =L C :长期消费曲线称“消费之谜”财富来计划他的生活消费支出,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最佳配置。
二、两个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个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 总支出分析法(45°线模型) 储蓄与投资分析法(二)总支出分析法45°线模型1)因假设投资I 是一个常数,即为自发的计划投资。
2)均衡产出为:3)所以,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就可以求得均衡的国民收入。
例如:C=1000+,自发计划投资为600。
则均衡产出为 Yd =(1000+600)/(1-)=8000 此时,C =Yd-I =8000-600=7400S =Yd-C =8000-7400=600与投资相等dY Y ,Y SC I C =====+==+==两个部门分析时总供给求计划的(意愿的)总需均衡产出总收入总供给总支出总需求SD S D Y Y Y Y Y Y Y Y Y Y Y d s d d d =+===⨯+=+=c-1Ia :c a C I C 联立求解得四、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定义乘数:国民收入增量与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总需求(变量)增量的比率或倍数。
回答总需求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量之间的关系。
(二)乘数的计算 二部门的相关乘数第三章一、货币的需求1.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货币划分为: 狭义的货币广义的货币d0.8Y 1000C +=I)600(8000Y E 非意愿性存货>012Y SS Y Y =SY (总供给总产出)=MPS 1MPC -11 I YK I ==∆∆=自发性投资的乘数越小,乘数越大。
越大,则乘数越大。
在其他条件不变,际消费倾向。
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MPS MPC )10(<<⨯+==+=c Y c a C Y I C Y d d cIa Y -+=1c C Y K c I Y K C I -=∆∆=-=∆∆=1111 消费支出乘数投资乘数)()(1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银行货币纸币硬币现金++=M 定期再购买合同票据各金融机构发行的大额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2312M M M M 6008.01000Y D ++=d Y2. 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投机动机3. 货币需求函数M d = L 1(Y ) + L 2(i ) = kY – hi所以,名义货币需求函数 M d =(kY-hi)P4.流动性陷阱(凯恩斯陷阱)流动性陷阱:当利率极低时,手中无论增加多少 货币,都不会去购买有价证券,而是要留在手里。
当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没有带来利率下降,而仅仅表现为闲置持币余额的增加。
扩张的货币政策无效。
二、货币的供给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1. 银行的起源与现代银行体系P274 2. 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与银行存款的创造 货币供给是由商业银行创造 (1)存款准备金制度为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避免挤兑现象,各国政府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率作为准备金交给中央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准备金率” (2)银行存款的创造银行货币创造是由三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公众、银行、官方私人借款者 还有,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的制定者。
3. 货币的供给曲线Pm M d ⨯==名义货币量价格指数名义货币需求量实际货币需求量mdi货币需求曲线两类货币需求曲线总的货币需求曲线L=L1+L2mdiL1=L1(y)L2=L2(i)凯恩斯陷阱Ms Rr 存款准备金准备金率=rR M K S M 1=∆∆=货币乘数4. 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的形成5. 货币需求或货币供给的变动与均衡利率三、货币政策的工具1. 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或抛售政府债券的方法,用以调节市场货币供给量。
争议最小,使用最多的一种工具。
出售政府债券:紧缩货币政策 购进政府债券:放松货币政策 2. 调整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即再贴现率)贴现率:商业银行从私人手中将未到期票据买进时,按该票据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息货币供给曲线mim0货币供给由国家货币政策控制, 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
垂直。
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均衡L(m)im1 mE m2●均衡点:货币供给曲线与货币需求曲线的交点,即E 点。
货币需求的变动所导致的货币均衡i i0货币供给的变动L(m)im2 m1预先扣除,这个百分比便是贴现率。
再贴现率<贴现率,保证商业银行仍可获利息提高再贴现率:紧缩货币政策 降低再贴现率:放松货币政策 3. 改变法定准备金率 效果最大,最快,最直接的一种工具 法定准备金率,直接影响货币乘数:提高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小:紧缩货币政策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加大:放松货币政策第四章一、货币市场的均衡1. 产出的变动对均衡利率的影响: LM 曲线LM 曲线:表示的是能够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条件下的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所形成的一条曲线(1)LM 曲线推导图rK M 1货币乘数 2L 2Y(2)货币市场的失衡及调整2. LM 曲线的函数表达式4. LM 曲线的移动 (1)水平移动○利率没有变化,总产出增加,LM 曲线向右移动。
反之,总产出减少,LM 曲线向左移动。
①货币数量 M 的增加,使LM 曲线向右移动。
反之,货币数量的减少,LM 曲线左移。
②价格水平 P 的提高,使LM 曲线左移;反之,则右移。
(2)旋转移动○决定LM 曲线斜率的因素:Y 的系数(k/h ),如果h 不变,k 与LM 曲线的斜率成正比,如偏离LM 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 L ≠m ,货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
凡是位于LM 曲线右边,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凡是位于LM 曲线左边,都是货1)实际货币需求:2)实际货币供给:,0,)(>>-=h k hi kY P M D 为外生的既定变量)及P M m PM P M S ()(==P M hi kY P M P M S D =-⇒=)()(m hY h k i 1-=1)古典区域:垂直状的LM 曲线 h →0 时,斜率为无穷大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仅是产出的增函数 2)凯恩斯主义区域:水平状的LM 曲线 h →∞ 时,斜率为0当利率降低很多时,投机需求将无限,即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