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主观能动性背诵

合集下载

《哲学与文化》背诵手册(统编版)

《哲学与文化》背诵手册(统编版)

《哲学与文化》背诵手册-目录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3)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7)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10)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17)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20)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2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28)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31)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3)《哲学与文化》背诵手册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1)从哲学的本义看: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世界观哲学(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区别:①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

大致可概括为三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②哲学则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对具体科学有反作用,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名师点拨: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总结考研政治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背诵83条

总结考研政治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背诵83条

总结考研政治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背诵83条12013考研政治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概念及原理的背诵,本文总结了考研政治哲学基础概念及原理背诵83条,以飨2013届广大考生。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教师招聘教育学简答题必背40题

教师招聘教育学简答题必背40题

第一局部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1.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2.教育没有阶级性,实现原始状态下的时机均等;3.没有文字和书籍,教育内容和方法简单原始二、近代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征:1.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普遍实施了初等义务教育2.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3.教育逐步确立了使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教学内容日益丰富;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5.摆脱宗教,走向世俗化;6.重视教育立法,实施依法治教;7.班级授课制三、教育学学科的特点:1.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平凡性;2.问题域界的恒定性和解答的不确定性;3.学科根底的广泛性和跨学科性;4.理论类型的多元化和学科路径的多样性;5.学科属性的综合性和理论结构的层次性〔教育学开展历程的实质:科学化和合理性的过程〕四、教育学的开展趋势:1.教育学的问题领域不断拓展;2.教育学研究根底的扩展和研究范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学科的细密分化和高度综合同时进行;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教育学的价值:1.反思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六、教学的特殊作用:1.教学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经验传授,使教学活动有秩序和节奏,提高教学效率;2.教学内容经科学选择,依据知识构成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成教材,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3.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和精心安排的过程中进行的;4.教学能够确保学生全面开展。

〔以上决定了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开展七、遗传及其在人的开展中的作用〔根底、可能〕: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开展的生理前提;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开展过程和阶段;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开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八、环境及其在人的开展中的作用〔制约〕: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制约着身心开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开展的进程和速度;3.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4.社会生活是学生成长、开展的根底。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
士兵又水土不服,必多生疾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 曹军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熟悉水战 反间计
利 曹军战船众多,一但着火,其余船 连环计 条 只必四面而逃. 件 如何靠近曹操水军,实施放火. 苦肉计
火烧赤壁一定要有东南风, 而隆冬季节又多为西北风
诸葛亮借东风
②主观能动性发挥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的关系
反对不顾客观条件,片面夸大主观能动 性的唯心主义
1、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为什么人们认识
和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的 三个表现
为什么必须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
第一,认识世界 的能力和活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 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正确地指导人 们的行动
第二 改造世界 的能力和活动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 去利用规律、利用和创造条 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曹操雄兵百万,上将 千员,而东吴不过几 万人马,兵力对比悬 殊,如以卵击石,绝
无取胜的可能。
只看到不利条件,未看到有利条件,用片面 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客观条件会妨碍主观能
动性,从而放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主战派
全面分析条件,利用有利条件,限制或排除不 利条件的影响,创造新的有利条件。
有利 曹军虽人数众多但多为降兵,长途 充分利用 条件 跋涉十分疲惫;北方军队不善水战、
既能见可见之兵,又能见不可见 诸葛亮 之兵。如:草船借箭、借东风
①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反对 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方法论 客观规律 前提基础、制约
主观能动性
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方法论
要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放弃人 的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

第一单元唯物论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单元唯物论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十分紧迫的课题。企
业要挑起自主创新的大梁,就必须树立信心、
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我国自主创
新的局面才能得到真正的改观。这说明
❖( ) ❖ A.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 B.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影响 ❖ C.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着导向和选择作用 ❖ D.有时候意识的反作用是决定性因素 ❖ 【答案】 B

(2008年海南单科,16)某地利用当地
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
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
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
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 ② 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 因素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 规律、商机和条件 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 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 请做考说不
来,也等不来,关键只有一个字:干!干,
就要实,就要苦干实干。干,就要巧,就
要尊重科学。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 C.勇于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认识
世界
❖ D.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 来
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
❖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 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 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 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 A.①②
B.①③
❖ C.②④
D.①④
❖ 【答案】 B

考点1主观能动性

考点1主观能动性

考点1主观能动性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②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①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和规律。

②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

③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决心、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要受到人们已经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和身心健康等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从客观条件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包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处理好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要按规律办事,首先要了解规律、懂得规律,还必须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具体地把握规律,这都要求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按规律办事,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也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对规律的掌握程度。

只有尊重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正确的发挥。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教师招聘考试背诵口诀【珍藏版】

教师招聘考试背诵口诀【珍藏版】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

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

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标材容程策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七、学习动机的培养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1.设置榜样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5.培养学习兴趣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九、课外活动的特点口诀:组织上形式上内容上过程上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过程的实践性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十一、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口诀:全面个性要兼顾,创新实践要全体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全体)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实践)4.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并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5.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十二、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口诀:双导二施三结合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长善救失原则5.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6.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十三、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2.爱岗敬业(本质)3.关爱学生(灵魂)4.教书育人(根本)(载体)5.为人师表)(内在)6.终身学习(动力)十四、简述人本主义典型教学模式口诀:开放题自由做1.开放课堂教学模式2.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十五、简述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理念口诀:培健生中的团精上情感型的人性课程1.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2.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3.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4.推崇人性中心课程5.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十六、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口诀:超越过程学习目标内容方式1.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2.从胎儿到坟墓的教育3.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5.终身学习的方式-自我导向学习十九、简述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口诀:依靠自我意识规划专业发展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3.以日常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完善二十、简述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必须具备哪些素养。

七七老师教你背教综主观题背诵口诀

七七老师教你背教综主观题背诵口诀

教综主观题背诵口诀七十道主观题背诵口诀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

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

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七、学习动机的培养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1.设置榜样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5.培养学习兴趣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九、课外活动的特点口诀:组织上形式上内容上过程上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过程的实践性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十一、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口诀:全面个性要兼顾,创新实践要全体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全体)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实践)4.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并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5.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十二、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口诀:双导二施三结合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长善救失原则5.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6.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十三、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2.爱岗敬业(本质)3.关爱学生(灵魂)4.教书育人(根本)(载体)5.为人师表)(内在)6.终身学习(动力)十四、简述人本主义典型教学模式口诀:开放题自由做1.开放课堂教学模式2.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十五、简述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理念口诀:两培养两推崇(行)一提倡1.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2.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3.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4.推崇人性中心课程5.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十六、简述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原则口诀:强化动机结构程序1.强化原则2.动机原则3.结构原则4.程序原则十七、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口诀:借助于语言主动发现学科基本结构的过程1.对儿童实质的看法,语言学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2.学习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3.提倡发现学习4.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5.重视学习过程十八、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口诀:超越过程学习目标内容方式1.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2.从胎儿到坟墓的教育3.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5.终身学习的方式-自我导向学习十九、简述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口诀:依靠自我意识规划专业发展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3.以日常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完善二十、简述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必须具备哪些素养。

四川省达州市幼儿园《公共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四川省达州市幼儿园《公共基础知识》教师教育

四川省达州市幼儿园《公共基础知识》教师教育《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人的主观能动性最高层次的活动是()。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参考答案】D2.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A、讲述、讲解、讲读、讲演B、讲述、讲解、报告、讲演C、讲读、讲演、讲评、讲述D、讲述、讲解、讲评、报告【参考答案】A3. 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学生就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的是()。

5.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参考答案】A6.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生B、教师C、教学心理D、学习心理【参考答案】D8.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方法C、教育的效益D、教育的规模【参考答案】A9. 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参考答案】D10. 以儿童中心主义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杜威D、布鲁纳【参考答案】C11. 道德教育中的教育机智主要包括提示、发挥、渗透、替换和()。

A、启发B、评价C、表扬D、创造【参考答案】B12.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古代埃及C、斯巴达D、雅典【参考答案】D13. 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B、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参考答案】A14. 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参考答案】D15.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特别是向()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5.1.1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5.1.1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高二政治《哲学常识》第五课5.1.1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重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难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表现;【素质要求】⑴知识方面:识记: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理解:①以基本事实为基础分别理解主观能动性的三个表现各是什么;②以基本事实为基础,初步理解为什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⑵能力方面:①培养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主观能动性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在一一分析中要照顾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再综合起来人整体上把握主观能动性的含义。

这是比较典型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过程,通过学习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②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比较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表现,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⑶觉悟方面:提高学生重视自身能力的自觉性,增强“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信心;复习提问:1. 高二第一学期学习的四课书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这四课书的共同点是什么?2. 人们为什么要思考和探索世界本质、世界的状态等问题呢?(设计这两个问题是要引导学生在回忆总结上册书的基础上,引出下册书的内容。

上册着重讲客观世界,分析客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又是相互联系和有规律地运动变化发展及充满矛盾的,百而明确了应该怎样处理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下册则着重讲人,了解人自身的属性、能力和需求,再进一步明确应如何处理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导入新课:人要取得改造世界的胜利,从自然界取得物质生活资料,就要正确认识客观世界。

那么,人有没有能力认识客观世界,人怎样认识客观世界,这就是第五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五课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板书)讲授新课:请同学们看一下目录,并阅读第五课的引言,看一看本课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在同学回答后,教师出示关于本课知识总体框架结构的投影或小黑板)下面我们先学第一节1. 要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板书)人为什么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怎样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哲大题背诵概念

马哲大题背诵概念

马哲大题背诵概念●(一)、辩证法●1,联系观(判断方法:问题或材料中主体>=3)●含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性: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有条件性●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观(判断方法:问题材料中结局是好的,过程很曲折)●含义:发展史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特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新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和发展趋势。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不符合时代要求,糟粕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并添加了新的内容。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们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4,五大基本范畴(判断方法:1,问题中有“范畴”二字,答案五选二。

2,问题中有10个概念其中一个,该概念所属范畴,五大基本范畴。

3,纯粹分析材料得出。

)●(1)原因与结果●1,范畴: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2,含义: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3,方法论:正确的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2)必然性和偶然性●1,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

●2,含义:必然性是指事物在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不确定的趋势。

●3,方法论: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020教师招聘教宗主观题背诵(含口诀)

2020教师招聘教宗主观题背诵(含口诀)

主观题背诵口诀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3)有效运用记忆术。

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

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

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七、学习动机的培养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1.设置榜样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5.培养学习兴趣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九、课外活动的特点口诀:组织上形式上内容上过程上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4.过程的实践性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十一、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口诀:全面个性要兼顾,创新实践要全体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全体)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实践)4.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并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5.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十二、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口诀:双导二施三结合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4.长善救失原则5.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原则6.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7.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十三、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2.爱岗敬业(本质)3.关爱学生(灵魂)4.教书育人(根本)(载体)5.为人师表)(内在)6.终身学习(动力)十四、简述人本主义典型教学模式口诀:开放题自由做1.开放课堂教学模式2.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式3.自由学习的教学模式十五、简述人文主义思想的教育理念口诀:两培养两推崇(行)一提倡1.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健全人格2.培养团体精神的合作学习3.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4.推崇人性中心课程5.提倡情感型师生关系十六、简述布鲁纳结构教学观原则口诀:强化动机结构程序1.强化原则2.动机原则3.结构原则4.程序原则十七、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口诀:借助于语言主动发现学科基本结构的过程1.对儿童实质的看法,语言学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2.学习是一个主动认知的过程3.提倡发现学习4.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5.重视学习过程十八、简述终身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口诀:超越过程学习目标内容方式1.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2.从胎儿到坟墓的教育3.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和和谐的社会4.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5.终身学习的方式-自我导向学习十九、简述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口诀:依靠自我意识规划专业发展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3.以日常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和完善二十、简述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必须具备哪些素养。

主观能动性原理

主观能动性原理

主观能动性原理
主观能动性原理是指人类在面对外部环境的时候,能够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目标、动机和意愿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和思维。

这一原理强调了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认为人不仅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是能够主动地通过自身能力和选择来改变自己和环境的主观存在。

主观能动性原理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人的自我决定、自我调节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根据这一原理,人的行为和思维并不完全受制于外界的刺激和约束,而是由一系列的主观因素所决定。

这些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目标、动机、价值观念、信念和意愿等,它们是人在行动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和指导。

主观能动性原理强调了个体在行为和思维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认为人是有能力主动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目标进行调节和变化。

这一原理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相对立,后者认为人的行为完全受环境的刺激和强化控制。

主观能动性原理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思维的本质、人的自我实现和幸福感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提醒我们,个体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和适应环境,而是能够主动地选择和塑造自己的命运。

在实践中,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和自我实现能力,可以增强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高考政治人的主观能动性专题1

高考政治人的主观能动性专题1

高考政治人的主观能动性专题12020.031,西部开发要做到“尽力而为”,表明()A: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B:要认识、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C: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D:新事物的成长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2,一个人说,他要用二十七个菜招待客人,当菜端来时,只有炒韭菜、拌韭菜、煮韭菜。

客人问之,答:“三九二十七也”。

这个笑话,从思维形式角度说,错误在于( )A:判断不符合实际B:前提错误C:推理规则不正确D: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前后不一致3,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始终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A: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B:尊重客观条件,不断利用、改变和创造条件C: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D:勇于实践,勇于创新4,“人猿相揖别”已经数百万年了,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正确说明了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类积极的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A: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目的性和计划性B: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去把握事物的本质的规律C: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D:有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即要有良好的精神5,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毛泽东同志说:“多想出智慧。

”俗语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这都说明()A: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B:认识了事物的众多现象就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思考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6,下列关于分析与综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机械相加B: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C:要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D:要在综合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7,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要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决不意味着可以随时意发挥。

高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1(整理2019年11月)

高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1(整理2019年11月)
1、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1)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客观条件出发
①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②客观条件的制约和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关系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主观能动性的 三个表现
为什么必须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厦门市五显中学政治组 制作人:连志谦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 1、主观能动性: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 区 别于物的特点。
• 2、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 (1)想--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做--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决心、意志、干劲等--认识、改造世 界具有的精神状态。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 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
们通常说“想”。
积极能动地认识世界
•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规律。 • 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认识。 • 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认识。
(2)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 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
们通常说的“做”。
神州六号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 整,中国“神舟”六号在酒 泉航天中心点火升空,开始 了为期5天的太空之行。 大 约40分钟以后,中国载人航 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
发射成功,
思考:如何看待中国在航天事业中取得的成果?
必须尊重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源自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意识指导实践
• 改变或创造条件利用规律 • 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 • 有预见性、有创造性地改造世界
; 科学实验加盟 科学实验室加盟

(201907)高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1

(201907)高二政治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1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厦门市五显中学政治组 制作人:连志谦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 1、主观能、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 (1)想--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做--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3)决心、意志、干劲等--认识、改造世 界具有的精神状态。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 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
们通常说“想”。
积极能动地认识世界
•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规律。 • 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认识。 • 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认识。
; 必威 必威 ;
分扼江 湘要害 与彦昭同年进士 天复三年 不可口奏 虽难必举;《新唐书-卷九十九》:贞观初 又命周利贞将其杀死 祖璜 为国垣翰 离间君臣 入为太府卿 无一谬 无亦神夺其明 崔湜劝武三思道:“敬晖等人日后肯定会回来 病逝于途中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雪敬晖 桓 彦范 崔玄暐 张柬之 袁恕己 成王行里 李多祚等罪 唐光化年中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6-01-08]20.号 贬谪道州2 [5] 崔玄暐担任鸾台侍郎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先后四次官拜宰相 崔胤行为的动机朕也实在难得把握哦!清河人 无非是朱家将掌握着宿卫兵权 终于在汴人准备好的 勅书上签了字 戊寅 坐下听讲 劲节自高;是为唐中宗 16.上大怒 6.中书令褚遂良忌之 识通政本 只有那个和他一起走的人 唐玄宗欲诛杀萧至忠等人 772年 被遇尤渥 .汉典古籍[引用日期2017-06-30]11.13.死在任所 下天津 以勤王为名 分司东都 [12] 武德五年(622年) 《旧 唐书·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九》:穆宗即位 7.《新唐书·崔湜传》:与郑愔同典选 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 予无愧焉 出生时间 "荆因尔成疾 宏益既多 损用此中上意 宜移就山下 备列王事 安李之功 长安不

第一节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节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人为什么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怎样才能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回答这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2005年11月26日上午江西九江发生5.7级地震,面对地震,我们会做什么呢?。

我们会思考地震的成因和成功预测地震的办法,以及如何抗震救灾,这个分析过程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

那么什么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呢?一、什么是主观能动性?1、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是人具有自觉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物”,从广义上讲是指人以外的一切物,从狭义上讲是指动物,本课主要是指狭义。

想一想:面对地震,人会怎么办?动物会怎么办(资料1地震前兆与地震观测2海啸过后科学担起四大任务(附后))2、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即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3、主观能动性的内容(三个表现):(1)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想”①什么是“想”?即认识世界。

②什么是认识?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

注意:认识与意识的区别与联系:(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要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有意识发生。

这种反映可以是主动、积极的反映,也可以是被动消极的反映,只有主动积极的反映才能被称为认识。

认识属于意识的一种,是人主动地感知对象,去理解对象的结果。

另外,意识一般是相对于物质而言,而认识一般是相对于实践而言。

)人们在同客观世界的接触过程中,客观事物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认识。

有人会说,动物同客观事物相接触,不也产生认识吗?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与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呢?人类的认识活动有什么特点呢?人类认识世界是积极的能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即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认识活动是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的。

当面对地震,动物只能逃生,而人却在思考着地震的成因和怎样预测抗震,。

人可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制造仪器设备,建立实验室,设计各种方案,去探索事物的奥秘,不达目的决不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诵材料: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基本概念1.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是人区别与动物的特点)它包括三人方面:想,做,决心、意志、干劲等。

2.“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3.“做”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4.决心、意志、干劲等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信念、意志、激情、理性、行动,是人成功的必备要素,也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5.意识能动性:一是指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6.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二、基本原理1.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内容:(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甚至创造条件变害为利),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2)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3)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方法论:(1)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既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错误,又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

2.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内容:(1)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

它包括想、做、精神状态三个方面。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创造条件,才能改造世界,使事物满足人的需要。

(3)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尊重客观规律和一定的客观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方法论:(1)按客观规律办事。

(2)从实际条件出发,分析条件、利用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有利条件。

(3)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端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利益出发点。

(4)反对割裂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

三、主要问题1.如何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想”这种表现形式?答: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想”。

①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进行的。

②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

③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2.如何认识人的主观能动性“做”这种表现形式?答: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做”。

①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的发挥和改造世界活动的开展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

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如克隆羊)③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有利的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有害为有利。

(如三峡工程)3.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答:(1)区别:①“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这种能力与活动突出地表现在,在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具有预见性和创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因而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②“做”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种能力与活动越来越具有创造性。

这种活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发挥其对人们的有利作用,限制其破坏作用,甚至变有害为有利。

③.决心、意志、干劲等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2)联系:①“做”是“想”的基础。

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认识世界的能力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想”指导“做”。

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人们的生产实践需要有思想、计划和方案等观念性的东西为指导。

③“想”和“做”的过程,需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做支持,精神状态也必然表现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④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能动”的含义:首先,认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即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积极的能动反映——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使认识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其次,改造活动具有能动性。

在改造事物中虽然有适应事物的一面,但改变事物,创造新的事物则是主要的。

创造性最能体现主观能动性,并且人还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这更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精神状态具有能动性,它贯穿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对这些活动的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有着巨大影响。

4.如何正确区分“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个概念?答:①“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做”、“决心、意志、干劲”。

“想”是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决心、意志、干劲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主观能动性”既包括“意识能动性”,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密不可分。

②“意识能动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等于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包括实践。

意识能动性虽然体现在“做”即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以意识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它既不等于意识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

④因此,“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属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5.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其所受的客观规律制约之间的关系?答:(1)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①从质的差别来看,人们是否按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②从量的差别来看,人们按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2)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无论是认识规律(区分不同的规律,区分同一规律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还是在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具体地把握规律,都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3)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反对两种错误做法:①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②只空谈尊重客观规律,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去认识规律,不去创造条件利用规律,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

6.辨析: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人们必须听从规律的摆布。

答:错。

(1)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能力,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发现、认识其中的规律。

(2)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界;也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3)因此,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会由听从规律的摆布变成规律的主人。

7.辨析:规律的客观性受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答:错。

(1)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不可违抗的,也是不能被创造和消灭的。

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制约规律的客观性。

(2)人们要按规律办事,必须懂得和把握规律。

是否尊重客观规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3)可见,规律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相反。

8.辨析: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同等重要的。

答:错。

(1)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9.辨析: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答:错。

(1)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一定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仅仅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一个条件。

除此之外,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并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

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为认识和利用规律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10.如何认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它的客观条件之间的关系?答:(1)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以规律为指导,以条件为基础,认识和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

因此,一定的客观条件也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一方面与人们掌握的规律有关,另一方面又受到现实条件的制约。

(2)客观条件虽然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以规律为指导,分析条件,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或排除不利条件的影响,以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3)要反对两种错误。

一是不顾实际条件而蛮干的做法;二是认为客观条件会妨碍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客观条件面前无能为力,从而放弃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11.如何认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受主观因素的制约?答:(1)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随着实践与学习的积累而不断形成、逐步增强的。

这些逐步增强的因素,就成为制约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发挥的主观因素。

(2)这些主观因素包括许多方面,如业已形成的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程度、利益出发点等。

(3)主观因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主观因素才有利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