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语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

合集下载

一、成语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

一、成语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

5、成语的运用
成语言简意赅,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使言语简洁,增强语言
的表达效果。 运用成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理解成语的意义。 如:振聋发聩的实际意义是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披荆斩棘的实际意义是指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 路上扫除 障碍。 (2) 成语是凝固结构,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随意变换和增 减其中的成分。 如:不能把“螳臂当车”改为“螳螂当车”。 (3) 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字音,必须分辨清楚,不能写错读 错。 如:“病入膏肓” 的“肓”不能写成“盲”或“育”。
(2)谐音歇后语
前一部分说出一种事实或现象,后一部分借助音同音近来 表达真意,这是一种“言在此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如: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韭菜拌豆腐——一一青(清)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3、歇后语的作用
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但生动有 余,严肃不足。 从意义上看,有的反映了落后腐朽甚至反动的思想意识或格 调不当的庸俗低级趣味,因此,在庄严、悲痛的场合,一般不宜 使用。
第七节 熟语
一、成语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 语。 如: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削足适履 不耻下问 问道于肓 落花流水 夜郎自大 李代桃僵 振聋发聩 叶公好龙 唇亡尺寒 一衣带水 殃及池鱼 叠床架屋 孤掌难鸣 画蛇添足

每天进步一点点—成语

每天进步一点点—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对于成语辨析类题目,考试难度不会很高,考查的都是考生应知应会的成语,然而有些成语容易出现误用的情况,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还要注意成语的辨析与使用。

在成语辨析与误用的词表中,我们精选了一系列容易混淆误用的成语。考生可以首先比较它们的不同所在,然后根据“释义”使自己的理解更为准确,再通过“误用”和“纠错”进一步加深这种理解。此外在复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照上述的几种辨析方法结合成语对号入座,以便达到方法的灵活运用。

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

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

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

【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成语分类标准

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成语分类标准

口头语和书面语的成语分类标准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结构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是一种固定的词组。成语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有两大源头:书面语和口头语。

从书面语言中得来的成语,又有几种情况:

一种是来源于古代典籍和其他的现成语句。如“一刻千金”这一成语,就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春夜》诗:“春宵一刻直(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种是来源于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里的一个寓言,“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里的寓言故事。

再一种是来源于历史事件和名人轶事。如“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出自《左传·僖公》的一则历史故事;“破釜沉舟”这一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等。

除了来自我国书面语言外,我们常用的成语中还有来自国外书面语言材料的。比如“火中取栗”来自法国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等等。

比如“火中取栗”来自法国诗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等等。

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成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人民的口头语言的;还有些成语则带着明显的通俗性,不见经传只在晚期通俗作品中出现或在人们口头流传,如“信口开河”、“虎头蛇尾”、“南腔北调”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

1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青出于蓝 言传身教
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 言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 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 富。
6、成语与爱情
“一见钟情”、 “浓情蜜 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 山盟海誓” 意”、“山盟海誓” —青年男女热恋时的甜 青年男女热恋时的甜 蜜与美好 “纸短情长”、“魂牵梦 纸短情长” 萦” —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 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 离别后的思念及痛苦 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 的传说 人们借有尽的文字传达无 尽的情思, 尽的情思,寄托对爱情的 美好愿望。 美好愿望。
Baidu Nhomakorabea
4、成语与文学艺术: 成语与文学艺术:
•“烘云托月” 烘云托月”
——作画的一种技法。比喻从侧面加 作画的一种技法。 作画的一种技法 以点染或描写, 以点染或描写,从而衬托主要事物的 一种表现手法。 一种表现手法。 •“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功力深厚。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功力深厚。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阳春白雪” 下里巴人” ——我国古曲的曲目。 我国古曲的曲目。 我国古曲的曲目
文学、绘画、音乐、 文学、绘画、音乐、书法等都是汉民族精神文化 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汉语言中有大量反映各 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语,从中可以比较系统、 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语,从中可以比较系统、完 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 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

论成语中特有的古汉语语法现象

论成语中特有的古汉语语法现象

论成语中特有的古汉语语法现象

成语是一种人们相沿习用而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1](P137),具有形式上的固定性、意义上的完整性,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生活中使用频繁,深受喜爱。

成语用于今却源于古。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古代的书面语,二是古代的口语。源于古代书面语的成语,有的出自于书面记载的上

古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有的源于古代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买椟还珠”;有的源自古代的历史逸事,如“负荆请罪”、“闻鸡起舞”、“四面楚歌”;还有的取自古代诗文,如“诲人不倦”、“人杰地灵”、“勾心斗角”。来源于古代口语的,如“得过且过”、“一不作二不休”。

从成语的来源,我们不难看出,成语和古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现象,其中包括语法现象。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成语中保留的古汉语语法现象。

一、“之”、“者”、“所”在成语中的保留

1. 之

“之”是古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虚词,它在古汉语中的用法主要有三:一是,连接定语与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二是,插在主谓结构中间,取消主谓结构独自成句的可能性;三是,作提前宾语的标志[2](P194)。这三种用法除第一种偶尔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外,其他两种几乎不再使用。但是,这三种基本用法都在成语中保留了下来。例如:

济世之才

“才”是才能的意思,动宾短语“济世”用来修饰“才”,“之”起连接修饰语“济世”与中心语“才”的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同类的还有“万全之策、害群之马、不刊之论、一丘之貉、一面之词、乌合之众”。

成语的定义与判定

成语的定义与判定

成语的定义与判定

一、成语的概念与特点

1. 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一种特殊的词语形式,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成,具有独立意义,并且集中表达某种特定意思。成语是汉字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2. 成语的特点

•固定搭配:成语是由一定的词语组合形成,词序不能随意调换,具有固定的搭配形式。

•简练精练:成语一般由四个字组成,短小精悍,表达力强。

•形象生动:成语通过形象的字义和文化背景,能够准确表达某种含义。

•富有文化内涵:成语源于历史和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优秀品质。

二、成语的判定标准

1. 笔画数

成语的每个字在汉字的基础上又细分为6个基本笔画数:一画、二画、三画、四画、五画和六画。根据每个成语字的笔画数之和,可以判断成语的字数。

2. 语法特点

成语在语法上也有一些特点,例如主语宾语的位置,动宾关系的表达等。对于成语的判定,可以从语法规则上进行分析。

3. 语义理解

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方式进行表达。对于成语的判定,需要通过语义理解来确定成语的真正含义。

4. 常见用法

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熟悉常见的成语用法能够帮助判定成语的正确性。例如,成语可以独立使用,或者作为其他词语的修饰语。

三、成语的学习与应用

1. 学习方法

•背诵与理解:通过背诵成语和理解成语的内涵,可以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辨析与归类:通过辨析成语的用法和归类成语的主题,可以提高对成语的准确运用。

•举一反三:通过学习成语的经验和智慧,可以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类似情境中。

2. 应用场景

徐坤小说活用成语的修辞现象分析

徐坤小说活用成语的修辞现象分析

徐坤小说活用成语的修辞现象分析摘要:成语是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但徐坤在特定的小说语境中,为了立意和行文的需要恰如其分地对成语进行活用,主要通过化用、降用、反用、无标点连用等方式,增强了讽刺、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徐坤小说成语活用修辞

成语是词汇中一个特殊的词汇聚合,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等特征。

[1]成语大多数来源于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古典史籍、诗文语句等,被公认为汉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结晶。素有“女钱钟书”美誉的学者作家徐坤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成语,给小说蒙上了浓厚的文化气氛。经统计,短篇《一条名叫人剩的狗》中,不重复出现的成语就有47个,但是丝毫读不出苦吟的焦虑,而是信手拈来的轻松。然而,徐坤并不拘泥于成语的常规用法。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现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检验创作主体(小说家)的创造水准的重要尺度。徐坤的创新试验更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的自觉行为,她曾经说过:“汉语言本身重新排列组合时产生的韵律、韵致,特别令我着迷。”[2]徐坤通过对成语的活用,构造出了一些新的语言表达结构和词语搭配规则。

一、化用

结构的凝固性是辨别成语的重要特征。但是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立意和行文的需要,可以改变成语的形式。这种改变并非要

改变成语的固定内容和形式,只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临时运用的手段而已。它不拘泥于成语原有意义和格式,对成语“变通”地使用。一旦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语境,成语仍要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化用是徐坤活用成语最常见的修辞方式,也就是在成语中插入其他成分,使成语的结构层次发生变化,但又保持着原成语语形的痕迹,但由于其他语言成分的嵌入,成语就突破了固定短语的限制,由紧缩的固定结构向松散的语句方向发展,使成语的容量扩展增大,表意更为丰富。例如:

围城成语活用

围城成语活用

《围城》成‘语活用

郑莉娟

(两南民族大学文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但它也有灵活性的一面,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立意和行文的需要,可以活用成语。本文x,l-g围城》中的成语活用现象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围城》中成语活用的五种方式:语素的替换、语序的变更、结构简化、内部扩展、取字面意思。

关键词:《围城》成语活用创造性改变

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显著的特点是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定型性。但成语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也有灵活性的一面。所谓的成语活用,就是在一定的语占环境中,为适应上下文在语义上、修辞上、语音上或语法上的需要,把成语的某些组成部分或结构加以调整、改动或使用其表意,以便更加切合上下文或说话的情境,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钱钟书先生的《同城》就大胆地突破了成语的常规.对成语进行了活用。

一、语素的替换

语素的替换是指为求语言的新鲜活泼。故意突破成语的规范,更换现成成语中的某个语素,灵活地仿造出一些新的成语来。这种方法是以现有成语为基础的,通过替换语素对成语进行革新和创造。形式上保持与原有成语近似的特点,内容上却被赋予了新意。在《围城》中,语素的替换使用最多。如:

(1)假如再大十几岁,到了回光返照的年龄,也许又会爱得如傻如狂了.老头子恋爱听说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f11(P274)

这是根据语素的同义原理,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已有的成语进行类比,将“如痴如狂”的“痴”换成了“傻”而得到了“如傻如狂”。

(2)苏小姐明知留不住他。可是他真去了,倒怅然有失。[1](P6)

成语填字.教学内容

成语填字.教学内容

(比如:宾语前 置、词类活用、
进关系、条件关系、 状语后置、成分
假设关系、目的关系) 省略、互文)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成语填字.
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熟语中的一种,具体指的是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
色彩的固定词组或短句,一般以四字居多,其余是2个字 到14个字的。
成语跟科学术语不同:科学术语是表示科学概念的,不是 表示一般概念的。
成语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 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 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 谚语的形式,不象成语那样整齐。
弄清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比喻义。
Eg:粗茶淡饭,守株待兔
用成语作对联
上联:流芳百世
下联:遗臭万年
上联:阳春白雪
下联:下里巴人
老师出个上联,请同学们对出下联,看 谁的最妙?
左邻右舍学成语 天南地北习英文
课外延伸:
一:成语英汉互译。
Spend money like water.——
Rise in rebellion.——
不 同
猫哭老鼠 ——鳄鱼的眼泪(英语成语)
成语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读音、字形。
Eg:人才济济,乳臭未干,虚与委蛇,大腹便便, 草菅人命,火中取栗,沧海一粟,病入膏肓,

成语 的定义

成语 的定义

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一种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通常由四个字或更长的话语组成,具有一定的意义、结构、语法和用法特点。它通常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古代文献,有的来自民间谚语,有的来自文学作品,还有的来自宗教、哲学、历史等领域。例如,“亡羊补牢”、“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都是非常经典的成语,它们言简意赅,寓意深刻,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语境中。

成语的意义通常不是其组成词意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比喻或象征,具有一定的隐喻性。例如,“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刻舟求剑”比喻固守陈规,难以适应变化。

由于成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因此在文学、演讲、新闻、广告等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正确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有力,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同时,学习和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也是提高语言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以邻为壑的成语故事

以邻为壑的成语故事

以邻为壑的成语故事

是我国语言的瑰宝更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成语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以邻为壑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以邻为壑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后世尊称大禹,夏后氏首领,传说为帝颛顼的曾孙,黄帝轩辕氏第六代玄孙。他的父亲名鲧,母亲为有莘氏女修己。相传禹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禹死后安葬与浙江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现存禹庙,禹陵,禹祠。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都有来禹陵祭禹。

以邻为壑的成语故事的典故

大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土壤来堵水,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

禹带领百姓们在野外辛勤地工作了十三个年头,曾经三次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洪水,使江河通畅,东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来被淹没的土地,如今又变成了良田。

到了战国初,有个叫白圭的水利专家,也非常出名。什么地方河堤有了裂缝、漏洞、渗出水来,他一到就能修好。后来,他被请去魏国当相国,魏国的国君对他很。

有一次,来到魏国,白圭在会见他的时候,表露出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领,甚至自我吹嘘说:“我的治水本领已经超过大禹了!”

孟子是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当场驳斥他说:“你说错了,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水都流进大海,与己有利,与人无害。如今你治水,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当作大水沟,结果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与己有利,与人却有害。这种治水的方法,怎

2022年珠海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珠海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珠海科技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

答案)

一、填空题

1、会发翘舌音但发不好平舌音的人建议他们发音时把舌尖对准

______,反之,会发平舌音但发不好翘舌音的人建议他们把舌尖对准______。

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有______个

3、现代汉语词汇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它有不同的来源,如“驸马”是______词,“埋单”是______词,“克隆”和“WTO”是______词。

4、熟语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倒打一耙”属于______,“瞎子点灯”属于______,“胸有成竹”属于______。

5、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认知世界的工具,就与文化的关系来说,语言是______。

6、“萧伯纳说过,许多英国人终生不读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时教师逼迫他们背诵。由此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段话使用了______辞格;“旺才不老,三十出头,长得老面,才让相貌跑到了年龄的前面,并且蹭出一大截儿去。”这段话使用了______辞格。

7、__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

8、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籀文和______为典型代表。

9、汉语复句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______复句两大类型。

10、句子从语气上可以分为疑问、陈述、感叹和______共四种。

二、判断题

11、“大学”“船只”“地震”都是偏正型的复合词。()

12、词典一般只能收录词,不收大于词的单位。()

13、《说文解字》最早采用部首给汉字归部,将汉字归为214部。()

中华成语

中华成语

• 请把以下成语填完整(所填必是有关 动物的)
万(象)更新 心(猿)意马 打草惊(蛇) (鹤)立鸡群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黔(驴)技穷 (凤)毛麟角 信笔涂(鸦) 虎背(熊)腰 对(牛)弹琴 狼吞(虎)咽 抱头(鼠)窜 (狗)急跳墙 画(龙)点睛 指(鹿)为马 莺歌(燕)舞 (龙)争虎斗 千军万(马) 声名(狼)藉 (鸡)毛蒜皮 一箭双(雕) 如(鱼)得水 兔死(狐)悲 守株待(兔) 鸦(雀)无声
• 4、成语之最: • 参观成语博物馆。(连线) • 最长的一天 最尖的针 最难做的饭 最怪的动物 最高的人 最重的话 最快的速度 最大的变化 最宝贵的话 最宽的视野 包罗万象 顶天立地 金玉良言 虎头蛇尾 脱胎换骨 无米之炊 风驰电掣 无孔不入 一言九鼎 度日如年
• 4、成语之最:在括号里填写哪个成语比较合适
请同学们辨别下面哪些是成语、科学术 语、谚语、歇后语?
电杆上插鸡毛——好大的掸子(胆子)。
官本位主义。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曾经沧海难为水。
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中国成语的文化特色
1、成语中体现民族精神。
2、成语反映古人日常生活。
• • • • • • • • • • • • • •
2、反义词成语: 承上启下 内忧外患 小题大做 大公无私 前俯后仰 翻天覆地 弄假成真 舍近求远 化难为易 以攻为守 扬长避短 优胜劣汰 弃旧图新 明争暗斗 深入浅出 乐极生悲 里应外合 博古通今 生离死别 争先恐后 冷嘲热讽 早出晚归 拈轻怕重 弱肉强食 苦尽甘来 得不偿失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中正确运用成语核心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中正确运用成语核心技巧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一般来自典故、寓言和古代诗文等。对于成语的考查通常以辨析和搭配的情况出现,因此考生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把握,一是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二是正确地使用、运用成语。

由于成语是多年沿袭下来的固定搭配,因此在使用上比较缺乏理据性。考生首先要准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包括原意、引申义及比喻用法。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到技巧性,即结合题目表达的各种特点,通过比较成语的准确含义、感情色彩、特殊用法、使用范围、搭配特点、语法功能、语句的逻辑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筛选甄别。

关于上述核心技巧技巧的实际运用见下文中的历年真题讲解。

【例1】明代工艺品的名字大都先强调年号,然后再强调东西本身。但景泰蓝不是在景泰年间出现,而是在元代就出现了。到了景泰年间,皇家的重视使它______,因此有了今天这样一个通俗易懂且带有文学色彩的名字——景泰蓝。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日中天

B. 声名鹊起

C. 享誉中外

D. 名声大噪

【答案】B

【解析】一道成语辨析题。A项“如日中天”是指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B项“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C项“享誉中外”是指好的声名国内国外均知道。D项“名声大噪”是指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根据文段的表述可知景泰蓝早在元代就已出现,正是由于“皇家的重视”才使得景泰蓝的知名度得以迅速提高,B项最为符合文意。

【例2】研究发现,睡眠存在障碍与很多疾病有着难以______的联系。有时候通过改善睡眠状况,可连带对另一种疾病的治疗起到______的功效。

2022年西南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西南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西南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期末试卷B(有

答案)

一、填空题

1、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元音时,______;发辅音时, ______。

2、从汉字所记录的对象来看,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______。

3、从词演变的结果看,新义一般是旧义的______、______或转移。

4、熟语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倒打一耙”属于______,“瞎子点灯”属于______,“胸有成竹”属于______。

5、联想电脑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釆用了______ 的修辞手法。

6、北方方言包括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______。

7、东汉许慎的______把9353个汉字归为540部。

8、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字是______。

9、就词性来说,“突然”是______词,“忽然”是______词。

10、“你的手机呢”是一个______疑问句。

二、判断题

11、2“猩猩”是单纯词,“哥哥”是合成词。()

12、“怪可怜的”和“别怪他”,前后两个“怪”是多义词。()

13、简化汉字与繁体汉字都是一一对应的,如“车”和“車”。( )

14、“臧”的笔画是14笔

15、“他盼望我们不断进步”不是双宾语句。()

16、“浪费了一个上午”和“忙了一个上午”都是动补短语。()

17、“写这种稿子用不了多少心血,只是蚊子多,用了不少身血”运用了借代修辞格。( )

18、粤语是我国境内一种独立的语言。()

19、舌面声母不能跟合口呼韵母拼合。()

20、音位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三、选择题

21、古汉语的上声全浊声母字在现代汉语里是()。

百花宴……打一成语

百花宴……打一成语

百花宴……打一成语

汉语中的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特点。店铺为大家带来了成语猜谜,希望大家喜欢。

谜面:百花宴…… 打一成语

谜底:含英咀华

成语解释:

咀:细嚼,引申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成语造句:

1) 最后含英咀华:体验茶经过喉留下的清纯之味。

2) 特别是金庸灵活运用还珠小说中的奇妙素材,含英咀华,所过皆化;再采取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侠小说脱胎换骨,焕发新姿,普遍获得世人肯定与重视。

3) 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4) 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5) 民国以来,史家述作甚丰,穆著述尤富,遍涉中国文史哲艺,诸多别识,今后学人含英咀华,必将有更深远之影响。

6) 事实上,修仙者吸纳天地灵气,采撷日月精华,可谓是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们总会随身备着一些丹药,在含英咀华之际,也可以滋补真元,回复法力。

7) 黑暗中,秦凤凰摇了摇头,她实在想象不出、解释不了强人读诗时是什么样的一种原初状态和强人含英咀华时的化外意境。

8) 诗文精妙的地方都隐在字里行间,不下一番含英咀华的功夫,是无法体会的。

9) 读李贺的诗,要含英咀华,仔细玩味,方能有所体会。

10) 读叔本华的书,我们不能囫囵吞枣,要含英咀华。

11) 读李贺的诗,要含英咀华,仔细玩味,才能有所体会。

12) 徐志摩的诗值得含英咀华。

13) 雷瑾细心的揣摩,默记在心,含英咀华。

14) 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到含不住时再吞下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成语的构造 、 (1)并列结构 ) 如:光明磊落 抑扬顿挫 切磋琢磨 (2)偏正结构 ) 如:世外桃源 孜孜不倦 循循善诱 (3)动宾结构 ) 如:好为人师 包罗万象 另开生面 (4)补充结构 ) 如:重于泰山 (5)主谓结构 ) 如:胸有成竹 天花乱坠 毛遂自荐 轻于鸿毛 问道于盲
5、成语的运用 、 成语言简意赅,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使言语简洁, 成语言简意赅,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使言语简洁,增强语言 的表达效果。 的表达效果。 运用成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运用成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理解成语的意义。 ) 要理解成语的意义。 振聋发聩的实际意义是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如:振聋发聩的实际意义是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披荆斩棘的实际意义是指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 路上扫除 障碍。 障碍。 (2) 成语是凝固结构,一般必须沿用原型,不能随意变换和增 ) 成语是凝固结构,一般必须沿用原型, 减其中的成分。 不能把“螳臂当车”改为“螳螂当车” 减其中的成分。 如:不能把“螳臂当车”改为“螳螂当车”。 (3) 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字音,必须分辨清楚,不能写错读 ) 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字音,必须分辨清楚, 错。 病入膏肓” 不能写成“ 如:“病入膏肓” 的“肓”不能写成“盲”或“育”。
(2)谐音歇后语 ) 前一部分说出一种事实或现象, 前一部分说出一种事实或现象,后一部分借助音同音近来 表达真意,这是一种“言在此意在彼” 妙语双关的现象。 表达真意,这是一种“言在此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如: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 ——好大的掸 韭菜拌豆腐——一一青( 韭菜拌豆腐——一一青(清)二白 ——一一青 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上鞋不用锥子——针 —— 外甥打灯笼——照舅(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照舅
3、成语的来源 、 (1) 神话寓言 ) 山海经北山经 北山经》 如: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山经》) 高僧传》 天花乱坠 (《高僧传》) (2) 历史故事 ) 世说新语假谲 假谲》 如: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 假谲》) 完璧归赵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诗文语句 ) 论语 述而》 如:学而不厌 (《论语 述而》) 孟子 告子上》 舍生取义 (《孟子 告子上》) (4) 口头俗语 ) 如:狼子野心、众志成城、千夫所指等来自古代俚语。 狼子野心、众志成城、千夫所指等来自古代俚语。
二、惯用语 1、 惯用语的含义: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 惯用语的含义: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2、惯用语大多数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 、惯用语大多数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 例如: 例如: 动宾式: 动宾式:甩石头 掺沙子 挖墙脚 打棍子 吹牛皮 钻空子 拉后腿 炒鱿鱼 挤牙膏 偏正式: 偏正式: 下马威 马后炮 半瓶醋 主谓式:天晓得 开门红 狗扯皮 主谓式:
3、习惯用语的主要特征 、 (1)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通俗活泼,生动形象,有一定的修 )具有明显的口语色彩,通俗活泼,生动形象, 辞作用。 辞作用。 (2)在意义方面,具有相对的整体性,除了基本意义外,往往 )在意义方面,具有相对的整体性,除了基本意义外, 有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有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比喻暗地里向领导反映情况, 如:打小报告 比喻暗地里向领导反映情况,而且往往是不 实的情况,贬义。 真 实的情况,贬义。 (3)在结构方面,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但凝固程度不是很强, )在结构方面,具有相对的固定性,但凝固程度不是很强, 表现为改换成分、扩展、变换词序、改变结构等。 表现为改换成分、扩展、变换词序、改变结构等。 如:耳旁风——耳边风 耳旁风——耳边风 —— 打边鼓——敲边鼓 打边鼓——敲边鼓 ——
第七节 熟语
一、成语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 、 语。 如: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 削足适履 不耻下问 问道于肓 落花流水 夜郎自大 李代桃僵 振聋发聩 叶公好龙 唇亡尺寒 一衣带水 殃及池鱼 叠床架屋 孤掌难鸣 画蛇添足
2、成语的特征 、 (1) 意义的整体性 ) 成语在意义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 成语在意义上与一般固定短语不同,它的意义往往并非其构 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 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 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 如:破釜沉舟—— 表面意义是“砸破钣锅沉下船”,实际 破釜沉舟—— 表面意义是“砸破钣锅沉下船” 意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意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2) 结构的凝固性 ) 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凝固的。 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凝固的。其构成成分和结 构成分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Hale Waihona Puke Baidu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 构成分都是固定的,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 如:任重道远,不能变换为“道远任重”。 任重道远,不能变换为“道远任重”
3、歇后语的作用 、 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但生动有 严肃不足。 余,严肃不足。 从意义上看,有的反映了落后腐朽甚至反动的思想意识或格 从意义上看, 调不当的庸俗低级趣味,因此,在庄严、悲痛的场合, 调不当的庸俗低级趣味,因此,在庄严、悲痛的场合,一般不宜 使用。 使用。 文章或说话中,适当地恰当地运用歇后语, 文章或说话中,适当地恰当地运用歇后语,能深入浅出地说 明事理,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使语言清新活泼,富于表现力和 明事理,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使语言清新活泼, 感染力。 感染力。 如: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 “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三、歇后语 1、歇后语的含义 、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 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 头用语。 的口 头用语。 2、歇后语的类型 、 (1)喻意歇后语 ) 前一部分是打个比方,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 前一部分是打个比方,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 点出比喻的意义。 点出比喻的意义。 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显其能)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显其能) ——各显神通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