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F4并网微型逆变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有源逆变电路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
几个步骤:
1. 选择逆变拓扑结构: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逆变拓扑结构,常见的有全桥逆变、半桥逆变等。

在选择时要考虑电路的效率、功率损耗、成本等因素。

2. 选择电源电压:确定输入电压范围,根据电源电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电源处理电路,如滤波电路、电压稳压电路等。

3. 设计控制电路:使用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设计相应
的控制电路。

该电路主要用于监测输入电压、输出电流、温度等参数,并实现对逆变桥开关管的控制,从而控制输出电压和输出频率。

4. 选择DC/AC逆变器模块: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逆变器模块,该模块通常由IGBT、二极管等组成,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
流电。

5. 完善保护电路:设计逆变电路时,还需要考虑电路的过流、过压、过温等保护措施,以保证电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6. PCB设计和布局:将电路进行PCB设计和布局,使得电路
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可控制电磁干扰。

7. 软件编程:使用STM32单片机的软件开发工具进行编程,
实现控制电路的功能和保护措施。

8. 调试和测试:对设计的逆变电路进行调试和测试,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是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有源逆变电路的一个基本设计流程,具体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基于STM32的全桥逆变器的设计

基于STM32的全桥逆变器的设计

图 1 系结 构 框 图
1 系统 结 构
如 图 1示 ,设 计 的逆 变器 是 由 4部 分 组 成 ,分别 为 STM32主 控 电 路 、隔离 驱 动 电路 、全 桥 电路 和 采样反馈 电路。STM32单片机产生两组 SPWM 脉冲通过光耦 隔离传输 ,光耦输 出的两组 SPWM脉 冲输 入 到两个 IR2111芯片 ,一 个 IR2111可输 出两 组互 补性 的 PWM 脉 冲 ,从 而 得 到 四组 SPWM 脉 冲 ,四组 脉 冲驱 动全 桥 电路 的 四个 功率 开关 管 。其 中全 桥 电路 中的高 压直 流 电源是 由推 挽升 压 电路提 供 的 ,因篇 幅有限,将不介绍推挽升压电路 的设计 。在全桥 电路 中,以 SPWM脉冲为信号斩波 ,输 出的电压波形 为 高压 SPWM 脉 冲波 形 ,需通 过 以 电感 电容 构 成 的低通 滤 波 器 后 ,才 能 得 到所 需 的交 流 正 弦 电 源 。为
第 23卷第 3期 2016年 6 月
JOURNAL OF DO东NG莞GU理AN 工UN学IVE院RSI学TY 报OF TECHNOLOGY
V0I_23 No.3
Jun. 2016
基 于 STM32的 全 桥 逆 变 器 的 设 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黎 山峰 黄超 龙
(东莞理工学院 电子工程学 院 ,广东东莞 523808)
交 流 电源 。
关键 词 :正 弦 逆 变 器 ;STM32;SPWM
中图分类号 :TM46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312 (2016)03—0027—05
逆 变器 是 指整 流器 的逆 向变 换器 ,其作 用是 通过半 导 体功 率开 关器 件 的开通 和关 断作 用 ,把直 流 电 能 变换 成交 流 电能 的一 种 电力 电子 变 换 器 j。 随着 电力 电子技 术 的高 速 发 展 ,大 量 高 功 率 开关 器 件 相 继 出现,可以满足各行各业对逆变技术的需求 ,逆变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I3 。在光伏 和风能等 新 能 源开 发领 域 中 ,均 需逆 变器 将 电能 转换 为恒 压 、恒 频 的交 流 电源 ;在通 信 领 域 中 的不 间 断 电源 里 , 逆 变 器是 重要 的角 色 ;在控 制 交流 电机 的领 域 中 ,逆 变器 的应 用更 为广 泛 。逆变 器 的发展从 工 频方 波逆 变 和 多重 叠加 逆变 ,发 展 到现今 的 PWM 逆 变 ,三 相 空 间矢 量 逆 变 以及 多 电平 PWM 逆 变 。从 逆 变器 的 发 展来 看 ,逆 变器 的 复杂程 度 日渐 上升 ,为 了更 好地 设计 和管 理 ,现今 的逆 变器 的发 展趋 势必 定 为数字 化 逆 变器 。笔 者设 计 的单相 逆 变器 是 以 STM32单 片机 为 核心控 制 的全桥 逆 变器 。

基于STM32高性能全数字式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

基于STM32高性能全数字式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

基于STM32高性能全数字式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摘要本文提出一种高性能全数字式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

该方案分为前后两级,前级采用推挽升压电路将输入的直流电升压到350V 左右的母线电压,后级采用全桥逆变电路,逆变桥输出经滤波器滤波后,用隔离变压器进行电压采样,电流互感器进行电流采样,以形成反馈环节,增加电源输出的稳定性。

升压级PWM驱动及逆变级SPWM驱动均由STM32单片机产生,减小了硬件开支。

基于上述方案试制的400W样机,具有输出短路保护、过流保护及输入过压保护、欠压保护功能,50Hz输出时频率偏差小于0.05Hz,满载(400W)效率高于87%,电压精度为220V±1%,THD小于1.5%.逆变电源应用广泛,特别是精密仪器对逆变电源的性能要求更高。

高性能逆变电源不仅要求工作稳定、逆变效率高、输出波形特性好、保护功能齐全,还要求逆变电源小型化、智能化、并且具备可扩展性。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STM32系列单片机STM32F103VE的纯数字式正弦逆变电源,该电源的全部功能由单片机控制实现,具有输出电压、频率稳定,效率高,保护功能齐全的特点。

系统设计系统的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系统采用高频逆变方案,即前级升压加后级逆变的结构,这样可以避免使用笨重的工频变压器,有效的降低了电源的体积、重量及成本,提升电源的效率。

电路的工作原理是,12 V的直流输入电压经过滤波后由推挽升压和全桥整流升压到350 V的直流母线电压,再经过全桥逆变电路转变为220 V/50 Hz的工频交流电,采样电路对相应点进行采样,以实现闭环控制及保护功能。

由于大电流条件下,功率管驱动信号占空比过小会导致发热严重,效率降低,故逆变电源的前级采用准开环的控制方式,即输入电压在一定范围内时,驱动信号占空比开到最大并保持不变,输入电压过高时,减小占空比,维持母线电压在一定范围内。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前级升压获得较高的效率。

基于STM32的正弦波逆变器设计项目分享

基于STM32的正弦波逆变器设计项目分享

基于STM32的正弦波逆变器设计项目分享基于STM32的正弦波逆变器设计项目分享•给大家分享一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正弦波逆变器设计项目。

概要:大家知道,市电或其他的交流电可以通过二极管或可控硅的单向导电性整流成直流电供给需要使用直流电的场合。

这种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过程我们叫做整流,也叫做顺变。

那么逆变呢?我们自然地就会想到,应该就是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过程。

逆变电源就是相对于整流器而言通过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的开通和关断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这么一个装置。

逆变电源也叫做逆变器,附件里分单元地讲一下逆变器主要的单元电路。

主要内容为:一.电池输入电路二.辅助电源电路1. 12V 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2. 24V-48V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3. 多路隔离辅助电源电路三.高频逆变器前级电路的设计1. 闭环前级变压器匝数比的设计2. 准开环前级变压器匝数比的设计四.高频逆变器后级电路的设计1. 米勒电容对高压 MOS 管安全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2. IR2110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 正弦波逆变器 LC 滤波器的参数五.逆变器的部分保护电路1. 防反接保护电路2. 电池欠压保护3. 逆变器的过流短路保护电路的设计4. IGBT 的驱动和短路保护电路相关文件教程逆变电源设计概要.PDF描述:逆变电源设计概要其他文件SPWM生成软件.zip描述:SPWM生成软件电路图文件原理图和PCB.zip描述:原理图和PCB源代码逆变器控制软件.zip描述:逆变器控制软件。

基于STM32的单相逆变器并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的单相逆变器并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的单相逆变器并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徐贵鑫,金 海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浙江 杭州
收稿日期:2021年3月16日;录用日期:2021年4月8日;发布日期:2021年4月15日
摘要
本设计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采用双极性SPWM调制方法,以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为核心电路, 实现双逆变器的并网供电。提出一种新型主从控制方法,通过对主从机不同的SPWM调节速度的控制, 实现电流内环电压外环控制。提出了系统软启动以及过流之后重启动的控制思想,保证系统始终处于安 全工作状态,并且可以快速响应。通过UART完成两单片机之间通信,实现了从路输出相位跟随主路的 目标。利用SPI的通信模式与采样模块相配合,加入系统的PID算法的分段调节,实现了高精度的采样和 快速的系统闭环控制。本系统输出电压较为稳定,THD在2%以下,可以实现两逆变器输出电流按比例 分配为1:1、1:2、2:1,效率达到90%以上。
3.2. 驱动电路设计
驱动电路的意义是赋予 SPWM 能量,也就是让信号具备了一定的功率,达到 MOS 管的启动电压, 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以 IR2103 芯片为核心的驱动控制电路。该芯片是一个集成了双通道和栅极驱动的高 度集成模块,另外这款芯片是高速高压的,恰好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轻松驱动后级的 IRF540 开关管。 这款芯片在 MOS 管的驱动电路、IFBT 的驱动方案中使用十分广泛。在此选用 5 V 的供电电压,并且在 供电端并联 1 μF 的电解电容,起滤波作用,C2 和 D1 为自举电容和自举二级管,由于后级 IRF540 的导 通电压需要,就必须设计自举电路,输出信号 Ho 与 SPWM 信号相同,输出信号 Lo 与 SPWM 信号互补。 IR2103 自举电路如图 2 所示。
Keywords

基于STM32的单相逆变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STM32的单相逆变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基于 STM32的单相逆变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辽宁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10000摘要:本设计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采用SPWM双极调制方式,以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为主电路,实现双逆变器并网供电。

提出了一种新的主从控制方法,通过控制主从机SPWM调节的不同速度来实现外电路对内电路电压的电流控制。

提出控制系统软启动和过流后重启的思路,保证系统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并能快速反应。

两个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是通过UART来完成的,实现从电路跟随主电路的输出相位,高精度采样系统的设计采用SPI通信方式实现。

关键词:单相逆变;并联均流;STM32;SPWM1引言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目前,传统化石燃料仍是现代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材料,但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和消费水平无法估计长期稳定供应。

因此,化石燃料造成的能源危机和污染使可再生能源研究成为重中之重。

逆变器的工作过程是将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流转换成稳定高效的交流电,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

它由逆变器部分、控制部分和输出滤波部分组成。

这使得光伏逆变器的研究成为利用太阳能解决能源危机不可缺少的环节,其性能直接影响逆变器的效率和逆变器的能源质量。

微型光伏逆变器以其维护方便、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单机光伏发电系统中。

此外,光伏转换器因其适应不同条件的能力、扩展方便和成本低而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因此,要保证离网光伏发电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开发一种可靠、高效、经济的微型光伏逆变器就显得尤为重要[1]。

2并网逆变器系统硬件设计2.1选择主控芯片本设计采用标准ARM结构、Cortex-M内核的STM32单片机作为主DSP,专为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而设计,大大提高了信号处理效率。

STM32F103ZET6有60个中断源,可以匹配本系统中的各种外设和控制逻辑。

与其他单片机相比,具有功耗低、频率高、操作简单、调试方便、性能稳定性高等优点。

微控制器内置的UART和SPI通信模块可以满足系统中主从和交流通信的通信需求。

电路设计+基于tms320f2812的500W的微网逆变器设计

电路设计+基于tms320f2812的500W的微网逆变器设计

【电路设计】+基于tms320f2812的500W的微网逆变器设计在20世纪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一次性能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日益增长,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能源危机。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且无污染的新能源,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且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尤其受到广泛的重视。

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形式为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太阳能光伏并网系统的硬件设计、控制算法研究、系统仿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

本文在充分分析近年来光伏发电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对系统的拓扑结构、控制电路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要点。

以DSP 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实现了电路保护、数据采集、参数设置等功能,为各种光伏并网控制算法提供了灵活可靠的硬件平台。

在软件方面介绍了 SPWM 的控制算法,在分析现有最大功率跟踪(MPPT)方法的基础上,对现有方法进行了改进,把模糊控制引入到最大功率跟踪中,并给出了模糊控制规则库另外分析了并网中存在的孤岛效应问题,并改进了现有解决方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量正在不断增加,世界上的化石能源总有一天将达到极限。

同时,由于大量燃烧矿物能源,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巨量的可再生能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国政府正在逐步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

而在我国,光伏系统的应用还刚刚起步,市场状况尚不明朗。

相信作为当今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特别是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将为今后的电力工业以及能源结构带来新的变化。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与其他新能源相比是最理想的可再生能源。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及其相关产业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因为它具有以下的特点:储量丰富;清洁性和经济性;分布范围广泛。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并网逆变研究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并网逆变研究

文章 编 号 :1674—6236(2Ol6)01一Ol41—03
Research of single 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bas ed on STM 32 SCM
LEI Xin—ying,CHANG Zhen-jie,ZHENG Tian-liang (College ofElectrical En ̄neenng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Xi’an 710077,China)
确 同 步 。 并 网输 出电 流 曲 线 在 最 值 附近 比其 他 地 方 明 显要 粗 。 性 能 优 秀的 STM32单 片机 非 常 适 合 用 在 逆 变 器 中。
关 键 词 :STM32;并 网 逆 变 器 ;滞 环 控 制 法 ;相 位
中图 分 类 号 :TN7l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摘 要 :采 用 STM32单 片机 对 并 网 逆 变器 进 行 控 制 。为 了并 网逆 变 器运 行 时 ,输 出 电流 与 电 网 电压 同频 同相 ,功 率 因数 接 近 1.使 用 滞 环 控 制 法 对 输 出 电流 进 行 控 制 。实验 表 明 通 过 调 整 给 定 电 流 的 相 位 ,可使 并 网输 出电 流 与 电 网电 压 准
并 网 逆 变 可 以 把 直 流 电变 换 为 交 流 电并 馈 送 电 网 .在 新 全 桥 桥 臂 的 IGBT的通 断 可 以 将 电 容 上 的直 流 电 变 换 为 交 流
能 源 领 域 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是 太 阳能 发 电 、风 电 等 设 备 侧 的 等效 交 流 电 。再 通 过 电感 的滤 波作 用 滤 除 交 流 电 流 主 要

基于stm32的三相逆变器的设计

基于stm32的三相逆变器的设计

图 1系 统 结 构 框 图
3 硬 件 电 路设 计
3.1 三相逆 变 电路 在 逆 变 的部 分 用 了6 ̄-IRF3205MOS管 组 成 一 个三 相 桥 式逆 变
电路 ,输 出的 三 路SPWM波 形通 过 LC滤 波 器 来 滤 除 高次 谐 波 ,最 后在 负 载就 能获 得三 相 的纯 正弦波 交 流 电压 输 出 。
2 系统设 计
本 设 计 利用 PWM控 制 技 术 即脉 宽 调 制技 术 , 由 于期 望 的逆 变 器输 出是 一 个正 弦 电压 波形 , 可以把 一个 正 弦半 波 分作 N等 分 。然 后把 每 一等 分 的正 弦 曲线 与横 轴所 包 围的 面积 都用 个与 此 面积 相等 的 等高 矩形 脉冲 来 代 替 ,矩 形 脉冲 的 中点 与正 弦波 每一 等 分的 中点 重 合 。这 样 , 由N个 等幅 不 等 宽的 矩形 脉 冲所 组 成 的波 形 为正 弦 的 半 周等 效 。同样 , 正弦波 的 负半周 也 可用 相 同的方 法来 等效 。
口。IR2l】oR 用cM0S工 艺 制作 ,逻 辑 电源 电压范 围 为5v20 v,适 应TTL或CMOS逻 辑 信 号输 入 , 具有 独 立 的 高端 和 低 端2个 输 出通 道 。这些特 点使得 IR2l1ok 有较理 想 的抗 噪声 效果 。
4 软 件 设 计
本系统通 过Cortex M3内置 的TIM定时器 外设,设计 实现 了SPwM 发生 器。由于 生成SPWM波 需要 大量浮 点及 三角 函数运算 ,但板载 不 支持DSP浮点运 算 ,故采用查 表的方 式 ,以此获得 正弦化 的脉 宽调 制 幅值表 。为此 ,我们 使用MATLAB工 具为幅值 为l000的标准 正弦波 采 样 240个点 ,通过 为三相A、B、c设置不 同的初始位置 ,实现三 者相差 12O度 ,即A相 以第0个 点为起点,B相 以第8O个点 为起点,C相 以第 l6O 个点为起 点,循环进 行 。为实现恒流 以及恒 压模式 ,我 们对A、B、C 三 相使 用电压 互感 、电流 互感 的方式 ,得 ̄I ]AD采样值 。实时 的AD值 与设定恒压恒流值作 差,得到控制 的偏差 值,随后送入PID计算 ,得到 控 制SPwM的幅值量,进而达到控制输 出的电压 以及功率恒 定。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并网逆变研究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并网逆变研究

基于STM32单片机的单相并网逆变研究雷新颖;常振杰;郑天良【期刊名称】《电子设计工程》【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采用STM32单片机对并网逆变器进行控制。

为了并网逆变器运行时,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功率因数接近1,使用滞环控制法对输出电流进行控制。

实验表明通过调整给定电流的相位,可使并网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准确同步。

并网输出电流曲线在最值附近比其他地方明显要粗。

性能优秀的STM32单片机非常适合用在逆变器中。

%Single 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is controlledby STM32 SCM. When the inver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Grid, in order to the frequency and the phase of the output current is as will as the Grid voltages' and the power factor is nearly 1, the output current is controlled used the hysteresis control.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accurate synchronism of the output current phase between the Grid voltage phase will appear by means of changing the phase of the set up current. The curve of the output current wave is wider obviously in the nearby maximum or minimum position than others position. It is very fit that the perfect STM32 SCM is used in the inverter.【总页数】3页(P141-143)【作者】雷新颖;常振杰;郑天良【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电气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西安航空学院电气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西安航空学院电气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710【相关文献】1.基于比例谐振和谐波补偿控制技术的单相逆变并网研究 [J], 张淼;苏协飞2.基于改进型电流控制策略的单相并网逆变装置研究 [J], 曾晓生;杨苹3.基于解耦控制的单相并网逆变控制算法 [J], 蔡逢煌;江彦伟;王武4.基于FPGA的可调单相逆变并网电源 [J], 宋梦欣;刘一清5.基于自抗扰控制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控制器设计 [J], 许晋飞;刘德君;薛若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TM32数字化逆变电源设计

基于STM32数字化逆变电源设计

摘要逆变电源是电源领域中的重要部分。

传统逆变电源为模拟控制,由于模拟控制系统的缺陷是结构复杂、易受干扰以及难以调试等,相对而言数字化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以及容易进行算法升级等,所以逆变电源数字化是逆变电源的升级方向。

对逆变电源而言,高性能微处理器是全数字化控制核心。

所以研究设计基于 STM32 微处理器的逆变电源具有应用的价值与现实的意义。

首先,文章讲解了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电源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逆变电源未来的发展走向。

然后分析了 SPWM 的调制技术,包括单极性控制与双极性控制,而且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本设计要求确定了调制方法。

然后描述了逆变电源的数字控制策略研究现状,并详细描述了数字 PID 技术及其在逆变电源系统中的应用。

其次,详细说明了以 STM32 为控制核心的逆变电源主电路设计过程:首先详细分析了逆变电源主要的拓扑结构以及它的原理,选择了电压源型逆变电源主电路结构和以 STM32 为控制核心的控制电路。

将逆变电源硬件电路分解为逆变主电路、控制电路及辅助电路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设计,其中重点介绍了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给出了输入滤波电容,输出滤波器和高频变压器的计算公式以及设计参数。

然后,对逆变电源系统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

描述了 STM32 的开发平台 Keil MDK 的开发特点;给出了逆变电源控制系统软件的主程序流程,对 SPWM 信号发生程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详细阐述了 ADC 模块及数字 PID 程序的设计过程,并且对串口通信程序进行了设计,对于各个子程序给出了程序流程图。

最后,对试验样机进行调试,说明了模块调试方法,并对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逆变电源 STM32 全桥 PID 控制 ADC 模块ABSTRACTInverter power supply is a key part of power supply. Traditional inverter power supply for analog control, due to the defects of analog control system is complex, are susceptible to interference and difficult to debug, digital control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 of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high control precision and easy to upgrade the algorithm, so the inverter power supply digital inverter power supply upgrade direction. For inverter power supply, high performance microprocessor is the core of digital control. Therefore, the research design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verter power supply based on STM32 microprocessor.Firstly,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wer suppl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verter power supply. Then the SPWM modulation technique, including single polarity control and bipolar control,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and the modulation method is determined by combining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igital control strategy of inverter power supply is described, and the digital PID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verter power supply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Second, details the STM32 as control core of inverter power supply main circuit design process: first, inverter power supply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main topology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choosing the voltage source type inverter power supply main circuit structure and control circuit with the STM32 as the core. The inverter power supply hardware circuit is decomposed into inverter main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and auxiliary circuit, etc.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design, which focuses on the design process of main circuit and control circuit, the input filter capacitor is given, and the calculating formula of high frequency transformer and output filter design parameters.Then, the software part of inverter power supply system is designed. The development features of Keil MDK, the development platform of STM32, aredescribed. The main program flow of inverter power control system software is given, and the SPWM signal generator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n the design process of ADC module and digital PID program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 program is designed, and the program flow chart is given for each subroutine.Finally, the test prototype is debugged, the module debugging method is explained,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are analyzed.Key words:sediment;rigid vegetation;settling velocity;turbulence characterize目录第一章绪论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逆变电源的发展概况............................................... 1.3 逆变电源的发展方向...............................................1.4 论文主要章节和内容安排............................................第二章逆变电源控制方案研究模型建立2.1电路模型........................................................2.2 SPWM 技术.......................................................2.3仿真模型........................................................2.3逆变电源控制方案 .............................................第三章逆变电源硬件电路设计3.1 逆变电源系统结构设计............................................. 3.2 逆变电源主电路设计.............................................3.3 主控芯片的选取.............................................第四章逆变电源系开统软件设计....................................4.1 Keil MDK集成发环境简介...........................................4.2 控制系统整体软件设计.............................................4.3 系统模块初始化部分.............................................4.4正弦波信号的产生................................................. 4.5数字PI控制算法.................................................. 4.6试验样机调试结果分析.............................................第五章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致谢第1章绪论1 .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在中国民众经济迅速[1]发展和国内国外能源供给不足的局面下,为了提高利用清洁环保能源,电源技术的发展需要得到我们的重视。

基于STM32的逆变电源设计

基于STM32的逆变电源设计

目录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X XV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 (XXVI)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会议记录 (XXVII)摘要 ....................................................................................................................................... X XVIII 前言 ........................................................................................................................................... X XX 第一章绪论 (32)1.1课题研究背景 (32)1.2国内外感应加热电源现状和应用前景 (34)1.2.1感应加热技术发展现状 (34)1.2.2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35)1.3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37)1.3.1感应加热电源逆变部分 (37)1.3.2基于STM32F4单片机的控制器的设计 (37)1.3.3基于IAR开发环境的STM32软件的设计 (38)第二章STM32数字逆变系统的设计方法 (38)2.1 STM32数字逆变系统的总体结构 (38)2.1.1 STM32数字逆变系统结构框图的主要组成 (38)2.1.2 STM32数字逆变系统工作原理说明 (39)2.2 STM32数字逆变系统的主要结构详细介绍 (39)2.2.1 单相桥式并联谐振逆变电路 (39)2.2.2检测反馈单元 (42)2.2.3 STM32控制单元 (45)2.2.4 感应加热原理分析 (46)2.3 相关参数分析 (47)2.4 基于STM32F407的最小系统设计 (50)2.4.1 时钟电路设计 (50)2.4.2 复位电路设计 (50)2.4.3 程序下载接口电路设计 (51)2.4.4 最小系统设计 (52)第三章STM32F407程序设计 (53)3.1 STM32数控逆变器的总体程序设计 (53)3.1.1程序流程图 (53)3.1.2主函数程序分析 (54)3.2 STM32各程序模块的设计 (55)3.2.1数字化逆变器启动 (55)3.2.2逆变稳定运行 (60)3.2.3电压信号相位错误处理 (62)一.容错处理 (62)二.错误报警与保护 (62)3.2.4数字化逆变器停止 (63)第四章STM32逆变电源系统的软件调试与结论 (64)4.1 STM32F407-discovery开发板 (65)4.2 IAR开发软件与调试和下载界面 (65)4.3系统调试结果 (66)结论 (69)参考文献 (70)致谢 (72)导教师/职称叶献方\副教授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STM32的逆变电源设计2.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4年3月3 日~2014 年5月30日3.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6-284[2] 周俊杰,钱晓耀,陈上挺.一种基于PIC系列单片机的SPWM逆变电源[J].机电工程,2008,25(4):99-101.[3] ZHANG Kai-ru、XING Cheng-cheng、LIU Xiang-nan. A type of inverter power supply based on harmonic elimination PWM contro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25(3):1674-8042.[4] 廖冬初,聂汉平《电力电子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5]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 李宁《基于MDK的STM32处理器的开发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7] 丁卫东,郭前岗,周西峰.一种基于FPGA的SPWM波的实时生成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1.21(2):211-214.[8] 徐健,赵冬娥,邓均,等. 复杂可编程器件和单片机在坐标测试中的应用[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0,32(3):61-64.[9] STM32F407系列参考手册高性能数字信号控制器.4.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1)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近五年的文献并做好记录。

基于STM32的20KW光伏离网逆变器的设计及M技术的研究

基于STM32的20KW光伏离网逆变器的设计及M技术的研究

三、软件设计
三、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写,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最大功率跟踪(MPPT):通过实时监测光伏板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调整 DC/DC转换器的占空比,使光伏板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
三、软件设计
2、逆变控制:根据负载的需求,调节全桥逆变器的开关管通断时间,实现电 压和频率的稳定输出。同时,采用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算法,减小谐波含量,提高电能质量。
1、并网逆变器的概述:
1、并网逆变器的概述:
并网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电子设备,其作用是将光伏电池 板输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然后注入电网,供用户使用。 并网逆变器的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2、5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关键技 术:
2、5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关键技术:
6、并网逆变器的发展趋势:
总结: 5kW光伏并网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效率直接影响 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优化,可以 提升其性能和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随着电力电子技术、 微处理器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并网逆变
三、软件设计
3、系统保护: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异常情况进行快速响应和处 理。例如,当出现过流或过压情况时,软件会自动调整控制参数或关闭部分电路, 以保护系统不受损坏。
三、软件设计
4、人机交互:通过液晶显示屏或上位机软件,显示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参数, 方便用户进行监控和维护。同时,用户可以通过键盘或上位机软件对系统进行远 程控制和调节。
五、结论
本次演示所设计的基于STM32的20KW光伏离网逆变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 广阔的应用前景。该逆变器不仅提高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而且降低 了维护成本和故障率。未来,我们将继续对逆变器的性能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满 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基于STM32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

基于STM32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

变主回路的输出及进行相应的保护,并控制直流升压环节完成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最大输出功率跟踪,得到
了转换效率较高的适合并网的交流输出。
关键词:光伏并网;MPPT;STM32;SPWM
中图分类号:TM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29-0007-04
Design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Based on STM32
总 727 期第二十九期 2020 年 10 月
河南科技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信息技术
基于 STM32 的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
刘威峰 肖金凤
(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STM32 的并网逆变器实现方案,采用直接面积等效法生成 SPWM 波形,控制逆
1 系统结构设计
按照逆变过程中能量转换的级数,光伏逆变包括单 级式拓扑结构和多级式拓扑结构。单级式拓扑结构将升 压、最大功率点追踪、输出波形控制这些问题放在一个环 节进行,使得它的控制过程极为复杂,控制电路比较杂 乱,一般很少使用。光伏发电着重关心的指标是光电转 换效率和整体的稳定性。因此,多级式拓扑结构将会更 合理。前级可以完成升压与最大功率的追踪,后级主要 完成直流向交流的转换。将不同功能的控制过程分散到 不同的环节实现,可以降低系统的复杂程度,软硬件的实
LIU Weifeng XIAO Jinfeng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Hunan 421001)

基于STM32单片机的三相逆变器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三相逆变器设计

基于STM32单片机的三相逆变器设计针对当前电网需要能输出高质量的交流电,且需具备较好的负载适应性及调压、调频等问题。

设计了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控制的DC-AC三相正弦波逆变器。

文章详细分析了三相逆变器硬件电路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的设计,分析了用于控制三相逆变器的SPWM调制技术、基于数字PI控制的功率变换技术,同时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制作了三相逆变器实物。

通过对逆变器调压、调频测试,结果表明所制作的三相逆变器调压、调频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标签:三相逆变器;SPWM;STM32F103C8T6单片机0 引言当前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成为了工业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提高电网供电性能,保障并网系统安全运行时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而并网逆变器控制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1]。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业对于供电电能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如电网频率稳定、电压稳定等电能指标。

逆变控制技术能显著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开支、提高效率,同时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对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有着巨大的帮助。

本文以应用于模拟微电网系统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设计以STM32单片机为主控电路的三相逆变器,给出了详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过程,并提供了控制器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所制作的基于STM32单片机的三相逆变器调压、调频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先给出系统整体的结构框架,设计出逆变器主电路、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以及保护电路。

其中控制电路设计包含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对各个电路的工作原理作了详细分析。

程序设计主要是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单元,通过对系统控制方法和调压、调频程序等的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如下图1所示:从三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系统的总体框图中可以看出,STM32控制单元发出SPWM信号,通过驱动电路的隔离和放大来控制三相逆变器主电路,最后输出频率和幅值可调的三相交流电。

基于STM32的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

基于STM32的逆变器并联系统设计
管小明;朱航;孙俊杰
【期刊名称】《电子制作》
【年(卷),期】2024(32)11
【摘要】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普及,为适应技术发展对逆变器功率密度,成本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本文以STM32F103微处理器作为主控芯片,设计实现一套并网逆变器并联系统,重点分析研究了核心硬件电路、软件设计、多谐振特性以及系统稳定性等问题。

经MATLAB仿真验证,本系统在离网和并网工作模式的并联效果较好,能够持续稳定地输出电压波形,电压的幅值、频率、相位都能够保持一致,并具有很好的环流抑制效果。

【总页数】4页(P6-9)
【作者】管小明;朱航;孙俊杰
【作者单位】赣东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4
【相关文献】
1.基于CANopen协议的三相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设计
2.基于高频链并联逆变器控制系统设计
3.基于STM32的相位交错式并联Buck变换器控制系统设计
4.基于STM32的单相逆变器并网系统设计与实现
5.基于DSP的单相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TMS320F2802的实施并网微型太阳能逆变器设计

基于TMS320F2802的实施并网微型太阳能逆变器设计

基于TMS320F2802的实施并网微型太阳能逆变器设计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按照系统运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以及混合型光伏发电系统。

随着我国光伏发电系统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光伏屋顶计划的实施,国内对离网型光伏逆变器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由光伏电池阵列、控制器、逆变器、储能装置等环节组成,如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主要存在以下不足:a.大多采用单片机控制,实时性差,数据处理及通信能力有限;b.采用变压器,体积大、笨重;c.输出电压精度不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提出了5kW光伏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可以广泛用于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电压精度高、波形好、现场总线实现智能监控等特点。

1、5kW离网型光伏逆变器基本结构光伏逆变器的结构如下所示,包含一次回路和二次回路两部分,其中一次回路由输入滤波电路、Boost升压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等组成,二次回路由TMS320Fz812控制器电路、信号检测电路、人机交互电路和通讯电路组成。

下面就5kW离网型光伏逆变器的硬件主电路和控制策略进行设计。

2、5kW离网型光伏逆变器硬件设计目前,常用的离网型逆变电路主要有三种拓扑结构:工频隔离单级逆变器、高频隔离两级逆变器和无隔离两级逆变器。

经理论计算和实践验证,使用一种更适合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路拓扑结构:无隔离两级逆变,也叫做Boost 逆变器,如通过输入滤波电路对光伏太阳能输入的48V 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然后通过Boost 升压电路进行升压,采用全桥逆变进行逆变处理,输出SPWM 波,最后经过LC 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输出50Hz 频率的正弦波。

2.1 输入滤波电路的设计输入滤波电路是由滤波电容组成,用来减小输入端电压的脉动,假设变换器传输最大功率为Pmax,由输入输出功率相等可得出一个周期内输入滤波电容所提供的能量约为2.2 Boost 电路Boost 电路如根据Boost 电路中电感电流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电感电流连续、电感电流断续和电感电流临界连续三种工作模式。

基于STM32的数字高效低压逆变器

基于STM32的数字高效低压逆变器

湖北民族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高效低压逆变器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031041202 系别:电气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谭建军评阅教师:论文答辩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摘要本设计主要是采用微控制器与部分电路构成的数字式低压升压逆变器,其主要是用来模拟研究光伏逆变电源。

设计采用现代工业控制中最流行的32位MCU(微控制器)——Cortex-M3,其拥有72MHz的超高时钟频率,对整个逆变系统进行控制管理与监控;升压电路使用经典的BOOST电路和目前较高效的单端反激升压电路组成两级升压电路。

两级升压电路既可以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将输入电源与输出级隔离起来,又可以达到较高的升压比;逆变电路则是目前最经典的全桥逆变电路,输出功率可以达到上千瓦。

系统输入电压为1.5V,输出20V/50Hz正弦交流电压,最大功率10瓦,效率达75%。

STM32F103ZET6控制单元产生4路PWM波,一路控制BOOST升压电路,将1.5V的输入直流电压升高;一路控制单端反激升压电路,将第一次升高后的电压再一次升压;另外两路SPWM波驱动全桥逆变电路,将升压后的直流电压逆变成交流电压。

在SPWM程序控制上,采用定时器读值法产生SPWM波,而不是计算PWM 宽度,可以减少计算产生的时间,加快系统的运行速度。

关键词:MCU,BOOST升压,单端反激升压,全桥逆变AbstractThis design mainly uses microcontroller and constitute digital low voltage booster circuit inverter, its main photovoltaic inverter power supply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research.Design uses modern industrial control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32-bit MCU (Micro Controller Unit) -- Cortex-M3, it owns high clock frequency of 72 MHZ, to control the inverter system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Booster circuit using classic BOOST circuit and the relatively efficient single-ended flyback booster circuit composed of two stage booster circuit.A two-level booster circuit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high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the input power and output stage isolated, and can achieve high step-up ratio;Inverter circuit is the most classic full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the output power can be achieved on the kw.System as the input voltage of 1.5 V, 20 V output sine ac voltage, maximum power 10 watts, efficiency up to 75%.STM32F103ZET6 control unit to produce PWM wave 3 road, one control single-ended flyback booster circuit, raise the input dc voltage of 1.5 V.Two outside road SPWM wave drive full bridge inverter circuit, will step up dc voltage of the inverter into ac voltage.Read values on the SPWM program control, by using the timer method to produce SPWM wave, rather than computational PWM width, can reduce the calculation time, speed up the speed of the system.Keywords:MCU,Single-ended flyback booster,Full bridge invert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言1.1课题背景 (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3国内外概况 (2)1.4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3)2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 (4)2.1方案选择 (4)2.1.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4)2.1.2 软件设计方案 (6)2.2系统总体设计 (7)2.3系统功能介绍 (8)3硬件详细设计 (9)3.1 主控制器介绍 (9)3.1.1 STM32F103ZE 介绍 (10)3.1.2 原理图 (11)3.2 BOOST电路设计 (12)3.2.1 BOOST升压电路 (13)3.2.2 BOOST升压原理 (13)3.2.3 BOOST升压系统电路 (13)3.3 单端反激式升压电路设计 (14)3.3.1 单端反激式升压电路 (14)3.3.2 单端反激式升压原理 (14)3.3.3 单端反激式升压系统电路 (15)3.4 全桥逆变电路设计 (15)3.4.1 全桥逆变 (16)3.4.2 SPWM控制原理 (16)3.4.2 全桥逆变系统电路 (17)3.4.3 全桥驱动电路 (17)3.5 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18)3.5.1 电压检测电路 (19)3.5.2 电流检测电路 (20)3.6 TFTLCD液晶显示系统 (23)3.6.1 TFTLCD介绍 (23)3.6.2 FSMC介绍 (24)4 软件设计 (26)4.1主程序 (26)4.1.1 主程序功能介绍 (26)4.1.2 主程序流程图 (26)4.2 PWM波产生程序 (27)4.3 PID电压调整程序 (27)4.4 SPWM波产生程序 (28)4.5 电压电流检测程序 (28)5 总结 (32)致谢 (33)参考文献 (34)附录 (34)1绪言本章简明地阐述了低压逆变的研究背景、当前现状和发展方向,指出了现代部分光伏逆变中的问题。

基于STM32的智能逆变电源设计

基于STM32的智能逆变电源设计

基于STM32的智能逆变电源设计
李国洪;刘帅;李文兵
【期刊名称】《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31)006
【摘要】高性能模块化、高频数字化、智能化是逆变电源技术的方向发展.因此,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新的逆变电源系统,利用STM32芯片具有独立的程序和存储器空间,结合该芯片的高速运算能力和强大的控制功能,采用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增强电路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电路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灵活性好.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李国洪;刘帅;李文兵
【作者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天津市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天津市复杂系统控制理论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4;天津市拓朴方得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3
【相关文献】
1.基于 STM32和 HC-SR501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J], 王东;莫先
2.基于STM32和HC-SR501智能家居的智能照明系统设计 [J], 王东;莫先;
3.基于STM32系列单片机的数控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与实现 [J], 赵有以;杨美君;
孙佳成;王建民
4.基于STM32单相正弦波逆变电源的设计 [J], 唐涛;杨冰;李稳国;兰岳旺;吴航
5.基于STM32的SPWM逆变电源控制信号电路设计 [J], 蒿书利; 庹先国; 王洪辉; 余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TM32F4并网光伏微型逆变器参考设计●本应用参考设计简略描述了单级并网太阳能(PV)微型逆变器主要原理。

本设计主要使用了一颗ST公司的STM32F4系列处理器,该处理器是基于ARM1 Cortex™-M4内核具有浮点运算,168MHZ的高速处理能力,增强的单周期DSP处理指令。

可以进行一些复杂的计算。

控制PV 电池板流向电网的功率。

此处理器还执行MPPT 算法、故障控制,以及可选的数字通信程序。

而前级使用了宽范围输入的反激DC-DC来产生与电网同相和同步的正弦输出电压和电流。

此微型逆变器的设计目标是可连接到这样的PV 模块在22VDC 至50VDC 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可输出最大200W 的功率,最大开路电压为55VDC。

本设计的要求如下所列。

▲最大输出功率= 185W▲标称输出电压= 230V▲标称输出电流= 0.8A▲输出电压范围= 180 VAC-264 VAC▲标称输出频率= 50 Hz▲输出频率范围= 48 Hz-52Hz▲功率因数= >0.96▲总谐波失真= <5%▲最大效率= 96%▲最大功率点追踪= 99.5%▲最小效率>0.8并网光伏微型逆变器参考设计的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并网光伏微型逆变器设计框图本系统主要分7大块,PV组件、辅助电源、光伏微型逆变器、EIM滤波、STM32F4、LCD显示与键盘。

这里最主要的是,光伏微型逆变器和STM32F4所以本应用设计主要对这两块做主要介绍光伏微型逆变器,如图1所示主要分两大块,前面是DC/DC升压及MPPT后面是DC/AC桥式换向。

▲微逆变器电路工作原理把半波的直流电压通过四个可控硅进行换向,变成了上下波的交流电压。

通常专用术语把此半波称为馒头波,如图2微逆变的工作原理波形变换图图2微逆变的工作原理波形变换图由交错反激构成的微逆变器硬件框图,如图3图3交叉反激构成的微逆变器硬件框图。

微逆变器的主要原理:如图3主要有两块组成,交错反激电路和桥式换向电路。

交错反激电路主要功能如图3虚线框内,来自PV的低压直流电,经交错反激电路升压到最高400V左右的峰值电压,然后在电容上形成具有正弦特性的直流半波电压。

也叫馒头波。

如图2桥式换向电路:四个可控硅接成的桥式电路,把半波的直流电压,变成上下变换的交流正弦波,桥式可控硅的换向频率工作在低频50HZ波形图如图2。

SCR桥式框图如图3A本并网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参考设计由单个STM32F4器件控制,如图4光伏微型逆变器框图中的系统框图所示。

图4 光伏微型逆变器框图STM32F4器件是此光伏微型逆变器设计的核心,此光伏微型逆变器软件结构的高级别框图如图5 所控制着系统的所有关键操作以及后台处理。

示,此软件主要分为两部分:STM32F4的功能主要分以下5类:▲界面软件▲多工作模式的微逆变器的状态机▲光伏微型逆变状态机▲最大功率算法(MPPT)▲数字锁相环(PLL)▲系统孤岛检测与故障处理▲功率转换图5并网太阳能微型逆变器软件软件架构此并网光伏微型逆变器软件实现了状态机来确定系统的工作模式。

状态机在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ISR)内每隔100 μs 执行一次。

状态机对片上外设进行配置以执行正确的功率变换算法。

当系统刚开启时,状态机会检查所有的输入和输出条件以及故障。

如果输入和输出在指定范围之内且没有故障,则系统状态机会将系统切换到启动模式。

然后状态机会在启动模式下再次检查系统条件,并将所有必需的变量和外设初始化以开始正常模式工作,然后切换到白天模式(DAY_MODE)。

如果电网出现故障,状态机会将系统状态切换到系统错误(SYSTEM_ERROR)模式,而如果电网状态良好但PV电池板电压没有在指定限值内,状态机会将系统切换到晚上模式(NIGHT_MODE)。

系统状态初始化当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开启时,系统会进入初始化程序,将其所有外设、变量和常量初始化。

系统的状态将初始化为系统启动状态。

状态机首先监视所有系统变量和输入输出的状态。

如果检测到任何故障,它会检查:• 电网电压条件• 电网频率条件• 逆变器输出交流电流条件• PV电池板电压条件• 反激MOSFET 电流条件以下部分将描述本参考设计的每一种工作模式。

图6 显示了本参考设计的软件状态图。

图6 软件状态图本状态结构总共有四个状态,分别是系统启动状态SYSTEM_STARTUP、系统错误状态SYSTEM_ERROR白天模式DAY_MODE黑夜模式NIGHT_MODE▲ SYSTEM_STARTUP如果上面描述的任一条件没有在指定限值之内,则状态机会将系统状态切换到SYSTEM_ERROR 模式。

如果所有条件均在指定限值范围之内,状态机将首先计算输入PV 电压和输出电网电压及其频率然后设置ss_Flag 系统启动标志以启动系统使其正常工作。

它会重新初始化所有必需的控制环变量,以确保在PWM 初始切换期间的可靠工作。

在将所有必需的控制环变量初始化之后,系统状态会切换到DAY_MODE 工作模式。

在以SYSTEM_STARTUP 模式工作期间,系统会持续检查指定的所有条件。

如果其中有任一条件未满足,则会切换到SYSTEM_ERROR 工作模式。

▲ SYSTEM_ERROR如果发生以下任一情况,则系统状态会切换到此SYSTEM_ERROR模式•电网欠压 < ~180VAC• 电网过压 > ~ 270 VAC• 电网频率 > 55 Hz 或 < 45 Hz• 反激MOSFET 过流• 逆变器输出电流峰值 > 3A一旦系统切换到SYSTEM_ERROR 状态,它会重新检查前述条件以避免错误的SYSTEM_ERROR 触发。

一旦系统确认错误确实存在,则会继续处于安全工作模式。

随后系统会停止PWM 模块,并将ADC 触发源更改为Timer1。

在SYSTEM_ERROR 工作模式期间,系统状态机会持续检查输入和输出电压条件。

如果故障消除,并且PV 电池板电网电压以及电网电压的频率都在指定限值之内,则系统会切换到SYSTEM_STARTUP工作模式,以稳妥地开启太阳能逆变器并开始向电网馈送可用能量▲DAY_MODEDAY_MODE 是正常工作模式。

在太阳能逆变器正常工作期间,状态机会对系统外设进行配置以执行由系统状态确定的正确的功率转换算法。

在该模式下,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将来自PV 电池板的最大可用能量传送到单相电网。

器件的ADC 外设由PWM 触发,以对所有的模拟反馈信号进行采样。

PLL 产生与电网电压同相且同步的正弦电流参考。

MPPT 控制环计算参考电流输出的电流幅度,以确保逆变器系统馈送来自PV 模块的最大可用能量。

如果这些条件中的任一条件未满足,则系统状态机将切换到SYSTEM_ERROR 状态。

▲NIGHT_MODE如果并网PV 电池板可提供的能量不足(功率<25W)或PV 电池板电压不在指定限值之内,则系统状态会切换到NIGHT_MODE。

在此工作模式下,系统会停止向电网馈送任何能量,并关闭所有PWM 开关同时将ADC 触发选项从PWM 切换到Timer1,以将ADC 触发速率保持为与DAY_MODE 模式下相同。

这样,就可以持续监视所有反馈信号,并检查前述所有的系统输入输出条件及故障。

如果出现任何故障或电网电压超出指定限值,则系统会切换到SYSTEM_ERROR 模式。

光伏微型逆变器的控制环并网太阳能微型逆变器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控制环:• 数字锁相环(PLL)• MPPT控制环• 电流控制环• 负载平衡控制环图7 控制环系统框图并网电网同步锁相环 PLL在连入电网的系统中,转换器控制系统的关键元件是PLL,它产生电网电压的频率和相位角以便控制输出与电网同步。

PLL 产生的电网电压的估计频率ωe 和相位角θe 不仅可通过合成或转换用于控制和信号生成,还可用于提供保护,以检测转换器何时进入了孤岛模式。

因此,可将PLL 系统准确并且尽快地同步到这些电网参数至关重要;否则,可能会导致对功率因数角度、谐波的控制和对系统工作模式的确定变得不准确且存在潜在危害。

并网太阳能微型逆变器的PLL 采用了对电网电压的硬件过零检测和软件过零检测。

在软件中,会在每个ADC 触发器处对电网电压进行采样,并将电网电压的极性存储在寄存器中。

每次采样时均会检查电网电压的极性。

如果电网电压的极性发生了变化,软件会设置零电压检测标志。

周期计数寄存器会存储两次过零检测之间发生的中断总数。

随后周期计数寄存器的值给出电网电压周期值的一半,因为软件中两次中断间的时间是固定的,且从不改变。

周期值决定了正弦表中正弦表参考生成的相位角增量。

正弦表由512个用于产生0-90 度正弦参考的元素组成。

90-180 度的正弦波形是0-90 度波形的镜像。

因此,会产生与电网电压同相和同步的0-180 度半正弦参。

Yuke30@绍兴大力2012-4-16MPPT控制环通常使用两种算法来追踪MPPT:扰动观察法(P&O)和增量电导法(IncCond)。

此设计使用P&O 法来进行MPPT。

图39 提供了P&O 算法的控制流程图。

MPP 追踪器通过将太阳能阵列的电压定期增大或减小来工作。

如果给定扰动导致PV 输出功率增大(减小),则会在相同(反)方向上产生后续扰动。

在图8 中,设置MPPT 参考表示对太阳能阵列电压的扰动,而MPPT ref+ 和MPPT ref- 分别代表相同或相反方向上的后续扰动。

设定的MPPT 参考决定了由PLL 产生的正弦参考电流的峰值。

图8 MPPT控制程序流程图如图8 中所示,MPPT 点之后PV 输出电流的略微增加会导致PV 输出电压降低一半,所以PV 输出功率也会降低一半。

因此,会在电网电压的每个过零处持续检查PV 电压,并将该值与PV 电压的前一个过零采样相比较。

如果PV 电压之差大于40 mV,则MPPT 算法会降低输出电流参考的幅度并且会将从PV 电池板获取的功率保持在更靠近PV 特性曲线的MPP 的工作点处。

Yuke30@绍兴大力2012-4-16电流环电流控制环是一个比例积分(PI)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此控制环可校正如下两个电流之间的误差两个电流是电流控制环的输入:• 参考电流信号(IACREF)• 输入电流(IAC)电流控制环的输出是一个控制信号,用以确保输入电流(IAC)跟随参考电流(IACREF)。

电流控制环以57 kHz 的频率执行,且开关频率为172 kHz时的带宽为2500 Hz。

电流控制环的输出决定了开关MOSFET 所需的占空比(D)。

负载平衡控制环如图10为交错反激电路图图9交错反激电路图如图9所示反激交错采用了两个MOS管,两个变压器交错工作来实现电路功能由于两个MOS管的内阻及变压器绕组,电容和二极管内阻都不可能相同,所以会出出现两个反激转换器的输出电压会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