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八年级上 数学 勾股定理 常考题型分类汇总 知识点经典例题变式题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章节知识点
题型六 探索性问题
例6:我国估计《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勾三股四弦五”,下面我们来探究下两类特殊的勾股数:
题型三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说理
例3:如图,在△ABC中,AB=13cm,BC=10cm,中线AD=12cm,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题型四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确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例4:如图,在△ABC中,D为BC的中点,AB=5,AD=6,AC=13,试说明AD与AB的位置关系
题型五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题型六 运用方程思想解题
例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为5cm,另一条直角边比斜边短1cm。求它的斜边长。
题型七 分类讨论题
例7:在△ABC中,AB=15,AC=13,高AD=12,求△ABC的周长.
【误区警示】
误点1 不能用图形面积表示代数式之间的数量关系,导致出现错误
例1: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尺拼接成的图形,设三角尺的直角边长分别为 ,则这两个图形能验证的等式是( )
A.4组 B.3组 C.2组 D.1组
【典例展示】
题型一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1: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且满足 ,则△ABC是( )
A.以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B.以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C.以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D.非直角三角形
题型二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计算
例2:如图,在△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AB=13,AD=12,AC=15,BD=5,求DC的长
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勾股定理基本题型总结(经典全面)
CA BDBAC DB专题复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考点一、勾股定理定义: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解释: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古时候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为“股”,斜边称为“弦”)典型例题例题1、(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5,BC=12,求AB的长。
(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25,AC=20,求BC的长。
常见的勾股数:3,4,5;5,12,13;6,8,10等技巧总结:利用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可求第三边;一般情况下,用a,b 表示直角边,c表示斜边,则有a2+b2=c2,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的变式。
例题2、一个零件的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C=3,AB=4,BD=12,求CD的长.例题3、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ABC中,AB=10,BC=21,AC=17,求BC边上的高。
技巧总结:有时某些线段不可以直接写出来,可以用数学转化的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再求出答案,也可以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去求。
例题4、如图,台风过后某小学的旗杆在B处断裂,旗杆顶部A落在离旗杆底部点C8米处,已知旗杆长16米,则旗杆是在距底部多少米处断裂?技巧总结:要用勾股定理的变形公式。
例题5、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 2+b 2=c 2。
技巧总结: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左边S=4×21ab +c 2,右边S=(a+b )2,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4×21ab +c 2=(a+b )2 对应的课堂练习: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B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则a 2+b 2=c 2C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 90=∠A ,则a 2+b 2=c 2D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 90=∠C ,则a 2+b 2=c 22. △ABC 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 、b 、c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c b a =+ B.c b a >+ C.c b a <+ D.222c b a =+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边长为25 B .三角形周长为25C .斜边长为5D .三角形面积为20 4.在R t A B C ∆中, 90=∠C , (1)如果a =3,b =4,则c = ; (2)如果a =6,b =8,则c = ; (3)如果a =5,b =12,则c = ;(4) 如果a =15,b =20,则c = .5.如图,三个正方形中的两个的面积S 1=25,S 2=144,则另一个的面积S 3为_______1.如图,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⑴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⑵若D 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 ;⑶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⑷三边之间的关系: 。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常考题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试热点题型)汇总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梳理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理解:①全等三角形形状与大小完全相等,与位置无关;②一个三角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仍然全等..;③三角形全等不因位置发生变化而改变。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⑴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理解:①长边对长边,短边对短边;最大角对最大角,最小角对最小角;②对应角的对边为对应边,对应边对的角为对应角。
⑵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⑶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对应中线、角平分线、高线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①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②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③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⑤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⑴已知两边:①找第三边(SSS);②找夹角(SAS);③找是否有直角(HL).⑵已知一边一角:①找一角(AAS或ASA);②找夹边(SAS).⑶已知两角:①找夹边(ASA);②找其它边(AAS).常考题型汇总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CBE 的是()A、∠A=∠CB、AD=CBC、BE='DF'D、AD∥BC2.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B=∠C,那么补充下列条件后,不能判定△ABE≌△ACD 的是( )A、AD=AEB、BE=CDC、∠AEB=∠ADCD、AB=AC3.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D.AD∥BC,且AD=BC4.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证明△ABD≌△ACD的是()A.BD=DC,AB=ACB.∠ADB=∠ADC,BD=DCC.∠B=∠C,∠BAD=∠CADD.∠B=∠C,BD=DC5.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1等于()A.72°B.60°C.50°D.58°6.在△ABC中和△DEF中,已知AC=DF,∠C= ∠F,增加下列条件后还不能判定△ABC≌△DEF 的是()A.BC=EF B.AB=DE C.∠A= ∠D D.∠B= ∠E7.(3分)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ACD的条件是()A.AB=AC B.BD=CD C.∠B=∠C D.∠BDA=∠CDA二、填空题1.如图,△ABC≌△ADE,∠B=100°,∠BAC=30°,那么∠AED=________°.2.如图所示,已知△ABC≌△ADE,∠C=∠E,AB=AD,则另外两组对应边为________,另外两组对应角为________.3.如图,△ACE≌△DBF,点A、B、C、D共线,若AC=5,BC=2,则CD的长度等于________.4.如图,AB=AD,只需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就可以判定△ABC≌△ADE.5.△ABC中,AB=AC=12厘米,∠B=∠C,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若点Q的运动速度为v厘米/秒,则当△BPD与△CQP全等时,v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如图,已知△ABC≌△BAD,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OC=OD.2.如图,AB=CB,BE=BF,∠1=∠2,证明:△ABE≌△CBF.3. 已知:如图,点D、E在BC上,且BD=CE,AD=AE,求证:AB=AC.4 已知: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 C,AB=DE,BC=EF,求证:△ABC≌△DEF.5.已知:BE⊥CD,BE=DE,BC=DA,求证:①△BEC≌△DEA;②DF⊥BC.BCDEFABC EF AACD E6.如图,在△ABE 中,AB =AE,AD =AC,∠BAD =∠EAC, BC 、DE 交于点O.求证:(1) △ABC ≌△AED ; (2) OB =OE .第二章 轴对称知识点梳理1、 轴对称图形相对一个图形的对称而言;轴对称是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而言。
勾股定理中的常考问题(6种类型48道)—202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解析版)
勾股定理中的常考问题6种类型48道【类型一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1.如图,将长方形ABCD沿着AE折叠,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已知AB=8,BC=10,则EC的长为()A.4B.3C.5D.2【答案】B【分析】长方形ABCD沿着AE折叠,得AD=AF=BC=10,EF=ED,根据勾股定理得BF=6,则CF=4,设EC=x,ED=8−x,根据勾股定理得EF2=EC2+CF2,即可解得EC的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10,DC=AB=8,∵长方形ABCD沿着AE折叠,∴AD=AF=BC=10,EF=ED,∴BF=√AF2−AB2=√100−64=6,CF=BC−BF=4,设EC=x,ED=8−x,∴EF2=EC2+CF2,即(8−x)2=x2+42,解得x=3,所以EC=3,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折叠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内容,掌握图形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C=90°,AC=4,BC=3,将斜边AB翻折,使点B落在直角边AC的延长线上的点E处,折痕为AD,则BD的长为()【答案】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B=5,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AE=5,DB=DE,求得CE=1,设DB=DE=x,则CD=3−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12+(3−x)2=x2,进而求解即可.【详解】解:∵∠C=90°,AC=4,BC=3,∴AB=√32+42=5,由折叠的性质得,AB=AE=5,DB=DE,∴CE=1,设DB=DE=x,则CD=3−x,在Rt△CED中,12+(3−x)2=x2,,解得x=5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答案】B【分析】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可知,AE=BE,设AE=x,则BE=x,CE=8−x,再Rt△BC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E的长度.【详解】解:∵△ADE翻折后与△BDE完全重合,∴AE=BE,设AE=x,则BE=x,CE=8−x,∵在Rt△BCE中,CE2=BE2−BC2,即(8−x)2=x2−62,解得,x=7,4.∴CE=7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4.如图,在Rt△ABC中,∠ABC=90°,AB=3,AC=5,AD为∠BAC的平分线,将△DAC沿AD向上翻折得到△DAE,使点E在射线AB上,则DE的长为()【答案】B【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C,进而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E=AC,可得BE=2,设DE=x,表示出BD,DE,进而在Rt△BDE【详解】解:∵在Rt△ABC中,∠ABC=90°,AB=3,AC=5,∴BC=√AC2−AB2=√52−32=4,∵将△DAC沿AD向上翻折得到△DAE,使点E在射线AB上,∴AE=AC,设DE=x,则DC=DE=x,BD=BC−CD=4−x,BE=AE−AB=5−3=2,在Rt△BDE中,BD2+BE2=DE2,即(4−x)2+22=x2,解得:x=52,即DE的长为5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矩形纸片ABCD的边AB长为4,将这张纸片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已知折痕EF长为2√5,则BC长为()A.4.8B.6.4C.8D.10【答案】C【分析】过点F作FG⊥BC于点G,则四边形ABGF是矩形,从而FG=AB=4,在Rt△EFG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EG=√EF2−FG2=√(2√5)2−42=2.设BE=x,则BG=BE+EG=x+2.由∠AFE=∠CEF=∠AEF 得到AE=AF=BG=x+2,从而在Rt△ABE中,有AB2+BE2=AE2,代入即可解得x的值,从而得到BE,CE的长,即可得到BC.【详解】过点F作FG⊥BC于点G∵在矩形ABCD中,∠DAB=∠B=90°∴四边形ABGF是矩形∴FG=AB=4∴在Rt△EFG中,EG=√EF2−FG2=√(2√5)2−42=2设BE=x,则BG=BE+EG=x+2∵在矩形ABCD中,BC∥AD∴∠AFE=∠CEF由折叠得∠CEF=∠AEF∴AE=AF∵在矩形ABGF中,AF=BG=x+2∴AE=AF=x+2∵在Rt△ABE中,AB2+BE2=AE2∴42+x2=(x+2)2解得x=3即BE=3,AE=5∴由折叠可得CE=AE=5∴BC=BE+EC=3+5=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是解决折叠问题的常用方法.A.7B.136【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D=AB=2,∠B=∠ADB,CE=DE,∠C=∠CDE,可得∠ADE=90°,继而设AE=x,则CE=DE=3−x,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沿过点A的直线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BC上的点D处,∴AD=AB=2,∠B=∠ADB,∵折叠纸片,使点C与点D重合,∴CE=DE,∠C=∠CDE,∵∠BAC=90°,∴∠B+∠C=90°,∴∠ADB+∠CDE=90°,∴AD2+DE2=AE2,设AE=x,则CE=DE=3−x,∴22+(3−x)2=x2,,解得x=136即AE=13,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7.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将边BC沿CE翻折,点B落在点F处,连接CF交AB于点D,则FD的最大值为()【答案】D【分析】根据将边BC沿CE翻折,点B落在点F处,可得FD=CF−CD=4−CD,即知当CD最小时,FD最大,此时CD⊥AB,用面积法求出CD,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将边BC沿CE翻折,点B落在点F处,∴CF=BC=4,∴FD=CF−CD=4−CD,当CD最小时,FD最大,此时CD⊥AB,∵∠ACB=90°,AC=3,BC=4,∴AB=√AC2+BC2=√32+42=5,∵2S△ABC=AC⋅BC=AB⋅CD,∴CD=AC⋅BCAB =3×45=125,∴FD=CF−CD=4−125=8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中的翻折问题,涉及勾股定理及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的性质.A.73B.154【答案】B【分析】先求出BD=2,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CN,则BN=8−DN,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DN2= (8−DN)2+4,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D是AB中点,AB=4,∴AD=BD=2,∵将Rt△ABC折叠,使点C与AB的中点D重合,∴DN=CN,∴BN=BC−CN=8−DN,在Rt△DBN中,由勾股定理得DN2=BN2+DB2,∴DN2=(8−DN)2+4,∴DN=17,4,∴BN=BC−CN=154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正确理解题意利用方程的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杯中吸管问题】9.如图,有一个透明的直圆柱状的玻璃杯,现测得内径为5cm,高为12cm,今有一支15cm的吸管任意斜放于杯中,若不考虑吸管的粗细,则吸管露出杯口外的长度最少为()A.1cm B.2cm C.3cm D.不能确定【答案】B【分析】吸管露出杯口外的长度最少,即在杯内最长,可用勾股定理解答.【详解】解∶∵CD=5cm,AD=12cm,∴AC=√CD2+AD2=√52+122,露出杯口外的长度为=15−13=2(cm).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所述问题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与勾股定理巧妙结合,可培养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如图,一支笔放到圆柱形笔筒中,笔筒内部底面直径是9cm,内壁高12cm.若这支笔长18cm,则这支笔在笔筒外面部分的长度是()A.6cm B.5cm C.3cm D.2cm【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进而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图形:AB=12cm,BC=9cm,在Rt△ABC中:AC=√AB2+BC2=√122+92=15(cm),所以18−15=3(cm).则这只铅笔在笔筒外面部分长度为3c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一支笔放到圆柱形笔筒中,笔筒内部底面直径是9cm,内壁高12cm.若这支笔长18cm,则这支笔在笔筒外面部分的长度是()A.6cm B.5cm C.4cm D.3cm【答案】D【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的长度.然后求其差.【详解】解:根据题意可得:AB BC=9cm,在Rt△ABC中∶AC=√AB2+BC2=√122+92=15(cm),所以18−15=3(cm),则这只铅笔在笔筒外面部分长度为3cm.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得出笔筒内铅笔的最短长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将一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m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ℎcm,则ℎ的取值范围是()A.ℎ≤17cm B.ℎ≥16cm C.5cm<ℎ≤16cm D.7cm<ℎ≤16cm【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及直径为最大直角边时即可得到最小值,当筷子垂直于底面时即可得到最大值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当筷子垂直于底面时ℎ的值最大,ℎmax=24−8=16cm,当直径为直角边时ℎ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可得,ℎmin=24−√82+152=7cm,∴7cm<ℎ≤16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到最大与最小距离的情况.13.将一根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高8cm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ℎcm,则ℎ的取值范围是()A.ℎ≤17cm B.ℎ≥16cm C.5cm<ℎ≤16cm D.7cm≤ℎ≤16cm【答案】D【分析】如图,当筷子的底端在A点时,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短;当筷子的底端在D点时,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长.然后分别利用已知条件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如图1所示,当筷子的底端在D点时,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长,=24−8=16cm,∴ℎ最大如图2所示,当筷子的底端在A点时,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最短,在Rt△ABD中,AD=15cm,BD=8cm,∴AB=√AD2+BD2=17cm,=24−17=7cm,∴此时ℎ最小∴的取值范围是7cm≤h≤16cm.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明确题意,准确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A.5B.7C.12D.13【答案】A【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h的最短距离,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当吸管、底面直径、杯子的高恰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短,此时AB=√92+122=15(cm),故ℎ=20−15=5(cm);最短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15.如图,某同学在做物理实验时,将一支细玻璃棒斜放入了一只盛满水的烧杯中,已知烧杯高8cm,玻璃棒被水淹没部分长10cm,这只烧杯的直径约是()A.9cm B.8cm C.7cm D.6cm【答案】D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这只烧杯的直径是:√102−82=6(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一根长18cm的牙刷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牙刷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 cm,则h的取值范围是()A.4<h<5B.5<h<6C.5≤h≤6D.4≤h≤5【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牙刷在杯子外面长度最小与最大情况即可得出取值范围.【详解】解:根据题意,当牙刷与杯底垂直时,ℎ最大,如图所示:故ℎ最大=18−12=6cm;∵当牙刷与杯底圆直径、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ℎ最小,如图所示:在RtΔABC中,∠ACB=90°,AC=5cm,BC=12cm,则AB=√BC2+AC2=√52+122=13cm,∵牙刷长为18cm,即AD=18cm,∴ℎ最小=AD−AB=18−13=5cm,∴h的取值范围是5≤h≤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实际应用题,读懂题意,根据牙刷的放置方式明确牙刷在杯子外面长度最小与最大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类型三楼梯铺地毯问题】17.如图在一个高为3米,长为5米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则地毯至少需要().A.3米B.4米C.5米D.7米【答案】D【分析】当地毯铺满楼梯时的长度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水平宽度,即可求得地毯的长度.【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楼梯的水平宽度=√52−32=4(米),∵地毯铺满楼梯的长度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地毯的长度至少是3+4=7(米).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以及勾股定理,属于基础题,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水平边的长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如图,在高为5m,坡面长为13m的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分析】当地毯铺满楼梯时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水平宽度,然后求得地毯的长度即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楼梯的水平宽度=√132−52=12m,∵地毯铺满楼梯是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地毯的长度至少是12+5=17(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如图是楼梯的示意图,楼梯的宽为5米,AC=5米,AB=13米,若在楼梯上铺设防滑材料,则所需防滑材料的面积至少为()A.65m2B.85m2C.90m2D.150m2【答案】B【分析】勾股定理求出BC,平移的性质推出防滑毯的长为AC+BC,利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C=90°,∵AC=5米,AB=13米,∴BC=√AB2−AC2=12米,由平移的性质可得:水平的防滑毯的长度=BC=12(米),铅直的防滑毯的长度=AC=5(米),∴至少需防滑毯的长为:AC+BC=17(米),∵防滑毯宽为5米∴至少需防滑毯的面积为:17×5=85(平方米).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移,将防滑毯的长转化为两条直角边的边长之和.A.13cm B.14cm C.15cm D.16cm【答案】A【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由题意得AC=1×5=5(cm),BC=2×6=12(cm),故AB=√122+52=13(cm).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所示:某商场有一段楼梯,高BC=6m,斜边AC是10米,如果在楼梯上铺上地毯,那么需要地毯的长度是()A.8m B.10m C.14m D.24m【答案】C【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B的长,再根据楼梯高为BC的高=6m,楼梯的宽的和即为AB的长,再把AB、BC的长相加即可.【详解】∵△ABC是直角三角形,BC=6m,AC=10m∴AB=√AC2−BC2=√102−62=8(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为AB+BC=8+6=14(米).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楼梯的高和宽与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等量关系.22.某酒店打算在一段楼梯面上铺上宽为2米的地毯,台阶的侧面如图所示,如果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为80元,则购买这种地毯至少需要()A.2560元B.2620元C.2720元D.2840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形,先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左平移,构成一个矩形,再求得其面积,则购买地毯的钱数可求.【详解】利用平移线段,把楼梯的横竖向上向左平移,构成一个矩形,长宽分别为√132−52=12米、5米,∴地毯的长度为12+5=17米,地毯的面积为17×2=34平方米,∴购买这种地毯至少需要80×34=2720元.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的应用,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解题关键是要注意利用平移的知识,把要求的所有线段平移到一条直线上进行计算.23.如图所示:是一段楼梯,高BC是3m,斜边AC是5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A.5m B.6m C.7m D.8m【答案】C【详解】楼梯竖面高度之和等于AB的长.由于AB=√AC2−BC2=√52−32=4,所以至少需要地毯长4+3=7(m).故选C24.如图,是一段楼梯,高BC是1.5m,斜边AC是2.5m,如果在楼梯上铺地毯,那么至少需要地毯()A.2.5m B.3m C.3.5m D.4m【答案】C【分析】当地毯铺满楼梯时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然后求得地毯的长度即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AB=√2.52−1.52=2因为地毯铺满楼梯是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所以地毯的长度至少是1.5+2=3.5(m)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平移性质和勾股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类型四最短路径问题】25.如图,透明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2厘米,蚂蚁在圆柱侧面爬行.从圆柱的内侧点A爬到圆柱的外侧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爬行最短路程是厘米.(π≈3)【答案】30【分析】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透明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透明圆柱的底面周长为2×6π=厘米≈36厘米,作点A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的长度即为它爬行最短路程,×36=18厘米,∴A′A=2AE=24厘米,AB=12∴A′B=√AB2+A′A2=√182+242=30(cm),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计算出圆柱展开后所得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然后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答案】10【分析】将圆柱侧面展开,由图形可知蚂蚁在圆柱侧面爬行,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即为AB的长,再由勾股定理求出.【详解】解:根据圆柱侧面展开图,cm,高为8cm,∵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π∴底面圆的周长为2×6×π=12cm,π×12=6cm,∴BC=8cm,AC=12由图形可知蚂蚁在圆柱侧面爬行,从点A爬到点B的最短路程即为AB的长,AB=√AC2+BC2=10cm,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将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求解是解题的关键.27.如图有一个棱长为9cm的正方体,一只蜜蜂要沿正方体的表面从顶点A爬到C点(C点在一条棱上,距离顶点B 3cm处),需爬行的最短路程是cm.【答案】15【分析】首先把正方体展开,然后连接AC,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连接AC,由勾股定理得,AC=√92+(9+3)2=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爬行的最短路线.28.如图,桌上有一个圆柱形玻璃杯(无盖),高6厘米,底面周长16厘米,在杯口内壁离杯口1.5厘米的A处有一滴蜜糖,在玻璃杯的内壁,A的相对方向有一小虫P,小虫离杯底的垂直距离为1.5厘米,小虫爬到蜜糖处的最短距离是厘米.【答案】10【分析】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杯口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P的长度即为所求,再结合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杯口的对称点A′,连接PA′,最短距离为PA′的长度,)2+(6−1.5+1.5)2=10(厘米),PA′=√PE2+EA′2=√(162最短路程为PA ′=10厘米.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答案】20【分析】先把圆柱的侧面展开,连接AS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S 的长.【详解】解:如图,∵在圆柱的截面ABCD 中,AB =24π,BC =32,∴AB =12×24π×π=12,BS =12BC =16, ∴AS =√AB 2+BS 2=20,故答案为:20.【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根据题意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题的关键.30.如图,圆柱形玻璃杯的杯高为9cm ,底面周长为16cm ,在杯内壁离杯底4cm 的点A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上,它在离杯上沿1cm ,且与蜂蜜相对的点B 处,则蚂蚁从外壁B 处到内壁A 处所走的最短路程为 cm .(杯壁厚度不计)【答案】10【分析】如图(见解析),将玻璃杯侧面展开,作B关于EF的对称点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度即为所求,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详解】解:如图,将玻璃杯侧面展开,作B关于EF的对称点B′,作B′D⊥AE,交AE延长线于点D,连接AB′,BB′=1cm,AE=9−4=5(cm),由题意得:DE=12∴AD=AE+DE=6cm,∵底面周长为16cm,×16=8(cm),∴B′D=12∴AB′=√AD2+B′D2=10cm,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蚂蚁从外壁B处到内壁A处所走的最短路程为AB′=10cm,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1.如图所示,ABCD是长方形地面,长AB=20m,宽AD=10m.中间竖有一堵砖墙高MN=2m.一只蚂蚱从A点爬到C点,它必须翻过中间那堵墙,则它要走的路程s取值范围是.【答案】s≥26m【分析】连接AC,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把中间的墙平面展开,使原来的长方形长度增加而宽度不变,求出新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即可得到范围.【详解】解:如图所示,将图展开,图形长度增加4m,原图长度增加4m,则AB=20+4=24m,连接AC,∵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B=24m,宽AD=10m,∴AC=√AB2+BC2=√242+102=26m,∴蚂蚱从A点爬到C点,它要走的路程s≥26m.故答案为:s≥26m.【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线问题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答案】5【分析】要求彩带的长,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在求线段长时,借助于勾股定理.【详解】解:将圆柱表面切开展开呈长方形,则彩灯带长为2个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圆柱高3米,底面周长2米,∴AC2=22+1.52=6.25,∴AC=2.5,∴每根柱子所用彩灯带的最短长度为5m.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的应用.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此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高等于圆柱的高,本题就是把圆柱的侧面展开成矩形,“化曲面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类型五旗杆高度问题】【答案】6m【分析】设AD=x,在△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之即可.【详解】解:∵BF=2m,∴CE=2m,∵DE=1m,∴CD=CE−DE=1m,设AD=x,则AB=x,AC=AD−CD=x−1,由题意可得:BC⊥AE,在△ABC中,AC2+BC2=AB2,即(x−1)2+32=x2,解得:x=5,即AD=5,∴旗杆AE的高度为:AD+DE=5+1=6m.【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并在直角三角形中正确运用是解题的关键.34.荡秋千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娱乐项目,如图,小丽发现,秋千静止时踏板离地面的垂直高度DE=0.5m,将它往前推送至点B,测得秋千的踏板离地面的垂直高度BF=1.1m,此时水平距离BC=EF=1.8m,秋千的绳索始终拉的很直,求绳索AD的长度.【答案】3m【分析】设绳索AD的长度为xm=(x−0.6)m,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秋千的绳索AD长为xm,则AB为xm,∵四边形BCEF是矩形,∴BF=CE=1.1m,∵DE=0.5m,∴CD=0.6m则AC为(x−0.6)m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BC2=AB2,即:(x−0.6)2+1.82=x2解得:x=3∴绳索AD的长度为3m.【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5.如图,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旗杆的高度,同学们发现系在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并多出一段(如图1),聪明的小红发现:先测出垂到地面的绳子长,再将绳子拉直(如图2),测出绳子末端C到旗杆底部B的距离n,利用所学知识就能求出旗杆的长,若m=1米,n=5米,求旗杆AB的长.【答案】12米【分析】设旗杆的高为x米,在Rt△ABC中,推出x2+52=(x+1)2,可得x=12,由此解决问题.【详解】解:设AB=x米,因为∠ABC=90°,所以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x2+52=(x+1)2,解之,得:x=12,所以,AB的长为12米,答:旗杆AB的长为12米.【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构建方程.【答案】风筝的高度CE为61.68米.【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的长,再加上DE的长度,即可求出CE的高度.【详解】解:在Rt△CDB中,由勾股定理,得CD=√CB2−BD2=√652−252=60(米).∴CE=CD+DE=60+1.68=61.68(米).答:风筝的高度CE为61.68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悉勾股定理,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7.看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你们是否想过旗杆到底有多高呢?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旗杆高度,进行以下操作:如图1,先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发现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如图2,再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请根据以上测量情况,计算旗杆的高度.【答案】17米【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设旗杆高度为xm,可得AC=AD=x m,AB=(x−2)m,BC=8m,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详解】解:如图所示设旗杆高度为x m,则AC=AD=x m,AB=(x−2)m,BC=8m,在Rt△ABC中,AB2+BC2=AC2(x−2)2+82=x2解得:x=17,答:旗杆的高度为17m.【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38.同学们想利用升旗的绳子、卷尺,测算学校旗杆的高度.爱动脑的小华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如图,将升旗的绳子拉直刚好触底,此时测得绳子末端C到旗杆AB的底端B的距离为1米,然后将绳子末端拉直到距离旗杆5米的点E处,此时测得绳子末端E距离地面的高度DE为1米.请你根据小华的测量方案和测量数据,求出学校旗杆的高度.【答案】12.5米【分析】过点E作EF⊥AB,垂足为F,在Rt△ABC和Rt△AE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AC2=AB2+BC2,AE2= AF2+EF2,根据AC=AE,得出AB2+12=(AB−1)2+52,求出AB的长即可.【详解】解:过点E作EF⊥AB,垂足为F,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四边形BDEF是长方形,△ABC和△AEF是直角三角形,∴DE=BF=1,BD=EF=5,BC=1,在Rt△ABC和Rt△AE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2=AB2+BC2,AE2=AF2+EF2,即AC2=AB2+12,AE2=(AB−1)2+52,又∵AC=AE,∴AB2+12=(AB−1)2+52,解得:AB=12.5.答:学校旗杆的高度为12.5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AB方程AB2+12= (AB−1)2+52.39.学过《勾股定理》后,某班兴趣小组来到操场上测量旗杆AB的高度,得到如下信息:①测得从旗杆顶端垂直挂下来的升旗用的绳子比旗杆长1米(如图1);②当将绳子拉直时,测得此时拉绳子的手到地面的距离CD为1米,到旗杆的距离CE为6米(如图2).根据以上信息,求旗杆AB的高度.【答案】9米【分析】设AB=x,则AC=x+1,AE=x−1,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列出关于x的等式,解出x即得出答案.【详解】解:设AB=x依题意可知:在Rt△ACE中,∠AEC=90°,AC=x+1,AE=x−1,CE=6,根据勾股定理得:AC2=AE2+CE2,即:(x+1)2=(x−1)2+62,解得:x=9答:旗杆AB的高度是9米.【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结合题意,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是解题关键.40.如图,学校要测量旗杆的高度,同学们发现系在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并多出一段(如图1),同学们首先测量了多出的这段绳子长度为1米,再将绳子拉直(如图2),测出绳子末端C到旗杆底部B的距离为5米,求旗杆的高度.【答案】12米【分析】因为旗杆、绳子、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设旗杆的高度为x米,则绳子的长度为(x+1)米,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旗杆的高度.【详解】解:设旗杆的高度AB为x米,则绳子AC的长度为(x+1)米,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52=(x+1)2,解得,x=12,答:旗杆的高度为12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知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类型六航海问题】【答案】30海里/小时【分析】先根据题意结合方位角的描述求出∠ABC=90°以及AB、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得,∠HAB=90°−60°=30°,∠MBC=90°−∠EBC=60°,∵AH∥BM,∴∠ABM=∠BAH=30°,∴∠ABC=∠ABM+∠MBC=90°,∵巡逻艇沿直线追赶,半小时后在点C处追上走私船,∴BC=18×0.5=9海里,在Rt△ABC中,∠ABC=90°,AB=12海里,BC=9海里,∴AC=√AB2+BC2=15海里,∴我军巡逻艇的航行速度是15=30海里/小时,0.5答:我军巡逻艇的航行速度是30海里/小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求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2)若在点C处有一灯塔,灯塔的信号有效覆盖半径为处有一艘轮船准备沿直线向点多能收到多少次信号?(信号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答案】(1)AB=1000海里(2)最多能收到14次信号【分析】(1)由题意易得∠ACB是直角,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2)过点C作CH⊥AB交AB于点H,在AB上取点M,N,使得CN=CM=500海里,分别求得NH、MH的长,可求得此时轮船过MN时的时间,从而可求得最多能收到的信号次数;【详解】(1)由题意,得:∠NCA=54°,∠SCB=36°;。
3.1勾股定理(七大题型)(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 勾股定理》3.1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1、勾股定理的应用条件: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任意两边可以求出第三边.◆3、勾股定理的几种变形式:勾股定理将“数”与“形”联系起来,体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等量关系.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则a 2 + b 2 = c 2、 a 2 = c 2 - b 2、b 2 = c 2 - a 2;22b a c +=、22b c a -=、22a c b -=.【拓展】◎1、锐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锐角三角形中,若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其中c 为最大边,则a 2+b 2>c 2.◎2、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在钝角三角形中,若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其中c 为最大边,则a 2+b 2<c 2.●通过拼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思路:(1)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就不会改变.(2)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列出等式.(3)利用等式性质变化验证结论成立,即拼出图形→写出图形面积的表达式→找出等量关系→恒等变形→推导命题结论.●下面列举几种证明方法:◆1、“赵爽弦图”证明:在图1中,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中间小正方形面积的和.即c2=12ab×4+(b﹣a)2,化简得:a2+b2=c2.◆2、我国数学家邹元治的证明方法证明:在图2中,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中间小正方形面积的和.即(a+b)2=c2+12ab×4,化简得:a2+b2=c2.◆3、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证明:在图3中,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即12(a+b)(a+b)=12ab×2+12c2,化简得:a2+b2=c2.【例题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9和12,则斜边的长为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直接求出斜边的长即可.【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9和12,=15.故答案为:1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变式1-1】已知△ABC中,∠C=90°,AB=c,BC=a,AC=b.(1)如果a=7,b=24,求c;(2)如果a=12,c=13,求b.【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计算c=(2)利用勾股定理计算b=【解答】解:(1)在Rt△ABC中,∠C=90°,由勾股定理得:c===25;(2)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注意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变式1-2】(2022秋•东方期末)如图,在△ABC 中,AB =AC =10,BC =12,AD 平分∠BAC ,则AD 等于( )A .6B .7C .8D .9【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AD ⊥BC ,BD =DC =12BC =6,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解答】解:∵AB =AC ,AD 平分∠BAC ,∴AD ⊥BC ,BD =DC =12BC =6,在Rt △ABD 中,AD 8,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变式1-3】(2022秋•新泰市期末)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C =3,BC =4,则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 )A .185B .3C .125D .2【分析】作CD⊥AB于点D,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的长,然后根据面积法,可以求得CD的长.【解答】解:作CD⊥AB于点D,如右图所示,∵∠C=90°,AC=3,BC=4,∴AB=5,∵AC⋅BC2=AB⋅CD2,∴3×42=5CD2,解得CD=2.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和面积法解答.【变式1-4】(2021春•连州市期中)如图所示,AB⊥BC,DC⊥BC,E是BC上一点,∠BAE=∠DEC=60°,AB=3,CE=4,则AD等于( )A.10B.12C.24D.4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运用,解答时要灵活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解:∵AB⊥BC,DC⊥BC,∠BAE=∠DEC=60°∴∠AEB=∠CDE=30°∵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AE=6,DE=8又∵∠AED =90°根据勾股定理∴AD =10.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用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的性质.【变式1-5】如图,在△ABC 中,∠ACB =90°,AC =3,BC =4,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12AB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连接CD ,则CD 的长为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 的长,然后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方法可以得到MN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CD 的长.【解答】解:∵∠ACB =90°,AC =3,BC =4,∴AB ==5,连接NA ,NB ,MA ,MB ,如图所示,∵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12AB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NA =NB ,MA =MB ,∴直线MN 垂直平分AB ,∵直线MN 交AB 于点D ,∴点D 为AB 的中点,∴CD 为Rt △ACB 斜边上的中线,∴CD =12AB =52,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变式1-6】(2022春•河北区期末)如图,在△ABC中,CD⊥AB于点D,AC=20,CD=12,BD=9.求AB与BC的长.【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即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求出AB即可.【解答】解:∵CD⊥AB,AC=20,CD=12,BD=9,∴∠ADC=∠BDC=90°,在Rt△CDB中,由勾股定理得:BC=15,在Rt△ADC中,由勾股定理得:AD=16,∴AB=AD+DB=16+9=25.答:AB的长为25,BC的长为1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对定理的掌握和运用.【变式1-7】如图,在△ABC中,AC=8,BC=6,CE是AB边上的中线,CD是AB边上的高,且AE=5.(1)求CD的长;(2)求DE的长.【分析】(1)先证明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等面积法即可求解;(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即可求解.【解答】解:(1)∵CE是AB边上的中线,∴AE=BE=5,∴AB=10,又∵AC=8,BC=6,∴AC2+BC2=82+62=100=AB2,∴△ABC是直角三角形,又∵CD是△ABC的高,∴S△ABC=12AC⋅BC=12AB⋅CD,∴CD=AC⋅BCAB=4.8;(2)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得,BD=3.6,∴DE=BE﹣BD=5﹣3.6=1.4.【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例题2】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很多,用面积(拼图)证明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一个直立的长方体在桌面上慢慢地倒下,启发人们想到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设AB=c,BC=a,AC=b,证明中用到的面积相等关系是( )A.S△ABC+S△ABD=S△AFG+S△AEFB.S梯形BCEF=S△ABC+S△ABF+S△AEFC.S△BDH=S△FGHD.S梯形BCEF=S△ABC+S△ABF+S△AEF+S△FGH【分析】通过用两种方法计算梯形BCEF的面积即可证明勾股定理.【解答】解:∵矩形ACBD旋转得出矩形AGFE,∴△ABC≌△FAE,∴AB=AF,∠BAC=∠AFE,∵∠AFE+∠EAF=90°,∴∠BAC+∠EAF=90°,∴△A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知:S梯形BCEF =12(a+b)•(a+b)=12(a+b)2=12a2+ab+12b2,S△ABC+S△ABF+S△AEF=12ab+12ab+12c2=ab+12c2,∴12a2+ab+12b2=ab+12c2,∴a2+b2=c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表示出图形面积的不同表达形式,建立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1】(2022春•三门峡期末)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据《周髀算经》记载,勾股定理的证明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的,故又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又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古代印度、希腊、阿拉伯等许多国家也都很重视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和应用.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A .B .C .D .【分析】由正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梯形面积公式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c 2,也可看作是4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则其面积为:12ab ×4+(b ﹣a )2=a 2+b 2,∴a 2+b 2=c 2,故A 选项能证明勾股定理;B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a +b )2,也可看作是2个矩形和2个小正方形组成,则其面积为:a 2+b 2+2ab ,∴(a +b )2=a 2+b 2+2ab ,∴B 选项不能证明勾股定理.C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a +b )2;也可看作是4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则其面积为:12ab ×4+c 2=2ab +c 2,∴(a +b )2=2ab +c 2,∴a 2+b 2=c 2,故C 选项能证明勾股定理;D、梯形的面积为:12(a+b)(a+b)=12(a2+b2)+ab,也可看作是2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则其面积为:12ab×2+12c2=ab+12c2,∴12(a2+b2)+ab=ab+12c2,∴a2+b2=c2,故D选项能证明勾股定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正方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梯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内弦图、外弦图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8,大正方形的面积为25,则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A.9B.6C.4D.3【分析】分析题意,首先根据已知条件易得,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接下来根据勾股定理以及题目给出的已知数据即可求出小正方形的边长.【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中间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2ab=12×8=4,从图形中可得,大正方形的面积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4×12ab+(a﹣b)2=25,∴(a﹣b)2=25﹣16=9,∴a﹣b=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变式2-3】(2022春•高安市期中)勾股定理被誉为“几何明珠”,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它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25,小正方形面积为1,若用a、b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a>b),则下列说法:①a2+b2=25,②a﹣b=1,③ab=12,④a+b=7.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大正方形面积为25,可以判断①;根据小正方形面积为1,可以判断②;根据大正方形面积为25,小正方形面积为1,可以得到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从而可以得到ab的值,即可判断③;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以判断④.【解答】解:由图可得,a2+b2=c2=25,故①正确;∵小正方形面积为1,∴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1,故②正确;∵大正方形面积为25,小正方形面积为1,∴12ab=(25﹣1)÷4,解得ab=12,故③正确;∵a2+b2=25,ab=12,∴(a+b)2=a2+2ab+b2=49,∴a+b=7,故④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2-4】如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若AC =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如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A .36B .76C .66D .12【分析】由题意∠ACB 为直角,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外围中一条边,又由AC 延伸一倍,从而求得风车的一个轮子,进一步求得四个.【解答】解:依题意,设“数学风车”中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x ,则x 2=122+52=169,所以x =13,所以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13+6)×4=76.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本题是勾股定理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并注意隐含的已知条件来解答此类题.【变式2-5】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可以解决线段长度之间关系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称为等面积法,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请你用等面积法来探究下列三个问题:(1)如图1是著名的“赵爽弦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请用它验证勾股定理c 2=a 2+b 2.(2)如图2,在Rt △ABC 中,∠ACB =90°,CD 是AB 边上的高,AC =4,BC =3,求CD 的长度;(3)如图1,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求(a +b )2的值(a <b ).【分析】(1)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求解即可;(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3)根据小正方形的为1得出2ab =12,再结合c 2=13即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1,大正方形的面积=c 2=4×12ab +(b ―a )2,整理得,c2=a2+b2;(2)在Rt△ABC中,∠ACB=90°,AC=4,BC=3,∴AB=5,∵S△ABC=12AC⋅BC=12AB⋅CD,∴CD=AC⋅BCAB=125;(3)∵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c2=13,(b﹣a)2=1,∴a2+b2﹣2ab=1,∴2ab=12,∴(a+b)2=a2+b2+2ab=13+12=25,即(a+b)2的值为25.【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正确表示出大正方形的面积的两种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6】(2022春•巢湖市校级期中)学习勾股定理之后,同学们发现证明勾股定理有很多方法.某同学提出了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如图1点B是正方形ACDE边CD上一点,连接AB,得到直角三角形ACB,三边分别为a,b,c,将△ACB裁剪拼接至△AEF位置,如图2所示,该同学用图1、图2的面积不变证明了勾股定理.请你写出该方法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分析】连接BF,由图1可得正方形ACDE的面积为b2,由图2可得四边形ABDF的面积为三角形ABF 与三角形BDF面积之和,再利用正方形ACDE的面积与四边形ABDF的面积相等即可证明.【解答】证明:如图,连接BF,∵AC =b ,∴正方形ACDE 的面积为b 2,∵CD =DE =AC =b ,BC =a ,EF =BC =a ,∴BD =CD ﹣BC =b ﹣a ,DF =DE +EF =a +b ,∵∠CAE =90°,∴∠BAC +∠BAE =90°,∵∠BAC =∠EAF ,∴∠EAF +∠BAE =90°,∴△BA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DF 的面积为:12c 2+12(b ﹣a )(a +b )=12c 2+12(b 2﹣a 2),∵正方形ACDE 的面积与四边形ABDF 的面积相等,∴b 2=12c 2+12(b 2﹣a 2),∴b 2=12c 2+12b 2―12a 2,∴12a 2+12b 2=12c 2,∴a 2+b 2=c 2.【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一般利用拼图的方法,再利用面积相等证明.【例题3】如图,当正方形B的面积为64,正方形C的面积为100时,正方形A的面积为( )A.36B.25C.16D.6【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可知,△DEF是直角三角形,∴DE2+DF2=EF2,∵正方形B的面积=DF2,正方形C的面积=EF2,正方形A的面积=DF2,正方形B的面积为64,正方形C的面积为100,∴正方形A的面积=100﹣64=36.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1】(2022秋•渠县期末)如图,所有阴影部分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C、D的面积依次为4、6、18,则正方形B的面积为( )A.8B.9C.10D.1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C的面积+正方形D的面积,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则正方形B的面积=18﹣6﹣4=8,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要熟悉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知道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变式3-2】(2022秋•南京期末)如图,在等腰Rt△ACB中,∠ACB=90°,AC=BC,且AB=AB、AC、BC为直径画半圆,其中所得两个月形图案AFCD和BGCE(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 )A.8B.4C.2D.【分析】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求解AC=CB=2,进而可求得S△ACB=2,再利用阴影部分的面积=以AC为直径的圆的面积+△ACB的面积﹣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计算可求解.【解答】解:在等腰Rt △ACB 中,∠ACB =90°,AC =BC ,AB =∴AC 2+BC 2=AB 2=8,∴AC =CB =2,∴S △ACB =12AC •BC =2,∴S 阴影=π(AC 2)2+S △ACB ―12π(AB 2)2=π+2﹣π=2,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理清阴影部分的面积=以AC 为直径的圆的面积+△ACB 的面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3】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S A =4,S B =2,S c =2,S D =1,则S =( )A .25B .20C .9D .5【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知:S=S F+S G=S A+S B+S C+S D=4+2+2+1=9;即S=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关键是掌握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变式3-4】如图,Rt△ABC中,分别以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S1、S2、S2.如果S2+S1﹣S3=1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分析】由勾股定理得出S2﹣S3=S1,再根据S2+S1﹣S3=18即可得出S1的值,即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BC2﹣AC2=AB2,即S2﹣S3=S1,∵S2+S1﹣S3=18,∴S 1=9,由图形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12S 1,∴阴影部分的面积=92,故答案为:9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得出S 2﹣S 3=S 1,是解题的关键.【变式3-5】(2022秋•绿园区校级期末)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6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 cm 2.【分析】如图根据勾股定理有S 正方形2+S 正方形3=S 正方形1,S 正方形C +S 正方形D =S 正方形3,S 正方形A +S 正方形B =S 正方形2,等量代换即可求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解答】解:如右图所示,根据勾股定理可知,S 正方形2+S 正方形3=S 正方形1,S 正方形C +S 正方形D =S 正方形3,S 正方形A +S 正方形B =S 正方形2,∴S 正方形C +S 正方形D +S 正方形A +S 正方形B =S 正方形2+S 正方形3=S 正方形1=162=256(cm 2).故答案为:256.【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关键是掌握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变式3-6】如图,直角三角形ACB,直角顶点C在直线l上,分别过点A、B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1)求证:∠DAC=∠BCE;(2)如果AC=BC.①求证:CD=BE;②若设△ADC的三边分别为a、b、c,试用此图证明勾股定理.【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垂直的定义,可以证明结论成立;(2)①根据AAS可以证明结论成立;②根据S梯形ADEB=S△ADC+S△ACB+S△CEB,代入字母计算即可证明结论成立.【解答】证明:(1)∵∠ACB=90°,AD⊥DE于点D,∴∠DAC+∠ACD=90°,∠ADC+∠BCE=90°,∴∠DAC=∠BCE;(2)①∵AD⊥DE于点D,BE⊥DE于点E,∴∠ADC=∠CEB=90°,由(1)知:∠DAC=∠BCE,在△ADC和△CEB中,∠ADC=∠CEB∠DAC=∠ECB,AC=CB∴△ADC≌△CEB(AAS),∴CD=BE;②由图可知:S 梯形ADEB =S △ADC +S △ACB +S △CEB ,∴(a b )(a b )2=ab 2+c 22+ab 2,化简,得:a 2+b 2=c 2.【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证明,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例题4】(2022秋•门头沟区期末)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 =8.求BC 边上的高的长.【分析】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D =12BC =4,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 的长即可.【解答】解:如图,过点A 作AD ⊥BC 于点D ,∵AB =AC =5,BC =8,AD ⊥BC ,∴BD =CD =12BC =4,∴AD==3,即BC 边上的高的长为3.【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变式4-1】如图,在△ABC中,∠C=90°,DE垂直平分AB,分别交AB,BC于D,E两点,若BE=5,CE=3,则AC的长为 .【分析】先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E=AE=5,然后在Rt△ACE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连接AE,∵DE垂直平分AB,∴BE=AE=5,∵∠C=90°,CE=3,∴AC==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变式4-2】(2021春•齐齐哈尔月考)已知:△ABC中,AC=2,∠C=30°,∠B=45°,求AB和BC的长.【分析】作AD⊥BC,得∠ADC=∠ADB=90°,根据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计算即可.【解答】解:作AD⊥BC,∴∠ADC=∠ADB=90°,∵∠C=30°,∴AD=12AC=1,在Rt△ACD,根据勾股定理得,CD=∵∠B=45°,∴∠DAB=∠B=45°,∴BD=AD=1,则BC=1∴AB=【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这两个定理的应用是解题关键.【变式4-3】(2022春•阳新县期末)△ABC中,AB=13,AC=15,高AD=12,则BC的长为( )A.14B.4C.14或4D.以上都不对【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CD,再由图形求出BC,在锐角三角形中,BC=BD+CD,在钝角三角形中,BC=CD﹣BD.【解答】解:(1)如图,锐角△ABC中,AB=13,AC=15,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3,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32﹣122=25,则BD=5,在Rt△ABD中AC=15,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52﹣122=81,则CD=9,故BC=BD+DC=9+5=14;(2)钝角△ABC中,AB=13,AC=15,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3,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32﹣122=25,则BD=5,在Rt△ACD中AC=15,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52﹣122=81,则CD=9,故BC的长为DC﹣BD=9﹣5=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把三角形边的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解答.【变式4-4】如图,Rt△ABC中,AC⊥CB,AC=15,AB=25,点D为斜边上动点.连接CD,在点D的运动过程中,当△ACD 为等腰三角形时,AD 的长为 .【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①当AD =AC 时,△ACD 为等腰三角形,∵AC =15,∴AD =AC =15.②当CD =AD 时,△ACD 为等腰三角形,∵CD =AD ,∴∠DCA =∠CAD ,∵∠CAB +∠B =90°,∠DCA +∠BCD =90°,∴∠B =∠BCD ,∴BD =CD ,∴CD =BD =DA =12.5;③当CD =AC 时,△ACD 为等腰三角形,如图,作CH ⊥BA 于点H ,则12×AB ×CH =12×AC ×BC ,∵AC =15,BC =20,AB =25,∴CH =12,在Rt △ACH 中,AH =9,∵CD =AC ,CH ⊥BA ,∴DH =HA =9,∴AD =18,综上所述:AD 的值为15或12.5或18.故答案为:15或12.5或18.【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例题5】如图,阴影部分表示以Rt △ABC 的各边为直径的三个半圆所组成的两个新月形,面积分别记作S 1和S 2.若S 1+S 2=7,AB =6,则△ABC 的周长是( )A .12.5B .13C .14D .15【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 2+BC 2=AB 2,根据扇形面积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C 2+BC 2=AB 2,∵S 1+S 2=7,∴12×π×(AC 2)2+12×π×(BC 2)2+12×AC ×BC ―12×π×(AB 2)2=7,∴AC ×BC =14,∴(AC +BC )2=AC 2+BC 2+2AC •BC =62+2×14=64,∴AC +BC =8(负值舍去),∴△ABC 的周长=AB +AC +BC =8+6=14,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变式5-1】如图,三角形ABC中,∠C=90°,∠BAC的平分线交BC于D,DE⊥AB于E,已知CD=3,BD=5,求三角形ABC的周长.【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E=CD=3,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得到答案.【解答】解:∵AD是∠BAC的平分线,∠C=90°,DE⊥AB,∴DE=CD=3,AC=AE,∵DE⊥AB,DE=3,BD=5,根据勾股定理得,BE=4,∴AC2+82=(AE+4)2,解得AE=6,则AC=6,∴三角形ABC的周长=AC+AB+BC=2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2】如图,△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于E,若AB=10cm,AC=6cm,则△BED周长为( )A.10cm B.12cm C.14cm D.16cm【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CD=DE,再利用“HL”证明Rt△ACD和Rt△AE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AC=AE,可求出BE,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最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D是∠CAB的平分线,∠C=90°,DE⊥AB于E,∴CD=DE,在Rt△ACD和Rt△AED中,AD=ADDC=DE,∴Rt△ACD≌Rt△AED(HL),∴AC=AE=6,∴BE=AB﹣AE=10﹣6=4,由勾股定理得,BC==8,∴△BDE的周长=BE+BD+CD=BE+BD+CD=BE+BC=4+8=12(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记性质并求出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3】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连接AC,点E为AC的中点,连接BE,DE.若DE=132,BC=12,则△ABE的周长为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边得到AC=2BE=2DE=2AE=13,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5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BC=∠ADC=90°,点E为AC的中点,∴AC=2BE=2DE=2AE=13,∵BC=12,∴AB=5,∴△ABE的周长为AE+BE+AB=5+2×132=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例题6】(2022春•范县期中)如图,正方形ABCD中,AE⊥BE,且AE=3,AB=5,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13B.15C.18D.19【分析】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AE⊥BE,且AE=3,AB=5,∴BE=4,∴S△ABE=12AE⋅BE=12×3×4=6,∵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5,∴S正=5×5=25,∴S阴影=S正﹣S△ABE=25﹣6=19.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用割补法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变式6-1】如图,在△ABC中,AC=BC=17,AB=16,求△ABC的面积.【分析】过C作CD⊥AB于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过C作CD⊥AB于D,∵AC=BC=17,AB=16,∴AD=BD=12AB=8,∵AD2+CD2=AC2,∴CD=15,∴S△ABC =12AB•CD=12×16×15=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2】(2022春•桐城市期末)如图2,在△ABC 中,AC =8,AB =4,∠BAC =120°,求△ABC 的面积.【分析】过点C 作CD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由勾股定理求出CD 的长,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过点C 作CD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BAC =120°,∴∠DAC =60°,∴∠ACD =30°,∵AC =8,∴AD =12AC =4,∴CD =∴S △ABC =12AB •CD =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出AB ,CD 的长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120°,AB ⊥AD ,BC ⊥CD ,AB =4,CD =5,求该四边形的面积.【分析】延长DA 和CB 交于O ,求出∠O =30°,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OB 和OD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 和OC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延长DA 和CB 交于O ,∵AB ⊥AD ,BC ⊥CD ,∴∠DAB =∠C =∠OAB =90°,∵∠D =60°,∴∠O =30°,∵AB =4,DC =5,∴OB =2AB =8,OD =2DC =10,由勾股定理得:OA ==OC =∴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S △OCD ﹣S △OAB =12×OC ×CD ―12×OA ×AB =12×5―12×【点评】本题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注意: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变式6-4】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BCD =90°,BD 平分∠ABC ,AB =4,BD =10,BC =8,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分析】过点D 作DE ⊥BA 的延长线于点E ,利用勾股定理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DE =DC =6,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S 四边形ABCD =S △ABD +S △BCD 可求出四边形ABCD 的面积.【解答】解:过点D 作DE ⊥BA 的延长线于点E ,如图所示.∵∠BCD=90°,BD=10,BC=8,∴BD=6,∵BD平分∠ABC,∴DE=DC=6,∴S四边形ABCD =S△ABD+S△BCD,=12AB•DE+12BC•CD,=12×4×6+12×8×6,=36.【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找出DE=8是解题的关键.【例题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90°,CD⊥AD,AD2+CD2=2AB2.(1)求证:AB=BC;(2)当BE⊥AD于E时,试证明:BE=AE+CD.【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AB2+BC2=AC2,得出AB2+BC2=2AB2,进而得出AB=BC;(2)首先证明CDEF是矩形,再根据△BAE≌△CBF,得出AE=BF,进而证明结论.【解答】证明:(1)连接AC.∵∠ABC=90°,∴AB2+BC2=AC2.∵CD⊥AD,∴AD2+CD2=AC2.∵AD2+CD2=2AB2,∴AB2+BC2=2AB2,∴BC2=AB2,∵AB>0,BC>0,∴AB=BC.(2)过C作CF⊥BE于F.∵BE⊥AD,CF⊥BE,CD⊥AD,∴∠FED=∠CFE=∠D=90°,∴四边形CDEF是矩形.∴CD=EF.∵∠ABE+∠BAE=90°,∠ABE+∠CBF=90°,∴∠BAE=∠CBF,∴在△BAE与△CBF中∴∠AEB=∠BFC ∠BAE=∠CBF AB=BC,∴△BAE≌△CBF.(AAS)∴AE=BF.∴BE=BF+EF=AE+C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的全等证明,根据已知得出四边形CDEF是矩形以及△BAE≌△CBF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7-1】已知AD是△ABC的中线,∠C=90°,DE⊥AB于点E,试说明AC2=AE2﹣BE2.【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AE2﹣BE2=(AD2﹣DE2)﹣(BD2﹣DE2)=AD2﹣BD2=AD2﹣CD2=AC2,从而证明结论.【解答】证明:∵AD是△ABC的中线,∴BD=CD.∵∠C=90°,DE⊥AB于E,∴AE2﹣BE2=(AD2﹣DE2)﹣(BD2﹣DE2)=AD2﹣BD2=AD2﹣CD2=AC2.故AC2=AE2﹣BE2.【点评】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注意线段相互间的转化.【变式7-2】已知,如图,△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M是AD边上任意一点.求证:AB2﹣AC2=MB2﹣MC2.。
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知识点与常见题型总结及练习
一.知识归纳
1.勾股定理 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 a , b ,斜边为 c ,那么 a2 b2 c2
2.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m2 n2 , 2mn,m2 n2 ( m n, m , n 为正整数)
A、40
B、80
C、40 或 360 D、80 或 360
7、如图,在 Rt△ABC 中,∠C=90°,D 为 AC 上一点,且 DA=DB=5,又△DAB 的面积为 10,那么 DC 的 长是( )
A、4
B、3
C、5
D、4.5
A B
D C
C D
A E
A′ B′
第 9 题图
D′ C′
A
第 7 题图
B
分析: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全等三角形的知识结合起来 例 4.如图 RtABC , C 90 AC 3, BC 4 ,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求阴影部分面积
n2 1, 2n,n2 1 ( n 2, n 为正整数); 2n 1, 2n2 2n, 2n2 2n 1 ( n 为正整数)
7.勾股定理的应用 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9.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二、常见考题分析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 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
在 ABC 中, C 90 ,则 c a2 b2 , b c2 a2 , a c2 b2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复习
例题精讲
例2:如图,在△ABC中,AB=15,BC=14,AC=13,求
△ABC的面积.
已某知学三习边小长组,只经需过合作交△流AB,C给形状出、了大下小面是的确解定题的思路,请你 A 要的仔知高细道即阅任可读意他一边们上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过程.
作AD⊥BC于△D,ABC三根边据上勾的股高定是理确,定的,利即用可勾股求定的理求
c
bc
b a
a
由图可知:S中=S小+4m①,S大=S中+4m②,
②-①得:S大-S中= S中-S小.
即S大+S小=2S中. 【拓展思考】由上述结论,你可以得到a2+b2 =c2吗?
课后小结
1.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特有的性质,它揭示了直 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应用勾股定理时,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b c b cb c b c
a
a
a
a
基础训练
法一. a
bc
左图是由4个全等三角形拼成的,
得到一个以a+b为边长的大正方形和
以直角三角形斜边c为边长的小正方
形.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表示为(a+
b)2,又可表示为4× ab+c2.
直角三角形面积
小正方形面积
整理得:a2+b2=c2.
基础训练
法二.
cb a
解【:分在①析】R当tA△BA为B斜C中边,时根,据勾确股定定斜边理,分得类讨AC论2思=想AB2-BC2. ∵AB=5,BC=3,A∴B为A斜C2边=25-9A=C为16斜;边 ②在当 RtA△CA为B斜C中边,时A根,C2据=勾AB股2-定BC理2 ,A得C2A=CA2B=2+ABBC22+BC2. ∵ AB=5,BC=3,∴AC2=25+9=34.
基础训练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3章勾股定理章末重难点题型(举一反三)(解析版)
勾股定理章末重难点题型汇编【举一反三】【苏科版】【考点1 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要善于将面积中的平方式子与勾股定理中的平方式子建立联系.【例1】(2019春•鄂城区期中)在中,,,,以为边在的外侧作正方形,则正方形的面积是A .5B .25C .7D .10【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到,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答案】解:在中,,,,,四边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故选:.Rt AED ∆90E ∠=︒3AE =4ED =AD AED ∆ABCD ABCD ()5AD ==Rt AED ∆90E ∠=︒3AE =4ED=5AD ∴=ABCD ∴ABCD 22525AD ===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1】(2019春•宾阳县期中)如图,图中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其中最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则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A .24B .56C .121D .100【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解答即可.【答案】解: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知:;即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00;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关键是掌握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变式1-2】(2019春•武昌区校级期中)如图,中,,以、为直径作半圆E A B C D ()E F G S S S =+A B C D S S S S =+++100=A B C DD Rt ABC ∆90ACB ∠=︒AC BC 1S和,且,则的长为A .16B .8C .4D .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得到,根据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得到答案.【答案】解: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则,解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斜边长为,那么.【变式1-3】(2019春•兰山区期中)如图,其中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若,,,和分别代表相应的正方形的面积,且,,,,则等于A .25B .31C .32D .40【分析】如图,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进而得到,即可解决问题.【答案】解:如图,由题意得:,,,2S 122S S π+=AB ()222AC BC AB +=222AC BC AB +=2222111()()()222228AC BC AC BC ππππ⨯+⨯=⨯+=2216AC BC +=22216AB AC BC =+=4AB =C a b c 222a b c +=1S 2S 3S 4S S 14S =29S =38S =410S =S ()2AB 2AC 2BC 21213AB S S =+=23418AC S S =+=22231BC AB AC ∴=+=.故选:.【点睛】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考点2 判断直角三角形】【方法点拨】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例2】(2019春•芜湖期中)在以线段,,的长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C .,,D .,, 【分析】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答案】解:、,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设三角形三边为,,,,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变式2-1】(2018春•淮南期中)、、为三边,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B .,,C .D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选项,用直角三角形各角之间的关系判断选项.231S BC ∴==B a b c ()4a =5b =6c =::5:12:13a b c=a=b=c =4a =5b =3c =A 222456+≠B 5k 12k 13k 2(5)(k +2212)(13)k k =C(2(+2(=2D 222345+=A a b c ABC ∆()::3:4:5A B C ∠∠∠=54a =1b =34c =222a c b =-8a k =17b k =15c k =B C D A【答案】解:、,设,则,,,即,解得,,,故本选项错误;、,,故本选项正确;、,,故本选项正确;、,,故本选项正确.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若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判定其形状时要根据勾股定理判断;若已知三角形各角之间的关系,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最大角的度数或求出两较小角的和再进行判断.【变式2-2】(2018秋•金牛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如果,那么是直角三角形;②如果,则是直角三角形;③,则为直角三角形;④如果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则是直角三角形;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答案】解:①正确,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为90度;②不正确,因为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不到的角;③,则有;④正确,因为.所以正确的有三个.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可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有一角为来判定.【变式2-3】(2019春•寿光市期中)如图:在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稿纸上,有、、、、、、七个点,则在下列任选三个点的方案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3:4:5ABC ∠∠∠=∴3A x ∠=4B x ∠=5C x ∠=180A B C ∠+∠+∠=︒345180x x x ++=︒15x =︒55157590x ∴=⨯︒=︒<︒B 2226810+=222a b c ∴+=C 222a b c =-222a c b ∴+=D 22281517k k k +=222a b c ∴+=A ()0A B C ∠+∠-∠=ABC ∆::5:12:13A B C ∠∠∠=ABC ∆ABC ∆24n -4n 24(2)n n +>ABC ∆C ∠90︒2271017x +=222(4)(4)(4)n n n -+=+C 90︒A B C DEF ()A .点、点、点B .点、点、点C .点、点、点D .点、点、点【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得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再进一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分析.【答案】解:、,,,,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利用数形结合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考点3 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方法点拨】解决此类问题需先将立体图形进行展开,在平面上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作图,利用勾股 定理即可求解.【例3】(2018秋•福田区校级期中)如图,一圆柱高为,底面周长是,一只蚂蚁从点爬到点处吃食,且,则最短路线长为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连接,则就是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A B C A D G B E F B G E A 213637AB =+=2162541AC =+=21910BC =+=371041+≠B 2161632AD =+=293645AG =+=2145DG =+=32545+≠C 2361652BE =+=2252550BF =+=2112EF =+=50252+=D 225934BG =+=2361652BE =+=29110GE =+=341052+≠C BC 20cm 10cm A P 35PC BC =()20cm 13cm 14cm 18cm AP AP AP【答案】解:如图展开,连接,则就是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长,则,, ,, ,由勾股定理得:,即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长是,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平面展开最短路线问题,题目比较典型,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变式3-1】(2018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三级台阶,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和是这个台阶上两个相对的端点,点处有一只蚂蚁,想到点处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行到点的最短路程为A .15B .17C .20D .25【分析】先将图形平面展开,再用勾股定理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行解答.【答案】解:三级台阶平面展开图为长方形,长为,宽为,则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点最短路程是此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可设蚂蚁沿台阶面爬行到点最短路程为,AP AP 90C ∠=︒11052AC cm cm =⨯=20BC cm =35PC BC =12CP cm ∴=13()AP cm ==13cm B -8dm 3dm 2dm A B A B B ()dm dm dm dm 8dm (23)3dm +⨯B B xdm由勾股定理得:,解得.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用到台阶的平面展开图,只要根据题意判断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即可解答.【变式3-2】(2018春•凉州区期末)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为和,高为.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A .B .C .D .【分析】要求所用细线的最短距离,需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答案】解:将长方体展开,连接、,则,,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本题就是把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化立体为平面”,用勾股定理解决.【变式3-3】(2019秋•松滋市期末)如图,桌上有一个圆柱形玻璃杯(无盖)高6厘米,底面周长16厘米,在杯口内壁离杯口1.5厘米的处有一滴蜜糖,在玻璃杯的外壁,的相对方向有一小虫,小虫离杯底的垂直距离为1.5厘米,小虫爬到蜜糖处的最短距离是22228[(23)3]17x =++⨯=17x =B -1cm 3cm 6cm A B ()12cm 11cm 10cm 9cm A B '13138()AA cm '=+++=6A B cm ''=10AB cm '==C -A A P A ()A厘米 B .10厘米 C .厘米D .8厘米【分析】由于小虫从外壁进入内壁,要先到杯子上沿,再进入杯子,故先求出到杯子沿的最短距离即可解答.【答案】解:如图所示:最短路径为:,将圆柱展开,,最短路程为.故选:.【点睛】此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考点4 勾股数相关问题】【方法点拨】勾股数的求法:(1)如果a 为1个大于1的奇数,b ,c 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且有a ²=b+c ,则a,b,c 为一组勾股数;(2)如果a,b,c 为一组勾股数,那么na ,nb,nc 也是一组勾股数,其中n 为自然数.【例4】(2018秋•新密市校级期中)下列各组数据是勾股数的有 组.(填写数量即可)(1)6,8,10 (2)1.5,2,2.5 (3),,(4)7,24,25 (5【分析】根据勾股数:满足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进行计算可得答案.【答案】解:因为;,6,8,10,7,24,25都是正整数勾股数有2组,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P A '→10PA cm '10PA cm '=B ---232425222a b c +=2226810+=22272425+=∴ABC 222a b c +=ABC【变式4-1】(2019春•闽侯县期中)勾股定理本身就是一个关于,,的方程,显然这个方程有无数解,满足该方程的正整数,,通常叫做勾股数.如果三角形最长边,其中一短边,另一短边为,如果,,是勾股数,则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其中为正整数)【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答案】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根据勾股定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变式4-2】(2018春•襄城区期中)观察下列各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4,3,5; ②6,8,10; ③8,15,17; ④10,24,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⑦组勾股数: .【分析】根据前面的几组数可以得到每组勾股数与各组的序号之间的关系,如果是第组数,则这组数中的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数是:.根据这个规律即可解答.【答案】解:观察前4组数据的规律可知: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是:;第三个数是:. 所以第⑦组勾股数:16,63,65.故答案为:16,63,65.【点睛】考查了勾股数,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观察已知的几组数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变式4-3】(2019春•永城市期中)探索勾股数的规律:观察下列各组数:,4,,,12,,,24,,,40,可发现,,,请写出第5个数组: . 【分析】先找出每组勾股数与其组数的关系,找出规律,再根据此规律进行解答.【答案】解:①,,;②,,;③,,;④,,;⑤,,,222a b c +=a b c (a b )c 2221c n n =++21a n =+b a b c b =n n 2221c n n =++21a n =+222b n n ∴=+222n n +26⋯⋯n 2(1)n +(2)n n +2(1)1n ++2(1)n +(2)n n +2(1)1n ++(35)(513)(725)(941)⋯23142-=251122-=271242-=⋯3211=⨯+242121=⨯+⨯2521211=⨯+⨯+5221=⨯+2122222=⨯+⨯21322221=⨯+⨯+7231=⨯+2242323=⨯+⨯22523231=⨯+⨯+9241=⨯+2402424=⨯+⨯24124241=⨯+⨯+11251=⨯+2602525=⨯+⨯26125251=⨯+⨯+故答案为:11,60,6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数,根据所给的每组勾股数找出各数与组数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考点5 利用勾股定理求长度】【例5】(2018春•港南区期中)如图,在中,,于点,,,求,的长.【分析】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斜边上的高,进一步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的长.【答案】解:,,,.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 在中,.【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此题要熟练运用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两条直角边的乘积除以斜边.【变式5-1】(2018秋•滨湖区期中)在等腰中,已知,于.(1)若,求的度数;(2)若,,求的长.【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以求得的度数;(2)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勾股定理,可以求得的长.【答案】解:(1)在等腰中,,,,,,ABC ∆90ACB ∠=︒CD AB ⊥D 3AC cm =4BC cm =ADCD AD 90ACB ∠=︒3AC cm =4BC cm =5AB cm ∴= 2.4AC BC CD cm AB==Rt ACD ∆ 1.8AD cm ==ABC ∆AB AC =BD AC ⊥D 48A ∠=︒CBD∠15BC =12BD =AB CBD ∠AB ABC ∆AB AC =BD AC ⊥ABC C ∴∠=∠90ADB ∠=︒48A ∠=︒,,;(2),,,,,设,则,,,,解得,, 即.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变式5-2】(2018春•兴义市期中)如图,在中,,是上一点,已知,,,求的长.【分析】先设,则,再运用勾股定理分别在与中表示出,列出方程,求解即可.【答案】解:设,则.在中,,,在中,,,,即,66ABC C ∴∠=∠=︒42ABD ∠=︒24CBD ∴∠=︒BD AC ⊥90BDC ∴∠=︒15BC =12BD =9CD ∴=AB x =9AD x =-90ADB ∠=︒12BD =22212(9)x x ∴+-=22518x =22518AB =ABD ∆90D ∠=︒C BD 9BC =17AB =10AC =AD CD x =9BD BC CD x =+=+ACD ∆ABD ∆2AD CD x =9BD BC CD x =+=+ACD ∆90D ∠=︒222AD AC CD ∴=-ABD ∆90D ∠=︒222AD AB BD ∴=-2222AC CD AB BD ∴-=-22221017(9)x x -=-+解得,,.故的长为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根据的长度不变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变式5-3】(2018秋•东明县期中)如图,在中,,,正方形的面积为,于点,求的长.【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则利用面积法来求的长度.【答案】解:正方形的面积为,,,,.,,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答该题时,需要熟记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考点6 利用勾股定理作图】【例6】(2018秋•越城区期中)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1)请你在图1中画一个以格点为顶点,面积为6个平方单位的等腰三角形;(2)请你在图2的线段;(3)请你在图3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6x =22210664AD ∴=-=8AD ∴=AD AD Rt ABC ∆90ABC ∠=︒16AB cm =BCEF 2144cm BD AC ⊥D BD 12BC cm =20AC cm =BD BCEF 2144cm 12BC cm ∴==90ABC ∠=︒16AB cm =∴20AC cm ==BD AC ⊥∴1122ABC S AB BC BD AC ∆==∴485BD cm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画出图形即可;(2)画出以1和2为长方形的宽和长的对角线的长即可;(3的线段,再画出直角三角形即可.【答案】解:(1)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3)如图3所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6-1】(2018春•安庆期中)在下面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请在图中以格点为顶点,画出一个周长为的,并求它的面积.【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在方格中作出三角形的三条边,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矩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答案】解:是一个周长为三角形,的面积. ABC ∆ABC ∆ABC ∆11134241313522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作出三角形的三条边是解题的关键.【变式6-2】(2018春•石家庄期中)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1)在图①中,画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2)在图②、图③中,分别画两个不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使它们的三边长都是无理数.【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为10(2)①,②【答案】解:(1)如图①所示:(2)如图②③所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画图,关键是计算出所画图形的边长是直角边长为多少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变式6-3】(2018秋•高新区期中)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在图①中,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在图②中,画一个三边长分别为3,的三角形,一共可画这样的三角形 个.【分析】(1)画一个边长3,4,5的三角形即可;(2)由勾股定理容易得出结果.【答案】解:(1),即为所求, 如图1所示:(2)如图2所示:,,,,都是符合条件的三角形,一共可画这样的三角形16个;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熟记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ABC ∴∆ABC ∴∆DBC ∆⋯--【考点7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点拨】勾股定理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通常利用面积来证明.【例7】(2019春•洛阳期中)下列两图均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且它们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斜边为,.请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利用等面积法验证勾股定理.你选择的是 图,写出你的验证过程.【分析】直接利用图形面积得出等式,进而整理得出答案.【答案】解:选择的是图2,证明:,, , 整理,得,.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正确表示出图形面积是解题关键.【变式7-1】(2018秋•兴化市期中)我们刚刚学习的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平面几何定理,也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勾股定理其实有很多种证明方法.下图是1876年美国总统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所用的图形:以、为直角边,以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梯形形状,使、、三点在一条直线上.(1)求证:;(2)请你利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即证明:.【分析】(1)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于性质解答;(2)用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来表示这个图形的面积,从而证明勾股定理.a b c a b>2S c =大正方形2144()2S S S ab b a =+=⨯+-大正方形小正方形2214()2c ab b a ∴=⨯+-22222ab b ab a c +-+=222c a b ∴=+()Garfield a b c C B D 90ABE ∠=︒222)a b c +=Rt ACB Rt BDE ∆≅∆【答案】解:(1),.,,.(2)由(1)知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 ,即. 【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此题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证明勾股定理.【变式7-2】(2018秋•东台市期中)如图,将绕其锐角顶点旋转得到,连接,延长、相交于点,则有,且四边形是一个正方形.(1)判断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用含代数式表示四边形的面积;(3)求证:.【分析】(1)利用旋转的性质得出,,即可得出的形状;(2)利用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四边形面积等于和的面积之和进而证明即可.【答案】(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绕其锐角顶点旋转得到在,,,又,Rt ACB Rt BDE ∆≅∆CAB DBE ∴∠=∠90CAB ABC ∠+∠=︒90ABC DBE ∴∠+∠=︒1809090o o ABE ∴∠=︒-=ABE ∆212ABE S c ∆∴=21()2ACDE S a b =+梯形212ABC BDE ABE ACDE S S S S ab c ∆∆∆=++=+梯形∴2211()22a b ab c +=+222a b c +=⨯2÷+⨯2÷Rt ABC ∆A 90︒Rt ADE ∆BE DE BC F 90BFE ∠=︒ACFD ABE ∆b ABFE 222a b c +=90BAE BAC CAE CAE DAE ∠=∠+∠=∠+∠=︒AB AE =ABE ∆ABFE ACFD ABFE Rt BAE ∆Rt BFE ∆ABE ∆Rt ABC ∆A 90︒Rt ADE ∆BAC DAE ∴∠=∠90BAE BAC CAE CAE DAE ∴∠=∠+∠=∠+∠=︒AB A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四边形的面积等于:.(3)即:, 整理:.【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以及图形面积求法和勾股定理的证明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是解题关键.【变式7-3】(2019春•东光县期中)和是两直角边为,,斜边为的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如图所示摆放,其中,求证:.【分析】连结,过点作边上的高,根据即可求解.【答案】证明:连结,过点作边上的高,则.. 又【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数形结合来证明勾股定理,证明勾股定理常用的方法是利用面积证明,本题锻炼了ABE ∴∆ABFE ACFD ∴ABFE 2b BAE BFE ACFD S S S ∆∆=+正方形1122()()22b c b a b a =++-222()()b c b a b a =++-222a b c ∴+=BAE BFE ACFD S S S ∆∆=+正方形ADE ∆ACB ∆a b c 90DAB ∠=︒222a b c +=DB D BC DF ACD ABC ADB DCB ADCB S S S S S ∆∆∆∆=+=+四边形DB D BC DF DF EC b a ==-21122ACD ABC ADCB S S S b ab ∆∆=+=+四边形()21122ADB DCB ADCB S S S c a b a ∆∆=+=+-四边形∴221111()2222b abc a b a +=+-222a b c ∴+=同学们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考点8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方法点拨】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例8】(2018春•宾阳县期中)如图,已知在四边形中,,,,,.(1)连结,求的长;(2)求的度数;(3)求出四边形的面积【分析】(1)连接,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即可;(3)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答案】解:(1)连接,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2)在中,,,,;(3)由(2)知,,四边形的面积,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综合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ABCD 20AB cm =15BC cm =7CD cm =24AD cm =90ABC ∠=︒AC AC ADC ∠ABCD AC AC Rt ABC ∆90ABC ∠=︒20AB cm =15BC cm =∴25AC cm ==ADC ∆7CD cm =24AD cm =222CD AD AC ∴+=90ADC ∴∠=︒90ADC ∠=︒∴ABCD 2112015724234()22ABC ACD S S cm ∆∆=+=⨯⨯+⨯⨯=【变式8-1】(2019春•长白县期中)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且,.求四边形的面积.【分析】连接,在中,已知,的长,运用勾股定理可求出的长,在中,已知三边长,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故四边形的面积为与的面积之差.【答案】解:连接,,,,,,,,,为直角三角形,.故四边形的面积为21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判断出的形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ABCD 12AB =9BC =90ABC ∠=︒39CD =36DA =ABCD AC Rt ADC ∆AB BC AC ADC ∆ABCD Rt ACD ∆Rt ABC ∆AC 90ABC ∠=︒12AB =9BC =15AC ∴=39CD =36DA =222215361521AC DA +=+=22391521CD ==ADC ∴∆ACD ABC ABCD S S S ∆∆∴=-四边形1122AC AD AB BC =⨯-⨯11153612922=⨯⨯-⨯⨯27054=-216=ABCD ACD ∆【变式8-2】(2018春•丰台区期中)如图,在四边形中,,,,,,求四边形的面积.【分析】连接,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计算出,然后根据四边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答案】解:连接,,,,,,,,,,是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的面积的面积,.【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连接,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ABCD 90ABC ∠=︒3AB =4BC =12DC =13AD =ABCD AC AC 90ACD ∠=︒ABCD ABC =∆ACD +∆AC 90ABC ∠=︒3AB =4BC=5AC ∴=12DC =13AD =222251225144169AC DC ∴+=+=+=2213169AD ==222AC DC AD ∴+=ACD ∴∆90ACD ∠=︒ABCD ABC =∆ACD +∆1122AB BC AC CD =+113451222=⨯⨯+⨯⨯630=+36=AC【变式8-3】(2019春•鄂城区期中)如图,四边形中,,,、分别是和边上的点,且,为的中点,问是什么三角形?请说明理由.【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能求出,,的长,从而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答案】解:,,, ,,为的中点,,,,..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四个边相等,四个角相等,勾股定理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考点9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方法点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例9】(2019春•东湖区校级期末)数学综合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发现:将旗杆顶端升旗用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2米;当把绳子的下端拉开8米后,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如图,根据以上数据,同学们准确求出了旗杆的高度,你知道他们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吗?ABCD 4AB BC CDAD ====90DAB B C D ∠=∠=∠=∠=︒E F BC CD 14CE BC =F CD AEF ∆AE AF EF 4AB BC CD AD ====4AB =14CE BC =1EC ∴=3BE =F CD 2DF FC ∴==90DAB B C D ∠=∠=∠=∠=︒EF ∴=AF =AE 222AE EF AF ∴=+AEF ∴∆【分析】由题可知,旗杆,绳子与地面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题中数据,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答案】解:设旗杆高,则绳子长为,旗杆垂直于地面,旗杆,绳子与地面构成直角三角形,由题意列式为,解得,旗杆的高度为15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9-1】(2019春•内黄县期末)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的长为17米,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结果保留根号)【分析】在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长,再根据题意可得长,然后再次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长,再利用可得长.【答案】解:在中:,米,米,(米,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的位置,(米,(米,(米,答:船向岸边移动了9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掌握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xm (2)x m +∴2228(2)x x +=+15x m =∴BCD Rt ABC ∆AB CD AD BD AB AD =-BD Rt ABC ∆90CAB ∠=︒17BC =8AC=15AB ∴==)D 171710CD ∴=-⨯=)6AD ∴==)1569BD AB AD ∴=-=-=)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变式9-2】(2019春•道里区期末)某地区为了开发农业,决定在公路上相距的、两站之间点修建一个土特产加工基地,使点到、两村的距离相等,如图,于点,于点,,,求土特产加工基地应建在距离站多少的地方?【分析】设千米,则千米,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出,进而可得出结论.【答案】解:设千米,则千米,在中,,在中,,,,,解得,千米.答:基地应建在离站10千米的地方.【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知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9-3】(2019春•商南县期末)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它充满魅力,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尝试应用勾股定理解决下列问题:一架长的梯子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为,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那么梯子底端【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再根据梯子的长度不变求出的长,根据即可得25km A B E E C D DA AB ⊥A CB AB ⊥B 15DA km =10CB km =E A km AE x =(25)BE x =-2222DA AE BE BC +=+AE x =(25)BE x =-Rt DAE ∆222DA AE DE +=Rt EBC ∆222BE BC CE +=CE DE =2222DA AE BE BC ∴+=+22221510(25)x x ∴+=+-10x =A 2.6m AB AO AO 2.4m A 0.5m B 1.77)≈OB OD BD OD OB =-出结论.【答案】解:中,,,;同理,中,,,,.答:梯子底端向外移了0.77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考点10 利用勾股定理解折叠问题】【例10】(2019春•番禺区期末)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将纸片沿折叠,直角边恰好落在斜边上,且与重合,求的面积.【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可得,,由勾股定理可求的长,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答案】解:,将纸片沿折叠,直角边恰好落在斜边上,且与重合,,设,则在中,解得,Rt OAB ∆ 2.6AB m = 2.4AO m=1OB m ∴==Rt OCD ∆2.6CD m =2.40.5 1.9OC m =-=3.15 1.77OD m ∴==≈1.7710.77()BD OD OB m∴=-=-=B 6AC cm =8BC cm =AD AC AE BDE ∆AB 6AC AE cm ==90DEB ∠=︒DE 6AC cm =8BC cm =10AB cm ∴==AD AC AE 6AC AE cm ∴==90DEB ∠=︒1064BE cm ∴=-=CD DE x ==Rt DEB ∆2224(8)x x +=-3x =即等于的面积 答:的面积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变式10-1】(2018秋•建邺区期末)如图,把长为的纸条沿,同时折叠,、两点恰好落在边的点处,且,,求的长.【分析】由翻折不变性可知:,,设,则,在中,根据,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答案】解:由翻折不变性可知:,,设,则,在中,,,,,的长是.【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变式10-2】(2019秋•杭州期中)如图,把长方形沿折叠,落在处,交于点,已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为直角)(1)求证:;(2)求的长;(3)求重叠部分的面积.DE 3cm BDE ∴∆14362=⨯⨯=BDE ∆26cm 12cm ABCD EF GH B C AD P 90FPH ∠=︒3BF cm =FH BF PF =CH PH =FH x cm =(9)PH x cm =-Rt PFH ∆222FH PH PF =+BF PF =CH PH =FH x cm =(9)PH x cm =-Rt PFH ∆90FPH ∠=︒222FH PH PF ∴=+222(9)3x x ∴=-+5x ∴=FH ∴5cm ABCD AC AD AD 'AD 'BC E 2AB cm =4BC cm =AE EC =EC。
勾股定理(3个考点清单+16种题型解读)(原卷版)—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点(苏科版)
勾股定理(3个考点清单+16种题型解读)【清单01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 ,b ,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222c b a =+. 在应用勾股定理时要注意它的变式:abb ac a c b b c a c b a 2)(22222222222-+=-=⇒-=⇒=+;2.勾股定理的验证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图(1)中221()42ABCD S a b c ab =+=+´正方形,所以222c b a =+.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 图(2)中221()42ABCD S c b a ab =-+´正方形,所以222c a b =+.方法三:如图(3)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 2()()112222ABCD a b a b S ab c +-==´+梯形 ,所以222c b a =+.【清单0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 ,且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 勾股数满足关系a2+b2=c2的三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1)3,4,5;(2)6,8,10;(3)9,12,15;(4)5,12,13;(5)8,15,17;(6)7,24,25;【清单03 勾股定理的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长,求第三边;2、用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证明问题;3、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4、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点题型一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例1】勾股定理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数与形联系起来的定理,其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C.D.【变式1-1】勾股定理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数与形联系起来的定理,其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下面四幅图中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变式1-2】如图,阴影部分是由4个三边分别为a、b、c(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拼出中间的小正方形.利用等面积法,通过两种方法计算小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小正方形的面积除可以表示为()2a b -外,还可以表示为: ;【变式1-3】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的形状,使点A ,E ,D 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此图的面积表示式可以得到一个关于a ,b ,c 的代数恒等式,则这个恒等式是.【变式1-4】用图1所示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图2的大正方形.请根据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用含a ,b ,c 的代数式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方法1:______.方法2:______.(2)根据图2,求出a ,b ,c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果大正方形的边长为10,且14a b +=,求小正方形的边长.【考点题型二 以弦图为背景的计算题】【例2】“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如图所示),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9,小正方形的面积是9,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b ,较短直角边为a ,则22b a -的值是( )A .7B .14C .21D .28【变式2-1】如图是“赵爽弦图”,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52,小正方形的面积是4,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b ,较短直角边为a ,则a b +的值是( )A .8B .9C .10D .11【变式2-2】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221a b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6,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变式2-3】如图,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图中大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34,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长AH 为3,则中间小正方形EFGH 的面积为.【变式2-4】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小明在经过八年级上册的知识学习后,发现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不仅可以得到整式的乘法公式,还可以用来证明勾股定理,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等面积法,这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如图1,这是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证明勾股定理时创制的一幅“勾股圆方图”,后人称之为“赵爽弦图”,它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1个小正方形组成AB c BE a AE b ===,,,.任务一:如图1,请用它验证勾股定理.任务二:如图1,若315b a c -==,,求Rt ABE V 的面积.任务三:如图2,在Rt ABC △中,90ACB Ð=°,CD 是AB 边上的高,43AC BC ==,,请直接写出CD 的长.【考点题型三 勾股数问题】【例3】下列各组数据为勾股数的是( )A B .1C .5,12,13D .2,3,4【变式3-1】勾股定理最早出现在《周髀算经》:“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观察下列勾股数:3,4,5;5,12,13;7,24,25;¼这类勾股数的特点如下:勾为奇数,弦与股相差1,柏拉图研究了勾为偶数,弦与股相差2的一类勾股数,如:6,8,10;8,15,17;¼若此类勾股数的勾为2(0m m >,m 为正整数),则弦是(结果用含m 的式子表示)( )A .21m +B .21m -C .22m +D .23m +【变式3-2】观察以下几组勾股数,并寻找规律: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请你写出具有以上规律的第⑥组勾股数为 .【变式3-3】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分别为3,2,2,5,则正方形G 的面积为 .【变式3-4】阅读材料:勾股定理222a b c +=本身就是一个关于a 、b 、c 的方程,我们知道这个方程有无数组解,满足该方程的正整数解(),,a b c 通常叫做勾股数组,关于勾股数组的研究我国历史上有非常辉煌的成就,根据《周髀算经》记载,在约公元前1100年,人们就已经知道“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古人把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而斜边则为弦),即知道了勾股数组()3,4,5.类似地,还可以得到下列勾股数组:()5,12,13,()7,24,25,()9,40,41,…,等等,这些数组也叫做毕达哥拉斯勾股数组,上述勾股数组的规律,可以用下面表格直观表示:勾股数组各数组的和和的另一表示法和与最小数的差股弦3,4,51234´1239-=912-912+5,12,133056´30525-=2512-2512+7,24,255678´56749-=4912-4912+观察分析上述勾股数组,可以看出它们具有如下特点:特点1:最小的勾股数的平方等于另两个勾股数的和;特点2:______.…回答问题:(1)请你再写出上述勾股数组的一个特点:______;(2)如果n 表示比1大的奇数,则上述勾股数组可以表示为(),,n ;(3)请你证明(2)中的三个式子是勾股数组.【考点题型四 用勾股定理解三角形】【例4】如图,ABC D 中,90ACB Ð=°,3BC =,4AC =,点D 是AB 的中点,将ACD D 沿CD 翻折得到ECD D ,连接AE ,BE ,则线段BE 的长等于( )A .75B .32C .53D .2【变式4-1】如图,在ABC V 中,AB AC =,120A Ð=°,分别以点A 和C 为圆心,以大于12AC 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 和点Q ,作直线PQ 分别交BC ,AC 于点D 和点E .若3CD =,则AB 的长为( )A .5B .C .6D .8【变式4-2】把两块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方式放置,其中一块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块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 ,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 ,C ,D 在同一直线上,若AB =,则CD =.【变式4-3】如图,在ABC V 中,,4,AB AC BC DEF ==△的周长是8,AF BC ^于点,F BE AC ^于点E ,且点D 是AB 的中点,则AF 等于 .【变式4-4】定义:如果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差为60°,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叫做“准等边三角形”.【理解概念】(1)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 “准等边三角形”.(填“是”或“不是”)【巩固新知】(2)已知ABC V 是“准等边三角形”,其中35A Ð=°,90C Ð>°.求B Ð的度数.【解决问题】(3)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Ð=°,30A Ð=°,1BC =D 在AC 边上,若BCD △是“准等边三角形”,直接写出BD 的长.【考点题型五 勾股定理与网格问题】【例5】如图,在33´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C 都在格点上,AD 为ABC V 的高,则AD 的长为( )A B C D 【变式5-1】如图,44´方格纸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两点在格点上,要在图中格点上找到点C ,使得ABC V 的面积为2,满足条件的点C 的个数为( )A .2个B .4个C .6个D .7个【变式5-2】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 V 的顶点A ,B ,C 均在格点上.(1)线段AB 的长等于 ;(2)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作出点A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A ¢,并简要说明点A ¢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 .【变式5-3】“在ABC V 中,AB 、BC 、AC ”小明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 V (即ABC V 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 V 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我们把上述求ABC V 面积的方法叫做构图法.(1)直接写出图1中ABC V 的面积 ;(2)若DEF V (0)a >,且DEF V 的面积为23a ,写出它的第三条边长 (试运用构图法在图2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 的网格中画出符合题意的DEF V ).【变式5-4】问题背景:在ABC V 中,AB 、BC 、AC 辉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 V (即ABC V 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求ABC V 的高,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将ABC V 的面积直接填写在横线上______;(2)在图2中画DEF V ,使三边DE 、EF 、DF ,DEF V 的形状,说明理由.【考点题型六 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例6】如图,在Rt ABC △中,90C Ð=°,4AC =,3BC =,把Rt ABC △沿BD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的点E 处,则AD 的长为( )A .1.5B .2.5C .3D .5【变式6-1】如图,三角形纸片ABC 中,90BAC Ð=°,2AB =,3AC =.沿过点A 的直线将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边BC 上的点D 处;再折叠纸片,使点C 与点D 重合,若折痕与AC 的交点为E ,则AE 的长是( )A .56B .76C .136D .135【变式6-2】如图,有一张Rt ABC △的纸片AB ,两直角边4AC =,8BC =,现将Rt ABC △折叠,使点B 与点A 重合,得到折痕MN ,则ACM △的面积为.【变式6-3】如图,已知在Rt ABC △中,901216ABC AB BC Ð=°==,,,点D 是边BC 上的任意一点,以AD为折痕翻折ABD △,使点B 落在点E 处,连接EC ,当DEC V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的长为 .【变式6-4】(1)在ABC V 中,13AB =,15AC =,过点A 作直线BC 的垂线,垂足为D .(i )如图1,若14BC =,求线段AD 的长;(ii )若12AD =,求线段BC 的长.(2)如图2,在ABC V 中,5,AB AC ==A 作直线BC 的垂线,交线段BC 于点D .将ABD △沿直线AB 翻折后得到对应的ABD ¢△,连接CD ¢,若4=AD ,求线段CD ¢的长.【考点题型七 判断三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例7】在ABC V 中,已知A B C ÐÐÐ,,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 V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22a c b -=B .C A B Ð=Ð-ÐC .::5:12:13a b c =D .::3:4:5A B C ÐÐÐ=【变式7-1】下面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①三角形三内角之比为1:2:3; ②三角形三内角之比为3:4:5;③三角形三边之比为1:2:3; ④三角形三边之比为3:4:5.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变式7-2】如图,在ABC V 中,513AB AC BC ==,,边上的中线6AD =,BC 的长度为 .【变式7-3】如图,已知ABC V 中,26AB =,24AC =,10BC =,D 是AB 的中点,连接CD ,则CD 的值为 .【变式7-4】如图,ABC V 中,E 为AB 边上的一点,连接CE 并延长,过点A 作AD CE ^,垂足为D ,若7AD =,20AB =,15BC =,24DC =.(1)试说明B Ð为直角;(2)记ADE V 的面积为1S ,BCE V 的面积为2S ,则21S S -的值为 .【考点题型八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解】【例8】如图,已知ABC V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E ,点M ,N为垂足,若32BD =,2DE =,52EC =,则AC 的长为( )A B C D .【变式8-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3AB =,2BC =,1CD =,AD 90BCD Ð=°,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1+B .1+C .1+D .1【变式8-2】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且4PA =,3PB =,5PC =,以BC 为边在ABC V 外作BQC BPA V V ≌,连接PQ ,则APB Ð的度数为 .【变式8-2】如图,在ABC V 中,AC 和BC 的垂直平分线1l 和2l 分别交AB 于点D 、E ,若3AD =,4DE =,5EB =,则ABC V 的面积等于 .【变式8-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1,3B BC AC DA CD Ð=°====,(1)证明:ACD V 是直角三角形;(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考点题型九 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实际应用】【例9】小数同学向东走5米,沿另一个方向又走了12米,再沿着第三个方向走了13米回到原地,那么小数同学向东走5米后所走的方向是( )A .向北B .向南C .向西D .向南或向北【变式9-1】甲,乙两艘客轮同时从港口O 出发,甲客轮沿北偏东30°的方向航行600m 到达点A 处,乙客轮在同一时刻到达距离港口800m 的点B 处,若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000m ,则乙客轮的航行方向可能是( )A .南偏东60°B .南偏西60°C .北偏西30°D .南偏西30°【变式9-2】海面上有两个疑似漂浮目标.A 舰艇以12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O ,向北偏西50°方向航行;同时,B 舰艇在同地以16海里/时的速度向北偏东一定角度的航向行驶,如图所示,离开港口5小时后两船相距100海里,则B 舰艇的航行方向是 .【变式9-3】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这个零件中A Ð与DBC Ð都应为直角,工人师傅量的这个零件各边的尺寸如图所示.(1)这个零件 符合要求吗?(填“是”或“否”)(2)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为 .【变式9-4】如图,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 ,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 、B ,其中AB AC =,由于某种原因,由C 到A 的路已经不通,该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 (A 、H 、B 在同一条直线上), 并修建一条路CH , 测得3CB =千米, 2.4CH =千米, 1.8HB =千米,(1)问CH 是不是村庄C 到河边最近的一条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的路线AC 的长.【考点题型十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例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一个“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来高一丈(一丈为十尺),虫伤有病,一阵大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原竹子根部四尺远,问竹子折断处离地有多高?( )A .4.2尺B .4.5尺C .5.2尺D .5.5尺【变式10-1】如图是楼梯的一部分,若2AD =,1BE =,3AE =,一只蚂蚁在A 处发现C 处有一块糖,则这只蚂蚁吃到糖所走的最短路程为( )A B .3C D .【变式10-2】荡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小亮想利用所学的勾股定理的知识测算公园里一架秋千的绳索AB 的长度.如图.他发现秋千静止时,秋千踏板离地面的垂直高度1m BC =,将踏板往前推送,使秋千绳索到达D 的位置,测得推送的水平距离为6m ,即6m DE =.此时秋千踏板离地面的垂直高度3m DF =.那么,绳索的长度为 m .AB=【变式10-3】某医院入口的正上方A处装有红外线激光测温仪(如图所示),测温仪离地面的距离 2.4BC=米),测温仪自动显示体温,则人头顶离测温仪的米,当(身高1.2m)人体进入感应范围内时(即 1.6距离AD的长为米.【变式10-4】如图,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墙与地面垂直),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7米.(1)求梯子顶端A与地面的距离AC的长;AE=,求梯子的下端B滑动的距离BD的长.(2)若梯子的顶端A下滑到E,使4【考点题型十一判断汽车是否超速】【例11】M 城气象中心测得台风中心在M 城正北方向240km 的P 处,以每小时45km 的速度向南偏东 30°的 PB 方向移动,距台风中心 150km 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则 M 城 受台风影响的时间为( )小时.A .4B .5C .6D .7【变式11-1】如图,铁路MN 和公路PQ 在点O 处交汇,∠QON=30°.公路PQ 上A 处距O 点240米.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 方向以7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时,A 处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 )A .12秒B .16秒C .20秒D .24秒【变式11-2】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A 处的正前方30m 的C 处,过了5s 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的距离为50m ,则这辆小汽车的速度是 m /s .【变式11-3】如图,有两条公路、ON 相交成30°角,沿公路OM 方向离O 点160米处有一所学校A ,当重型运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时,在以P 为圆心,1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都会受到卡车噪声的影响,且卡车P 与学校A 的距离越近噪声影响越大.若已知重型运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的速度为36千米/时,则对学校A 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 与学校A 的距离是 米;重型运输卡车P 沿道路ON 方向行驶一次给学校A 带来噪声影响的时间是 秒.【变式11-4】“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如图,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在某路段MN 上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 旁设立了观测点C ,从观测点C 测得一小车从点A 到达点B 行驶了5秒,已知60CBN Ð=°,200BC =米,AC =米.(1)请求出观测点C 到公路MN 的距离;(2)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1173»»..)【考点题型十二 选址使两地距离相等】【例12】23.某地区要在公路AB 上建一个蔬菜批发厂E ,使得C ,D 两村庄到E 的距离相等,已知18km AB =,9km DA =,15km CB =.DA AB ^于点A ,CB AB ^于点B ,则AE 的长是( )A .10kmB .11kmC .12kmD .13km【变式12-1】如图,高速公路上有A ,B 两点相距10km ,C ,D 为两村庄,已知4km DA =,6km CB =.DA AB^于A ,CB AB ^于B ,现要在AB 上建一个服务站E ,使得C ,D 两村庄到E 站的距离相等,则EB 的长是( ).A .4kmB .5kmC .6kmD km【变式12-2】如图,商场(点M )距公路(直线l )的距离(MA )为3km ,在公路上有一车站(点N ),车站距商场(NM )为4km ,公交公司拟在公路上建一个公交车站停靠站(点P ),要求停靠站到商场与到车站的距离相等,则停靠站到车站的距离(NP )的长为 .【变式12-3】为了解决 A 、B 两个村的村民饮水难,计划在笔直的河边l 修建一个水泵站,为节约经费,该水泵站与两村的水管线总长力求做到最短,已知 A 村到河边的距离为 1km ,B 村到河边的距离为 2km ,AB=4km ,则水管线最短要 km(结果保留根号).【变式12-4】如图,小区A 与公路l 的距离200AC =米,小区B 与公路l 的距离400BD =米,已知800CD =米.(1)政府准备在公路边建造一座公交站台Q ,使Q 到A 、B 两小区的路程相等,求CQ 的长;(2)现要在公路旁建造一利民超市P ,使P 到A 、B 两小区的路程之和最短,求PA PB +的最小值,求出此最小值.【考点题型十三 求最短路径问题】【例13】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cm 和4cm ,高为5cm .若一只蚂蚁从P 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 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 )A B .13cm C .12cm D .17cm【变式13-1】如图所示,圆柱底面半径为4cm π,高为18cm ,点A ,B 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A ,B 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根棉线从A 点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B 点,则这根棉线的长度最短为( )A .24cmB .30cmC .18cmD .27cm【变式13-2】在一个长14cm ,宽8cm 的长方形纸片上,如图放置一根正三棱柱的木块,它的侧棱平行且大于纸片的宽AD ,它的底面边长为1cm 的等边三角形,一只蚂蚁从点A 处到点C 处的最短路程是 cm .【变式13-3】如图,透明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3cm ,底面周长为12cm ,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7cm 的A 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距离容器上沿2cm 的点B 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长度是 cm .【变式13-4】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思想应用】(1)已知a ,b 均为正实数,且2a b +=+解决此问题:如图,2AB =,1AC =,2BD =,CA AB ^,DB AB ^,点E 是线段AB 上的动点,且不与端点重合,连接CE ,DE ,设AE a =,BE b =.①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CE =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DE =________.________.【类比应用】(2+【考点题型十四 勾股定理中的最值问题】【例14】如图,Rt ABC △中,2AC BC ==,点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在CD 上找一点P ,使PA PE+最小,则这个最小值是( )A .2B .CD 【变式14-1】如图,∠AOB=45°,∠AOB 内有一定点P ,且OP=8.在OA 上有一动点Q ,OB 上有一动点R .若△PQR 周长最小,则最小周长是( )A .8B .C .16D .【变式14-2】某班级在探究“将军饮马问题”时抽象出数学模型:直线l 同旁有两个定点A 、B ,在直线l 上存在点P ,使得PA PB +的值最小.解法:如图1,作点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则A B ¢与直线l 的交点即为P ,且PA PB +的最小值为A B ¢.请利用上述模型解决下列问题:(1)几何应用:如图2,ABC V 中,90,2,C AC BC E Ð=°==是AB 的中点,P 是BC 边上的一动点,则PA PE+的最小值为 ;(2)几何拓展:如图3,ABC V 中,2,30AC A =Ð=°,若在AB 上取一点M ,则2CM AM +的值最小值是 .【变式14-3】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和解题方法,如:“当012x <<时,的最小值”可看作两直角边分别为x 和2的Rt ACP V 分别是12x -和3的Rt BDP V 的斜边长.于是将问题转化为求AP BP +的最小值,如图所示,当AP 与BP 共线时,AP BP +为最小.请你解决问题:当04x <<的最小值是 .【变式14-4】如图,在ABC V 中,90BAC Ð=°,4AB AC ==,D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D ,以AD 为直角边向右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 ,其中=90DAE а.(1)连接CE ,求证:ABD ACE ≌△△.(2)当BD 为何值时,ADE V 的周长最小.【考点题型十五 勾股定理的动点问题】【例15】如图,在ABC V 中,2,,AB BC AO BO P ===是射线CO 上的动点,60AOC Ð=°,则当PAB V 是直角三角形时,AP 的长为( )A B C D 【变式15-1】如图,在ADF Ð边DA 上有一点B ,6DB =,22.5ADF Ð=°,E ,C 分别是边DF 和DA 上的动点,则BE EC +的最小值是( )A .B .6C .D .3【变式15-2】如图.在Rt ABC △中.90,306C A BC Ð=°Ð=°=,.若点P 是边AB 上的一个动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按照从A B A --运动,同时点C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运动时间为t ,若BPQ V 为直角三角形,则t 的值为【变式15-3】如图,ABC V 中,90C Ð=°,8AC =cm ,6BC =cm ,BD 平分ABC Ð,动点M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边AB BC ®匀速运动,连接DM ,当ADM V 是以AD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点M 的运动时间为 秒.【变式15-4】如图,在ABC V 中,90B Ð=°,8AB =,10AC =,P ,Q 是ABC V 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A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 秒.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BC 的长.(2)当t 为何值时,点P 在边AC 的垂直平分线上.(3)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t 的值,使BC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题型十六 勾股定理的综合】【例16】如图,在等边ABC V M 在线段AB 上,2AM =,1B M =,则以线段AM ,BM ,CM 的长为边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A B C .34D .1【变式16-1】如图,在ABC V 中,3,5,7AB AC BC ===.E F 、分别为BC CA 、上的动点,且BE CF =,连接AE BF 、,则AE BF +的最小值为( )A B C .6D【变式16-2】在Rt ABC △中,Rt C Ð=Ð,8AC =,4BC =,以AB 为边在ABC V 外作等腰直角ABD ,连接CD ,则CD 长为 .【变式16-3】如图,在ABC V 中,D 为BC 边上一点,连接AD ,将△ABD 沿AD 折叠至ABC V 所在平面内,得到ADE V ,AE 与BC 交于点F ,连接CE ,若AD CE ,120BAC AFC Ð=Ð=°,2AC =AB 的长为【变式16-4】已知ABC V 中,AB AC =.(1)如图1,在ADE V 中,若AD AE =,且DAE BAC Ð=Ð,求证:CD BE =;(2)如图2,在ADE V 中,若60ÐаDAE BAC ==,且CD 垂直平分AE ,3AD =,4CD =,求BD 的长;(3)如图3,在BCD △中,45CBD CDB Ð=Ð=°,连接AD ,若45CAB Ð=°,求AD AB 的值.。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 阶段核心题型 勾股定理解题的九种常见题型
t=5 或 t=8 或 t=285.
7 如图,某学校(A点)到公路(直线l)的距离为300m,到公交 站 (D 点 ) 的 距 离 为 500m . 现 要 在 公 路 边 上 建 一 个 商 店 (C 点),使之到学校A及公交站D的距离相等,求商店C与公 交站D之间的距离.
6 如图,在Rt△ABC中,∠ACB=90°,AB=5cm,AC= 3cm,动点P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1cm/s的速度移动,设 运动的时间为ts. (1)求BC边的长;
解 : 在 Rt△ABC 中 , BC2 = AB2 - AC2 = 52 - 32=16,所以BC=4cm.
(2)当△ABP为直角三角形时,借助图①求t的值;
因为 DE⊥DF,BD⊥AC, 所以∠FDC+∠BDF=∠EDB+∠BDF=90°. 所以∠FDC=∠EDB. 在△EDB 和△FDC 中,
B∠DE=BDCD=,∠C, ∠EDB=∠FDC,
所以△EDB≌△FDC(ASA).
所以BE=FC=3. 所以AB=AE+BE=4+3=7,则BC=7. 所以BF=BC-FC=7-3=4. 在Rt△EBF中,EF2=BE2+BF2=32+42=25, 所以EF=5.
如 图 , 在 四 边 形 ABFC 中 , ∠ ABC = 90° , CD ⊥ AD , 2
AD2=2AB2-CD2.试说明:AB=BC.
【点拨】当已知条件中有线段的平方关系 时,应选择用勾股定理说明,应用勾股定 理说明两条线段相等的一般步骤:①找出 图中说明结论所要用到的直角三角形;② 根据勾股定理写出三边长的平方关系;③ 联系已知,等量代换,求之即可.
八年级数学上册 3.3 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勾股定理中的常见题型例析素材 (新版)苏科版
勾股定理中的常见题型例析勾股定理是几何计算中运用最多的一个知识点.考查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综合到几何应用的解答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一、探究开放题例1如图1,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1)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 =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2a ,3a ,4a ,…,n a ,求出2a ,3a ,4a 的值.(2)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n a 的表达式.分析:依次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 2,a 3,a 4,再观察、归纳出一般规律.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BC=CD=AD=1.由勾股定理,得AC =同理,AE =2,EH = a 2,a 3=2,a 4=(2) ∵011a ==, 12a =, 232a ==, 34a ==,∴1n n a -= ()1,n n ≥是自然数.点拨:探究开放题形式新颖、思考方向不确定,因此综合性和逻辑性较强,它着力于考查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动手操作题例2如图2,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和b ,斜边长为c .图(2)是以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苦干个,你能运用图(1)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解:(1)所拼图形图3所示,它是一个直角梯形.(2)由于这个梯形的两底分别为a 、b ,腰为(a +b ),所以梯形的面积为211()()()22a b a b a b ++=+.又因为这个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所以梯形的面积又可表示为:2111222ab ab c ++. ∴221111()2222a b ab ab c +=++. ∴222a b c +=. (3)所拼图形如图4.点拨:动手操作题内容丰富,解法灵活,有利于考查解题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的才能。
八上 勾股定理十类题型分类 知识点+例题+练习 (非常好 分类全面)
教学内容勾股定理题型分类教学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难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教学过程课堂精讲一、勾股定理的证明根据图形,写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二、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1、求阴影部分面积:(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2)阴影部分是长方形;(3)阴影部分是半圆.cb aA B bbbbccccaaaabccaabDCAEB2. 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外作三个半圆,试探索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3、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是S1、S2、S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 S1- S2= S3B. S1+ S2= S3C. S2+S3< S1D. S2- S3=S14、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5、在直线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
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_________S3S2S12、如下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_______.三、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cm,12cm,则斜边长为.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4,则另一条边长的平方是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斜边上的高是.4、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A. 2倍B. 4倍C. 6倍D. 8倍5、在Rt△ABC中,∠C=90°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④若a∶b=3∶4,c=10则Rt△ABC的面积是=________。
八上 勾股定理的应用 知识点+例题+练习 (非常好 分类全面)
ABCabc弦股勾教学内容勾股定理的应用教学目标会灵活运用勾股定理重点勾股定理的应用难点勾股定理的应用课堂精讲【知识要点】1. 勾股定理的概念: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a2+b2=c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常用关系式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CD=AC·BC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下面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3. 勾股数:①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b,c、为勾股数,那么ka,kb,kc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8,15,17等4.判断直角三角形:(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实际应用:1. 梯子滑动问题:1.一架长2.5m的梯子,斜立在一竖起的墙上,梯子底端距离墙底0.7m(如图),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4m,那么梯子底端将向左滑动米862.如图,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面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2米,那么,梯子底端的滑动距离米3.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上还多 1 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使绳子下端刚好触到地面,此时绳子下端距离旗杆底部是3米,试问旗杆的高度为米4.如图,一根12米高的电线杆两侧各用15米的铁丝固定,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是。
5.如图,一个5米长的梯子AB,斜着靠在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的距离为4米.①求梯子的底端B距墙角O多少米?②如果梯的顶端A沿墙下滑1米至C,算一算,底端滑动的距离.6.如图所示,梯子AB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 的距离为2m,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离为7m.现将梯子的底端A向外移动到A′,使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为3m,同时梯子的顶端B下降到B′,那么BB′也等于1m吗?2. 爬行距离最短问题:1.如图,一块砖宽AN=5㎝,长ND=10㎝,CD上的点F距地面的高FD=8㎝,地面上A处的一只蚂蚁到F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线是 cm2.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高分别为20dm、3dm、2dm,A 和B是这个台阶两相对的端点,A点有一只昆虫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昆虫沿着台阶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分米?3.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它所爬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 .3、方向问题:1.一职工下班后以50米/分的速度骑自行车沿着东西马路向东走了5.6分,又沿南北马路向南走了19.2分到家,则他的家离公司距离为()A.100mB.500mC.1 240mD.1 000m2.一轮船在大海中航行,它先向正北方向航行8 km,接着,它又掉头向正东方向航行15千米.⑴此时轮船离开出发点多少km?⑵若轮船每航行1km,需耗油0.4升,那么在此过程中轮船共耗油多少升?3.甲、乙两船上午11时同时从港口A出发,甲船以每小时20海里的速度向东北方向航行,乙船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向东南方向航行,求下午1时两船之间的距离.EC ′ A B CD4.折叠问题:1.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将△ABC 沿AC 对折至△AEC 位置,CE 与AD 交于点F 。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要点复习及同步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要点复习及同步练习要点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2.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是: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有关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3)解决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 (4)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点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步骤: (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大边长为; (2)验证:与是否具有相等关系: 若,则△ABC是以∠C为90°的直角三角形; 若时,△ABC是锐角三角形; 若时,△ABC是钝角三角形.2.勾股数 满足不定方程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又称为高数或毕达哥拉斯数),显然,以为三边长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 常见的勾股数:①3、4、5;②5、12、13;③8、15、17;④7、24、25;⑤9、40、41. 如果()是勾股数,当t为正整数时,以为三角形的三边长,此三角形必为直角三角形. 观察上面的①、②、④、⑤四组勾股数,它们具有以下特征: 1.较小的直角边为连续奇数; 2.较长的直角边与对应斜边相差1. 3.假设三个数分别为,且,那么存在成立.(例如④中存在=24+25、=40+41等)要点三、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 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两者互为逆定理,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一.选择题 1. 在△中,若,则△ABC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2.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的度数为( ) A.90° B.60° C.45° D.30° (题2) (题4) 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 A.在△ABC中,∠C=∠A一∠B,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B.在△ABC中,若∠A:∠B:∠C=5:2:3,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C.在△ABC中,若,,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D.在△ABC中,若a:b:c=2:2:4,则△ABC为直角三角形. 4.如图,一牧童在A处牧马,牧童家在B处,A、B处距河岸的距离AC、BD的长分别为500m和700m,且C、D两地的距离为500m,天黑前牧童从A点将马牵引到河边去饮水后,再赶回家,那么牧童至少要走( ) A.2900m B.1200m C.1300m D.1700m 5.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斜边上的高为h,则下列各式中总能成立的 A.ab=h2 B.a2+b2=h2 C. D. 6.如图,Rt△ABC中,∠C=90°,CD⊥AB于点D,AB=13,CD=6,则(AC+BC)2等于( ) A.25 B.325 C.2197 D.405 7.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由下列条件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8.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E,F,G,H,I都在矩形KLMJ的边上,则矩形KLMJ的面积为( ) A.90 B.100 C.110 D.1219. 如图,AB=5,AC=3,BC边上的中线AD=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 (9 (10 10.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直角边AB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C上,折痕为AD,则BD=______. 11.已知:△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BC=_______. 12.如图,E是边长为4cm的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一点,且AE=1cm,P为对角线BD上的任意一点,则AP+EP的最小值是 cm. (12) (13) 13.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2cm,高为4cm,点P在边BC上,且BP=BC.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3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P,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cm. 14.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所示.正方形DEFH的边长为1米,∠B=90°,BC=4米,AC=8米,当正方形DEFH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即当AE= 米时,有DC2=AE2+BC2. 14) 15) 15. 已知长方形OABC,点A、C的坐标分别为OA=10,OC=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CP的长为________. 16. 如图所示,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BAD=________. 16) (17 三.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已知D、E、F分别是△ABC中BC、AB、AC边上的点,且AE=AF,BE=BD,CF=CD,AB=4,AC=3,,求:△ABC的面积. 18.如图等腰△ABC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一个动点P在底边上从B向C以0.25cm/s的速度移动,请你探究,当P运动几秒时,P点与顶点A的连线PA与腰垂直. 19.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6,BC =8, ①如图1,现将纸片沿直线AD折叠,使直角边AC落在斜边AB上,且与AB重合, 则CD =_________. 图1 图2 ②如图2,若将直角∠C沿MN折叠,使点C落在AB中点H上,点M、N分别在AC、BC上,则、与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0. 如图1,四根长度一定的木条,其中AB=6,CD=15,将这四根木条用小钉绞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ABCD(在A、B、C、D四点处是可以活动的).现固定AB边不动,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的形状改变,在转动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殊位置. 位置一: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时,点C在线段AD上(如图2); 位置二:当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时,∠C=90°. (1)在图2中,若设BC的长为,请用的代数式表示AD的长; (2)在图3中画出位置二的准确图形;(各木条长度需符合题目要求) (3)利用图2、图3求图1的四边形ABCD中,BC、AD边的长.。
苏教版 八年级上 数学 勾股定理 常考题型分类汇总 知识点+经典例题+变式题
第二章勾股定理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1、在Rt△ABC中,∠C=90°(1)已知a=6,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a.举一反三【变式】: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2、如图,已知:在中,,,. 求:BC的长.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于P. 求证:.【变式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类型三: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一)用勾股定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3、如图所示,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从营地A点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了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500m到达目的地C点。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确定目的地C在营地A的什么方向。
举一反三【变式】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其外形高2.5米,宽1.6米,要开进厂门形状如图的某工厂,问这辆卡车能否通过该工厂的厂门?(二)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问题4、国家电力总公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电费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电网改造,某地有四个村庄A、B、C、D,且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实线部分.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线.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变式2】如图①是一个长方体盒子,长AB=4,宽BC=2,高CG=1.(1) 一只蚂蚁从盒子下底面的点A沿盒子表面爬到点G,那么它所行走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2)这个长方体盒子内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______.点评:把题中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或圆柱时,找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的思想方法不变,在计算的过程中,可尝试总结计算的公式,如长方体内最长线段的长度为222长宽高.++【变式3】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到点C的距离为5,如果一只蚂蚁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5 B.25C.15 D.35【变式4】一个长方体同一顶点处的三条棱长分别是3、4、12,则这个长方体内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______.【变式5】如图,将一根25 cm长的细术棒放入长、宽、高分别为8 cm、6 cm 和103cm的长方体无盖盒子中,则细木棒露在盒外面的最短长度是__________cm.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的线段5、作长为、、的线段。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典型题分类解析
第三章勾股定理典型题分类解析l .如图,△ABC 中,CD ⊥AB 于D ,E 是AC 的中点.若AD= 6,DE= 5,则CD 的长等于.考点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专题证明题.分析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2DE= 10;然后在直角△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CD 的长度即可.解答解:如图,∵△ABC 中,CD ⊥AB 于D ,E 是AC 的中点,DE=5,∴DE =AC=5,12∴AC=10.在直角△ACD 中,∠ADC=90°,AD=6,AC=10,则根据勾股定理,得CD===8.22AC AD 22106故答案是:8.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得AC 的长度是解题的难点.2.如图,将矩形ABCD 沿EF 折叠,使顶点C 恰好落在AB 边的中点C'上.若AB=6,BC=9,则BF 的长为( )A .4B .3C .4.5D .52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求出BC',再由图形折叠特性知,C'F =CF=BC -BF=9-BF ,在直角三角形C'BF 中,运用勾股定BF 2+BC'2=C'F 2求解.解答解:∵点C'是AB 边的中点,AB=6,∴BC'=3,由图形折叠特性知,C'F =CF=B C -BF =9-BF ,在直角三角形C'BF 中,BF 2+B'2=C'F 2,∴BF 2+9= (9-BF )2,解得,BF =4,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及勾股定理的应用,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考查了列方程求解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线段的关系.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B :BC=3:2,∠DAB =60°,E 在AB 上,且AE :EB=1:2,F 是BC 的中点,过D 分别作DP ⊥AF 于P ,DQ ⊥CE 于Q ,则D P :DQ 等于( )A .3:4B .:2135C .:2D .2:136313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分析连接DE ,DF ,过F 作FN ⊥AB 于N ,过C 作CM ⊥AB 于M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出S △DEC =S △DFA =S △平行四边形ABCD ,求出AF ×DP=CE ×DQ ,12设AB=3a ,BC=2a ,则BF=a ,BE =2a ,BN=a ,BM=a ,FN=,CM =a ,求出1223a 3AF=,CE =2,代入求出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勾股定理类型一:勾股定理的直接用法1、在Rt△ABC中,∠C=90°(1)已知a=6,c=10,求b;(2)已知a=40,b=9,求c;(3)已知c=25,b=15,求a.举一反三【变式】:如图∠B=∠ACD=90°, AD=13,CD=12, BC=3,则AB的长是多少?类型二:勾股定理的构造应用2、如图,已知:在中,,,. 求:BC的长.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于P. 求证:.【变式2】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类型三: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一)用勾股定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问题3、如图所示,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从营地A点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了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500m到达目的地C点。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确定目的地C在营地A的什么方向。
举一反三【变式】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其外形高2.5米,宽1.6米,要开进厂门形状如图的某工厂,问这辆卡车能否通过该工厂的厂门?(二)用勾股定理求最短问题4、国家电力总公司为了改善农村用电电费过高的现状,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农村进行电网改造,某地有四个村庄A、B、C、D,且正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现计划在四个村庄联合架设一条线路,他们设计了四种架设方案,如图实线部分.请你帮助计算一下,哪种架设方案最省电线.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0cm,高AB为4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变式2】如图①是一个长方体盒子,长AB=4,宽BC=2,高CG=1.(1) 一只蚂蚁从盒子下底面的点A沿盒子表面爬到点G,那么它所行走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2)这个长方体盒子内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______.点评:把题中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或圆柱时,找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的思想方法不变,在计算的过程中,可尝试总结计算的公式,如长方体内最长线段的长度为222长宽高.++【变式3】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到点C的距离为5,如果一只蚂蚁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5 B.25C.15 D.35【变式4】一个长方体同一顶点处的三条棱长分别是3、4、12,则这个长方体内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______.【变式5】如图,将一根25 cm长的细术棒放入长、宽、高分别为8 cm、6 cm 和103cm的长方体无盖盒子中,则细木棒露在盒外面的最短长度是__________cm.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作长为的线段5、作长为、、的线段。
思路点拨:由勾股定理得,直角边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等于,直角边为和1的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就是,类似地可作。
作法:如图所示(1)作直角边为1(单位长)的等腰直角△ACB,使AB为斜边;(2)以AB为一条直角边,作另一直角边为1的直角。
斜边为;(3)顺次这样做下去,最后做到直角三角形,这样斜边、、、的长度就是、、、。
举一反三【变式】在数轴上表示的点。
解析:可以把看作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了有利于画图让其他两边的长为整数,而10又是9和1这两个完全平方数的和,得另外两边分别是3和1。
作法: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找到A点,使OA=3,作AC⊥OA且截取AC=1,以OC为半径,以O为圆心做弧,弧与数轴的交点B即为。
类型五:逆命题与勾股定理逆定理6、写出下列原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正确1.原命题:猫有四只脚.(正确)2.原命题:对顶角相等(正确)3.原命题: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距离相等.(正确)4.原命题: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正确)7、如果Δ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b2+c2+50=6a+8b+10c,判断ΔABC的形状。
举一反三【变式1】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变式2】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m2-n2,2mn,m2+n2(m,n为正整数,且m>n),判断△ABC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变式3】如图正方形ABCD,E为BC中点,F为AB上一点,且BF=AB。
请问FE与DE是否垂直?请说明。
经典例题精析类型一: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基本用法1、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求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举一反三【变式1】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
注: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若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a。
【变式2】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2cm,斜边长为5cm,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变式3】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n+1,n+2,n+3,求n。
【变式4】(1)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8,15,17B、4,5,6C、5,8,10D、8,39,40(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是______.【变式5】如图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在Rt△ABC中,若直角边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如图②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图②中的实线)是______.【变式6】如图,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其中,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变式7】如图,已知1号、4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为为7,2号、3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4,则a,b,c三个方形的面积和为( )A.11 B.15 C.10 D.22【变式8】在△ABC中,∠B=90°,两直角边AB=7,BC=24,三角形内有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______.类型二:勾股定理的应用2、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m。
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园,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而走“捷径”,在花园内走出了一条“路”。
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____步路(假设2步为1m),却踩伤了花草。
【变式2】如图中的虚线网格我们称之为正三角形网格,它的每一个小三角形都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称为单位正三角形。
(1)直接写出单位正三角形的高与面积。
(2)图中的平行四边形ABCD含有多少个单位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3)求出图中线段AC的长(可作辅助线)。
类型三:数学思想方法(一)转化的思想方法我们在求三角形的边或角,或进行推理论证时,常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来解决.3、如图所示,△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DE⊥DF,若BE=12,CF=5.求线段EF的长。
(二)方程的思想方法4、如图所示,已知△ABC中,∠C=90°,∠A=60°,,求、、的值。
总结升华: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锐角的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折叠矩形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的点F处,已知AB=8cm,BC=10cm,求EF的长。
类型四:平方根、立方根与实数5、(1)若()2x x x y---=+,则x-y的值为( )11A.-1 B.1 C.2 D.3(2)已知a为实数,那么2a-等于( )A.a B.-a C.-1 D.0【变式】(1)已若“8+=______.a ba-+(b+27) 2=0,则33(2)已知x、y都是实数,且y=223-+-+,则x y=_______.x x(3)若4x-+(y+6) 2=0,则x+y=_______.(4)若()2-+-+-=,则a-b+c=_______.a b c23406、已知8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则(-a)3+(b+2)2=______.【变式1】(1)估计20的算术平方根在( )A.2与3之间B.3与4之间C.4与5之间D.5与6之间(2)估算27-2的值在( )A.1和2之间B.2和3之间C.3和4之间D.4和5之间(3)估算17+1的值在( )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变式2】若131-的整数部分为a,333的整数部分为b,求4910a b+-的值.7、已知2a-l的平方根是±3,3a-2b+l的平方根是±3,求4a-b的算术平方根.【变式】(1)若5x+6的平方根是±1,则x=_______ 。
(2)一个正数x的算术平方根是a,那么x+2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x +1的立方根是_____.(3)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8,则这个数的立方根是______;364的平方根是_______.(4)已知(x+y+2)(x+y-2)=45,则x+y的值是______.(5)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a+3与2a-1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6)如果5x+4的平方根是±1,那么x=_______.(7)如果3x+12的立方根是3,求2x+6的平方根;(8)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与-a+2.求a2009的值.8、在实数-43,-327,52,..0.5757,0.121 121 112…,π,18,0.351,3,3.141 59中,无理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变式】下列各数:3.5,227,3. 141 6,-π,902,3.51,355133,1390,4.121121112…,7.030 303中,有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五:科学记数法与有效数字9、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取下列各数的近似数.(1) 60 340(保留2个有效数字);(2)0.038 49(保留2个有效数字);(3)0.000 077(精确到0.000 01);(4) 81595(精确到百位).【变式】(1) 3.4万精确到_______位,有_______个有效数字.(2)5.82×104精确到_______位,有_______个有效数字.(3)6.510×104精确到______位,有______个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