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模拟(调研卷)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模拟(调研卷)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模拟卷(调研卷)语文(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汇报:原创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

在科研人员的评价方面,如何建立更好的评价机制,让科研人员能心无旁骛、坐住坐稳“冷板凳”?张杰:确实,最具创新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

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我们还需要在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开启更多的改革。

应该看到,在传统的以论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下,一些科研人员会更倾向于做更容易发表论文的“自由探索”,即做“能发表论文的科研”。

可以说,这种现象不仅在物理学,也在其他一些学科中发生。

事实上,当科研人员都倾向于从事更容易发表论文的研究,这种急功近利的风气不仅给年轻人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也会有损学科和科研的健康发展。

不过,也可以看到,我国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比如,我所在的激光聚变联合研究团队中,有两位重要成员分别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是我们8轮大型联合实验的实验诊断值班长。

他们对于激光聚变实验诊断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高超的技术,去年,他俩因为对激光聚变研究作出的实际科研贡献,而非因为发表论文,在各自的单位都晋升为研究员。

又比如,我们项目中的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已有多名科研人员凭着实际科研贡献而不是简单的论文发表,获得了职称晋升。

可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对科研人员本身是一种激励,对更多年轻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来说,也无疑带来正向的激励。

因此,在大科学研究中,从长远来看,科研人员在从事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可能取得进展甚至突破却不能发表更多论文,应该把这些贡献纳入实际的科研奖励和资助体系。

2025届高三语文11月新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语文11月新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语文11月新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3.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一精灵是否存在,至今仍神龙不见首尾,故大可认定其为虚构之物。

其起源于原始先民们对神秘自然力量的畏惧乃至思考,又在后人推波助澜的演绎中获得了丰富。

然遍察有关龙的资料,种种造龙术皆有牵强附会之嫌。

道教称龙为蛇修炼演化之物。

佛教尚未东传之时,由于汉文化的融入,教义中方有了龙的雏形,可以说其中为佛护法的八部天龙仍为汉化物。

儒学讲究格物致知,不语怪、力、乱、神,然而在明确龙一物能够附载众多的儒学思想,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调整人的道德水准的作用时,也是默认具有孝悌仁爱的龙王存在的。

在宗教产生之前,原始先民们的造龙术采用的是组合法,杂糅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等常见事物的部分体貌特征合而为龙,后世在此基础上又尽力美化,使其向更加威猛、神异的方向丰富发展。

但是,各种造龙术仍然没有揭示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造龙?我考证原因,当与闪电有关。

夏季的电闪雷鸣之际,黑云中的闪电给予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长长的怪物形象。

它会以不同的姿态、在不同的方位出现,然总不改其修长的形状,叱咤的情态,接着便有狂风暴雨形成。

古人惊恐之余,缘何不会产生幻想?那黑云之后,定然有着一条长身子的怪物在行云播雨。

这大约即是龙产生的真正原因。

此观点之知识产权应为我所拥有,如若前人早有如是论述,也是我孤陋寡闻,书仍未读尽之故。

然知识产权又有抢注一说,特于此先行抢注了。

中国文化书库中,关于龙的故事不胜枚举。

2024年5月新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新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新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24.0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孟郊最重要的朋友和知音,非韩愈莫属。

孟郊与韩愈是贞元八年(公元792)进士科的同年友,但本次科考,韩愈及第,老诗人孟郊却名落孙山。

韩愈来看望孟郊,他没有因自己及第就觉得高人一等,反而为孟郊的淹蹇落魄而感伤,为他的被黜落而感到不平。

他在诗中宽慰这位前辈,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就愤郁愁闷,贫富荣悴,各有各的活法,没有高下贤愚之分。

无论你的处境如何,我们都永远支持你,敬重你。

韩愈之所以如此看重孟郊,除了因为孟郊是诗坛前辈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韩愈被孟郊鬼惊神哭的诗艺折服。

孟郊比韩愈年长十七岁,而登第却比韩愈足足晚了四年。

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其为人也,孤高自许,向来不惮以人师自居,然在孟郊面前,却折节侍坐,甘心执弟子礼。

没有什么比韩文公的拜伏,更能说明孟郊诗歌的魅力了。

韩愈是中唐诗坛的领袖,而在某种程度上,孟郊之于韩愈,是友而兼师,孟郊在当时诗坛的地位之高崇,可想而知。

孟、韩诗歌的奇思奥句,造就了贞元、元和诗歌新貌。

白居易说“诗到元和体变新”,李肇《唐国史补》对其内涵做了具体的阐释:“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

”平心而论,“流荡”“浅切”都谈不上“新”,“元和体”的“新”,是以怪、奇、丑、险在诗苑的竞相绽放而呈现新境的,即“元和之风尚怪”也。

因此,“元和体”的新变当是以孟、韩一派的“奇诡”“苦涩”及“矫激”为主要特征。

李肇《唐国史补》独以“矫激”许孟郊,实际上,孟郊诗在“矫激”之外,兼具“奇诡”“苦涩”,颇为全面地代表了中唐的怪奇诗风。

从孟郊的辈分,诗坛地位以及韩愈、张籍等人对其的推崇来看,在孟、韩诗派中,更有可能是孟郊主导了诗歌的风向。

新高考II卷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II卷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II卷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24.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一精灵是否存在,至今仍神龙不见首尾,故大可认定其为虚构之物。

其起源于原始先民们对神秘自然力量的畏惧乃至思考,又在后人推波助澜的演绎中获得了丰富。

然遍察有关龙的资料,种种造龙术皆有牵强附会之嫌。

道教称龙为蛇修炼演化之物。

佛教尚未东传之时,由于汉文化的融入,教义中方有了龙的雏形,可以说其中为佛护法的八部天龙仍为汉化物。

儒学讲究格物致知,不语怪、力、乱、神,然而在明确龙一物能够附载众多的儒学思想,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调整人的道德水准的作用时,也是默认具有孝悌仁爱的龙王存在的。

在宗教产生之前,原始先民们的造龙术采用的是组合法,杂糅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等常见事物的部分体貌特征合而为龙,后世在此基础上又尽力美化,使其向更加威猛、神异的方向丰富发展。

但是,各种造龙术仍然没有揭示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造龙? 我考证原因,当与闪电有关。

夏季的电闪雷鸣之际,黑云中的闪电给予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长长的怪物形象。

它会以不同的姿态、在不同的方位出现,然总不改其修长的形状,叱咤的情态,接着便有狂风暴雨形成。

古人惊恐之余,缘何不会产生幻想? 那黑云之后,定然有着一条长身子的怪物在行云播雨。

这大约即是龙产生的真正原因。

此观点之知识产权应为我所拥有,如若前人早有如是论述,也是我孤陋寡闻,书仍未读尽之故。

然知识产权又有抢注一说,特于此先行抢注了。

中国文化书库中,关于龙的故事不胜枚举。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3)(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3)(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垄断缘木求鱼梗塞积腋成裘B.参商数典忘祖肆虐一踏糊涂C.偏袒委屈求全陶然穷形尽相D.殄灭金婵脱壳旋窝韬光养晦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打算出售博物馆的艺术珍品,然而随后发生的事件使其计划成为纸上谈兵。

B.这句话点燃了沈善增重读《庄子》的兴趣,孰料找来《庄子》一读,就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感。

C.作者这些散文,曾有十多篇在本报刊载过,因为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

D.由于他身上强烈的自省精神和批判意识,使得他在众多唯唯诺诺的声音中显得卓尔不凡,他自然成了他身边学子们喜欢的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古老的刀耕火种到21世纪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基地,悠长的岁月,教会了勤劳的松江人。

B.我得意的是那盆郁金香,两朵初放的花苞金光闪闪,一看便知其名贵。

C.摄影作品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D.迟墨也没有再带我到森林的尽头去看那些一边悲鸣一边穿越树木高大的阴影的飞鸟。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安逸就是感觉的催眠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雷同的日子无论千万也只是同一个日子。

①一个没有走进医院的植物人②一部能让人兴奋几天的美妙电影③因为他们没有痛苦的“度日如年”而有幸福的“度年如日”④这些人其实没有生命⑤一部将千万次重复从而让人昏昏欲睡的电影⑥最后让观众在软绵绵暖洋洋的沙发里成为一个空壳A. ④①③②⑤⑥B. ②⑤⑥①④③C. ⑤②①⑥④③D. ⑥④①③②⑤二、(9分,每小题3分)守望《思想者》从维熙心脏是生理的,心灵是精神的;人的心脏不过拳头般大小,是一团跳动的肌肉;而心灵中蕴藏的精神却可覆盖天宇,无岸无涯。

2024年4月沧州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沧州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沧州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2024.4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道,艺术与美有密切的关系。

但也许有很多人觉得,科学跟美没有什么关系。

我是研究物理学的。

物理学的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验,或者说是与实验有关系的一类活动;第二个阶段从实验结果提炼出来一些理论,叫作唯象理论;唯象理论成熟了以后,如果把其中的精华抽取出来,就成了理论架构——这是第三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理论架构要跟数学发生关系。

其实,上述四个不同的步骤里都有美,而美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大家都见过虹和宽,觉得漂亮极了,美极了。

为什么会觉得美呢?因为它们都呈圆弧状而且有很特别的规律:虹是42度的圆弧,红色在外边,紫色在里边;霓是大一点的弧,是50度的弧,其色彩排列顺序与虹相反,红色在里头,紫色在外面。

虹和霓具备这个规律,所以即使是小孩子也会觉得它们非常非常漂亮。

这是一种在实验经验里美的标准例子。

实验阶段结束后,就到了唯象理论阶段。

虹和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虹和霓是太阳光在小水珠里折射而产生的光学现象。

在虹的小水珠里是一次内反射,在霓里是两次内反射。

计算的结果验证了这样的事实:一次或者两次反射以后,就会出来42度或者50度的弧。

一个人了解到这点以后,他对于这个美的现象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再进一步就到了理论架构阶段,这个到19世纪才完成。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解析-厦门四检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解析-厦门四检试题及参考答案

厦门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6页。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日,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高能爆发探索者”和“慧眼”卫星等三大科学装置,通过天地联合,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这将给神秘的宇宙事件及其背后机制的研究带来曙光。

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天体爆发现象,它短至几毫秒,长达数小时,其释放的能量超过太阳一生辐射能量的总和。

持续时间较长的伽马射线暴产生于比太阳大几十倍的恒星星体坍缩爆炸,而持续时间较短的伽马射线暴则产生于两个致密天体(比如黑洞或中子星)合并爆炸,后者还可能伴随发射引力波。

此次,“慧眼”卫星装载的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首次在伽马射线暴观测中同时探测到信号。

它采用直接解调成像方法,通过扫描观测X射线和伽马射线,完成宽波段、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空间硬X射线成像。

这些能量相差上十亿倍的测量结果,对于建立正确的伽马射线暴爆发机制模型极为重要。

(摘编自孙自法《中国天地联合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中国新闻网2022年10月17日)材料二:记者:为什么会在20多年前提出用直接解调技术来发展下一代硬X射线望远镜呢?李惕碚:硬X射线是研究邻近黑洞强引力场区域时间、空间和物质性质的关键波段。

硬X射线探测最大的困难是成像。

国外学者发展了编码孔径成像方法,这个方法要求的探测器和编码孔径都很复杂,造价也高,我们承担不起,只能走另外的路。

2023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题(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题(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越绝书》篇的播出,让地方志书中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和思想,引领着更多人去感悟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去思考和探寻“何以中国”的更多答案。

要探寻答案,就必须读懂中国地方志里的故事,读懂故事里那些永载史册的人物,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瞬间,还有那些闪耀在字里行间、激荡在心灵深处的人性光辉。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

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地方志为人们读懂中国故事打开了“一扇窗”。

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一部看似平常无奇的《越绝书》,以越地为视角,将华夏千百年历史激荡浓缩其中。

从书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子贡一出乱五国”····子贡游说五国、改写五国形势的绝世智谋,勾践转死为生的家国情怀,千年之后,仍然让我们心驰神往、热血沸腾。

通过阅读方志里的中国故事,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从中汲取到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除了读懂中国故事,还要关注地方志里的中国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刻入筋骨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是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高考模拟语文试题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努力建构当代“《论语》学”颜炳罡千百年来,虽然《论语》研究论著浩如烟海,但由于文献流传过程中的脱、衍、倒、误及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历史条件的客观局限等诸多因素影响,依然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论语研探》秉承中国传统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利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的手段提出诸多视角新颖、思路独特的看法,或缜密思考,或择善而从,或直抒己见。

以《论语》之名定于何时为例,该书不但罗列了“弟子所题说”“曾子弟子为之说”“秦汉之间说”“汉代说”“景帝末或武帝初说”“孔安国说”等前修时贤的不同观点,而且在承认诸说并存的同时,还通过对《史记》《汉书》《礼记》《韩诗外传》《孟子题辞》等传世文献所提供的学术信息的提炼与解读,结合郭店、上博等出土竹简文献,得出《论语》书名定于孔子再传弟子之说或为可信的判断。

又如就《论语》的“论”字究竟何意的问题,前人有“伦理”“追论”“从音依字”“言理”“讨论”“选择”“条理”等多种解释,作者在对以上各论详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汉代历史文献、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从训诂学、文字学的“论”字本义入手,认可《论语》之“论”当为“编纂”之义的观点。

凡此种种,考证有据、论述精当之处不胜枚举。

宋儒朱熹在《论语训蒙大义》中曾言:“古之学者,其始即以此为学,其卒非离此以为道。

穷理尽性,修身齐家,推己及人,内外一致,盖取诸此而无所不备,以终吾身而已。

”在朱熹看来,《论语》可以奉为学者终身受教之经典,其中性命义理无所不备,对实践内圣外王的儒学精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有鉴于此,作者对《论语》学的研究并未局限于经学领域,而是从学术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论语》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凸显的社会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通过经学思想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概括了《论语》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进而探索其政治伦理内涵与文化底蕴。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4)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4)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4)文言文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2023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周尧卿,字子余。

其先汝阴人。

尧卿警悟强记,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知名。

天圣二年登进士第,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州。

卒,年五十三。

有文集二十卷,《诗》《春秋》说各三十卷。

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则抑情忍哀,不欲昆弟,尤笃有爱。

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

或勉之以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意或不胜丧耳。

病且未老,忍及此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

有告之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竭力,复可得乎?”尧卿为人简重不校,有慢己者,必厚为礼以愧之。

居官禄虽薄,赒宗族朋友,罄而后已。

所至称治,民有去思。

尝知汀州宁化县,提点刑狱杨纮入境,微伺刺史善否,有被刑而耘苗者,纮就询其故。

对曰:“贫以利故,为人直其枉,令不可欺,而我欺之,我又何怨?”纮至邑,不复他察,第以所闻荐之。

庆历间,范仲淹举经行可为师表,未及用而卒。

尧卿之学,不惑传注,问辨思索,以通为期。

其学《诗》,以孔子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谓得之”。

考经指归,而见毛、郑之得失,曰:“毛之《传》欲简,或寡于义理,非‘一言以蔽之’者也。

《笺》欲详,或远于情性,非‘以意逆志’者也。

是可以无去取乎?”其学《春秋》,曰:“左氏记之详,得经之所以书者。

”至三传之异同,均有所不取,曰:“圣人之意,岂二致邪?”欧阳修以文表其墓曰:“若周君者,事生尽孝,居丧尽哀,而以礼者也。

君学长于毛、郑《诗》,《左氏春秋》。

”(节选自《隆平集·儒学行义》) 1.文中画框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勾选相应位置。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苦之意。

B.何怨,怨恨什么。

山东省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语文高考一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蹊跷(qī qiào)B. 筵席(yán xí)C. 恣意(zì yì)D. 徜徉(cháng yá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延误了两个小时。

C. 这种花的颜色非常鲜艳,令人赏心悦目。

D. 他的话让我深受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落乌啼霜满天。

C. 江水流春去欲尽。

D. 独在异乡为异客。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

B. 他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他的话让我深受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这种花的颜色非常鲜艳,令人赏心悦目。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B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这种花的颜色非常鲜艳,令人赏心悦目。

C. 他的话让我深受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D. 为什么他的成绩总是那么好?答案:D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这种花的颜色非常鲜艳,令人赏心悦目。

C. 他的话让我深受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D. 难道他的成绩不好吗?答案:D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这种花的颜色非常鲜艳,令人赏心悦目。

C. 他的话让我深受启发,使我受益匪浅。

D. 他的才华横溢,令人叹为观止。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学科模拟试题附答案高考语文学科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其白而守其黑:国画之美生根于中国文化天籁、神韵、简朴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国画产生于中国文化之中。

中国文化很注重天人合一,这种特质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启智性。

对中国绘画而言,中国文化的启智性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绘画不需要像西方文化那样严格的逻辑分析,而需要的是感悟力。

一方面,要遵循自然之道,体会天地大美。

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都有其自身之美、有它运行的目的,中国绘画就是要你去体会这种美、这种内在目的性,然后将其运用到笔墨中,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你问“这树长在这儿对不对”、“这老鼠怎么比南瓜还大啊”hellip;hellip;另一方面,天地大美只有通过感悟才能转化为人类的美感。

明代“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一朵花在深山开放,你不知道它存在,可是当你看到这朵花的时候,这朵花的颜色、形态就渐渐显现出来,它果然是个美艳的存在。

中国文人讲“气韵生动”,其中的“韵”并不是单纯的作诗时押韵的“韵”,意义更为丰富饱满,注重的是创作主体(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诗人)对于宇宙惯有的一个诗性的判断。

天地大美自然而生,可是也需要画家对其有诗性的判断、有所感悟才会于人有意义。

所以,当中国人的智慧和感悟在哲学上的体现用到绘画上来的时候,绘画就受益无穷了。

老子哲学里有“知其白,守其黑”,说的是深知本性洁白,却守持混沌昏黑的态势,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也正是国画美之所在。

笔墨加上宣纸就是黑和白,只有维持黑白间比例的平衡和谐才能守住国画的这种美。

中国禅宗讲,“妙悟者不在多言”。

王维在《山水诀》此视为对山水画的要求,其实,这是对整个中国绘画的要求mdash;mdash;以少许胜多许,以最简练的语言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中国绘画就是“有无相生”之道的形象体现,笔墨的“有”和画面空白的“无”相互辉映才造就了国画之美。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除了讲求实用以外,我们还要有一种为学问而学问的兴趣,为真理而真理的态度。

逻辑就它的本身说,是一种纯粹科学。

逻辑之学,自亚里士多德轫创以来,经过中世纪,到九十余年前,一直是在冬眠状态之下。

而自十九世纪中叶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来,突飞猛进,与纯数学合流。

由于晚近逻辑发展之突飞猛进,引起数学对于其本身的种种根本问题之检讨与改进。

写文运思而依照逻辑方式,是一件颇不易办到的事,好比在这个世界上,全然健康的人也不多见。

很少人能说他的运思为文全然无逻辑上的毛病,即使是逻辑专家,也不能完全办到这一点。

逻辑训练,除了积极方面可能助长我们的推论能力以外,在消极方面可以多少防止错误的推论,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帮助我们免除种种常见的谬误。

(摘编自殷海光《逻辑新引》)材料二:稻草人谬误是指在论辩过程中通过歪曲对方来反驳对方,或者通过把某种极端荒谬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来丑化对方的诡辩手法。

就像树起一个稻草人做靶子,并自欺欺人地以为:打倒了这个稻草人,也就打倒了对方。

歪曲对方观点的重要手法有夸张、概括、限制、引申、简化、省略、虚构,等等。

例如,无政府主义者故意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论点“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歪曲为“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并对这个荒谬的论点大加攻击。

有人驳斥了这一偷换论题的诡辩手法:【甲】“究竟何时、何地、在哪个行星上,有哪个马克思说过'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呢?【乙】为什么你们没有从马克思著作中引出一句话或一个字来证实你们的这种论调呢?诚然,马克思说过,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思想,【丙】可是谁向你们说过吃饭和经济地位是同一种东西呢?难道你们不知道,像吃饭这样的生理现象是与人们的经济地位这种社会现象根本不同的吗?【丁】如果说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同于吃饭,那么有钱人就不买书不看报只是当个饭桶喽?”稻草人谬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避强就弱、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即论敌本来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很多论据,在反驳时,却避开对方所提出的那些强有力的、重要的、实实在在的论据,而专挑那些比较弱的、不太重要的、虚的论据展开反击。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卷阅读题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现象,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我们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霾粒子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1—2微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呈黄色或橙灰色,所以也称“灰霾”;雾的颜色则是乳白色或青白色。

雾和霾都是视程障碍物。

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

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浮游在空中形成的,形成雾需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度和较低的温度。

雾的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

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

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

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

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会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大雾天气多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各月均可能有较多霾天气出现。

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受浮游在空中的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

有时即使是气象专业人员也难以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雾的成分主要是水(H2O),人吸入后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而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说,空气污染不仅对于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有危害,跟肺癌也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