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doc
剪力墙截面设计和构造要求
(四)洞口配筋
(二)、(三)、(四)具体内容,课后自读
4.8.4 抗震墙的延性设计要求
延性剪力墙的设计原则
1)强墙弱梁 连梁屈服先于墙肢屈服,通过连梁的塑性 变形耗散地震能量。 2)强剪弱弯 适当提高塑性铰范围及其以上相邻范围的 抗剪承载力,实现墙肢强剪弱弯、避免墙 肢剪切破坏;连梁也应为强剪弱弯。
1 s fy b 1
配筋计算 ●对称配筋 As=A’s 直接求ξ→求As, A’s ●非对称配筋 按端部构造配筋要求给定As →求ξ→求A’s
3. 偏心受拉承载力计算
h a 大偏心受拉 2 h e0 a 小偏心受拉 2 e0
●大偏心受拉 截面部分受拉, 应力分布与大偏压相同 忽略受压区及中和轴附近分布钢筋作用的假定 也相同 基本公式与大偏压相似, 仅轴力的符号不同
RE :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取 RE=0.85
三 正截面强度计算
方法:与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构件相同 1.偏心受压 (1)大、小偏心受压的判别 当ξ ≤ξ b为大偏心受压 当ξ >ξ b为小偏心受压 ξ 为墙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b为墙肢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平截面假设→截面应变呈直线分布→ξ b
●小偏心受拉 受压区很小 x≤2a’ 按全截面受拉假定配筋 近似公式校核承载能力(对称配筋)
N 1 e0 1 N ou M wu M wu As f y ( hw 0 a' ) 0.5hw 0 Asw f yw
其中 : N ou 2 As Asw f yw
考虑地震作用时; 各类情况中的承载力验算 公式右边都乘以1/γRE
9度一级按式(7.2.6-2)调整
MWua V 1.1 VW MW 计算值; MWua — 剪力墙正截面抗震受弯 承载力,应考虑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采用实配纵筋 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 和组合的轴力设计 值等计算。有翼墙时应 计入墙两侧各一倍 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 钢筋。 (7.2.6 - 2)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用于抵抗水平地震力和风荷载的重要构造形式之一、它通过墙体的抗拉和抗剪能力来传递地震或风载作用,并将其分散到结构的其他部分。
在剪力墙的设计和施工中,配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剪力墙中配筋构造的要求。
一、配筋选材要求剪力墙中的主筋和箍筋是承受墙体受力的关键部分,因此在配筋构造的选择上应具备以下几个要求:1.主筋选材主筋应选用高强度钢筋,一般为HRB335或HRB400级别的钢筋。
这样的钢筋强度较高,能够提供较大的抗拉和抗弯能力,保证剪力墙的稳定性。
2.箍筋选材箍筋是剪力墙中起到固定主筋位置、提高墙体抗剪能力的关键部分。
一般情况下,箍筋可以选择HRB335或HRB400级别的钢筋,也可以采用混凝土钢筋焊接网。
二、主筋与箍筋的布置要求在剪力墙的设计中,主筋和箍筋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要求如下:1.主筋布置要求主筋的布置应均匀、密集,穿过整个剪力墙的高度。
一般主筋直径为16mm或20mm,具体的布置数量根据剪力墙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2.箍筋布置要求箍筋的布置旨在提高剪力墙的刚度和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箍筋按照等间距的原则布置,一般间距不超过200mm。
箍筋直径一般为6mm或8mm,具体的布置数量和间距需要根据剪力墙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三、节点处的加固要求剪力墙的节点处是其重要的抗震和抗剪部位,因此在节点处需要进行加固和优化设计,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具体要求如下:1.节点处的纵向钢筋应加多,可以采用加粗钢筋的方式增大截面面积,以提高节点的抗剪能力。
2.节点处的横向钢筋(箍筋)布置应密集,可以增加箍筋数量或增加箍筋的直径,以提高节点的抗震能力。
3.节点处的混凝土宜采用高强度或高性能混凝土,以提高节点的抗剪和承载能力。
四、预留洞口处理要求在剪力墙中可能需要预留洞口供穿线或管道走向等需要,这时对洞口的处理应具备以下要求:1.洞口应尽量位于剪力墙在高度和平面布置上较为中央的位置,避免柱子和墙体交界处及支撑点附近设置。
剪力墙及简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
剪力墙及简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1 连梁沿上、下边缘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且配筋不宜少于212;交叉斜筋配筋连梁单向对角斜筋不宜少于212,单组折线筋的截面面积可取为单向对角斜筋截面面积的一半,且直径不宜小于12mm;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和对角暗撑连梁中每组对角斜筋应至少由4根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筋组成。
2 交叉斜筋配筋连梁的对角斜筋在梁端部位应设置不少于3根拉筋,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连梁宽度和200mm的较小值,直径不应小于6mm;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应在梁截面内沿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设置双向拉筋,拉筋应勾住外侧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对角暗撑配筋连梁中暗撑箍筋的外缘沿梁截面宽度方向不宜小于梁宽的一半,另一方向不宜小于梁宽的1/5;对角暗撑约束箍筋的间距不宜大于暗撑钢筋直径的6倍,当计算间距小于100mm时可取100mm,箍筋肢距不应大于350mm。
除集中对角斜筋配筋连梁以外,其余连梁的水平钢筋及箍筋形成的钢筋网之间应采用拉筋拉结,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400mm。
3 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宜按本规范第11.3.6条和第11.3.8条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对角暗撑配筋连梁沿连梁全长箍筋的间距可按本规范表11.3.62中规定值的两倍取用。
4 连梁纵向受力钢筋、交叉斜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E,且不应小于600mm;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
5 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可作为连梁的纵向构造钢筋在连梁范围内贯通。
当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的面积配筋率尚不应小于0.3%。
剪力墙构造要求
剪力墙构造要求1. 剪力墙的水平、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剪力墙的水平、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2. 墙肢轴压比限值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一、二、三级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过表2.5-2的限值。
注:剪力墙轴压比指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
一、二、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大于表2.5-3规定时,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2.5-5条的规定;除上面所列部位外,剪力墙应按表2-5-4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剪力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3. 暗柱纵筋最小配筋量暗柱纵筋最小配筋量注:1 对其他部位,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倍,转角处宜设置箍筋;2 当端柱受集中荷载时,应满足框架柱的配筋要求。
注意:程序中按照暗柱的普通部位处理。
4. 约束边缘构件配箍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对图2.5-1所示暗柱、端柱、翼墙与转角墙分别不应小于图阴影部分面积的1.2%、1.0%和1.0%。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及其配箍特征值λv注:1. 两侧翼墙长度小于其厚度3倍时,视为无翼墙剪力墙;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2.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除满足2.5-5的要求外,且不宜小于墙厚和400mm;当有墙柱、翼墙和转角墙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mm;3. hw为剪力墙的墙肢截面高度。
图2.5-1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剪力墙配筋
剪力墙配筋与设计剪力墙配筋设计中,包括有墙体(墙身)配筋、墙端暗柱配筋、墙体暗梁配筋。
(1)墙身配筋(最小配筋率)(配筋间距)墙身配筋比较简单,要同时满足构造配筋和计算书配筋要求。
《抗震规范》:(《混规》P194 11.7.14)P66 6.4.3 抗震墙竖向、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2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
《高层规范》:P90 7.2.17 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
《抗震规范》:(《混规》P194 11.7.15)P66 6.4.4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落地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 抗震墙厚度大于140mm时,其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双排分布钢筋间的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3 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宜大于墙厚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
《高层规范》:P90 7.2.18 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间距均不宜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
7.2.19 房屋顶层剪力墙、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剪力墙、端开间纵向剪力墙以及端山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5%,间距均不应大于200mm。
剪力墙的墙身钢筋分有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
在剪力墙结构中,水平分布钢筋居外侧,竖向钢筋居内侧,水平分布钢筋为主要钢筋,拉筋把横竖两种钢筋拉结在一起。
剪力墙钢筋要求
1000
800
500
300
250
200
250
1500
1250
1000
625
375
313
250
300
1800
1500
1200
750
450
375
300
350
2100
1750
1400
875
525
438
350
400
2400
2000
1600
1000
600
500
400
(1)高规10.2.19: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的水平和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抗震设计不应小于0.3%→200厚需300(8@150);250厚需375(10@200);300厚需450(8@100);350厚需525(10@150);400厚需600(12@150)
一级抗震678度A级高度
纵筋
最小直径
最大间距
配筋面积
约束边缘构件
≥16
≤200
≥0.012Ac;816
构造边缘构件
底部加强区
≥16
≤200
≥0.010Ac;616
其他部位
≥14
≤200
≥0.008Ac;614
箍筋、拉筋
最小直径
竖向最大间距
水平最大间距
约束边缘构件
≥8
≤100
≤300;2倍纵筋间距
构造边缘构件
(2)错层交接处墙体的水平和竖向分布筋最下配筋率不应小于0.5%→200厚需500(10@150);250厚需625(12@150);300厚需750(12@150);350厚需875(12@125);400厚需1000(12@100;14@150)
剪力墙配筋(新手实用)
剪力墙如何根据SATWE计算结果配筋(你是怎么配的?)2013.12.11|假设此楼层为构造边缘构件,剪力墙厚度为200,剪力墙显示“0”是指边缘构件不需要配筋且不考虑构造配筋(此时按照高规表7.2.16来配),当墙柱长小于3倍的墙厚或一字型墙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时,按柱配筋,此时表示柱对称配筋计算的单边的钢筋面积。
水平钢筋:H0.8是指Swh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cm2),Swh范围指的就是Satwe 参数中的墙水平分布筋间距,是指的双侧的,先换算成1米内的配筋值,再来配,比如你输入的间距是200 mm ,计算结果是H0.8,那就用0.8*100(乘以100是为了把cm2转换为mm2)*1000/200=400mm2 再除以2 就是200mm2 再查板配筋表就可以了所以配8@200面积250>200 满足要求了!(剪力墙厚度为200,直径8间距200 配筋率=2*50.24/(200*200)=0.25%,最小配筋率为排数*钢筋面积/墙厚度*钢筋间距)。
竖向钢筋:计算过程1000X200X0.25%=500mm2,同样是指双侧,除以2就是250mm2,Φ8@200(面积251mm2)足够。
Satwe参数中的竖向配筋率是可根据工程需要调整的,当边缘构件配筋过大时,可提高竖向配筋率。
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间距应该和箍筋(拉筋)的选用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墙的钢筋为构造钢筋,不过在屋面层短墙在大偏心受压下有时配筋很大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0.3%进行计算是不对的。
应该填0.25%(或者0.20%)。
如果填了0.3%,实际配了0.25%,则造成边缘构件主筋配筋偏小。
墙竖向分布筋按你输入配筋率,水平配筋按你输入的钢筋间距根据计算结果选筋。
规范规定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级时均不应小于0.25%,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0%,此处的“配筋率”为水平截面全截面的配筋率,以200mm厚剪力墙为例,每米的配筋面积为:0.25% x 200 x 1000 = 500mm2,双排筋,再除以2,每侧配筋面积为250mm2,查配筋表,φ8@200配筋面积为251mm2,刚好满足配筋率要求。
剪力墙配筋
PKPM中墙的H1.5-18.0什么意思?
H是horizon的缩写,指水平方向。
后面的1.5就是墙身水平钢筋的配筋面积,指在你设定的钢筋间距范围(默认是150)内,两排钢筋的总面积为1.5平方厘米。
也就是需要2排直径10的钢筋。
后面的18.0是墙身竖向钢筋的配筋量。
一般只有地下室外墙和人防墙等承担平面外荷载的墙体才会有这个数值。
指在1米宽度范围内,两排钢筋的总配筋量为18平方厘米。
也就是说大约直径12的钢筋间距120的样子。
如果是地下室外墙,这个配筋量是比较小的。
由于SATWE计算不考虑裂缝宽度,所以算出来的地下室外墙竖向钢筋普遍偏小,比较不安全,不应采用这个计算结果,应该手算或者用其他软件验算裂缝宽度。
剪力墙、柱、板的配筋率
引言概述:剪力墙、柱、板的配筋率是指在结构设计中,对于承受水平力的结构组件,如何合理确定其受剪配筋的比例。
合理的配筋率可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从剪力墙、柱和板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其配筋率的设计原则和考虑因素。
正文内容:一、剪力墙的配筋率1.剪力墙的作用原理2.剪力墙的设计原则3.剪力墙的配筋率计算方法4.影响剪力墙配筋率的因素5.合理选择剪力墙配筋率的实例二、柱的配筋率1.柱的受压和受拉配筋2.柱的弯曲和剪切配筋3.柱的配筋率计算方法4.影响柱配筋率的因素5.柱的配筋率与使用性能的关系三、板的配筋率1.板的受弯和剪切配筋2.板的受弯钢筋的布置形式3.板的配筋率计算方法4.影响板配筋率的因素5.板的配筋率与变形和开裂控制的关系四、剪力墙、柱、板配筋率的协调设计1.剪力墙、柱、板配筋率的关系和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2.考虑剪力墙、柱、板相互协作的配筋率优化方法3.配筋率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4.配筋率的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5.配筋率协调设计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五、配筋率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1.配筋率优化的目标和方法2.新材料和技术对配筋率设计的影响3.配筋率与结构轻量化、可持续性设计的关系4.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对配筋率设计的要求5.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总结:通过对剪力墙、柱、板的配筋率进行详细阐述,可以发现在结构设计中,配筋率的合理确定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剪力墙、柱、板的受力情况、结构整体性能、变形和开裂控制等多个因素,合理选择配筋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新材料和技术的应用、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对设计的要求以及结构轻量化和可持续性设计的趋势也将对配筋率的设计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
因此,配筋率设计的优化和未来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剪力墙拉结筋的布置方式
剪力墙拉结筋的布置方式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抗震构件,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有效地承受剪力力,保护建筑物的安全。
而剪力墙的拉结筋布置方式则直接影响着剪力墙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剪力墙拉结筋的布置方式。
1. 剪力墙的拉结筋布置位置剪力墙的拉结筋应该布置在墙体的正面和背面,以增加墙体的受力面积和受力能力。
拉结筋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拉结筋应尽可能靠近剪力墙的边缘,以提高受力效果。
- 拉结筋的布置应均匀,不能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
2. 拉结筋的数量和直径剪力墙的拉结筋数量和直径的确定需要考虑墙体的高度、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等因素。
一般来说,拉结筋的数量应根据墙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布置。
拉结筋的直径一般为12mm或16mm,具体直径的选择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构造的要求进行确定。
3. 拉结筋的间距和间隔拉结筋的间距和间隔也是影响剪力墙受力性能的重要因素。
拉结筋的间距应根据墙体的高度和拉结筋的直径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布置,一般来说,拉结筋的间距不宜大于600mm,间隔不宜大于300mm。
同时,拉结筋的间距和间隔应保持一致,以保证墙体的受力均匀。
4. 拉结筋的连接方式拉结筋与墙体的连接方式也是影响拉结筋布置的重要因素。
拉结筋可以通过焊接、穿透或扣压等方式与墙体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选择。
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式,都应确保连接牢固可靠,以保证拉结筋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5. 拉结筋的长度和弯曲拉结筋的长度和弯曲也是影响拉结筋布置的重要因素。
拉结筋的长度应根据墙体的高度和拉结筋的直径进行合理的计算,一般来说,拉结筋的长度应不小于墙体高度的1/5。
同时,拉结筋的弯曲应保持一定的角度,以增加拉结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
剪力墙拉结筋的布置方式是保证剪力墙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
在布置拉结筋时,应根据墙体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布置,确保拉结筋的数量、直径、间距、间隔、连接方式、长度和弯曲等参数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剪力墙、柱、板配筋率
剪力墙、柱、板配筋率剪力墙(纯剪力墙)1剪力墙截面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区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3参数指标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时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此项需在建模阶段控制)。
剪力墙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剪力墙分布筋布置1》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2》分布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4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轴压比对于剪力墙结构,底部楼层墙肢截面的轴压比,一级(9度)大于0.1、一级(7、8度)大于0.2、二三级大于0.3时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小于以上情况均设构造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截面尺寸按照《高规》图7.2.16确定,注意不要按照《抗规》确定截面尺寸,因为《抗规》中构造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比《高规》短;纵向钢筋配筋率及箍筋直径和间距均按《抗规》表6.4.5-1取用即可,构造边缘构件箍筋无体积配箍率要求。
约束边缘构件约束构件根据轴压比和所在墙体的类型及长度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在结合规范中的图示来确定最终的约束边缘构件截面尺寸;纵筋配筋量直接PKPM计算结果配筋,最小配筋量结合《抗规》表6.4.5-3确定;箍筋结合《抗规》表6.4.5-3中,有轴压比查配箍率特征值,进而得出体积配箍率最小值;箍筋间距也查该表。
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
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
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钢筋规格和数量:根据规范要求,剪力墙竖向钢筋应采用HRB400级或HRB500级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
钢筋的数量根据墙厚和抗震等级确定,一般不少于两排。
2.钢筋布置:剪力墙竖向钢筋应沿墙全长布置,上下间距根据墙厚和钢筋直径确定,一般不大于600mm。
在墙的两端,钢筋应加密,加密长度根据抗震等级确定,一般为1.5倍墙厚。
3.钢筋锚固:剪力墙竖向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小于30d(d为钢筋直径)。
在基础中,锚固长度可适当增加,以保证钢筋在基础中的稳定性。
4.钢筋连接:剪力墙竖向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一般情况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方式。
焊接时,应采用双面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5.基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础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基础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对钢筋进行保护。
6.防雷接地:剪力墙基础应设置防雷接地装置,以确保建筑物的防雷安全。
接地装置应与基础钢筋连接,连接方式应符合规范要求。
总之,剪力墙竖向钢筋在基础中的构造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
进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墙柱板实际工程配筋要求
1 截面尺寸 四级或不超过 2 层时不宜小于 300mm,圆柱不宜小于 350mm; 一二三级且超过 2 层时不宜小于 400mm,圆柱不宜小于 450mm;长宽比不
宜大于 3。
2 柱截面控制指标 剪跨比
剪跨比宜大于 2(可用柱净高除以截面长边来>4 来确定,净高指层高减梁 高)。 轴压比限值
箍筋加密区范围: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 1/6 和 500mm 较大值;底层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 1/3;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剪跨比小于 2 的柱、框支柱、一二级角柱取全高,注意,三四级角柱没有全 高加密要求,但是计算的时候还是要按角柱计算的。
4 其它 柱的绑扎接头应避开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对于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短柱),
箍筋 1》箍筋直径 一级不小于 10mm,二三级不小于 8mm,四级不小于 6mm,柱根(嵌 固部位)处不小于 8mm;不应小于 d/4(d 为最大纵筋);
2》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一级不大于 6d、100,二级不大于 8d、100,三四级 不大于 8d、150、柱根 100,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不应大于 100;
按《抗规》表 6.3.6 取用,注意看表下注释;【轴压力设计值除以柱截面 积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乘积的比值。】 配筋率
单侧配筋率不应小于 0.2%; 一级框架剪跨比不大于 2 时,单侧配筋率不应大于 1.2%,框架柱和框支柱 的全截面配筋率最小按《抗规》表 6.3.7-1 取值(表中分边柱、中柱、角柱和框 支柱来确定配筋率,注意看表下注释),框架柱最大配筋率不应大于 5%; 另外,建造于Ⅳ类场地的较高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增加 0.1%;【注意:模型计 算值未考虑全截面配筋率是否满足该表中数值,故需要自行核对总最小配筋率】。
剪力墙、柱、板的配筋率
剪力墙(纯剪力墙)1剪力墙截面一般部位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5。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2底部加强区墙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无端柱或翼墙时,一二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2;三四级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
3参数指标轴压比一级时9度不宜大于0.4,7、8度时不宜大于0.5;二三级时不宜大于0.6(此项需在建模阶段控制)。
剪力墙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墙的竖向、水平分布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0%。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3%。
剪力墙分布筋布置1》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竖向和水平分布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2》分布筋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
4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轴压比对于剪力墙结构,底部楼层墙肢截面的轴压比,一级(9度)大于0.1、一级(7、8度)大于0.2、二三级大于0.3时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小于以上情况均设构造边缘构件。
构造边缘构件截面尺寸按照《高规》图7.2.16确定,注意不要按照《抗规》确定截面尺寸,因为《抗规》中构造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比《高规》短;纵向钢筋配筋率及箍筋直径和间距均按《抗规》表6.4.5-1取用即可,构造边缘构件箍筋无体积配箍率要求。
约束边缘构件约束构件根据轴压比和所在墙体的类型及长度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长度,在结合规范中的图示来确定最终的约束边缘构件截面尺寸;纵筋配筋量直接PKPM计算结果配筋,最小配筋量结合《抗规》表6.4.5-3确定;箍筋结合《抗规》表6.4.5-3中,有轴压比查配箍率特征值,进而得出体积配箍率最小值;箍筋间距也查该表。
剪力墙配筋结果说明与设计——必看
1、 satwe 结果中的水平分布筋面积sw A 为水平分布筋间距Swh 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即一层中水平分布筋的面积,而一层中可以有2排、3排、4排。
2、 Swh 可以在satwe 前处理菜单中查看:3、 PKPM 算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时构造配筋率为0.25%(为一层中的配筋率,按1m算时为总的配筋面积,而非单排的配筋面积)200厚墙:Swh 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即一层中):2200mm Swh =2210.1100200200%25.0%25.0cm mm bS A wh s ==⨯⨯==配置2排时:即有两根钢筋,一根钢筋的面积为:220505.020.1mm cm A s ===,故至少8φ 配筋即为200@8φ4、 如果计算出来是1.3,则按2200mm Swh =时,2206565.023.1mm cm A s ===至少用10φ,即200@10φ;此时如果用150的间距,则20/075.48200150mm A A s s ==,可以用到8φ,此时配筋为150@8φ5、 算出一层的配筋面积1s A 后,则1m 高范围内水平钢筋的面积即为111520010001000s s s A A A Swh mm == 构造配筋时,若取2200mm Swh =,则1m 高范围内水平钢筋的面积: 210.55cm A A s s == 2排配筋时:单排的配筋面积为215.22cm A A s s ==, 故只需配置200@8φ即可。
总结6、 200厚墙:构造配筋时:0.25% Swh 范围内的水平分布筋面积(即一层中): 2200mm Swh =2210.1100200200%25.0%25.0cm mm bS A wh s ==⨯⨯== 配置2排时:即有两根钢筋,一根钢筋的面积为: 220505.020.1mm cm A s ===,故至少8φ 配筋即为200@8φ7、 1m 内总的配筋面积为)(1000112min min 1m m b bS Swh m A Swh m A wh s sρρ⨯=⨯=⨯= 1m 内单排的配筋面积为 2100021212min min 11b m m bS Swh m A Swh m A A wh s s s ρρ⨯=⨯=⨯== 构造配筋时: 1m 内总的配筋面积为)(5001000200%25.02mm A s =⨯⨯= 1m 内单排的配筋面积为212502m m A A s s == 故配筋为200@8φ。
剪力墙钢筋配筋要求
引言概述:剪力墙钢筋配筋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钢筋配筋的基本原则、墙体尺寸和布置、钢筋的种类及属性、钢筋的间距要求和配筋的钢筋排列方式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钢筋配筋的基本原则1.结构安全性原则:钢筋配筋应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和使用规范的技术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经济性原则:钢筋配筋应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材料,提高建筑的经济性。
3.施工可行性原则:钢筋配筋应符合施工工艺要求和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材料可得性原则:钢筋配筋应在市场上容易获取的材料范围内进行,以保证工程进度。
二、墙体尺寸和布置1.墙体尺寸:剪力墙的尺寸应根据结构设计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既要满足结构强度要求,又要满足建筑施工的可行性。
2.墙体布置:剪力墙的布置应合理,避免剪力墙之间距离过小或过大,并考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均布荷载的传递。
三、钢筋的种类及属性1.普通钢筋:主要用于一般结构的配筋,具有较好的塑性和可焊性。
2.受拉钢筋:用于承受拉力的钢筋,通常呈直线状或弯折状。
3.箍筋:用于加强混凝土构件的抗震能力和抗剪能力,一般呈环形或直线状。
4.肋筋:用于提高混凝土构件的粘结性能和抗裂能力,具有凸起的肋条。
四、钢筋的间距要求1.受压钢筋的间距:受压钢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钢筋受力均匀分布。
2.箍筋的间距:箍筋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受剪垂直度和抗震性能。
3.钢筋与墙体边界的间距:钢筋与墙体边界的间距应满足规范要求,以保证钢筋的覆盖层和混凝土的保护层。
五、配筋的钢筋排列方式1.径向排列:钢筋沿墙体高度方向排列,能够提供较好的纵向受力和抗弯承载能力。
2.环向排列:钢筋围成环形排列,能够提供较好的剪力承载和抗震能力。
3.环径向交叉排列:钢筋在墙体高度和环向交叉排列,能够提供较好的纵向受力、剪力承载和抗震性能。
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
剪力墙中配筋构造要求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以供参考。
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墙应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当其厚度不大于160mm时,也宜配置双排分布钢筋网。
双排分布钢筋网应沿墙的两个侧面布置,且应采用拉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的600mm.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
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
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测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15d后截断。
在转角墙端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
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5、剪力墙墙肢两端的竖向受力钢筋不宜少于4A12的钢筋或2A16的钢筋;沿该竖向钢筋方向宜配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墙洞口上、下两边的水平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宜小于洞口截断的水平分布钢筋总面积的1/2.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剪力墙洞口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
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在顶层洞口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相同的箍筋。
门窗洞边的竖向钢筋应接受拉钢筋锚固在顶层连粱高度范围内。
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2%.结构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宜适当提高。
剪力墙中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可适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