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03地震勘探原理试题(A)

合集下载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2012A卷bak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2012A卷bak

2、对于每一个炮点,都要布置许多接收点,一个接收点就叫做一道,所有的接收点就构成一个排列,一个排列常用120道,道与道之间的距离叫做 ,接收点与炮点之间的距离叫做 ,炮点与最近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称为 , 炮点与最远一个接收点之间的距离则称为。

3、描述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孔隙度经验公式是时间平均方程,公式为1/V=(1-Ф)/Vm+Ф/Vl,式中V是地震波速度;Vm 是,Vl是__________,Ф是岩石_________。

4、地震资料数据采集得到的是记录,在地震资料处理时,根据定义的观测系统抽取道集,再对共中心点道集进行动校正处理,然后进行水平叠加,就得到了。

5、反射界面埋藏越深,记录点与反射点偏移越______,界面倾角越大,偏移越_____。

6、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传播时间_____________。

7、在水平叠加剖面上,多次波能量得到(加强、不变、压制),绕射波能量(加强、不变、压制)。

8、地震剖面的显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显示方式:显示方式、显示方式、和显示方式、波形+变密度显示方式。

9、地震子波w(t),地层界面上反射系数与垂直旅行时t的关系为R(t),噪音为n(t),则地震记录表达式为。

三、问答题 (每题5分,共 20 分)1、简述反射定律、透射定律主要内容;当地震波入射到一水平界面时,会产生哪些类型的波(可借助图说明)。

232、写出水平界面均匀介质情况下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简要分析该方程与相同情况下共炮点时距曲线的异同。

(可借助图说明)3、检波器组合主要压制哪类干扰波?为什么检波器组合能压制干扰波? (借图说明)4、简述利用速度谱确定叠加速度基本步骤;利用下图某道速度谱大致识别出t 0为1秒和2秒的叠加速度值,并用迪克斯公式计算其间的层速度。

Δt/T Φ4四、计算题。

(第1题5分,第2题15分,共20分)1、若有效波的视周期为25ms ,波速为3100m/s ,那么此有效波的视频率与视波长是多少?2、已知一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如图):(单位:厚度:m ,密度:g/cm 3,速度:m/s 。

地震勘探原理试题库

地震勘探原理试题库

地震勘探原理 练习题五
一、名词解释
1.初至折射法 4.调谐振幅
二、叙述题
2.对比折射法 5.第二类方向特性
3.动校正
1.试叙述地震波在粘滞弹性介质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 2.试叙述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 3.试叙述水平多次叠加法压制多次波的方法原理。 4.试叙述地震检波器组合压制瑞雷面波之类干扰波的方法原理。
+ 2Z 19 + 2Z 21 + 2Z 23 + 2Z 25 + Z 27 + Z 31 + Z 33
请分析接收线有多少条,炮点线有多少条,反射点线有多少条?覆盖数怎么分布
的?反射点线间距为几个地下距离单位。这是什么样的观测系统?
2.分析地震薄层中,调谐振幅曲线与调谐厚度曲线图的特点。
3.分析影响水平多次叠加效果的因素。
意义。
16.试画图说明共炮点的反射波、折射波、直达波时距曲线间的关系。 17.如何布置地震测线? 18.试述水平多次叠加方法的基本原理。 19.水平多次叠加观测系统都有哪些参数?N、n、γ之间关系若何? 20.地震勘探在进行水平多次叠加法观测时,每放完一炮,排列应如何移动?
4
/natescred/blog/item/e45cbf6c2ccc35f143169492.html
V* = V = V 5. sin e cose
2h 6. t 0 = V
cosa = sin j
7.
sin y
8.
Dt
=
x2 2t0V
2
t2 9.
=
x2 V2
NMO
+
t
2 0
10. ççèæ x
-
1 btga 0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一 解释下列名词1 地震干扰波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 分为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噪声﹑地面微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2 DMO 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系,激发点两侧对称的位置上接受到的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

对其进行校正称为DMO 校正。

3 RVSP 叠加逆垂直地震叠加剖面(Reverse vertieal seismi profile),由于常规的VSP 必须在并中不同深度进行记录,放置检波器和防水电缆等既费时又昂贵,给实用化带来很多困难。

RVSP 把震源放在井下,通过设置地面检波器并改善藕合条件,降低噪声,只要有适当井下震源,就可以取得足够分辨率记录资料。

4 地震横波地震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二 填空1.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_地震资料采集__,__ 地震资料处理 __和_地震资料解释三大部分工作。

2.振动在介质中__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弹性__波.3.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检波器____将_______机械振动信号_____转变为_____电信号______.4.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____观测系统_____5.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_联络测线____测线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_主测线_____.6. 垂直入射地震反射系数公式为____11221122V V V V R ρρρρ+−=_________ . 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___弹性分界面上下__地层的____波阻抗差____的大小.8.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____平均速度_________.研究地层物性参数变化需采用______层_______速度.9. 用于计算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_____ 叠加____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即得到___均方根速度____.10.几何地震学的观点认为:地震波是沿_____几何_______路径在介质中传播,传播过程中将遵循_____最小_______时间原理.三 判断题(对的写上yes ,错误的写上no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野外地震放炮记录,一般都是共中心点记录.( No )2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它的正常时差就叫做静校正.( no )3. 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称为视速度.( yes )4. 波的到达时间和观测点距离的关系曲线,叫做时距曲线.( yes )5. 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为对称于时间轴的双曲线.( no )6. 地面接收点首先接收到反射波然后是直达波.( No )7. 当地下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良好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一些来往于各界面之间的反射波,这种波称为多次波.( yes )8. 地层的密度与速度的乘积为地层的反射系数.( no )9. 有波阻抗就会产生反射波.( no )10. 对比地震时间剖面的三个标志是反射波的振幅,波形、相位.( yes )四 选择题目1. 野外一点激发地震波,多道同时接收地震波,得到的是( C )记录A:共中心点. B:共反射点. C:共炮点.2. 把地震记录道按反射点进行组合,就可得到( C )道集记录.A:共中心点. B:共炮点. C:共反射点.3. 共反射点道集记录中,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它的正常时差这就叫做.( A )A:动校正. B:静校正. C:相位校正.4. 所谓多次复盖,就是对地下每一个共反射点都要进行( C )观测.A:一次. B:四次. C:多次.5. 地震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 B ).A:垂直. B:相同 C:相反.6.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称为该时刻.( C )A:基准面. B:反射面. C:波前面. D:波尾面.7. 地震勘探中,迭加速度( A )均方根速度.A:大于或等于. B:小于. C:等于.8. 迭加速度转化为均方根速必须进行( C ).A:动校正. B:静校正. C:倾角校正.9. 由炮点传播到地面再到界面再到检波点这样的波称为( C ).A:绕射波. B:层间多次波. C:虚反射波.10. 根据反射波和干扰波频率上的差别采用( C )滤波的方法,压制干扰波.突出反射波.A:褶积. B:二维. C:频率.五 计算题1. 已知在某一海域进行地震勘探的仪器道数M=240, 道间距△X=25m,炮点移动距离d=50m,采用单边放炮的施工方式,求:覆盖次数n=? 每放一炮,炮点向前移动的道数:x d ΔnS M x d 2•=Δ 式中M=240, △X=25m,d=50m,s=1.所以求的n=60.2 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地面H1=100m V1=3000m/sR1H2=200m V2=5000m/sR2H3=300m V3=6000m/sR 因为∑∑===n i i n i i i R t V t V 112/ ∑∑===n i i i n i i m V h h V 11/其中:ii i V H t =带入上述数据得: =4864.84m/s =5013.5m/sm V R V六、问答题1、 相对于陆上地震勘探而言,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有何特点?答:(1) 施工特点:由于没有障碍物,海洋地震勘探可以连续施工和侧线均匀覆盖,比陆上有更高的效率和低廉的成本。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篇一: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析及答案】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等.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个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同相轴:一串套合很好的波峰或波谷.相位:一个完整波形的第i个波峰或波谷.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地震勘探原理》试卷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试卷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A)及参考答案一 解释下列名词1 地震干扰波在地震勘探中模糊干扰反射波的其他波, 分为无规则干扰波(随机噪声﹑地面微震等)和规则干扰波(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多次波等)2 DMO 校正又称倾角时差校正,由于在反射界面倾斜的情况系,激发点两侧对称的位置上接受到的同一反射界面的时间不一样,存在倾角时差。

对其进行校正称为DMO 校正。

3 RVSP 叠加逆垂直地震叠加剖面(Reverse vertieal seismi profile),由于常规的VSP 必须在并中不同深度进行记录,放置检波器和防水电缆等既费时又昂贵,给实用化带来很多困难。

RVSP 把震源放在井下,通过设置地面检波器并改善藕合条件,降低噪声,只要有适当井下震源,就可以取得足够分辨率记录资料。

4 地震横波地震波中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二 填空1.地震勘探工作主要分为__地震资料采集__,__ 地震资料处理 __和_地震资料解释三大部分工作。

2.振动在介质中__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弹性__波.3.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检波器____将_______机械振动信号_____转变为_____电信号______.4.炮点和接收点之间的_____相互位置______关系,被称为_______观测系统_____5.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_联络测线____测线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_主测线_____.6. 垂直入射地震反射系数公式为____11221122V V V V R ρρρρ+−=_________ . 7.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___弹性分界面上下__地层的____波阻抗差____的大小.8. 一般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速度为____平均速度_________.研究地层物性参数变化需采用______层_______速度.9. 用于计算动校正量的速度称为_____ 叠加____速度,它经过倾角校正后即得到___均方根速度____.10.几何地震学的观点认为:地震波是沿_____几何_______路径在介质中传播,传播过程中将遵循_____最小_______时间原理.三 判断题(对的写上yes ,错误的写上no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 野外地震放炮记录,一般都是共中心点记录.( No )2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它的正常时差就叫做静校正.( no )3. 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称为视速度.( yes )4. 波的到达时间和观测点距离的关系曲线,叫做时距曲线.( yes )5. 直达波的时距曲线为对称于时间轴的双曲线.( no )6. 地面接收点首先接收到反射波然后是直达波.( No )7. 当地下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良好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一些来往于各界面之间的反射波,这种波称为多次波.( yes )8. 地层的密度与速度的乘积为地层的反射系数.( no )9. 有波阻抗就会产生反射波.( no )10. 对比地震时间剖面的三个标志是反射波的振幅,波形、相位.( yes )四 选择题目1. 野外一点激发地震波,多道同时接收地震波,得到的是( C )记录A:共中心点. B:共反射点. C:共炮点.2. 把地震记录道按反射点进行组合,就可得到( C )道集记录.A:共中心点. B:共炮点. C:共反射点.3. 共反射点道集记录中,把每一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减去它的正常时差这就叫做.( A )A:动校正. B:静校正. C:相位校正.4. 所谓多次复盖,就是对地下每一个共反射点都要进行( C )观测.A:一次. B:四次. C:多次.5. 地震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 B ).A:垂直. B:相同 C:相反.6. 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某一时刻把空间中所有刚刚开始振动的点连成曲面,这个曲面就称为该时刻.( C )A:基准面. B:反射面. C:波前面. D:波尾面.7. 地震勘探中,迭加速度( A )均方根速度.A:大于或等于. B:小于. C:等于.8. 迭加速度转化为均方根速必须进行( C ).A:动校正. B:静校正. C:倾角校正.9. 由炮点传播到地面再到界面再到检波点这样的波称为( C ).A:绕射波. B:层间多次波. C:虚反射波.10. 根据反射波和干扰波频率上的差别采用( C )滤波的方法,压制干扰波.突出反射波.A:褶积. B:二维. C:频率.五 计算题1. 已知在某一海域进行地震勘探的仪器道数M=240, 道间距△X=25m,炮点移动距离d=50m,采用单边放炮的施工方式,求:覆盖次数n=? 每放一炮,炮点向前移动的道数:x d ΔnS M x d 2•=Δ 式中M=240, △X=25m,d=50m,s=1.所以求的n=60.2 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地面H1=100m V1=3000m/sR1H2=200m V2=5000m/sR2H3=300m V3=6000m/sR 因为∑∑===n i i n i i i R t V t V 112/ ∑∑===n i i i n i i m V h h V 11/其中:ii i V H t =带入上述数据得: =4864.84m/s =5013.5m/sm V R V六、问答题1、 相对于陆上地震勘探而言,海洋石油地震勘探有何特点?答:(1) 施工特点:由于没有障碍物,海洋地震勘探可以连续施工和侧线均匀覆盖,比陆上有更高的效率和低廉的成本。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集.docx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集.docx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集周洁玲编资源与环境学院应用地球物理教研室二零零五年十二月—1—刖言《地震勘探原理》是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其主要内容在于系统介绍地震勘探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原理、地震资料野外采集技术的基本流程及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方法与技巧等。

为使学习本课程者能尽快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和方法,初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之功效,编者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收集和整理了本院和其他院校数年来积累的教学资料,编辑印制成本题集以供教学之急需。

编印本题集是应用地球物理专业教学改革内容之一,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西南石油学院张天伦教授,张白林、聂荔副教授,江汉石油学院钱勇先教授等都给予编者不同程度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忠心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题集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绪论 (1)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 (1)第二章地震信号的频谱分析 (6)第三章地震勘探的野外工作 (7)第四章地震组合法原理 (9)第五章共反射点叠加法 (11)第六章地震波的速度 (13)第七章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 (14)第八章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16)1、简述石油勘探的方法主要有哪些?2、什么是地震勘探?地震勘探的生产工作基本上可分为哪些环节?3、用地震勘探方法查明地质构造要解决哪些基本矛盾?4、你对地震勘探发展方向有哪些了解?第一章地震波的运动学1、叙述波动、弹性波、弹性介质、塑性介质及地震子波的概念。

2、为什么说地震波是岩层中传播的弹性波?3、绘图并说明炸药在地层岩石中激发地震波时从震源向外地层岩石的变化过程。

4、什么是波前、波后(或波尾)和波面?什么是波射线?5、几何地震学是指地震勘探中什么意义说的?6、绘图说明振动图及波剖面,并写出描述其特征的基本物理量。

7、绘图并说明地震波的振动图和波剖面及有关物理量,为什么要在各物理量前冠以“视”字(如视振幅)?8、什么叫视速度?它与真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9、已知:t = 0.7秒的波剖面如下图所示:假设介质均匀,请计算1)波的传播速度;2)主波长;3)绘出t=1.0秒的波剖面10、如图:一组平面波入射地面,介质速度为V = 2000米/秒,波的入射角为。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

地震勘探原理习题答案【篇一:地震勘探原理名词解析及答案】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力寻找油气田或其他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水平叠加: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信噪比,改善地震记录的质量,特别是压制一种规则干扰波效果最好波形曲线:选定一个时刻t1,我们用纵坐标表示各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就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叫做波在t1时刻沿x方向的波形曲线.多次覆盖:对被追踪的界面进行多次观测.剖面闭合:是检查对比质量,连接层位,保证解工作正确进行的有效办法,他包括测线交点闭合,测线网的闭合,时间闭合等.几何地震学:地震波的运动学是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传播时间的关系,他与几何光学相似,也是引用波前,射线等几何图形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因此又叫几何地震学.时距曲线:从地震源出发,传播主观测点的时间t与观测中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剩余时差:把某个波按水平界面一次反射波作动校正后的反射波时间与共中心点处的时间tom之差.绕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一些岩性的突变点,这些突变点就会成为新震源,再次发出球面波,想四周传播,这就叫绕射波.三维地震:就是在一个观测面上进行观测,对所得资料进行三维偏移叠加处理,以获得地下地质体构造在三维空间的特征.水平切片:就是用一个水平面去切三维数据体得出某一时刻tk各道的信息,更便于了解地下构造形态个查明某些特殊地质现象.同相轴:一串套合很好的波峰或波谷.相位:一个完整波形的第i个波峰或波谷.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波.转换波:当一入射波入射到反射界面时,会产生与其类型相同的反射波或透射波,也会产生类型不同的,与其类型不同的称为转换波.反射定律:入射波与反射波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条件为:上下界面波阻抗存在差异,入射波与反射波类型相同.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我们称这时的地震波为地震子波。

地震勘探原理试题库

地震勘探原理试题库
意义。
16.试画图说明共炮点的反射波、折射波、直达波时距曲线间的关系。 17.如何布置地震测线? 18.试述水平多次叠加方法的基本原理。 19.水平多次叠加观测系统都有哪些参数?N、n、γ之间关系若何? 20.地震勘探在进行水平多次叠加法观测时,每放完一炮,排列应如何移动?
4
/natescred/blog/item/e45cbf6c2ccc35f143169492.html
短路径? 5.粘滞弹性介质中应力与应变间遵循什么规律? 6.阐述地震波在粘滞弹性介质中传播的动力学特点。 7.试证明介质的品质因数 Q 值与吸收系数α间的反比关系。 8.试阐述地震波倾斜入射到层状介质中时会产生什么样的波动现象。若波垂直入
射时情况又如何。 9.试说明 Zoeppritz 方程的物理意义。 10.群速度与相速度的关系若何? 11.反射系数与什么参数有关?
l
12.试证明地层厚度等于 4 时,调谐振幅达最大值。 13.地震波在韵律型、渐变型薄层中传播时,其动力学特点若何? 14.请示意画出薄层中地震波相对振幅随厚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15.试阐述影响地震波反射振幅的因素有哪些? 16.地震记录道的数学模型若何,并解释其含义。 17.试说明速度随深度呈线性连续变化介质中地震波射线与波前的特点。 18.试比较速度为常数介质与 V(Z)=V0(1+βZ)介质中地震波运动学特点。 19.试说明多次波运动学特点。 20.试比较反射波与绕射波时距曲线之间有何异同之处。 21.试推导上、下行反射波垂直时距曲线方程。 22.利用 VSP 法中的什么波可求取层速度和平均速度。 23.试说明反射波、折射波、直达波、面波在 t­x 域和t - p 域中运动学特点。 24.试证明均匀介质中反射波时距曲线(双曲线)转换到t - p 域中变为椭圆形状。 25.检波器组合方向特性曲线的特点如何,组合参数的选取对组合效果有何影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03地震勘探原理试题(A)

长江大学地震勘探原理资工03地震勘探原理试题(A)

2005 ─2006 学年 第 1 学期 《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考试试卷( A 卷)注意:1、本试卷共7 页;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一 解释下列名词 (每小题 4 分,共20 分)1地震勘探2地震波视速度 3地震绕射波 4动校正 5地震水平分辨率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1 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2检波器组合主要压制哪类干扰波?为什么检波器组合能压制干扰波?3地震水平叠加剖面是如何形成的,指出水平叠加剖面有何缺陷?4 如何根据地震资料求得地震均方根速度和地震平均速度?5 在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有哪些异常波?这些异常波如何形成,有何特点?6 什么叫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三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24 分)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地震波速度为3000米/秒.从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2、已知某砂岩地震波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3,计算地震波阻抗Z=?3、野外数字地震仪的接收道数为120道,道间距为50米,偏移距为100米,若采用单边放炮60次覆盖观测系统,试问:每放完一炮沿地震观测线上炮点和排列分别向前移动多少米?4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地面H1=100m V1=1000m/sR1H2=200m V2=2000m/sR2H3=300m V3=3000m/sR3四综合题1 下图是一张野外的共炮点的地震记录,请你指出其野外施工方式?指出该地震记录上不同类型地震波的具体部位?(5分)2 下图是一张经过地震偏移处理后的地震时间剖面,请你指出剖面上背斜构造的可能部位?(5分)3 下图是一张经过地震偏移处理后的地震时间剖面,请你指出剖面上断层的可能部位?结合该图说明在地震剖面上识别断层的主要识别标志?(10分)。

《地震勘探原理》题集

《地震勘探原理》题集

《地震勘探原理》题集一、选择题1.地震勘探中,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向地下传播,遇到不同弹性性质的岩层界面时会产生什么现象?A. 反射和折射B. 绕射和透射C. 反射和透射D. 折射和绕射2.地震勘探的基本工作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激发地震波B. 接收地震波C. 分析地震波D. 发射电磁波3.地震勘探中使用的震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A. 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B. 电火花震源和气压震源C. 机械震源和电磁震源D. 气压震源和重力震源4.下列哪一项不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检波器?A. 动圈式检波器B. 压电检波器C. 磁电检波器D. 光电检波器5.地震记录上的初至波是指什么?A. 直达波B. 反射波C. 折射波D. 绕射波6.地震勘探中,用于描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是什么?A. 时间曲线B. 速度谱C. 深度曲线D. 波阻抗曲线7.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如果遇到高速层覆盖在低速层之上,会产生什么类型的波?A. 首波B. 反射波C. 折射波D. 绕射波8.下列哪一项不是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A. 构造解释B. 岩性解释C. 储层解释D. 流体解释9.地震勘探中,用于衡量地震波能量的物理量是什么?A. 振幅B. 频率C. 相位D. 波长10.地震勘探中,常用于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的方法是?A. 叠加B. 滤波C. 反褶积D. 偏移二、填空题1.地震勘探是利用地下岩层具有不同的______和______的特性,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2.在地震勘探中,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主要包括______波和______波。

3.地震勘探野外工作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环节。

4.地震记录上,初至波之后到达的波通常是______波,它携带了地下界面的重要信息。

5.地震资料解释中,______是地震勘探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地震勘探的主要目的。

地震勘探原理自测练习

地震勘探原理自测练习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测试题一一、选择题(2分/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从A、B、C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1.水平层状介质中使用的地震波速度是( )(A)平均速度(B)均方根速度(C)层速度2.时深转换使用的速度是( )(A)平均速度(B)叠加速度(C)等效速度3.若上部介质波速为V1,下部介质波速为V2,且在分界面处可形成滑行波,则此滑行波沿界面传播的速度为()(A)V1(B)V2(C)介于V1,V2之间的某个速度4.形成反射波的基本条件是()(A)分界面上下介质波速不相等(B)分界面上下介质波阻抗不相等(C)分界面上下介质密度不相等5. 用M个检波器组合检波且组内距大于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时,对随机干扰而言其组合的统计效应为()(A)M的二分之一次方(B)M(C)M的平方6. 多次叠加和组合检波压制随机干扰的效果相比()(A)多次叠加的效果较好(B)组合的效果较好(C)二者相同7. 随着岩石密度的增加,通常地震波的速度是()(A)增大(B)减小(C)不变8. 通常地震波的速度随压力的增大而()(A)增大(B)减小(C)不变9. 一般而言,在浅层和在深层的速度梯度相比()(A)浅层速度梯度较大(B)深层速度梯度较大(C)二者相同10. 孔隙中流体性质主要对哪种速度产生影响()(A)横波速度(B)纵波速度(C)横波和纵波速度11.主要用于地层、岩性解释及储层参数、含油性预测的速度是()(A)平均速度(B)均方根速度(C)层速度12. 单个倾斜界面求得的叠加速度是()(A)平均速度(B)均方根速度(C)等效速度13. 水平层状介质求得的叠加速度是()(A)平均速度(B)均方根速度(C)等效速度14. 均匀介质情况下求得的叠加速度是()(A)平均速度(B)均方根速度(C)等效速度(二)多项选择题(从A、B、C 、D中选取若干个正确答案)1.影响多次叠加效果的介质因素包括:( )(A)层状介质(B)动校正速度选取不准(C)地层倾斜(D)存在多次波2.地震勘探中形成折射波的基本条件是:( )(A)V2大于V1(B)入射角小于临界角(C)入射角大于临界角(D)入射角等于临界角3.地震勘探中的运动学特点通常是指:( )(A)速度(B)振幅(C)旅行时(D)频率4.用于求取激发点和检波点的静校正量的记录是:()(A)共激发点记录(B)共中心点记录(C)共接收点记录(D)共炮检距记录5.度量随机干扰的统计特性通常使用的参数有:()(A)平均值(B)方差(C)相关函数(D)样本数量6.把反射波时距曲线视为双曲线的条件是:()(A)测线为直线(B)地面为平面(C)均匀介质(D)界面为光滑面二、判断题(写出对和错)(1.5分/题,共60分)1.波动是一种不断变化、不断推移的运动过程,振动和波动的关系就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 ─2006 学年 第 1 学期 《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7 页;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 解释下列名词 (每小题 4 分,共20 分)
1地震勘探
2地震波视速度 3地震绕射波 4动校正 5地震水平分辨率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 6 分,共36 分)
1 简述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2检波器组合主要压制哪类干扰波?为什么检波器组合能压制干扰波?
3地震水平叠加剖面是如何形成的,指出水平叠加剖面有何缺陷?
4 如何根据地震资料求得地震均方根速度和地震平均速度?
5 在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有哪些异常波?这些异常波如何形成,有何特点?
6 什么叫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
三计算题(每小题 6 分,共24 分)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地震波速度为3000米/秒.从地震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已知某砂岩地震波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3,计算地震波阻抗Z=?
3、野外数字地震仪的接收道数为120道,道间距为50米,偏移距为100米,若采用单边放炮60次覆盖观测系统,试问:每放完一炮沿地震观测线上炮点和排列分别向前移动多少米?
4计算R3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Vm和均方根速度Vr
地面
H1=100m V1=1000m/s
R1
H2=200m V2=2000m/s
R2
H3=300m V3=3000m/s
R3
四综合题
1 下图是一张野外的共炮点的地震记录,请你指出其野外施工方式?指出该地震记录上不同类型地震波的具体部位?(5分)
2 下图是一张经过地震偏移处理后的地震时间剖面,请你指出剖面上背斜构造的可能部位?(5分)
3 下图是一张经过地震偏移处理后的地震时间剖面,请你指出剖面上断层的可能部位?结合该图说明在地震剖面上识别断层的主要识别标志?(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