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达定理的两个推论
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
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
韦达定理(Vieta's formula)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描述了多项式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韦达定理由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François Viète)于16世纪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代数学和数论等领域。
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开始。假设我们有一个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中a、b和c都是实数,且a不等于0。我们想要求解这个方程的两个根x1和x2。
我们将方程展开:
ax^2+bx+c=0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来求解方程的根。根据求根公式,方程的两个根可以表示为:
x1 = (-b + √(b^2-4ac))/(2a)
x2 = (-b - √(b^2-4ac))/(2a)
接下来,我们可以对这两个根进行一些变换,将它们表示为与系数a、b和c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先求解两个根的和:
x1 + x2 = (-b + √(b^2-4ac))/(2a) + (-b - √(b^2-4ac))/(2a)
= -b/a
然后,我们再求解两个根的积:
x1 * x2 = ((-b + √(b^2-4ac))/(2a)) * ((-b - √(b^2-4ac))/(2a))
= (b^2 - (b^2-4ac))/(4a^2)
= c/a
通过上述推导,我们得到了韦达定理的表达式:
x1 + x2 = -b/a
x1 * x2 = c/a
这就是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通过这个定理,我们可以通过方程的系数来求解方程的根。这对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以及在数学研究中都非常有用。
韦达定理推论
韦达定理推论:发现三角形隐藏的规律
韦达定理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一条定理,它给出了三角形中各条
中线长度之间的关系。而在应用韦达定理解题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
发现三角形隐藏的规律,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定理。
首先,我们知道韦达定理可以表述为:在三角形ABC中,设D、E、F为BC、AC、AB的中点,则有AD、BE、CF三条中线的长度满足以下关系:AD:BE:CF=2:2:2,即AD=BE=CF=1/2BC。这意味着对于任意三角形,其三条中线长度之间都存在着这样的比例关系。
进一步探究时,我们可以发现,在三角形中,与韦达定理有关的
这三条线段还与一些其他线段构成了一些特殊的几何形状。例如,三
角形的垂心H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组成的三条高分别与三条
中线有交点,而这些交点的连线构成了一个心形。
在心形中,三条中线分别对应连接心形中心O和心形上三角形三
个顶点的线段,同时也是心形中心O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的一半。因此,我们不难得出,心形的上底长等于三角形中线的长度,而下底长则等
于三角形边长的一半。这些关系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心形上底 AD = 1/2 BC
心形下底 HE = 1/2 (AB + BC + AC)
心形周长 = AB + AC + BC
此外,在三角形中还存在着许多与中线有关的几何形状,如垂心三角形、中心三角形等等。这些形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韦达定理,还可以拓展我们的数学思维。
总之,探究韦达定理推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几何性质,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建议广大中学生在学习韦达定理时,多花些时间去思考其中隐藏的规律和几何形状,以便更好地应用到实际解题中。
韦达定理两根之积
韦达定理两根之积
17世纪,著名的数学家韦达(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理论,称为“韦达定理”。韦达定理规定,两个正数的乘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减去它们的差的平方,即:
(a×b)=(a+b)2(ab)2,其中a和b分别为正数。
韦达定理两根之积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定理,它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也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当我们需要解决几何问题时,就可以使用韦达定理,这将大大方便了我们的计算。
除此之外,韦达定理也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科学中,例如,当我们用计算机来求两个正数的乘积时,就可以使用韦达定理,将其转换为求“a+b”和“a-b”的平方,从而更快地求得结果。
此外,韦达定理也被用于哲学和哲学理论推论上。韦达认为,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即每个结果都是可以追溯到其原因的,它也因此成为了哲学学术研究的基础。
其实,韦达定理两根之积并不仅仅只有这些用处,尤其是对于科学家和数学家来说,韦达定理可以用于揭示许多数学问题的物理本质,他们可以用韦达定理解释许多复杂的计算问题,甚至可以解释宇宙的运行规律。
总之,韦达定理两根之积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定理,它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物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复杂的数学问题,也能用于揭示许多数学问题的物理本质,从而为我们在数学思维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韦达定理的公式
韦达定理的公式
韦达定理公式为ax²+bx+c=0(a,b,属于R,a不等于0)。韦达定理:两根之和等于-b/a,即x1+x2=-b/a;两根之差等于c/a,即x1*x2=c/a。韦达定理说明了一元二次方程中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
韦达定理详解
韦达定理详解
韦达定理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学定理,它描述了一个三角形内部一条边上的点,与另外两条边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对于三角形ABC,设D是BC边上一点,且设AB=c, AC=b, BD=x, DC=y,则韦达定理可以表示为:
bx + cy = ac
该公式的意义是,若在三角形ABC的边BC上取一点D,则BD和DC的长度与AB和AC的长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BD与AB的
比值等于DC与AC的比值,两者之和乘以BC的长度等于AB和AC长
度之积。
韦达定理在几何学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理、海龙公式、共边点定理等中都有所涉及。它不仅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测量工程中可以帮助人们计算出无法直接测量的长度。
- 1 -
韦达定理公式推导方法三种
韦达定理公式推导方法三种
:
(一)基本定理法 1. 令S(x,y)为满足条件的集合,即存在x,y使得S(x,y)=0; 2. 把所有的变量放入函数中,并把变量用未知量表示,如a1,a2,…an; 3. 用韦达定理将函数分解成n个部分,如S1,S2,…Sn; 4. 将每个部分作为一个式子,并逐步求解,从而得到韦达定理公式。
(二)特例定理法 1. 首先选取一个特例,使得变量满足某些条件; 2. 根据特例,将原函数的多项式化为n 项式,并用不等式的形式表示; 3. 将n项式的不等式进行求解,得到韦达定理的推导公式。
(三)图像定理法 1. 根据函数的定义,绘制函数的图像,并确定其所有极值点; 2. 在极值点处,将函数的多项式分解为n项式,并将其表示为不等式; 3. 将n项式的不等式进行求解,得到韦达定理的推导公式。
两种方法证明韦达定理
两种方法证明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是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主要描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详细介绍两种证明韦达定理的方法,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数学原理。
方法一: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证明
首先,我们有一元二次方程:
[ ax^2 + bx + c = 0 ]
其求根公式为:
[ x_{1,2} = frac{-b pm sqrt{b^2 - 4ac}}{2a} ]
根据求根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方程的两个根:
[ x_1 = frac{-b + sqrt{b^2 - 4ac}}{2a} ]
[ x_2 = frac{-b - sqrt{b^2 - 4ac}}{2a} ]
将两个根相加,得到:
[ x_1 + x_2 = frac{-b + sqrt{b^2 - 4ac}}{2a} + frac{-b - sqrt{b^2 -
4ac}}{2a} ]
[ x_1 + x_2 = frac{-2b}{2a} = -frac{b}{a} ]
将两个根相乘,得到:
[ x_1 cdot x_2 = left(frac{-b + sqrt{b^2 - 4ac}}{2a}
ight) cdot left(frac{-b - sqrt{b^2 - 4ac}}{2a}
ight) ]
[ x_1 cdot x_2 = frac{(-b)^2 - (b^2 - 4ac)}{4a^2} = frac{b^2 - b^2 +
4ac}{4a^2} = frac{4ac}{4a^2} = frac{c}{a} ]
因此,我们证明了韦达定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其两个根( x_1 ) 和( x_2 ) 满足( x_1 + x_2 = -frac{b}{a} ) 和( x_1 cdot x_2 = frac{c}{a} )。
韦达定理两根之积
韦达定理两根之积
韦达定理是一个关于几何学的定理,它是18世纪著名的法国数学家韦达提出的,它宣称:如果一个矩形的面积是等于它的两条边的乘积,那么它必定是正方形。
韦达定理可以用矩阵表示,表达如下:
长(a)×宽(b) = a * b = (a+b) * (a-b)
这就是韦达定理提出的矩形正方形的三角形推论,它证明了两个矩形的面积等于两个基边之积。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韦达定理的证明:
我们假设一个矩形的长(a)和宽(b)之积等于它们的和(a+b)乘以它们的差(a-b)(即a*b=(a+b)*(a-b)),那么这个矩形的面积就是:
S=a*b=(a+b)*(a-b)
再给S一个公式的形式:
S=[(a+b)/2] **2
我们将a和b分别换成形如x+y和x-y的形式,那么上式就可以写成:
S【(x+y/2) **2】
接下来,我们将S展开:
S=(x+y/2) **2=(x+y)**2/4
根据上式,我们可以得出结果:
S=(x+y)**2/4=(x+y)**2/2=(x+y)**2/2=x*y
根据上式,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
矩形的面积等于两根基边之积。
经过上述证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韦达定理成立!
由于韦达定理的作用,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几何学的计算中。例如,在矩形结构中,我们可以使用韦达定理来确定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或者计算长方形面积,只要知道两个基边之积即可。
此外,韦达定理也被用在数学建模中,可以用来解决大量的几何问题,比如求解正多边形的边,求解抛物线方程等等。
总之,韦达定理两根之积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定理,它对几何学和数学建模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众多数学家的重视。
韦达定理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引言:
韦达定理是数学中与二次函数密切相关的重要定理之一。通过韦达定理,我们可以揭示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二次方程的根,并探索二次函数与图像的关系。本文将详细介绍韦达定理的概念、公式推导以及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一、韦达定理的概念:
韦达定理,也称为韦达公式,是关于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的定理。它提供了一种快速计算二次方程的根的方法,以及二次函数与根之间的联系。
二、韦达定理的表达式:
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韦达定理可以表示为:
1.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的和:x₁+ x₂= -b/a
这表示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的代数和等于二次项系数 b 的相反数除以一次项系数a 的倒数。
2.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的乘积:x₁* x₂= c/a
这表示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的乘积等于常数项 c 除以一次项系数a。
韦达定理是基于二次方程的特性得出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计算二次方程根的方法,并且揭示了二次函数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
三、推导韦达定理:
1.通过配方法,将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
2.应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3.比较得到的根和原始二次方程的系数,推导出韦达定理的表达式。
四、推导韦达定理的过程如下:
考虑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b、c 为实数且 a ≠0。
1.配方法:
将二次方程的左侧进行配方,以求得完全平方形式。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将二次项系数a 除到方程的每一项上,得到等价方程:
x^2 + (b/a)x + c/a = 0
韦达定理详解
韦达定理详解
韦达定理是解决几何中求未知量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求平面上的三角形中各边平方和、角度数等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韦达定理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实例计算。
一、韦达定理的原理
韦达定理是指:对于一个三角形ABC,它的三个内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a、b、c,则有以下公式成立:
a²=b²+c²-2bc*cosA
其中,cosA、cosB和cosC是表示对应角度余弦值的函数。该公式由法国数学家韦达在1821年提出。
二、韦达定理的使用方法
使用韦达定理时,首先需要明确已知的量和未知的量。根据已知与未知,可以选择使用上述公式中的哪个。一般情况下,需要根据题目条件,先确定一个角对应的两条边,再使用韦达公式求出未知边或角。
三、韦达定理的实例计算
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演示韦达定理的计算方法。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求其内角度数。
解:将a=3,b=4,c=5带入公式,得到
9=41-40×cosA
所以∠A=cos⁻¹0.8≈36.87°,同理可得∠B≈53.13°,∠C=90°。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直角边为5,斜边为13,求另一条直角边长。
解:由题目条件可知a=5,c=13。将这两个数带入公式:
5²=b²+13²-2×b×13×cos90°
25=b²+169
b²=144
∴b=12
所以,另外一条直角边长为12。
解:将b=12,c=16,角A=120°代入公式:
a²=144+256-384×(-0.5)
a²=400
∴a=20
所以,第三边的长度为20。
总之,韦达定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常见方法。通过运用韦达公式,可以求出三角形中的各边长度、角度大小等未知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何知识。
韦达定理公式推导过程
韦达定理公式推导过程
韦达定理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定理,它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求解一个三角形内部点到三条边的距离比例。本文将详细讲解韦达定理的公式推导过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定理。
1.韦达定理的提出
韦达定理是由法国数学家韦达(Francois Viète)在16世纪时提出的。他主要研究代数学,但在三角学中也有一些杰出的贡献。他的定理指出,如果一个三角形ABC内部存在一点P,则可以用三条边AB、BC和CA的长度以及AP、BP和CP的长度比例关系来描述这个点P 的位置。
2.韦达定理的公式表述
韦达定理的公式可以用以下方式表述:
设在三角形ABC内部有一点P,则有:
AP×BC+BP×CA+CP×AB=2S
其中S是三角形ABC的面积。这个公式描述了点P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长度的比例关系。具体来说,AP与BC的比值等于BP与CA 的比值等于CP与AB的比值。
3.推导过程
现在来推导一下韦达定理的公式。考虑三角形ABC和它内部的一点P: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三角形ABC的面积S。根据海伦公式,我们可以用三条边的长度计算出S:
S=√[s(s-AB)(s-BC)(s-CA)]
其中s是三角形的半周长,即
s=(AB+BC+CA)/2
第二步,我们考虑如何求解点P到三条边的距离。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引入一个垂足H,使得PH与AB垂直:
由于PH与AB垂直,所以有PH^2+AH^2=AP^2。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到:
AH=√(AB^2-PH^2)
同理,我们还可以计算出BH和CH:
BH=√(BC^2-PH^2)
韦达定理全部公式
韦达定理全部公式
韦达定理(Vieta's formulas)是一组用于描述多项式系数与其根之间关系的重要公式。这组公式由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François Viète)于16世纪提出,被广泛应用于代数学和数论中。韦达定理的第一个公式是关于二次方程的。对于一个一般形式的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韦达定理给出了它的两个根之和和两个根之积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韦达定理,这两个根之和等于-
b/a,根之积等于c/a。这个公式被广泛应用于解方程和因式分解等问题中。
对于一个更高次的多项式方程,韦达定理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n 次多项式方程a_nx^n + a_{n-1}x^{n-1} + ... + a_1x + a_0 = 0,韦达定理给出了它的n个根之和、n-1个根之积、n-2个根之和等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韦达定理表明这些关系可以通过系数
a_0, a_1, ..., a_n-1的各种组合来表示。
韦达定理的第二个公式是关于一个多项式的根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韦达定理,在给定多项式的根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出这个多项式的各个系数。具体而言,对于一个n 次多项式方程,如果它的n个根分别为r_1, r_2, ..., r_n,那么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出系数a_0, a_1, ..., a_n-1:
a_0 = (-1)^n * r_1 * r_2 * ... * r_n
a_1 = (-1)^(n-1) * (r_1 * r_2 * ... * r_{n-1} + r_1 * r_2 * ... * r_{n-2} * r_n + ... + r_2 * r_3 * ... * r_n)
什么是韦达定理?
什么是韦达定理?
一·问题简述:
在中学阶段,韦达定理是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中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于1615年在著作《论方程的识别与订正》中建立了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提出了这个定理。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这种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之为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求根的对称函数,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与圆锥曲线相关的问题时,都有独到的作用。二·韦达定理及其逆定理:
韦达定理的逆定理说明,可以通过两个实数的和与积的关系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三·韦达定理的推广:
韦达定理除了表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外,还可以推广到一元n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定理的证明要依靠代数基本定理,此处从略,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四·韦达定理的应用:
1·求参数的值:
2·求代数式的最值:
3·在圆锥曲线中的应用:
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平面向量的运算等知识点,涉及转化与划归的思想。其中韦达定理的应用体现了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
以上,祝你好运。
韦达定理全部公式
韦达定理全部公式
韦达定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描述了一个向量空间中的两个子空间的维度和它们的交集的维度之和等于它们的直和的维度。这个定理可以用一些公式来表示和证明。
我们来定义一些基本的概念。在一个向量空间中,子空间是指一个向量的集合,它满足加法和数乘运算的封闭性。一个向量空间可以由多个子空间组成,而这些子空间的维度和交集的维度之和等于整个空间的维度。
现在,假设我们有一个向量空间V,它由两个子空间U和W组成。我们可以用如下公式来表示韦达定理:
dim(U) + dim(W) = dim(U ∩ W) + dim(U + W)
其中,dim(A)表示子空间A的维度,U ∩ W表示U和W的交集,U + W表示U和W的直和。
这个公式的意义是,两个子空间的维度和等于它们的交集的维度和它们的直和的维度。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知道了两个子空间的维度和它们的交集的维度,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它们的直和的维度。
韦达定理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向量空间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来证明两个子空间的直和的维度等于它们的维度之和。也可以利用韦达定理来判断两个子空间是否为直和。如果两个子空间
的维度和等于它们的直和的维度,那么它们就是直和。
除了上述的基本公式外,韦达定理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式和推论。例如,我们可以将韦达定理推广到多个子空间的情况下。假设我们有n个子空间U1、U2、...、Un,那么韦达定理可以表示为:
dim(U1 + U2 + ... + Un) = dim(U1) + dim(U2) + ... + dim(Un) - dim(U1 ∩ U2) - dim(U1 ∩ U3) - ... - dim(Un-1 ∩ Un) + ... + (-1)^(n-1)dim(U1 ∩ U2 ∩ ... ∩ Un)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韦达定理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韦达定理
高考重点数学公式: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 (a不为0)中
设两个根为x和y
那么x+y=-b/a
xy=c/a
韦达定理在更高次方程中也是可以使用的。一般的,对一个n次方程∑AiX^i=0
它的根记作X1,X2…,Xn
我们有
∑Xi=(-1)^1*A(n-1)/A(n)
∑XiXj=(-1)^2*A(n-2)/A(n)
∏Xi=(-1)^n*A(0)/A(n)
其中∑是求和,∏是求积。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的根是,那么
法国数学家韦达最早发现代数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有这种
关系,因此,人们把这个关系称为韦达定理。历史是有趣的,韦达的16世纪就得出这个定理,证明这个定理要依靠代数根本定理,而代数根本定理却是在1799年才由高斯作出第一个实质性的论性。
由代数根本定理可推得:任何一元 n 次方程
在复数集中必有根。因此,该方程的左端可以在复数范围内分解成一次因式的乘积:
其中是该方程的个根。两端比拟系数即得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方程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理的证明
设x_1,x_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解,高中历史,且不妨令x_1 ge x_2.根据求根公式,有
x_1=frac{-b + sqrt {b^2-4ac}},x_2=frac{-b - sqrt {b^2-4ac}}
所以
x_1+x_2=frac{-b + sqrt {b^2-4ac} + left (-b ight) - sqrt {b^2-4ac}} =-frac,
x_1x_2=frac{ left (-b + sqrt {b^2-4ac} ight) left (-b - sqrt {b^2-4ac} ight)}{left (2a ight)^2} =frac
韦达定理的应用及推广
韦达定理的应用及推广 一、 韦达定理概述
根据记载,在韦达那个年代,有一个角落们的比例是数学家提出了一个45次方程各国数学家挑战各国数学家挑战。法国国王便将这个充满挑战的问题交给了韦达,韦达当即就得出了一个正根,再由他研究了一晚上时间就得出了23个正根(另外的22个负根被他舍了),消息传开,让当时整个数学界都为之震惊。在他阶梯式发现方程的根似乎与某些系数有关联,因此他就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不久以后发现了伟大的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在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中,当∆≥b 2−4ac 时,则原方程的两根满足以下规律{x 1+x 2=−
b
a
x 1x 2=
c
a 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如果x 1,x 2满足{x 1+x 2=−b
a x 1x 2=
c a
,那么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
(a ≠0)的两个根 二、 韦达定理的证明 1.
求根公式法:根据将ax 2+bx+c=0(a ≠0)配方得到的x 1,2=
−b±√b 2−4ac
2a
可得
x 1+x 2=−b +√b 2−4ac 2a +−b −√b 2−4ac 2a =−2b 2a =−b
a
x 1×x 2=(−b +√b 2−4ac 2a ×−b −√b 2−4ac 2a )=b 2−(b 2−4ac)4a 2=4ac 4a 2=c
a
2. 同解方程法 : 若ax 2+bx+c=0(a ≠0)的两根为x 1,x 2,那么知道ax 2+bx+c=a(x −x 1)(x −x 2)
左边=ax 2−ax ×x 1−ax ×x 2+ax 1x 2=ax 2−a(x 1+x 2)x +ax 1x 2 比较系数知:−a (x 1+x 2)=b ax 1x 2=c ⟹ x 1+ x 2=−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5x 7 0
2
的两个根大3。
反馈
3、两数的和为- 5,积为- 6,求这 两个数。
小结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定理 (特殊形式) 如果方程
x px q 0
2
的两根是x1、x2,那么
x1 x2 p,
x1 x2 q
小结
已知两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以两个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 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复习 2 1、如果方程 6 x x 2 0 的两根分别是x1和x2,那么 1 1 x1+x2= 6 , x1x2= 3 。
1 1 2、如果方程 x x 0 6 3
2
的两根分别是x1和x2,那么 1 1 x1+x2= 6 , x1x2= 3 。
复习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与特殊形式 的对比:
6x x 2 0
2
两边同 除以6
1 1 x x 0 6 3
2
新授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定理 (特殊形式) 如果方程
x px q 0
2
的两根是x1、x2,那么
x1 x2 p,
x1 x2 q
新授
由于
x1 x2 p,
x1 x2 q
范例 例 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
1 1 根分别是 3 、 2 。 2 3
练习
1、已知方程
2 x 3x 1 0
2
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作一个新方程,使 它的两根分别是原方程两根的倒数。
范例
例 已知两个数的和等于8,积等于9, 求这两个数。
反馈
2、不解方程,求作一个方程,使它的 两根分别比已知方程
x ( x1 x2 ) x x1 x2 0
2
你能用x1、x2来表示 p、q 吗?
x px q 0
2
x ( x1 x2 ) x x1 x2 0
2
新授 已知两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以两个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 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x ( x1 x2 ) x x1 x2 0
2
• 关于x的方程x2+p x+q=0 (p、q为 已知常数, P2-4q≥0), • 则x1+x2=-p,x1 x2=q • ∴p=-(x1+x2) q= x1 x2 • ∴以x1和 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是x2- (x1+x2) x+ x1 x2 =0
韦达定理的两个推论
填空
1. 2. 3. 4. 5. 方 程 x2-2x=0 x2+3x-4=0 x2-5x+6=0 x2+2x-48=0 x2+5x-24=0 x1 0 x2 2 x1+x2 x1x2 2 0
1
2 -8 -8
-4
3 6 3
-3
5 -2 -5
-4
6 -48 -24
通过求解,计算,同学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归纳:二次项系数等于1时 (1)方程的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 (2)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