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一)【附参考答案】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一)
愚人失袋
昔有愚人入京选①,皮袋被贼盗去。其人曰:“贼偷我袋,终将不得我物用。”或问其故,答曰:“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
【注释】①入京选:到京城去应选官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昔.有愚人入京选___________
(2)其.人曰___________
(3)或.问其故.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钥匙尚在我衣带上,彼将何物开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皮袋被偷了,愚人为什么不着急?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愚人的可笑举动,你想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从前(2)那(3)有的人原因
2.钥匙还在我的衣服带子上,他能用什么东西打开袋子呢?
3.因为他觉得钥匙还在他身上,没有钥匙小偷就打不开他的带子。
4.思维僵化、自欺欺人是要遭受损失的。
主仆对
主人待仆甚薄,衣食常不周。仆闻秋蝉鸣,问主人曰:“此鸣者何物?”主人曰:“蝉也。”仆曰:“蝉食何物?”主人曰:“吸风饮露耳。”仆问:“蝉着衣否?”主人曰:“不用。”仆曰:“此蝉正好跟我主人。”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含答案(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全)
一、轶事十则
(一)粟粥荠菜
宋,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
A.勤奋B.不怕清苦C.持之以恒
D.谦虚E.不顾家室F.专心致志
(三)铸砚示志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④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积薪暗记。明曰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唐国史补》)
[注释] 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②逆旅:旅店。③媪:老妇人。
④妇:指媳妇。⑤伏局:这局棋认输。
[文化常识]围棋。我国的围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流行,久盛不衰。《学弈》中说到的“弈秋”,就是著名的围棋手。到了唐朝,围棋已定型为今天的纵横19道,361个点。它最初叫“弈”,“围棋”这个名词在西汉时出现。到魏晋南北朝,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爱下围棋,因此高手辈出。当时已实行九等品级制,是今天围棋九段等级制的雏形。汉朝的班固、马融等都总结过下围棋的经验,至唐与五代,关于围棋的专著已很多,如《棋图义例》、《棋势》等。棋盘(棋枰)及棋子有木质、石质的,也有玉制的。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的围棋,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敌②京师③既
2.翻译:①良宵难遣
②明曰复其势
3.理解:这则故事说明
【参考译文】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认为天下没有敌手。有一次他到京师去,路上借个小旅馆过夜。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老婆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媳妇,说:“今夜气候温和,没有什么消磨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回答说:“好。”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几十子。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第二天,复验那盘棋的局势,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
二.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
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书: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三.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
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含答案(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全)
一、轶事十则
(一)粟粥荠菜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ǔ,宵,夜。②荠(jì)菜,一种野菜。③盂,yú,一种圆口器皿。④啖,dàn,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谥文正公谥:shì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à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
A.勤奋B.不怕清苦C.持之以恒
D.谦虚E.不顾家室F.专心致志
(三)铸砚示志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ù厌恶,讨厌。
D.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F.砚穿则易。易:容易。
G.卒以进士及第卒:终于。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含答案(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全)
一、轶事十则
(一)粟粥荠菜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
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如此者三年,后登进士,为兵部尚书,谥文正公。
[注:①宿:xi U,宵,夜。②荠(j i)菜,一种野菜。③盂,y d, —种圆口器皿。④ 啖,dm,吃,]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惟煮粟米二升惟:只。
B •经宿遂凝遂:就。
C.暖而啖之暖:暖和。
D .谥文正公谥:sh i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被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这里用作动词。
2.这段文字表达的主旨是:
(二)不展家书
宋,胡瑗(yu d n),布衣时,与孙明复、蔡守道为友,读书泰山,攻苦,食淡,终夜不寐。十年不归,得家书,见上有平安二字,即投之涧,不复展读,不欲分其心也。
1.判断下面语句翻译是否正确()
“读书泰山,攻苦,食淡”——在泰山中读书,攻读勤苦,饭食粗淡。
2.下面词语,哪几项能概括语段中胡瑗的性格()
A .勤奋
B .不怕清苦
C .持之以恒
D .谦虚E.不顾家室 F .专心致志
)铸砚示志
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
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
卒以进士及第。
1.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 .常临鉴自奇鉴:镜子。
B .屡举进士举:推举,推荐。
C.试官恶其姓恶:w。厌恶,讨厌。
D .或劝政业或:有的人。
E.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示:给人看。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五篇(有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五篇(有答案)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3.这个故事讲的是成语。
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
参考答案:
1.转身
2.叶公并非真正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
3.叶公好龙
4.有的人表面喜欢某样事物,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
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
C.而不求偿.偿:报偿
D.邑人畏服之如是邑人:同乡
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参考答案:
1.A
2.凿壁偷光
3.三个故事:凿壁偷光、佣作求书、说《诗》感受:(略)
狐假虎威
阅读《狐假虎威》,完成习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五篇(有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五篇(有答案)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划线词的词义。
①兔走触株走()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
③而身为宋国笑身()
④冀复得兔冀()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
答:。
参考答案:
1.①走:跑②释:放下③身:自己④冀:希望
2.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守株待兔(略)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子何恃而往__________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_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边境。②到。③难道。④凭借
2.人们确立志向,难道还比不上四川边境上的和尚吗?
3.对比,立志。
六.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024年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024年语文小升初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一、《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诲:__________ ②惟弈秋之为听,惟:__________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援:__________ ④弗若之矣,弗:__________
2.写出加点的“之”在句中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__)
②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__)
③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_________)
3.本文通过学弈,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教导。只。引,拉。不如。
(1)弈秋的教导他,指前一个人
(2)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
二、《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1.解释下列画横线的字。
问其故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孔子不能决也
2.一词多义。
①问其故其:__________ ②及其日中如探汤其:__________
3.句子翻译。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②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小古文阅读
(含答案)
姓名:班级: .
班级: 姓名:
楚王好细腰
(分值:10分 时间:10分钟)
昔xī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xié
息然后带,扶墙然后
起。比期年,朝有黧lí黑hēi
之色。(选自《墨子·兼爱中》)
昔:从前。楚灵王:春秋中期楚国国君(在位11年)。
好(h ào):喜欢。 士:大臣。 故:所以。
之:的。 皆:都。 以:用,用来。
一饭:每天吃一顿饭。 节:限制,节制。 胁息:屏住呼吸。
带:束带。 比:等到,及至。
期(j ī)年:一周年。“期”表示一年(月)。
黧(l í) 黑:黑中带黄的颜色。色:面色;脸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楚灵王好士细腰( );(2)以一饭为节( )
(3)胁息然后带( );(4)比期年( )
2、给下列居中的“故” 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a 、故意
b 、所以,因此
c 、原因,缘由。
d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
(1)无缘无故( );(2)故人西辞黄鹤楼( )
(3)明知故犯( );(4)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译:
姓名:班级:
望梅止渴
(分值:10分时间:10分钟)
魏武行役①(yì),失②汲③(jí)道,军④皆(jiē)渴,乃⑤令曰:“前有大梅林,饶⑥(ráo)子⑦,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⑧之,口皆出水,乘⑨此得及⑩前源。——选自《世说新语·假谲》
【注释】
①役:打仗
②失:丧失,失掉,没
③汲:水源
④军:喻指全军
⑤乃:就
⑥饶:富足,多
⑦饶子:果实结得多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魏收改武学文
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②郑伯调③之日:“魏郎弄戟(jǐ)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④,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⑤,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
(选自《北齐书•魏收传》
[注释] ①魏收:北齐人。②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③调:嘲笑。(④夏月:夏季。⑤讽诵:背诵。
[文化常识]“戟”及其他。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横劈的作用。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其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除矛、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有刀、斧、箭、炮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及__________②辍_________
2.翻译:①颇已属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欲以武艺自达___________________;③积年,板床为之锐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以文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①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②因此跟随别人读书;③于是埋头读书;④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
【译文】魏收十五岁,已经很能写文章。等到随同父亲到边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荥阳郑伯和他开玩笑说:“魏郎你用的戟多少重啊?”魏收很惭愧,于是回过头来读书。夏季,坐在木板床上,跟随着被树遮蔽的影子移动背诵书。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精力充沛不懈怠,(后来)他凭借凭文章华丽而闻名于世。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dO年老的妇人。[杵](ch u)棒槌。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
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
三、日攘一鸡
【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
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
是非君子之道()()
以待来年然后已(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译文:
是非君子之道
译文: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
四、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郊衢,郊外的大道边。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30篇附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真题(30篇附答案) XXX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3)宁信度
2.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之: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
4.《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 duó量(长短)(2)dù尺寸\尺码(3)dù尺寸\尺码
2.(1)等到他返回后,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也没有买到鞋。
2)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呢?
3.之:而置之其坐(脚的尺寸)至之市(到、往)而忘操之(脚的尺寸)反归取之(脚的尺寸)何不试之以足(鞋子)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办事过于死板,只信教条,讲形式,不相信实际的人,告诉人们做事不能过分拘泥形式,要注重实际。
翻译:有一个想要买鞋子的XXX,先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去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曾经拿到鞋子,才说:“我遗忘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曾经散了,最后XXX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甚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XXX来责XXX,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XXX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最新小升初文言文精选36篇(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讲)
(1篇)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离开)(2)破之(击破)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从此以后手不离书,以至于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曹冲称像、瓦特发明蒸汽机
(2篇)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常嬉为墓间之事,(游戏、戏耍)(2)、为贾人街卖之事,(商人)(3)、其舍近墓(靠近)(4)、遂迁居市旁(于是)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孟母三迁
3、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这个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
4、翻译句子: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3篇)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小升初语文经典文言文阅读27篇含答案
第1篇
城之东,民家畜一犬,甚羸①.一夕,邻火卒②发,延及③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④其被,寝犹如故。复踞⑤床以口附民耳大嗥⑥,民始⑦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女出,室尽烬矣。民遂谓所亲曰:“吾家贫,犬食恒⑧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注释:①羸:瘦弱。②卒:同“猝”,突然。③及:到。④曳:拖;拉。
⑤踞:蹲。⑥嗥:(兽)叫⑦始:才。⑧恒:一直。(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延.及民家延:
急呼妻.女出妻:
彼.日厚享其人之食彼:
不顾.其患难者顾: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起曳其被,寝犹如故
译文:
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
译文:
(3)阅读文章后,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解答】(1)题考查了对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一夕,邻火卒
②发,延及③民家。”句意为有一天晚上,邻居家突然着火了。漫
延到了这一家。故而“延”的意思为“漫延”。“急呼妻女出”句意为急忙喊妻女出来。故“妻”指妻子。“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句意为那些天天享受着别人丰厚食物却不顾他人患难的人。故“彼日”指天天。“顾”指照管。
(2)题考查了文言文的翻译。“起曳其被,寝犹如故”意思为:狗就起来拖他们的被子;他们还像原来一样睡着。“犬食恒不饱,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意思为:我家穷,狗经常吃不饱,没想到今天能救我们使我一家四口免于死难。
(3)题考查了对文言文所蕴含道理的理解。义犬报火警是一个文言小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知恩图报。
故答案为:
(1)漫延妻子天天照管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及答案
..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
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2〕破之〔〕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解释以下词语。
A.嬉:
B.贾人:
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
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以下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
....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王冕学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窃:( 偷偷地,暗中)②辄默记辄( 总是(常常)③儿痴如此痴( 痴迷)
④恬若不见恬(神色安然的样子)⑤父怒挞之挞( 打)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通“何”,为什么)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王冕是诸暨县的人。)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夜里悄悄出来,到寺庙里,到大佛像的腿膝上坐下来,拿着书本,借着长明灯的灯光来阅读。)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幼时他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到了入迷的地步,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二)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从)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指示代词,这儿)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文中前两句的是( 记述),最后一句是(议论)。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6.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
(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解释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边境②吾欲之南海:到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④子何恃而往:凭借,倚仗
2、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分)
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吗?
3、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对比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人对待学习的态
度。。
(四)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字义。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到,及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于是③资给以书:供给,资助④遂成大学:于是,然后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匡衡就到别人家去做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
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偷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居的烛光读书。,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勤学苦读。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学习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五)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字义。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教诲②非然也:这样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拉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一起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C )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①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六)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字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为:给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说:通“悦”,喜欢、高兴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好:喜欢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滥竽充数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是因为齐宣王识人不清,喜欢集体演奏,讲究排场,却忽略了个人。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可说他又去进行另一次行骗,亦可说他从此发奋,勤学苦练,学会了吹竽。
(七)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字义。
(1)天帝使我长百兽:做首领(2)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认为(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对的(4)兽见之皆走:逃跑
2、翻译句子。
①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②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③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不同含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助词,无义)〈2〉故遂与之行(它,代狐狸)
〈3〉其不善者而改之(它,代缺点或错误)〈4〉曾子之妻之市(到)〈5〉学而时习之(它,代学过的知识)〈6〉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的)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狐假虎威,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狗仗人势,它们都是用来比喻倚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人的一类人。
5.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从正反两面评价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
(八)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字义。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跑(2)因释其耒而守株:放下
(3)冀复得兔:希望(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自己
2.翻译句子。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译文: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的大意:守株待兔
4.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讽刺那些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的热。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