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0篇
初中美术教案精选10篇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篇一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
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认识兵马俑是继承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陶塑、青铜雕、玉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理、注重
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历史功过和秦朝的历史,及提倡武力的社会风尚,了解兵马俑艺术特点与其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感受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
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分析探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1.打开跨页,通过看一号兵马俑坑的正面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谈感受:恢弘壮丽、气
势磅礴、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含义,畅想陕西临潼、秦始皇、秦始皇陵、中国最大的雕塑群、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曾参观过兵马俑博物馆的同学可以谈感受,谈见闻。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全册教案
人美版第17册美术教案全集
《加莱义民》教案
《艺术的多元化》教案
《风格多样的静物画》教案
《色彩丰富的风景画》教案
《漫画》
《巧用立体图形创造软件》教案
《公共设施的色彩搭配》教案
《环境设计的色彩搭配》教案
《发现与创造》教案
《小区规划畅想》教案
《形象图表设计》教案
《公益招贴画设计》教案
《公共设施设计》教案
《改造我们的校园》教案
《旧照新影》教案
《彩墨格格》教案
《电子卡的绘制与设计》教案
《立体面具设计》教案
《加莱义民》教案
课题加莱义民课型欣赏评述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shang)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shang)
人美版第九册美术教案(shang)
1、肖像艺术课题总第(1)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
1、显性内容能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作品,会区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
2、隐性内容认识艺术的多样化,培养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学习人物精神,适时渗透国际主义教育。教学目标:1、欣赏用各种绘画工具画出的肖像作品,感受它们的不同。
2、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把“形”和“神”结合起来。
3、结合人物的外表和神态向同学描述自己喜欢的肖像作品。教学重点:在欣赏的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教学难点:在绘画过程中注重“形”“神”互相结合。教学准备:图片、绘画工具等。教学过程补充意见一、欣赏1、出示肖像作品(国画、雕塑、油画、版画、线描),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工具和画法所带来的不同感受。2、出示图片《〈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是一幅世界上最伟大,最著名的肖像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作品。画家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特别注重刻画,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含义无穷,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很多人都说这是一种神秘的微笑。3、小结: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一个重要经验。“形”我们都知道是指的人的外表;“神”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在优秀的肖像作品中,形神是皆备的,两者缺一不可。二、学生讨论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和神态很好的结合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人物外貌的基础上再去想象人物的思想感情。去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三、猜一猜拿出自己的照片,让你的同桌根据你的神态猜一猜你当时的心情。并想一想如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四、画一画选择自己喜欢的肖像图片,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改画。并可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背景。五、课后拓展从课外书上,网上,杂志上去观察更多的人物肖像,并向同学描述人物的外表和神态。板书设计: 肖像艺术三亭五眼画教学反思: 经过一个
初中人美美术教案
初中人美美术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民间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创作,体验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创作过程。
教学难点:
1. 民间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创作,体验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民间艺术实物或图片,如剪纸、泥塑、刺绣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民间艺术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
好奇心。
提问:你们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有什么感受?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新课导入(15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民间艺术的定义、分类和它在传统文化中
的重要地位。
2. 教师讲解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如剪纸、泥塑、刺绣等,并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播放,
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表现手法。
三、课堂实践(25分钟)
1. 教师布置课堂实践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民间艺术表现手法,共同创
作一件作品。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展示(10分钟)
1.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强调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1. 形式美及其法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形式美及其法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背景
1.1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形式美的定义及其作用;
2.了解常见的形式美法则;
3.通过分析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4.能够应用所学的形式美法则,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1.2 教学重点、难点
1.2.1 教学重点
1.形式美及其法则的理解;
2.学生对各种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1.2.2 教学难点
1.针对学生对形式美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存在的困难;
2.对形式美法则的深入讲解。
二、教学过程
2.1 物料准备
1.一些艺术品的图片,尽可能包括多种不同类型和形式美法则的作品;
2.一些可以演示形式美法则的示例;
3.安排一些时间来观察现实环境中的艺术品或事物。
2.2 教师引导
1.引入-教师引导,让学生了解形式美的概念;
2.体验-让学生体验各种形式美法则的应用;
3.讲解-教师详细解释各种形式美法则;
4.应用-让学生应用所学形式美法则进行创作。
2.3 分步教学
2.3.1 引入
为了让学生了解形式美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形式美示例来引出这个话题。
2.3.2 体验
为了让学生体验各种不同的形式美法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许多形式美的模板和实例。这些模板和实例被用来展示不同的形式美法则,包括比例、对称、重复、运动、对比和色彩等。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辨认这些法则,并对其详细描述。
2.3.3 讲解
教师可以详细讲解每一个形式美法则,包括其定义、功能及应用方法。
1.比例:比例是指大小和数量的比较。在艺术作品中,比例可以用来创造平衡和和谐感。
2.对称:对称是指在形状和空间中有反复的形式。对称可以用来创造一种平衡和对称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九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
课题:漫画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别:欣赏表现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与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欣赏漫画作品的构思特点、表现方式和艺术效果。
(2)、了解漫画的一些基本常识。
(3)、初步掌握漫画创作的常用手法。
(4)、试着画一幅或一组漫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1)、认识漫画这种艺术形式,了解漫画除了具有特有的担道义、讽丑恶、弘正气、扬美的社会功能外,还具有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
(2)、漫画有其独创性,画漫画就应该有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在里面,要别出心裁。引导学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素材,经过巧妙的构思,画一幅或一组与众不同的漫画。
(3)、漫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要讲艺术性,他作漫画时不能因为漫画的线条比较简练就可以漫不经心,应以认真对待漫画创作。
教学难点:学生的漫画作品会稚拙或不够奇巧。
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夸张、对比、误会、比喻等手法完成一幅漫画。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
学具准备:素描纸,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具准备:纸,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作业要求:完成一幅漫画。
教学过程:
《巧用立体图形创造软件》教案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公共设施的色彩搭配》教案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发现与创造
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认识兵马俑是继承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陶塑、青铜雕、玉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理、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历史功过和秦朝的历史,及提倡武力的社会风尚,了解兵马俑艺术特点与其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感受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分析探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1.打开跨页,通过看一号兵马俑坑的正面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谈感受:恢弘壮丽、气势磅礴、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含义,畅想陕西临潼、秦始皇、秦始皇陵、中国最大的雕塑群、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曾参观过兵马俑博物馆的同学可以谈感受,谈见闻。
人美版美术教案初中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5.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明暗认识与立体表现,通过生活的观察和对事物立体联想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创意性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本课学习,通过欣赏、讨论、启发、引导等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努力创意,完成好作业。
4. 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感觉、热爱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光源下的物体明暗关系和立体表现。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明暗立体表现。
教学用具:
教师用具:教材、教学设计、课件,画笔、橡皮擦、素描纸等。
学生用具:教材,画笔、橡皮擦、素描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明暗与立体表现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明暗与立体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明暗与立体的理解和感受。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注意物体在光源下的明暗变化。
2. 教师讲解明暗的基本原理,如光影、明暗对比、渐变等。
3.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明暗知识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三、学生创作实践(15分钟)
1.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观察其在光源下的明暗变化。
2. 学生运用明暗知识,尝试用画笔和素描纸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鼓励。
四、分享与评价(5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感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明暗与立体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明暗与立体表现的知识和技巧。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3篇)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3篇)
篇一:初中美术教案篇一
单元总目标:
1、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性的高低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通过欣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2、通过对表现劳动题材的优秀绘画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对劳动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单元课时:
本单元分2课时教学。
活动安排:
观赏与描述:
*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的性质和情节?
*你对作品所表现的劳动场景有什么感受?
*你对作品中人物的劳动心情和态度有什么感受?
分析与研究:
*你对这些作品和作者知道多少?
*你了解作品的时代和社会特点吗?
*你能不能想像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要表现的主题?
讨论与解释:
*你从这些表现人类劳动的美术作品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审美感受?
*不同的人物对劳动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感情?
体验与评价:
*你对人类劳动的意义有什么体验和联想?
*你对“劳动创造世界”有什么体会和看法?
活动一
1、课题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上)
2、学习领域欣赏x评述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欣赏挂图、课件、课外收集表现劳动题材的美术作品、课本等。
学生准备学具:课本、钢笔、笔记本、自己收集到的作品等。
5、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册教案【完整版】
本教案是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册的完整版,包含教材中所有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美术全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第一章美术基础
本章主要介绍美术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法,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感等方面。通过研究本章内容,能够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章四季美景
本章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四季相关的节日和景观。通过研究本章内容,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
第三章名画欣赏
本章介绍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和作品,通过欣赏这些名画,了解名家的风格、技法和意境。
第四章形与空间
本章主要介绍了艺术中的形状和空间概念,并通过绘画、创作
等方式进行实践。
第五章美的语言
本章主要介绍了艺术的表现手法和手段,包括线、色、形等艺
术语言,以及视角、构图等表现手法。
第六章制作与欣赏
本章主要围绕手工艺术创作和欣赏展开,通过实践活动,体验
艺术作品带来的艺术感受和乐趣。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技法,拓展自己的艺术知识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
初中 人美版 美术教案
初中人美版美术教案
课时:1课时
年级:初中
教材版本:人美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原理及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
1. 色彩对比的概念及类型。
2. 色彩调和的原理及方法。
3. 色彩对比与调和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两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色彩对比效果。
3. 教师总结色彩对比的概念,引出本课课题。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教师讲解色彩对比的类型,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各种对比类型的特点及运用。
3. 教师讲解色彩调和的原理,包括近似色调和、互补色调和等。
4. 学生通过教师讲解,掌握色彩调和的方法及应用。
三、课堂实践(15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分享创作过程及心得。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色彩对比与调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及创作能力。
3. 学生对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兴趣及审美素养的提升。
人美版美术初中教案
教案名称:《色彩的对比》
课时:1课时
年级:九年级
教材版本:人美版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学会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色彩搭配。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增强对色彩的敏感度。教学重点:
1. 色彩对比的概念及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色彩搭配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色彩对比的运用和搭配。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课件、色彩对比示例图片。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色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色彩对比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见到的色彩对比现象。
二、新课讲解(15分钟)
1. 教师讲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对比的种类。
2. 教师通过示例图片,讲解色彩对比的运用和搭配技巧。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色彩对比的搭配,并总结自己的心得。
三、课堂实践(15分钟)
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搭配一组色彩对比作品。
2.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大家共同评价、学习。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色彩对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收获。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并
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践,使学生了解了色彩对比的概念,学会了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色彩搭配。在课堂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评价和交流,学生互相学习,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色彩对比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上册-第五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教案
人民美术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按照新课程大纲的要求,这一领域应适当淡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注重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探究各种表现方法,培养创造力。因此,本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明暗的基本规律即可,不往深度探索,而尽可能拓宽广度,帮助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表现出创意和个性。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明暗形成的规律,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2.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出有一定创意和立体感的作品。
3.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明暗形成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方法。
难点:运用多种明暗表现方法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方法:
1.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使静态的课本内容动态化、直观化。
2.运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表现方法,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四、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以直观引导为主线,主要运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对明暗的知识了解不多,更不知道明暗还可以有多种的表现方法。为有效实现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自己制作课件、绘制范图、出示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2.学习方法:以观察法、探究法、练习法为主要学习方法。
结合本课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观察、实践,教师适当的启发、引导,使学生一步步的学习、领悟、表现。这样,教师只是作为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你知道物体的明暗是怎样产生的吗?(有光才有物体的明暗变化。)
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精选5篇)
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精选5篇)
初中美术教案人美版篇1
第一课时
课题:参观与考察
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历史、性质、作用。
2.了解作品展示的方式,总结所参观展览的意义和目的。
3.走近美术馆、走近博物馆,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4.能为学校或班级策划一次展览。
教学重点:
1.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2.美术馆、博物馆与画廊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美术展览的展示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提出问题:看老师演示的图片,请问你们认识这些建筑吗?你能说出它们的建筑特色吗?
他们分别是中国美术馆、广州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北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是其中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介绍图片展示的中国各地美术馆建筑外观。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正确答案。比较各地美术馆的建筑外观,凸现中国美术馆强烈民族风格的建筑特色,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馆和博物馆1.美术馆的概念
2.美术馆的历史
3.美术馆的性质作用
4.博物馆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馆吗?
你知道世界博物馆日是哪一天吗?
5.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关系教师展示图片讲解时,学生欣赏分析,思考问题。了解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基本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走进中国美术馆1.介绍中国美术馆
2.(利用演示图片参观美术馆的各类展览)
你到美术馆参观过吗?有何整体印象?
3.参观过毕加索紫禁城画展,你认为展览的整体布置方面有何特色?(作品内容、摆放位置、悬挂方式、展览路线等)。
人美版美术教案
人美版美术教案
【篇一:2015年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
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
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
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
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认识兵马俑是继承我国古代
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陶塑、青铜雕、玉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
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
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理、注重
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历史功过和秦朝的历史,及提倡武力的社会风尚,了解兵马俑
艺术特点与其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感受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
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
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
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分析探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1.打开跨页,通过看一号兵马俑坑的正面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谈感受:恢弘壮丽、气
势磅礴、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含义,畅想陕西临潼、秦始皇、秦
始皇陵、中国最大的雕塑群、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曾参观过兵马俑博物馆的同学可以谈感受,谈见闻。
10. 民间工艺品制作-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民间工艺品制作-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工艺品制作的种类和意义。
2.掌握传统染绸技法。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统染绸技法的学习与实践。
2.难点:如何将传统染绸技法应用到现代工艺品制作中。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1.引入(5分钟)
通过讲述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民间工艺品制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知识讲授(30分钟)
教师通过课件讲解传统染绸技法的发展历程、制作流程、工具材料等知识,并结合实物进行展示。
3.实践操作(80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染绸技法进行实践操作。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染绸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记录,以备后续评价。
3.学生完成染绸操作后,进行自主修改和创作,尽可能将传统染绸技法融入到现代工艺品中。
4.展示及评价(15分钟)
1.学生展示自己的成品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2.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
四、教学方法
1.大班课讲授
2.分组实践操作
3.教师点评和评价
五、教学准备
1.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染绸材料和工具
3.学生分组名单和评价表格
六、板书设计
1.传统染绸技法的流程
2.现代工艺品中融入传统染绸技法的例子
七、作业
1.完成染绸操作并进行记录。
2.对自己的成品进行修改和创新,尝试将更多的传统染绸技法运用到现代工艺品中。
八、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民间工艺品制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染绸技法的发展历程和制作流程,并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方法上还需不断改进和实践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九年级上册美术
教案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2017年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认识兵马俑是继承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陶塑、青铜雕、玉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理、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历史功过和秦朝的历史,及提倡武力的社会风尚,了解兵马俑艺术特点与其特定历史环境的关系,感受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方法:分析探讨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设计
1.打开跨页,通过看一号兵马俑坑的正面图片,教师与学生一起谈感受:恢弘壮丽、气势磅礴、威风凛凛、气吞山河的含义,畅想陕西临潼、秦始皇、秦始皇陵、中国最大的雕塑群、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曾参观过兵马俑博物馆的同学可以谈感受,谈见闻。
2.围绕所涉及到的关键词分成若干小组,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大胆提出新问题,培养学生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内容问题
历史组关键词:
秦始皇
秦代
用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秦始皇的
功与过是什么,秦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地理组关键词:
秦始皇陵
你了解中国古代流行“事死如事
生”的厚葬习俗吗?说说秦始皇陵修建的情况。
雕塑组关键词:
兵马俑
铜质车马
陶俑是如何制作的?兵马俑的雕
塑风格是什么样的?与你熟悉的汉代人物说唱俑作个对比。
展示组展示兵马俑的姿态。根据课本提供的图片,形
容一下
不同身份的兵俑的造型特
点、艺术效果和人物的主要特
征。
演讲组
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
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
价值。
假如我是兵马俑博物馆的
讲解
员,将会如何介绍。(300
字左右)
综合组1987年兵马俑被列人
世界文化遗产。
兵马俑凭借哪些优势被评为世界
文化遗产我们作为后来人应如何给予保护(空气、湿度、旅游人群等)
3.全班进行交流。
4.教师点评:打开中国地图,陕西省地形就像一尊跪射武士俑展现在我们面
前。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
雕塑群,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的雕塑中,我们读出了中国古代的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等宝贵的信息。特别是兵马俑的独到之处在于其雕塑手法的细
腻,不同身份的人服饰、冠帽不同,甚至连面相、胡须、发髻都不一样,细节处理的成功,使秦俑赢得了“千人千面”的美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从这些栩栩如生誉。对比秦汉人物俑的区别:
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汉人物俑
秦代人物俑表现细微的精神面貌,手
法细腻,写实传神。
汉俑虽长短不合比例,姿态不符常
情,却增强了力量、气势的美,构成汉代
艺术古拙的外貌。
课后回顾:
第一课形式美及其法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于艺术创作非常重要的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并能合理地进行初步的运用,以适应不同设计的需求,为今后的造型打下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讨论、归纳等程序,教给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讲练结合,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变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八对形式美的法则,即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
主要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引导教学、分组讨论、课题训练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构成的概念
2.构成的分类
3.平面构成的概念
2、导入课题:
现代化的大厦,电视铁塔,工厂的烟囱,高高的白桦林,它的结构轮廓都地高耸的垂直线.而垂直线在艺术上给人带来的印象是向上,高大,威严等感受,当我们看到了草原,大海,地平线,又会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的等形式感,再如古埃及的金
字塔已正三角形给人以稳定,安全,坚固的感受,而倒立的三角形就会有相反的感觉.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诸要素.
课后小结,布置作业(15分钟)
八对形式美的法则是艺术创作中通用的美的规律,是贯穿艺术创作始终的重要原则,因此,真正领会这些法则的实质性内涵并能灵活加以运用,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
3、形式美法则训练(作业)
训练目的:使学生掌握形式美的法则
内容与要求:形式美法则体现明确,画面具有形式美感。要求每张突出表现一种形式美法则,工具、图形语言不限。
第二课线条的艺术表现力
一、教材分析:
线条作为一种基本的造型语言,存在于现实生活和美术作品中。本课作为“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欣赏来感受线条作为一种造型语言的基本特性和功能,从中受到启发,进而在美术实践中去表达自己想要的线条,以线条来表达个人情感。
作为造型语言,线条具有表现性、含蓄性、象征性和抽象性,如何把这些特性以简单易行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氛围下获得启发,发挥想象,表达感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追求“形”的酷似,而表现“线”的生动有趣。
二、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