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03地震勘探原理试题(A)
答案地震勘探原理试卷:采集部分
地震勘探原理(采集部分)试卷一
一. 名词解说( 30 分, 每题 3 分)
1.观察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察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互相
地点关系。
2.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3.分辨率:两个波能够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4.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 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惹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类波叫做折射波。
5.障蔽:因为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惹起不可以在地面接收到来
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类现象叫做障蔽效应。(假如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
波长,则无障蔽作用)。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
的
能量越小,称障蔽作用越厉害。
6.波阻抗:介质流传地震波的能力。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
(Z=Vρ)。
7.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能够当作由很多简谐重量叠加而成,那很
多简谐重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次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
8.尼奎斯特频次: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次,它等于采样频次
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次。大于尼奎斯特频次的频次也以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9.视速度:沿检波器摆列所见的波列上被记录的速度。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10.反射系数: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二. 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请用中文写出以下英文缩写术语的意思: 3C3D三重量三维; 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2.振动在介质中 ___流传 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 ___弹性 _____波。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 地震干扰波
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 分为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噪声﹑地面微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
2 DMO 校正
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系,激发点两侧对称的位置上接受到的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对其进行校正称为DMO 校正。 3 RVSP 叠加
逆垂直地震叠加剖面(Reverse vertieal seismi profile),由于常规的VSP 必须在并中不同深度进行记录,放置检波器和防水电缆等既费时又昂贵,给实用化带来很多困难。RVSP 把震源放在井下,通过设置地面检波器并改善藕合条件,降低噪声,只要有适当井下震源,就可以取得足够分辨率记录资料。
4 地震横波
地震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二 填空
1.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_地震资料采集__,__ 地震资料处理 __和_地震资料解释三大部分工作。
2.振动在介质中__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弹性__波.
3.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检波器____将_______机械振动信号_____转变为_____电信号______.
4.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____观测系统_____
5.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_联络测线____测线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_主测线_____.
6. 垂直入射地震反射系数公式为____1
地震勘探原理题库
地震资料采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者划√,错误者划×。
1、弹性介质中几何地震学的反射系数只与上下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有关。()
2、纵波反射信息中包括有横波信息,因此可以利用纵波反射系数提取横波信息。()
3、在纵波 AVO分析中,我们可以提取到垂直入射的纵波反射系数剖面。()
4、当纵波垂直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横波。()
5、SH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不会产生转换纵波。()
6、直达波总是比浅层折射波先到达。()
7、浅层折射波纯粹是一种干扰波。()
8、折射界面与反射界面一样,均是波阻抗界面。()
9、实际地震记录可以用鲁滨逊地震“统计”模型表示为:反射系数(R(t))与地震子波(W(t))的褶积 S(t)=W(t)*R(t)。()
10、面波极化轨迹是一椭圆,并且在地表传播。()
11、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掉所有的干扰波。()
12、可控震源的子波可以人为控制。()
13、对于倾斜地层来说,当最小炮检距和排列长度不变,并且排列固定不动时,上倾激发与下倾激发可获得地下相同的一段反射资料。()
14、单炮记录上就可以看出三维资料比二维资料品质好。()
15、资料的覆盖次数提高一倍,信噪比也相应地提高一倍。()
16、当单位面积内的炮点密度和接收道数一定时,面元越大,面元内的覆盖次数越高。()
17、覆盖次数均匀,其炮检距也均匀。()
18、无论何种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均为双曲线形状。()
19、横向覆盖次数越高,静校正耦合越好。()
20、动校正的目的是将反射波校正到自激自收的位置上。()
21、当地下地层为水平时,可以不用偏移归位处理。()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 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
理现象,从而推断、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
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
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
设备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
和解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
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
电法勘探、地球物理测井。
(1)重力勘探: 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
用重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
磁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精华
1.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
2.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3.波剖面描述质点位移与空间位置关系的图形
4.振动图:描述质点位移与时间关系的图形
5.横向分辨率指横向上所能分辨的最小地质体宽度
6.纵向分辨率指沿垂直方向上所能分辨的最薄地层厚度
7.地震子波:由震源激发,沿着地层向下传播,传播一段距离后波形逐渐稳定下来,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延续时间的波形,在地面,井中接收,接收到的振动信号就是地震子波。
8.等效速度;倾斜界面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曲线用水平界面来代替所对应的速度,适用于倾斜界面均匀覆盖介质情况。
9.均方根速度: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看成双曲线,求得的速度就是这一水平面的均方根速度。
10叠加速度:将共中心点处反射波时距曲线看成双曲线,使叠加效果最好的速度就是叠加速度
11平均速度在水平层状介质中波沿直线传播的距离与所需时间比
12视波长:在波剖面上相邻两极值之间的距离λ称为视波长
13视速度; 地震波沿测线上传播的速度称为视速度
14.视周期在振动图上相邻极大值间的间隔称为视周期T
15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时与共中心点处tom之差。
16正常时差炮检距为x进行观测得到的反射波旅行时与炮检距为零进行观测得到到反射波旅行时之差。
17多次覆盖所谓多次覆盖,就是对地下每一个反射点,都要进行多次重复观测.
18静校正对因地表地形变化或基准面变化引起的波至时间的变化进行的校正。
19动校正对反射点道集记录,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他的正常时差,就叫做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报告书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
: 汪昊
班级:勘工(卓越)21301班
学号: 201300550
目录....................1、实验目的.................... ....................2、实验容.................... ....................3、软件介绍.................... ................4、主要步骤及软件操作.............. ....................5、成果分析.................... ......................6、体会......................
1、实验目的: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应用物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及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
(1)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2)了解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加载方式;
(3)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流程和方法;
(4)熟悉同相轴的追踪和断层的识别;
(5)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成果。
2、实验容:
(1)学习discovery软件的功能特色,掌握discovery软件的基本操作;
图1 GeoGraphix Discovery软件
(2)建立工区,完成地震、测井等数据的加载;
(3)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4)层位标定与追踪对比,着重学习层位、断层的解释与追踪及速度场、等T0图、深度构造图的绘制;
参考答案地震勘探原理试题答卷采集部分
地震勘探原理(采集部分)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2.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3.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4.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5.屏蔽:由于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引起不能在地面接收到来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屏蔽效应。(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波长,则无屏蔽作用)。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6.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7.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
8.尼奎斯特频率: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率。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也以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9.视速度:沿检波器排列所见的波列上被记录的速度。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10.反射系数: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请用中文写出以下英文缩写术语的意思:3C3D三分量三维;AVO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2.振动在介质中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地震波是一种___弹性_____波。
3.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_检波器__将___机械振动信号___转变为___电信号。
《地震勘探原理》试卷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
一 解释下列名词
1 地震干扰波
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 分为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噪声﹑地面微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
2 DMO 校正
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系,激发点两侧对称的位置上接受到的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对其进行校正称为DMO 校正。 3 RVSP 叠加
逆垂直地震叠加剖面(Reverse vertieal seismi profile),由于常规的VSP 必须在并中不同深度进行记录,放置检波器和防水电缆等既费时又昂贵,给实用化带来很多困难。RVSP 把震源放在井下,通过设置地面检波器并改善藕合条件,降低噪声,只要有适当井下震源,就可以取得足够分辨率记录资料。
4 地震横波
地震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二 填空
1.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_地震资料采集__,__ 地震资料处理 __和_地震资料解释三大部分工作。
2.振动在介质中__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弹性__波.
3.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检波器____将_______机械振动信号_____转变为_____电信号______.
4.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____观测系统_____
5.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_联络测线____测线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_主测线_____.
6. 垂直入射地震反射系数公式为____1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03地震勘探原理试题(B)
2005 ─2006 学年 第 1 学期 《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考试试卷( B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7 页;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
多次覆盖 2地震垂直分辨率 3静校正 4地震平均速度 5地震干扰波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1为什么要进行偏移处理,偏移剖面与常规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相比,有什么特点?2什么叫地震观测系统,常见的地震观测系统有哪些?
3地震有效波与干扰波有什么区别?常见的地震干扰波有哪些?分别用什么办法压制这些干扰波效果比较好?
4简述费马原理的主要内容?
5影响地震水平迭加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 什么叫地震勘探的水平分辨率?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水平分辨率?
三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24 分)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地震波速度为3000米/秒.从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已知某砂岩地震波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3,计算地震波阻抗Z=?
3、野外数字地震仪的接收道数为96道,道间距为25米,偏移距为100米,若采用单边放炮24次覆盖观测系统,试问:每放完一炮.沿观测线上炮点和排列分别向前移动多少米?
4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
地面
H1=200m V1=2000m/s
R1
H2=300m V2=3000m/s
R2
H3=400m V3=4000m/s
R3
四综合题
1 下图是一张野外的共炮点的地震记录,请你指出其野外施工方式?指出该地震记录上不同类型地震波的具体部位?(5分)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
姓名: 汪昊
班级:勘工(卓越)21301班
学号: 201300550
目录....................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软件介绍.................... ................4、主要步骤及软件操作.............. ....................5、成果分析.................... ......................6、体会......................
1、实验目的: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应用物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
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及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
(1)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2)了解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加载方式;
(3)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流程和方法;
(4)熟悉同相轴的追踪和断层的识别;
(5)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成果。
2、实验内容:
(1)学习discovery软件的功能特色,掌握discovery软件的基本操作;
图1 GeoGraphix Discovery软件
(2)建立工区,完成地震、测井等数据的加载;
(3)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4)层位标定与追踪对比,着重学习层位、断层的解释与追踪及速度场、等T0图、深度构造图的绘制;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篇一: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析及答案】
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
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
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
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等.
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
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
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
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
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
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个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
地震勘探原理练习题一
地震勘探原理 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波阻抗 ()地震界面 ()速度界面 ()地震子波 ()振动图 ()波剖面 ()视速度 ()正常时差 ()倾角时差 ()地震排列 ()动校正 ()均方根速度 ()调谐振幅 ()调谐厚度 ()地震组合法 ()水平多次叠加法
二、说明下列公式的物理意义 .)cos 1(2)(θλθ+=i K .
1111----+-=n n n n n n n n n V V V V R ρρρρ .21,1,02112===⎪⎪⎭⎫ ⎝⎛=n n n r r A A n
.)(0kz wt i z e e A --=αϕ .
e V V V cos sin *==ε .V h t 20= .ψϕαsin sin cos = .2022V t x t =∆ .20222t V x t NMO +=
.20220)sin (111αββαβ=⎥⎦⎤⎢⎣⎡⎪⎪⎭⎫ ⎝⎛--+⎪⎪⎭⎫ ⎝
⎛-z tg x .())(111022202t V sh t V ch z x ββββ=⎥⎦⎤⎢⎣⎡--+ .
t f n t f n V x f n V x f n T t ∆∆=∆∆=⎪⎭⎫ ⎝⎛∆Φππππsin sin /sin /sin ** 三、证明题
.试证明介质的品质因数与介质的吸收系数α成反比关系。
.试证明地层厚度等于4λ
时,调谐振幅达最大值。
.试证明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转换到p -τ域内则变成椭圆形状。
.试证明倾斜地层时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按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作正常时差校正时有剩余时差。
地震勘探原理试题库
(6)波剖面
(7)视速度
(8)正常时差
(9)倾角时差 (10)地震排列 (11)动校正 (12)均方根速度
(13)调谐振幅 (14)调谐厚度 (15)地震组合法 (16)水平多次叠加法
二、说明下列公式的物理意义
K (q ) = i (1 + cosq )
1.
2l
Rn 2.
=
r nVn r nVn
- r V n-1 n-1 + r V n-1 n-1
3.
sin y
5.
t2 = x2 Vj2
+
t
2 0M
(其中Vj
= V / cosj)
三、回答问题
2h 2. t 0 = V
x2 4. Dt = 2t0V 2
å VRMS
=
é ê
n
Dt KVK2
6.
ëK =1
1
ån
Dt
K
ù ú
2
i =1
û
1.地震勘探方法的应用领域若何? 2.试写出地震波运动学基本方程,并说明其适用条件。 3.产生反射波的条件是什么? 4.产生折射波的条件是什么? 5.试述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 6.试述折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 7.地震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征点是什么?有何意义? 8.绕射波时距曲线的特征点是什么?有何意义? 9.试述反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界面的关系? 10.试述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地震界面的关系。 11.多次反射波时距曲线的特点若何? 12.如何区分同 t0 时间的多次波与一次波? 13.绕射波时距曲线与一次反射波时距曲线有何关系? 14.试写出 V(Z)=V0(1+βZ)连续介质中地震波的射线方程和波前方程。 15.试说明 V(Z)=V0(1+βZ)连续介质中地震波射线方程和波前方程的物理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
名词解释(4×5')
地震测线:观测点(接收点)以线性方式排列成线。一个震源用一条测线接收,称二维地震观测;用多条测线接收称为三维观测。
均方根速度:把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的当作双曲线,所求出的地震波速度称为均方根速度,这种近似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射线的偏折。
时距曲线:表示某一波阻抗差界面反射波传播时间与炮检距关系的曲线
倾角时差:当界面倾斜时,在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处,观测到来自该倾斜界面的反射波旅行时之差称为倾角时差
NMO校正:当界面水平时,将有炮检距的反射波旅行时,校正到零炮检距反射旅行时的过程,称为正常时差或动校正。
DMO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下,激发点两侧对称位置上接受到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对其进行的校正称为DMO校正。
叠加速度:对一组共中心点道集上的某个同相轴,利用双曲线公式选用一系列不同速度来计算各道的动校正量,并进行动校正;当某个速度能把同相轴较成水平直线时,则这个速度就是这条同相轴对应的反射波叠加速度。
射线平面:由入射线、反射线和过反射点界面法线所组成的平面称为射线平面。
地震绕射波: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传播时,当遇到岩性突变点,如断层的断棱,地层尖灭点,不整合面上起伏点等,这些点会成为新震源,而产生一种新的球面波,这种波称为绕射波。
地震干扰波: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分为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噪声、地面威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
地震横波:地震波中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03地震勘探原理试题(A)
2005 ─2006 学年 第 1 学期 《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7 页;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地震勘探
2地震波视速度 3地震绕射波 4动校正 5地震水平分辨率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1 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2检波器组合主要压制哪类干扰波?为什么检波器组合能压制干扰波?
3地震水平叠加剖面是如何形成的,指出水平叠加剖面有何缺陷?
4 如何根据地震资料求得地震均方根速度和地震平均速度?
5 在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有哪些异常波?这些异常波如何形成,有何特点?
6 什么叫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
三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24 分)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地震波速度为3000米/秒.从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已知某砂岩地震波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3,计算地震波阻抗Z=?
3、野外数字地震仪的接收道数为120道,道间距为50米,偏移距为100米,若采用单边放炮60次覆盖观测系统,试问:每放完一炮沿地震观测线上炮点和排列分别向前移动多少米?
4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
地面
H1=100m V1=1000m/s
R1
H2=200m V2=2000m/s
R2
H3=300m V3=3000m/s
R3
四综合题
1 下图是一张野外的共炮点的地震记录,请你指出其野外施工方式?指出该地震记录上不同类型地震波的具体部位?(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 ─2006 学年 第 1 学期 《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7 页;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地震勘探
2地震波视速度 3地震绕射波 4动校正 5地震水平分辨率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1 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2检波器组合主要压制哪类干扰波?为什么检波器组合能压制干扰波?
3地震水平叠加剖面是如何形成的,指出水平叠加剖面有何缺陷?
4 如何根据地震资料求得地震均方根速度和地震平均速度?
5 在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有哪些异常波?这些异常波如何形成,有何特点?
6 什么叫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
三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24 分)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地震波速度为3000米/秒.从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已知某砂岩地震波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3,计算地震波阻抗Z=?
3、野外数字地震仪的接收道数为120道,道间距为50米,偏移距为100米,若采用单边放炮60次覆盖观测系统,试问:每放完一炮沿地震观测线上炮点和排列分别向前移动多少米?
4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
地面
H1=100m V1=1000m/s
R1
H2=200m V2=2000m/s
R2
H3=300m V3=3000m/s
R3
四综合题
1 下图是一张野外的共炮点的地震记录,请你指出其野外施工方式?指出该地震记录上不同类型地震波的具体部位?(5分)
2 下图是一张经过地震偏移处理后的地震时间剖面,请你指出剖面上背斜构造的可能部位?(5分)
3 下图是一张经过地震偏移处理后的地震时间剖面,请你指出剖面上断层的可能部位?结合该图说明在地震剖面上识别断层的主要识别标志?(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