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合集下载

实验一、网络认识实验

实验一、网络认识实验

EIA/TIA-232 EIA/TIA-449 X.121 V.24 V.35 HSSI
RJ-45 注意: 插脚引线不同于 典型网中用到的RJ-45
区分不同的WAN串行连接器
端接用户 设备 DTE 连接到路由器
CSU/ DSU
服务商
DCE
EIA/TIA-232
EIA/TIA-449
V.35
X.21
移动用户
分部
公司总部
因特网
LAN的物理层实现
• 物理层实现多种多样
• 有些物理层实现方式支持多种物理介质
数据链路层 (MAC子层) 10Base2 10Base5 10BaseT
802.3
10BaseF 802.3u 说明了100mb (快速) 以太网规范
物理层
DIX 标准
802.3 说明了10mb 以太网规范
位, 1个停止位, 不设流量控制
这是通过控制口的一种管外管理方式
AUX端口用于调制解调器的远程连接访问





当主机与router的console口用反转线连好后,启动 Window系统里的HyperTerminal程序即可对router 进行连接,其配置如下: 1.Bps:9600 2.Data bits:8 3.Parity:None (奇偶校验) 4.Stop bits:1 5.Flow control:none (流量控制)
以太网介质比较
10BaseT
双工型介质接口 连接器 (MIC) ST
区分不同的连接类型
ISO 8877 (RJ-45) 连接器和插孔比电话连接 器RJ-11和插孔略大 AUI 连接器是DB15
光纤连接器接口

《华为技术认证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配置

《华为技术认证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配置

《华为技术认证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配置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环境准备:实验指南给出了实验所需的软硬件环境配置要求,包括操作系统要求、硬件设备要求等,帮助学员搭建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环境。

2.实验一:基本网络配置:这个实验主要是介绍了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包括设备初始化、设备密码设置、设备IP地址设置、设备接口配置等。

3.实验二:交换机配置:这个实验主要是介绍了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包括VLAN的配置、端口的配置、交换机之间的链路聚合(LAG)配置等。

4.实验三:静态路由配置:这个实验主要是介绍了静态路由的配置,包括路由表的配置、默认路由的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等。

5.实验四:网络服务配置:这个实验主要是介绍了网络服务的配置,包括DHCP服务的配置、DNS服务的配置、NAT服务的配置等。

6.实验五:网络安全配置:这个实验主要是介绍了网络安全的配置,包括ACL(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ARP防护的配置、端口安全的配置等。

7.实验六:无线网络配置:这个实验主要是介绍了无线网络的配置,包括基本的无线网络配置、无线网络安全配置等。

通过完成这些实验,学员可以全面掌握华为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和网络服务的配置,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华为技术认证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还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步骤、截图和实验报告的写作指导,方便学员进行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总之,华为技术认证HCNA网络技术实验指南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可以帮助学员全面提高网络技术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准备参加华为HCNA认证考试的学员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指导书。

计算机实验室介绍

计算机实验室介绍

计算机实验室介绍一、实验室概述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专门用于计算机教学和科研的场所,主要用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实验,提供计算机实验和教学服务。

二、硬件设备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等。

其中计算机主机是实验室的核心设备,主要用于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运行的结果和实验数据,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打印机和扫描仪则用于输出和输入实验数据。

三、软件环境计算机实验室的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数据库、办公软件等。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实验的基础,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等。

编程语言是计算机实验的重要工具,常用的编程语言有C、C++、Java等。

数据库是计算机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数据库有MySQL、Oracle等。

办公软件则用于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演示,常用的办公软件有Word、Excel、PowerPoint等。

四、实验内容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包括计算机硬件实验和计算机软件实验。

计算机硬件实验主要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路、微机原理等,通过实验学习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软件实验主要包括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编程等,通过实验学习计算机软件的编写和应用。

五、实验安全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室内禁止吸烟、饮食、喧哗等行为,禁止随意更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置,禁止私自安装软件和下载未经授权的软件。

同时,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总之,计算机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场所,通过实验学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1《网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

实验1《网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

实验1《网线制作及局域网组网》一、实验目的:●了解常用网线的种类●掌握在各种应用环境下非屏蔽双绞线制作网线的方法及连接方法●掌握网线连通性测试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组网的层次化原则●掌握局域网组网中从物理层到网络层所应完成的一般任务●掌握网卡的设置和检测方法●了解IP 地址和子网掩码的作用●掌握PING 和IPCONFIG 命令的使用二、实验设备●压线钳一把、测线仪一个、双绞线若干段、RJ-45 水晶头若干●安装了windows 98/2000/XP的计算机两台(必须带网卡),直通线二根,集线器或交换机一台三、背景知识●网线制作网线常用的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双绞线可按其是否外加金属网丝套的屏蔽层而区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非屏蔽双绞线(UTP)。

从性价比和可维护性出发,大多数局域网使用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 Pair)作为布线的传输介质来组网。

双绞线由8根不同颜色的线分成4对绞合在一起,成对扭绞的作用是尽可能减少电磁辐射与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

在EIA/TIA-568标准中,将双绞线按电气特性区分为:三类、四类、五类线。

网络中最常用的是三类线和五类线。

UTP网线由一定长度的双绞线和RJ-45水晶头组成。

做好的网线要将RJ-45水晶头接入网卡或Hub等网络设备的RJ-45插座内。

相应地RJ-45插头座也区分为三类或五类电气特性。

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制作网线所需要的RJ-45水晶接头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SE”。

凹槽内的金属触点共有8个,简称“8C”(Contact ,触点),因此业界对此有“8P-8C”的别称。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RJ-45水晶头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序号对于网络连线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1) EIA/TIA 568A 标准: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从左起)(2) EIA/TIA 568B 标准: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从左起)网线制作方法有两种:(1)直连线:双绞线两边都按照EIAT/TIA 568B 标准连接水晶头。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1 以太网组网实验及基本网络命令一、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命令的基本功能2.掌握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3.掌握使用网络命令观察网络状态的方法二、实验环境1.软件环境: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2.硬件环境:配置网卡的计算机,由IP路由器连接。

三、实验步骤1.安装TCP/IP。

2.手动配置TCP/IP参数。

3.使用ipconfig命令来测试TCP/IP是否安装成功。

4.使用ping命令来验证。

5.学习tracert、netstat、arp、net等命令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1.Ipconfig命令Ipconfig命令可以用来显示本机当前的TCP/IP配置信息。

这些信息一般用来验证TCP/IP 设置是否正确。

常用格式:(1)当使用Ipconfig是不带任何参数选项,那么它为每个已经配置好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值。

(2)Ipconfig/all。

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除了显示已配置TCP/IP信息外,还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以及主机名等信息。

(3)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

这是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租用IP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

2. Ping命令Ping命令的格式如下: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k host-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Ping命令主要参数如下:∙-t:使当前主机不断地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直到按Ctrl+C键中断。

∙-a: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发送count 指定的ECHO数据包数,默认值为4 。

∙-l size: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

《计算机网络》网络仿真软件的使用实验

《计算机网络》网络仿真软件的使用实验

《计算机网络》网络仿真软件的使用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对Packet Tracer软件操作和性能分析工具的使用,了解Packet Tracer仿真原理,熟悉Packet Tracer仿真工具的使用;熟悉计算机网络构建和配置方法,了解基本的网络连接性能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1.运用3台PC机、1台HUB构建简单网络拓扑,配置各主机IP地址依次为192.168.1.1~3,子网掩码255.255.255.0。

给出该网络拓扑图。

2.点击每一步后面的信息(蓝色方框)可以查看OSI模型和出站PDU详情。

给出PC3的PDU输出格式截图,并简要说明。

三、实验设备1.硬件实验平台:通用个人计算机;2.软件实验平台:32位或64位Windows操作系统,Cisco Packet Tracer仿真软件。

软件。

四、基本原理Packet Tracer软件是Cisco公司开发的功能强大的网络仿真工具,可以运行在Windows、Linux和MAC OS平台上,提供了非常真实的网络仿真环境。

可以为网络初学者提供计算机网络设计、配置、网络故障排查的仿真环境的学习平台。

1.Packet Tracer的基本界面Packet Tracer 5.3以上版本的界面类似下图所示:为自动选择)。

五、实验步骤添加设备并连线,构建如下图所示网络拓扑。

1.实验任务1:配置网络设备设置PC机IP地址,鼠标左键单击PC-PT PCx,选择Desktop,选择IP Configuration,设置IP Address:192.168. xxx.xxx,点击子网掩码会自动配置。

依次配置所有PC机。

2.实验任务2:检测网络是否可以通信选择右侧工具栏倒数第二个信封图标,此时鼠标状态改变,点击要发送数据包的原主机及需要接收数据的另一台主机,实时模式下(realtime)会即时显示是否成功。

仿真/模拟模式(simulation)下查看网络通信过程数据每一步是如何传输的。

网络仿真实验室硬件环境介绍

网络仿真实验室硬件环境介绍

网络仿真实验室硬件环境介绍
一、硬件环境
中心设备和组控设备的各部分标识如图所示:
服务器:为局域网提供各种服务,如DNS、DHCP、TELNET、HTTP、FTP、SNMP、SMTP、POP3,其操作系统为Redhat Linux 9.0。

中心设备:专为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研制而成,具有数据交换和转发、MAC 地址学习等功能。

组控设备:专为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研制而成,可实现数据在设备中的共享和广播方式传输。

二、网络结构及跳线说明
每组六台主机,其中主机B 和主机E 是双网卡。

实验室中的小组为第1 组、第2 组⋯⋯
第1 组:1-A、1-B1、1-B2、1-C、1-D、1-E1、1-E2、1-F
第2 组:2-A、2-B1、2-B2、2-C、2-D、2-E1、2-E2、2-F
网络结构一:(仅以第一组为例)
1-A、1-B1 分别连接T1 的1 口和2 口,1-C、1-D 连在T2 的1 口和2 口,1-E1、1-F 连接T3 的1 口和2 口;T1、T2、T3 的3 口分别连在TS 的1 口、2 口和3 口。

TS 的4 口连接中心设备的1 口,如图所示:
1-A、1-C、1-D、1-B1 分别连接TS 的1、2、3、4 口,1-E1、1-F、1-B2 分别连接T1 的1、2、3 口。

1-A 和1-B1 分别连接到T1 的1 口和2 口;1-B2、 1-C、1-D 和1-E1 分别连接到T2 的1、2、3、4 口;1-E2 和1-F 分别连接到T3 的1 口和2 口:。

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1 网络实验入门_

计算机网络实验_实验1 网络实验入门_
这样,所有使用本地专用地址的主机在和外 界通信时,都要在NAT 路由器上将其本地专 用源地址转换成可以上网的源地址,才能与 因特网连接。
4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 NAPT技术 目前被大量使用的是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
NAPT技术 (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 该技术在NAT 转换表中将传输层的端口号也 利用上,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 NAT 路由器上 有限的上网 IP 地址。 这样,就可以使多个拥有本地专用地址的主机 ,共用一个 NAT 路由器上的上网 IP 地址, 可以同时与因特网上的主机进行通信。
5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 NAPT
NAPT技术利用传输层端口号进行地址转换。在 NAT路由器中维护如下的一个地址、端口号对照表。
如图,虽然只有一个公网地址,但利用不同的公网 端口号,可以实现将不同的内网本地源地址和本地源 端口号对转换为不同的公网源地址和公网源端口号对。
使多个本地专用地址的主机能够共用一个上网 IP 地 址,同时上网。
报文分析软件的工作原理
网卡有四种工作模式
广播模式:在该模式下,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广播报文 组播模式:在该模式下,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组播报文 直接模式:在该模式下,网卡只能接收与自身硬件地址相
匹配的单播报文 混杂模式:在该模式下,网卡能够接收网络中的所有报文
网卡的缺省工作模式包括:广播模式和直接模式 报文分析软件的工作原理
注册登录 在注册登录北航MOOC网络实验课程后,
就可以直接访问在线网络实验平台
3
北航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共有12组 每组有4台PC,2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1台组

VOIP设备硬件总体介绍(实验一)

VOIP设备硬件总体介绍(实验一)

eBridge通信实验指导书(VOIP部分)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八月实验一VOIP设备硬件介绍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VOIP设备实物的讲解,让学生对VOIP设备硬件有个大致的了解,。

二、实验器材1、VG80-20设备1套2、EZVoice 6001 20套。

3、学生实验终端20台。

三、实验内容说明1、对实物分组进行现场讲解。

四、实验步骤VG 80-20 硬件介绍Quidway VG 80-20语音网关设备(以下简称VG 80-20)是华为公司面向行业、小型办公室用户开发的新一代语音、传真、数据综合接入设备。

其主要作用是实现模拟语音信号或传真信号向IP的转换和转发。

VG 80-20提供了丰富的IP电话特性,如语音处理(VoIP)、传真处理(FoIP)、呼叫控制、资源管理、维护管理等,并提供多种编码方式,支持DHCP Client,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VG 80-20提供2个E1VI接口和2个以太网接口。

E1VI接口可以连接程控电话交换机E1一、系统说明表(1) POWER电源指示灯示灯(3) LAN1LINK接口连接指示灯(4) LAN1 ACTIVE接口活动指示灯(5) LAN0 ACTIVE 接口活动指示灯(6) SYSTEM 系统运行指示灯指示灯含义(3) E1VI 0 ACT(4) E1VI 0 ACTE1VI 接口指示灯含义如下表: E1VI 接口指示灯含义三、接口属性VG 80-20提供了配置口、10/100M以太网口、cE1/PRI接口,其接口属性分别介绍如下:1、配置口(CON)配置属性表2、快速以太网口属性表:EZVoice 6001硬件介绍我司的Easy-V(以下简称EZV)解决方案利用现有的宽带城域网提供传统的窄带话音接入功能,通过IP接入话音,运营商无需部署窄带接入网,节省了窄带接入上的SDH投资,同时利用IP的无地域性,可以开展一些传统窄带接入无法或难以实现的业务,如广域Centrix、异地放号等。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TD-LTE硬件配置实验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TD-LTE硬件配置实验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TD-LTE硬件配置实验一、实验名称TD-LTE硬件配置二、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在移动通信实验教学中认识和了解通信网络和设备。

2、使用模拟现网的TD-LTE硬件平台和维护操作网络管理平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无线网络设备之中各个网元设备的工作配置原理,熟练掌握无线网络信令流程,理解无线网络对接数据的含义特征,提高学生对现网设备的安装、维护能力,提高学生对无线网络的开局能力。

三、实验器材WIN 2008操作系统、网管服务器、CCS2000U用户端程序、ZXSDR B8200TL200设备物理接口、协议接口、TD-LTE仿真软件。

四、实验原理ZXSDR B8200 TL200是一款支持多频段、多制式的基带单元,可同时支持GSM、UMTS及LTE等多种制式。

仅需进行软件配置和少量的硬件改动,即可将ZXSDR B8200 TL200配置为GERAN基站、UTRAN基站、LTE基站或者GUL多模基站。

ZXSDR B8200 TL200包括的主要单板/模块有:控制&时钟板(CC)、基带处理板(BPL)、网络交换板(FS)、现场告警板及扩展板(SA/SE),电源模块(PM)和风扇模块(FAM)。

ZXSDR B8200 TL200的软件结构分为SDR平台软件层、LTE适应软件层和LTE 应用层。

SDR平台软件层:主要实现BSP、OSS和BRS的功能。

LTE适应软件层:主要实现OAM和DBS的功能。

LTE应用层:实现LTE协议功能,包括控制面子系统、用户面子系统、调度器子系统、基带处理子系统等功能模块。

通过数据配置完成对两个E-UTRAN TDD小区的建立互通。

五、实验方法1、进入WIN 2008操作系统。

数据配置前,首先打开网管服务器;2、创建子网,填写相关信息;3、创建网元,填写相关信息;4、运营商配置,填写相关运营商信息;5、填写PLMN信息,添加BBU侧设备(说明:各单板放置的位置要和实验室机柜中所用的BBU一致);6、配置RRU,在机架图上点击图标添加RRU机架和单板,右键设备,点击添加RRU,会弹出RRU类型选择框,选中类型即可。

实验一、SDH系统软硬件简介

实验一、SDH系统软硬件简介

实验一、SDH系统软硬件简介SDH系统软硬件简介一、实验目的1、了解SDH传输系统硬件设备组成;2、掌握SDH设备管理软件E-bridge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1、OPTIX 2500+设备2套2、维护用终端1台3、E-bridge软件三、实验原理(一)、系统硬件介绍:本实验平台是华为公司较新一代SDH光传输设备,采用MADM (Multiple-add drop multiplex,多分插复用)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需求,同时提供多种速率和协议的接口,满足现代通信网对复杂组网的需求。

1、平台组成:该平台由“传输设备”、“局域网”、“配置终端”和“业务终端”等四大部分组成。

其中? 传输设备:主要由__00+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设备组成,称为“SDH网元”,即交换网络的基本元设备;? 配置终端:采用SEVER/CLIENT方式,通过局域网(LAN)和SDH 网元通信,可以实现网元配置、维护、监视、管理等功能。

? 业务终端:SDH网元的业务终端用户,产生或接收用户业务。

(可选,因为SDH网元的上游或下游也可以是元)? 局域网(LAN):分为两类。

一类是SDH配置网,连接SDH网元与维护终端;一类是SDH业务网,连接SDH网元与用户终端。

业务终端配置终端业务终端业务终端称OptiX 2500+是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是因为其上可以传输SDH/ATM/以太网/DWDM等技术的业务,并能实现带宽动态分配,完成VLAN控制和二层交换技术。

2、SDH网元组成:本实验室的OptiX 2500+设备由机柜、子架、电源以及若干可选“插入式电路板”等构成,干线传输速率为622M和2.5G。

⑴Optix 2500+设备实物图:业务终端业务终端一个机柜包含两个子架,可以放置两套__00+设备。

⑵SDH电源? 两套总电源,本应连在不同的供电箱上,由于实验室条件受限,均连在同一强电箱上,故使用时随便二选一。

(最左两大键)? 右四小键分别是对上/下子架供电的两套电源,对应总电源。

第三章实验室设备清单和主要技术参数第一包实验室电脑及网络设备

第三章实验室设备清单和主要技术参数第一包实验室电脑及网络设备

第三章实验室设备清单和主要技术参数第二包施工虚拟仿真教学课程软件(房屋构造虚拟仿真课程、建筑施工技术虚拟仿真课程、工程测量虚拟仿真课程、综合虚拟工法楼实训系统)一、房屋构造虚拟仿真课程(数量:1套)(一)实训功能及清单1、包含任务目标、建筑构造、构造剖面、构造解析、题库、图纸。

2、任务目标:了解学习的重点。

3、建筑构造:介绍构件的构造,可放大与缩小,可360°自由旋转。

4、构造剖面:剖面动画展示内部结构。

5、构造解析:配备专业的文字解析,介绍相关知识。

6、题库:系统配备知识点考核,平台自动评分。

7、图纸:学习、了解其平面结构,通过二维图与三维模型对比显示。

(二)模块清单1基础含砖基础、毛石基础、灰土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钢筋混凝土锥形基础、钢筋混凝土台阶梯形基础等构造做法的讲解与实操交互练习。

2.墙体含墙体各部分名称、砌块、墙体外保温、空心砌块的形式、砖墙组砌方式、砌缝处理、砌块的竖缝、砌块的排列设计、散水构造、明沟构造、踢脚线、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窗台、附加圈梁、构造柱、砌块墙墙芯柱、加气混凝土砌块隔墙、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墙面抹灰、外墙贴面砖、防水处理等构造的讲解与实操交互练习。

3.楼板层与地面含楼板层的构成、梁板式楼板、无梁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预制实心平板、槽型板、空心板、板缝的处理、叠合楼板、密肋填充块楼板、水泥砂浆楼地面、现浇水磨石楼地面、石板楼地面、空铺式木楼地面、楼地面的防水构造、顶棚构造、阳台的结构布置形式、金属栏杆的形式和构造、阳台排水构造、雨棚构造等构造的讲解与实操交互练习。

4.楼梯含楼梯平面形式、楼梯的组成、踏步细部尺寸、楼梯段、楼梯段及平台净高、楼梯和暗步楼梯、平台板布置方式、踏步面层及防滑处理、无障碍楼梯和台阶形式、栏杆与踏步的连接、梯段转折处扶手处理、台阶尺度、台阶构造示例、坡道的构造做法等构造的讲解与实操交互练习。

e-Bridge现代通信实验平台指导书

e-Bridge现代通信实验平台指导书

e-Bridge现代通信实验平台指导书(传输部分)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二零零七年五月实验一SDH设备硬件总体介绍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SDH传输设备实物的讲解,让学生对OPTIX 2500+设备具体硬件有个大致的了解,。

二、实验器材1、OPTIX 155/622M设备1台,OPTIX 155/622H设备2台。

三、实验内容说明对实物和终端分组进行现场讲解。

四、实验步骤(一)、系统硬件介绍:1、本实验平台为华为公司最新一代SDH光传输设备,采用多ADM技术,根据不同的配置需求,可以同时提供E1、64K语音、10M/100M、34M/45M等多种接口,满足现代通信网对复杂组网的需求。

根据实际需要和配置,目前提供E1、64K语音、10M/100M三种接口。

2、实验终端通过局域网(LAN)采用SEVER/CLIENT方式和光传输网元通讯,并完成对网元业务的设置、数据修改、监视等来达到用户管理的目的。

3、本实验平台提供传输设备为OPTIX2500+,OPTIX2500+传输速率为为622M和2.5G。

一、OPTIX 155/622M设备介绍OPTIX155/622网元外形如图一所示:OptiX 155/622设备由机柜、子架、风机盒以及若干可选插入式电路板等构成,可灵活配置为终端复用器(TM)、分插复用器(ADM)、再生中继器(REG)。

系统可配置为STM-1单系统或双系统、STM-4单系统或双系统、两者的混合系统,并可实现由STM-1向STM-4的在线升级,又可以通过调整配置以满足网络灵活逐级扩容的需求。

本传输实验平台采用三套OPTIX 166/622 SDH光传输设备,因每个传输设备(也简称网元)硬件配置基本都一样,所以只需介绍其中一个即可。

图一下面就OPTIX155/622硬件构成做具体介绍:1.1 电源盒电源盒的外观及内部电路板的位置如图二所示:电源盒安装于OptiX 155/622 机柜的顶部。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2)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2)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2)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报告学号:姓名:提交日期:2017-10-17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实验编号】 1【实验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内容】熟悉网络硬件设备;熟悉常用网络测试命令的语法功能;掌握常用的网络故障分析及排除的方法;4?掌握模拟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实验一认识并熟悉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一、实验目的认识PC硬件设备,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二、实验内容1、对PC机的认识。

本实验用机处理器主频 2.93GHz,内存2G,硬盘200G。

2、认识网卡,了解网卡的基本构造,网卡与网线的连接,网卡的参数设置,各种网卡的数据传输率。

3、认识网线(主要是双绞线)。

双绞线是将一对或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而形成的一种传输介质,是目前局域网最常用的一种布线材料。

4、认识HUB。

集线器(HUB)应用很广泛,它不仅使用于局域网、企业网、校园网,还可以使用于广域网。

5、认识交换机。

交换机也叫交换式集线器,是局域网中的一种重要设备。

它可将用户收到的数据包根据目的地址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6、路由器的认识。

路由器(Router)是一种多端口的网络设备,它能够连接多个不同网络或网段,并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三、熟悉常用网络命令1、Ping.exe,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T CP/IP协议后才可以使用。

2、Netstat.exe,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的TCP/IP网络连接。

3、Telnet.exe远程登陆。

4、Tracert.exe,包含不同生存时间(TTL)值的In 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CMP)回显数据包发送到目标,以决定到达目标采用的路由。

5、Winipcfg.exe,win98操作系统用,显示用户所在主机内部的IP协议的配置信息。

6、Arp.exe,显示和修改IP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表。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全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全

计算机网络实验大全第一部分:局域网组装实验实验一:常见网络设备与连接线缆介绍实验目的:了解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特点了解常见网络传输介质及其特点实验器材:集线器(HUB)、交换机(SWITCH)、路由器(ROUTER);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实验内容:1、集线器简介集线器的英文称为“Hub”。

“Hub”是“中心”的意思,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

它工作于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第一层,即“物理层”。

集线器与网卡、网线等传输介质一样,属于局域网中的基础设备,采用CSMA/CD(一种检测协议)访问方式。

集线器属于纯硬件网络底层设备,基本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

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也就是说当它要向某节点发送数据时,不是直接把数据发送到目的节点,而是把数据包发送到与集线器相连的所有节点,如图一所示。

图一:集线器2、交换机简介交换机(Switch)也叫交换式集线器,是一种工作在OSI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参见“广域网”定义)上的、基于MAC (网卡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它通过对信息进行重新生成,并经过内部处理后转发至指定端口,具备自动寻址能力和交换作用。

交换机不懂得IP地址,但它可以“学习”源主机的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均有独享的信道带宽,以保证每个端口上数据的快速有效传输。

由于交换机根据所传递信息包的目的地址,将每一信息包独立地从源端口送至目的端口,而不会向所有端口发送,避免了和其它端口发生冲突,因此,交换机可以同时互不影响的传送这些信息包,并防止传输冲突,提高了网络的实际吞吐量。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网线的制作1. 目的要求掌握双绞线(直连线、穿插线)的制作方法。

2. 实验容制作双绞线网线3. 网线制作实验步骤双绞线网线的制作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把双绞线的4对8芯网线按一定规那么插入到水晶头中,所以这类网线的制作所需材料仅需双绞线和水晶头;所需工具也较简单,通常仅需一把专用压线钳即可,这在上一篇已作详细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双绞线网线的制作其实就是网线水晶头的制作。

这类网线制作的难点就是不同用途的网线跳线规那么不一样,下面先来看最根本的直通五类线〔不用跳线〕的制作方法,其它类型网线的制作方法类似,不同的只是跳线方法不一样而已。

直通RJ-45接头的制作为了方便读者理解,下面以Step-By-Step方式一步步向大家介绍这类网线的制作方法,后面的章节及容也尽量按这一方式进展。

第1步:用双绞线网线钳〔当然也可以用其它剪线工具〕把五类双绞线的一端剪齐〔最好先剪一段符合布线长度要求的网线〕,然后把剪齐的一端插入到网线钳用于剥线的缺口中,注意网线不能弯,直插进去,直到顶住网线钳后面的挡位,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一圈〔无需担忧会损坏网线里面芯线的包皮,因为剥线的两刀片之间留有一定距离,这距离通常就是里面4对芯线的直径〕,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

如图1所示。

当然也可使用专门的剥线工具来剥皮线。

【小提示】网线钳挡位离剥线刀口长度通常恰好为水晶头长度,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剥线过长或过短。

剥线过长一那么不美观,另一方面因网线不能被水晶头卡住,容易松动;剥线过短,因有包皮存在,太厚,不能完全插到水晶头底部,造成水晶头插针不能与网线芯线完好接触,当然也不能制作成功了。

图1第2步:剥除外包皮后即可见到双绞线网线的4对8条芯线,并且可以看到每对的颜色都不同。

每对缠绕的两根芯线是由一种染有相应颜色的芯线加上一条只染有少许相应颜色的白色相间芯线组成。

四条全色芯线的颜色为:棕色、橙色、绿色、蓝色。

先把4对芯线一字并排排列,然后再把每对芯线分开〔此时注意不跨线排列,也就是说每对芯线都相邻排列〕,并按统一的排列顺序〔如左边统一为主颜色芯线,右边统一为相应颜色的花白芯线〕排列。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地点:6A-409 成绩:网络基础部分实验实验一:传输介质与网线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习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1.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NC接头,T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原理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等。

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

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

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

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二)实验步骤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简单局域网实验

简单局域网实验

简单局域网实验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迅猛,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局域网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家庭等环境中。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局域网,探究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操作,提升对局域网概念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环境与工具1. 实验环境:- 3台计算机(可使用物理机或虚拟机)- 以太网交换机(可使用物理交换机或模拟交换机)2. 实验工具:- 操作系统:Windows 10- 网络配置工具:IP地址分配工具三、实验步骤与操作1. 连接硬件设备:- 将3台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上,确保正常连接。

2. 网络配置:- 打开计算机的网络配置工具,为每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

可选择手动配置或使用DHCP服务器自动分配IP地址。

3. 网络测试:- 打开各计算机的命令提示符窗口(Win+R,输入cmd,回车),使用ping命令互相测试网络连通性。

-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输入命令“ping 目标IP地址”,回车确认。

- 若返回的结果显示“TTL=64”,表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正常。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通过以上的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果与总结:1. 局域网的搭建是通过交换机连接多台计算机来实现的。

2. 通过IP地址分配和网络配置,可以确保计算机在局域网中互相通信。

3. 利用ping命令可以测试两台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通过网络配置和互相ping命令的测试,我们成功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进一步加深了对局域网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的今天,局域网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以及相应的网络配置和测试,掌握了局域网的基本操作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二、常用的传输介质: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光纤电缆 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信道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一、同轴电缆 细缆
粗缆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同轴电缆的安装方法如下:
(1)细缆 将细缆切断,两头装上BNC头, 然后接在T型连接器两端。 演示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同轴电缆的安装方法如下: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 绍
2020/11/17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实验内容:
1、认识常用的网络硬件设备 2、熟悉各种传输介质的安装方法 3、动手制作网线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一、常用网络硬件设备
交换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 路由器 防火墙 配线架 机柜 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微波) 制作网线的工具(水晶头、网线钳、剥线钳)
⑦盘纤固定。将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 盘上,在盘纤时,盘圈的半径越大,弧度越大, 整个线路的损耗越小。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半 径,使激光在纤芯里传输时,避免产生一些不必 要的损耗。
⑧密封和挂起。野外接续盒一定要密封好, 防止进水。熔接盒进水后,由于光纤及光纤熔接 点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会先出现部分光纤衰减 增加。套上不锈钢挂钩并挂在吊线上。至此,光 纤熔接完成。 演示
一定要压紧,不能有松动。否则,有可能造成光缆
打滚折断纤芯。
②分纤将光纤穿过热缩管。将不同束管,不
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剥去涂覆层的
光纤很脆弱,使用热缩管,可以保护光纤熔接头。
③打开熔接机电源,采用预置的42种程式进
行熔接,并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及时去除熔接机中
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
光纤碎未。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选用自动熔
接程序。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2、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
④制作光纤端面。光纤端面制作的好坏将直 接影响接续质量,所以在熔接前一定要做好合格 的端面。用专用的剥线钳剥去涂覆层,再用沾酒 精的清洁棉在裸纤上擦拭几次,用力要适度,然 后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
⑤放置光纤。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 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要根据光纤切割 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关上防风罩,即 可自动完成熔接。
⑥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打开防风 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 纤中心,放到加热炉中加热。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2、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3rewgain
2020/11/17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2)粗缆 粗缆一般采用一种类似夹板的 Tap装置进行安装,它利用Tap上的引导针穿 透电缆的绝缘层,直接与导体相连。 电缆两 端头设有终端器,以削弱信号的反射作用。
演示
实验一网络硬件设备介绍
2、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
①开剥光缆,开剥长度取1m左右,用卫生纸
将油膏擦拭干净,将光缆穿入接续盒,固定钢丝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