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合集下载

标准成本法 PPT课件

标准成本法 PPT课件
成本作为正式的会计制度的一部 分,即会计记录不是采用历史成本(实 际成本)而是采用标准成本。
3
第二节 标准成本的制定
由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故标准成本的确 定也是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进行制定的。其基本形式:
数量标准×价格标准
标准
材料甲 材料乙
用量标准: 图纸用量 允许损耗量 单产标准用量
3.0元 0.3元 3.3元
2.0元 - 2.0元
9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标准
材料甲 材料乙
成本标准: 材料甲(3.3×1.07) 材料乙(2.0×4.28)
3.53元 8.56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2.09元
10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直接人工的用量标准是 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是指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 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 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 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 耗用工时等。
标准工时应以作业研究和工时研究为基础,参 考有关统计资料来确定。
11
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 是指标准工资率。
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 ✓ 如果采用计件工资制,标准工资率是预定的每件
2100 2400 1800 3900 1400 400 12000
19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部门
第一 车间
第二 车间
生产量标准(人工工时)
4000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95
直接人工用量标准(人工工时) 2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10000 1.20
1
3.90 1.20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6、计算繁琐,效益性差。实际成本制度片面强调 、计算繁琐,效益性差。 实际” “实际”,而把大量的劳动耗费于一些作用不大的事 后分配计算上。经过多次分配、迂回计算出来的成本, 后分配计算上。经过多次分配、迂回计算出来的成本, 是否就是真正的实际成本是令人怀疑的, 是否就是真正的实际成本是令人怀疑的,其究竟有多 大用处也值得研究。 大用处也值得研究。
四、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和条件
(一)实施标准成本制度的步骤 1、正确制定成本标准 、 2、揭示实际消耗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 3、积累实际成本资料并计算实际成本 、 4、计算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 5、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算出标准成本差 、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 异,并分析成本差异原因 6、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 标准成本制度可与任何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和计算方法 相结合。 相结合。它可用于全额成本会计模式也可用于变动成 本会计模式;它既可以与分批法相结合, 本会计模式;它既可以与分批法相结合,也可与分步 法相结合。 法相结合。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第一节 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前一章所讲述的成本核算的五个基本方法,是根据生产技 前一章所讲述的成本核算的五个基本方法, 术和生产组织特点,追踪生产过程的生产费用特点, 术和生产组织特点,追踪生产过程的生产费用特点,采用 尽可能如实反映生产费用汇总分配的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尽可能如实反映生产费用汇总分配的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计算出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实际生产成本, 计算出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实际生产成本,属于实际成本制 度的范畴。它们虽然也能较正确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 度的范畴。它们虽然也能较正确地反映产品的实际成本, 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资料,对成本管理起一定的作用, 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资料,对成本管理起一定的作用,但 这种实际成本制度却很难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经营管理的需 其缺陷主要有: 要,其缺陷主要有: 1、反应迟钝,控制性差。实际成本制度的着重点是放在 、反应迟钝,控制性差。 事后核算;生产费用发生时,没有及时进行差异的核算; 事后核算;生产费用发生时,没有及时进行差异的核算; 将合理成本与可避免的损失混在一起计入最终产品。 将合理成本与可避免的损失混在一起计入最终产品。这样 计算出来的实际成本不能直接回答是高还是低以及高低的 原因,失去了成本核算的控制作用。 原因,失去了成本核算的控制作用。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第一节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一、标准成本及其种类(一)标准成本的定义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成本开支、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

[特点]1.是根据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用科学方法制定的。

2.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1.理想标准成本理想标准成本是在最佳工作状态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排除了一切失误、浪费、机器闲置等因素,根据理论上的耗用量、价格以及最高的生产能力制定的标准成本。

2.正常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是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可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

它反映了过去一段时期实际成本水平的平均值,反映该行业价格的平均水平、平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

当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条件变动不大时,它可以在较长一段时期采用。

3.现实标准成本现实标准成本是在现有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它是根据现在所采用的价格水平、生产耗用量以及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而制定的标准成本。

现实标准成本最接近实际成本、最切实可行。

它与正常标准成本不同的是,它需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修改。

(三)标准成本的作用◆便于企业编制预算◆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可以为企业实施例外管理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进行产品的价格决策和预测◆可以简化存货的计价及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工作二、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一)标准成本的制定产品成本是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组成,因而应按照这些成本项目的特点分别制定其标准成本。

其基本形式是数量标准乘以价格标准,从而得到各有关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

可以分别根据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和标准工资率以及制造费用的标准工时和标准分配率来具体计算。

管理会计课件-第8章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课件-第8章标准成本法
解:变动制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分配率差异=(2-1.6)*9500=3800 (不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0-500*20)*1.6= - 800 (有利 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总成本差异=19000-1.6*500*20=3000 (不利差 异) 或=-800+3800=3000 (不利差异)
第三节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分 析和控制 开支差异=实际分配率×实际总工时
现实的标准成本 现有条件应该达到, 最切实可行, 不断修改
三、成本差异的种类
直接材料 成本差异 价格差 价格 异 差异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 固定制造费 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
•价格差 •工资率 异 差异 •数量差 •耗用量 异 差异
•分配率差 异
数量 差异
•开支差 •效率差异 异 •能力差 异 •效率差
一、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例:渝西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500件,耗用X材料900 千克, X材料的实际价格为48元/千克。假设X材料 标准价格为40元/千克,单位甲产品的标准用量为2 千克X材料,试进行X材料的成本差异分析。
解:材料价格差异=(48-40)*900=7200 (不利差异) 材料用量差异=(900-2*500)*40= - 4000 (有利差异) 材料总成本差异=48*900-40*500*2= 3200 (不利差异) 或=7200- 4000= 3200 (不利差异)
第三节
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设置成本 差异账户
成本差异的 归集
期末成本差 异的账务处 理
材料成本差异
价格差异
用量差异
成本 差异 核算 账户 直接人工 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 成本差异 固定制造费 成本差异 工资率差异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八章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2.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差异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称为()A.效率差异B.耗费差异C.闲置差异D.能量差异3.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

A.全面控制原则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C.讲求效益原则D.例外管理原则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B.成本差异的计算C.成本差异的分析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5.根据一般应该发生的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能力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6.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

A.总额的概念B.单位成本的概念C.历史成本D.实际成本7.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8.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9.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称为()。

A.价格差异B.价格差C.数量差异D.用量差10.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11.标准成本法下,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时,本月发生的各成本差异,应转入()。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代的美国, 是配合泰罗制的实施而引入成本管理中, 形成成本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产生后,很快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得到 采用。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前苏联在标 准成本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定额(成本) 法。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前苏联引入定 额(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一、成本差异计算与分析的通用模式
采用差额计算法(连环代替法的简化形式) 标准总成本=实际投产量×标准单耗×标准单价 实际总成本=实际投产量×实际单耗×实际单价 总成本差异=实际总成本-标准总成本
其中:
①数量差异= •投实产际量×( •单实耗际•-•单标耗准 •)•×•单标价准
•②价格差异=•投实产际量•×•单实耗际 •× •(•单实价际•-•单标价准•)
•∑(各种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单价) •各种材料实际耗用量之和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产出差异 =
•材料实 际耗用总
•-
•材料标 准耗用总


•×•均标标准准结单构价平
结构差异 =
•材料实 际耗用总
•×
•实际结构平 均标准单价
•-•均标标准准结单构价平
•=
•按标量准单价计算 的实际混合成本
•-•的按标实准际混用合量成计本算
• 材料用量差异 =(520-200×2.5)× 5 =(200×2.6-200×2.5)× 5=+100(元)(不 利)
P193[例8-3] 某企业购进B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 实际价格为5.8元,标准价格为5.6元。
材料价格差异 =1000×(5.8-5.5)=+200(元) (不利差异)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材料价格差异(输出法) =实际消耗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第8章 标准成本法练习题

第8章 标准成本法练习题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标准成本制度的前提和关键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2.标准成本制度的重点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C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D成本控制3.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4.在经济形势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是为适合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5.标准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对()进行的控制。

A产品预算阶段 B产品入库阶段 C产品销售阶段 D产品生产阶段6.在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企业中,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包括()标准成本。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7.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8.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 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9.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

10.成本差异是指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下,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实际成本与()之间的差额。

A计划成本 B历史成本 C标准成本 D预算成本11.计算数量差异要以()为基础。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练习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练习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正常的耗用水平、正常的价格和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平均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 D.现实标准成本2.标准成本可以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每个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可按下式()计算得到。

A.价格标准×实际用量 B.实际价格×用量标准C.实际价格×实际用量 D.价格标准×用量标准3.计算数量差异要以()为基础。

A. 标准价格B.实际价格C. 标准成本D.实际成本4.直接材料数量差异一般应由()负责。

A.采购部门 B.生产部门C.人事部门 D.质量控制部门5.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一般应由()负责。

A.采购部门 B.生产部门C.人事部门 D.质量控制部门6.本月生产甲产品8 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 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A.360 000 B.320 000C.200 000 D.﹣160 0007.某产品工时消耗定额为2小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3元/小时。

本月生产产品600件,实际使用工时2 0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8 000元。

则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A.1 200 B.2 400C.3 200 D.2 0008.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额之间的差异称之为()。

A.能量差异 B.效率差异C.开支差异 D.生产能力利用差异二、多项选择题1.在制定标准成本时,根据要求达到效率的不同,应采取的标准有()。

A.理想标准成本B.正常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 D.基本标准成本2.在材料成本差异分析中,()。

A.价格差异的大小是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采购量高低所决定的B.价格差异的大小是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用量高低所决定的C.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D.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包括()。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

关键;在于标准成本的制定,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稳固性、正常性的特点。

具有以下特点:1、标准成本法只运算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运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生产成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账户的借贷方,均按标准成本记账。

2、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发生的各种差异,分别设置各种差异账户进行归集,以便对成本进行日常的考核和操纵。

常见的有“材料数量差异”“材料价格差异”“人工效能差异”“工资率差异”等。

这些账户借方反映的差不多上超支差异(不利),贷方反映的差不多上节约差异(有利)。

其末,将各差异账户的余额结清。

第二节标准成本的种类及制定一、种类1、理想标准成本——在现有技术、设备和经营治理达到最优状态下的目标成本水平。

所谓“最优”,即无白费、设备无故障、无废品、工时全有效、生产能力达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以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大的产出量。

——太苛刻,不能以此为目标。

2、正常标准成本——它以正常的技术、设备和经营治理水平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所谓“正常”,考虑了设备可能故障、以外停工。

但依照过去体会得到的,过去较长时刻内的平均水平。

3、现实标准成本——目前实际情形制定的标准或目标。

标准成本法下的标准成本指的是这种。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标准成本一样是由会计部门会同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和其他有关经营治理部门……。

(一)直截了当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包括材料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直截了当材料用量标准——现有的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材料数量,即材料消耗定额。

直截了当材料价格标准——采购部门依照市价、结合最佳采购批量、运输方式,等其他因素事先制定的价格,包括买价、运费等。

直截了当材料包准成本=直截了当材料用量标准Χ直截了当材料价格标准假定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耗用A、B、C三种原材料,其标准成本运算如下:(二)直截了当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包括直截了当人工工时标准的制定和工资率标准的制定工时标准——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刻,能够是机器工时,也能够是生产工时,考虑正常停工的时刻,如产品工艺复杂?零件——部件——……。

管理会计本科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作业

管理会计本科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作业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一、关键概念1.标准成本2.理想标准成本3.价格差异4.有利差异5.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二、分析思考1.分析预算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区别。

2.材料用量差异永远是生产主管的责任。

你是否同意这句话?为什么?3.分析标准成本法在企业实践中的控制作用?三、单项选择题1.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2.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3.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D.市场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4.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A.采购数量B.入库数量C.领用数量D.耗用数量5.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6.标准成本是一种()。

A.机会成本B.历史成本C.重置成本D.预计成本7.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A.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B.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C.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8.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

A.360000元 B.320000元C.200000元D.-160000元9.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程序: 1、确定构成产品的直接材料品种; 2、逐一确定它们在产品中的标准数量 和标准价格; 3、汇总计算出某一产品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计算公式: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某材料数量标准 ×该材料单价标准)

(二)、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程序: 1、区分直接人工的作业种类; 2、确定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标准作业时 间和标准小时工资率; 3、汇总计算出某一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计算公式: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 ∑(某产品某作业工时 标准数量 ×该产品该作业标准小时工资率)
16400元
4100 12300元 1290
销售成本(实际)
税前净利
13590元
4410元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
销售收入(60元×300) 变动成本(标准)(35×300) 贡献毛益(标准) 减:期间成本(标准) 税前净利(标准) 减:成本差异净额(U)
18000元 10500 7500元 2400 5100元 1290
2000公斤
1560公斤 1300工时
2.2元/公斤
4400元
5.1元/工时
6630元 4940元
二 价格差异的计算 (一)材料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 际数量)=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材料名称 光源公司采购部实绩报告 标准单价 实际单价 单位差价 实际采购数 价格差异总
贷方余额
— 80元 — — — 260 —
固定费用预算差异
合计
200
1630元

340元(F)

光源公司收益表(年 月)
金额 (按全部成本法计算)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standard costing)目录1 标准成本的产生背景2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3 标准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4 标准成本的分类5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5.1 标准成本的制定5.2 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5.3 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6 标准成本的用途7 标准成本系统8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异同9 标准成本法术语10 标准成本法的适用性1.标准成本的产生背景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

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

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

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试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

在此之后,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概念引申到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

最初的标准成本是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的一种计算工作。

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曾起了很大的作用。

1920年~1930年,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才把标准成本纳入了会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2.标准成本法的含义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

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中,当材料节约时应()
A借记有关差异账户B贷记有关原材料账户C贷记有关成本账户D贷记有关差异账户2、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的计算公式()
A材料用量差×实际价格B材料用量差×标准价格
C材料价格差×实际用量D材料价格差×标准用量
3.由于实耗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引起的工资成本差异,称为()
A.人工效率差异B.工资率差异
C.生产成本差异D.生产能力差异
4.在成本差异分析中,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分析类似于()
A.直接人工效率差异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直接材料成本差异D.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5.在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时,其中的数量标准就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用的直接人工工时,而价格标准则是指()
A.销售量标准 B.制造费用预算标准C.生产状况标准 D.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
6.人工效率差异账户的借方余额表明()
A. 标准工时超过实耗工时
B. 实耗工时超过标准工时
C.标准工资率和标准工时超过实际工资率和实耗工时
D.实际工资率和实耗工时超过标准工资率和标准工时
7、下列不影响人工效率差异的因素是()
A、实际工资率
B、标准工资率
C、实际工时
D、标准工时
8、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称为()
A、开支差异
B、效率差异
C、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D、能量差异
9、一经选定作为标准成本,多年保持不变,称为()
A、理想的标准成本
B、基本的标准成本
C、正常的标准成本
D、不属于标准成本
10、如果标准工时为80小时,实耗100小时,标准工资率每小时5元,实际工资率每小时3元,则人工效率差异应为()
A、100元(有利差异)
B、200元(有利差异)
C、100元(不利差异)
D、60元(不利差异)
11、一般说来,应对直接材料价格差异负责的部门是()。

A.生产部门
B.采购部门
C.劳动人事部门
D.计划部门
12、如果直接人工实际工资率超过了标准工资率,但实际耗用工时低于标准工时,则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的性质是()。

A.效率差异为有利;工资率差异为不利B.效率差异为有利;工资率差异为有利
C.效率差异为不利;工资率差异为不利D.效率差异为不利;工资率差异为有利
二、多项选择题
1.产品标准成本的构成包括()。

A.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C.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D.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E.标准工时
2、影响材料价格差异的原因有()
A、调价
B、采购的数量
C、材料不符合原来生产需要
D、紧急定货
E、可利用的折扣
三、判断题
1.直接处理法是指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期末在产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2.在经济形势变化无常的情况下,最为合适的标准成本是现实标准成本。

3.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计算价格差异的用量基础是实际产量下的实际耗用量。

4.由于有利差异是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而形成的节约差异,因而有利差异应越大越好。

四、计算题
1、A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人工1,2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75,000元,平均每工时30元。

假设该公司标准工资率为10元,单位产品的工资耗用标准为30小时。

要求:(1)计算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计算人工工资率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3)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2、A公司本期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人工1,2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性制造费用2640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5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5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2元/小时。

要求:(1)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3、某公司制造甲产品需要A、B两种材料,标准单价分别为8元、10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单耗分别为20千克、30千克,本期生产甲产品500件,实际耗用A材料6100千克,B材料4000千克,A、B两种材料的实际单价分别为7.6元、12.8元。

要求:(1)计算材料的价格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2)计算材料数量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3)计算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4.利用前三题的结果,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5.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相关成本资料见下表:
要求:(1)计算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材料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3)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4)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和分配率差异。

(5)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6)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开支差异和能力差异、效率差异。

6.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资料见下表:
际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成本为:直接材料9 000元;直接人工3 325元;变动制造费用2 375元;固定制造费用2 850元,总计为17 550元。

要求:(1)计算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

(2)计算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3)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4)计算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5)计算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6)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7)计算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差异。

(8)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耗开支差异、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7.某制造车间采用弹性预算和标准成本系统,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由采购部门负责,车间主任对其余的所有差异负责。

2008年6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
(1)实际生产产品5000单位;
(2)购买直接材料8000公斤,每公斤实际价格为15元,生产实际使用5400公斤。

直接材料每公斤标准价格为16元,每单位标准用量为1公斤;
(3)生产中实际使用人工8000个小时,每小时实际支付工资30.5元,合计244000元。

直接人工小时标准工资率为30元,每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为1.5小时;(4)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为270000元,按直接人工小时分配,预算直接人工小时可达到9000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每直接人工小时10元。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276000元,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88000元。

要求:计算
(1)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和用量差异;
(2)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和效率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的分配率差异和效率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的开支差异、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