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导学案答案
高中语文第5课《登岳阳楼》语文版必修2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 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
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
的志诚之心。
江山之壮阔与诗人胸襟之悲
壮,互为表里,故虽悲伤却不 消沉,虽沉郁却不压抑。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从意象、意境、情感上总结全诗
• ①意象:洞庭水、岳阳楼、吴 楚、乾坤日月、孤舟 • ②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 • ③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 忧
前两联勾勒的画面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平野阔 大江流
明确: ——孤舟——
何等孤单 何等渺小
诗人命运的写照
诗人这时已到了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 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这使他的孤 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 州”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 预料。
艺术手法:
初知意象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用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带给你 怎样的感受?
置身诗境
1、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
洞庭水 岳阳楼 吴楚 乾坤
孤舟
辽阔宏伟 开阔博大 孤单漂泊
2、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描绘 诗歌的意境和画面 3、展示成果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 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4旅夜书怀、登岳阳楼
总结
(关键词句) (鉴赏要点) 微风岸、独夜舟(近) 寓情于景 垂、阔、涌、流(远) (风格)
岂、著、应、休 (感伤身世之作) 直抒胸臆 飘飘、一沙鸥
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 这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 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后一层直抒胸臆。 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 之故。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 有自伤飘泊之意。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试分析“坼”与“浮”二字的好处?
“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 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 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 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 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 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 在读者眼前。这两句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 壮阔景象。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 到的(虚写)
课题 教学目标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课型
Baidu Nhomakorabea
精读
1、学习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 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体会诗人优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人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坼”和“浮”的表达效果 通过意象的把握来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重点 难点 教学时间、时数 教学手段、方法
(完整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
3.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高考古代诗文欣赏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考古代诗⽂欣赏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考古代诗⽂欣赏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诗歌部分
v 第⼀单元
⼀、⽩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
“,。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是:
“,。”
3.《长恨歌》中采⽤浪漫主义⼿法寄志托物重申誓⾔的诗句
是:,。
4. ⽂中描写杨贵妃天⽣丽质(貌美)的句⼦
是:,。
5. ⽩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情愿相爱永不变⼼的诗句,这两个诗句
是,。
6. 表现贵妃对⽞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
1.《湘夫⼈》中被誉为“千古⾔秋之祖”的诗句是
“,。”。
2.⽑泽东《七律答友⼈》中“九嶷⼭上⽩云飞,帝⼦乘风下翠微”就是化⽤《湘夫⼈》中的““,。”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抛到江中去,把单⾐丢在澧⽔旁。是希望湘夫⼈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中运⽤⽐兴⼿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表⽩⼼迹的句⼦
是:,。
6.《湘夫⼈》中,湘君抛弃湘夫⼈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
三、鲍照的《拟⾏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路难》开头⽤⽐喻的⼿法对当时门第决定⼈⽣这⼀古代的⾎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的《⾏路难》⽤⽐喻⼿法表达⼈⽣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
3. 在《拟⾏路难》中举杯驱愁却⼤放悲声的诗句是
“,。”
4.《拟⾏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盾和忍辱负重的句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导学案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阁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句;
2、理解本诗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点:
1.积累字词等基础知识,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学会鉴赏诗句;
学习难点:学会鉴赏诗句
一、预习
(一)走进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大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二)梳理基础知识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东南坼()戎()马乾()坤邠()州凭轩()鳌()
迥()危樯()官应()老病休催短景()雪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3、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歌
【目标重难点】诗歌意象中所蕴含的情感
【学法指导】诵读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你一招】
怎样读懂一首诗?首先必须要知人论世。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生平,了解作品生成的时代背景。其次,必须要了解诗歌的特殊性。诗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的。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还得知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也就是意象。这些意象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明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高中语文 专题06《登岳阳楼》《旅夜书怀》(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学习要点】
1.探究李白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课堂探讨☆
要点一:探究诗歌的风格。
【探究活动】
结合《登岳阳楼》探究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诗歌风格的题目,给出了诗歌的风格是“沉郁顿挫”,首先应该明确“沉郁”指的是“意境的开阔、雄壮”和诗歌的“忧国忧民”的思想,“顿挫”值得是“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和“照应”。。
【讨论明确】
第三、四句写登楼所见,洞庭湖水划分了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就像昼夜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极力形容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诗人面对浩淼的洞庭湖抒发的是伤时忧世的感情。可见其沉郁。
起承转合巧夺天工。首联起句写渴望登楼之情,颔联“承”接上联写登楼后看到的景色,颈联不仅没有继续写湖,却开始“转”写看景后的心情,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最后既写景又写情。达到了“合”的完美统一。结构上的回环照应。本诗有两处照应。衡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批道,“亲朋”句承“吴楚”句,“老病”句承“乾坤”句。这是第一次照应。当时杜甫从蜀中东下,在岳阳楼上必然想起吴楚的亲友,故“吴楚”跟“亲朋”连接起来了。他出峡之后,长期在水上漂泊流浪,所以看到“乾坤日夜浮”的泱泱大水,就跟自己“老病孤舟”的凄惨晚景联系起来了。此处的哀情和上四句的阔景就是如此有机结合的。第二处照应是首尾的照应。起句写渴望登上洞庭湖的心情,那么,登上之后又是什么心情呢,尾句说“凭栏涕泗流”。可见其“顿挫”之美。
【课堂提升】
请将《阁夜》与《旅夜书怀》进行比较,分析两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差异。
高二语文(人教版)《登岳阳楼》《旅夜书怀》
说说“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到这里笔锋一转,诗人深层关注的还是国家的命运、百姓的 疾苦与不幸。诗人在最艰难困苦、生命来日不多的时候,依然不 能忘怀的还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关注。这样 的胸襟,和上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写自然界宏 奇伟丽的气象,就能够很好地上下衬托(或者呼应)起来。
旅夜书怀 此“旅”实为何? 此“旅”为漂泊 此“夜”又如何? 此“夜”忧苦多
小结:《旅夜书怀》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 的诗。
பைடு நூலகம்
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 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 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诗人的这种飘泊、感伤之意是通过什么表现的呢? 此诗开篇写景,寄伤感、飘泊之情于景物描写中(寄 情于景),先写舟泊于岸,时间是深夜,江边孤零零地泊 着一只小舟,桅杆高耸,更显寂寞。
为什么说“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如何理解“岂”“应”两字?表达什么感情?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 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志向,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故说“岂”,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 而产生的愤慨。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比较赏析
4.回忆杜甫的《春望》《蜀相》《登高》 《月夜》《得舍弟消息》《江南逢李龟 年》。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忧国忧民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蜀相》(杜甫)
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①坼:分裂之意,洞庭湖将吴、 ①“垂”低垂之意,写
楚两地分开; 浮:漂浮之意。 出了在空旷平野看星的
日月和星辰都漂浮在洞庭湖上。 独特感受;“涌”汹涌
②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 分隔于东南两边,日月星辰昼
之意,月犹如江涌一般 的磅礴.②这两句不仅 对仗工整,而且还借景
夜都在洞庭湖上漂浮。意境更 间接抒情来表达孤独的
写作背景
《登岳阳楼》
《旅夜书怀》
唐768年冬,杜甫出峡漂泊 唐764年春,杜甫携家人再次回
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 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
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 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
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 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
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 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
爱国主义
6.课堂检测:理解性默写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1、《登岳阳楼》中“
,
”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
1.《登岳阳楼》中,“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两句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2.《登岳阳楼》中,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杜甫《登岳阳楼》中逼真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可以和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媲美的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和《旅夜书怀》中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5.《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6.《登岳阳楼》中,杜甫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7.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烟波浩渺的雄浑景象。
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附
答案)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杜甫《旅夜书怀》学案含答案
旅夜书怀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意象,掌握意境,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3感悟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并背诵全诗。
【自学自测】
1.知人论世:
(1)识作者:杜甫,字(),自号(),唐代伟大的()诗人,与李白合称()。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后世称其()、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
(2)探背景: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
2.朗读诗歌,要求:初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再读了解诗意,整体感知
3.课前自测:题目中,你读出了什么?
【自研自悟】
1.品意象: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2.明意境: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3.悟实情:“书怀”,亦即书写情怀,抒发感情。请找出诗歌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并赏析如何抒情。
【自练自提】
1.艺术特色:
2.拓展练习。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中“坼”和“浮”有何妙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
第一单元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
3.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2月3日高二·语文·《登岳阳楼》《旅夜书怀》课后练习
登岳阳楼
第一部分:
1.原文填写。
⑴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的诗句
是:,。
⑵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的诗句是:,
。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
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3.说说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
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
⑵戎马关山北(戎马:)
⑶凭轩涕泗流(凭轩:)
4.杜甫、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
5.杜甫、范仲淹都是借景抒情,但所抒的情有所不同,请简单加以分析。
杜诗:
范文:
6.说说你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7.知识拓展:
读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完成练习。
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会来?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含答案二)
《登岳阳楼》理解性默写
1.杜甫《登岳阳楼》中虚实结合,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句子是:,。
2.《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中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都形象地反映了他生前生活的窘迫和仕途的坎坷。
3.《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
4.《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
5.《登岳阳楼》中,杜甫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的诗句是:,。
6.《登岳阳楼》中,“,”两句写自己早就对洞庭湖充满向往,为下文蓄势。
《登岳阳楼》默写答案
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3.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A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中“,。,。”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唐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
是:,。
4. 文中描写杨贵妃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
是,。
6. 表现贵妃对玄宗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
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二、屈原《湘夫人》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2.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
““,。”两句诗。
3.“,。”两句诗表现湘君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写湘君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是希望湘夫人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湘君不敢对湘夫人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6.《湘夫人》中,湘君抛弃湘夫人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
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李白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
“,。”
3. 在《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表现作者极度矛盾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导学案答案
1、指导阅读《旅夜书怀》:在我们读第一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时,语调很缓
慢,哪怕重音放在“独”上,依然读起来只有淡淡的忧伤,当读到第二句的时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时,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平野还有波光粼粼的东流江水,语调低沉而雄浑,这时的杜甫已经感受到自己的孤寂无助,凄苦茫然的漂泊之伤痛,在紧接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杜甫的愤激不平呼之欲出,可是杜甫最后只是无可奈何不无感伤说了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那份呼之欲出的愤激之言就这样硬生生的堵在喉颈。情感表达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第五题和第六题答案见教师教学用书第55页。
七、潮湿的岸边没有来路也没有去路,只有瘦弱的草孤零零地在无边的风中摇摆不定,水边的草注定纤细单薄。那只破旧的小船还有那根高傲的桅杆静寂地躺在月色中,守候着漫漫长夜。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原野,在天与地相接的地方,几颗星辰垂挂着,皎洁的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一江的波光粼粼铺向远方,江天一色。
八、抒发了诗人孤苦无依,茫然凄苦的感情。“天地一沙鸥”借沙鸥来自况,抒发自己心中那种渺小,孤寂,迷惘之情。
九、“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垂”字让人觉得星辰好像垂挂在天地相接的地方,眼前的平野辽阔无边,这个“涌”字可见月光投影在大江中,江水在流动,月光也在流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直伸向远方,江天一色,天地相接,这样的画面呈现雄浑开阔的意境。“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坼”描写洞庭湖的千层巨浪冲裂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显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描写洞庭湖主宰着天地万物的沉浮,显示洞庭湖的壮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戎马”,兵马,这里借指战争。大历三年(768)秋,吐蕃侵扰灵武,京师戒严;朝廷又命郭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以备吐蕃。
十、可促发学生回忆《春望》、《春夜喜雨》、《赠花卿》、《绝句》、《登高》、《石
壕吏》、《兵车行》等耳熟能详的诗作,进一步激发学生赏析杜甫诗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登高》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这首诗不管从写景的角度还是所营造的意境方面都同《旅夜书怀》很相似
尾联中“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自己人在羁旅的艰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在对景物的描绘中,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
《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恣情宣泄倾泻无遗。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把心中的悲凉镶嵌在字里行间了,你看这个“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这个“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而最后一小句把诗人心中的这份万古悲愁浓缩在一份无奈之中,你看“新停”不仅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也因为多病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如果说《旅夜书怀》中“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用了反语来抒发愤激不平之情,那漂泊两年之后的杜甫,这份愤激这份不平这份不甘心不见了,只有那浓的可以化成墨汁一
样的悲凉,像一阵一阵巨浪淹没杜甫。这首诗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情感表达的也是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杜甫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大的空间中,使得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总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登岳阳楼》这首诗怎样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的?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诗人最后凭轩老泪横流,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境界是雄浑宏大,情感悲凉深沉了,正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样的风格在他其他的诗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比如我们最近学的《兵车行》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诗歌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意义深广,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开始“咸阳桥头悲惨送别的场面”到“边庭血流成河的场面”到“千村万落荒芜的场面”最后“青海白骨无人收”这些场面体现诗人情感起伏也表达了满腔郁愤的悲痛之情。尤其最后一句“天阴雨湿声啾啾”承载着诗人满腹的血泪控诉和郁愤悲痛之情,
小结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沉郁”意境雄浑开阔,感情深沉悲凉。“顿挫”,主要指诗歌情感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
探讨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
和当时的时代有关,安史之乱
和自己的遭遇有关,个人的穷愁困苦,颠沛流离
和自己的性格有关,出身“奉儒守官”的家庭,杜甫由于受到儒家的中和节制的影响,他在表达感情时,总是把自己的感情压抑住,不让他一下子喷发出来,而是让他在低徊中缓缓地起伏心忧黎元社稷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