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浅谈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方法

浅谈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方法

出滑动 ,基底沉 降现象也严重。在软土地基中最困难的问题 就是地基强度不足引起的失稳问题。例如 当建造在软粘土的 路堤 ,海堤的地基土强度不够时,会产生圆弧滑动而造成整
适 用范 围为 :路堤 高度小于极 限高度 的 2 0倍 以内,软土 . 层 不厚或虽厚但有 良好排水条件 ,且砂源丰富、工期不紧的 情 况。砂垫层的厚度一般为 0 6 .m . ~1 O ,视路堤高度和软土
的构筑物就会浮起来 ,重的构筑物就会沉,但 强度
・8 ・ 2
第6 (第1 期 期总 0 ) 7
勰 是 建 橛
施 技 ■ 工 术
lm c ,两端 以片石护砌或其他方式防护 ,以免砂料流失 。 当在砂 垫层上填筑路基 时,路堤 填筑速度应合 理安排 , 使加荷 的速率 与地基承载力增加 ( 排水 固结) 的速率 相适应 ,
细粒 土 。在 软土 地 基 上 修 筑 路基 ,若 不加 处理 ,往 往 会 发 生 路基 失稳 或过 量 沉 陷 ,导 致 公路 破 坏 或 不 能正 常 使用 。软 土
软粘土地基含水量高,压缩性大 :同时软粘土的渗透系 数小,固结系数小,完成沉 降所需的时间很长 ,即固结过程
历 时长 ,深 厚 粘 性 土 层 的 沉 降 可达 几 十 年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以保证地基在路堤填筑过程 中不发生破坏 。通常可以利用埋 设在路堤中线的地面沉降板 以及布置在路堤坡脚 处的位移桩 进行施 工观测 ,随时掌握地基在路堤填筑过程中的变形情 况
和发展趋势 ,借 以判 断地基是否稳定 ,控制填土 的速度 。根 据经验 ,一般情况下水平位移每天不超过 1 Om . c ,垂直位移 每天不超过 1 5m .c ,地基便可保持稳 定。

浅谈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浅谈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进 行加 固 处 理 , 文 简 要 介 绍 了 建 筑 软 土 本
地 基 的 几 种 加 固处 理 措 施 。
1振密 挤密法
振 密 、 密 法 的 基 本 原 理 是 采 用 一 定 挤 的 手 段 , 过 振 动 、 压 使 地 基土 体 孔 隙 基 处 理 的 目的 。 达 1 1表 层压实法 . 采用人工 ( 机械 ) 实 、 械 碾压( 或 夯 机 或 振 动 ) 填 土 、 陷性 黄 土 、 散 无粘 性 土 对 湿 松 等 软 弱 或 原 来 比 较 疏 松 的 表 层 土 进 行 压 实 。 可 采 用分 层 回填 方 法 压 实加 固 。 也 这种
方 法适 用 于 含 水 量接 近 于 最 佳 含 水 量 的浅 层 疏 松 枯 性土 、 散砂 性 土 等 。 松 1. 2重锤夯 实法 利用 重锤 自由 下落 时 的 冲击 能 来 击实 浅 层 土 , 其 表 面 形 成 一 层较 为 均 匀 的 硬 使
壳 层 。 法 适 用 于 无粘 性 土 、 填 土 、 饱 此 杂 非 和粘 性 土 及 湿 陷性 黄 土 。
1 3强夯 法 . 利 用强大 的夯击能 , 迫使 深 层 土 液 化 和 动 力 固结 , 土 体密 实 , 以提 高 地 基 土 使 用
的 强 度并 降 低 其 压缩 性 , 除土 的湿 陷 性 、 消 胀缩性 和液化 性 。 法适 用于碎 石土 、 此 砂 土 、 填 土 、 填 土 、 饱 和 度 的粉 土 与 粘 素 杂 低 性土及湿陷性黄土 。
OH NOLOGY N I FORMATI ON
建 筑 科 学
浅 谈 房 屋 建筑 软 土地 基 的处 理 方 法
曹 鹏 ( 苏海安 县规划服 务 中心 江 苏海安 2 6 0 ) 江 2 6 0 摘 要: 若对软 土地基 不加 处理 , 直接 在上 面建遣 建筑 物, 会对 建筑 的安全构 成较 大 的威 胁 。 因此 , 必须采取 相应 的加 固处 理措施 。 本文 简要 介 绍 了几种 房屋建 筑 的软土 地基加 固措施 。 关键 词: 建筑 软土地基 加 田 中图 分类 号 : U7 T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6 2 7 1 2 1 ) 8 c一0 7 -0 1 7 -3 9 ( 0 o o () 0 6 1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沉降变形的地基。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地处理软土地基,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种常见方法。

首先,软土地基处理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加固处理。

加固处理主要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注入灰浆、水泥浆或其他固化材料,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其次,软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预压处理。

预压处理是指在软土地基上加设预压桩或者采用其他预压设施,对软土地基进行一定的压实和固结,以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另外,软土地基处理的还有一种方法是排水处理。

软土地基中如果含有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土壤的承载力降低,容易发生沉降变形。

因此,对于含水量较高的软土地基,可以采取排水处理的方法,通过排水设施将地基中的多余水分排除,以提高土壤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最后,软土地基处理的另一种方法是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是指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挖土、填土、夯实等工程措施,以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软土地基的沉降变形,保障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加固处理、预压处理、排水处理和地基处理等几种常见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软土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以上内容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所帮助。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

软土地基处理措施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结构松散,含水量较高,承载力较低的土地。

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容易导致建筑物沉降、变形甚至倒塌。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软土地基处理的一些有效方法。

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常见方法之一。

其中,常用的加固措施包括预压法、加固桩法、土体改良法等。

预压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土体排水并产生固结,从而提高土壤的承载力。

加固桩法是通过在软土地基中钻孔并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土体改良法是通过添加掺合料、固化剂或注浆材料等来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增加地基面积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低,因此可以考虑增加地基的面积来分散建筑物的荷载。

这可以通过扩大建筑物的基础面积或者采用浮筏基础来实现。

扩大基础面积可以通过增加基础的宽度或者采用悬臂基础的方式来实现。

浮筏基础是指在软土地基上铺设一层较厚的混凝土板,将建筑物的荷载均匀分散到软土地基上,从而减小地基的沉降和变形。

3. 排水处理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容易导致土壤的液化现象,进而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因此,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排水处理可以通过设置排水管道、挖设排水沟或者采用加压排水等方式来实现。

排水管道可以将地下水排出,减少土壤的含水量,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挖设排水沟可以将地下水引导到远离建筑物的地方,减少对地基的影响。

加压排水是指通过施加压力将地下水排出,从而减小土壤的含水量。

4. 监测和维护软土地基的处理并非一劳永逸,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仍需进行监测和维护。

监测可以通过安装测斜仪、沉降仪等仪器来实现,及时掌握地基的变形情况。

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地基的情况,及时修复地基的损坏部分,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措施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地基加固、增加地基面积、排水处理以及监测和维护都是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维普资讯
石 河子 科技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兵 团路 桥 总公 司 ( 河子 市 8 2 0 ) 孙万 军 石 300
中图分类号 :U 4 文献标识码 : T4 7 B
文 章 编 号 :08 09 (0 70 — 0 2 0 10 — 8 9 20 )6 0 3— 3
内, 然后用专 门的机具设备打人软土地基 内以代替普 通大直
径 的砂井。袋装 砂井 的直径小 、 材料消耗小 、 工程 造价低 、 施 工速度快、 设备 轻型 , 适应在 软弱地基上施工。 一般情况, 当泥 沼或软土层厚度超过 5 m,且路堤高度 的 自重静 压超过天然
地基 承载力很多 , 特别是地基 土水平位 移较大时 , 采用这 常
种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顶面铺设 排水砂层 , 以增 加排水 面 , 软土地基在填土荷 载 使
的作用下 , 加速排水固结 , 从而提高地基强度 , 满足稳定的要
5 加固土桩 法和碎石桩法
( ) 固土桩 是用专用机械将 软土地 基的局部 范 围( 1加 某

求。虽然排水砂层对于基底 应力 的分布 和沉降量的大小无显 著影响 , 但可加速沉降的发展 , 缩短 固结过程 。砂垫层 主要使 用于路堤高度小 于极 限高度 的二倍 以内 , 软土层不厚或虽厚 但有 良好排水条件 , 且砂源丰富 , 工期不紧的情况 。砂垫层厚
综上所述 , 节能技术 不但在建 筑的形体 、 向 、 朝 高度 等方
浪费。必须对管网采用新型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 以达到节能
目的。按用热计量收 费, 改变以往按户或按面积的收费方式 ,
这样 大大 调动 了广大住 户参与建筑 节能 的积极性 。防止管

浅谈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固化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固化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与固化技术摘要: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类型。

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固化,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和固化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处理方法和固化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与固化一、软土地基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一)施工安全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弱,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沉降、倾斜等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固地基、控制施工负荷等,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二)建筑物质量由于软土地基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较强,建筑物在其上进行施工时容易出现倾斜、沉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建筑施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三)施工周期软土地基对建筑施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施工质量和安全方面,还会显著延长施工周期。

由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加固措施,例如加厚地基、打桩等。

这些加固措施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可能会遇到各种意外情况,如施工难度大、天气恶劣等,从而导致施工周期的延长。

此外,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出现沉降等问题,需要进行监测和调整,也会进一步延长施工周期。

(四)工程造价因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低,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固地基,例如加厚地基、加设加筋板等,这些措施都会增加建筑施工的成本。

此外,软土地基还容易引起地基沉降和变形,这也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等问题,进而增加维修和加固的费用。

二、软土地基处理方法(一)加固法软土地基加固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加固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加固法可以通过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来提高其承载能力,减小沉降变形,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特殊地基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这里所谈的软土在地基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工程问题,本文从软土性质,国内现状出发,分析软土对于地基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作出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危害软土地基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具有,这样的地形特点一般存在于沿河地区和内陆部分地区以及盆地地区,从整体上来说,软土地基都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点。

通过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得知,软土地基一般具有土层含水率较高,孔隙率比较大的特点,而且液体的含量很高。

一般软土地基的可塑性指标都在15 以上,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一般情况下的软土地基主要分为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湿陷性黄土。

软土地基的自身强度较小的特点,不能作为基础承载,所以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时候,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承载力处理,确保不会因为软土地基的存在导致出现建筑物的坍塌和地基的严重损坏。

2.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对于新建工程, 原则上首先应考虑利用天然地基,对于淤泥和淤泥质上利用其上覆较好上层作为地基持力层, 当上覆土层较薄, 应注意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扰动:对于冲填、杂填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 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 均可利用作为地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腐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 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

若地基软弱不能满足要求, 则需进行处理, 根据工程情况及地基土质条件或组成的不同, 处理的目的可以是:(1)提高土的抗剪强度, 使地基保持稳定;(2)降低土的压缩性, 使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至允许范围内;(3)降低土的渗透性或渗流的水力梯度, 防止或减少水的渗漏, 避免渗流造成地基破坏;(4)改善土的动力性能, 防止地基产生震陷变形或因土的震动液化而丧失稳定性;(5)消除或减少土的沉陷性或胀缩性引起的地基变形, 避免建筑物破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
不 均 匀 沉 降 。 目前 针对 软 土 地 基 的 不 同 构 成 有 很 多 不 同 的处 理 切 土体 。 喷射浆液 的同时 , 在 以一定速度旋转 、 提升 , 即形成水泥
方法 , 常用的处 理方法按其原理和作法主要分有以下几类 :
1 换填 垫层 法
土圆柱体 ; 若喷嘴提升而不旋转 , 则形成墙状 固结体加 固后可用
进行拌和 , 采用各种成 桩机械形成 的桩体 。 通过调整水泥的用量 软土在我 国沿海地 区分 布较 广 , 江三角洲 、 长 珠江 三角洲 、 及配合 比,可使桩体强度等级 在 C 一 2 5 C 0之间变化 ,最 高可达 渤海湾以及浙江 、 福建沿海地 区都有大面积 的软土。这些地区的 C 5 相 当于 刚 性 桩 。 2, 由于 桩 体 刚 度 很 大 , 区别 于 一 般 柔 性 桩 和水
泥质土 。 淤泥和淤泥质 土的工程特性表现为抗剪强度很低 , 压缩 和内陆江河湖泊周 围。
水 泥 粉 煤 灰 碎 石 桩 又 称 为 C G桩 ( F C指 cm n、 e et F指 Fy l—
性较 高 , 渗透性很小 , 并具 有结构性 , 泛分布 于我过沿海 地区 ah G指 G ae)是 由碎石 、 屑、 广 s、 rv1, 石 粉煤灰组成混合料 , 掺适量水
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 减少沉降 , 防止基坑 隆起 , 形成 防渗帷幕 。
石 灰桩 是以生石灰为主要 固化剂与粉煤灰或火 山灰 、 炉渣 、
换填 垫层法是将基础 底面下一 定范 围内的软弱 土层 挖除 , 6 石 灰桩 法
以砂石 、 素土 、 灰土和矿渣 等强度较 高的材料 置换 , 提高持力 层
出现地基强度 和变形不能满足 设计要求 的问题 ,因而常常需要 5 高压喷射 注浆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浅析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浅析摘要:地基问题的处理恰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造价,而且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即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投资和进度,因此其重要性已愈来愈多地被人们所认识。

本文主要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问题;施工工艺引言软土地基一般指由吹填土、杂填土、淤泥质土等构成的压缩层或者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所组成的地基,其存在不稳定性。

软土路基拥有强度低、固结慢、变形大等特点,因而常使地基上工程出现裂缝、下沉,甚至是破坏。

因此,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或施工,要求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主要是使地基工程性质得到改善,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和变形的要求,消除存在的不利影响。

一、我国软土地基的现状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内陆平原或山间盆地都广泛分布着不同类型的软土,其主要特点是地基承载力较低,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这给公路修建带来了许多工程问题。

而不同地区的软土形成机理不同,特点和性质各异,对于公路的作用也有所差别。

同时建好或修建中的公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路基强度较低,发生路基沉陷、路面脱空或路面变形过大等病害,特别是桥头、通道台背等与路基接头处两者沉降量不同,直接影响路面的平整度、线型的平顺和路面结构的稳定。

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说,其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均受到影响,大大降低了高速公路的实用性,同时,给养护部门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选择合适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已成为保证高速公路的质量和充分发挥其优越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现有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现有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繁多,有的技术已比较成熟,在实践工程得到广泛的运用;有的处理技术还在探索和研究阶段。

目前,地基处理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并有待进一步解决。

(1)未能因地制宜选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施工单位素质成为地基处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施工队伍缺乏必要的技能,有时存在偷工减料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

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

浅谈软土地基与地基处理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低的特点,所以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

随着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普遍应用,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大量的软土地区,所以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要引起高度重视。

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的使用功能。

本文着重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1,地基是指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

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

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软土如果在施工中出现在路基填土或桥涵构造物基础中,最佳含水量不易把握,极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满足不了相应的密实度要求,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

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故禁止采用。

3,软土地基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强、承载能力低等特点,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桥梁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

如不妥善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出现路面沉陷、桥头跳车等病害,直接影响到交工后公路桥梁的使用。

因此,在公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对软土地基的处理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及工程措施1、表层处理法(1)表层排水法。

表层排水法是在路基填筑前,在地面开挖水沟,以排除地表水,同时降低地基表层的含水量,确保施工机械的作业条件,为了使开挖水沟在施工中发挥盲沟作用,常用透水性良好的砂砾回填。

(2)垫层法。

垫层法是在软土地基顶面铺设厚度为0.6m—1.0m的砂垫层或土工布等化学物质(具体厚度视路堤高度、软土层厚度及压缩性而定,太厚施工困难,太薄效果差)作为软土层固结所需要的上部排水层,以加速沉降的发展,缩短固结过程的方法。

砂垫层可作为路堤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堤内水位,改善施工时重型机械的作业条件。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人们 生活 水 平 迅 速 提 高 , 对 建筑 工 程 的 质 量和 功 能要 求 也越 能够减轻软土地基荷载 。使用这种方法操作相对 比较简单, 不会
来越高 。因此 , 建筑 行业的发展在面临严峻挑战的 同时 , 也面临 浪费过 多的堆载材料 , 节 省了成本开支, 减少 了了施工 中的诸 多
1 . 2 软土地 基 的缺 陷
1 . 2 . 1 沉 降 变形
软 土地基 受到上层建筑压力 以及外界作用力后会产生较大 变形 。在建筑工程中主要表现为不均匀沉 降,使工程稳定性减 弱 。当沉 降量较大 , 会使地面 出现开裂或者 隆起 , 最终破坏 工程
结构 , 影 响工 程 的 正 常使 用 甚 至 引 发安 全 事 故 。
1 软 土地 基 的缺 陷
1 . 1层中含有 一定 的有机质,具有强度低 稳
定 性弱 以及 较 大 压 缩量 特 点 的软 弱 土 层 。
填土固载沉 降提升软土地基 的承载 能力,软土地 基强度满足要
求后 , 卸 去 荷 载 开 始地 面 的 施 工 , 对地面进行预 压处 理后 , 地 基

要: 随着我 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 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技 术要 求越 来越 高。现在建筑工程 中软土地基 的处理方 法
有很 多, 在 实际工作 中只有根据 工程的设计要求, 选择合理 的软土地基处理 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本文题 主要探
究软 土地 基 存 在 的 缺 陷 , 并提 出应 对 措 施 , 为建 筑 工程 的迅 速 发 展 奠 定基 础 。 关键词 : 建 筑工 程 ; 施 工 软 土 地基 ; 处 理技 术
2 建 筑 工 程 软 土 地 基 处 理 方 法 介绍

浅谈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浅谈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浅谈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1 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软土分布广、厚度变化大,在下伏基岩岩溶化强度较高时,上覆软土发育,反之则不发育。

其软土工程地质特征具有:高会水性、高压缩性、低强度、高孔隙比、低渗透性、高蠕变性、不均匀性、高灵敏度等8种特性,因此决定了其强度低、压缩性高;作为地基时,其承载力低、沉降量大、易于产生不均匀沉降。

再加上软土带有明显方向性,亲水性强,透水性较差,软土土粒连接不稳定,压缩系数较高。

软土在不排水剪切的情况下,摩擦剪应力较小,软土剪切强度随着固结的提高而提高。

由上可见,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要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的处理是因为软土虽然具有一定的强度,但是经过扰之后,结构强度会快速降低,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也会随之下降,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其处置也可参照软土地基的处置方法进行。

2 软土地基勘察的技术要点根据我地区的软土特性,在进行地基施工处理前要认真做好软土地基的勘察,首先是需要对其勘察的技术要点有深入的了解。

2.1地面调查测绘在软土地基的地面调查测绘这一过程中,需要完成以下要点:软土地基分布路线的具体地形、地貌以及第四纪地层沉积的关系;还要知道软土的成因类型、分布的范围、基底地层的性质;软土层内的沙夹层的厚度以及颗粒的促成和排水性能如何;软土层的埋深以及厚度以及上下层之间的性质;软土地基上已经建成的建筑物在附加应力作用下其对地基强度以及变形情况的影响程度,同时要明确关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措施;最后便是要知道地下水的类型、埋深、补给以及拍波的情况,同时还有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状况。

只有了解这些地形情况的基础上,才能做好软土地基的勘察。

2.2布置勘察点要根据成因类型和地基复杂的程度来确定勘察点的布置以及深度,勘探点的间距最大不应该大于30米,尤其在当土层变化比较复杂的时候,应该给予加密处理。

对勘探点的深度,不应该简单的按照地基压缩层的深度进行确定,而是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状况、建筑物的特点以及可能的基础类型综合考虑来确定。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哪些软土地基是指土壤的承载力较低,容易发生沉降和变形的土地基。

软土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就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之一是加固处理。

加固处理是通过改良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常见的加固处理方法包括土石方加固、灰土搅拌桩、搅拌桩、土钉墙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和变形。

其次,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之二是排水处理。

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较高,如果不及时排水,容易引起软土液化现象,导致地基沉降和变形。

因此,排水处理是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排水处理方法包括地下排水系统、排水沟、排水管网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另外,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之三是加固与排水相结合的综合处理。

综合处理是指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同时采用加固和排水两种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可以采用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同时,结合排水系统进行排水处理,从而达到软土地基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还包括地基处理、预压处理、悬浮桩处理等。

这些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工程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加固处理、排水处理、综合处理等。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工程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以确保软土地基的稳定和安全。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能够对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浅谈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浅谈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的粘 土 地 质 最 为 有 效 : 泥炭 质 地 基 效 果 稍 差 。 对
( ) 工 设 计 一 施 地 基 处 理 范 围 . 了稳 定 , 为 以填 土 坡 面 下 为 处理 对 象 ; 防 止 为
“ 壳 层 ” 以 起 到 承 重 和 扩 散 应 力 作 用 . 用 好 “ 壳 层 ” 于 沉 降 . 硬 可 利 硬 对 主要 以路 基顶 面 宽 度 下 作 为 处 理 对 象 。设 计 排 水 砂 井 时 , 砂 排 下 1 减 少 工 程 投 资 是 有 意 义 的 有 的地 区甚 至 认 为 , “ 壳 层 ” 在 首 先假 定 施 工 方 法 、 井 直 径 、 水 距 离 和 改 良 ( 转 第 1 5页 ) 有 硬 存
家参考。

壤 含 水 量 、 生 团粒 效 果 外 . 被 周 结 的 土 随 着 时 间 的 推移 会 发 产 对
生 化 学 性 固 结 . 粘 土 成 分 发 生 质 的 变 化 , 而 促 进 土 体 稳定 。 使 从 软土 地 基 施 工 现 状 针 对 软 土 地 基 中 的性 质 因 地 而 异 .因 层 而 异 和 不 可 预 见 性 三 喷桩 加 固施 工 粉
及 结 构
关 键 词 : 桥 工 程 软 土 地 基 表 层 处理 粉 喷 桩 竖 向排 水 路 公 路 建 设 施 工 中软 土 地 基 问 题 是 一个 难 以避 免 的话 题 。软
的软 土 地 基 . 可 不 作 软 土 地 基特 殊 处 理 . 分 利 用 “ 壳 层 ” 宁 充 硬 的
工机 械提 供 良好 的通 行 条 件 录 . 用 量 误 差 不 得 大 于 ± % 其 1 砂 垫 层 施 工 时 应 设 放 样 板 摊 铺 作 业 一 般 采 用 自卸 汽 车 与 四 竖 向 排水 固 结法 施 工 在 粘 性 土地 基 中 设 置 垂 直 的排 水 柱 . 以缩 短 排 水 距 离 , 进 促 推 土 机联 合操 作 。 尽 量 做 到 均 匀 一 致 。 透 水 性 差 的粉 土 作 填 要 用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浅谈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Va u gn e i g l e En i e rn
・93 ・
浅 谈 软 土 地基 的处 理 技 术
Tr a m e e s e o tSo lFo e t ntM a ur sofS f i und i n ato
闰楠 Y nN n; a a 白晓 宇 B i iou a a y X
0 引 言 加 固 ; 除液 化 ; 除湿 陷性 : 少 地 基 沉 降 量 等 几 个 方 面 。概 括 来 消 消 减 随 着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 国 的 建 筑 用 地 不 断 扩 大 , 随 着 人 口 说强夯的优点是 : 我 但 ①设备简单、 工艺方便、 原理 直观 ; ②应用范围广 ,
的增 多和 建 筑 用 地 的相 对 不足 , 如何 更 好 的 利 用 有 限 的 土 地 资 源 成 加固效果好 ; ③需要人员少 , 施工速度快 ; 不消耗 水泥 、 ④ 钢材 , 费用
为 当今 社 会 发 展 的一 个重 要 课 题 。由于 高 层 建筑 、 速 公 路 、 速 铁 低。 高 高 其缺点是 : ①振动大 , 有噪音 , 失去密集建筑区难以采用 ; 强 在 ②
12换 土 垫 层 法 换 土 垫 层 法 又 称 换 填 土 法 。 这 种 方法 先挖 除 . 够 更 好 地 运 用 科 学技 术 , 天 然软 弱 的 地 基 进 行 科 学 合 理 的改 造 和 将 基 底 下 处 理 范 围 的软 弱土 , 分 层换 填 强 度 大 、 缩 性 小 、 能 稳定 再 压 性 加 固, 以达 到 有 效 利 用 土 地 资 源 的 目的。 软土地基一般指抗剪强度低 、 缩性较高 以及具有其它不 良性 的材料 , 压 并压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 作为地基的持 力层。 垫层的材料一 透水性强的砂、 碎石、 石渣、 矿渣 、 土和素土等。按 灰 质 的地基。根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B 0 0 — 0 2~般包括 般用强度较高 , ( 5 0 7 2H ) G D 碎 灰 按 淤泥 、 淤泥 质 土 、 杂填 土及 其 它高 压 缩 性 土 层 构成 的地 基 。 土 地 基 其 组 成 材 料 分 为砂 垫 层 、 石 垫层 、 土 垫 层 和加 筋 土 垫 层 等 。 垫 软 的特 性 、 害 及 处理 的 必要 性 。软 土按 其 成 因 大 致 可 分 为 海 洋 沿 岸 层 在 地 基 中 的 主 要 作 用 又 分 为换 土垫 层 、 排 水 垫 层 和 加 筋 土 垫 层 危

浅谈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浅谈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层反 滤层 。最后 填土碾压 ,这种加 固方法 所取得 的效果 也是很 明显
六 、粒料桩和 加固土桩
为 提高地基 承载力 。在需 进行地 基处理 的范 围内由碎石 、砂砾 等
松散粒 料做桩 料 ,采用 专用 机械设 置成 较大直径 的桩体 ,对 地基起置
的。
三 、排水固结法
换作用 。粒料 桩适用 于松散 砂土 、粉土 、粘土 、粘性土 、素填 土 、杂 该方法适用 于饱和粘土 ,有机质 粘土 的地基处 理 。排 水 固结法 的 填土 、以及对 变形控制 要求 不十分 严格 的饱和软 粘土地基 的加固或置 排水系统 由水平排水砂 垫层和竖 向排水 体构成 ,主要起 到改 变地基原 换。桩通 常采用正 三角形 布置 ,桩 径采用4 c ~10 m,桩顶 设6 c 0m 0 c 0m
二 、抛石挤淤法
性变形 区 。离浆 体较远 的土 体则发 生弹性 变形 ,钻孔周 围土体的整个 抛石 挤淤 法主要 用 于一 些 常年积 水 的低 洼 地带 ,这些 路 面 的排 密度得 到提高 。另一方 面随 着灌浆 的进行 ,土体 裂缝 的发展 和浆液 的 水施工 比较困难 ,其表 土层 的厚度较薄 。且呈 现 出流动 的状 态 ,还包 渗透 ,浆液在地 层 中形 成方 向各异 、厚 薄不一 的片状 、条状 、团块状 括一些 片石可 以沉 到底部 的泥 沼 以及厚 度小 于3 m的软 土路 段 。在该 浆体 ,纵模 交错 的浆脉 随着其 凝结硬 化 ,造成 结石体 与土体之 间紧密 方 法 中所抛投 的 片石 ,其 粒径 最好 不 要小 于3 c 0m,即使包 含粒 径小 而粗糙 的接触 ,沿 灌浆 管形成 不规则 的 、直径 粗细相 间的桩柱体 。这 于3c 0m的也不能超过 总含量 的2 %。在具 体 的施 工过程 中要先从 路堤 种 桩柱 体 与压 密 的地 基土 形 成复 合 地基 ,相互 共 同作 用起 到 控制 沉 0 的中部开始 ,先 向前抛投 ,然后存依 次往 两侧展 开 ,从 而将淤泥 从两 降、提高承载 力的作用 . 侧挤 出 ,在此基 础上再用重 型压路 机反复 碾压直 至压实,其主要用于 冲填土 、淤 泥质土 以及淤 泥等软 土地基上 的浅层 吹填土 和冲填土 。一些 实际工 程证 明 ,对 于砂层和粉 煤灰 ,采取 措施 处 理 ,先利用 机械或者是人 工 的方 式就路 基下 的软土 挖除 ,然 后将其 后也 能获得所需 的真 空度 。 换 填为一些强 度较高 的粘性 土或者 是卵 石以及砂 石等 材料 。在 具体 的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浅谈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整熊嫠凰浅谈公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李贺西(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厦门分院,福建厦门361022)我国沿海等处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要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公路。

因而地基处理方案选择的是否合理亦即处理是否恰当,不仅影响工程的安全和使用,而且对建设速度、工程造价等都有很大影响,在有些时候甚至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

因此,地基处理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地被^们所认识和重视。

软土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

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待点。

地基处理是指天然地基的工程力学性能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设计要求而需经过^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者。

1填筑及压实法软基在开挖时要注意解决渗水或雨水两个问题,可采用边开挖边填,沿地基范围外侧挖掘深沟,以利于软土中所含水分较快渗出,如果工期允许,最好经过夏秋烈日暴晒,使土中含水量更多地被蒸发。

也可全部或局部清除后进行全部或局部回填,尽可能换填渗水性材料,并注意及时抽水。

如果路基与两侧沼泽完全隔离,就可按照一般路堤填筑方式进行填筑,分层碾压时控制好含水、碾压遍数、碾压方式及路堤边坡、护坡道的密实程度,要做好泥沼与路堤之间的边沟排水,保证路堤不受水毁,不受冻害。

砂砾或矿渣等工业废渣常作为换填材料,一定要选用渗透性好的砂土作为材料,切不可选用水稳定性差的粉土填底部。

如必须采用渗透性较弱的土类,应填筑在路基的上部。

不同的土类都应以7Y.'-T,-面成层的相互重叠,切不可混填,压实时,为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常采用振动压路机和重型静力压路机(三轮压路机12—15t)。

2换填碎石法对于深度不太大的软基工程,在路堤范围内,将需要处理的软土挖除,动力触探合格后,用碎片石换填,可采用分段挖除,分段分层回填的方法。

软土地基施工处治方法浅谈

软土地基施工处治方法浅谈

科技信息2008年第26期SCIENCE&TECHNO LO GY INFORMATION软土的工程特性为: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差,压塑性高,抗剪性差,具有触变性,流变性。

软土的这些特性使其不能作为路堤,应将软土进行处治,软土地基处治方法有以下几种:1.换填:采用人工或机械将原路基一定范围内的淤泥和软土全部挖除,换填强度较高的黏性土或砂砾、卵石、片石等渗水性材料。

换填时应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抛石挤淤:在湖塘、河流或积水洼地、常年积水且不易抽干,软土厚度薄,采用抛填片石不宜小于30cm。

当软土地层平坦时,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抛填,渐次向两侧填至全宽,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

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填。

使低侧边部约有2m的平台顶面,待片石抛出软土面或抛出水面后,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

3.砂垫层或砂砾垫层:在清理的基底上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砂或砂砾垫层,分层铺筑松厚不得超过20cm,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压实的方法应根据地基情况而选择振动法、水撼法、碾压法。

若采用碾压法施工时,应控制最佳含水量。

砂砾垫层应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且无明显的粗细料离析现象。

两侧端以片石护砌,以免砂料流失。

填筑砂砾垫层的基面和层面铺有土工布时,在砂砾垫层上下各厚10cm层次中不得使用轧制的粒料,以免含有裂口的碎砾石损伤土工布。

4.预压和超载预压:预压和超载预压的填土高度应符合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用于预压与超载预压的土方应分层填筑并压实;预压路堤顶面应设一定的横坡使排水顺畅;承包人对有要求预压的路段,尤其是桥头路段和箱涵路相接路段,在施工安排上要尽可能早地堆载预压。

堆载顶面要平整密实有横坡。

在工期限制较严、预压时间较短时,也可采用超载预压的方法才能加快预压期的沉降量;预压或超预压沉降后应及时补方,一次补方厚度不应超过一层填筑厚度,并适当压实,对地基稳定性较好的路段,亦可按预测沉降量随路堤填筑一次完成到位。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3 . 1挤 密法 和振 冲 法
桩的数 量 以及 搅 拌桩 所 占 的面积 。 搅 拌 桩的 排列 为 等边 三 角形 或 四方形 , 桩 径在 0 . 5 m一1 . 5 m之 间 , 桩距 为 l m。空压 机 的压力 不 宜过 高 , 风量 不宜 过大 。
2 . 2深 层 水 泥 搅 拌 桩
施 工技术 与应 用
浅谈建筑工程软土地基 的处理 方法及注意事项
梁 剑
江 苏 国兴 建 设 项 目管 理 有 限公 司
摘要 : 建筑 工 程施 工过 程 中 的软 土地 基处 理 , 对 工 程 的正 常进 行和 良好 运作 有 着 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 因此在 进行 软土 地 基处 理 的 过 程 中, 应 当做 到 因地 制 宜 , 根据 实 际情 况选 择 合适 的处理 方 案和 相应 的处 理 策略 , 从 而加 强整个 建 筑工 程 施工平 稳 性和 可 靠性 。 关 键词 : 建 筑 工程 ; 软土 地基 ; 施 工技 术 ; 注 意事 项
种方 法 。
石 灰应 该 是 细磨 的 , 搅 拌过 程 中要 避 免桩 体 中 出现石 灰 聚 集 , 石 灰最 大
粒径 不 得大 于 2 mm。尽量 选 取纯 净无 杂 质 的石 灰 , 石 灰 中氧 化钙 和 氧化 镁 的
( 1 ) 材 料要 求 宜采 用级 配 良好 、 质地 坚 硬的 中砂 、 粗砂 、 石屑 ; ( 2 ) 施 工准 备
砂 垫层 和 砂石 垫 层 的换 替 原 理是 使 用 夯 实 的砂 或 砂 石垫 层 来替 换 地 基
下部 的软 土层 , 从 而达 到加 强 地 基 强度 和 承 载力 的 目的 , 这种 方 法相 对 而 言
施工 操 作简 单 , 且 大小 施工 规 模均 可 , 经 济合 理 , 故 为 目前 使 用最 为 广泛 的一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摘要: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具有透水性能差、沉降量大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相关部门需要有效处理软土地基,避免建筑工程沉降过大以及不均匀沉降问题,并根据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和施工情况,灵活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文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基本内容,并对其处理技术手段进行了全面探析,以此在合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为预期施工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一、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相关介绍1.定义软土地基主要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与其他土层相比,软土大多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软土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与路基填土的干湿状态有直接的联系,而路基的干湿状态由土壤的含水量决定,因此,在路基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若路面路基施工排水设施设置不当,使雨水和其他水源沿缝隙向路基内渗透或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高使路基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都会导致路基的软化,进而增加了路基变形的概率,对周遭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2.特性1)低透水性。

软土地基的储水功能比较强,含有大量的水。

因此,这种地基很难保持平稳,极易出现塌陷的情况。

2)不可预测性。

环境因素容易对软土地基造成影响,且其具备不可预测性,容易导致各种沉降问题的出现。

例如,建筑工程建设改变了软土地基以往的固态结构,因此土壤容易出现液化软化现象,这样建筑整体结构很难保持平稳。

3)可压缩性。

一般来说,软土地基具备可压缩性。

土层中含有松散的土壤和大量的水分。

软土地基一旦超过了承载重力,地基容易发生沉降现象。

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1.勘察阶段当今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相关团队已经意识到软土地基带来的危害性以及处理它的重要性。

在准备的勘察阶段,一时的疏忽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完整性或者错误,会在准备方案的时候导致偏差,影响实际的施工操作,最终导致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影响后续的工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工艺
发表时间:2018-10-01T19:02:37.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胡朝星于建海[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特殊地基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这里所谈的软土在地基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工程问题,本文从软土性质,国内现状出发,分析软土对于地基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作出探讨。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特殊地基的处理方法尤为重要,这里所谈的软土在地基荷载作用下极易产生工程问题,本文从软土性质,国内现状出发,分析软土对于地基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作出探讨。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的特征及危害
软土地基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具有,这样的地形特点一般存在于沿河地区和内陆部分地区以及盆地地区,从整体上来说,软土地基都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的特点。

通过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得知,软土地基一般具有土层含水率较高,孔隙率比较大的特点,而且液体的含量很高。

一般软土地基的可塑性指标都在15 以上,具有较高的灵敏性。

一般情况下的软土地基主要分为淤泥质土、软粘性土、湿陷性黄土。

软土地基的自身强度较小的特点,不能作为基础承载,所以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时候,需要进行综合性的承载力处理,确保不会因为软土地基的存在导致出现建筑物的坍塌和地基的严重损坏。

2.软土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对于新建工程, 原则上首先应考虑利用天然地基,对于淤泥和淤泥质上利用其上覆较好上层作为地基持力层, 当上覆土层较薄, 应注意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扰动:对于冲填、杂填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 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 均可利用作为地基、持力层;对于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腐蚀性的工业废料等杂填土, 未经处理不宜作为地基持力层。

若地基软弱不能满足要求, 则需进行处理, 根据工程情况及地基土质条件或组成的不同, 处理的目的可以是:
(1)提高土的抗剪强度, 使地基保持稳定;(2)降低土的压缩性, 使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至允许范围内;(3)降低土的渗透性或渗流的水力梯度, 防止或减少水的渗漏, 避免渗流造成地基破坏;(4)改善土的动力性能, 防止地基产生震陷变形或因土的震动液化而丧失稳定性;(5)消除或减少土的沉陷性或胀缩性引起的地基变形, 避免建筑物破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3.软土地基常用的处理方法和施工工艺
3.1换土垫层法
当软土地基的上表层比较软弱时,不足以用来当作持力层。

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将软土地基的上表层铲除,换上水泥,粗砂等等可以使地基很稳固的物质。

在换土垫层的过程中,要注意其应用方法,目的都是使地基层的密度性,均匀性更好,稳固性更好。

在铲除表层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边缘上和内部的一些有机垃圾清理干净,将基底铲平,再进行换土垫层。

分层填筑法:将软土地基铲平之后,处理好,并使其成为坡度为2%的横坡,将基底碾压牢固之后,将已选好的填充材料根据相应的施工工艺进行分层碾压。

一般情况下,每层的厚度为25cm。

摊铺整平法:将软土地基铲平并将垃圾清理干净,使其退坡成坡度为2%-3%,然后用推土机将其第一次的铲平,然后第二次用刮平机将其铲平。

将其摊铺整平压实之后即可。

此法主要要求填充物碾实之后的均匀性,密度性都要好,以达到其可以作为地基的稳固性要求。

洒水晾晒法:通常情况下,所用的填充物都是些粗砂之类的,但是其含水量与其压实之后的密度和均匀度也密切相关。

有研究显示含水量和压实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当含水量达到最佳时,其压实度也同样会达到最佳。

当用选择好符合要求的填充物压实之后,用洒水车对地基洒水,洒水量也要根据填充物的特性,通常是使其含水量在-2%到+3%之间,往往可以达到最佳。

3.2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主要是利用对软土地基层的顶部压强,降低地下水位,然后利用电渗的方法,将软土地基层中的多余水分排出,提高整体的排水固结度,减少地基的沉降性。

从整体上来说,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工序进行十分缓慢,主要是利用的砂井和排水板,将软土地基层中的水分排出,加快土层的固结。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人力和机械的使用较少,可以减少工程的整体造价,使用的也是比较广泛。

3.3土工格栅法
土工格栅法主要是铺设相应的幅,还学要确保各个幅之间的距离均匀,然后利用各个幅之间的相互连接,不断的提升强度。

在使用格栅法的时候,需要确保格栅和土层之间的紧密相连,而且每隔一段距离都需要使用u 型的钉将格栅固定在土壤中。

在进行这些后,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折段砂的铺设,利用砂将其压住,然后进行整平,并进行整体上的全面压平。

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机械的行驶不会压坏格栅。

上下层格栅之间要将为之错开,确保受力的均匀性。

3.4 挤密桩法
当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孔多的地基,且孔中出现一些灰、石、沙等杂物存在于孔中,这时可以采用加桩挤密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用较大的桩体,施加压力使地基压实。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最多的是沙桩法和石灰桩法。

沙桩法是向多孔的地基中灌沙,然后压实。

而我们在压实的过程中,很可能挤压出液体。

所以通常改用石灰桩法,因为石灰不仅可以填充孔内,还可以吸收挤压出来的液体,这样可以使地基更加牢固,可以很好的改善原来地基质地的特点和性质,容易达到施工所需要的质地,提升其强度,使其抗压能力增强。

4.总结
一直以来,为了实现快速发展,我国广泛修建铁路、公路,那么在铁路、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分布广泛的软土区域,软土体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质,一点点的差异便可在工程上造成不可忽视的巨大损失,应予以重视,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在工程中针对不同条件运用不同处理方法,妥善解决软土地基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永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J79-2002 内容简介[J]. 施工技术, 2003, 32(01).
[2]陈海蓉.关于路基沉陷的原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8,34(35):279-280.
[3]王春生.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方法[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6,23(3):52-53.
[4]时和猛.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企业导报,2012
[5]张晓静.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