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课件4(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20张PPT)
从“无为”到“有为”
1. 经济:盐铁专卖,强化中央政府财政资源 2.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设刺史;
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中外朝制度
3. 军事:反击匈奴,解决边患 4.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世上只有儒家 好,别的东西
比不了!
——董仲舒“新儒学”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
一个这样的思想体系,从秦统一到汉初,探索
了七十年之久,在认识史上是一件大事。”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
北京国子监
儒学成为正统
——儒学独尊的影响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 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
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 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背景
汉初“无为”政策
5.积极影响:经过六十多年休养生息,汉 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增强,人民生活安 定,国力日盛
从“无为”到“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背景
《厝火积薪》
汉初“无为”政策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
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
此?”
——《汉书 贾谊传》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母马)者而不得会
聚。”
——《后汉书.食货志》
从“无为”到“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背景
汉初“无为”政策
1. 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 目的:恢复生产、安定人心 3. 指导思想:道家“无为而治”思想 4. 政策:
与民休息、养育民力
从“无为”到“有为”
1. 经济:盐铁专卖,强化中央政府财政资源 2.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设刺史;
加强君主专制实行中外朝制度
3. 军事:反击匈奴,解决边患 4. 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世上只有儒家 好,别的东西
比不了!
——董仲舒“新儒学”
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
一个这样的思想体系,从秦统一到汉初,探索
了七十年之久,在认识史上是一件大事。”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
北京国子监
儒学成为正统
——儒学独尊的影响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 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
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 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背景
汉初“无为”政策
5.积极影响:经过六十多年休养生息,汉 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增强,人民生活安 定,国力日盛
从“无为”到“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背景
《厝火积薪》
汉初“无为”政策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
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
此?”
——《汉书 贾谊传》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母马)者而不得会
聚。”
——《后汉书.食货志》
从“无为”到“有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背景
汉初“无为”政策
1. 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 目的:恢复生产、安定人心 3. 指导思想:道家“无为而治”思想 4. 政策:
与民休息、养育民力
从“无为”到“有为”
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26张PPT)
──班固《汉书·儒林传序》
⑴措施: ①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⑵作用:
①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这明显扩 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 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 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 启迪。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回顾】汉武帝之前儒学发展状况
1.春秋: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2.战国: 经过孟子、荀子总结和改造,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
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 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秦朝:
秦统一后,采用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 “焚书坑儒”,儒家学派受到打击。 4.汉初: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⑴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 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材料三四五二:人臣天王之谨立者为案王承人《,天, 春 以意本 秋 为以于 》 民从天 之 也事也 中 。。 , 故……天 视 其受亦 前 德命人世足之已以君曾行安,祖之乐天父事民, 也观者意,天之此人天所人 相 予之与也所之;。其以际故足乃,号以上 甚为贼类 可“民天 畏者也子,。”天人 国者夺之 家。之形将。体有…,失…化道天天之者数败群, 而物成天之;乃祖人 先 也之出。血灾故气害遍,以覆化 谴 包天 告 函志 之 而—而 , 无—仁 不 所董; 知 殊仲人 自 ,舒之省建《德,日春行又月秋,出风繁化怪雨露天异以》 理以和而警之义惧,;之经人,阴之尚阳好不寒恶 知 暑, 变 以化 , 成天 而 之之 伤 。暖 败 故清 乃 圣; 至 人人。法之以天喜此而怒见立,天道化心, 天之亦之仁博寒爱暑 人 而;君亡人而私之欲,受止布命 其 德, 乱 施化 也 仁天 。 以之 厚四 之时 ,;设人谊生立有礼喜以怒导 哀之乐。之答,春秋冬夏— 之类—也班。固喜《,汉春书之·董答仲也舒;传怒》, 秋之答也;乐,夏之— 答也—;班哀固,《冬汉之书答·董也仲。舒传》
⑴措施: ①思想方面: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 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⑵作用:
①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这明显扩 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 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 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 启迪。
【课标要求】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知识回顾】汉武帝之前儒学发展状况
1.春秋: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2.战国: 经过孟子、荀子总结和改造,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
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 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秦朝:
秦统一后,采用法家思想治国,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 “焚书坑儒”,儒家学派受到打击。 4.汉初: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⑴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 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材料三四五二:人臣天王之谨立者为案王承人《,天, 春 以意本 秋 为以于 》 民从天 之 也事也 中 。。 , 故……天 视 其受亦 前 德命人世足之已以君曾行安,祖之乐天父事民, 也观者意,天之此人天所人 相 予之与也所之;。其以际故足乃,号以上 甚为贼类 可“民天 畏者也子,。”天人 国者夺之 家。之形将。体有…,失…化道天天之者数败群, 而物成天之;乃祖人 先 也之出。血灾故气害遍,以覆化 谴 包天 告 函志 之 而—而 , 无—仁 不 所董; 知 殊仲人 自 ,舒之省建《德,日春行又月秋,出风繁化怪雨露天异以》 理以和而警之义惧,;之经人,阴之尚阳好不寒恶 知 暑, 变 以化 , 成天 而 之之 伤 。暖 败 故清 乃 圣; 至 人人。法之以天喜此而怒见立,天道化心, 天之亦之仁博寒爱暑 人 而;君亡人而私之欲,受止布命 其 德, 乱 施化 也 仁天 。 以之 厚四 之时 ,;设人谊生立有礼喜以怒导 哀之乐。之答,春秋冬夏— 之类—也班。固喜《,汉春书之·董答仲也舒;传怒》, 秋之答也;乐,夏之— 答也—;班哀固,《冬汉之书答·董也仲。舒传》
最新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4(人教版必修三)PPT课件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4(人教版
必修三)
回忆一下:
一.背景
材料一:汉初,为了恢复严重破坏的经济和安定 人心,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与民 休息的政策。如减轻田租,“兵罢皆归家”,“民 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等。
材料二:至武帝初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贯朽而不可校。”“无为而治”的思想使民心安定, 经济恢复。但中央政府政策的宽容,导致匈奴对汉 地的侵扰愈益频繁,一些诸侯王也有与朝廷分庭抗 礼的倾向。
中医诊断标准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舌强语蹇,偏身麻木、 沉重甚至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急性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肢体麻木等先 兆,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有年老体弱,劳倦内伤,嗜 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 诱发
分类鉴别:
中络:偏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或兼有一侧肢体力弱或兼有口 舌歪斜。
B 仲舒的新儒学意在( ) A.以纲常名教为指导思想 B.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文化“大一统”的重要性 D.延续“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课堂演练
2.西汉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的
衰败,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
“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 ( )
A.主张约束君权
B.支持“君权神授”
(1)该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 念有关?
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
(2)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中风 PK 卒中
大连市中医医院 神经一科 许益强
概念
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 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 喎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喎 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病证。
必修三)
回忆一下:
一.背景
材料一:汉初,为了恢复严重破坏的经济和安定 人心,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与民 休息的政策。如减轻田租,“兵罢皆归家”,“民 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等。
材料二:至武帝初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 则民人给家足...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 贯朽而不可校。”“无为而治”的思想使民心安定, 经济恢复。但中央政府政策的宽容,导致匈奴对汉 地的侵扰愈益频繁,一些诸侯王也有与朝廷分庭抗 礼的倾向。
中医诊断标准
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不语,舌强语蹇,偏身麻木、 沉重甚至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愦为主症。
急性起病,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多有头晕,肢体麻木等先 兆,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常有年老体弱,劳倦内伤,嗜 好烟酒,膏梁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 诱发
分类鉴别:
中络:偏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或兼有一侧肢体力弱或兼有口 舌歪斜。
B 仲舒的新儒学意在( ) A.以纲常名教为指导思想 B.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文化“大一统”的重要性 D.延续“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课堂演练
2.西汉董仲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的
衰败,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
“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
A ( )
A.主张约束君权
B.支持“君权神授”
(1)该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 念有关?
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
(2)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中风 PK 卒中
大连市中医医院 神经一科 许益强
概念
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 的,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 喎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喎 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 病证。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共25张PPT)(优秀版)
认为“三纲”是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目的: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 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 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 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 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1)该故事起源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 念有关?
①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危机潜伏——要求 加强中央集权
③统治者的有为——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 上的统一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并 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 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 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适应汉武帝统治需要?
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①法家:
易导致暴政 ②墨家: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③道家: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④儒家: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极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
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当堂检测
12345
1.史书载:“萧(萧何)、曹(曹参)为相,填(镇)以无为,从
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的汉初这一思想居于支配地
位的历史时期是( A )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
C.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即位以后
D.汉朝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目的: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 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 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 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 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1)该故事起源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 念有关?
① 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 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危机潜伏——要求 加强中央集权
③统治者的有为——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 上的统一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并 说明理由。
畅所欲言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 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 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
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适应汉武帝统治需要?
有利于加强专制集权 ①法家:
易导致暴政 ②墨家:完全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 ③道家: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④儒家: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极
2.带有神学迷信色彩,为了维护封建专制
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当堂检测
12345
1.史书载:“萧(萧何)、曹(曹参)为相,填(镇)以无为,从
民之欲,而不扰乱……”它反映的汉初这一思想居于支配地
位的历史时期是( A )
A.从汉高祖到汉武帝即位
B.从西汉建立之前到汉武帝即位
C.从汉文帝到汉武帝即位以后
D.汉朝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能力可以慢 慢锻炼,经验可以慢慢积累,热情不可以没有。不管什么东西,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 出世间的绝唱。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的人,决不会坚韧勤勉。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孤独是为了幸福而 等待。每天清晨,当我睁开眼睛,我告诉自己:我今天快乐或是不快乐,并非由我所遭遇的事情造成的,而应该取决于我自己。我可以自己选择事情的发展方向。昨日已逝,
人教版必修三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PPT课件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 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西 汉哲学家和政治家,晚年著 有《春秋繁露》。“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 纳,并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 建统治者所沿袭。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2、主要思想 (1)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实质:借神权来强化皇权,以思想上大一统来巩固政治 上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4、影响
①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②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③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④思想专制,遏制思想学术的自由发展。
三、儒学成为正统
(1)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2)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 (3)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这里的“儒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课堂练习
2、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 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 “象脚 鼓”等词 语,描 述周总 理和傣 族人民 一起过 泼水节 的情景 ,体会 周总理 和傣族 人民心 连心的 深厚情 意。
•
5.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 受总理 的平易 近人。
•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数量词产生兴 趣,培 养学生 能留心 观察周 围事物 、尝试 用数量 词表达 熟悉的 事物的 好习惯 。感受 数量词 儿歌的 语言美 。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共25张PPT)
(3)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稳定国家统治。 (4)表现: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即“无为而治”:
对内:“轻徭薄赋”:减轻田租;释免奴婢;士兵回家,授予 田宅,减免赋役。
对外:与匈奴“和亲”; (5)成效:
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 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补充:黄老思想: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1)原因: ①西汉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问题; 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2)表现: A、政治:必修①:①加强中央集权:以削弱相权;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初黄老思想的盛行,曾使儒学一度受到排 挤,但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儒学成为国家 的正统思想,孔子地位空前提高,其形象被神化,被历代统治者加封。
西汉时被称之为“褒成宣尼公”;两晋时被称为“先师”;南北朝 时被称为“文圣尼公”、“先王”;隋文帝被尊为“先师尼父”;唐太 宗称为“先圣”;唐玄宗追谥为“文宣王”;两宋时其地位进一步提高, 宋真宗封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更 加重视利用儒家思想的控制功能,明世宗封为“至圣先师”,并令全国 各府县学都祭祀孔子;清统治者的崇奉程度大大超过了前代,尊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几个皇帝都亲自到曲阜向孔子致祭。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 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 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 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 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 与同罪。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对内:“轻徭薄赋”:减轻田租;释免奴婢;士兵回家,授予 田宅,减免赋役。
对外:与匈奴“和亲”; (5)成效:
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 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补充:黄老思想:
2、汉武帝的“有为而治”:(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1)原因: ①西汉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增强; ②社会潜伏着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匈奴为患等问题; 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趋势。
(2)表现: A、政治:必修①:①加强中央集权:以削弱相权;
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初黄老思想的盛行,曾使儒学一度受到排 挤,但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实行,儒学成为国家 的正统思想,孔子地位空前提高,其形象被神化,被历代统治者加封。
西汉时被称之为“褒成宣尼公”;两晋时被称为“先师”;南北朝 时被称为“文圣尼公”、“先王”;隋文帝被尊为“先师尼父”;唐太 宗称为“先圣”;唐玄宗追谥为“文宣王”;两宋时其地位进一步提高, 宋真宗封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朝更 加重视利用儒家思想的控制功能,明世宗封为“至圣先师”,并令全国 各府县学都祭祀孔子;清统治者的崇奉程度大大超过了前代,尊孔子为 “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几个皇帝都亲自到曲阜向孔子致祭。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 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 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 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 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 与同罪。 ……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15张PPT)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 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时郡国形势图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纪》
新儒学的产生(道与术的融合):
宇 宙 观(关于天道)
天地者,万物之本也,先祖之所出也。广大无极,其德昭明,历年众多,永久无疆。 … … 君臣父子夫妇之道取之,此大礼之终也…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 合之,天人一也。 无天而生,未之有也。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 参然后生。
针对上述观点,你是如何理解的?
谢谢大家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百家争鸣中的大一统思想:
孟子: 君仁臣义, 君民同乐, 风尚淳朴, 百姓亲睦, 天下定于一。 墨子:上之所是, 必皆是之; 所非,必皆非之… …天下之百姓, 皆上同于 天子! 《吕氏春秋》:王者执一, 而为万物正… …一则治,两则乱!
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统一
——顾颉刚
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 也… …今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 则英俊宜可得矣。
教育内容 《五经》等儒家经典
教育体系 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相结合
教育目的 改变此前军功重臣垄断政权的局面,发掘人才为国家所
用,促进思想的统一
汉武帝对儒学的理解与董仲舒是有距离的。质言之,董氏是基于其信仰, 将儒学理解为道,一种社会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路径方法,着重的 是儒学的价值属性。汉武则是出于统治天下的需要,提高行政秩序的水 平和控制的有效性,将儒学理解为轨则百姓的手段,看中的是儒学的工 具(术)属性。
——陈明《中古士族现象研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2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课件(共24张PPT)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 董仲舒生平(前179-前104年)
博览群书,专心致志(“三年不窥园”“乘马 不知牝牡”)经历文、景、武帝时代。汉代儒学代 表、大学问家、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关键人物。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 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是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5.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6.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
7.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 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 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 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道)
原因: 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萧规曹随)
材料二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非遇水旱,则 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 师之钱累百巨万。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 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董仲舒
《春秋繁露》书影
2.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材料一: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 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 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 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 之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历史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人教版必修三)PPT课件
材料一:
“道材 天 天2出西“也臣,0料人亦现汉皇。1愚勿“德0二 一有“一号宣天 ”年以使三: 也喜君”称帝见 汉1为并纲月“ 。怒“年异 宣权诸进1天之五千间, 帝神5不。—子气日常年发以 的授在”—受,下最生戒认”六”《命哀午—长一朕识的艺,汉于乐—1日次躬和之伦5书天之“巩环日,做时科理固,•心天食食是法3董、1君道天,”时朕体人分仲孔权下与天,之现左舒—合子、受人象宣不了—右传之稳命相加奇帝逮哪(》定术于副强观即、 种北统者天,君。刻吏 主京治,子以权历下之 张时秩皆的”类史诏不?间序绝需合上说称的)其要之需,:,要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 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 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 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 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 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
探究学习 1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 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有一定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 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 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
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 晚年著《春秋繁露》 创制新儒学体系
《汉武大帝》汉武帝与董仲舒的对话
2、董仲舒的新儒学
(1)体系内容: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
天从子严不法能具治醇国驷的,而法将家相到或无乘牛为车而。治的道家
——《汉书·食货志》
人教版必修三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34ppt
面临问题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
力割据势 力威胁中 央集权 ▼土地兼并 严重 ▼阶级矛盾 尖锐
解决之道
董仲舒 的学说
▲加强中央 集权
▲加强君权
▲限制土地 兼并
▲缓和阶级 矛盾,制 定规范限 制人民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思想上的统 一
◇“君权神授”“天 人合一””天人感 应”
◇限田、薄敛、省役
汉初采取怎样的统治思想?
汉高祖
汉惠帝 汉文帝
汉景帝
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位 时间里,道家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在社会 上居于支配地位。
“萧规曹随”
一、汉初“无为而治”
1.原因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
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态度有何异同?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同: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实质:都是文化专制。影响 :都有利于国家统一但不利于学术 思想的自由发展。 异:政策:秦始皇排斥儒学,汉武 帝尊崇儒学。手段:秦始皇的统一 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 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 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 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四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 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 可求于天。 ”
——《春秋繁露·基义》
1.董仲舒的新儒学内容和目的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凭儒学入仕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主张? 其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主张? 其特点和实质是什么?
——儒学在民间独尊 ②儒学独尊,思想专制
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能依照“道”的法则来为政,顺任自然,不妄加干涉,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自我发展。
中国的学术思想在不断的相互渗透、改造, 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同时又将反作 用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
儒学的发展
春秋
孔子 孟子 荀子
战国
创始人 发展 改造
系统 完整 蔚然大宗
秦
沉重打击
?
百家争鸣 人数 “焚书坑儒”
众多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秦 朝------ 大统一的时代
政治上 1、统一六国
百家 复兴
儒学 复苏
面对汉初如此形势,如果你是刘邦,你会怎样做?
吸取秦暴亡的教训,西汉初年统治者在治国思想上走向另 一个极端, 从严法治国的法家到无为而治的道家
黄老之学
黄老之学是中国战国时的哲
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
黄 帝
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故名。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
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
和等级制度而宣扬纲常伦理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
借助天上的神权来强化地上的皇权,以思想上的大一统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
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
——加强君权的需要
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 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在太学学习什么内容? 学生在太学毕业后的去向? 这有何意义?
2、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儒学的推广) (1)规定专门的教材和教师(五经、博士)
教育被儒家所垄断 (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系统 ① 中央建立太学——公元前124年 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打破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局面, 为平民百姓子弟进入仕途提供了途径
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主要内容有哪些?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
(1) 历史地位: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 (2) 思想特点:糅合了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
(3) 历史贡献:
① 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 ② 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之一。
(4)著作:《春秋繁露》。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经书影 汉代熹平石经
上述三幅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
三、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决定作用)
(1)思想方面: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并付诸 实行
(2)政治方面: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方面: 兴办太学,让天下文人都学儒家经典
汉代讲学画像砖(太学)
太学里的教师的是哪些人?
太学
思考: 古代中国的治国思想有哪几种?
1、以德治国 2、以法治国 3、无为而治
4、积极有为思想提出的背景: (1)西汉存在的社会危机
① 边境不宁(匈奴)
② 诸侯国势力膨胀
威胁国家统一 和中央集权 威胁君权和中央集权 阶级矛盾尖锐
③ 土地兼并严重
(2)目的:
① 加强君权和中央集权
② 维护国家统一
董仲舒的 新儒学体 系中仅仅 继承了儒 家思想吗?
5.汉代时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汉代的 统治思想,是因为它适应了 A、发展经济的需要
B、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C、巩固统一的需要
D、维护民本思想的需要
6.“天人感应”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 C、阴阳五行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3、如何评价董的新儒学(独尊儒术)? 积 极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稳定与发展 2、为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起到了关键 性作用 3、有利于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稳定 1、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不利于学术发展
消 极
2、宣扬的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 制度,具有局限性 3、唯心主义成分多和神学迷信色彩浓
(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 “ 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 、“ 君权神 授 ” 加强君权的需要
(3)仁政思想:认为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限田、薄敛、省役。 解决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4) “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 “父为子 纲”、 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2、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与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
3、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发展主要是 ①限制君主的暴政②大一统的思想 ③天人感应说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 时期“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 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第2课罢黜百家,独Fra bibliotek儒术他是谁?
他在儒学的发展中处 于怎样的历史地位?
知道他的思想主张 吗? 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他是哪一位皇帝?
即位时,他的统 治面临哪些重大 社会问题? 为了选拔人才, 他采取了什么措 施?
一、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 的背景 (1)秦末战争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2、无为而治的表现 ① 减轻田租 ② 释放奴婢为庶人 ③ 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赋税和徭役 3、无为而治的影响 ① 恢复和增强了汉朝的经济实力 ② 安定了人民生活,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② 地方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3、独尊儒术的影响
(1)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练一练
1、在争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 “大一统”二者关系时,下面四人的结论 比较正确的是 A、政治上的统一确保思想上的统一 B、董仲舒的学说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C、汉武帝的政策使儒家思想逐步成为封 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D、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