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摘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筛选指标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德尔菲法筛选指标,构建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三个层次16个指标的低碳经济评级指标体系,以湖北省为例确定低碳经济评价结果。
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是总量、结构、强度、效率、碳汇建设等指标,各指标的最终得分都将限定在0分一100分之间. 采用线性加权法对指标值进行综合评价,故将评语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低”四个等级。
关键词: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碳排放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screening indexes of low carbon econom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through the Delphi method for screening indexes, including construction of the target layer, criterion, plan three levels of 16 indicators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determine low carbon economic evaluation results. Effects of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is the main gross, structure, strength, efficiency, carbon sink construction index, the index of the final score will be limited to 0 points 100 points between. Using linear weighted method for index value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set as “ excellent “, “ good “, “ general “ low “, “ four grade.Key words: low carbon econom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arbon emission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举行,大会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2009年达387ppm,并且预测北极海冰到2100年可能完全消失。
低碳标准

回收的建筑材料循环再生过程同样需要消耗能源 并排放CO2.我国回收钢材重新加工的CO2排放量 为钢材原始生产CO2排放量的20~50%,可取40% 计算;可循环再生铝生产CO2排放量占原生铝的 5~8%,可取6%计算,因此,建筑材料回收再生产 过程排放 CO2的指标为:钢材为0.8t/t,铝材为 0.57t/t。 2.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量的实际值PTc 3.与建筑能耗相对应的CO2排放状况评价
钢铁 铝制 品
9.5
水泥
玻璃 结构
1.4
2.0
0.8
建筑 陶瓷 洁具 1.4
混凝 土砖
0.12
木产 品
0.2
单位建筑面积所用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种排放的CO2的基 准值Bmc(t/m2)
Bmc
Bi X
i 1
n
Bi
(1 ) X rBi A
XBi——第i种建筑材料生产过程种单位重量排放CO2指 标基准值,t/t Bi——建筑所用第i种建筑材料的重量总和,t α——建筑所用第i种建筑材料的回收率,% XrBi——建筑所用第i种建筑材料的回收过程排放 CO2指标基准值,t/t
2.单位建筑面积CO2排放量的实际值Pec 3.与建筑能耗相对应的CO2排放状况评价
Pec CO 2排放指数= 100% Bec
二. 住区节水及相应的CO2排放指标 1. 制水过程CO2排放指标 一方面是节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减少生产、 输送过程中的耗能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另一方面 是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碳源转化所减排的CO2量。 我国给水行业平均制水单位耗电指标 0.3kWh/m 3 ,生产1kWh电产生CO2约1kg,即生 产一吨水排放的 CO2为0.3kg;我国二级污水处理 平均耗电指标0.25kWh/ m 3 ,即处理一吨污水动 力消耗所排放的CO2量为0.25kg;碳源转化所排 放CO2量为0.55-0.85kg/ m 水。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低碳社会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低碳社会旨在通过减少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发展等方式,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为了评估和监测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出发,探讨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环境维度1.碳排放量:包括全社会和行业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碳排放水平和碳减排效果。
2.资源利用效率:包括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等指标,通过衡量资源利用效率评估社会资源利用情况。
3.生态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生态环境情况。
二、经济维度1.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产业规模、低碳技术普及率、低碳投资比重等指标,用于评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2.低碳消费水平:包括低碳消费意识、低碳产品比重、低碳生活方式普及率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消费水平。
3.低碳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创新投入、绿色技术研发、环保产业发展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三、社会维度1.低碳生活方式:包括居民出行方式、能源消费结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生活方式普及程度。
2.低碳社会融合程度:包括低碳教育普及率、低碳宣传影响力、低碳文化传播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理念融入程度。
3.低碳社会公平性:包括低碳补贴政策落实情况、低碳福利分配公平性、低碳减排责任分担等指标,用于评估社会低碳发展的公平性。
综上所述,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指标,涵盖碳排放、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消费行为、创新能力、生活方式、社会融合、公平性等多个方面,以全方位、系统性地评估低碳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效果。
在构建低碳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与衡量指标,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1体系简介根据低碳园区的特征及建设目标,本体系将低碳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低碳园区评价指数;第二层为准则层,分别对应低碳发展的几个发展重点,即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能源与低碳技术、园区建设与管理;第三层为指标层。
评价体系由8个指标组成,见下表。
表1 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结构2 指标解释2.1 单位GDP综合能耗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与园区GDP之比,反映园区能源利用效率。
园区综合能耗总量:指企业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煤、电、油等能源的消耗(包括生产取暖、降温等用能)。
各种能源均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折合系数折成标准煤计算。
(万元)园区标准煤)园区综合能耗总量(吨万元)综合能耗(吨标准煤单位GDP /GDP =2.2 单位GDP 碳排放下降率指标解释:指园区本年度相对于上年度的单位GDP 的碳排放量下降情况,是园区减排温室气体、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直观表现。
(万元)本年度园区(吨)本年度园区碳排放总量万元)碳排放量(吨单位GDP /=GDP%=GDP 单位碳排放下降率()100%-⨯上年度碳排放量(吨/万元)本年度碳排放量(吨/万元)上年度碳排放量(吨/万元)2.3 综合能耗弹性系数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与GDP 增长率的比例。
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相对上一年的综合能耗总量的增值与上一年综合能耗总量的百分比。
%=综合能耗增长率()100%-⨯当年综合能耗总量(吨标准煤)上年度综合能耗总量(吨标准煤)上年度综合能量总量(吨标准煤)增长率园区园区综合能耗增长率综合能耗弹性系数GDP =2.4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
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
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是指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导向,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评价和监测,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衡量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效果和绩效。
本文将探讨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原则以及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工具,它能够量化、可视化地反映绿色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绿色低碳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发现问题和瓶颈,找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为制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在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可靠数据,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2.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绿色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如能源消耗、物质利用、环境影响等,确保全面反映绿色低碳发展的综合性。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具备操作性,能够通过实际数据收集和分析,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决策。
4.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具备可比性,能够进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规模的绿色低碳发展的对比与比较。
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为了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指标筛选:根据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从海量指标中筛选出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指标。
在筛选指标时,应注意指标之间的互相关联性和重要性,以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指标权重确定: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方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权重反映了各个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重要程度,可以基于经验法或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计算与确定。
3.数据收集与处理:建立数据收集和处理的体系,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使用传统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同时补充深入的实地调查数据。
研究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研究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是指区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程度。
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于评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制定低碳发展政策和推动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区域绿色低碳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一、经济方面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1. 温室气体排放指标:衡量区域碳排放水平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可以基于能源消耗、工业生产、运输等数据进行估算。
2. 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衡量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包括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能源转化效率等。
可以基于能源消费数据和经济产出数据进行计算。
3. 清洁能源占比指标:衡量区域清洁能源利用水平的指标,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非化石能源的比例等。
可以基于能源消费结构数据进行计算。
4.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衡量区域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材料资源利用效率等。
可以基于资源消耗数据和经济产出数据进行计算。
二、社会方面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1. 就业质量指标:衡量区域就业质量的指标,包括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劳动参与率、职业培训覆盖率等。
可以基于就业和收入数据进行计算。
2. 社会公平指标:衡量区域社会公平性的指标,包括社会福利支出比例、教育公平指数、医疗资源分配公平度等。
可以基于社会福利支出、教育和医疗资源分配数据进行计算。
3. 生活质量指标:衡量区域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水平、健康指数等。
可以基于收入、消费和健康数据进行计算。
4. 社区参与指标:衡量区域社区参与度的指标,包括志愿者参与率、社区组织数量、社区活动覆盖率等。
可以基于社区参与调查和统计数据进行计算。
三、环境方面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1. 空气质量指标:衡量区域空气质量的指标,包括PM2.5浓度、空气质量指数等。
可以基于大气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1 体系简介根据低碳园区的特征及建设目标,本体系将低碳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反映社区低碳发展状态和发展差异;第二层为准则层,分别对应低碳发展的几个发展重点,即社区低碳建筑、社区低碳生活方式与环境友好;第三层为指标层。
评价体系由9个指标组成,见下表。
表1 低碳社区评价指标2 指标解释1.社区生活(1)社区私家车拥有率:在经济迅猛的发展中,私家车拥有率也不断攀升,是侧面反映居民低碳出行的重要指标。
社区私家车拥有率越高,表示低碳出行率越小。
社区总人数(人)人)社区私家车拥有人数()私家车拥有率(=%%100⨯(2)社区公交出行率:是指居民通过乘坐公交出行次数占居民通过所有交通工具出行次数的比例。
社区公交出行率越高,表示该社区出行方式更加环保,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100%⨯=次数通过所有交通工具出行通过乘坐公交出行次数)社区公交出行率(2. 社区建筑(1)3R 材料的使用率:3R 材料主要应用于环保方面,是指:“垃圾(Rubbish )、资源(Resources )、再利用(Recycle )” 如:用于环保材料上是指: 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3R 材料)。
%100R 3%R 3⨯=总材料使用量材料使用量)材料使用率((2)社区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是指新建建筑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
%100%⨯=总建筑面积积符合节能规范的建筑面)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3)社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率: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100%⨯=总建筑面积节能改造的建筑面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率((4)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对于住宅用户用水来说,节水器具可分为节水便器、节水龙头、废水回收装置和恒温混水阀。
社区内使用节水器具居民越多,表示节水节能率越高。
%100%⨯=水器具使用总量节水器具的使用量)节水器具的使用率((5)节电器具的使用率:主要指家庭节能灯、节能电器等节电设备占总电器使用量的比率。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标准化讨论院资源与环境标准化讨论所,付允等)2022-2022年中国低碳生态城市进展战喀目标Low carbon city evaIuation system(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Standardization, pay Yun, etc.)2022-2022 China IOVLCarbon eco-city dove Iopmen⅞ strategyFor QINGDAO, which is one of the top 100 cities in china, in Low carbon city evaluation indexsystem (2022-2022)•Renewable energy should account for 20% +.•High-efficiency heating, cooling, and power-generating facilities is well encouraged•Low energy consuming building should account for 70%•Distance to BRT should be less than 5(X)m.•Greenery ratio: area of greenery / total area, should be above 40% Green roof and vertical green is not include.•Greenery cover ratio: Horizontal projection area of greenery / total area, should be above 45%我国生态园林城市标准National ecological garden city standards(一)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绿地率指地块内各类绿地的面积总和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率(%)计审方法:献地率=球地面积总和÷地块用地面积XK)0% 绿地面积不包括屋顶、天台绿地和垂直绿地,但包括地下建筑和半地下建筑上面的绿地面积.绿化掩盅率指地块内全部绿化种植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占地块用地面积的比率(%)计算方法:绿化掩盖率:绿化种植的水平投账面积之和÷地块用地面枳XIo0%在建筑节能方面,目前国内城市建筑的运行能耗占城市能耗的20%左右,与发达我国相比,我们我国普遍存在能耗高、效率低(I如单位建筑面枳采暖能耗在同样气候条件下比发达我国商3倍以上,保盅隔热技术水平落后等问题旧老房也就算了,但近年大量新居建筑节能不第,就是进展的问题了。
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通用)

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 (2)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 (2)1.1 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 (2)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3)1.3 国内现有的相关标准 (3)2、若干案例的指标体系分析 (12)2.1 中新生态城 (12)2.2 曹妃甸生态城 (14)2.3 厦门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1)2.4 贵阳市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22)3、指标选取原则和思路 (24)3.1 指标选取原则 (24)3.2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25)4、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和框架 (26)4.1 确定指标体系结构 (26)4.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7)4.3 规划指标体系 (31)4.4 按规划层次的指标体系 (32)5、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方向 (34)第五章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化操作问题,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运用与落实。
1、国内外对可持续和生态城市的评价标准1.1国内外低碳生态城市指标概述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内涵的具体化,而且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
目前国内外的论著主要集中在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规划设计原则、方法的讨论上,对低碳生态城市的考核、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标或指标体系。
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子系统的分析出发构成的指标体系,这类指标体系的应用较广泛, 另一类是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协调度考虑建立的指标体系,指标综合的方法主要以加权平均为主。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高度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排放,所以也可以用环境、资源核算作为评价指标。
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数量问题,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少而精,一种是详细而全面。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城市低碳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对城市环境、社会经济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监测的指标体系。
该体系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起到指导作用,帮助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
1.碳排放指标低碳生态城市的最核心指标是碳排放量。
通过监测城市工业、交通系统和居民生活等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城市的低碳发展程度。
该指标可以分为单位面积或人均碳排放量,用于反映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低碳经济水平。
2.能源利用指标能源利用指标是评估城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包括城市总能源消耗量、能源供给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通过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实现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
3.生态环境指标生态环境指标是评估城市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的关键指标。
包括城市绿地覆盖率、水资源利用率、空气质量等指标。
该指标体系可以反映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
4.环境治理指标环境治理指标是评估城市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指标。
包括废水排放、废气排放和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
通过监测环境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质量,评估城市环境治理的效果和质量。
5.社会经济指标社会经济指标是评估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指标。
包括城市人口密度、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和收入分配等方面。
低碳生态城市必须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6.资源利用指标资源利用指标是评估城市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指标。
包括用水量、用电量、用地率和资源回收率等方面。
通过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之间有着相互关联和交互作用。
它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统一,推动城市向低碳、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该指标体系可以帮助城市政府和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城市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低碳社区评价研究报告范文

低碳社区评判探究报告范文一、引言低碳社区的建设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举措之一。
评判低碳社区的进步状况和效果,既是了解其实施效果的必要手段,也是为今后的改进和进步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座现有低碳社区的评估探究,探究低碳社区建设的状况、影响因素和需改进之处。
二、探究方法本探究选择某城市的A社区作为评估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定量方面,我们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社区居民的意见、低碳生活行为指数,并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定性方面,探究团队对社区运行状况进行观察和深度访谈,了解社区低碳建设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低碳社区评判指标体系为了全面评判低碳社区的进步状况,我们设计了以下指标体系:1. 能源利用:包括社区能源消耗量、可再生能源占比等。
2. 废弃物管理:包括社区废物分类、垃圾减量等。
3. 交通方式:包括居民通勤方式、公共交通利用率等。
4. 绿色建筑:包括社区建筑节能状况、绿色建筑占比等。
5. 环境保卫:包括社区绿化遮盖率、水资源利用状况等。
6. 居民参与度:包括社区低碳行为、环保意识等。
四、低碳社区评判结果依据采集到的数据和探究结果,对A社区的低碳社区建设状况进行评判如下:1. A社区在能源利用方面表现较好,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能源利用效率。
2. 废弃物管理方面,社区废物分类工作有待加强,居民垃圾减量意识有待提高。
3. 交通方式方面,社区居民普遍选择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但公共交通利用率较低,需要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4. 绿色建筑方面,社区建筑节能措施较多,绿色建筑占比较高,但需要加强新建楼房的节能要求。
5. 环境保卫方面,A社区绿化遮盖率较高,水资源利用状况较好,但需要加强环境保卫宣扬教育工作。
6. 居民参与度方面,社区居民低碳行为乐观性较高,环保意识普遍存在,但仍需要提高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乐观性。
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通过对A社区低碳社区建设状况的评判,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全社会的低碳观念和意识培育。
DB11_T1371-2016低碳社区评价技术导则

ICS13.020.01A 02备案号:52158-201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371—2016低碳社区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low-carbon community assessment2016-12-22发布2017-04-0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评价指标体系 (2)6 评价方法 (3)7 评价程序 (9)附录A(资料性附录)低碳社区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11)附录B(资料性附录)低碳社区评价报告格式 (12)参考文献 (13)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丽欣、聂曦、王振阳、王峰、唐人虎、郭伟、杨晋、王文强、卓岳、尚小鹏。
低碳社区评价技术导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碳社区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所辖居民社区开展的低碳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80—9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T 50378—201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 938—2012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社区 Community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所辖的居民居住区。
3.2低碳社区 Low-carbon community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通过提高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对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或改造,完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建设环境友好的公共设施、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和社区治理模式等活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社区。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

低碳社区规划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探讨论文引言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走低碳发展之路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
作为城市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使用可持续低碳的社区规划理念和具体规划技术措施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基本切入点[1]。
规划阶段作为城市建设的源头,对减少社区建设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具有重大影响,低碳社区规划技术在实现社区低碳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国内外对已有大量学者进行低碳社区研究:贾志峰在其论文《低碳住宅社区规划设计控制*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了低碳住宅社区规划设计控制指标体系[2];周传斌等在其论文《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提出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3];李亚男等在其论文《我国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结合我国社区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4]。
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社区低碳评价方法以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上而对社区的规划研究却涉及较少,为了提高低碳社区规划总体水平,促进我国低碳社区的发展,本文参照国家有关社区规划和建设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并深入多个社区进行多次调研提出了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的方法以及其指标体系。
1、低碳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综述在低碳社区评价方面,我国*还未正式*低碳社区建设和评价的相关指标体系,但在一些相关文件中涉及社区的相关建设内容可以作为参考,例如,美国leednd、英国breeammunities、我国绿*建筑评价标准以及生态住区技术评估手册的相关内容,如表1所示[5]-[8]。
2、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系统2.1评价系统的构建原理低碳社区规划评价综合系统由五大子系统组成:总体布局规划子系统、道路交通规划子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子系统、生态环境与景观子系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子系统。
评价子系统分别设置评分内容,指标的设置应以社区规划技术为基础,按属*又可分为“社区碳源控制”指标(简称c指标)和“社区碳汇扩展”指标(简称e指标),c指标所对应的评分内容主要是从“社区碳源控制”的角度评价社区是否低碳;e指标所对应的评分内容主要是从“社区碳汇扩展”的角度评价社区是否低碳。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问题的不断加剧,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方向。
低碳经济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清洁能源和资源利用等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衡量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意义、构建原则及构成要素,并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
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用于衡量和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的指标集合。
这些指标通过量化低碳经济的各个方面,如碳排放、能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形成了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清晰地展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有助于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措施。
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用于评估低碳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提供反馈和改进依据。
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度,推动更多人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实践中来。
构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计算方法要有科学依据,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
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要涵盖低碳经济的各个方面,如碳排放、能源利用、生态保护等,形成一个多维度的评价体系。
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选取要考虑其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数据来源要明确可靠,计算方法要简洁易于理解和操作。
可持续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低碳经济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和环境指标等。
低碳经济指标:主要衡量低碳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的比例等。
可持续发展指标:主要评价低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如人均收入、就业率、社会福利等。
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3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扩展
≥2.2
≥2.6
4
恩格尔系数(%)
扩展
≤33
≤30
社会和谐指标
1
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扩展
≥20
≥30
2
住房价格收入比
核心
≤10
≤6
3
基尼系数
扩展
0.33≤G≤0.4
0.33≤G≤0.4
4
城乡收入比
引领
≤2.54
≤2.41
5
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
34平方米/人
19
日常公共服务设施步行可达覆盖率
65%~90%
85%~100%
风貌延续
20
滨海生活岸线比例(含深圳河)
≥15%
≥20%
21
有机转化率
≥65%
≥70%
绿色交通
22
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56%
≥65%
23
新能源公交汽车保有量
≥0.6万辆
≥1.0万辆
24
绿道网长度
≥2000公里
≥2340公里
核心
≥320
≥347
2
PM2.5日均浓度达标天数(天)
引领
≥292
≥310
3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核心
100
100
4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扩展
100
100
5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引领
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资源化利用率≥50
资源化利用率≥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1 体系简介
根据低碳园区的特征及建设目标,本体系将低碳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反映社区低碳发展状态和发展差异;第二层为准则层,分别对应低碳发展的几个发展重点,即社区低碳建筑、社区低碳生活方式与环境友好;第三层为指标层。
评价体系由9个指标组成,见下表。
表1 低碳社区评价指标
2 指标解释
1.社区生活
(1)社区私家车拥有率:在经济迅猛的发展中,私家车拥有率也不断攀升,是侧面反映居民低碳出行的重要指标。
社区私家车拥有率越高,表示低碳出行率越小。
(2)社区公交出行率:是指居民通过乘坐公交出行次数占居民通过所有交通工具出行次数的比例。
社区公交出行率越高,表示该社区出行方式更加环保,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1.社区建筑
(1)3R材料的使用率:3R材料主要应用于环保方面,是指:“垃圾(Rubbish)、资源(Resources)、再利用(Recycle)” 如:用于环保材料上是指:可重复
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3R材料)。
(2)社区新建建筑节能达标率:是指新建建筑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比例。
(3)社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率:是指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4)节水器具的使用率:对于住宅用户用水来说,节水器具可分为节水便器、节水龙头、废水回收装置和恒温混水阀。
社区内使用节水器具居民越多,表示节水节能率越高。
(5)节电器具的使用率:主要指家庭节能灯、节能电器等节电设备占总电器使用量的比率。
1.环境友好
(1)社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专家统计,1千克标准煤燃烧会释放2.493千克二氧化碳。
根据社区每年的能源消耗量可以大概估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以常住人口数,就可以得到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
(2)人均绿地面积:公共绿地是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游憩绿地,应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它块状带状绿地等。
3指标标准值确定
表2 低碳社区评价各指标标准值
注:由于部分指标标准具有一定的目标性,目前尚不清楚广东省内社区的实际情况与该标准的符合性,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也可采用相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