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函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分段函数》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分段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分段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够根据给定的函数图像和定义,确定其函数表达式。
3. 掌握分段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
4. 能够应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分段函数的概念和定义。
2. 分段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
3. 分段函数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难点1. 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段函数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函数图像和定义确定其函数表达式。
3.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分段函数的概念和定义教学内容:1. 介绍分段函数的概念和定义。
2. 分析分段函数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基本定义。
2. 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段函数来描述和解决。
3. 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和函数表达式,归纳分析分段函数的特点。
第二节:分段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教学内容:1. 讲解分段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
2. 给出一些例题和练,巩固学生的图像绘制能力。
教学步骤:1. 介绍如何根据分段函数的定义绘制函数图像。
2. 演示一些例题的图像绘制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
3. 让学生进行练,检验他们的图像绘制能力。
第三节:分段函数的应用实例教学内容:1. 利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实例。
2.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并求解相应的分段函数。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
3. 给出一些实际应用实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让学生进行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情况和学生的讨论能力。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学生在应用实例解题中的能力表现。
六、教学资源1. 教案和课件。
2. 分段函数的相关练题和题册。
七、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其他类型的函数,如绝对值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分段定义和图像特点。
分段函数教案
分段函数教案分段函数教案一、引言在数学学科中,分段函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在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介绍分段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段函数。
二、概念解释1. 分段函数的定义分段函数是由两个或多个函数组成的函数,每个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有效。
函数的定义域可以分成多个不相交的区间,每个区间内有一个函数与之对应。
2. 分段函数的表示方式分段函数可以用符号表示,也可以用图像表示。
符号表示通常采用条件表达式,例如:f(x) = { x, x < 0{ x^2, x ≥ 0图像表示则是将每个函数的图像绘制在同一坐标系中,形成一个整体的图像。
三、性质探究1. 连续性分段函数在每个定义域内都是连续的,但在定义域之间可能存在间断点。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来判断分段函数的连续性。
2. 极值点分段函数的极值点可能出现在每个定义域内的端点,也可能出现在定义域之间的间断点。
学生需要通过求导或观察图像来确定极值点的位置。
3. 零点分段函数的零点是指函数取值为0的点。
学生可以通过求解方程或观察图像来确定分段函数的零点。
四、解题方法1. 确定定义域学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来确定每个函数的定义域,并将定义域整合成一个整体的定义域。
2. 绘制图像学生可以根据每个函数的表达式和定义域来绘制图像。
通过观察图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分段函数的性质。
3. 求解问题学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利用分段函数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例如,求函数的极值、零点和特定取值等。
五、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分段函数。
案例:某公司的销售业绩奖金制度如下:- 当销售额不超过100万时,奖金为销售额的5%;- 当销售额超过100万但不超过200万时,奖金为100万的5%加上超出部分的3%;- 当销售额超过200万时,奖金为100万的5%加上100万到200万的3%,再加上超出200万部分的1%。
分段函数教学设计
分段函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分段函数的图像表示,能进行相关的运算和求解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从中得出分段函数的数学表示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图像表示和求解问题的方法。
2.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段函数的数学表示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知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商场的销售员工资规定如下:月销售额不超过500元,销售员的月工资是销售额的10%;月销售额超过500元但不超过1000元,月工资是销售额500元加上超出500元的20%;月销售额超过1000元,月工资是销售额1000元加上超出1000元的30%。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的表示方式。
2.概念讲解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引出分段函数的概念,并给出分段函数的定义。
3.性质讲解讲解分段函数的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
4.图像表示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绘制对应的分段函数图像,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5.运算和求解问题给出一些运算和求解问题的例子,引导学生使用分段函数进行运算和解答问题。
6.拓展和深化引导学生分析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将其转化为分段函数的数学表示方式,并解答问题。
四、教学方法及学具准备1.教学方法:提问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2.学具准备:板书、投影仪、计算器等。
五、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解答问题的程度,进行个别和集体评价。
2.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合学生的表现、作业和考试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讲解分段函数教案
高中数学讲解分段函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2. 能够根据图像和定义求分段函数的值;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涉及到分段函数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分段函数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难点:理解分段函数的图像和定义。
三、教学过程:
1. 概念引入
示意图展示,引导学生思考分段函数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分段函数的应用场景。
2. 分段函数的定义
通过简单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段函数的定义,并让学生学会根据定义求分段函数的值。
3. 分段函数的图像
通过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段函数的特点,掌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
4. 分段函数的计算与应用
练习题目,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段函数的求解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总结:
总结分段函数的概念和应用方法,强调分段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练习题目,并总结解题方法;
2. 梳理课堂知识点,做好笔记。
六、扩展拓展:
扩展分段函数的应用领域,如金融、经济等领域中的分段函数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分段函数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高中数学分段方程教案
高中数学分段方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 能够准确地画出分段函数的图像。
3. 能够解决与分段函数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分段函数的定义。
2. 掌握绘制分段函数图像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解决包含分段函数的复杂问题。
2. 熟练运用分段函数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1. 教科书、课件和习题册。
2. 黑板、彩色粉笔。
3. 计算器。
五、教学步骤:
1. 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一个简单的分段函数,讨论其性质和特点。
2. 讲解分段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讲解分段函数的定义,解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实例来解释分段函数的应用和特性。
4. 练习:让学生自行计算并绘制几个分段函数的图像。
5. 总结:总结分段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强化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一些与分段函数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馈:
1. 学生对分段函数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2. 学生解题能力和图像绘制水平。
七、教学延伸:
1. 给学生更多的分段函数练习题,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2. 引入更多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段函数的应用。
八、教学评估:
1. 学生解题情况和答题水平。
2. 学生对分段函数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高中数学分段函数总结教案
高中数学分段函数总结教案教学内容分析:分段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分段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求解等知识。
本节课将对分段函数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分段函数的理解,同时通过解题训练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段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等知识,能够准确解析和应用分段函数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思考、团结合作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段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
难点:分段函数的解析与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段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段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 分段函数的图像特点;3. 分段函数的求解方法。
三、示例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演示如何解析和应用分段函数进行求解。
四、练习环节(15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五、反馈与讨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内容,讨论学习中的问题及解题思路。
六、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思考,拓展分段函数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分段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等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在课堂练习中也提高了解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多进行实际问题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
分段函数教案
分段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绘制分段函数图像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示例和练习,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段函数,并正确绘制其图像。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增进对分段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分段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分段函数,正确绘制分段函数图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买东西总共花费了60元,如果货物单价小于等于10元,他要支付的运费是5元;如果货物单价大于10元,他要支付的运费是2元。
那么买货物的单价x和小明支付的总费用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分段函数来表示。
2. 介绍分段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例如:一个分段函数可以写成f(x) = {x^2, x ≥ 0; 1/x, x < 0}。
3. 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分段函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例如:一个池塘里有鱼,如果鱼的数量小于等于50条,鸟儿每天吃10条鱼;如果鱼的数量大于50条,鸟儿每天吃20条鱼。
那么鱼的数量x和鸟儿每天吃的鱼的数量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分段函数来表示。
4. 讲解分段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例如:对于一个分段函数f(x) = {2x + 1, x ≥ 0;-x + 1, x < 0},可以先分别绘制两个子函数的图像,然后将两个子函数的图像连接起来,形成整个分段函数的图像。
5. 示例演练:给出一个分段函数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定义和绘图方法,绘制出该函数的图像。
例如:f(x) = {2x + 1, x ≥ 0;-x + 1, x < 0}。
6.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分段函数,并正确绘制出该函数的图像。
7. 总结与拓展:对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巩固已学知识。
高中数学分段方程问题教案
高中数学分段方程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2. 掌握分段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 能够应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分段函数的概念;
2. 分段函数图像的绘制;
3. 分段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应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分段函数的性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或板书;
2. 教师准备分段函数相关的练习题;
3. 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环节: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如何使用分段函数解决这个问题。
二、讲解分段函数的概念(10分钟)
1. 介绍分段函数的定义和用途;
2. 讲解如何表示和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
3. 解释分段函数的性质。
三、例题讲解(15分钟)
1. 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段函数问题,并讲解如何解决;
2. 带着学生一起解决一个稍复杂一点的分段函数问题。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2. 学生相互交流答案并讨论问题。
五、实际问题应用(10分钟)
1. 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并让学生尝试使用分段函数进行求解;
2. 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并写出答案。
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分段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分
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专题16分段函数(教学案)
微专题16 分 段 函 数1.了解分段函数的定义.2.掌握分段函数的性质与应用.3.利用分段函数的图象解决与之相关的零点问题.4.能处理分段函数与其他知识点的交汇问题.考题导航题组一 分段函数的性质与应用1.已知函数f (x )=⎩⎪⎨⎪⎧(a -2)x , x ≥2,⎝⎛⎭⎫12x -1, x <2,且对任意的实数x 1≠x 2,都有f (x 1)-f (x 2)x 1-x 2<0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2.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当x <0时,f (x )=x 3-1;当-1≤x ≤1时,f (-x )=-f (x );当x >12时,f ⎝⎛⎭⎫x +12=f ⎝⎛⎭⎫x -12,则f (6)=________.3.已知函数f (x )=⎩⎪⎨⎪⎧-x 2+x ,x≤1,log 13x , x >1,若对任意x ∈R ,不等式f (x )≤2m 2-74m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1.已知f (x )是定义在R 上且周期为2的函数,在区间[-1,1)上,f (x )=⎩⎪⎨⎪⎧x +a ,-1≤x <0,⎪⎪⎪⎪25-x , 0≤x <1(其中a ∈R ),若f ⎝⎛⎭⎫-52=f ⎝⎛⎭⎫92,则f (5a )的值是________.1.已知函数f (x )=⎩⎪⎨⎪⎧|x |, x ≤m ,x 2-2mx +4m , x >m(其中m >0),若存在实数b ,使得关于x 的方程f (x )=b 有三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已知函数f (x )=⎩⎪⎨⎪⎧|x 2+5x +4|,x ≤0,2|x -2|, x >0,若函数y =f (x )-a |x |恰有四个零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已知函数f (x )=⎩⎪⎨⎪⎧1-x 2,x ≤1,ln x , x >1,若函数f (x )=mx -12恰有四个不相等的零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已知函数f (x )=⎩⎪⎨⎪⎧x 4x -x 2, x <0,若f (2-a 2)>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函数f (x )=⎩⎪⎨⎪⎧-|x 3-2x 2+x |,x <1,ln x , x ≥1,若对于任意t ∈R ,f (t )≤kt 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1.已知函数f (x )=⎩⎪⎨⎪⎧|x |+2,x <1,x +2x, x ≥1,设a ∈R ,若关于x 的不等式f (x )≥⎪⎪⎪⎪x 2+a 在R 上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冲刺强化训练(16)1.在如图所示的流程图中,若输出y 的值是4,则输入的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下册《分段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2.强调分段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
4.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分段函数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分段函数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1)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2)介绍分段函数的表示方法,如列表法、解析法等;
(3)强调不同区间内函数表达式的转换。
2.分段函数的性质
(1)通过图像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段函数的性质;
(2)引导学生发现图像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
(3)总结分段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像,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在面对分段函数这类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在理解、分析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分段函数定义的理解程度,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段函数的定义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索分段函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4.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和疑问,给予适时解答。
分段函数总结整理教案
分段函数总结整理教案教案标题:分段函数总结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分段函数的图像绘制方法;3. 熟练解决与分段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段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绘制方法;2. 分段函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解决与分段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学PPT;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段函数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Step 2:概念讲解1. 定义分段函数:解释分段函数的概念,即在不同的定义域上,函数有不同的表达式。
2. 分段函数的特点:分段函数的图像由多个线段组成,每个线段对应函数在不同定义域上的表达式。
Step 3:图像绘制方法1. 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根据不同定义域上的表达式,绘制每个线段的图像,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
2. 标注关键点:标注图像上的关键点,如交点、转折点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分段函数。
Step 4:应用举例1. 实际问题引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理解分段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问题分析与解决: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根据问题的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分段函数表达式,并解决问题。
Step 5: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Step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段函数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并引导学生拓展思考,探索更多与分段函数相关的问题。
Step 7: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概念讲解中,通过清晰的定义和特点说明,帮助学生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和特点。
在图像绘制方法环节,通过具体的步骤指导,让学生能够熟练地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
分段函数的优秀教学设计
分段函数的优秀教学设计引言:分段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段函数的概念和运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堂优秀的分段函数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分段函数。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设计教学过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指导性。
对于分段函数的教学,我们可以设定如下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段函数的定义,并能正确地用符号表示出来;2. 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给定条件写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3. 学生能够运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 学生能够在图像上理解和分析分段函数的特点。
二、教学步骤和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1. 引入概念:通过引用例子或实际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分段函数的概念上。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购买不同数量的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不同,如何表示这种关系?”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用分段函数来表示。
2. 概念讲解:在引入概念之后,对分段函数的定义进行详细的讲解,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
例如,可以给出一个简单的分段函数的例子,并要求学生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函数值,以加深对分段函数的理解。
3. 解析式的写法: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根据给定条件写出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可以通过提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尝试并发现规律。
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系统的讲解。
4. 运用实际问题:将分段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可以提出一个关于物流运输费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分段函数解决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既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也能够加深对分段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5. 图像的分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段函数的概念和运用之后,引导他们将分段函数的特点与图像相联系,并进行分析。
可以通过给出一些分段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图像的特点,并归纳总结。
九年级数学下册《分段函数的应用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4.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分段函数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经济学中的成本分析等。
示例题目:
-请思考并举例说明分段函数在物理学中的一个应用场景,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示例题目:
-选择题:下列哪个选项是关于分段函数的正确描述?
-填空题:已知分段函数f(x) = { x+1 (x<0), 2x (x≥0) },则f(-2) = ______,f(3) = ______。
2.应用题:布置一些与分段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建立分段函数模型,并解决问题。这些题目可以涉及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优惠、交通工具票价等。
九年级数学下册《分段函数的应用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段函数的定义,掌握分段函数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学生能够描述分段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如气温变化、税率调整等。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符号准确地表示分段函数,并识别各段的定义域和值域。
-学生能够通过数形结合,分析分段函数的连续性、单调性等性质。
2.分步骤引导,逐步深入。
-教学过程中,应由浅入深,先从简单的分段函数开始,让学生逐步理解其定义和性质,然后过渡到复杂的多段函数。
3.多元化教学方法,促进理解。
-结合小组讨论、案例研究、数学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理解分段函数。
4.强调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和观察图像来辅助分析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分段函数教案
分段函数教案分段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段函数,下面将介绍一种教学方法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 能够根据给定的函数图像确定其对应的分段函数;3. 能够利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白板、黑板报告等教学工具;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教科书。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 教师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
比如讲述一个小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是否一直保持不变。
2. 引入函数的概念,提醒学生函数是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3. 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解释分段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步骤二:定义与示例1.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分段函数的定义,并解释其中的符号和含义。
2. 通过举例来说明分段函数的特点和用法。
比如给出一个具体的函数图像,要求学生根据图像确定该函数的表达式。
步骤三:性质与图像1. 教师介绍分段函数的一些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奇偶性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段函数的图像特点,如函数曲线的分段断开点、拐点等。
步骤四:应用与解决问题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分段函数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变量与函数关系,并建立相应的分段函数。
3. 让学生根据分段函数求解问题,并向同学进行展示和讨论。
步骤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段函数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应用分段函数。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注重理论知识的引入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生动的示例和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函数图像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分段函数的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发展。
总的来说,本教案设计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帮助学生掌握分段函数的基本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5分段函数》教学设计2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4.5分段函数》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4.5节分段函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函数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基础知识后的进一步拓展。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学会用分段函数描述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总结分段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础知识,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逐渐增强,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掌握分段函数的表示方法。
2.能够运用分段函数描述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段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
2.难点:分段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分段函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总结分段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分段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收集与分段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教学实例。
3.学具:为学生准备纸张、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际例子,如出租车计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个问题。
让学生意识到函数可以用来描述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段函数排序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掌握分段函数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分段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段函数的运算和性质。
教学难点:1. 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分段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练习题3. 黑板、粉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定义,提出分段函数的概念。
2. 举例说明分段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授1. 分段函数的概念:介绍分段函数的定义,强调分段函数是由多个简单函数组合而成的。
2. 分段函数的表示方法:讲解分段函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分段函数的图像、表格和解析式。
3. 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析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强调定义域和值域的确定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本上的例题,巩固分段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段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定义域和值域。
2. 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分段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定义域和值域。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段函数的运算和性质。
二、新课讲授1. 分段函数的运算:讲解分段函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强调运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分段函数的性质:分析分段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本上的例题,巩固分段函数的运算和性质。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段函数的运算和性质。
2. 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分段函数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分段函数及图像教案
初中分段函数及图像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掌握分段函数的表示方法。
2. 学会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并能正确解读图像。
3. 掌握分段函数的基本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
教学内容:1. 分段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2. 分段函数图像的绘制与解读。
3. 分段函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
2. 提问: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否可以描述所有的函数呢?3. 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讲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分段函数是一种自变量在不同取值范围内,函数表达式不同的函数。
2. 示例讲解:给出几个分段函数的例子,如f(x) = x^2, 当x<0时,f(x) = -x,当x≥0时,f(x) = 2x。
3. 讲解分段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解析式法。
4. 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以f(x) = x^2为例,先画出x<0时的部分,再画出x≥0时的部分。
5. 解读分段函数的图像:观察图像的形状、转折点等特征。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给出几个分段函数的例子,如f(x) = |x|,f(x) = √x,让学生独立完成图像的绘制。
2. 让学生解读分段函数的图像:给出几个分段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解读图像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分段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图像特点。
2. 强调分段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f(x) = x^3,当x<0时,f(x) = -x,当x≥0时,f(x) = 2x。
2. 解读分段函数的图像:f(x) = |x|,f(x) = √x。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段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图像特点,使学生掌握了分段函数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像,并正确解读图像。
高中数学函数复习教案:如何通过分段函数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函数复习教案:如何通过分段函数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学生能够了解分段函数的图像,掌握分段函数的绘制方法。
3.学生能够基础分段函数的三种形式,解决分段函数的基础题型。
4.学生能够掌握复杂分段函数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授课用的PPT,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
2.教师准备各种不同形式的分段函数题目。
3.教师准备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
4.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相关参考书籍。
三、教学步骤1.分段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分段函数,就是指函数的定义在一定的区间内是不同的函数表达式。
性质:分段函数必须含有自变量的区间或点,而每个区间或点有一个显式的函数式。
绘制分段函数的图形时,需要将其中每个函数式的图形进行组合,来得到整个函数的图形。
2.绘制分段函数图像的方法1.将每个函数式的图形分开绘制,并仔细标注每一个函数式的区间范围。
2.在每个区间中适当选择几个点,计算每个点处的函数值,然后用这些数据描绘函数的图形。
3.从几何意义上考虑函数图形的连续性,来确定不同区间之间的连接方式。
4.分段函数的基础题型常见的分段函数有三种形式:1.绝对值函数:y = |x|2.阶梯函数:y = [x]3.其它函数,如带有有理指数的函数,差分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分段函数的基础题型包括分段函数的图像绘制,预测解析式,确定定义域和值域等等。
4.解决复杂分段函数的方法定义函数等步骤能方便我们化将一个复杂的分段函数转换为更容易理解和处理的形式。
化简分段函数通常需要使用分段函数的绝对值形式,加减不等式,或最大最小值的性质等。
通过解决复杂的分段函数题目,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四、总结归纳分段函数作为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分段函数的基础概念和性质,以及不同形式的分段函数的基础题型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对分段函数进行探究和理解,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分段函数(职业中学教材)
《分段函数》(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设计思想(1) 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对分段函数的学习与理解,进一步深化函数的表示法,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2)会用解析式表示分段函数(3)会根据解析式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4)会根据解析式画出分段函数的图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引入分段函数的概念,明确分段函数存在的现实意义(2)初步掌握解决分段函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初步具备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段函数的表示;分段函数的图象2、难点:;分段函数的图象;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四、教材处理1、本次课一开始不宜先讲例1的应用题进而介绍分段函数,否则学生会在理解上造成困难,造成难点过多、过于分散,不利于重点的掌握,因此书上例1分段函数的应用题安排在第二课时;2、本节内容分2课时处理,第一课时主要是给出分段函数的概念,并求函数值及会作它的图象,第二课时处理书上例1的应用题及绝对值函数。
五、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函数及其图象。
在本课时前刚刚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法及函数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分段函数解析式的建立及其图象,对学生在认知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有着较为充分的准备。
但分段函数解析式的建立仍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刚进入高一不久,学习基础不好,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强,考虑问题往往不全面。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
若设信函的重量为元,能否建立函数本节课以实际问题引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明确了分段函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图象,同时考虑了学生实际,设计了学生课堂学习任务书,有较强的针对性,较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2:1.2.2 第2课时 分段函数及映射
1.2.2 第2课时分段函数及映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2)纠正认为“y=f(x)”就是函数的解析式的片面错误认识;(3)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过程与方法(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辨证地看待事物的观念和数形结合的思想;(2)使学生认识到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对应、映射是一种联系方式;(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分段函数的概念.难点:分段函数的表示及映射的概念(1)重点的突破:首先以两个例题为依据,通过学生的研习,组内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认识分段函数,再结合生活中的其他实例充分理解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而不是几个函数.最后通过习题,利用师生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分段函数问题的解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强化训练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意识,突出重点的同时化解分段函数的表示这一难点;(2)难点的解决:在映射概念引入时,可先从学生熟悉的对应入手,选择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然后列举一些数学例子,分为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一对一四种情况,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一对一和多对一的对应是映射,逐步归纳概括出映射的基本特征,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体会出映射是函数的推广,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2.了解映射的概念.(易混点) 【问题导思】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使用表格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如:国内邮寄信函(本埠),每封信函的重量和对应邮资如下表: 信函重量m /g 0<m ≤20 20<m ≤40 40<m ≤60 60<m ≤80 80<m ≤100 邮资M /元 0.801.602.403.204.00(1)邮资M 是信函重量m 的函数吗?若是,其解析式是什么? 【提示】 据函数定义知M 是m 的函数,其解析式为:M =⎩⎪⎨⎪⎧0.80,m ∈(0,20]1.60,m ∈(20,40]2.40,m ∈(40,60]3.20,m ∈(60,80]4.00,m ∈(80,100](2)在(1)中有几个函数?为什么?【提示】 一个.因为(1)中的函数虽然有5个不同的部分,但不是5个函数,只不过在定义域的不同子集内,对应关系不同而已.如果函数y =f (x ),x ∈A ,根据自变量x 在A 中不同的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则称这样的函数为分段函数.【问题导思】在某次数学测试中,高一(1—)班的60名同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把该班60名同学的名字构成集合A ,他们的成绩构成集合B .1.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 中有且只有一个元素与之对应吗? 【提示】 是的.2.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对应是函数吗?为什么? 【提示】 不是.因为集合A 不是数集. 映射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例1.已知函数f (x )=⎩⎪⎨⎪⎧x +2,x ≤-12x ,-1<x <2x 22,x ≥2.(1)求f ⎝⎛⎭⎫f ⎝⎛⎭⎫32的值; (2)若f (a )=2,求a 的值.【思路探究】 (1)求f ⎝⎛⎭⎫32→求f ⎝⎛⎭⎫f ⎝⎛⎭⎫32 (2)就(a )的取值范围分三种情形分别求解. 【自主解答】 (1)∵-1<32<2,∴f ⎝⎛⎭⎫32=2×32=3. 又3>2,∴f ⎝⎛⎭⎫f ⎝⎛⎭⎫32=f (3)=92. (2)当a ≤-1时,由f (a )=2,得a +2=2,a =0,舍去; 当-1<a <2时,由f (a )=2,得2a =2,a =1;当a ≥2时,由f (a )=2,得a 22=2,a =2或a =-2(舍去).综上所述,a 的值为1或2. 变式训练 已知n ∈N *,且f (n )=⎩⎪⎨⎪⎧n -2, n ≥10f (n +5), n <10,则f (4)=________.【解析】 由分段函数定义,f (4)=f (4+5)=f (9)=f (9+5)=f (14)=14-2=12 【答案】 12例2. 画出函数y =|x +1|+|x -3|的图象,并写出该函数的值域. 【思路探究】 y =|x +1|+|x -3|――→绝对值定义零点分段法去绝对值――→分段分段函数―→作图【自主解答】由y =|x +1|+|x -3|={ -2x +2,x ≤-14,-1<x ≤32x -2,x >3∴函数图象如图由图象易知函数的值域为[4,+∞) 变式训练下列图形是函数y =⎩⎪⎨⎪⎧x 2,x <0x -1,x ≥0的图象的是( )【解析】 由于f (0)=0-1=-1,所以函数图象过点(0,-1);当x <0时,y =x 2,则函数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在y 轴左侧的部分.因此只有图形C 符合.【答案】 C例3.下列对应关系中,哪些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1)A =B =N *,对应关系f :x →y =|x -3|;(2)A =R ,B ={0,1},对应关系f :x →y ={ 1,x ≥00,x <0; (3)设A ={矩形},B ={实数},对应关系f :矩形的面积. 【思路探究】 紧扣映射概念中的“任意一个”“唯一”即可判断.【自主解答】 (1)集合A 中的3,在f 作用下得0,但0∉B ,即3在集合B 中没有相对应的元素,所以不是映射.(2)对于集合A 中任意一个非负数都唯一对应元素1,对于集合A 中任意一个负数都唯一对应元素0,所以是映射.(3)对于每一个矩形,它的面积是唯一确定的,所以f 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变式训练已知点(x ,y )在映射f 作用下对应的元素是(2x ,x +y ),则(1,3)在f 作用下对应的元素是( )A.⎝⎛⎭⎫12,52 B .(2,4) C .(3,5)D .(4,6)【解析】 由题意知,x →2x ,y →x +y ,故(1,3)在f 作用下对应的元素是(2,4).【答案】 B与分段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解法典例 (12分)如图1-2-4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的边上有一点P ,图1-2-4沿着折线BCDA 由点B (起点)向A (终点)运动.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PB 的面积为y .试求:(1)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y =f (x )的图象.【思路点拨】 当点P 在线段BC 上时△APB 的面积随点P 的变化而变化,当点P 在线段CD 上时,△APB 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当点P 在线段AD 上时,△APB 的面积随点P 的变化而变化,可见应分三段考虑面积计算.【规范解答】 (1)①当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 S △APB =12×4x =2x (0≤x ≤4).2分②当点P 在线段CD 上运动时, S △APB =12×4×4=8(4<x ≤8).4分③当点P 在线段AD 上运动时,S △APB =12×4×(12-x )=24-2x (8<x ≤12).6分∴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2x ,0≤x ≤48,4<x ≤824-2x ,8<x ≤12.8分(2)画出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12分思维启迪1.本题因点P 所在的位置不同,得到的面积表达式不同,因而应分段计算,得出分段函数表达式.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点是根据自变量的取值情况决定其对应的运算法则,即保持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与对应法则的一致性,一般需要分类讨论求解.课堂小结1.分段函数求值要先找准自变量所在的区间;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各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并集.2.判断一个对应是不是映射,先看第一集合A :看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是否都有对应元素,若有,再看对应元素是否唯一;至于集合B 中的元素不作任何要求.当堂达标1.已知集合A ={a ,b },B ={0,1},则下列对应不是从A 到B 的映射的是( )【解析】 在映射中允许“多对一”,但不允许“一对多”. 【答案】 C2.下列图形是函数y =-|x |(x ∈[-2,2])的图象的是( )【解析】 ∵x ∈[-2,2],故函数y =-|x |在x =±2处均有意义,排除C 、D 两选项.又当x =1时,y =-1<0,从而排除A 选项,故选B.【答案】 B3.已知函数f (x )=⎩⎪⎨⎪⎧2x +1,x ≥0-2x +1,x <0,则f (1)+f (-1)=________.【解析】∵f (1)=2×1+1=3,f (-1)=-2×(-1)+1=3,∴f (1)+f (-1)=3+3=6. 【答案】 64.已知函数f (x )=1+|x |-x2(-2<x ≤2).(1)用分段函数的形式表示该函数; (2)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3)写出该函数的值域.【解】 (1)当0≤x ≤2时,f (x )=1+x -x2=1,当-2<x <0时,f (x )=1+-x -x2=1-x .∴f (x )={ 10≤x ≤21-x-2<x <0.(2)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3)由(2)知,f (x )在(-2,2]上的值域为[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生活中的成本计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以水费、出租车计费和个税为实例,学会构建分段函数模型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成本计算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生活成本问题,初步建立利用分段函数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思想,学会借助数学模型解题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实例,感悟数学建模与生活的联系,提升数学建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建立分段函数模型解决生活中的成本
难点:在复杂背景下,将分段函数模型中各段对应的表达式数学化、符号化
三、教学过程
(一)问题呈现
从2014年元旦起萧山区实行阶梯式水价
1.若我家4月份用水量是20立方米,则4月份水费是多少?
2.请建立所要的交水费和用水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1)分析:从收费标准看,所交水费是分段计算的。
先找到所用水量的级数,再确定水价
(2)假设:本月用水量是 立方米,所交水费
元 (3)模型构建
当用水量为一级,即 时, 当用水量为二级,即 时, 当用水量为三级,即 时, (4)模型求解
设计意图:以具体实例引出分段函数,熟悉利用分段函数建模流程 (二)方法归纳 定义:对自变量 不同取值,有着不同的函数表达式,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
注意:对于分段函数,因为在不同的定义范围内,函数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所以必须
先分段研究,再合并函数表达式。
构造分段函数时,要对自变量取值范围做合理划分,不重不漏。
150≤<x x
.y 52=2515≤<x )x (..y 15531552-+⨯=25>x )x (...y 254410531552-+⨯+⨯=⎪⎩
⎪
⎨⎧>-+⨯+⨯≤<-+⨯≤<=2525441053155225
151553155215
052x ),x (...x ),x (..x ,x .y x y x
设计意图:对模型和方法小结,提醒构建模型分段时注意点 (三)实战演练
A 同学从镇上出发坐公交到萧山汽车东站后发现,若再坐公交去学校怕迟到,于是打算
坐出租车。
经百度地图查询推荐路线:全程有6.3千米,11个红绿灯(预计等待4分钟),车费约18元。
18元够了吗? 萧山出租车计费方式(如下图)
一般出租车计价器显示以“元”为单位,即小于等于0.50元舍去,大于等于0.51元进为1元。
设计意图:通过更贴近生活的事例计算,巩固分段函数模型的求值 (四)学以致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全月工资等收入不超过3500元时,不必
交税,超过3500元的部分为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税款分段累计
全月工资收入额 税率 不超过3500元部分
0% 超过3500元,不超过5000元部分 3% 超过5000元,不超过8000元部分 10% 超过8000元,不超过12500元部分
20% ……
……
(1)计算月收入为10000元时所应缴税额
(2)若当月所交个税为169元,则当月的收入是多少?
(3)请建立所缴税款 与月收入
之间的函数关系
设计意图:以更多分级的税收问题,进一步巩固分段函数模型的构建及求值 (五)总结升华 利用分段函数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生活成本计算。
数学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
(六)课后作业 书本课后习题
x y
2.解决问题
(1)分析:①从表中可以看出,萧山出租车计费根据路程采用分段计费
②
(2)假设:①出租车行驶路程为x ,所需费用为y ②全程畅通,等候费忽略不计
(3)模型构建:⎪⎩
⎪⎨⎧>-+⨯+≤<-+≤<=101075375211103352113011x ),x (..x ),x (.x ,y
(4)模型求解:当路程x =6.3时,费用y =19.25元 (5)模型检验:18元打车费可能不够
3.方法小结
对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有着不同的函数表达式,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
4.同类问题
某市的B 同学从商场打车回家,付费17元。
发票记录如下:4月10日20:30-20:48;里程4.2千米;单价2.40元,等候时间00:04.16。
已知B 市出租车计价标准如下:①起步价12元,起步里程3千米;超过起步里程部分按2.4元/公里;超过13千米以上(不含13千米),超过部分3.6元/公里。
②当日23点(含23点)至次日5点(不含5点),起步费、超起步里程价格上浮30%。
③非司机原因低速或等候费用按0.5元/每分钟计费(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1分15秒按2分钟计算,以此类推)④计价器以“元”为单位,即小于等于0.50元舍去,大于等于0.51元进为1元。
问题1:请写出行驶里程为x 千米和对应里程费y 之间函数关系
(1)分析
①该市出租车里程费根据路程采用分段计费
路程(千米) 价格 0<路程≤3
3<路程≤10 路程>10
路程x (千米)
价格
②
(2)模型建构
⎪⎩
⎪
⎨⎧>-+⨯+≤<-+≤<=131363105211133342113012x ),x (..x ),x (.x ,y
(3)模型求解
当路程=6.3时,费用 =19.25
元 问题2:最后应付款17元有无错误?请验证
5.学以致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全月工资等收入不超过3500元时,不必交税,超过3500元部分为当月应纳税所得额,税款分段累计
(1)分别计算月收入为2950元,5000元,10000元时所应缴税额
(2)请建立所缴税款y 与月收入x 之间的函数关系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