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与崇霸并行不悖
尊王攘夷和春秋五霸
尊王攘夷和春秋五霸
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战争。谁战胜就召开盟会,强迫诸侯国认他为霸主。前720年,齐国齐僖公与郑庄公结盟于石门,为诸侯间互相结盟的开始。前717年,齐僖公又与鲁隐公结盟于艾。其后十数年间齐僖公先后主持多国会盟,平定诸国,成就僖公小霸。然而东周诸侯互相攻打,外又有楚国、狄戎等四方夷狄入侵华夏。诸侯需要团结一致,才不会被各个击破[228]。齐国管仲辅佐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外平夷狄,内制诸侯,让诸侯尊王。联合九国诸侯抵御楚成王北伐,至此东周粗安。齐桓公之后,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与楚庄王先后崛起,《史记》称春秋五霸。
周王室方面,周庄王时发生周公黑肩之乱。周公黑肩打算杀周庄王,改立庄王弟王子克。周公黑肩最后被周庄王与辛伯所杀,王子克奔南燕(河南延津)。周惠王时,发生五大夫作乱(共有蒍国、边伯、石速、詹父与子禽祝跪等人),五大夫立王子颓为周天子,周惠王奔温(今河南温县南)。最后仰赖郑厉公与虢公丑协助平乱,郑国获得虎牢(今河南荥阳)以东的土地。周惠王对齐桓公十分忌讳,不愿赐与霸主称号,反而命楚成王得以征讨南方不服之国(成为霸主)。晚年宠爱幼子王子带,欲立为嗣,约郑国联楚国、晋国以成此事,但此时齐桓公称霸天下,与诸侯会盟力挺太子。周惠王驾崩后,太子即位为周襄王,并封齐桓公为霸主。
周襄王欲伐郑国,听从王子带建议,娶狄人女隗氏为隗后,取得狄兵伐郑。事成后因王子带与隗后私通而黜后。意图篡位的王子带就于前636年引伊雒之戎等等狄人击败周襄王,占领成周。晋文公为了成就霸业,在前635年出兵灭王子带,迎接周襄王返回成周复位。前632年,晋文公居然召周襄王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会盟,周室权威尽失。周襄王为了连秦制晋,以秦穆公称霸西戎为由,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成为霸主),最后使晋秦相争。周襄王去世时,王畿已缩小,周室无钱安葬襄王。而诸侯国以晋国为首,联合秦国、齐国对
尊王攘夷的齐桓公春秋大义的宋襄公制霸中原的晋文公独霸西戎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处《左传·Hale Waihona Puke Baidu公元年》
春秋时期,郑国君王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一个称“庄公”,一个称 “共叔段”.,郑武公死后,由他的大儿子郑庄公继位.可是庄公 的弟弟共叔段在偏爱他的母亲姜氏的支持下,竭力扩充自己的 封地,积极进行夺取王位的准备工作.郑庄公的大臣祭仲知道后, 力劝庄公,说:“君王要及早安排啊,共叔段的势力已经很强了, 再这样下去,您的王位会被他篡取的!”庄公听了,却道:“多行 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意指:一个人若不仁义的事情做多了, 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就等着吧!果真,共叔段的势力在不断扩大, 将郑国的西、北部边境招于自己门下,直至廪延.同时,他在不停 地修筑城池、屯田积兵,并让其母亲姜氏里应外合,攻下郑都, 庄公早有防备,趁共叔段进军郑都时,出奇兵攻其窝穴.长久受共 叔段压迫的农民们也参与战斗,使共叔段兵败,逃亡他处,而庄公 出军追杀,最后使共叔段走投无路,被逼自杀.成语 “多行不义必 自毙,子姑待之.”便出于此.
❖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 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
❖ 《史记》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 子·王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中学历史 教科书兼顾两种说法。
❖ 关于“春秋五霸”史上至少出现过8种说法, 但中学历史教科书通常用的都 是《史记》或《荀子》的版本: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史記卷一百三十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當周宣王時失
其守而爲司馬氏司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間司馬氏去周適晉晉中軍隨會奔秦而司馬氏入少梁自司馬氏去周適晉分散或在衛或在趙或在秦其在衛者相中山在趙者以傳劒論顯蒯聵其後也在秦者名錯與張儀爭論於是惠王使錯將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錯孫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陽靳與武安君阬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葬於華池靳孫昌昌爲秦主鐵官當始皇之時蒯聵玄孫卬爲武信君將而徇朝歌諸侯之相王王卬於殷漢之伐楚卬歸漢以其地爲河內郡昌生無澤無澤爲漢巿長無澤生喜喜爲五大夫卒皆葬高門喜生談談爲太史公太史公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太史公仕於建元元封之間愍學者之不達其意而師悖乃論六家之要指曰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塗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爲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徧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爲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爲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
读书心得——《荀子》的“圣王”概念
读书心得——《荀子》的“圣王”概念
在荀子思想中,“圣王”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圣王是能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使之“出于治、合于道”的人(《性恶》),因而圣王也是能尽伦、尽制的人(《解蔽》)。所谓尽伦、尽制,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上看,指的是那些融合了道德权威与政治权威(权力)于一体的人,对政治秩序的形成和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探讨荀子“圣王”概念,在思路上可围绕“权威与秩序”关系展开。
鉴于《荀子》中诸多“圣王”相类似概念,本文尝试透过对荀子的“圣王”概念的清厘,说明在荀子思想中“圣王”的意涵以及荀子何以推尊圣王的内在用心。换言之,在荀子的思想中,何谓圣王?荀子为何推尊圣王?作为权威的圣王在何种意义上关联到秩序的实现?
一
据统计,在《荀子》一书中,“圣王”概念总共出现了39次,分布于《王制》《儒效》《正论》《君道》《王霸》《性恶》等篇中*。其中,最具定义效力的莫过于来自《解蔽》篇的说法,荀子云:
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案以圣王之制为法,法其法以求其统类,以务象效其人。(《解蔽》) 此处荀子将“圣王”一词拆开来定义,“圣”既指道德品德的极致,如云“尽之而后圣”(《儒效》),也指见识能力的极致,如云“齐明而不竭”(《修身》),故云“备道全美”(《正论》);“王”,就其人格内涵而言,谓“饰动以礼义,听断以类,明振毫末,举措应变而不穷”(《王制》),就其功化而言,谓“能用
天下之谓王”(《正论》)、“天下归之之谓王”(《正论》《王霸》),“王者必居天下之中”(《大略》),故荀子又谓“非圣人莫之能王”,亦即圣人是圣王的必要条件。而相应于圣、王的“伦、制”概念,杨倞认为“伦,物理也。制,法度也”。北大本《荀子新注》认为,“伦理,这里泛指自然万物和社会的原理”,制,指的是“制度”[2](P.363);学者也有一种简略的解释,认为“伦”主要指向道德,“制”主要指向政治。李涤生对此解释道:“圣人穷尽万物之理,王者穷尽礼法之制,圣人之道与王者之制足以为天下万世之极则。”[3](P.499)由此而观,所谓“圣王”即是圣人与王者的结合,或“德”与“位”的一体,两者缺一不可。如是,圣王作为“圣”与“王”兼具的人格,在语意和逻辑上皆表征着道德权威与政治权威(权力)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北师大版
学习目标
1.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 质的探究过程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 性质
问题导学
填空: 60 < 80 60+10 < 80+10 60-5 < 80-5 60+a < 80+a
由此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 http://www.etkxpx.com 哈利魔法科学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为君失时,贼弟佞臣将作乱矣。后八日大雨雪,阴见间隙而胜阳,篡杀之祸将成也。公不寤,后二年而杀。昭帝始元元年七月,大水雨,自七月至十月。成帝建始三年秋,大雨三十馀日。四年九月,大雨十馀日。《左氏传》愍公二年,晋献公使太子申生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叹曰 “时,事之征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则命以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衣以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胡可恃也”梁馀子养曰“帅师者,受命於庙,受脤於社,有常服 矣。弗获而尨,命可知也。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尨奇无常,金玦不复,君有心矣”后四年,申生以谗自杀。近服妖也。《左氏传》曰,郑子臧好聚鹬冠,郑文公恶之,使盗杀之,刘向以为近服妖者也。一曰,非独为子臧之身,亦文公之戒也。初,文公不礼晋文,又犯天子命而伐滑, 不尊尊敬上。其后晋文伐郑,几亡国。昭帝时,昌邑王贺遣中大夫之长安,多治仄注冠,以赐大臣,又以冠奴。刘向以为近服妖也。时王贺狂悖,闻天子不豫,弋猎驰骋如故,与驺奴、宰人游居娱戏,骄嫚不敬。冠者尊服,奴者贱人,贺无故好作非常之冠,暴尊象也。以冠奴者,当自至尊坠至 贱也。其后帝崩,无子,汉大臣征贺为嗣。即位,狂乱无道,缚戮谏者夏侯胜等。於是大臣白皇太后,废贺为庶人。贺为王时,又见大白狗冠方山冠而无尾,此服妖,亦犬祸也。贺以问郎中令龚遂,遂曰“此天戒,言在仄者尽冠狗也。去之则存,不去则亡矣”贺既废数年,宣帝封之为列侯,复 有罪,死不得置后,又犬祸无尾之效也。京房《易传》曰“行不顺,厥咎人奴冠,天下乱,辟无適巠,妾子拜”又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冠出朝门”成帝鸿嘉、永始之间,好为微行出游,选从期门郎有材力者,及私奴客,多至十馀,少五六人,皆白衣袒帻,带持刀剑。或乘小车,御者在 茵上,或皆骑,出入市里郊野,远至旁县。时,大臣车骑将军王音及刘同等数以切谏。谷永曰“《易》称得臣无家,言王者臣天下,无私家也。今陛下弃万乘之至贵,乐家人之贱事。厌高美之尊称,好匹夫之卑字。崇聚票轻无谊之人,以为私客。置私田於民间,畜私奴车马於北宫。数去南面之 尊,离深宫之固,挺身独与小人晨夜相随,乌集醉饱吏民之家,乱服共坐,混肴亡别,闵勉遁乐,昼夜在路。典门户奉宿卫之臣执干戈守空宫,公卿百寮不知陛下所在,积数年矣。昔虢公为无道,有神降曰赐尔土田,言将以庶人受土田也。诸侯梦得土田,为失国祥,而况王者畜私田财物,为庶 人之事乎”《左氏传》曰,周景王时大夫宾起见雄鸡自断其尾。刘向以为近鸡祸也。是时王有爱子子晁,王与宾起阴谋欲立之。田於北山,将因兵众杀適子之党,未及而崩。三子争国,王室大乱。其后,宾起诛死,子晁奔楚而败。京房《易传》曰“有始无终,厥妖雄鸡自啮断其尾”宣帝黄龙元 年,未央殿辂軨中雌鸡化为雄,毛衣变化而不鸣,不将,无距。元帝初元中,丞相府史家雌鸡伏子,渐化为雄,冠距鸣将。永光中,有献雄鸡生角者。京房《易传》曰“鸡知时,知时者当死”房以为己知时,恐当之。刘向以为房失鸡占。鸡者,小畜,主司时,起居人,小臣执事为政之象也。言 小臣将秉君威,以害正事,犹石显也。竟宁元年,石显伏辜,此其效也。一曰,石显何足以当此。昔武王伐殷,至於牧野,誓师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纣惟妇言用”繇是论之,黄龙、初元、永光鸡变,乃国家之占,妃、后象也。孝元王皇后以甘露二年生男,立 为太子。妃,王禁女也。黄龙元年,宣帝崩,太子立,是为元帝。王妃将为皇后,故是岁未央殿中雌鸡为雄,明其占在正宫也。不鸣不将无距,贵始萌而尊未成也。至元帝初元元年,将立王皇后,先以为婕妤。三月癸卯制书曰“其封婕妤父丞相少史王禁为阳平侯,位特进”丙午,立王婕妤为皇 后。明年正月,立皇后子为太子。故应是,丞相府史家雌鸡为雄,其占即丞相少史之女也。伏子者,明已有子也。冠距鸣将者,尊已成也。永光二年,阳平顷侯禁薨,子凤嗣侯,为侍中卫尉。元帝崩,皇太子立,是为成帝。尊皇后为皇太后,以后弟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上委政,无 所与。王氏之权自凤起,故於凤始受爵位时,雄鸡有角,明视作威颛君害上危国者,从此人始也。其后群弟世权,以至於莽,遂篡天下。即位五年,王太后乃崩,此其效也。京房《易传》曰“贤者居明夷之世,知时而伤,或众在位,厥妖鸡生角。鸡生角,时主独”又曰“妇人颛政,国不静。牝 鸡雄鸣,主不荣。故房以为己亦在占中矣。成公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又食其角”刘向以为,近青祥,亦牛祸也,不敬而傋霿之所致也。昔周公制礼乐,成周道,故成王命鲁郊祀天地,以尊周公。至成公时,三家始颛政,鲁将从此衰。天愍周公之德,痛其将有败亡之祸,故於郊 祭而见戒云。鼠,小虫,性盗窃。鼷,又其小者也。牛,大畜,祭天尊物也。角,兵象,在上,君威也。小小鼷鼠,食至尊之牛角,象季氏乃陪臣盗窃之人,将执国命以伤君威而害周公之祀也。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天重语之也。成公怠慢昏乱,遂君臣更执於晋。至於襄公,晋为湨梁之会, 天下大夫皆夺君政。其后三家逐昭公,卒死於外,几绝周公之祀。董仲舒以为,鼷鼠食郊牛,皆养牲不谨也。京房《易传》曰“祭天不慎,厥妖鼷鼠啮郊牛角”定公十五年“正月,鼷鼠食郊牛,牛死”。刘向以为,定公知季氏逐昭公,罪恶如彼,亲用孔子为夹谷之会,齐人俫归郓、讙、龟阴之 田,圣德如此,反用季桓子,淫於女乐,而退孔子,无道甚矣。《诗》曰“人而亡仪,不死何为”是岁五月,定公薨,牛死之应也。京房《易传》曰“子不子,鼠食其郊牛”哀公元年“正月,鼷鼠食郊牛”。刘向以为,天意汲汲於用圣人,逐三家,故复见戒也。哀公年少,不亲见昭公之事,故 见败亡之异。已而哀不寤,身奔於粤,此其效也。昭帝元凤元年九月,燕有黄鼠衔其尾舞王宫端门中,王往视之,鼠舞如故。王使吏以酒脯祠,鼠舞不休,一日一夜死。近黄祥,时燕剌王旦谋反将死之象也。其月,发觉伏辜。京房《易传》曰“诛不原情,厥妖鼠舞门”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长安 城南有鼠衔黄蒿、柏叶,上民冢柏及榆树上为巢,桐柏尤多。巢中无子,皆有干鼠矢数十。时议臣以为恐有水灾。鼠,盗窃小虫,夜出昼匿。今昼去穴而登木,象贱人将居显贵之位也。桐柏,卫思后园所在也。其后,赵皇后自微贱登至尊,与卫后同类。赵后终无子而为害。明年,有鸢焚巢,杀 子之异也。天象仍见,甚可畏也。一曰,皆王莽窃位之象云。京房《易传》曰“臣私禄罔辟,厥妖鼠巢”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近金沴木,木动也。先是,冬,釐公薨,十六月乃作主。后六月,又吉禘於太庙而致釐公,《春秋》讥之。经曰“大事於太庙,跻釐公”《左氏》说曰:太庙, 周公之庙,飨有礼义者也。祀,国之大事也。恶其乱国之大事於太庙,胡言大事也。跻,登也,登釐公於愍公上,逆祀也。釐虽愍之庶兄,尝为愍臣,臣子一例,不得在愍上,又未三年而吉禘,前后乱贤父圣祖之大礼,内为貌不恭而狂,外为言不从而僭。故是岁自十二月不雨,至於秋七月。后 年,若是者三,而太室屋坏矣。前堂曰太庙,中央曰太室。屋,其上重层尊高者也,象鲁自是陵夷,将堕周公之祀也。《谷梁》、《公羊经》曰,世室,鲁公伯禽之庙也。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室。大事者,祫祭也。跻釐公者,先祢后祖也。景帝三年十二月,吴二城门自倾,大船自覆。刘向以 为,近金沴木,木动也。先是,吴大王濞以太子死於汉,称疾不朝,阴与楚王戊谋为逆乱。城犹国也,其一门名曰楚门,一门曰鱼门。吴地以船为家,以鱼为食。天戒若曰,与楚所谋,倾国覆家。吴王不寤,正月,与楚俱起兵,身死国亡。京房《易传》曰“上下咸誖,厥妖城门坏”宣帝时,大 司马霍禹所居第门自坏。时,禹内不顺,外不敬,见戒不改,卒受灭亡之诛。哀帝时,大司马董贤第门自坏。时,贤以私爱居大位,赏赐无度,骄嫚不敬,大失臣道,见戒不改。后贤夫妻自杀,家徙合浦。传曰“言之不从,是谓不艾,厥咎僭,厥罚恒阳,厥极忧。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 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痾,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言之不从”,从,顺也。“是谓不乂”,乂,治也。孔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诗》云“如蜩如螗,如沸如羹”言上号令不顺民心,虚哗愦乱,则不能治海内,失在过差,故其咎僭,僭, 差也。刑罚妄加,群阴不附,则阳气胜,故其罚常阳也。旱伤百谷,则有寇难,上下俱忧,故其极忧也。君炕阳而暴虐,臣畏刑而柑口,则怨谤之气发於歌谣,故有诗妖。介虫孽者,谓小虫有甲飞扬之类,阳气所生也,於《春秋》为螽,今谓之蝗,皆其类也。於《易》,“兑”为口,犬以吠守, 而不可信,言气毁故有犬祸。一曰,旱岁犬多狂死及为怪,亦是也。及人,则多病口喉咳者,故有口舌痾。金色白,故有白眚白祥。凡言伤者,病金气。金气病,则木沴之。其极忧者,顺之,其福曰康宁。刘歆言传曰时有毛虫之孽,说以为於天文西方参为虎星,故为毛虫。史记周单襄公与晋锜、 郤犨、郤至、齐国佐语,告鲁成公曰“晋将有乱,三郤其当之乎。夫郤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戒惧矣。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今郤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虽齐国之亦将与焉。立於淫乱之国,而好尽 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唯善人能受尽言,齐其有乎”十七年,晋杀三郤。十八年,齐杀国佐。凡此属,皆言不从之咎云。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名之曰仇。其弟以千畮之战生,名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谊,谊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 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名太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及仇嗣立,是为文侯。文侯卒,子昭侯立,封成师於曲沃,号桓叔。后晋人杀昭侯而纳桓叔,不克。复立昭侯子孝侯,桓权子严伯杀之。晋人立其弟鄂侯。鄂侯生哀侯,严伯子武公复杀哀侯及其弟,灭 之,而代有晋国。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襄公二十九年,齐高子容与宋司徒见晋知伯,汝齐相礼。宾出,汝齐语知伯曰“二子皆将不免。子容专,司徒侈,皆亡家之主也。专则速及,侈将以 其力敝,专则人实敝之,将及矣”九月,高子出奔燕。襄公三十一年正月,鲁穆叔会晋归,告孟孝伯曰“赵孟将死矣。其语偷,不似民主。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弗能久矣。若赵孟死,为政者其韩子乎。吾子盍与季孙言之。可以树善,君子也”孝伯曰“民生几何,谁能毋偷。朝 不及夕,将焉用树”穆叔告人曰“孟孙将死矣。吾语诸赵孟之偷也,而又甚焉”九月,孟孝伯卒。昭公元年,周使刘定公劳晋赵孟,因曰“子弁冕以临诸侯,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对曰“老夫罪戾是惧,焉能恤远。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齐子归,以语王曰“谚所谓老将和而耄 及之者,其赵孟之谓乎。为晋王卿以主诸侯,而侪於隶人,朝不谋夕,弃神人矣。神怒民畔,何以能久。赵孟不复年矣”是岁,秦景公弟后子奔晋,赵孟问“秦君如何”对曰“无道”赵孟曰“亡乎”对曰“何为。一世无道,国未艾也。国於天地,有与立焉。不数世淫,弗能敝也”赵孟曰“夭乎” 对曰“有焉”赵孟曰“其几何”对曰“鍼闻国无道而年谷和孰,天赞之也,鲜不五稔”赵孟视荫,曰“朝夕不相及,谁能待五”后子出而告人曰“赵孟将死矣。主民玩岁而惕日,其与几何”冬,赵孟卒。昭五年,秦景公卒。昭公元年,楚公子围会盟,设服离卫。鲁叔孙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 伯州犁曰“此行也,辞也假之寡君”郑行人子羽曰“假不反矣”伯州犁曰“子姑忧予子晢之欲背诞也”子羽曰“假而不反,子其无忧乎”齐国子曰“吾代二子闵矣”陈公子招曰“不忧何成。二子乐矣”卫齐子曰“苟或知之,虽忧不害”退会,子羽告人曰“齐、卫、陈大夫其不免乎。国子代人忧, 子招乐忧,齐子虽忧费害。夫弗及而忧,与可忧而乐,与忧而弗害,皆取忧之道也。《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三大夫兆忧矣,能无至乎。言以知物,其是之谓矣”昭公十五年,晋籍谈如周葬穆后。既除丧而燕,王曰“诸侯皆有以填抚王室,晋独无有,何也”籍谈对曰“诸侯之封也, 皆受明器於王室,故能荐彝器。晋居深山,戎翟之与邻,拜戎不暇,其何以献器”王曰“叔氏其忘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其反亡分乎。昔而高祖司晋之典籍,以为大正,故曰籍氏。女,司典之后也,何故忘之”籍谈不能对。宾出,王曰“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籍谈归,以语叔 向。叔向曰“王其不终乎。吾闻所乐必卒焉。今王乐忧,若卒以忧,不可谓终。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於是乎以丧宾燕,又求彝器,乐忧甚矣。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王虽弗遂,燕乐已早。礼,王之大经也。一动而失二礼,无大经矣。
中国政治思想史 名词解释
中国政治思想史名词解释
刘黔义·编
1、仁政(孟子)
“仁政”说: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思想。
(1)“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通过恢复井田制,首先解决老百姓和国家的经济问题。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田不均,谷禄不平。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滕文公》上)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2)恢复周代的国野制度,均平赋税,建立固定税法,取民有制,减轻民众负担。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滕文公上》)
“市廛(chan)而不征,法而不廛”(《公孙丑》上)
(3)举办学校,加强教化、省刑罚。
“人之有道也,饱食、焕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尽心上》)
(4)“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
2、隆礼重法(荀子)
隆礼重法:荀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1)关于礼的内容,荀子说:“礼者,养也。”(《礼论》)认为礼既是国家的根本制度和相应礼仪,还是为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和音乐文化等精神需要所制订的制度和规范。
(2)关于礼的起源,荀子认为礼起源于人的欲望。所谓“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是礼之所起也”(《礼论》)认为政治制度、法令、规定等礼制源于人的生活欲望和社会物质财富所能达到的程度。
高一历史学案: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专题架构】
【专题解读】本单元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先秦时期(远古到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第二段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220年),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专题要点】
先秦时期:
政治方面: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世卿世禄和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并以礼乐制度进行维系。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开始瓦解,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方面:早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逐步发展,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方面: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弥漫着神权色彩。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和士阶层活跃,私学兴起。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秦汉时期:
政治方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汉王朝加强了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政权基本稳定。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时继续巩固。
经济方面:以农业为主导的小农经济逐步发展,开始出现土地兼并,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是当时的经济重心,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东西方贸易往来。
先秦_五至_论与帝道_王道_霸道说_由_鹖冠子_博选_篇说起
2009年7月 古代文明 July,2009 第3卷 第3期 The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Vol.3 No3
[中国先秦史]
先秦“五至”论与帝道、王道、霸道说
——由《鹖冠子·博选》篇说起
杨兆贵
提 要:《鹖冠子·博选》篇写于秦代,其主要思想是五至论。本文由该篇入手,探讨五至论的理论渊源,五至论所涉及的先秦诸子帝道、王道、霸道说,以及各学派对帝道、王道、霸道的不同看法,并对产生此三道说的时代背景做简要论述。
关键词:《鹖冠子·博选》篇 五至论 帝道 王道 霸道 先秦
《鹖冠子》一书自唐代柳宗元怀疑它是伪书以来,一直被当作伪书。迄20世纪70年代马王堆帛书出土,其中《黄帝四经》与该书有不少文句、文意相同或相近,学者不再认为它是伪书,并加以研究。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鹖冠子》的有3本专著:比利时学者戴卡琳(Carine Defoort)《解读〈鹖冠子〉》,孙福喜《〈鹖冠子〉研究》和拙著《〈鹖冠子〉研究》。1根据拙文研究,今本《鹖冠子》19篇不是鹖冠子一人所写,也非反映一时一派之作。其中《近迭》、《度万》、《王鈇》、《兵政》、《学问》5篇反映鹖冠子的思想。其他大部分篇章反映战国晚期黄老学派的思想,也有的主要反映兵家思想(黄老学在某程度上可包容兵家)。《博选》和《著希》两篇因避秦始皇之讳,写成于秦代。《泰鸿》篇吸收、包含战国以来太一的主要内涵,把本体和元神结合起来,为汉武推行以太一为中心的祭祀奠下理论基础,写于汉武之时。2
《博选》篇是《鹖冠子》的首篇,最重要的内容是提出“五至”论。下文就该篇五至论的提出,讨论其理论源流,进而探讨与此一理论有密切关系的时代思潮之一:帝道、王道、霸道说。
谥号
谥号
谥号(读音:shì hào),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谥号的历史形成和发展
谥号制度形成,传统说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书·谥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谥。但是近代以来,王国维等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谥法应当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这一说法现在得到广泛认同。早期谥号为自称。比如“周文王”,“周武王”。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直到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夏商时代的王没有谥号,往往直呼其名,他们的称呼多数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盘庚、帝辛,这究竟是排行还是出生年份,现在也众说纷纭,我们还是不要去管他。谥号是周朝开始有的,但周文王、周武王不是谥号,是自称,昭王穆王开始才是谥号。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象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高中历史材料型选择题专项训练(详细解析)必修一
必修一材料型选择题专项训练
1.“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礼记·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解析】答案:B。材料中“宗”字共出现4次,由此很容易判断是宗法制。
2.《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解析】答案:C。虽然春秋时期大国已开始争霸,但材料中看不出争霸、兼并的迹象,故B、D不能选;春秋时期周王室确实已经衰微,但还没有到王命完全不能行的地步,一些称霸的诸侯王也还要打出尊王攘夷等旗号,故A也不能选;剩下的正确答案当然只有C,而从材料“楚王问鼎小大轻重”的表述中也可以判断出“分封制受到破坏”,故该选项是正确的。
3.“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钱穆《国史新论》)文中“委员制”指当时的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解析】答案:C。由材料中的“宰相”可以判断出是与中央集权制有关的,唐代的中央集权制在中央主要就表现为三省六部制。
4.黄宗羲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里的高皇帝是指A.李世民 B.汉武帝C.朱元璋
D.雍正帝
【解析】答案:C。黄宗羲坚决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中的前一句“有明之无善治”指明朝没有很好的政治,后一句“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指从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开始,故应该选C。
大元王朝
他在位期间创建奎章阁编修经世大典为研究元朝的历史提供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元文宗崇尚佛教走向极端一是帝师的规格太高二是某些徒属依权恃势为非作歹三是滥做佛事耗资巨大四是干预朝政五是创立广教总管府以掌僧尼之政全国共设置16所秩正三品
大元王朝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元朝
又称大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 王朝。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 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1279年统一全国。元朝的疆域空前广 阔,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 范围内。1368年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灭亡。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 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元”。直至1402年才去元国号并 改国号为“鞑靼”。元朝自忽必烈定国号起,历十一帝98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一、齐桓公称霸
1.春秋时期
(1)东周分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2)“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2.齐桓公称霸
(1)原因: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2)标志: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诸侯盟会。
二、问鼎中原
1.晋文公称霸: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在城濮大战,结果楚军大败,晋文公一跃成为中原霸主。
2.楚庄王称霸:楚庄王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大有取代周天子地位的架势。后来楚军在泌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霸主。
三、合纵连横
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2.战国七雄:韩、赵、魏、齐、楚、燕、秦并称“战国七雄”。
3.合纵连横
(1)含义: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2)代表人物: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问题1】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春秋争霸的背景是什么?
探究: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大大削弱,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天子已无号令诸侯的能力,昔日的尊严荡然无存,政治重心逐渐由王室转移到列国,从此开始了春秋时代强国争霸的局面。所谓争霸,即诸侯国争做霸主,以取得其他国家的亲附与拥戴,霸主取代天子的领导地位,以维持列国间的秩序。
【问题2】如何认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
探究:春秋时期的政治,就是各大国争夺霸权的政治,是大国靠武力胁迫弱小国家承认其领导地位的强权政治。战国时期的政治,就是富国强兵,吃掉对方,进而统一中国的政治。因此,春秋政治是“争霸”,战国政治是“兼并”。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逐渐趋向统一。
竹赋阅读答案
竹赋阅读答案
【篇一: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
考试语文试题】
5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第i卷(共36分)
/风气)。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乙(范畴/范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到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一批
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为逃避现实,遁隐竹.
林,借竹之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丙 (振动/震动)。可以说,敬竹崇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自
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
了不解之缘。
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_______________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习气范畴振动 b.习气范围震动
c.风气范畴震动 d.风气范围振动
3.依次填入原文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②一时间,闻好竹即远涉造访者有之
③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诞生的④这一时期,文人雅
士赞竹赋竹,蔚然成风⑤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⑥王徽之甚至
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
a.④②⑤①⑥③ b.②⑤①⑥④③
c.②①⑤⑥③④ d.④③②⑤①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给人精神以洗礼的,不是快餐式的心灵鸡汤,而是深邃如夜
空的经典名著;不是
辛亥革命时期王船山的主要映像
辛亥革命时期王船山的主要映像
摘要:晚清为政治巨变时期,因此晚清革命者和清官方都对传统思想
资源王船山进行了重新塑造,形成了民族主义者和正统卫道大儒的不同映像。各方争夺王船山资源的过程,实际就是时代各种力量展现各自的社会
理念、意识形态的过程,其论争结果如何与各方的势力消长密切相关。
关键词:辛亥革命;王船山;映像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在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衡阳石船山著述,世称船山先生。自晚清起,船山研究渐成显学。不同的时代,王船山
在人们心目中的映像是不同的,这除了因为人们研究的视角不同之外,更
与时代的需要紧密相关。辛亥革命时期亦是如此。
一、从传统“夷夏之辨”的代表人物到近代民族主义者
“夷夏之辨”是传统的民族观念的核心内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直是中国人一种坚定的民族观念。自古代以来,“夷夏之辨”就是处理
华夏利益与其他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每当夷狄进逼中原,华夏文化发生
危急的时刻,这个观念特别明显。明末清初,“夷夏之辨”更是激烈。满
族入主中原之际,明季遗民反抗激烈,虽然抗清失败,但富有夷夏观念的
民族思想愈发显著,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就是如此。在这其中,王夫之持“夷夏之辨”最为激烈。这对清朝初期的统治是
极端不利的,因此,清初通过文字狱等方式,极力泯灭满族同汉族以及其
他民族之间的文化界限。随着清朝的强大,满汉之间的“夷夏之辨”逐渐
衰落。但是“夷夏之辨”观念本身并未衰落。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列强
的入侵,“夷夏之辨”作为反对外国列强侵略的思想武器,又显示了他特
有的作用。因此,作为“夷夏之辨”思想最为激烈的王夫之的著作也逐渐
《荀子·不苟》篇原文及赏析
《荀子·不苟》篇原文及赏析
《荀子·不苟》篇原文及赏析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投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渊平,天地比,齐秦袭,入乎耳,出乎口,钩有须,卵有毛,是说之难持者也,而惠施邓析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盗跖贪凶,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故曰: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诗曰:物其有矣,惟其时矣。此之谓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故曰:君子能则人荣学焉,不能则人乐告之;小人能则人贱学焉,不能则人羞告之。是君子小人之分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也。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
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诗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以义屈信变应故也。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理,忧则静而理;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知则攫盗而渐,愚则毒贼而乱;见由则兑而倨,见闭则怨而险;喜则轻而翾,忧则挫而慑;通则骄而偏,穷则弃而儑。传曰:君子两进,小人两废。此之谓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王与崇霸并行不悖
——《左传》的思想倾向
刘兴林
摘要:《左传》传《春秋》,思想倾向与《春秋》有一致之处,但也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左传》和《春秋》一样主张尊王重礼,但实质内容与《春秋》颇有不同。《左传》的尊王与崇霸并行不悖,尊王只是表面文章,崇霸才是实质内容。只有崇霸才能维护周王室的地位,霸主也只有尊王才符合正常的政治伦理。重礼不是以为维护周礼为永恒的教条,而是讲究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行为规范。《左传》的尊王与重礼适应社会的发展,肯定并赞赏春秋霸主的事业则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观。《左传》保存了大量的神秘文化,明显存在天命观,但始终坚持敬天保民,将人和民置于主导地位,《左传》的民本思想与儒家体系保持高度的一致。
关键词:尊王;重礼;崇霸;敬天;保民
《左传》的内容丰富庞杂,以反映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为主,全面反映了春秋时期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历史进程,以及宗教祭祀、典章制度、礼仪风俗、鬼神妖梦、祸福预言等文化状况,同时还保存了西周以前的历史和远古的传说。《左传》是一部儒家史传和经典,思想倾向与《春秋》有一致性,也不尽相同。在尊奉王权、维护礼制和敬天保民等方面与《春秋》基本一致,而进步的历史观与《春秋》存在着重大的区别。与《公羊传》、《榖梁传》牵强附会地挖掘微言褒贬相比,《左传》更具有高屋建瓴地宏观历史的眼光。《左传》虽然保存了一些神秘文化,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天命观,但从总体上根本上强调人事的作用,认为人类的活动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一、《左传》的尊王与重礼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周王朝及诸侯各国普遍经历着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宗主制趋于瓦解,政权下移到新兴的诸侯国,诸侯国内部政权又下移到大夫或陪臣手中。宗法制度下的价值观念发生动摇,整个社会呈现出“礼崩乐坏”的特征。
为争夺周天子之位,周王室庶孽之祸连绵不断。桓公十八年有王子克之乱,庄公十九年至二十一年有王子颓之乱,僖公十一年至二十五年有王子带之乱,昭公二十二年至定公五年有王子朝之乱。《左传》记载四王子之乱,交待前因后果,明确揭示致乱的根源是违背礼制。王室违礼致乱,导致诸侯强国对王室权威的轻视。宣公三年,楚庄王率师伐戎之后陈兵于周郊,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成王问“周鼎之大小轻重”。鼎是权力地位的象征,问周鼎意味着藐视和窥探周王室,不仅是“无礼”,而且是“大逆无道”,这也从侧面说明周王朝威信扫地。
诸侯各国内部的权位斗争发生在国君、公族、卿大夫之间,表现为弑君弑父层出不穷。如桓公二年宋华父督弑宋殇公,庄公八年齐公孙无知弑齐襄公,庄公十二年宋万弑齐闵公,文公元年楚世子商臣弑父楚成王,文公十六年宋公子鲍弑宋昭公,宣公元年赵盾弑晋灵公,宣公十年夏征舒弑陈灵公,成公十八年晋栾书与中行偃弑晋厉公,襄公二十五年齐崔杼弑齐庄公,哀公十五年陈成子弑齐简公等。正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针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春秋》的宗旨是“大一统”,提倡“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室”,宣扬“尊王攘夷”。安内攘外都以“尊王”为核心,尊奉王室权威,维护天下统一。如何尊王?周初制定的礼制是封建宗主制的保障,礼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宗法社会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用以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尊王必须重礼。《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政治演变、军事斗争和外交活动,从国君废立、公卿任免、宗庙祭祀、外交往来、军事行动等,到车骑舆服、婚丧嫁娶、饮食起居、言行举止等,总是要给予“礼”或“非礼”的评判,用具体史实诠释《春秋》“大一统”的宗旨。
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在《左传》中开宗明义,兆示了整个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特征。郑庄公蓄意助养其弟共叔段的叛志,待其反叛,一举歼灭;与母交恶,发誓不及黄泉永不相见,调和之后“母子如初”,其实貌合神离。作者的叙事态度、对《春秋》书法的解释和文末“君子曰”都表现出对当事人的批判。表彰颍考叔的孝道,意在维护礼制。郑国与周王室血缘亲近,武公、庄公相继为王朝卿士,在周王朝颇有特权。因为权利之争,周、郑之间由交质发展到交恶。郑庄公率领王师、虢师,以王命伐卫、伐宋,又割取周之获、麦,侵占周之农田。桓公五年秋,周天子亲率诸侯之师伐郑,郑国大败王师,祝聃射王中肩。当晚,郑庄公右派人慰劳天子及其左右,赔礼道歉。“礼崩乐坏”由家到国,蔓延天下,《左传》作者时时处处维护着礼制。
《左传》揭露郑庄公的“无礼”,也揭露周天子的“无礼”,有时还肯定郑庄公的“有礼”。隐公十年,鲁、齐、郑联合攻宋,郑师攻取郜、防二邑,随即交给鲁国。《左传》引君子曰:“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隐公十一年,鲁、齐、郑联合伐许,得到许国,鲁让齐,齐让郑,郑庄公将许君安置到许国的东鄙,打算今后归还许国。《左传》引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当时的天子、诸侯、大夫几乎都有破坏礼制的行为,《左传》的评价坚持“对事不对人”。
东周王朝虽然衰败,但诸侯必须尊重周天子的名义权威。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实际上成为霸主,仍献捷于周襄王,周襄王封晋文公为侯伯,赐以象征身份地位的器物,命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左传》充分肯定晋文公尊重天子权威的举动。昭公九年,周大夫与晋大夫发生争田纠纷,晋率戎族伐颍,周王使詹桓伯辞于晋,阐述周有天下而建诸侯,目的在于维护王朝,周之于晋,如同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晋国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目无天子,戎狄就更为猖獗了。晋大夫叔向也说,晋文公称霸,不敢更改礼制,而是辅佐天子,奉为共主,“自文以来,世有衰德而暴灭宗周,以宣示其侈,诸侯之贰,不亦宜乎?”晋从其言,礼而归之,与周修好。《左传》认为这是明智明礼的做法。
大一统思想还体现在“尊王攘夷”,所有诸侯国都有权力讨伐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僖公四年,齐桓公率诸侯之师侵蔡,这次不义战争显然会降低霸主的威信,蔡溃,遂伐楚。楚国是南蛮,讨伐南蛮就能恢复和提高霸主的威信。僖公十一年,周王朝附近各戎族联合攻打京师,秦、晋伐戎以救周,二国由此在诸侯中取得很高的政治地位。这些表明“尊王攘夷”的行动在当时具有足够的正义性。今天看来,“尊王攘夷”是一种恃强凌弱的“大汉族主义”或“大华夏主义”,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维护比较先进的文化,维护天下的安定和谐,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二、《左传》进步的历史观
《左传》承认历史的发展变化,具有进步的历史观。肯定和赞扬霸主的事业,倾力描述诸侯争霸的成败及其原因,是《左传》思想的又一个亮点。《左传》热情赞扬有作为的霸主,书中描述最精彩的文字大多是霸主的事迹。春秋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中霸主迭起。齐桓公、晋文公以维护周王室为旗号,先后平定王室的祸乱,并在礼节上表现出对王室权威的尊重,实际取代了周天子的权威。秦穆公曾先后以武力支持晋惠公、晋文公归国执政,僖公三十三年崤之战被晋国打败,终究只成为西戎霸主。楚庄王公然藐视周王室,敢于问鼎于周郊。宋襄公逆天害理而沽名钓誉,意欲图霸而不知其难。春秋晚期,吴王阖闾入郢,越王夫差灭吴,先后成为南方的霸主。此外,还出现过一些短暂或局部的小霸主,如郑庄公小霸、晋襄公继霸、晋悼公复霸等。
《左传》充分肯定春秋霸主的事业,认为周室衰微,诸侯称霸有利于维护大一统,表现出重礼与崇霸并立。昭公十六年,齐景公伐徐,逞欲而还,叔孙昭子感叹:“诸侯之无伯,害哉!齐军无道也,兴师而伐远方,会之有成而还,莫之亢也。无霸也夫!《诗》曰:‘宗周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肄’其是之谓乎!”中原小国遭受欺凌,由衷地期盼霸主,率领诸侯主持公道。
南方的楚、吴、越国僭号称“王”,周王室无可奈何,《春秋》笔法不能容忍,坚持称其为“子”。《左传》或沿《春秋》称“子”,或承认事实称“王”。齐国、晋国与楚国交战,始终不以去掉“王”号作为理由,说明对僭称“王”号已经默认。僖公四年齐桓公伐楚,以“苞茅不入”和“昭王南征而不复”为借口,却不提让楚王去掉“王”号,似乎僭号称“王”已经不足以作为讨伐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