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论名词解释大全
自动控制原理常用名词解释
词汇
第一章
自动控制 ( Automatic Control) :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条件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去运行。
开环控制 ( open loop control ):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它的特点是,按照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只有前向通路而没有反馈通路。也就是说,控制作用的传递路径不是闭合的,故称为开环。
闭环控制 ( closed loop control) :凡是将系统的输出量反送至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都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 Feedback Control 系统。这种自成循环的控制作用,使信息的传递路径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故称为闭环。
复合控制 ( compound control ):是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
被控对象:指需要给以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主体,例如火箭、锅炉、机器人、电冰箱等。控制装置则指对被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有测量变换部件、放大部件和执行装置。
被控量 (controlled variable ) :指被控对象中要求保持给定值、要按给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被控量又称输出量、输出信号。
给定值 (set value ) :是作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并作为控制依据的物理量。给定值又称输入信号、输入指令、参考输入。
干扰 (disturbance) :除给定值之外,凡能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因素,都是干扰。干扰又称扰动。
第二章
自动控制名词解释
频率响应——又称频率特性,是指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与正弦输入信号之比。即()()()ωωωj x j x i 0j G =
。 反馈——是指把系统的输出量引入到它的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工程。
稳态误差——当时间t →∞时,系统的参考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误差,用ss e 表示。
最大超调量——是指在过渡过程中,系统响应第一次达到的峰值()p t c 和稳态值()∞c 之差与稳态值之比,即
()()()%100%⨯∞∞-=c c t c M p p .
峰值时间——是指瞬态响应第一次出现峰值的时间,用t P 表示。
单位阶跃响应——是指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t t 1=γ时系统的输出响应。
相位裕量——在剪切频率c ω处,使系统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所能接受的附加相位滞后角,即()c φ180ωγ+︒=,其中()c ωϕ
是开环频率特性在W C 处的相位。
滞后一超前校正——是指能够同时改善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的校正。
稳态响应——当时间t →∞时系统的时域响应。
频率特性——是指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与正弦输入信号之比。即()()()
ωωωj x j x i 0j G =。 调整时间——又称时间调整,是指阶跃响应曲线c(t)开始进入偏离稳态值()∞c ,t Δ(Δ=2或5)的误差范围,并从此不再超
越这个范围的时间,用t s 表示。当s t t ≥时()()()%c ∆⨯∞≤∞-c c t 。
谐振峰值——是指系统发生谐振(等幅振荡)时,闭环频率特性幅值的最大值,用Mr 表示,)220,-121
自动控制理论名词解释
自动控制理论名词解释
反馈: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相频特性:相移角度随频率变化的特性叫相频特性 调整时间Ts :响应曲线达到接近稳态值的±5%(或±2%)之内时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调整时间。 离散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在某处或几处传递的信号是脉冲系列或数字形式的在时间上是离散的系统,称为离散控制系统或离散时间控制系统。 最大超调量M p :阶跃响应曲线的最大峰值与稳态值的差与稳态值之比。 上升时间t r :从零时刻首次到达稳态值的时间。 .峰值时间t p :从零时刻到达峰值的时间,即阶跃响应曲线从t=0开始上升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当ζ>1时,系统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称为过阻尼状态。 当0
增益∞→*K 时,趋向无穷远处的根轨迹共有(n-m )条,这(n-m )条根轨迹趋向无穷远
处的方位可由渐近线决定。 控制量:控制器的输出信号。 根轨迹实轴上的会合点(或分离点):几条根轨迹在s 平面上相遇后又分开(或分开后又相遇)的点,称为根轨迹的分离点(或会合点)。 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直接根据扰动信号进行调节,扰动量是控制的依据,由于它没有被控量的反馈信号,故不形成闭合回路,所以它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高频渐近线:表示 的高频渐近线为一斜率 的直线。 程序控制系统:这种系统的给定量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函数变化的,如程序控制机床的程序控制系统的输出量应与给定量的变化规律相同。 最小相位系统:如果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 平面上没有极点和零点,则称为最小相位传递函数。具有最小相位传递函数的系统,称为最小相位系统。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在工程应用中,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元件的老化以及元件的更换等,会引起系统参数的改变,从而有可能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选择元件和确定系统参数时,不仅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还要求系统有一定的稳定程度,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问题。根轨迹的幅角条件:
《自动控制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
1、自动控制: 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使被控制对象或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要求运行。
2、人工控制:在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制对象和过程按预定规律变化的过程,(1)线性系统:用线性微分方程或线性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2)非线性系统: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1)连续系统:当系统中各元件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均是连续量或模拟量时,就称此类系统是连续系统(2)离散系统:当系统中某处或多处信号是脉冲序列或数字形式时,就称这类系统是离散系统。(1)恒值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在运行中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不变(2)随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被控量的值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受外来的某些随机因素影响而变化,其变化规律是未知的时间函数(3)程序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是预定的时间函数,并要求被控量随之变化。(三)按控制方式分: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复合控制
(四)按元件类型: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机电系统、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生物系统(五)按系统共用: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
1)输入量(激励)作用于一个元件、装置或系统输入端的量,可以是电量,也可以是非电量,一般是时间的函数(确定函数或随机函数),如给定电压。2)输出量(响应)指确定被控对象运动状态的量,它是输出端出现的量,可以是电量或非电量,它是系统初始状态和输入量的函数。3)被控制量制被控对象所要求自动控制的量。它通常是决定被控对象工作状态的重要变量。当被控对象只要求实现自动调节,即要求某些参数保持给定数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被控制量就是被调节量(被调量)。4)控制量(控制作用)指控制器的输出量。当把控制器看成调节器时,控制量即调节量(调节作用)。5)反馈把系统的输出送回到输入,以增强或减弱输入信号的效应称为反馈。使输入信号增强者为正反馈,使输入信号减弱者称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与系统输出量成比例者称为硬反馈或刚性反馈(比例反馈),反馈信号为输出量的导数者称为软反馈或柔性反馈。6)干扰(扰动)除控制量之外,引起被控制量变化的所有变量,以及影响各部件输出量变化的因素都可视为干扰。干扰产生在系统内部称为内扰;干扰产生在系统外部称为外扰。有效的自动控制系统应具有补偿内外干扰的能力,使被控对象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7)自动调节系统能使被控对象的被控制量维持在规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控制系统称为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名词解释
频率响应——又称频率特性,是指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与正弦输入信号之比。即()()()ωωωj x j x i 0j G =
。 反馈——是指把系统的输出量引入到它的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工程。
稳态误差——当时间t →∞时,系统的参考输入与输出之间的误差,用ss e 表示。
最大超调量——是指在过渡过程中,系统响应第一次达到的峰值()p t c 和稳态值()∞c 之差与稳态值之比,即
()()()%100%⨯∞∞-=c c t c M p p .
峰值时间——是指瞬态响应第一次出现峰值的时间,用t P 表示。
单位阶跃响应——是指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t t 1=γ时系统的输出响应。
相位裕量——在剪切频率c ω处,使系统达到临界稳定状态时所能接受的附加相位滞后角,即()c φ180ωγ+︒=,其中()c ωϕ
是开环频率特性在W C 处的相位。
滞后一超前校正——是指能够同时改善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的校正。
稳态响应——当时间t →∞时系统的时域响应。
频率特性——是指在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的稳态分量与正弦输入信号之比。即()()()
ωωωj x j x i 0j G =。 调整时间——又称时间调整,是指阶跃响应曲线c(t)开始进入偏离稳态值()∞c ,t Δ(Δ=2或5)的误差范围,并从此不再超
越这个范围的时间,用t s 表示。当s t t ≥时()()()%c ∆⨯∞≤∞-c c t 。
谐振峰值——是指系统发生谐振(等幅振荡)时,闭环频率特性幅值的最大值,用Mr 表示,)220,-121
自动控制原理常用名词解释
第一章
系统:系统泛指由一群有关联的个体组成,根据预先编排好的规则工作,能完成个别元件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的群体。
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开环控制(open loop control):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它的特点是,按照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只有前向通路而没有反馈通路。也就是说,控制作用的传递路径不是闭合的,故称为开环。
闭环控制(closed loop control):凡是将系统的输出量反送至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都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系统。这种自成循环的控制作用,使信息的传递路径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故称为闭环。
复合控制(compound control):是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
被控对象:指需要给以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主体,例如火箭、锅炉、机器人、电冰箱等。控制装置则指对被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有测量变换部件、放大部件和执行装置。
开环控制系统:不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当前控制的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可以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与希望值比较,并根据它们的误差调整控制作用的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是没有输出反馈的一类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价格低,易维修。精度低、易受干扰。(2.5分)
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其结构复杂,价格高,不易维修。但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动态特性好。(2.5分)
自动控制名词解释
1.稳定性:指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能够恢复平稳状态的能力。
2.理想微分环节:输出变量正比于输入变量的微分
3.调整时间:系统响应曲线达到并一直保持在允许衰减范围内的最短时间
4.根轨迹:指当系统某个参数(如开环增益K)由零到无穷大变化时,闭环特征根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
5.数学模型:如果一物理系统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能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该数学表达式就称为数学模型。
6.反馈元件:用于测量被调量或输出量,产生主反馈信号的元件。
7.最大超调量:二阶欠阻尼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时,响应曲线的最大峰值与稳态值的差。
8.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准确地按照预期规律变化。
9.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10.瞬态响应:系统在某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11.积分环节:输出变量正比于输入变量的积分
12.根轨迹的起始角:指起于开环极点的根轨迹在起点处的切线与水
平线正方向的夹角。
13.延迟时间:响应曲线从零上升到稳态值的50%所需要的时间。
14.比例环节:在时间域里,输入函数成比例,即:()()t kx t x i =0
15.稳态响应:时间t 趋于无穷大时,系统输出的状态,称为系统的的稳态响应。
16.上升时间:响应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稳态值的90%所需的时间
17.位置误差:指输入时阶跃信号时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18.随动系统:被调量随着给定量(或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系统就称为随动系统。
自动控制理论
1.控制:使受控对象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运动。
2.反馈:就是指将输出信号部分或全部返回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的过程。
3.控制的本质:“检测偏差,纠正偏差的过程”
4.自动控制: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自动的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5.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至少包括测量、变送元件,控制器等组成的自动控制装置和受控对象。
6. 开环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
7.系统输出和输入端之间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控制过程产生直接影响,这种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8.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比较:开环控制:的一个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然而这类控制系没有纠差能力,比如电动机负载变化时,转速也将变化。闭环控制:利用反馈来减小偏差。其优点是精度高,不管什么原因引起被控量偏离给定值时,都会通过反馈作用减小这一偏差。但缺点是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9.恒值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入量是一个恒定值,在整个运行过程中不会改变(可定期校准或更改输入量)。
10.随动控制系统:系统的控制量不是常数,而是事先难于确定的随机变化量,要求系统能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控制被控量
迅速平稳地复现和跟踪输入信号的变化。
11:程序控制系统:被控量的给定值是一个已知的时间函数,控制的目的是要求被控量按确定的给定值的时间函数来改变12:连续时间系统:指控制系统中的所有信号在时间域为连续的控制系统。离散时间控制系统。
13.性能要求::稳定性: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必须是稳定的,不稳定的控制系统是不能工作的。快速性:控制过程进行的越快越好,但要顾及误差。准确性:要求动态误差和稳态误差越小越好。当与快速性有矛盾时,应兼顾两方面的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常用名词解释
词汇
第一章
自动控制 ( Automatic Control) :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条件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去运行。
开环控制 ( open loop control ):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它的特点是,按照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只有前向通路而没有反馈通路。也就是说,控制作用的传递路径不是闭合的,故称为开环。
闭环控制 ( closed loop control) :凡是将系统的输出量反送至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都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 Feedback Control 系统。这种自成循环的控制作用,使信息的传递路径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故称为闭环。
复合控制 ( compound control ):是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
被控对象:指需要给以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主体,例如火箭、锅炉、机器人、电冰箱等。控制装置则指对被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有测量变换部件、放大部件和执行装置。
被控量 (controlled variable ) :指被控对象中要求保持给定值、要按给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被控量又称输出量、输出信号。
给定值 (set value ) :是作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并作为控制依据的物理量。给定值又称输入信号、输入指令、参考输入。
干扰 (disturbance) :除给定值之外,凡能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因素,都是干扰。干扰又称扰动。
第二章
自动控制原理常用名词解释知识分享
自动控制原理常用名
词解释
词汇
第一章
自动控制 ( Automatic Control) :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条件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去运行。
开环控制 ( open loop control ):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它的特点是,按照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只有前向通路而没有反馈通路。也就是说,控制作用的传递路径不是闭合的,故称为开环。
闭环控制 ( closed loop control) :凡是将系统的输出量反送至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都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 Feedback Control 系统。这种自成循环的控制作用,使信息的传递路径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故称为闭环。
复合控制 ( compound control ):是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
被控对象:指需要给以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主体,例如火箭、锅炉、机器人、电冰箱等。控制装置则指对被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有测量变换部件、放大部件和执行装置。
被控量 (controlled variable ) :指被控对象中要求保持给定值、要按给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被控量又称输出量、输出信号。
给定值 (set value ) :是作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并作为控制依据的物理量。给定值又称输入信号、输入指令、参考输入。
干扰 (disturbance) :除给定值之外,凡能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因素,都是干扰。干扰又称扰动。
自动控制原理常用名词解释
词汇
第一章
自动控制 ( Automatic Control) :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条件下,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去运行。
开环控制 ( open loop control ):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它的特点是,按照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只有前向通路而没有反馈通路。也就是说,控制作用的传递路径不是闭合的,故称为开环。
闭环控制 ( closed loop control) :凡是将系统的输出量反送至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都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 Feedback Control 系统。这种自成循环的控制作用,使信息的传递路径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路,故称为闭环。
复合控制 ( compound control ):是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
被控对象:指需要给以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是控制系统的主体,例如火箭、锅炉、机器人、电冰箱等。控制装置则指对被控对象起控制作用的设备总体,有测量变换部件、放大部件和执行装置。
被控量 (controlled variable ) :指被控对象中要求保持给定值、要按给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被控量又称输出量、输出信号。
给定值 (set value ) :是作用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输入端并作为控制依据的物理量。给定值又称输入信号、输入指令、参考输入。
干扰 (disturbance) :除给定值之外,凡能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因素,都是干扰。干扰又称扰动。
第二章
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点汇总
自动控制原理总结
第一章绪论
技术术语
1. 被控对象:是指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
2. 被控量:表征被控对象工作状态的物理参量(或状态参量),如转速、压力、温度、电压、位移等。
3. 控制器:又称调节器、控制装置,由控制元件组成,它接受指令信号,输出控制作用信号于被控对象。
4. 给定值或指令信号r(t):要求控制系统按一定规律变化的信号,是系统的输入信号。
5. 干扰信号n(t):又称扰动值,是一种对系统的被控量起破坏作用的信号。
6. 反馈信号b(t):是指被控量经测量元件检测后回馈送到系统输入端的信号。
7. 偏差信号e(t):是指给定值与被控量的差值,或指令信号与反馈信号的差值。
闭环控制的主要优点: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使用的元件多,线路复杂,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都比较麻烦。
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稳定性和快速性反映了系统的过渡过程的性能。
准确性是衡量系统稳态精度的指标,反映了动态过程后期的性能。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拉氏变换的定义:
几种典型函数的拉氏变换
1.单位阶跃函数1(t)
2.单位斜坡函数
3.等加速函数
4.指数函数e-at
5.正弦函数sin ωt
6.余弦函数cos ωt
7.单位脉冲函数(δ函数)
拉氏变换的基本法则
1.线性法则
2.微分法则
3.积分法则
4.终值定理
5.位移定理
传递函数: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称为系统(或元部件)的传递函数。
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1.串联变换法则
2.并联变换法则
3.反馈变换法则
自动控制名词
★被控对象:要进行控制操作的具体实物,例如:加热炉、水箱等等;
★给定元件:产生被控对象参考值或期望值的元件,例如:人工设置的温度或水位等等;
★测量元件:测量控制系统中各种变量或状态值的元件,例如:热电阻、热电偶、压力传感器等等;
★比较元件:用于比较被控对象输出值与给定元件的期望值之间偏差的元件,例如:电位器等等;
★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驱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的元件,如放大器、晶闸管等等;
★执行元件:直接驱动被控对象,使被控对象的被控量发生变化的元件,例如:直流电机、继电器开关等等;
★补偿(校正)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以改善控制系统性能的元件;
输入信号:泛指对系统的输出量有直接影响的外界输入信号,既包括控制信号又包括扰动信号。其中控制信号又称控制量、参考输入、或给定值;
★输出信号:又称输出量,是指反馈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物理量,它与输入信号之间有一定的函数关系;
★反馈信号:将系统(或环节)的输出信号经过变换、处理后送到系统(或环节)的输入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若此信号是从系统输出端取出送入系统输入端,这种反馈信号称主反馈信号,其它称为局部反馈信号;
★偏差信号:控制输入信号与主反馈信号之差;
扰动信号:除控制信号以外,对系统的输出有影响的信号;
★控制器:接收变换和放大后的偏差信号,转换为对被控对象进行操作的控制信号;
★放大环节:将偏差信号变换为适合控制器执行的信号。它根据控制的形式、幅值及功率来放大变换;
★校正环节:为改善系统动态和静态特性而附加的装置。如果校正装置串联在系统的前向通道中,称为串联校正装置;如果校正装置接成反馈形式,称为并联校正装置,又称局部反馈校正;
自动控制原理名词解释
1.控制概念
(1)开环控制:开环控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方式。它的特点是,按照控制信息传递的路径,控制量与被控制量之间只有前向通路而没有反馈通路。
闭环控制:凡是将系统的输出量反送至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作用产生直接的影响,都称为闭环控制系统或反馈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是开、闭环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控制方式。
(2)反馈: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即将输出量通过恰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3)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手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
(4)被控对象:指需要给以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
执行机构:一种能提供直线或旋转运动的驱动装置,它利用某种驱动能源并在某种控制信号作用下工作。
(5)线性化:a条件:连续且各阶导数存在 b方法:工作点附近泰勒级数展开。
2.时域指标
(1)上升时间tr:响应从终值10%上升到终值90%所需时间;对有振荡系统亦可定义为响应从零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时间。上升时间是响应速度的度量。
峰值时间tp: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时间。
调节时间ts: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内所需时间。
(2)超调量σ%:响应的最大偏离量h(tp)与终值h(∞)之差的百分比。
振荡次数:是在阶跃信号作用下,系统在达到指定deta范围下,系统所震荡的总次数。(3)动态降落:系统稳定运行时,突然加一个扰动量N,在过度过程中引起输出量的最大降落值Cmax称为动态降落。
恢复时间:系统从波动回复到稳态时候所需要的时间。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知识点
自动控制原理基本知识点2
1.控制(Control):是指为了改善系统的性能或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
对系统有关信息的采集和加工而施加到系统的作用。
2.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是关于受控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运
行的理论和技术。
3.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
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地进行操作或运行。
4.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Control System):由控制器、执行器、
传感器和被控对象等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些部分组成的能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统。
5.系统(System):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一些部分
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6.信息(Information):是指符号信号或消息所包含的内容,用来消
除对所关心的客观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
7.反馈(Feedback):是指将系统的实际输出和期望输出进行比较,形
成误差,从而为确定下一步的控制行为提供依据。
8.科学(Science):是指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
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9.技术(Technology):是指人类根据自身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
原理改变或控制其环境的手段和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个专门领域。
10.工程(Engineering):是指应用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使自然资源最
好地为人类服务的专门技术。
11.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自动控制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自动控制系统:应用控制装置、自动的、有目的地控制或调节机器设备、或生产
过程使之按照人们先规定或者是希望的性能指标下运行系统。
2.稳定性:系统在扰动消失后,由初始偏差状态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性能
3.最小相位系统:如果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没有极点和零点的系统。
4.主导极点:离虚轴最近的闭环极点,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最大,起决定性的主
导作用。
5.相频特性:线性定常系数在正弦输入时稳态输出Yss(t)与输入X(t)相位移θ
∠G(jw)随频率w而变化的函数。
6.调整时间ts:响应曲线达到稳态值的±5﹪(±2%)之内时所需的时间。
7.增益穿越频率Wc:系统的奈氏曲线与负虚轴相交于G点,与单位圆相交于c点,
c点处的频率称为增益穿越频率Wc。
8.非最小相位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上有一个(或多个)零点和极点的
系统。
9.临界稳定:若Gj中有一个为零(即有一对共轭虚根)即Pi<0,Gj=0,Wj≠0,则当t
→∝系统做等幅振荡时称为临界稳定。
10.对数坐标图:将对数幅频特性∠Lw)——w和对数相频特性θ(w)——w画在
一张图上称为对数坐标图。
11.混合节点:即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的节点。
12.校正装置:为了使系统能全面地满足性能指标,改变系统结构或引入其他装置中
校正控制系统的特性。
13.扰动:当电源变化时负载变化等将引起被控量发生变化称之为扰动。
14.二阶系统的临界阻尼状态:阻尼比S=1,特征根位于S平面负实轴上的相等实数
极点。
15.截止频率Wb:当系统对数幅值L(w)比初值L(0)小3(dβ)时或系统幅值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31.准确性指调整过程结束后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的偏差
32.速度误差指输入为速度信号(或者斜坡信号)时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33.峰值时间.响应曲线从零上升到第一个峰值点所需要的时间
34.负穿越当乃氏图从大于-π的第三象限越过负实轴到第二象限时称为负穿越
35.根轨迹的终止角指根轨迹的起点处的切线与水平线正方向的夹角。
31.奇点奇点即平衡点,是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相平面上的点。
32.比较元件用来比较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之间的偏差的元件
33.上升时间响应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稳态值的90%所需的时间
34.负反馈把运动的结果所决定的量作为信息再反馈回控制仪器中
35.加速度误差.指输入为匀加速度信号时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31.随动系统被调量随着给定量(或输入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系统就称为随动系统。
32.死区死区也称不敏感区,通常以阈值、分辨率等指标衡量。
33.振荡次数在调整时间t s 内响应曲线振荡的次数。
34.快速性指当系统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产生偏差时,消除这种偏差过程的快速程度。
35.根轨迹的分离点几条根轨迹在s 平面上相遇后又分开的点。
31.延迟时间:响应曲线从零上升到稳态值的50%所需要的时间。
32.32.比例环节:在时间域里,输入函数成比例,即:()()t kx t x i =0
33.稳态响应:时间t 趋于无穷大时,系统输出的状态,称为系统的的稳态响应
34.闭环截止:频率响应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稳态值的90%所需的时间
35.位置误差:指输入时阶跃信号时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
30.误差平方积分性能的特点重视大的误差,忽略小的误差
31.最优滤波当输出已知时,确定系统,以识别输入或输出的有关信息称为最优滤波
32.积分环节输出变量正比于输入变量的积分
33.极坐标图是反映频率响应的几何表示。
34.相位裕量 在ω为剪切频率c ω时,相频特性()()g g j H j G ωω∠距-180︒线的相位差γ 称为相位裕量。
35.根轨迹的起始角 指起于开环极点的根轨迹在起点处的切线与水平线正方向的夹角。
31.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准确地按照预期规律变化。
32.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33.瞬态响应系统在某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其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34.最小相位传递函数.在右半s 平面上无极点和零点的传递函数称为最小相位传递函数。
35.复现频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最高工作频率
1.数学模型如果一物理系统在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动态特性能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出来,该数学表达式就称为数学模型。
32.反馈元件用于测量被调量或输出量,产生主反馈信号的元件
33.最大超调量二阶欠阻尼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时,响应曲线的最大峰值与稳态值的差
34.频率响应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
35幅值裕量g ω.在频率ω为相位交界频率时,开环幅频特性)()(g g j H j G ωω的倒数称为系统的幅值裕度,)()(1
g g g j H j G K ωω=。
31.稳定性指动态过程的振荡倾向和系统能够恢复平稳状态的能力
32.理想微分环节.输出变量正比于输入变量的微分
33.调整时间系统响应曲线达到并一直保持在允许衰减范围内的最短时间
34.正穿越当乃氏图随ω增加逆时针从第二象限越过负实轴向第三象限去时,叫正穿越。
35.根轨迹指当系统某个参数(如开环增益K )由零到无穷大变化时,闭环特征根在s 平面上移动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