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有关法律法规
禁毒法律法规
![禁毒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ae1486d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c.png)
禁毒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禁毒工作。
第二章禁止生产和流通第三条严禁制造、出售、运输、走私、持有。
第三章预防和教育第四条国家加强对青少年和学生的预防教育,提高他们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第五条各级人民应当组织开展预防活动,宣传危害,普及预防知识。
第六条学校、家庭、社会组织等应当协助开展预防教育工作,加强对青少年和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第四章防控违法犯罪第七条公安机关是侦查、打击犯罪的主要力量,依法负责禁毒工作。
第八条公安机关有权检查疑似违法犯罪的场所、车辆、物品和人员,并对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进行调查取证。
第九条涉嫌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有权采取强制措施,进行调查和侦查,必要时可以对其进行拘留。
第五章治疗和康复第十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成瘾者进行戒毒康复治疗,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心理支持。
第十一条戒毒康复治疗机构应当依法对成瘾者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戒毒康复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康复设施和服务。
第六章禁毒国际合作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禁毒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展情报交流、联合执法等工作。
第十三条各级应当加强对违法犯罪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打击犯罪。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制造、出售、运输、走私、持有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公职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犯罪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可能面临党纪、行政处分。
附注:附件一、《刑法》附件二、《治安管理处罚法》附件三、《名词及解释》注释:1::指能够使人产生药物依赖、成瘾并危害健康的物质。
2:青少年:指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3:禁毒:指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工作。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880dd5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9.png)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毒品危害无处不在,它不仅摧毁了许多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更对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打击毒品犯罪,保障公民的健康和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禁毒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刑法,制造、贩卖、运输、走私、买卖、传播毒品以及非法持有毒品等行为都被视为犯罪。
对于这些犯罪行为,我国刑法规定了严厉的惩罚,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我国禁毒法对禁毒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这部法律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公民在禁毒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
它强调了预防教育、戒毒康复、禁毒宣传等各方面的重要性,并要求建立健全的禁毒工作机制,以确保禁毒工作的有效开展。
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与禁毒有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如《戒毒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
这些法规和规章对禁毒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为了更好地执行禁毒有关法律法规,我国还建立了完善的禁毒执法机构和队伍。
这些机构和队伍负责执行禁毒法律,打击毒品犯罪,保护公民的健康和安全。
我国还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是我国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武器。
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我们不仅可以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保护公民的健康和安全,还可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公共安全。
让我们共同参与到禁毒工作中来,为建设一个无毒的社会而努力。
幼儿园有关的法律法规标题:桥梁常用施工设备课件一、引言在当今的工程建设领域,桥梁建设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高效的施工设备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桥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本课件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桥梁施工设备及其操作方法,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桥梁施工技能。
二、常用施工设备1、打桩机:打桩机是桥梁施工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用于桩基施工。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冲击力将桩基贯入地下。
打桩机可分为电动打桩机和柴油打桩机,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禁毒社会工作基础知识—我国现行禁毒法律法规(禁毒社会工作课件)
![禁毒社会工作基础知识—我国现行禁毒法律法规(禁毒社会工作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196e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ec.png)
参考文献
禁毒政策与法律法规
01 禁 毒 政 策 与 法 律 法 规 的 历史沿革
02 我国现行禁毒法律法规
目录
CONTENTS
01 我国现行禁毒法律法规(下篇)
二、现行禁毒行政法规
二、现行禁毒行政法规
1、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 大的;
2、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 3、抗拒铲除的。 非法种植罂粟三千株以上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大的,处五年 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 免除处罚。
一、现行禁毒法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一、现行禁毒法律
(五)禁毒司法解释及司法解释性文件
一、现行禁毒法律
(六)主要禁毒国际公约
参考文献
一、现行禁毒法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第七十三条
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 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现行禁毒法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一、现行禁毒法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一、现行禁毒法律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犯前两款罪,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 品罪的共犯论处。
一、现行禁毒法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五十条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 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境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 在境内非法买卖上述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罚金;数量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513c3600ba1aa8114431d9f0.png)
一.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练、配制、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2)非法持有毒品罪;(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5)走私制毒物品罪;(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10)强迫他人吸毒罪;(11)容留他人吸毒罪;(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一)什么是走私毒品罪?1.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2.走私毒品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刑法》对走私毒品分别情形,规定了不同的刑罚:(1)走私鸦片1000克以上的、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走私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走私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走私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走私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贩卖、运输、制造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或者其他毒品,违反国家禁毒管制的行为。
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
![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1215a62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2.png)
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毒相关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七十五条:非法持有、运输、运输毒品、种植毒品原植物、创造毒品物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第三百七十六条:非法创造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第三百七十七条:非法贩卖、运输毒品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毒品管制法》- 第二条:禁止生产、贩卖、运输、携带、邮寄、传递、转让、接收、使用毒品。
- 第十一条:禁止违法人员在国内外用邮包、快递、航空、水上、铁路、公路、水路等方式交送、传递、转让、接收、使用毒品的。
- 第十六条:禁止种植、哺育、采摘、加工、创造毒品原植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施条例》- 第十六条:公民发现他人吸毒、贩毒的线索,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
- 第二十条:公安机关依法查明在公民家庭、单位或者其他场所使用、加工、创造、贩运毒品等情况时,可以查封、扣押或者者冻结相关物品、设施、场所、银行存款等。
-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对禁毒工作中优秀个人和集体,提出表彰和奖励。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第十八条:禁毒人员执行公务,具有现行犯罪毒品的,可以对其进行搜查;搜查时遇到被搜查人采取反抗行为的,可以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 第二十九条:禁毒人员劝说、教育、治疗吸毒人员时,必须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密他们的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 第三十一条:药品生产、销售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药品生产、销售管理法规和有关规定,落实管理责任,防止药品失窃、流失等情况。
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毒品管制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施条例》4.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毒品:指雅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氯胺酮等能够使人形成成瘾性并对身体、精神和行为等方面产生明显危害的物质。
关于禁毒的文件
![关于禁毒的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2e5ed5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c.png)
禁毒是指禁止非法制造、贩卖、使用毒品的行为,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社会问题。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制定了相关的禁毒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打击毒品犯罪和保护公众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禁毒的文件:
1. 《联合国单一公约》:该公约于1961年通过,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禁止非医疗用途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国际公约。
2. 《联合国毒品公约》:该公约于1988年通过,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禁止非法制造、贩卖和使用毒品的国际公约。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该法律于2007年通过,规定了禁止非法制造、贩卖和使用毒品的行为,以及打击毒品犯罪的措施和法律责任。
4. 《国家禁毒工作五年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于2016年发布,旨在加强禁毒宣传教育、打击毒品犯罪、提高毒品依赖者戒毒康复率等方面的工作。
5. 《禁毒十条》:该文件于2014年发布,是中国政府针对
毒品问题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加强毒品犯罪打击、加强毒品戒毒康复等方面的工作。
禁毒法律法规
![禁毒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05a8d03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8.png)
禁毒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毒品的滋生、流通和危害,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毒品禁止制度。
禁止生产、贩卖、运输、买卖、持有、匡助他人使用毒品,禁止吸食、注射毒品。
鼓励科学研究、健康教育和戒毒康复。
第三条毒品是指对人体有麻醉、致幻或者依赖性作用的物质。
本法所称毒品包括雅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大麻、雅片制剂和其他国家规定的管制药品。
第四条国家加强毒品预防和禁毒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的认识和警惕,促进全社会共同参预毒品预防和禁毒工作。
第五条国家对开展毒品预防和禁毒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赋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毒品预防第六条国家加强毒品预防和禁毒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公众普及毒品知识、危害性和如何预防及适时戒毒的方法。
第七条国家对学校、社区、夜总会、娱乐场所、商场超市、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公众场所进行毒品宣传教育,告诫公众,预防毒品的滋生和危害。
第八条国家采取措施,禁止在学校、社区及其他公共场所出售管制药品。
同时设立戒毒设施和药物治疗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毒品依赖问题的人寻求救助和戒毒治疗。
第三章禁止毒品的行为第九条禁止以下行为:(一)非法生产、贩卖、运输、买卖、持有毒品,以及提供作为毒品原料的雅片花、罂粟壳、大麻植物等;(二)吸食、注射毒品;(三)以吸食或者注射毒品为目的聚众淫乱、赌博、斗殴、敲诈勒索、涉黑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贩卖毒品罪:(一)贩卖数量较大的雅片、海洛因或者其他国家规定的管制药品的;(二)贩卖数量较小的雅片、海洛因或者其他国家规定的管制药品,情节较重的;(三)以贩卖、运输毒品为生,情节较重的。
第十一条公安机关发现驾驶人员吸食毒品,应当依法暂扣其机动车驾驶证,并责令其在规定期限内接受戒毒治疗。
对于毒品成瘾严重、毒性有害的,应当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第四章禁毒工作机构第十二条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国禁毒工作。
我国禁毒的法律法规
![我国禁毒的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924413a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1.png)
我国禁毒的法律法规我国禁毒的法律法规禁毒是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安全的重要举措。
在中国,禁毒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打击非法贩毒活动,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公共安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我国刑事犯罪方面的最高立法,其中包括了对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
根据刑法第347条和第348条的规定,非法制造、贩卖、运输、走私的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
根据数量和种类的不同,对犯罪分子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
严重犯罪行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并可没收财产;较为轻微的犯罪行为则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同时,对于吸毒人员,刑法规定了强制隔离戒毒的措施,以帮助他们戒除毒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是我国禁止的基本法律。
该法律通过明确定义、打击犯罪、保护受害人权益等方面的规定,为禁毒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根据该法律的规定,我国禁止任何生产、贩卖、运输、走私和使用的行为。
禁毒部门有权进行打击犯罪的侦查、收缴、追究刑事责任等行动。
此外,禁毒部门还有权对吸毒人员进行治疗、康复等措施,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并恢复正常生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管制法》是对的管制和管理进行详细规定的法律。
该法对的定义、管制措施、罪责以及药品中的成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律规定,各级政府有责任加强对的管制,制定并落实防止的措施。
同时,对于非法药物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行为也进行了明确的刑事处罚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法律。
在禁毒工作中,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相关的诉讼程序,保证了对犯罪行为的侦查和审判的合法性。
根据该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有权依法进行犯罪的立案侦查工作,检察机关有权对案件进行审查起诉,人民法院有权审理并判决犯罪案件。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是对我国刑法进行的重要修订,其中包括了针对犯罪的修订内容。
我国关于禁毒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我国关于禁毒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948da3167ec102de2bd891c.png)
我国关于禁毒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中顾网律师解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4、《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5、《麻黄素管理办法》6、《强制戒毒办法》7、《戒毒药品管理办法》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的决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1986年公布、199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吸食鸦片、注射吗啡、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等予以处罚。
(3)《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1987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布《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我国麻醉药品的种植、生产、运输、进出口、使用的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
同时还规定了违反该法的处罚措施。
(4)《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1988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对我国精神药品的种植和生产、供应、运输、进出口、使用的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
同时还规定了违反该法的处罚措施。
(5)《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有很多条款内容涉及禁毒的行政处罚问题。
规定对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
(6)《强制戒毒办法》。
1995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强制戒毒办法》,是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制定的一项重要行政法规,对我国依法开展禁吸戒毒工作,教育和帮助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戒除毒瘾,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治安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
禁毒的相关法律责任
![禁毒的相关法律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ab0b4bd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6e.png)
禁毒的相关法律责任《禁毒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②非法持有毒品的;③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④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的;⑤非法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易制毒化学品制造方法的;⑥强迫、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⑦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禁毒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①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以及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财物的;②在公安机关查处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③阻碍依法进行毒品检查的;④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10日以上15 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不予处罚。
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进口、出口以及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活动中,违反国家规定,致使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流入非法渠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在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或者进口、出口活动中,违反国家规定,致使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娱乐场所及其从业人员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或者为进入娱乐场所的人员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条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e073db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e.png)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引言概述: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无法忽视,因此禁毒立法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禁毒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探讨其作用和实施情况。
正文内容:1.国际禁毒法律法规1.1单边禁毒国际公约1.1.1《关于麻醉品管制的国际公约》1.1.2《关于精神药物管制的国际公约》1.1.3《禁止非法贩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的根据地的国际公约》1.2《联合国和犯罪问题宣言》1.2.1禁毒和犯罪的关系1.2.2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1.2.3防治和康复措施2.中国禁毒法律法规2.1刑法相关规定2.1.1非法制造贩卖罪2.1.2走私罪2.1.3非法买卖原料罪2.2涉毒刑事责任年龄2.2.1未成年人吸毒问题2.2.2未成年人非法持有、制造罪2.3预防教育相关规定2.3.1学校禁毒教育2.3.2社区禁毒宣传2.3.3家庭禁毒教育2.4预防工作相关规定2.4.1禁毒单位和人员的设立和职责2.4.2医疗康复制度2.4.3禁毒科研和信息监测体系3.美国禁毒法律法规3.1联邦禁毒法律3.1.1ControlledSubstancesAct3.1.2AntiDrugAbuseAct3.2州级禁毒法律3.2.1各州刑法对犯罪的规定3.2.2各州禁毒机构和计划3.3预防和康复机构和项目3.3.1国家滥用和精神健康服务管理局3.3.2国家禁毒政策办公室3.3.3各州禁毒项目和康复中心4.禁毒法律法规4.1违禁法4.1.1大麻取締法4.1.2麻薬及び向精神薬取締法4.1.3覚せい剤取締法4.2依存者康复相关法规4.2.1毒物及び薬物乱用防止法4.2.2毒物及び薬物乱用対策基本方針4.2.3薬物乱用防止啓発等に関する法律4.3预防教育和宣传工作4.3.1学校防止教育4.3.2社会禁毒宣传4.3.3家庭防止教育5.禁毒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评估5.1国际禁毒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5.2中国禁毒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5.3美国禁毒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5.4禁毒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5.5禁毒法律法规的效果评估总结:禁毒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是每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问题。
禁毒法律法规
![禁毒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01a86f5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5.png)
禁毒法律法规禁毒法律法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实施禁毒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章预防滥用第二条国家对的预防工作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危害知识,提高公众的意识;(二)建立滥用预防教育体系,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预防教育;(三)加强滥用危害信息收集和发布,加强对有滥用危险的群体的干预和关爱;(四)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促进禁毒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章打击犯罪第三条对于制造、贩卖、运输、持有以及非法种植原植物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严厉打击犯罪活动。
第四条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侦查取证工作,打击犯罪链条的上下游,切断的生产、贩运和销售。
第四章侦查和突击行动第五条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有犯罪嫌疑的场所进行搜查,抓获涉嫌制毒、贩毒、藏毒或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的违法犯罪分子。
第六条在执行缉毒任务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依法组织突击行动,采取抓捕、搜查等手段,以打击犯罪分子。
第五章管制和禁毒救助第七条国家对于被依法认定为的物质进行严格管制,禁止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
第八条对于因吸食、注射成瘾的人员,国家建立禁毒救助体系,提供戒毒治疗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第六章禁毒国际合作第九条国家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联合打击跨国犯罪活动。
附件:1.禁毒法律法规执行细则2.滥用预防教育手册3.禁毒救助服务机构名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指国家规定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包括国际禁毒公约中列明的各类物质。
2.滥用:指被非法使用、持有、贩运等行为。
3.禁毒救助:指对吸毒成瘾者进行戒毒治疗、康复和心理辅导等服务的机构和措施。
禁毒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
![禁毒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05b70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b.png)
禁毒法律法规知识点总结一、禁毒法律法规的概念和作用禁毒法律法规是国家为了禁止和打击毒品相关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禁毒法律法规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社会稳定,预防和打击毒品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二、我国的禁毒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的禁毒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刑法、禁毒法、《禁止毒品滥用法》、《毒品危害防制法》、《毒品犯罪规定》等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在禁止毒品犯罪,防范毒品危害,打击毒品犯罪,保障公民权益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三、禁毒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要求1. 刑法对毒品犯罪的规定刑法对毒品犯罪有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毒品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种类和量刑原则等。
刑法规定,生产、运输、贩卖、走私毒品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毒品犯罪行为,刑法规定了相应的刑罚种类,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
同时,刑法还对毒品犯罪的量刑原则作出规定,即对于具体案件应从轻、减轻处罚。
2. 禁毒法和《禁止毒品滥用法》的规定《禁止毒品滥用法》规定了禁止药品致瘾成瘾药品和有毒药品的生产、加工或者交易。
禁毒法则是从国家层面对毒品犯罪行为进行规制和处罚的法律。
这两部法律规定了在禁毒工作中,国家机关、军队和公民对毒品犯罪行为应如何去处理,以及禁毒工作中的其他规定。
3. 《毒品危害防制法》的规定《毒品危害防制法》是在我国对毒品危害防制方面做出的一项法律,规定了国家对毒品危害预防、救助、康复、报告和监管等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4. 《毒品犯罪规定》的规定《毒品犯罪规定》则是对我国对毒品犯罪的行为做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处罚以及定罪标准的法律。
这些禁毒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都是为了打击毒品犯罪活动,防范毒品危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禁毒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我国积极开展禁毒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教育和培训禁毒法律法规知识、强化禁毒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扬禁毒法律法规普及宣传工作。
禁毒法律法规
![禁毒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56e08c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1.png)
禁毒法律法规禁毒法律法规一、禁毒法律法规概述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一章总则:目的、适用范围、禁毒原则等第二章毒品的划分与管制:对毒品的定义、划分、管制措施等第三章禁毒工作:禁毒机构职责、禁毒协作等第四章惩治毒品犯罪:对毒品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刑罚等第五章强制隔离戒毒:戒毒措施与程序、强制隔离戒毒的条件与期限等第六章监管与处罚:对涉毒场所、器具的监管和处罚、偷盗、抢夺毒品的处罚等二、禁毒法律法规细则2.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章危害国家安全罪:对涉及国家安全的毒品犯罪行为的刑罚等第二十八章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对非国家安全的毒品犯罪行为的刑罚等第五十三条非法持有、运输、携带、寄递、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以及容留他人吸毒的,构成犯罪的,都应当从重处罚。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的,或者有倒销、运输、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记录的,应予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与毒品犯罪相关的刑事诉讼程序、证据收集等方面的规定。
三、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全文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毒品罪名的条款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有关毒品犯罪相关诉讼程序的条款四、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4.1 毒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大麻、可卡因等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
4.2 禁毒:国家对毒品的生产、销售、使用等行为进行管制和打击。
4.3 戒毒:戒毒是指对成瘾人员进行戒除毒品依赖的医疗行为。
五、扩展内容:5.1 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可以在相关政府网站或法律法规查询网站上获得。
5.2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为常用的法律术语,具体解释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部分或法律字典。
禁毒法律法规汇总.doc
![禁毒法律法规汇总.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e451e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a.png)
禁毒法律法规汇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禁毒宣传教育第三章毒品管制第四章戒毒措施第五章禁毒国际合作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第三条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第四条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
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五条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禁毒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第八条国家鼓励开展禁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缉毒技术、装备和戒毒方法。
第九条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志愿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二章禁毒宣传教育第十一条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
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禁 毒有关法律法规
![禁 毒有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56eab3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0.png)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关键信息项:1、禁毒的定义和范围2、涉毒行为的分类和处罚标准3、禁毒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职责4、毒品预防教育的要求和措施5、对吸毒人员的管控和治疗措施6、毒品管制的相关规定7、国际禁毒合作的原则和方式11 禁毒的定义和范围111 明确禁毒是指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系列工作和措施。
112 规定毒品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2 涉毒行为的分类和处罚标准121 详细划分涉毒行为,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包庇毒品犯罪分子,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等。
122 针对不同的涉毒行为,明确相应的刑事处罚标准,包括刑期、罚金等。
123 规定对于吸毒行为的行政处罚措施,如拘留、罚款、强制戒毒等。
13 禁毒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职责131 明确各级政府在禁毒工作中的领导责任,建立健全禁毒工作协调机制。
132 规定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在禁毒工作中的具体职责。
133 强调社区、学校、企业等社会组织在禁毒宣传教育、预防管控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14 毒品预防教育的要求和措施141 要求将禁毒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禁毒教育课程。
142 规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广泛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143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禁毒预防教育工作,提供相关支持和保障。
15 对吸毒人员的管控和治疗措施151 建立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机制,及时掌握吸毒人员的信息和状态。
152 规定对吸毒成瘾人员实施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措施的条件和程序。
153 提供对吸毒人员的心理治疗、康复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促进其回归社会。
16 毒品管制的相关规定161 严格规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管理。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836b6f1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2.png)
禁毒有关法律法规禁毒有关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1 毒品犯罪定义及刑事责任1.2 毒品犯罪的种类和刑罚1.3 协助毒品犯罪行为的处罚1.4 没收毒品、财产和违法所得1.5 毒品犯罪预防和国际合作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1 毒品犯罪案件的立案和审查2.2 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和取证2.3 毒品犯罪案件的审判程序2.4 毒品犯罪案件的刑罚执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非法毒品管理条例》3.1 毒品的定义与分类3.2 毒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的禁止与打击措施3.3 毒品的管制与预防3.4 毒品鉴定与检测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4.1 高毒品化学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管控 4.2 危险化学品许可和登记管理4.3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置和监督检查5. 《禁止毒品种植管理办法》5.1 毒品原植物种植违法行为的打击与处罚 5.2 毒品原植物种植管理与监管5.3 毒品原植物种植的销毁与处理6. 《禁毒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6.1 党政机关禁毒工作责任制督查6.2 公安机关禁毒工作责任制督查6.3 检察机关禁毒工作责任制督查6.4 人民法院禁毒工作责任制督查7. 《关于加强和改进禁毒工作的指导意见》 7.1 警务改革与禁毒工作7.2 禁毒宣传教育与社会参与7.3 禁毒工作的组织与协调7.4 责任追究与检查考核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禁毒工作领导小组规定》8.1 国家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8.2 国家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8.3 国家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管理附件:1. 毒品分类及定性标准2. 毒品案件定性与量刑标准参考表3. 毒品犯罪案件侦查取证规范操作手册4. 宣传教育材料及宣传活动方案5. 禁毒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估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毒品:指麻醉、成瘾性或精神活性的物质2. 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燃烧性等危险特性的化学品3. 原植物:指可以提取毒品的植物,如鸦片花、大麻等。
禁毒禁赌法规制度
![禁毒禁赌法规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28a21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0.png)
禁毒禁赌法规制度1. 概述禁毒禁赌法规制度是为了保护社会安全和公民权益而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该制度的目标是打击毒品和赌博活动,防止其对社会、个人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2. 禁毒法规2.1 毒品管制法毒品管制法规定了对毒品的生产、贩卖、使用和储存等行为的管制措施。
该法规明确了毒品的定义、分类和处罚标准,同时规定了禁止毒品广告和宣传的规定。
此外,该法还设立了毒品预防、救助和康复机构,为毒品成瘾者提供帮助和支持。
2.2 毒品走私法毒品走私法规定了对毒品走私行为的打击措施。
该法规明确了毒品走私的定义和处罚标准,同时规定了打击毒品走私犯罪的调查、取证和追诉程序。
此外,该法规还规定了对走私毒品的没收和销毁程序。
3. 禁赌法规3.1 赌博管理法赌博管理法规定了对赌博活动的管理和打击措施。
该法规明确了赌博的定义、分类和处罚标准,同时规定了赌博设施和赌资的审批和监督制度。
此外,该法规还规定了对赌博犯罪的打击、取证和处罚程序。
3.2 网络赌博管理法网络赌博管理法规定了对网络赌博活动的管理和打击措施。
该法规明确了网络赌博的定义和处罚标准,同时规定了对网络赌博网站的封禁和查封程序。
此外,该法规还规定了对网络赌博犯罪的打击、取证和处罚程序。
4. 法规执行禁毒禁赌法规制度的执行由相关执法部门负责。
执法部门会定期开展禁毒禁赌专项行动,打击和查处违法行为。
同时,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禁毒禁赌工作,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利益。
5. 效果评估禁毒禁赌法规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效果应当得到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今后的法律改进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评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犯罪率的变化、社会舆论的反馈、执法机关的工作效率等。
6. 结论禁毒禁赌法规制度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保障社会安全而制定的重要法律和规章。
该制度对毒品和赌博活动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管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禁毒禁赌工作依然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领导、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
禁毒管理制度
![禁毒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2b3f1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2.png)
禁毒管理制度禁毒管理制度一、引言禁毒管理制度是为了打击和防范毒品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的身心健康而设立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科学、规范的禁毒管理体系,有效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打击各种毒品的制造、贩卖、传播和使用。
二、法律依据禁毒管理制度的实施依据如下法律法规:1. 毒品危害预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 刑事诉讼法4. 治安管理处罚法5. 公安机关禁毒工作条例三、禁毒机构的职责和组织机构1. 禁毒委员会1.1 职责:负责制定和完善禁毒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各部门的禁毒工作,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1.2 组织机构:主任、副主任、秘书处等。
2. 公安机关2.1 职责:负责打击和侦查各类毒品犯罪行为,收集和分析相关情报信息,加强对涉毒人员的管控和监测。
2.2 组织机构:禁毒部门、缉毒支队、禁毒检查站等。
3. 卫生部门3.1 职责:负责毒品依赖的临床治疗、康复和预防工作,开展毒品危害的科学研究和信息发布。
3.2 组织机构:禁毒医院、戒毒所等。
四、禁止毒品的范围和分级管理禁止毒品分为国际管制和国内管制两个范畴。
国际管制的毒品按照《联合国单一公约》和《联合国麻醉药品公约》的规定执行。
国内管制的毒品根据毒品的危害程度和社会影响进行分级管理,分为严管毒品、限管毒品和指导管制毒品。
五、禁毒宣传教育和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1.1 禁毒宣传月活动1.2 社会公益广告宣传1.3 学校教育宣传2. 预防措施2.1 增强个体的自我保护意识2.2 建立家庭和谐关系2.3 学校防毒教育2.4 社区禁毒活动六、打击毒品犯罪行为1. 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和处罚1.1 涉毒人员的刑事责任1.2 毒品犯罪的刑事处罚2. 毒品案件的侦查和审判程序2.1 毒品案件的侦查程序2.2 毒品案件的审判程序3. 毒品打击行动3.1 跨区域合作行动3.2 涉外毒品犯罪打击3.3 社会举报和揭发奖励七、禁毒数据统计和信息管理1. 毒品情报信息的收集和整理2. 毒品犯罪案件的统计和分析3. 毒品相关数据的报告和发布八、禁毒经费的保障和使用1. 禁毒经费的保障机制2. 禁毒经费的使用原则和规定九、附则1、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一:禁毒宣传教育材料附件二:禁毒机构组织架构图附件三:禁毒工作责任分工表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毒品危害预防法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旨在对毒品危害进行预防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练、配制、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二.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走私制毒物品罪;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8)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10)强迫他人吸毒罪;
(11)容留他人吸毒罪;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一)什么是走私毒品罪?
1.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国(边)境的行为。
2.走私毒品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刑法》对走私毒品分别情形,规定了不同的刑罚:
(1)走私鸦片1000克以上的、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走私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走私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走私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走私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贩卖、运输、制造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或者其他毒品,违反国家禁毒管制的行为。
4.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刑事责作:
(1)依照《刑法》第347条规定,贩卖、运输、制造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挽留、逮捕,情节严重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处15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贩卖、运输、制造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2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3年以下有期处刑、拘役或者管理,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非法持有毒品罪:
1.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持有一定数量毒品的行为。
2.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348条之规定,非法持有鸦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200克以上不满1000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10克以上不满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为其进行窝藏或者帮助掩盖其罪行,以逃避刑罚处罚的行为。
(四)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1.窝藏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或者毒赃,而为毒品犯罪分子藏匿、转移、隐瞒的行为。
2.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依照《刑法》第349条的规定,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于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走私制毒物品罪:
1.走私制毒物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和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其他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配剂进出国(边)境,数量较大的行为。
2.走私制毒物品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依照《刑法》第350条之规定,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提供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单位犯该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同一规定处罚,对单位判处罚金或予以罚款。
(六)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1.所谓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管理法规,非法买卖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和配剂,数量较大的行为。
2.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规定的?
(1)依照《刑法》第350之规定,犯买卖制毒物品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该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按同一规定处罚,对单位判处罚金或予以罚款。
3.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中对易制毒化学品进行分类:
一类:(1)麻黄素(2)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3)1—苯基—2—丙酮(4)苯乙酸(5)胡椒醛(6)黄樟脑(7)异黄樟脑(8)醋酸酐
二类:(9)三氯甲烷(10)甲苯(11)乙醚(12)丙酮(13)甲基乙基酮(14)邻氨基苯甲酸(15)N—乙酰邻氨基苯酸(16)麦角酸(17)麦角胺(18)麦角新碱(19)哌啶(20)高锰酸钾
(七)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行为。
(八)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本罪是指违反国家对毒品原植物种植的管理法规,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数量较大的行为。
(九)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违反国家禁毒法规,以引诱、教唆、欺骗为手段,促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十)强迫他人吸毒罪:
强迫他人吸毒罪,是指违背他人意志,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十一)容留他人吸毒罪: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的住房或者其他场所,召集、收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从中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十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是指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行为。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