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提纲练习
2.3大气的运动 复习提纲+练习+答案
2.3大气的运动一、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成因:地面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的温度差异是全球最基本的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1)地面冷热不均首先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
大气受热上升,冷却使大气下降。
(2)大气的上升和下降引起同一高度的气压差异。
(3)水平气压差异形成大气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大气水平运动——风。
3.热力环流的图上判断:(1) 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
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2) 海拔低处气压总是高于海拔高处。
(3) 相同高处气压,冷处高于热处。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分析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运动的方向。
[结论]:风向垂直等压线,并指向低压2.分析二个力作用下,大气运动。
结论: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分析三个力作用下,大气运动。
结论: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海平面的等压线和风练习题:1、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A.气旋和反气旋B.大气环流C.热力环流D.三圈环流2、形成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A.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B.太阳辐射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C.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D.地区间的冷热不均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4.读下面“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1) A、 B、 C三地中,属于下沉气流的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①、②、③三处中,属于低压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3)④、⑤、③三处中,属于高压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4)在图中用箭头画出气流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5.读下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A.图中①至④点的气压:①<②<③<④B.甲地多晴朗天气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6.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的各种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①是指大气产生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总是由南向北B.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C.图中③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D.图中③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一)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
大气复习提纲
一、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P36)注:大气层的厚度会随空间和时间的变化发生变化例.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 A.始终在对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联想图,理解记忆)(课本P37) 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含义: 1)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十雾九晴:露重见晴天)答:晴朗的夜晚,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温度低. 2)初春的早晨,为什么农民在田埂上放烟雾驱赶昨夜的寒气流?燃烧产生的烟雾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够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浇水防霜冻的原理:水的比热大,浇水可以使温度下降的速度变慢;浇水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强3)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波长短的蓝紫光容易被散射。
4)日出前天已亮,日落后天还没黑:空气散射光 5)为什么晴天气温日较差比阴天大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6)为什么旭日和夕阳时,朝霞和晚霞出现橘红色?日出日落前后,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层路径长,波长短的易被散射,波长长的红橙光能够射到地面。
7)青藏高原的气温日较差为什么大?纬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晚上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8)青藏高原为什么太阳辐射最强?纬度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三、热力环流(课本P38)1)图中数字①到⑤点的气压排序: 2)AB ④⑤气压由大到小排序: 3)AB ④⑤气温由大到小排序:4)在上图中画近地面的等压线及热力环流示意图 5)如果此图位于北半球,判断甲乙之间的风向 6)图一画山谷风,图二画近地面等压线7)如下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A .顺风飞行B .逆风飞行C .风从北侧吹来D .风从南侧吹来 8)家住荣成的小明迎风进入校园,高压在() A 左前方B 左后方C 右前方D 右后方9)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a 地与b 地的气压(P)和气温(T)( )A .Pa>Pb ;Ta>TbB .Pa<Pb ;Ta<TbC .Pa<Pb ;Ta>TbD .Pa>Pb ;Ta<Tb 8.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a 与b 、c 与d 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分别为( )A .西南风、东风B .东北风、东风C .东北风、南风D .西南风、南风 9.下列关于a 、b 两地气温日较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大于bB .a 小于bC .相等D .不能确定 四、风(课本P39) 1)风向的判断方法:“手”心向上,四指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拇指代表风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左手,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3试述夏威夷高压的成因:在图中写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画出风向(右图只画风向)六、季风环流(课本P43) 七、天气系统(课本P44) 1. 锋面------------冷锋、暖锋的绘制(要求:近地面、锋面、雨线、气流运动方向),降水在冷气团位置,暖锋在 、冷锋在最低温出现在冷锋过境后的 日出前后典型案例:冷锋:我国大多数降水和灾害性天气,如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大风、沙尘暴、寒潮等准静止锋:5、6月份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江淮准静止锋); 冬半年,贵阳阴雨冷湿天气,(昆明准静止锋)2. 气旋反气旋3. 锋面气旋 画出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 1)、若图中GH 处存在锋面,判断图中等压线数值大小 P1 P2P3 2)、已知A 风向,则此图位于 半球,在图中画出锋面符号及F 点风向 3)、BCDEFQ 中降水区域为 ;判断DE 4)、BC 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5、锋面雨带的推移过程【练习】判断以下天气现象所属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 提纲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 。
2.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
太阳辐射属于 辐射,地面辐射属于 辐射,大气逆辐射又属于 辐射。
3.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4.读图回答问题:(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2)热力环流中的大气运动形式分为 运动和运动。
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的如图,A 地受热空气 ,B 、C 两地冷却,空气 。
图中各点气压情况发生变化:(填出各点的气压情况,高压还是低压)A B CD E F(3)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近地面气流由 流向 ,高空则由 流向 。
5.右图中四点的气压值有大到小排列顺序 。
6.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7.读“某地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分析回答:⑴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⑵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⑶③、④与风向的关系分别是 、 。
⑷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
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际大气中,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_(南或北)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M 、N 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第7题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1.下面四幅图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偏转方向。
图中正确的是()2、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⑴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⑵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提纲及答案(第一版)选择、判断、简答题出题范围▲1. 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有哪些措施?答: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2,严格环境管理。
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1)实施清洁生产;(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3)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4)对SO 2实施总量控制。
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1)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2)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5、控制污染的产业政策;6、绿化造林;7、安装废气净化装置。
▲2. 引起全球变暖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哪些?P520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利昂、气溶胶▲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有那些项目?如何计分?如何报告?P25答:⑴PM 10、SO 2、NO 2、CO 、O 3⑵ 当第K 种污染物浓度为1,,+≤≤j k k j k ρρρ时,其分指数为j k j k j k j k j k j k k k I I I I ,,1,,1,,)(+---=++ρρρρ⑶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API <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4. 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 (颗粒物)和SO 2。
少数城市属煤烟与汽车尾气污染并重类型。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有什么规律性:(1)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2) 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3)北方的大气污染比南方严重;(4)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5)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
▲5. 几种逆温类型,与大气污染关系最密切的逆温?逆温类型有五种: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及锋面逆温。
与大气污染关系最密切的逆温是:辐射逆温。
▲6. 能够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P535奇氢家族HO X(H、OH、HO2)奇氮家族NO X(NO、N O2)奇卤家族XO X(Cl、ClO、Br、BrO),其来源氯氟烃CFCs、含溴氟烷▲7. 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书上几个图,爬升型:上部不稳定,下部稳定)P80波浪型(不稳)锥型(中性or弱稳)扇型(逆温)爬升型(下稳,上不稳)漫烟型(上逆、下不稳)▲8.烟囱高度设计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答:①按地面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②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的计算方法;③按一定保证率的计算法;④P值法▲9. 煤中哪一种硫是不参加燃烧过程的?硫酸盐硫▲10. 颗粒(粉尘)自由沉降速度与什么成反比?P175 公式黏度▲11. 在几种除尘装置中,哪一种除尘装置耗能最少?▲12. 旋风除尘器的卸灰装置为什么要保持良好的气密性?除尘器下部的严密性也是影响除尘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气复习提纲
一.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1.新鲜滤料的除尘效率较低;2.粉尘初层形成后,成为袋式除尘器的主要过滤层,提高了除尘效率;3.随着粉尘在滤袋上积聚,滤袈两侧的压力差增大,会把已附在滤料上的细小粉尘挤压过去,使除尘效率下降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滤布及粉尘层的影响–积尘厚度的影响:对于效率而言:积尘后>正常工作>振打后>清洁滤料–清洁滤料的影响–粒径大小:dp=0.3μm的粒子效率较低。
因为恰是惯性与拦截捕集作用的下限,扩散的上限。
滤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滤布结构与性质不同,效率也不同。
绒布的效率大于素布的效率;长绒的大于短绒的。
过滤速度的影响–过滤速度大小,主要影响惯性碰撞和扩散作用。
粒径为1~10μm以上的较大颗粒,惯性碰撞起主导作用,增大滤尘效率η,要求增加uf;若扩散作用起主导作用,说明粒子小于1μm,要增大滤尘效率η,要减少uf。
–过滤速度的选择因气体性质和所要求的除尘效率不同而不同。
一般选用范围为0.6~1.0m/min。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减少过滤面积,提高滤料的处理能力。
但风速过高会把滤袋上的粉尘压实,使阻力加大,同时由于挤压作用,会使细微粉尘透过滤料,而使除尘效率下降。
风速低,阻力也低,除尘效率高,但处理量下降。
设计计算:1.确定滤袋尺寸:直径d和高度L;2.计算每条滤袋面积:a=πdl;3.计算滤袋条数:n=A/a;4.滤袋布置:在滤袋条数多时,根据清灰方式及运行条件将滤袋分成若干组,每组内相邻两滤袋之间的净距一般取50~70mm;组与组之间以及滤袋与外壳之间的距离,应考虑到检修、换袋等操作;5.壳体的设计,包括除尘箱体、排气、进气风管形式、灰斗结构、检修孔及操作平台等;6.清灰机构的设计和清灰制度的确定;7.粉尘的输送、回收及综合利用系统的设计,包括回收有用粉料和防止粉尘的再次飞扬。
压力损失:1.意义:压力损失是除尘器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不仅决定着能量消耗,而且决定着除尘效率和清灰间隔时间等二.静电除尘器1.单区电除尘器:集尘极和电晕极在同一区域内,颗粒荷电和捕集在同一区域内完成。
高中地理考点2大气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2大气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2 大气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2 大气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考点2 大气(2012·全国文综•T10~11•8分)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A.东北风ﻩB.东南风ﻩ C.西北风ﻩ D.西南风2。
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
持续晴朗高温天气ﻩ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ﻩﻩD。
沙尘暴天气【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两点:(1)图中两个天气系统,西北部是低压系统,东部是高压系统。
低压系统控制下会形成对流天气。
(2)天气系统自西向东移动影响甲地区,48小时之内低压系统会到达该地区.【解析】1选B,2选C。
第1题,采取相对运动的方法解题。
24小时后,天气系统向东移动120千米,可在图中把甲地向西移动120千米,通过所处的气压分布分析。
如下图:第2题,现在甲地西部约180千米处受低压控制,正经历降雨天气,30~48小时之间,该天气系统会经过甲城市,初夏季节,低压系统会形成强对流天气。
(2012·四川文综•T6~7•8分)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
读表回答3、4题.表13。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ﻩ B。
海陆位置C。
地形 D.植被4.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
第二单元-大气完整提纲
第二单元大气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一、低层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大气组成成分的变化情况常识:1、几乎全部水汽和杂质都在对流层2、水汽因时因地而异:一般夏季大于冬季,低纬大于高纬3、杂质因时因地而异:陆上比海上多;城市比乡村多;早晨和夜间比午后多(午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杂质较少);冬季比夏季多。
二、大气的垂直分布依据:大气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分层高度(千米)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中纬:10~12高纬:8~9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理论上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2.对流运动显著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关系密切平流层对流层顶至50~551.气温随高度增高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3.在22~27千米高度处形成臭氧层1.有利于高空飞行2.使地球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侵害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至大气上界2000~3000密度很小,气压很低其中的电离层在80~500千米,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注:1.气温的垂直分布是划分大气各层的主要依据,而各层气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大气各层的热量来源不同。
2.对流层的高度因时因地而异。
三、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
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
这就是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
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A 发生时稳定性特别强(不利于垂直运动),易出现大气污染B 最有利于逆温发生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C 日出前后的逆温层最厚,日出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层慢慢消失四、类型1 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小,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这种逆温现象主要发生在气温日较差的晴天晚上和黎明.地面热量辐射散失,越接近地面空气越冷,导致逆温过程为: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气层也随之降温。
第二单元大气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大气复习提纲§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知识点一大气的组成♦I、低层大气和干洁空气的组成厂干洁空气:氮、氧、氩、二氧化碳、臭氧等低层大气水汽固体杂质水汽 很少且因时因地而异① 水的相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天气变化② 便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杂质 很少且因时因地而异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3、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说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成分改变是缓慢的,但已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不受国界限制,其造成的危害是全球性的。
知识点二、大气的垂直分布♦I 、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大气温度、密度和大气的运动状况。
其中气温的垂直分布是划分大气各层的主要依据,也是大气各层最基本的特征。
♦2、大气的垂直分层基本情况分层高度(千米)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对流层因纬度而异: ①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 关系密切燃烧矿物燃料、毁林大气问题的产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人类活动大气中臭氧含 量减少大 气污 染广泛使用冰箱、 冰柜大气中氟氯烃 含量增多控制途径i 危害I*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存环境控制有害气体排放43、各层大气气温变化的原—对流层: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离地越远,气温越低。
平流层:气温与地面基本无关,太阳辐射是其热源(臭氧吸紫外线增温)44、逆温现象:在对流层,气温一般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抑制空气垂直运动,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易产生大气污染事件。
逆温现象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以辐射逆温为主,即:地面因强烈辐射而冷却降温,使得与之相邻的大气层温度也强烈下降,其速度超过了上部的空气降温速度而造成的。
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有云和风都能减弱逆温)。
一般清晨逆温层达到最厚,日出后地面温度上升,逆温层近地面处首先破坏,自下而上逐渐变薄,最后完全消失。
地理必修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提纲
附主要考点答题模式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复习提纲第一节:冷热不均的大气运动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概念的区别2、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太阳辐射经大气层,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大部分被地面吸收,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主要是地面辐射)。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也向外辐射能量。
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被近地面大气吸收。
近地面大气增温的同时,又以逆辐射的形式把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大气的保温效应---温室大棚)3、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影响因素(参考地图册P22)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下垫面热力性质(陆地大于海洋;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裸地大于绿地)地形地势(山地、高原大于平原)、天气状况(晴天大于阴天)应用:昼夜温差大的地区作物产量大、哈密瓜甜的原理。
影响年温差大小的因素及变化规律:(1)纬度: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区,大陆大于海洋;内陆大于沿海。
(3)气候:干旱气候区大于湿润气候区。
(4)地形:平原大于同纬度高原、山地。
4、等温线的判读方法和步骤(参考地图册P23)5、影响陆地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参考地图册P23)6、气温垂直递减率的计算方法与应用:原理:a.一般情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100米/0.6o c(垂直递减率)。
b异常情况下:逆温现象。
危害:逆温的存在阻碍空气垂直运动,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阴、雨、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见低,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方法:(1)垂直递减率的算法:垂直方向上某两点的温差/两点间的相对高度(2)是否出现逆温的判断:a、某一高度的t(实际)>t(理论);b、某一高度范围内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6、热力环流的概念7、热力环流注意的几个方面8、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①热岛效应与城市风的形成;②海陆风的形成;③山谷风的形成;④冬夏季风。
“气”写作提纲90例
“气”写作提纲90例一、引子1.气,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贯穿着整个宇宙。
2.气,古人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3.气,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却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健康。
二、气的分类1.自然界的气:如风、雷电、云雾等。
2.人体内的气:如气血、气机、气色等。
3.社会上的气:如人气、支持者气等。
三、气的象征意义1.战争中的气:士气、指挥官的气势等。
2.艺术中的气:作品的气韵、文学作品的气度等。
3.人生中的气:生气、气质、气度等。
四、气的文化内涵1.中医文化中的气:气血调和、气机调畅等。
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气节、气派等。
3.西方文化中的气:勇气、气势等。
五、气的影响1.情绪上的气:愤怒、喜悦、悲伤等。
2.健康上的气:气短、气色等。
3.社交上的气:人际气氛、人气等。
六、气的调节1.心态调节气:心平气和、心怀韧性等。
2.情绪管理气:积极乐观、调整心情等。
3.身体调养气:运动锻炼、保持健康饮食等。
七、气的表达方式1.语言气:语气、声音气息等。
2.动作气:姿态、动作的气势等。
3.服饰气:服装的气质、款式等。
八、气的传递1.言传身教气: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中的气度气质等。
2.情感传递气:情感交流中的气息、气场等。
3.文化传承气:文化传承中的气韵、气质等。
九、气的力量1.人的力量气:坚强、耐力、意志力等。
2.自然力量气:风力、水力等。
3.社会力量气:凝聚力、影响力等。
十、气的哲学思考1.道家气:太极之气、道德经中的气度等。
2.佛家气:般若心、慈悲气度等。
3.儒家气:仁义道德中的气节、气韵等。
十一、气的艺术表现1.书法中的气:气韵生动、运笔有劲等。
2.绘画中的气:气息生动、形神兼备等。
3.音乐中的气:气氛烘托、情绪宣泄等。
十二、气的文学表现1.诗词中的气:气吞山河、气贯长虹等。
2.散文中的气:情怀绵绵、抒情柔美等。
3.小说中的气:气吞万象、气吼山河等。
十三、气的影片表现1.电影中的气:气吞山河、画风独特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提纲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题(地球上的大气)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回答1~3题。
1.上图中的序号代表大气逆辐射的是()A.①B.②C.③D.④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较气温低的原因是()A.③变小B.②变小C.①变大D.④变大3.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大气热量交换环节强弱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变大,②变大B.②变小,③变小C.③变大,④变大D.⑤变小,④变大(2015·孝义模拟)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A、B、C三点气压P相比较()A.P A>P C>P BB.P A<P C<P BC.P C>P B>P AD.P A=P C=P B5.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6.C点近地面吹()A.西北风B.偏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2015·岳阳模拟)下图为北京某年7~8月850 hPa等压面高度和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1 460米处某点P,在①~④四个不同时刻的气压或空气运动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时刻,P点的气压值最低B.②时刻,P点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C.③时刻过后,P点的气压将继续下降D.④时刻之前,P点空气一直持续上升8.关于图示时间段内,北京地区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变化曲线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的变化同步B.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无关系C.降水与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变化成反比D.降水在850 hPa等压面高度曲线波谷前出现(2015·德州重点中学联考)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9、10题。
大气专项训练4
大气专项训练4 1、冷锋与暖锋侧视图2、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3、气旋与反气旋4、锋面气旋判别方法:根据关键区域(虚线框内)风场辐合情况,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可分为三类。
下图示意三类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及其850百帕等压面上≥4m/s的风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与北风辐合型相比,南风辐合型关键区域降水更多。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 雨区范围更大B. 冷空气势力更强C. 水汽量更充足D. 地形阻挡更明显10. 受南北风辐合型冬季强华南准静止锋的影响,广东省北部地区()A. 低温雨雪频发B. 土壤侵蚀加剧C. 河流入汛提前D. 昼夜温差增大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
图3为“冷空气影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
据此回答7~9题。
图37.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格局C.植被覆盖D.洋流性质8.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9.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墨西哥湾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
研究表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或空气污染等情况可诱发部分人群血压升高。
图6为北京时间2021年5月16日20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10题。
10.次日上午,对高血压人群来说()A.甲地天气阴沉,不适宜锻炼B.乙地气压稳定,可正常活动C.丙地降温显著,应添加衣物D.丁地雾霾加剧,宜佩戴口罩(2023·全国·一模)图为某年连续两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2日到3日()A.①地气压升高,持续晴朗B.②地经历暖锋过境,阴雨连绵C.③地吹偏东风,风力减小D.④地下沉运动为主,气流辐散下图为2022年10月3日某时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4.指出图中M气压中心的气压值可能是()A.1018 B.1014 C.1010 D.10065.图示时刻,图中甲地风向是()A.西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6.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降水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023·北京·模拟预测)下图为2022年8月12日某时亚洲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大气练习
大气练习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回答1—2题。
1.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D>C>A>B B.A>B>D>CC.C>D>A>B D.C>D>B>A2.此季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①向高纬凸出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④向南凸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图1的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的是4.北京冬季多盛行偏北风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市位于A.反气旋的东侧B.反气旋的西侧C.气旋的东侧D.气旋的西侧图3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3完成5—6题。
5.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中纬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低纬信风带6.若甲、乙分别为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则此季节A.全球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B.亚洲高压处于强盛时期C.亚热带大陆西岸干热少雨 D.我国山区泥石流、滑坡频发读右边北半球某地等值线图(图中数值a>b>c),回答7—9题。
7.如果该图是等高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地貌是盆地 B.图示地质构造是背斜C.N处的植被比M处的植被生长的好 D.M处的坡度比N处缓8.如果该图是等压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天气系统是顺时针方向的气旋B.M处为东北风、N处是西南风C.受该天气系统控制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小D.M处的风力比N处风力大9.如果该图是等温线图,则等值线中心不可能是( )A.高大山地 B.特大城市 C.大型湖泊 D.低压中心下图为北半球一锋面气旋。
读图3回答10—13题。
10.地球上多锋面气旋的地带是A.赤道低压带B.副热带高压带C.副极地低压带D.极地高压带11.关于甲、乙两个锋面的正确叙述是A.甲为暖锋,乙为冷锋B.甲锋面向偏南方向移动C.乙锋面南北两侧风向相同D.甲锋面的降水范围更大12.未来一两天气温逐渐上升的地区是A.甲锋北侧B.甲锋南侧C.乙锋北侧D.乙锋南侧13.丙地容易出现霜冻天气,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A.雨过天晴,云量较少B.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C.偏北风影响,气温较低D.冷气团控制,水汽充足图1是某地4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图回答14~15题。
高考一轮复习同步练大气的运动大纲
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二节大气的运动一、选择题下图中,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c、d距地面3 000米,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有关a、b、c、d四处气压和气温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压a>b,气温d>cB.气压c>d,气温b>aC.气压c>b,气温a>dD.气压a>d,气温b>c解析:由高空c、d处的等压面状况,可知近地面a、b处与其相反,a处温度高,气压低,b处温度低,气压高;同一水平面上气压a<b,d>c,气温a>b,d>c,垂直方向上,气压a>d,b>c,气温a>d,b>c。
答案:D2.此地,a地与b地和c地与d地之间的风向可能为()A.a~b间,东南风B.c~d间,东北风C.a~b间,偏西风D.c~d间,东南风解析:由上题可知,若a、b位于北半球,a~b间为东南风;c~d间为西北风。
若a、b位于南半球,a~b间为东北风;c~d间为西南风。
答案:A3.若a、b两地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和海洋,则图示时期()①内蒙古草原一片枯黄②地中海沿岸酷热难当③三峡水库蓄水量大增④珠江入海口咸潮易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若a、b两地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和海洋,则此时大陆上为低压,海洋上为高压,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答案:B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城市热岛效应。
据图回答4~5题。
4.右图为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示意图,若纵坐标代表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则横坐标不可能代表的是()A.建筑物面积B.绿地面积C.工业化程度D.人口数量解析:城市热岛效应随建筑物面积、工业化程度、人口数量的增加而增强,随绿地面积的增加而减弱。
答案:B5.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热岛效应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城市热岛效应出现时,城区气温高,等温面向高空凸出;城区近地面气压低,等压面向近地面凸出。
答案:B(2010·潍坊模拟)中新社2008年8月14日电奥帆赛14日进入第六天,但青岛浮山湾海域的风力不到每秒3米,不符合比赛条件,当天原计划要进行的七个项目的比赛被迫顺延至下一个比赛日。
第二章 大气运动_ 提纲+试卷
复习:(2007江苏高考)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
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
读图回答1一2题。
1.该地位于A. 45°N, 110°EB. 21°34′N, 110°EC. 45°N, 130°ED. 21°34′N, 130°E2.这一天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006江苏)我国“神舟六号”飞始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
据此回答16-17题16.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B.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C.赤道各地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D.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17.飞船返回时,图9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A.①B.②C.③D.④第二章大气运动【考纲解读】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并能解释相关的大气现象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风的形成,能够对等压线图进行判读3.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和移动规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4.掌握不同季节北半球海陆的气压差异,并学会分析季风的成因。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状况由上图可知,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2.机理应用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考点二:热力环流1.根据冷热不均画出海陆间白天与夜晚的热力环流2.在右图中画出山谷风3.在下图中根据高空等压线画出近地面等压线和热力环流图读图思考:(1)若该图表示白天海陆风,则A 为 ,B 为 。
(2)若该图表示城市风,则A 为 ,B 为 。
4.风形成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空的风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_________;近地面的风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出P Q 两地的风向(S 高空) (N 近地面) P 的风向_____________,Q 的风向__________,两地中,______________的风力较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气压带和风带在下图中填出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标注风向称地面 A B10101020 1030 1040 1040 1020 P Q西 北 季 风其中,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和风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读①、②、③、④四种等压面与等温面示意图(下图),写出所表示的气压带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上界
地球上的大气复习提纲
*大气的垂直分层
1
2.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高,高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低
【练习】
读“气温垂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分析,在A层气温变化的规律是,这种分布特点会导致该层空气运动的方向以运动为主。
(2)B层大气的气温分布是上层气温,下层气温。
导致上层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3)在A、B、C三层都对人类有一定的影响,写出各层对人类影响的具体表现:
A层;
B层;
C层。
(2009上海)12.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 A.对流层、电离层 B. 平流层、电离层 C.平流层、中间层 D. 对流层、中间层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
①吸收作用O3(平流层)能吸收______
的削弱作用(有选择性)水汽和CO2(对流层)能吸收______
②反射作用(云层、大尘埃)(无选择性):夏天白天多云时气温不高
③散射作用(有选择性):蓝光最易被散射,晴朗天空为蔚蓝色
※2. CO2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多云时逆辐射强)
(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太阳辐射是_____波辐射,其能量主要集中在____ _部分。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_____波辐射。
【练习】
1.深秋时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原因是()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D.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弱
2.在下图中的四幅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一幅是()
3.读“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是
A,B,
C,D。
(2)B辐射的能量被吸收,C辐射
的能量被吸收,D辐射的作用
是。
(3) 辐射是地面升温的直接热源, 辐射是大气升温的直接热源。
(4)简述B辐射量小于A辐射量的原因。
。
(09广东)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
读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13.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 .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 .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二、热力环流
1.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_冷热不均 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
大气运动 能量来源:_
地面辐射
根本原因:___太阳辐射高低纬分布不均匀 _水平运动
3. 影响大气水平 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形成的直接原因)——垂直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
运动的力 地转偏向力————垂直风向,可以用来判断南北半球
摩擦力————与风向在同一直线上,但方向相反(高空没有)
___________力决定风形成的初始方向和速度,________力出现后改变了风的方向,
___________力与风向相反且改变风速
【练习】
1.读 “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有 ( )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 、高低纬度的热量差异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高低空的气压差异 D 、不同地形的海拔差异
3.水平气压梯度力 ( )
①促使空气做垂直运动 ②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③改变了空气的流动方向 ④始终与等压线垂直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判断理由
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___________有规律的南北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夏季____移,冬季_____移。
3、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①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②南
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30˚S 以南显著)
大陆性:温差大。
7月高1月低(北
半球)
海洋性;温差小。
8月高2
月低(北半球)
4、 5【练习】
在下面空白图中写出影响全球大气环流的七个气压带的名称及六个风带的名称并画出风向。
在低压影响下,垂直方向上空气 ,降水 。
在高压影响下,垂直方向上空气 ,降水 。
在信风影响下,风来自纬度较 的地方,降水 。
在西风影响下,风来自纬度较 的地方,降水 。
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做周期性移动。
就北半球来说,夏季全球所有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会位于图中位置以 ;冬季相反。
如图中A 点,夏季受 影响,气候 ;冬季受 影响,气候 。
B 点夏季受 影响,气候 ;冬季受 影响,气候 。
C 点夏季受 影响,气候 ;冬季受 影响,气候 。
1.冬季,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的生成源地是 ( ) A .北冰洋水域 B .青藏高原 C .蒙古---西伯利亚 D .北极地区
如图“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AC 为晨线,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下列两题: 2. 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
A. 赤道低压带
B. 副极地低压带
C. 副热带高压带
D. 极地高压带 3. 如图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 我国华北地区盛行西北风
B. 泰晤士河的水位明显降低
C. 开普敦正处于降水少的季节
D.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小麦正值生长季节
4.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非洲撒哈拉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是气
候和自然景观完全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在两地区分布不均
B.地面状况不同,如海陆位置不同,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
C.两地区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不同
D.两地区地形差异明显
(2009广东)读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l9~20题。
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
20.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6.读图2-1-7“亚洲一月、七月气压中心分布图”,分析并完成下列
要求。
图2-1-7
(1)分别在一月、七月气压中心分布图中上画出①、②、③处的风向。
(2)亚洲大陆东部冬季吹风(风向)、夏季吹风;南部冬季吹
风(风向)、夏季吹,这种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的大气环流称为环流。
(3)亚洲东部的气候类型是,这种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选择填空)。
A.地形因素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D.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气旋-根据示意图学会判断冷锋、暖峰
【练习】
1.在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白天同一时间气温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2.冬季经常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系统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季节里可受到不同的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天气现象。
长江中下游地区
①初夏,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出现梅雨天气②夏季,受到暖锋的影响,出现伏旱天气
③夏末秋初,受到反气旋的影响,遭受台风袭击④冬季,受到冷锋影响,可出现寒潮天气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读“某日天气形势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地是气压中心,按照气流运动状况它属于。
(2)气压中心A的东侧风向为。
这种风给北京城市环境带来的好处可能有。
(3)该日北京地区出现的天气过程可能有。
(选择填空)
A.暖锋B.冷锋 C.大风降温、雨雪天气D.寒潮
(4)我国“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选择填空)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5.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是生成于热带洋面的气旋发展到最高解阶段的天气现象。
读“七月某台风移
动路径图”,回答问题。
资料:冷空气侵入到某地以后,使该地的温度在一天内降低10℃以上,且最低温度降至5℃以下,这股冷
空气叫做寒潮。
影响北方地区的寒潮,多来自北冰洋,经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扫过河套地区进入华北平原,一般可达长江中下游地区。
(如图2-1-14所示)
2006年4月11日至4月14日我国北方地区先后经历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
(1)寒潮反映的是、天气系统过境:
(2)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呼和浩特与北京两地都将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此时呼和浩特与北京的风向为。
(3)
(2009上海)13.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