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仿生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
论述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论述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8a81f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1.png)
论述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论述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仿生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旨在研究动物的结构、生理和行为,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人类技术设计中。
与其他科学不同,仿生学并不是以为了创造新的成果而而不考虑动物有自己已经完成的;而是以发掘和重新利用这些现有的动物成果为目标。
仿生学可以被认为是一门融合科学和艺术的跨学科学科,不仅涵盖了许多学科,还可以为许多实际问题提供答案。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将仿生的原理应用于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的耐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极大的提升。
仿生设计的建筑,不仅拥有更高的强度和结构完整性,还能使得建筑更加柔软和自然。
例如,螺旋状的建筑形状能够让建筑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这一形状正是从螺丝的结构原理中发掘而来的。
多层楼的设计也吸取了动物建筑结构的精髓,使得建筑结构可以更牢固有效地抗震,从而降低建筑在地震时受损的可能。
此外,仿生学也被用于建筑外观设计。
的是,很多建筑预留了更多的天然光线,把建筑环境设计得更加自然,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这也可以归因于仿生学对生物的深刻理解,它有助于建筑师更好地设计建筑。
总而言之,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定和安全,还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
未来,仿生学将为建筑设计注入更多元素,给建筑以更多活力与艺术的气息。
仿生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仿生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80949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7.png)
仿生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建筑行业也需要适应新的要求。
仿生设计作为一种将自然界的形态、结构、功能与人工工程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方法,已经在建筑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的案例,探讨仿生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并强调其对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蓝色腐殖质屋顶蓝色腐殖质屋顶是利用仿生设计原理,通过模仿自然界的蓝藻菌层,设计一种有机层来滋养屋顶绿化,并有效处理雨水的渗透。
蓝色腐殖质屋顶借鉴自然界中蓝藻的生长原理,有效利用雨水,并通过生物降解来净化水质。
这种仿生设计的屋顶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城市内涝问题,并且还能提高建筑的绝热性能,节约能源。
在实际的应用中,蓝色腐殖质屋顶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例如,新加坡的Supertree大楼,其屋顶设计了仿生蓝色腐殖质层,这不仅增强了建筑的生态系统,也为居民提供了独特的景观。
二、鲸鱼胸骨结构鲸鱼胸骨结构是仿生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又一个重要应用。
鲸鱼胸骨结构的原理是模仿鲸鱼身体结构中的胸骨,通过几何形态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建筑结构的轻量、高强度和高刚度。
这种结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节约材料的使用,降低建筑自身的重量,并且提高了建筑的抗风性能和耐震性能。
一个典型的仿生设计案例是中国广州的“小蛮腰塔”建筑,它的结构采用了鲸鱼胸骨结构,使得建筑在高楼层的情况下依然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而且结构更为轻巧。
三、百叶窗设计百叶窗是又一个典型的仿生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百叶窗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蝴蝶的翅膀结构,通过模仿蝴蝶翅膀微小鳞片的排列方式,在建筑外墙上设计了一系列可调节开闭的百叶状构件。
这种仿生设计的百叶窗不仅可以调节室内光线的亮度和方向,还能有效地阻挡阳光照射,减少室内温度的升高,从而降低了空调的使用频率,实现了节能效果。
这一设计方法在许多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迪拜index tower建筑群,其外墙上的仿生百叶窗设计不仅使建筑形象更加独特,也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abf1d6af45b307e97197be.png)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一、仿生学内涵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是上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门新的边缘科学。
仿生学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原理移植与建筑设计之中,发明性能优越的装置,机器以及仪器,创造新的技术。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仿生学从无到有发展迅猛,并且研究成果十分可观。
仿生学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界,显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也开辟了独特的技术发展道路即向大自然索取蓝图的道路。
二、仿生建筑造型设计与功能仿生设计、结构仿生设计等一样,体现了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和谐关系。
建筑造型的仿生设计主要分为象形仿生设计和抽象仿生设计。
1、象形仿生设计每个生物体都具有其本身的象征意义,形成了全人类的共同认识,例如:鸽子象征和平、圣洁和活力,蝎子象征憎恨和邪恶;同时也有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形成的其他观点,我国的牡丹和竹子是国家的象征,而日本是以樱花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
基于生物的这种象征意义,建筑师也可以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设计想法和共同的价值观念。
象形仿生建筑涉及了许多的生物,对它们的模仿体现了生物与人类的共同本质,那就是生命的本能。
在结构派的大师弗兰克·盖里的作品中,鱼和蛇是经常会出现的象形仿生形象。
斐欧那·拉基普曾经这样分析盖里的设计:“鱼的频繁出现是功能对形势、结构灵活性的需要。
”并且,盖里经常使用钛作为建筑材料,使建筑拥有流动的曲面和生物体般的光泽,正如查尔斯·詹克斯所说:“一个新的交叠的弯曲表面,像鱼鳞或者犰狳皮。
” 这种材料取材于美国本土,辅以新颖灵巧的构思和创新,使用相近风格来处理钛,使其成为建筑的外贴面材,使得建筑更具有风格性。
马克思曾赞叹过:“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类的建筑师感到惭愧。
”人们在尝试了多种结构如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后得出蜜蜂蜂窝的六角形柱体是最经济的结构这一结论并由此出现了许多仿制蜂窝结构的材料生产技术。
日本建筑师基于蜂窝是多个六角拄状体的集合,容量最大,耗材最少的这一结构特性,建造了蜂窝式旅馆,空间狭小、安排紧凑,节省空间、经济实用。
论述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论述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300e2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e.png)
论述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一、简介
仿生学是一门深入研讨物种生物的学科,以及有关物种机能的特性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包括对生物、物种演化、行为等的研究。
它研究了物种机能的有效性,物种多样性的原因,甚至动植物种群的发展史。
它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有一定的价值。
二、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1、行为研究:生物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网络,运用建筑设计可以利用这个网络来创建空间有效性,例如动物的社会部署可以制定出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空间。
2、有效性研究:仿生学还注重有效性研究,生物有着自己的特殊机能,建筑设计可以利用这些特殊机能来确保空间的有效性,从而减少建筑成本,提高服务性能,节约能源,等等。
3、材料研究:建筑设计也可以运用仿生学,例如仿生学研究过多种动物的身体外表,这种研究也可以应用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仿生学可以研究建筑材料的耐酸碱性,耐温性,耐腐蚀性等,从而制定出比较理想的材料使用方案。
4、生态研究:有些建筑项目会破坏一定的生态环境,仿生学可以利用研究生态环境的原则来减轻被建筑项目的影响,例如在建筑项目的选址上可以尽量减少对植被和水资源的影响,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建筑项目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结论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动物的社会部署、有效性研究、材料研究、生态研究等方面,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发挥作用。
在节约设计成本,减少破坏生态环境,提高空间服务性能等方面,仿生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可以运用到仿生学。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47ecf2d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8.png)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仿生设计(biomimeticdesign)指的是以生物为模型,借鉴大自然产生的进化机制,将生物学中发挥的各种功能重新运用,以适应现代技术、社会、经济及环境的需要的一种设计方法。
仿生设计由来已久,在建筑艺术领域的应用更是令人惊叹。
以下将由三部分来探究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的运用:首先,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领域的运用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风强度、耐震性、能源效率以及耐腐蚀性等性能。
例如,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贝尔维尤家族利用仿生材料建造了一座耐震性强的家,这种仿生建筑抗震能力比传统建筑物高出数倍。
此外,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还能够节约能源。
例如,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柏林大学用根据翼虫翅膀形状的仿生材料来修建一座建筑,建筑物的面积较小,但其耗能量仅为传统建筑物的一半,从而节省了大量能源。
其次,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还体现为更美观、简洁而高雅的设计。
例如,英国利兹市的鲁宾斯顿大学新建的仿生建筑拥有弧线形、倒置的U字形结构,具有亮丽而美观的外观,使建筑的外貌更加时尚而现代。
同样,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也能够减少建筑物的降雨时的水流量,有效的实现水利设施的防洪功能,保护建筑的美观和安全。
最后,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还能够更好的提高环境质量。
仿生建筑使用大量可持续材料,可以有效的减少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保护土壤,促进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
从以上可见,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可以为建筑物提供更强的耐震性、耐腐蚀性、能源效率以及美观、简洁而高雅的设计等,有效的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质量。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仿生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艺术领域的应用也会越来越普及。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cfd26a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a.png)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近几年来,仿生设计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尤其是在建筑艺术中,它以其特殊的功能和灵活性,逐渐受到了建筑艺术家们的追捧。
仿生设计技术,主要是指以自然界中生物或动物体系的外部结构、动态运动系统,以及细胞、分子层面的结构和运动,为基础来模拟设计的一种技术。
它的出现,为建筑艺术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选择,使建筑设计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建筑结构也更加紧凑,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仿生设计的开发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借鉴自然界,发掘它独特的秘密,以及践行以借鉴自然界为主导准则,尽可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实用价值。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有大量模仿自然界中植物及动物为例,以及采用仿生机电系统,结合细胞、分子等微小体系,借用现有动物系统的运动机制,将其用于建筑艺术的设计中。
从植物的角度来看,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常常采用植物形态,借用它们特有的特性,将其作为建筑设计中的关键。
比如,植物结构体系中可以根据衰减曲线设计出各种形状,这在建筑设计中可以改变建筑形状;同时,植物的叶绿体也可以用来实现太阳能的节能技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
另外,动物系统在仿生设计中也可以作为直接应用的设计方式,比如其中的运动机制可用于控制室内的空调系统或汽车的驾驶系统,从而实现自动控制,而且大大降低了能耗。
此外,动物组织结构特性非常适用于加强建筑物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至于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采用的细胞和分子层面的结构,也可以实现科学设计,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用途效果。
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重量,从而降低建筑物的结构应力,同时减少能耗,避免建筑物的过度消费。
综上所述,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改变建筑物的外观,更可以提升建筑物的实用功能等,因此,建筑艺术家们更应注重仿生设计,尽可能地利用它来创造更好的建筑作品。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747e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9.png)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古至今,建筑一直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人们在漫长的建筑发展历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哲学体系。
而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也逐渐向着更加细致、精准、智能的方向发展,仿生学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其发展历程、概念定义和具体案例。
一、仿生学的发展历程和概念定义仿生学(Biomimetics)是指从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过程等方面中获取启迪,对人类的科技和技术进行新的设计和研发的学科。
也可以理解为,仿生是从自然生物身上汲取启示和灵感,将自然的设计原则和机制应用到人造系统或产品的设计中。
仿生学的研究涉及到生态学、物理学、机械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跨学科技术。
仿生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生物进化论。
在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不断适应自然环境,使其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比如,鳄鱼的皮肤表面有许多轮廓与深浅不同的“坑洞”,能够减少水流的阻力和噪音,为鳄鱼游动提供更好的动力。
仿生学研究者通过对这种生物特性的分析和模拟,可以设计出相应的船舶、水泵等工程设备,以更高的速度和效率完成工作。
另一个重要的仿生学理论基础是系统性和层次化。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自然系统,不同层次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
仿生学研究者通过分析生物体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验证、改进设计方案,使产品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二、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1 仿生学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节能一直是建筑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而仿生学在此方面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比如,建筑表皮的设计中常采用仿生学原理,利用生物体表面形态和纹理的特殊组合方式来改善建筑的隔音、隔热等性能。
在20世纪70年代,缅因大学的教授Robert W. Trivers推崇自然现象发现了“袍鳍”抗风理论,将该理论应用到建筑表皮设计中,将建筑表皮设计成一种可以自动控制相对湿度和温度的“袍鳍式”遮阳系统。
仿生结构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仿生结构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1324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a.png)
仿生结构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与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领域便是仿生学。
仿生学旨在将自然界的生物体结构、生理机能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人造工程相结合,从而实现更高效、更稳定、更环保的产品和技术。
建筑设计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开始逐渐运用仿生结构原理,以寻求更具有人文关怀、生态意识和创新性的建筑解决方案。
一、仿生结构原理在建筑外形设计中的应用仿生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界中的众多生物体有着极为高效、优秀的生存机制及其生理特点。
例如:鸟类的飞翔技巧、鱼类的游泳姿态等,都被建筑师们运用到了建筑外形设计中。
常见的例子包括:美国科罗拉多州的鹰岩山庄、北京鸟巢以及德国汉堡的Elbphilharmonie音乐厅等。
这些建筑外形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运用人工方法将其优秀性能迁移到建筑中,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仿生结构原理在建筑物理性能优化中的应用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物理性能优化,这包括建筑的隔热性能、通风性能、节能性能等。
仿生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巧妙地利用形态结构和物理特性,实现了各种高效的行为,例如:飞蛾的光学吸收技术、鲨鱼的表面纹理和18个鱼体中真正自主游的的姿态等。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建筑师们开始运用仿生结构原理,将这些优秀性能转化为建筑中的物理性能。
常见的例子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Schiphol的波形天窗、美国纽约大苹果广场的生态墙等,这些建筑通过运用仿生学思想,实现了建筑的高效、舒适、安全和环保等意义。
三、仿生结构原理在建筑材料研发中的应用仿生学的研究结果同样表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具有特殊的材料机能和结构技巧。
例如:蜘蛛的蛛丝、翅膀的薄膜等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物质、物态和结构等特点。
因此,在建筑材料研发中,仿生学的研究思维同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目前,仿生学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de1dc20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a.png)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仿生设计也被称为“生物建筑”,是一种从自然界中寻找灵感的设计理念。
它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环境和构造,其建筑设计与大自然的生存环境相融合,强调把建筑自然与有机地融合到自然环境中。
仿生设计的特点是,它融合了灵感、艺术与科学,让人们在享受美好建筑艺术的同时,还能了解自然界、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在全球最伟大的建筑艺术中,仿生设计的运用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古老的埃及,大量的建筑都采用了仿生设计的精髓,最具代表性的是金字塔的建造。
金字塔的外形,多少是受到山谷、山脉和沙漠的灵感启发,结构严谨,外形优美,不仅是人类技术文明的最精致体现,也是仿生设计艺术的一份精粹。
此外,在欧洲,建筑师也运用了仿生设计的元素。
像瓦西里大教堂,教堂的外形受到了森林大树上的枝叶影响,给人一种祥和感,仿佛是大自然流露的美丽之所。
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也充满了仿生设计的灵感,譬如宋代的古集号,它的外形对称优美,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浑然天成,给人以一种平静宁静的氛围。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界的灵感,而且它们也是建筑科学的一部分。
因为它们可以提供更安全、更环保、更有效的建筑方案。
比如,现在的高层建筑往往借鉴野生动物的角度,采用更有效的结构设计,以减少建筑自重,提高建筑质量,更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
此外,仿生设计也推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
在今天,建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开始尝试仿生设计的新技术。
比如,有些建筑可以像野生动物一样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整外形,甚至有些建筑物可以模仿树干的结构,向上生长,而不需要屋顶,这些技术都源于仿生设计的思想。
仿生设计的运用,使建筑艺术及其在技术上的发展得以发挥,形成了自然与人类技术文明的有机结合。
仿生设计,将让建筑艺术更加接近大自然,让我们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建筑结构,还可以重新认识大自然的美丽和珍贵。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上给了人们一个新的思考视角,它可以让建筑和大自然相互交融,真正展现出建筑和大自然的完美结合。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305515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c.png)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仿生学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热门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理论体系,更是一种将工程、科学和艺术有机结合的实践方法。
近年来,在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越来越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仿生学已经开始在建筑设计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仿生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仿生学的定义仿生学(Bionics)又称生物工程学,是以生物系统作为模仿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科学。
利用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学、机械学等学科的知识,重现并仿效生物的特性、结构、功能,开发新型材料、装置、技术和产品,以达到优化设计的效果和创新研究的目的。
二、仿生学的特点1.多学科交叉:仿生学的研究需要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
2.形态多样化:仿生学最大的特点是设计具有形态多样化的产品或系统。
通过研究不同生物之间的结构形态和功能差异,从而设计出创新的,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产品。
3.模仿与创新:仿生学既要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形态和功能,又要对其进行改进创新,更好地适应人类的需要。
三、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1.仿生建筑外形设计: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形态丰富多彩,对建筑外形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仿生建筑的外形设计可以参照树叶、蜂巢等生物撑体形态,以及动物的形态结构,从而打造出比如,恒温的环保建筑、具有自洁能力的外墙材料等更加高效的建筑。
2.仿生墙体设计:仿生学的原理可以用来进行墙体设计。
仿照鲨鱼的鳞片形状,可以研发出自清洁玻璃。
仿照蜥蜴的脚底,可以研发出带有附附着能力的墙面材料,从而增强建筑的抗震性和抗风性能。
3.仿生能源设计:在以节能减排为主的如今,仿生学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如仿照鸟儿的飞行姿势,研究其长程飞行时如何节省能量,可以为航空工业提供理论依据;仿造海豚在水中移动的特点,可以设计出减阻和减少噪声的涡轮机。
四、总结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很好地突破原有的人为设计风格,使人们的建筑更加环保、高效和科技化。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创造更智能的建筑环境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创造更智能的建筑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0323c4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6.png)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创造更智能的建筑环境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创造更智能的建筑环境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保、节能的追求,建筑设计领域逐渐开始引入仿生学的理念。
仿生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形态、功能、结构与其工作原理的学科,将生物的智慧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为人类创造更智能、更舒适的建筑环境。
本文将探讨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仿生学在建筑外观设计、能源利用和室内环境优化方面的创新。
一、建筑外观设计仿生学在建筑外观设计中,通常通过模仿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创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形象。
生物的外貌特征常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如动物羽毛、植物叶片等,这些特征不仅具备美观的功能,同时也具备了保护自身的功能。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生物形态,创造出美观而又具有功能性的建筑外观。
例如,大自然中有许多动物身上覆盖着细小的鳞片,这种鳞片结构不仅具备防护的功能,还可以降低风阻,提高建筑的抗风性能。
因此,在建筑外观设计中,我们可以模仿鳞片的形态,将其运用于建筑的外墙表面,既提高了建筑的美观性,又增强了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二、能源利用能源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筑作为能源的消耗主体,如何科学地利用能源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仿生学通过学习和模仿生物所具备的节能特点,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瓢虫翅膀的表面具有微小的凹凸结构,这种结构可以让阳光更好地反射和散射,从而减少了瓢虫的体温上升。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借鉴这种结构,将其运用于建筑外墙的材料上,实现建筑的隔热降温效果,减少能源的消耗。
此外,仿生学还可以借鉴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通过建筑外墙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增加建筑的光利用率,实现建筑能源的自给自足。
例如,建筑外墙的设计可以模仿植物叶片的结构,增大建筑表面的光吸收面积,提高光能的吸收效率;同时,选择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材料,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从而为建筑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室内环境优化除了外观设计和能源利用,仿生学还可以在建筑的室内环境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仿生建筑的原理及应用
![仿生建筑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4f39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9.png)
仿生建筑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仿生建筑仿生建筑是一种借鉴自然界生物形态和生物结构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模仿自然界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实现建筑物的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2. 仿生建筑的原理2.1 生物形态仿生生物形态仿生是指通过研究自然界生物的形状、比例和结构,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常见的生物形态仿生原理有:•角度优化:仿生建筑通过模仿自然界的角度优化,如借鉴植物叶片的角度来优化建筑物的采光效果。
•排列规律:仿生建筑可以学习自然界生物的排列规律,如蜂巢结构的排列方式可以应用到建筑物的立面设计中。
•曲线设计:仿生建筑可以借鉴自然界的曲线造型,如借鉴贝壳的螺旋形曲线来设计建筑物的屋顶。
2.2 生物结构仿生生物结构仿生是指通过研究自然界生物的结构、材料和功能,将其应用到建筑结构中。
常见的生物结构仿生原理有:•骨骼结构:仿生建筑可以借鉴自然界生物的骨骼结构,如使用类似鸟骨的薄弦结构来设计建筑物的支撑结构。
•纤维材料:仿生建筑可以借鉴自然界生物的纤维材料,如借鉴蜘蛛网的结构来设计建筑物的网壳结构。
•生物材料:仿生建筑可以借鉴自然界生物的材料特性,如借鉴贝壳的微观结构来设计建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3. 仿生建筑的应用3.1 节能环保•采光优化:仿生建筑通过学习植物叶片的光线捕捉原理,设计出优化的采光系统,减少室内照明能耗。
•通风优化:仿生建筑可以借鉴鸟巢的通风原理,设计出优化的通风系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节能效果。
•温度调节:仿生建筑可以借鉴蚁丘的调温原理,设计出优化的建筑外墙,实现建筑的自动调温功能。
3.2 结构创新•轻型结构:仿生建筑可以借鉴植物茎干的轻型、高强度结构,设计出更轻、更高效的建筑结构。
•网壳结构:仿生建筑可以借鉴蜘蛛网的结构,设计出自支撑的网壳结构,减少材料使用同时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弹性材料:仿生建筑可以借鉴鲨鱼皮肤的弹性特性,设计出具有变形能力和抗震能力的建筑材料。
仿生设计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仿生设计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eea423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b.png)
仿生设计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建筑材料行业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新的创新技术。
其中,仿生设计技术正成为建筑材料行业中的一个新兴领域。
仿生设计技术是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并将其应用于建筑材料设计之中的技术。
可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
本文将详细探讨仿生设计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一、仿生设计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1. 建筑外墙材料仿生设计可以应用于建筑外墙材料的设计中。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体具有自洁功能,如荷叶、蕨类植物等。
这些生物体的表面具有微小的纳米结构,使其表面不易附着污垢。
将这种纳米结构运用于建筑材料上,就可以实现建筑材料自洁的效果。
此外,仿生设计还可以将自然界中的生物体的表面纹理运用于建筑材料中,使其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
2. 建筑材料的耐候性仿生设计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的耐候性设计中。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体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如极地和沙漠中的生物等。
这些生物体具有抵御极端气候的特性。
将这种生物体的特性运用于建筑材料上,可以使建筑材料在极端环境下也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3. 建筑材料的隔音性能仿生设计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的隔音性能设计中。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体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如蝉和海豚等。
这些生物体的特殊结构可以将声波反射或吸收掉。
将这种结构运用于建筑材料上,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的隔音性能。
4. 建筑材料的强度仿生设计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的强度设计中。
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拉强度,如蜘蛛的网和树干等。
这些生物体的特殊结构可以有效地分散压力和拉力,从而增强其强度。
将这种结构运用于建筑材料上,可以提高建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二、仿生设计技术对建筑材料行业的启示1. 控制环境污染仿生设计技术可以帮助建筑材料行业减少污染。
自然界中许多生物体的表面具有自洁功能,其表面能够自行清洁污垢,不需要人工清洁。
将这种特性运用于建筑材料中,可以减少使用有毒清洁剂的数量,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生物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1f0f2b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3.png)
生物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生物仿生学是指通过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形态和行为,将其中的优秀特性、原理和方法运用于工程技术和产品设计领域。
这种跨学科的交叉应用不仅可以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还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建筑设计中,生物仿生学也正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探索领域。
本文将从结构设计、能源利用以及材料选择三个方面,探讨生物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结构设计生物系统中的结构设计往往具有出色的强度、耐久性和适应能力。
借鉴生物仿生学的原理,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实现轻量化、高强度和自适应的结构。
1. 骨骼结构仿生动物的骨骼结构是自然界中最出色的力学结构之一。
例如,借鉴犬骨的结构,可以设计出具有良好承重能力的悬臂结构。
通过优化材料的布置和使用复合材料,不仅可以提高结构的强度,还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建筑的自重。
2. 叶片结构仿生叶片结构是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组织,具有轻质、高强度和大表面积的特点。
将叶片结构的设计思路应用到建筑屋顶的构造中,可以实现轻薄灵活的屋顶覆盖结构。
叶片结构还可以用于太阳能光伏板的设计,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
二、能源利用能源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生物仿生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建筑设计更高效地利用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蜂巢结构仿生蜜蜂的蜂巢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通风效果,使得蜜蜂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
将蜂巢结构的原理运用到建筑中,可以设计出具有优异保温性能的墙体和屋顶结构。
这种保温结构能够减少暖气和空调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2. 植物光合作用仿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供养分和能量供植物生长。
借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设计太阳能光伏板和光合作用墙来收集、储存和利用太阳能。
这样的能源系统不仅可以为建筑提供可再生能源,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材料选择生物系统中的材料具有很多优秀的性能,如轻质、高强度、自愈性等。
在建筑设计中,选用适当的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浅谈仿生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_张敏
![浅谈仿生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_张敏](https://img.taocdn.com/s3/m/1e695e7f01f69e3143329478.png)
且中空, 可 以 吸 收 阳 光 辐 射, 阻 止 热 量 散 失。 就 算 外 部 环 境 是 - 20 ħ , 35ʎ , 体温仍可以保持在 正 因 为 如 此, 北极熊才能在寒冷 的气候下生存。根据这个原理, 托 马 斯 · 赫 尔 佐 格 研究 出了能 使 “只进不出” — —TWD。 当 玻璃 表 面 高 于 一 热量 的 透 明 保温 材料— 定温度时, 其表面会从透明转化为 白 色。这 种 材料 可以用来 控 制 建筑物外皮的阳光传输, 以此来保证室内温度的舒适性。
1
仿生工 程 技 术 提供新
的设 计 思 想 、 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 科 学。1960 年 在 美 国 俄 亥俄州召开了第 一 届 仿 生 学 讨 论 会, 就是 在 这 个 会 议 上, 制定 了 公共休闲空间, 甚至连一些社区中原 有 的 规 划 休闲用地都 被 辟 成 , 了停车场 或是 被 改 作 为 其 他 商 业用地。 很 难 想 象, 这 样 的城市 也称得上是宜居 城市。 所 以, 城市 在 进行 宜 居 规 划 时, 一定要有 前瞻的眼光, 要站在城市发展的高 度, 秉 着 以人 为 本、 服务民生的 “乐闲 ” 信念, 充分考虑城市居 民当 前 的 和 潜 在 的休闲需 求, 将 作 为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元素纳入, 最 好还 要 为 未 来可 预 见 的城市 休闲发展留足余地, 尤其是要把公 共 休闲 设 施 建 设 纳 入 到城市 规 划中去, 要让公共休闲场馆、 公共 文化 娱 乐 健 身 设 施、 城市 公 园 和 动物园等各类城市休闲游 憩 空 间和 设 施 等在 规 划 中 得到 应有 的 体现。 2 ) 城市规划建 设 需 跳 出 城市本身, 深 入 群众, 将 城市 融 入 所 处的城市群分工体系。对于政府 来说, 宜 居 城市 建 设 要 充分 考 虑 居民的需求, 并接 纳 居 民、 企 业、 学 者、 非 政 府 组织 等 利 益 相 关 方 的意见, 让不同利 益 群 体有 机 地 参与 到 宜 居 城市的 建 设 中, 真正 做到以人为本的 发展 初 衷, 切 实保 障 人民 群众 的 经济、 政 治 和文 化权益, 让城市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群众。 3 ) 从城市的选择看, 新的城市 规 划 必 须 注 重 个 性 化 的 特 征; 城市个性是一城市的特色, 是独 特 的 魅力 所 在。 在 我 国 的城市 化 进程中, 大多的城市都是高 楼 大 厦, 本身的城市 特 色 没 能 充分 发 挥。城市忘了 自 己, 城市的形 象没 有 突 出, 历史、 人 文也 没 能 体 现。城市一旦失去历史陈迹, 就 如 人 失 去 了 鲜明 的 个 性。 虽 然城 市变化了 , 当时能得到些许的短暂的赞美之声, 不过, 没 了原 有特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1ad89f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b.png)
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
近几年来,仿生设计的理念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艺术领域。
仿生技术的本质是将生物体的技术原理应用在建筑行业,以期达到更精准、更完美的设计效果。
仿生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把对客观环境的敏感和适应性运
用到建筑设计中,这种运用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让建筑艺术拥有生物体一样的感知力,这是仿生设计能够实现的最重要技术之一。
生物体在环境变化中,会通过改变自身结构来达到最佳状态,仿生设计也是如此,借助传感器,它可以从外界环境中收集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可以改善建筑艺术设计效果的具体操作。
仿生设计在传感器方面有着实质化的进步,能够更准确地识别、监测和统计外界环境的变化,用以实时针对性的检测建筑艺术的状态,从而改变其特性来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实现最优化的效果。
此外,仿生设计也可以借助可充电的表面材料应用到建筑艺术的设计上,它可以在太阳能充电的情况下产生可控的触觉回馈,这样一来可以将储能利用起来,实现节能降耗。
此外,仿生设计也增加了建筑艺术的智能性,以前建筑艺术设计只能依靠人类的运筹帷幄设计出比较高质量的建筑,而通过仿生设计,可以让建筑艺术拥有超出人类智能的智能来实现完美的设计。
总之,仿生设计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设计的准确性与完美度,同时也可以实现节能减耗,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将建筑艺术智能化,从而实现最完美的设计。
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2fd4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a.png)
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在文章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引出了对仿生形态在建筑领域的探索。
接着在详细阐述了仿生形态的概念,以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启示、结构、节能和外观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展示,展示了仿生形态在建筑领域的创新与实践。
最后在展望了仿生形态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文章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探讨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潜力和可能性,为未来建筑设计带来更多启发和突破。
【关键词】关键词:仿生形态、建筑设计、结构、节能设计、外观设计、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持续存在,建筑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利用仿生形态的设计理念来探索创新的建筑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功能需求,还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对于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仿生形态的引入可以提供建筑设计的新思路和灵感,从自然界中借鉴的设计原则能够使建筑更加生态友好和具有优良的性能。
通过对仿生形态的研究,可以促进建筑结构、节能设计和外观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不断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性能。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
对于探讨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推动建筑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仿生形态的概念仿生形态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中生物所具有的特征、结构、功能等,来设计和构建人造物体或系统。
通过借鉴自然界中生物的优秀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效率、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4b491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7.png)
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首先介绍了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指出其可以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然后分析了当前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其在材料、结构、节能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实践。
接着展望了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可能的创新方向和趋势。
最后讨论了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市场和社会等方面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探讨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仿生形态、建筑设计、应用、研究现状、案例分析、未来发展、挑战、结论1. 引言1.1 引言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和模仿,建筑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具有生命力和适应性的建筑形态。
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为建筑增添独特的美学价值,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通过分析案例和现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希望可以为建筑设计领域带来新的启示和思考。
仿生形态的引入必将为建筑设计带来新的突破和创新,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可持续、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仿生形态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仿生形态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能够带来许多创新和优势。
通过模仿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建筑设计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
仿生形态可以帮助建筑物在不同季节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线,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仿生形态还可以带来更美观和舒适的建筑环境。
自然界中的形态和结构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功能性,可以为建筑带来独特的设计灵感和美学价值。
仿生形态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创造更和谐的城市景观。
在实际案例中,已经有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将仿生形态成功运用于建筑设计中。
试论形态仿生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形态仿生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2f6e96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a.png)
试论形态仿生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形态仿生是指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的模仿,应用在建筑外观设计中,可以使建筑更加符合自然环境,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和美观性。
本文将从形态仿生的概念和原理出发,探讨在建筑外观设计中形态仿生的应用,并分析其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形态仿生的概念和原理形态仿生是指依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外观特征和功能机理,对物体进行结构和形态设计的过程。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外观特征是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形态仿生建筑设计是基于生物体形态特征进行建筑设计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是一种借鉴自然界的创新设计思路。
2. 建筑立面设计在建筑立面设计中应用形态仿生原理,可以创造出更加有机、变化的立面形态。
模仿动物的皮肤纹理和结构特征,设计出具有丰富变化的立面造型,使建筑立面更具有动态感和立体感,提升建筑立面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3. 建筑屋顶设计在建筑屋顶设计中应用形态仿生原理,可以创造出更加自然、通透的屋顶形态。
模仿植物的叶片结构和排列方式,设计出具有透光和自然通风功能的屋顶结构,使建筑屋顶更具有生态性和环保性能,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三、形态仿生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优势形态仿生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很多优势。
形态仿生原理可以使建筑更加符合自然环境,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和美观性。
形态仿生可以丰富建筑的造型和表现手法,使建筑更具有动态感和生命力。
形态仿生可以提升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使建筑更加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的需求。
形态仿生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形态仿生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需要克服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通过对形态仿生建筑设计的研究和实践,可以不断探索和改进形态仿生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仿生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
摘要:仿生设计学,亦可称之为设计仿生学(Design Bionics),它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仿生建筑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研究对象,探寻自然界中科学合理的建造规律,并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运用来丰富和完善建筑的处理手法,促进建筑形体结构以及建筑功能布局等的高效设计和合理形成。
关键词:仿生设计学中国仿生建筑结构仿生形态仿生功能仿生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仿生设计学,亦可称之为设计仿生学(Design Bionics),它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从某个意义上说,仿生建筑也是绿色建筑,仿生技术手段也应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
随着当今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仿生建筑的研究赋予了追求健康生活,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仿生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探析体现了建筑师对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人类居住环境的关心。
1仿生建筑学原理及发展趋势
仿生建筑学的原理就是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原理,探索自然界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律,并通过这些原理来丰富和完善建筑处理手法,促进建筑形体结构及建筑功能布局等的高效设计和合理形成。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中引入一定的生物的特点、性能、结构和功能,使得建筑设计更加实用、更加具有美感、更加节约材料等,最终实现建筑设计的改良和优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仿生是一个老课题,也是一种最新的科研趋向,它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意。
建筑仿生也呈现出来新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包括环保节能、标准化、智能、多维空间。
从城市总体到单体建筑,从居住环境到材料都可涵盖。
未来的城市将是仿生与生态的城市。
2仿生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
2.1结构仿生
生物为了存在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结构,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最合理、最稳定、最经济的结构形态。
如一只蛋壳、一个蜂巢,看似弱小,却能承受很大的外力。
比如蛋壳的拱形结构与其表面的弹性膜一起构成了预应力结构,在工程上称为薄壳结构。
自然界中巧妙的薄壳结构具有
各种不同形状的弯曲表面,不仅外形美观,还能够承受相当大的压力。
在建筑工程上,人们已广泛采用这种结构,如大楼的圆形屋顶、模仿贝类制造的商场顶盖等。
2.2形态仿生
形态仿生往往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如水滴形油罐、卵形建筑、海豚式火车头,都是以结构的合理性为前提创造现代简洁明快的美学形式,但这类仿生形态和形态仿生——比拟、模仿或隐喻大自然某种优美的生物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美国肯尼特机场候机大厅虽用仿生壳体,但作者并不只是单纯的结构仿生,而是有意识地把几个壳体合成展翅待翔的鹏鸟,这种仿生形态与飞行功能相吻合,成为仿生建筑的代表。
2.3功能仿生
大自然精巧绝妙的设计必定忠于功能。
有些“部件”还具有“多功能”的作用。
竹竿是空心的,它既是自身的支承体,也是养料的输送“管道”。
甘蔗是一年生植物,“施工期和使用年限”都很短,因此,甘蔗周边是薄壁承重结构,而秆心是一种“轻质填充物”。
这种结构与功能密切结合的形成,在建筑和工程中早已普遍应用。
近年来各国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竞相建设,不少均采用圆筒薄壁为承重结构,而在筒内布置电梯或楼梯。
又如,芝加哥第一联邦银行大楼高60层,从外形可看出高楼上均有竹节的水平结构层,这种水平的“节”又往往和设备层结合起来,实现功能与结构的统一。
3仿生元素在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在仿生建筑发展速度还比较慢,仿生建筑生态观在国内是似乎仍是一种新观念,但近年来,国内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仿生建筑,如:2008北京奥运场馆北京鸟巢体育馆鸟巢全球十大仿生建筑设计北京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设计方为来自瑞士的Herzog & de Meuron建筑公司,为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而设计。
该体育场看上去像是一个大大的鸟巢,建造时使用了11万吨钢铁,耗资4.2亿美元。
该建筑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
还有如水立方等。
在中国文化里,它有着深刻的含义有“天圆地方”的含义,同时在幕墙上水的无形与万变,引起了设计师的思考的无形与万变,它完美地融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鸟巢的圆与水立方的方造型,交融在一起,表达了中国“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它的建材其实是对生物机理的仿生,这种仿生为建筑提供了环保的表皮,也完美地体现出了水的神韵,为了设计出更符合人居要求、更符合时代的建筑,应该在建筑的外形、材质、色彩等方面加以改革,使之与自然相融合。
为了使建筑更具地方特色,彰显本土文化,成为标志性建筑,设计师们可以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符号,要把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同时,还有如常州的中华恐龙馆,北方的仿生薄壳式建筑(天津博物馆)等等。
4仿生设计元素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的发展前景
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人均资源量少,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21世纪人们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仿中有创,仿生物的形体结构,功能原理是手段,创造实用、美观的设计,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是目的。
仿生是设计创造的源泉。
迄今为止,人类已发现了生物的极多奥秘,并在人造物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地模仿和探索,在仿生学成为一门学科以后,更是将有益的生物原理大量应用于设计创造中。
大自然的奥秘举不胜举,每当我们发现一种生物奥秘,就可能成为我们一种新的设计,也就可能带给我们一种新的生存方式。
大自然在不断发展变化,生物体在不断进化完善,新的奥秘没有穷尽,我们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广度上、深度上也是无边无际的。
我们甚至将要进行宇宙仿生,研究宇宙空间中地球以外无数行星上可能有的生物,从而为我们的设计提供崭新的结构、功能、形态,创造出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新设计来。
由此可见,仿生建筑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运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仿生设计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将使建筑艺术变得更加丰富。
随着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和设计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人类的仿生建筑终归要赶上甚至超越自然界中生物的结构范畴。
5结束语
总之,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我们生活追求和艺术追求的主流形式,仿生设计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这一永恒不变的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根本原理,建筑仿生应该注重环境生态、经济效益与形式新奇的有机结合,仿生创新更需要学习和发挥新科技的特点我们在进行建设设计过程中,只要善于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用心体会,就能够发现大自然之美,大自然之精髓,然后把这种美合理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就能为人类带来生活改变的基础上,更好的实现艺术表现,总之,仿生学在建筑设计中是符合时代潮流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设计形式。
参考文献:
[1]戴志中,杨震,熊伟.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生态与仿生[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哈韦尔·皮奥斯,罗莎·塞尔维拉.建筑学的仿生结构西班牙皮奥斯和塞尔维拉的五个作品及五项原则[J].时代建筑,2006(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