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波的图象教案
高中物理 12.2《波的图象》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12.2《波的图象》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4)](https://img.taocdn.com/s3/m/f2e47cc86294dd88d0d26b5e.png)
第二节波的图象示范教案目标:①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及简谐波的概念②能根据波的图象,确定各质点的振动方向③知道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重点: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及应用知识导航:一、波的图象⒈波动特点:波在传播过程中,同一时刻各质点的空间位置分布不同,如图所示,虚线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图中也反映了该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⒉波的图象(波形图或波形曲线):①物理意义:描述同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即同一时刻各质点的空间位置分布情况。
②描述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 ):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 ):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规定在横波中位移的方向向上为正,向下为负③图象形式:正弦曲线(余弦曲线)⒊简谐波:波源作简谐运动形成的波叫简谐波,波形图是正弦(或余弦)曲线二、波的图象的应用:⒈已知波的传播方向,确定质点的振动方向例⒈某时刻一列简谐波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波向右传播,试确定该时刻各质点的振动方向,若波向左传播 ,该时刻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如何?⒉已知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yxy b向右传播 y b 向左传播 x例⒉某时刻一列简谐波的图象如图所示,该时刻质点A 的振动方向向下,试确定该波是向右传播还是向左传播,若该时刻质点A 的振动方向向上,该波的传播方向如何?⒊已知某时刻 t 的波形图,求作t+Δt 时刻的波形图例⒊某时刻两列简谐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分别向右、向左传播,试作出该时刻后T/4、T/2、、T 后的波形图。
(答案略)三、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例题4、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波形如图7—8所示,P 、Q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 、-7m ,波的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s 时,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①此波的周期是多少?②此波的波长是多少?③当t=1.2s 时P 点的位移?④从t=0到t=1.2s 质点P 的路程是多少? 思路分析:由t=0时刻的波形图由右向左传播可知:以后每个质点开始振动时应向上振动,而波传播到P 点需半个周期,当t=0.7s 时,P 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可见P 点在0.7s 内完成了 次全振动,则可求得波的周期。
12.2 波的图象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6)
![12.2 波的图象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高中物理选修3-4新课 (6)](https://img.taocdn.com/s3/m/a1ceff2233687e21af45a9e3.png)
2 波的图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图象法研究波动的优点,理解图象的得出方法和物理意义。
2.知道简谐波的概念,知道简谐波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
3.能够辨别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异同。
(注:波的传播方向与各振子某时刻的振动方向的相互判定的方法在第1节中已经完成,本节不再列为知识与技能的一个目标;能从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正确画出下一时刻或前一时刻波的图象这一目标也改为第3节的内容,一是为减少第2节的容量和难度,二是因为平移的距离多与波长有关,只有学习了波长之后才方便学习。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用描点法画出波动图象的过程,体会波动图象的物理意。
2.通过比较和讨论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异同,锻炼学生的观察辨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体验波动过程和谐有序之美,体验辨析事物间异同的艰辛与乐趣。
【教学重点】1.波动图的得出。
2.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异同。
【教学难点】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异同。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视频、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一、复习并引入新课师:机械波是如何形成的?参与波动的各质点的运动有什么规律?生回忆讨论相互补充得出:由于各质点的带动作用,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各质点都在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发生迁移的是波形,各质点的振动规律都相同只是沿传播方向振动相位(步调)依次落后。
师:由于波动是大量质点同时振动形成的,而且各质点振动步调又不一样,因此波动远比振动复杂,这就给我们研究它带来了困难,不过对付复杂的运动我们可是有法宝的,它可以使运动变得直观简洁,这个方法研究振动时也用过,大家说是什么方法?生:图象法。
师:本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建立波的图象以及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异同。
板书:第2节波的图象二、新课教学师:自学课文5分钟。
师:下面我们一起思考或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以下各问题以学案的方式给出,并预留出作答空间)1.波的图象横、纵轴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用描点法画出图-1所示的一列水平绳波此时刻波的图象(以与手相接的质点为波源,需要确定位置坐标和位移大小时用毫米刻度尺)关于图-2的说明:一长软弹簧被水平悬挂,在弹簧上确定了11个质点,如图-2所示,甲为弹簧静止时刻的照片,现在用手在1质点处激发出一列从左向右传播的纵波,在传播过程中某时刻的照片如图乙所示,发现此时3、7、11三个质点恰好在平衡位置,若假设向右为振动位移的正方向,试在图丙中画出此时刻该纵波的波动图象。
(高一物理)第10章第08节波的图象教案03人教版
![(高一物理)第10章第08节波的图象教案03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4b64227c1cfad6185fa77d.png)
[高二物理学案10-2]学案10.22 波的图象I知识回顾(1)什么是波的图象?它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图象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有什么区别?(3)利用波的图象可以知道哪些物理信息?(4)根据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怎样画出下一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常用的方法有哪两种?n例题精讲【例】某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0-2中的实线所示。
若波向右传播, 画出T/4后和T/4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象。
1、如图10-6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向右传播,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10-6A.经过一定时间,C点将运动到E点处B.M点和P点的振动情况始终相同C.0点比M点先到达最低位置D. B D两点的振动步调相反2、如图10-7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波向左传播,则此B.x=2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C.x=4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为正方向D.x=8m处的质点速度为正的最大值3、如图10-7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波向左传播,作出T/4前、后两个时刻的波形图象。
(W)能力训练4、如图10-5所示是一列横波在t=o时刻的波形图。
若波向左传播,用“描点法”作出3T/4前时刻的波形图。
若波向右传播,用“平移法”作出T/2后时刻的波5、一列简谐波在某t时刻的波形如图10-8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且波速是2m/s,作出(t+3 )s和(t-3 )s两个时刻的波形图象6、一列简谐横波由M点向N点传播,某时刻观察到M点处在波峰,N点处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且M N之间只有一个波谷,请在图10-9中作出M N两点之间的波形曲线。
~7f N~图10-9(V)学习本节内容应注意的问题:①要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学会应用波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②要能够区别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
波的图象教学设计
![波的图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4e4f2f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c.png)
波的图象教学设计第一篇:波的图象教学设计《波的图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从振动图象到波的图象,由原先的对单个质点的研究到对大量的质点的研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认识能力上的提高。
有了对波动图象的比较清楚的认识,学生才会更好的理解描述波动时引入新的物理量----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必要性。
因此,波的图象在本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也是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用描点法作出波的图象,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2)能够从波的图象上获取信息,掌握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互相判断的方法(3)能区别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波的图象中质点振动方向的判断过程,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等一系列过程。
(2)通过对振动图象中某时刻质点运动方向的判断,激起认知的冲突,体验得到振动图象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和体验活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1)波的图象的得出及其物理意义(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相判断难点:振动图象和波动图像的区别四、设计思路1、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通过对绳波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中几个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位置的确定,并用平滑曲线去拟合,指出所得曲线与实际横波形状的相似,顺利提出波的图象,也有利于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
2、已知波的图象和传播方向来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这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而是通过一个小的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小组讨论,有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更有成就感。
3、振动图象和波的图象的区别是一个难点,我在处理时首先是问题暴露,激起学生认知的冲突,然后再通过体验、列表对比分析,让学生加上对问题的认识。
五、教学流程1、主要教学环节(1)通过绳波形成过程示意图,掌握画波的图象的方法,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2)通过学生活动,由学生提出由波的图象和传播方向来判断质点的振动方向得方法。
(3)通过体验、小组讨论进一步加深认识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的区别。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doc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d18593f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6.png)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图像波的图像教学反思波的图像波长波速教案波的图像ppt 篇一: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波的图像》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作为机械波的第二个部分,是这一章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学习了波的形成与产生的基础上,从实际的波抽象为波的图像,让学生认识波的图像是波的一种数学表示,从而理解简谐波及其图像这一关于波的理想模型,并且区别于质点的振动图像,为以后对波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已经学习了波的形成与产生,学生对于波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一阶段学生处于高二下学期,对物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的难点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心理与能力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关键主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2.从波的图象中会求:①波长和波幅;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③会画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④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3.明确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区别;4.掌握波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多媒体技术观察波的图像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 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了解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理解波的图象的意义; 2.能用波的图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波的图象如何解决实验问题。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波的图像一.什么是波的图像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所在的位置炼成的一条曲线,叫做波的图像二.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三.波的图像变化情况:描点作图法图像平移作图法四.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课后题答案】1. CD 2. (1)、L点(2)、N点3.(1)K点(2)M点4. 1s后x/m x/m篇二: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构图识图析图用图——《波的图象》导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用描点的方法做出波的图像,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2eb5ba8762caaedd33d4e6.png)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波的图像》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作为机械波的第二个部分,是这一章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学习了波的形成与产生的基础上,从实际的波抽象为波的图像,让学生认识波的图像是波的一种数学表示,从而理解简谐波及其图像这一关于波的理想模型,并且区别于质点的振动图像,为以后对波的定量分析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已经学习了波的形成与产生,学生对于波的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一阶段学生处于高二下学期,对物理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的难点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心理与能力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关键主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多媒体课件,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2.从波的图象中会求:①波长和波幅;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③会画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④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3.明确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区别;4.掌握波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技术观察波的图像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了解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波的图象的意义;2.能用波的图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波的图象如何解决实验问题。
【教学过程】d点相邻的一个点e,由于波d点应该比e点先振动起来,点带动下振动起来的,所以d点此时刻应该向下振动。
向右传播,画出T/4后和T/4前两个时刻的波t=o时刻波的图象及传播方向,、B、C、D、E、F各质点在该时【板书设计】第二节波的图像一.什么是波的图像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所在的位置炼成的一条曲线,叫做波的图像二.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三.波的图像变化情况:描点作图法图像平移作图法四.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课后题答案】1.CD2.(1)、L点(2)、N点3.(1)K点(2)M点4.1s后。
高中物理波的图形教案
![高中物理波的图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591c2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c.png)
高中物理波的图形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波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波的特点和性质;
3. 能够对波的传播过程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
1. 波的概念及分类;
2. 波的特点和性质;
3. 波的传播过程。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白板、彩色粉笔和橡皮;
3. 教学实验材料:弹簧振子、水波箱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入
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波的图片或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波的基本概念。
第二步:讲解
1. 通过PowerPoint课件介绍波的概念和分类;
2. 结合实际例子,讲解机械波、电磁波的特点和性质;
3. 讲解波的传播过程:波的传播方向、速度、波长等。
第三步:实验
1. 利用弹簧振子或水波箱等实验材料,展示波的传播过程;
2. 让学生参与实验,感受波的传播方式和特点。
第四步:复习与总结
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波的理解程度;
3.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波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教学反馈:
1. 鼓励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2.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延伸:
1. 探究波的性质对物体的影响;
2. 实验观察不同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板书设计:
1. 波的概念及分类;
2. 波的特点和性质;
3. 波的传播过程。
波的图象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波的图象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414bb54afe04a1b071de62.png)
波的图象教学目标:1、理解波的图象的意义,知道波的图象的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知道什么是简谐波及其特点。
2、能在简谐波的图象中指出波长和质点振动的振幅。
3、已知某一时刻某简谐波的图象和波的传播方向,能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象,并能指出图象中各个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
教学重点:1、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2、理解波的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振动图像与波的图像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什么是机械波?2、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什么?3、机械波的形成原因是什么?4、机械波的传播特点是什么?5、机械波分为哪二种?各有什么特点?(二)新课教学1、波的图象的建立(1)学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波的图象中横坐标和纵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如何?②在坐标轴意义确定的情况下,如何描绘得到波的图象?(2)学生阅读后,回答上述问题:(3)教师讲解并用多媒体展示:①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②在坐标轴意义确定的情况下,规定横波中位移的方向向上时为正值,位移的方向向下时为负值。
在xOy坐标平面上,画出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x与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 的各个点(x,y),并把这些点连成曲线,就得到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
③用多媒体分步描绘波的图象. 第一步:描出坐标轴.第二步:描出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x 与各该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y 的各个点(x,y).第三步:把上述点连成曲线.2、图象的特点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在同一时刻偏离各自平衡位置的情况。
3、由波的图象可获取的信息①可以直接看出在该时刻沿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位移:方法是:找到图线上各点的纵坐标,则该纵坐标的值表示的是各点在该时刻的位移.②可以看出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A.方法是:波动图线上纵坐标最大值的绝对值就是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A 。
③如何判断沿传播方向上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0 xx y y第一步第二、三步· ····· ·方法1:特殊点法: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确定波源方位,把该点与其附近的波峰或波谷进行比较。
精选高级中学物理波的图象教案.doc
![精选高级中学物理波的图象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40f82d7eff9aef8951e060c.png)
波的图线形状是在变化的。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波动过程中,质点都在不停的振动,在不同的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波的图象形状也是在变化的,我们要掌握波的图象变化的情况。
【板书】三、波的图象变化情况确定波的图象变化的情况有两种方法:一是描点作图法,二是图象平移作图法。
(这一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前一种方法)【板书】1、描点作图法【例题3】某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0-2中的实线所示。
若波向右传播,画出T/4后和T/4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象。
分析:根据t=o时刻波的图象及传播方向,可知此时刻A、B、C、D、E、F各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方向,由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出经T/4后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将这些点所在位置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可得到经T/4后时刻的波的图象。
如图10-2中虚线所示。
同样道理,由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可确定出经T/4前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将这些点所在位置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可得到经T/4前时刻的波的图象。
如图10-3中虚线所示。
若波向左传播,同样道理可以画出从t=o时刻开始的T/4后和T/4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象。
下面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波向左传播,从t=0时刻开始的T/4后和T/4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象。
(可以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练习,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评)【板书】2、图象平移作图法(这种作图法我们下一节课再学习)从波的图象中的波形曲线我们看到,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从图线形状看,可以完全相同,但两种图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板书】四、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课件演示】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
【板书】1、两种图象横、纵坐标的意义不同。
波的图象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振动图象横坐标t表示该质点振动的时间。
【板书】2、两种图象描述的对象不同波的图象描述的是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振动图象描述的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高中物理第二章机械波第3节波的图像教学案教科版选修3-4(new)
![高中物理第二章机械波第3节波的图像教学案教科版选修3-4(new)](https://img.taocdn.com/s3/m/73d17a1bfab069dc512201a5.png)
第3节波_的_图_像1.波的图像描述的是在波动中,一系列质点在同一时刻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图像。
2.由波的图像可以直接得出各质点振动的振幅、波长,该时刻各质点振动的位移及加速度方向。
3.知道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各质点在某错误!横波的图像[自读教材·抓基础]1.横波图像的特点简谐波的波形为正弦曲线.2.横波图像的物理意义描述了离波源不同距离的各振动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3.画横波图像的一般步骤(1)建立坐标系: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2)选取正方向:规定位移的方向向上为正值,向下为负值。
(3)描点:把某一时刻所有质点的位移画在坐标系里。
(4)连线:用平滑曲线把坐标系中各质点的位移坐标点连接起来就是这时的横波的图像。
[跟随名师·解疑难]1.横波图像的理解(1)横波的图像是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
可以将波的图像比喻为某一时刻对所有质点拍摄下的“集体照”。
(2)简谐波的图像是正(余)弦曲线,是最简单的一种波,各个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都相等。
2.横波图像的周期性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不同时刻质点的位移不同,则不同时刻波的图像不同。
质点的振动位移做周期性变化,则波的图像也做周期性变化。
经过一个周期,波的图像复原一次。
3.横波传播的双向性如果只知道波沿x轴传播,则有可能沿x轴正向传播,也有可能沿x轴负向传播,具有双向性.4.横波图像的两种画法根据某时刻的波形图画出另一时刻波形图的方法:(1)特殊点法:取正弦波上的五个特殊点(三个平衡位置点,一个波峰点,一个波谷点),先根据波传播的方向确定它们的振动方向,再判断Δt后各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最后连成曲线,即为另一时刻的波形图。
适用于Δt=n错误!的情形。
(2)平移法:将原图像沿x轴方向即波传播的方向平移.根据波速和给定的时间,利用Δx =vΔt,求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移动的位移,将波进行平移。
《波的图像》 教学设计
![《波的图像》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73fb72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e.png)
《波的图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能从波的图像中获取波长、振幅等信息。
(2)知道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
(3)能够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波的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对波的图像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波的图像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
(2)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某一时刻的波的图像,画出下一时刻的波的图像。
2、教学难点(1)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波的图像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水波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水波的传播过程,然后提问:如何用图像来描述水波的传播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波的图像。
2、新课讲授(1)波的图像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简谐波的图像,向学生讲解波的图像是在某一时刻,波在介质中各个质点的位移情况用坐标图像表示出来。
横坐标表示各质点的平衡位置,纵坐标表示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2)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波的图像的物理意义,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波的图像表示了某一时刻介质中各个质点的位移情况,反映了波在该时刻的形状。
(3)波的图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结合波的图像,向学生讲解波长、振幅、周期、频率等物理量的含义。
波长是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振幅是质点振动的最大位移;周期是波传播一个波长所用的时间;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波传播的完整波的个数。
(4)波的图像与振动图像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多媒体展示波的图像和振动图像,让学生对比观察,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突破难点:高中物理波的图象教案带你领略波的奥妙
![突破难点:高中物理波的图象教案带你领略波的奥妙](https://img.taocdn.com/s3/m/0e6c846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4.png)
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学习波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波也是很多同学感到困难和难以理解的难点。
高中物理波的图象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领略波的奥妙。
一、波的知识在学习波的图象教案之前,需要了解波的基本知识,包括波的概念、波的种类、波的性质、波的参数等。
波是一种能够传递能量和信息的物理现象。
它按照能量的传递方式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两种。
机械波是指需要介质传播的波,它包括横波和纵波两种,横波的传播方向垂直于波的振动方向,而纵波的传播方向则与波的振动方向一致。
电磁波则是指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传播的波,它包括电磁波谱中的射线、可见光、激光、微波、电磁波、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波还具有波长、振幅、频率、周期等基本参数。
二、波的图象教学波的图象教学就是通过图象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波的性质和规律。
波的图象分为时空图和相位图两种。
1、时空图时空图是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来描绘波的传播特点,在机械波的教学中,时空图被广泛应用。
时空图可以描绘波的传播速度、频率、波长等参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波的性质和规律。
2、相位图相位图是用相位作为坐标来描述波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位是指参考的振动状态相对于当前振动状态所走过的角度或路程。
相位图可以反映波的位移、振幅、相位和速度等参数,是理解波的传播和相互作用规律的重要工具。
三、高中物理波的图象教案针对波的图象教学的特点,高中物理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波的图象教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波的知识。
以机械波为例,在学习波的图象教案时,可以先进行课堂讲解,介绍波的基本概念、种类、性质及其参数,让学生初步了解波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基础之上,通过演示横波和纵波的传播过程,采用实验、仿真和动态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波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和规律。
同时,结合时空图和相位图,向学生展示波的传播速度、振幅、频率、波长等参数,在具体例题分析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波的性质和规律,掌握波的图象分析方法。
高二物理波的图象教案
![高二物理波的图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a750e871fe910ef02df83f.png)
教师在线例1.如图10-6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已知A 点此时向下运动,则波的传播方向如何?并画出T/4前的波形.例2.绳上有一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当绳上某一质点A 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时,在其右方相距0.30m 的质点B 刚好向下运动到最大位移。
已知波长大于0.15m ,则该波的波长等于多少?同步训练1.如图10-7所示,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的某时刻波形图,请标出该波中a,b,c,d ……,h 等质点在这一时刻的速度方向2.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0-8(a )所示,图10-8(b)表示该波传播的媒质中某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则( )A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图应为a 点的振动图象B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图应为b 点的振动图象C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图应为c 点的振动图象D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图应为d 点的振动图象3.某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的实线所示,若波向右传播,画出T/4后和T/4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象。
4.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形成如图所示的凸凹形状,此时绳上A 、B 、C 、D 、E 、F 六个质点( ) A. 它们的振幅相同B. 其中D 、F 速度方向相同C. 其中A 、C 速度方向相同D. 从此时算起,B 比C 先回到平衡位置5.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并且此时振动只发生在M 、N 之间,并知此波的周期为T ,Q 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图中是向下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源是M ,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T a b c d e f g hA DE FMP QN O ab c d y x (a)yt O (b)B. 波源是N ,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T 43 C. 波源是N ,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4T D. 波源是M ,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4T6.如图10-12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 、C 两点的振幅相同 B. B 点此时的振动方向一定沿y 轴正方向C. A 、C 两点的位移相同D. 在同一振动图象中画出的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线完全一样7.如图10-13所示为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图上a 点和b 点表示两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置,它们的y 坐标绝对值相同。
(高一物理)第10章第08节波的图象教案05人教版
![(高一物理)第10章第08节波的图象教案05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5542e543323968001c927d.png)
波的图象一、教学目标1.明确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2.从波的图象中会求:①波长和振幅;②已知波的传播方向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或已知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③会画出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④质点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3.明确振动图象与波动图形的区别。
4.掌握波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的特点。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明确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2.难点是对波的时间与空间周期性的理解与应用。
三、主要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里的传播过程,从波源开始,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大量质点先后开始振动起来,虽然这些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做重复波源的振动。
但由于它们振动步调不一致,所以,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各不相同。
为了从总体上形象地描绘出波的运动情况,物理学中采用了波的图象。
(二)教学过程设计1.波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横坐标——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与参考点的距离。
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所得到的曲线就形成了波的图象,如图1中甲表示某一时刻绳上的一列横波,乙是它的图象。
m I横波的图象与纵波的图象形状相似,波的图象又叫波形图。
纵波的图象较为复杂,不再深入讨论。
简谐波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2 •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各质点在某一时刻(同一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空间分布情况。
在不同时刻质点振动的位移不同,波形也随之改变,不同时刻的波形曲线是不同的。
图2表示经过厶t时间后的波的形状和各质点的位移。
从某种意义上讲,波的图象可以看作是“位移对空间的展开图”,即波的图象具有空间的周期性;同时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虽然不同时刻波的形状不同,但每隔一个周期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以波在时间上也具有周期性。
3 •从波的图象上可获取的物理信息例:如图3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求:(1)该波的振幅和波长(2)已知波向右传播,说明A、B、C、D质点的振动方向。
《波的图像》教案2
![《波的图像》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3deef884ff00bed5b9f31dd6.png)
《波的图象》教案学习了机械波的形成、概念和传播情况之后,如何进一步深入研究机械波呢?我们有必要引进一些工具和参量,诸如——【教学目的】1、知道波的图象的定义方式、物理意义2、能根据波的图象联系界质点的振动情况,会对波的图象做简单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的区别和联系【教具】Flash课件“横波和纵波”、“纵波的图象”【教学过程】○、复习、引入1、学生分组快速抢答以下问题:机械波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是什么?波在传播的过程中界质点是否迁移?横波和纵波的区别是什么?2、全体同学思考:波在传播时,界质点的位移是固定不变的吗?既然界质点的位移在不停地改变,我们如何各个质点的位移表达出来呢?(照相?描点绘图?函数表达?)一、波的图象演示Flash课件“横波和纵波”的横波部分,并适时定格。
建坐标→描点→得出横波的图象波的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上各界质点的平衡位置、用纵坐标表示这些点在某时刻的位移——所得出的图象阅读教材讨论:你如何看待文字中的“形状相似”?可不可以说波形与波的图象全等、或者完全是一回事?要点分析:人为性(正方向的假定、坐标的标度);抽象性。
过渡:而且,我们我们还可以思考这样的问题——纵波是否也可以用图象来表达?简要介绍纵波图象的描绘……展示Flash课件“纵波的图象”。
——从纵波的图象可以看出,图象与波形的相似都已经谈不上,更不用说全等了。
这个事实进一步表明了图象的抽象性,它是我们为了描述波的运动,人为引进的一个工具。
二、图象的应用通过我们的观察和理解,回答以下问题——波动是一种单向的运动还是往复运动?波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定位:波是一种单向、匀速地平移,而不是象蛇的溜动。
如果我们知道了波的传播速度v,传播的时间Δt,则可以求出波的传播距离——Δx = vΔt练习:绘出波经过T/4末了的图象、2T/4末了的图象、3T/4末了的图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波的图象教案
教学过程
1.波的图象
a.横坐标——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与参考点的距离。
b.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c.连接各位移矢量的末端所得到的曲线就形成了波的图象,如图1中甲表示
某一时刻绳上的一列横波,乙是它的图象。
d.横波的图象与纵波的图象形状相似,波的图象又叫波形图。
(纵波的图象较为复杂,不再深入讨论。
简谐波的图象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
2.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波的图象表示介质中各质点在某一时刻(同一时刻)偏离平
衡位置的位移的空间分布情况。
在不同时刻质点振动的位移不
同,波形也随之改变,不同时刻的波形曲线是不同的。
--图2表示经过Δt时间后的波的形状和各质点的位移。
--从某种意义上讲,波的图象可以看作是“位移对空间的展
开图”,即波的图象具有空间的周期性;同时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虽然不同时刻波的形状不同,但每隔一个周期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以波在时间上也具有周期性。
3.从波的图象上可获取的物理信息
例:如图3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
图象求:(1) 已知波向右传播,说明A、B、C、D质点
的振动方向。
(2) 画出经过T/4后的波的图象。
解:(1) 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波的形成过程,可以
知道质点B开始的时间比它左边的质点A要滞后一些,
质点A已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所以质点B此时刻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同理可判断出C、D质点的运动方向是向下的。
(2)由于波是向右传播的,由此时刻经T/4后波的图象,即为此时刻的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推进λ/4的波的图象,如图4所示。
讨论:
1.若已知波速为20m/s,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说出经过5s,C点的位移和通过的路程。
2.若波是向左传播的,以上问题的答案应如何?
3.从波的图象可以知道什么?
总结:
A.从波的图象上可获取的物理信息是:
(1)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求各个质点的振动方向。
(若已知某一质点的振动方向也可确定波的传播方向。
可以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
(2)经过一段时间后的波形图。
(3)质点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位移。
B.由波的图象及波的传播方向确定此刻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
(1)特殊点法:在质点P靠近波源一方也做过(不超过λ/4)图象上另找一点P’,若P’在P上方,则P向上运动;若
P’在P下方,则P向下运动。
(2)上下坡法:按波的传播方向来看,“上坡”的所有质点均向下振动,“下坡”的所有质点均向上振动。
(3)微平移法:作出经微小时间Δt(Δt<T/4)后的波形,就知道了各质点经过Δt时间到达的位置,运动方向也就知
道了。
教师在线
例1.如图10-6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已知A 点此时向下运动,则波的传播方向如何?并画出T/4前的波形.
例2.绳上有一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当绳上某一质点A 向上运动到最大位移时,在其右方相距0.30m 的质点B 刚好向下运动到最大位移。
已知波长大于0.15m,则该波的波长等于多少? 同步训练
1.如图10-7所示,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的某时刻波形图,请标出该波中a,b,c,d ……,h 等质点在这一时刻的速度方向
2.一列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0-8(a )所示,图10-8(b)表示该波传播的媒质中某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则( )
A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图应为a 点的振动图象
B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图应为b 点的振动图象
C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图应为c 点的振动图象
D .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图应为d 点的振动图象
3.某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的实线所示,若波向右传播,画出T/4后和T/4前两个时刻的波的图象。
a b
c
d
e f
g
h
O
a
b
c
d y x (a)
y
t
O
(b)
4.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形成如图所示的凸凹形状,此时绳上
A 、
B 、
C 、
D 、
E 、
F 六个质点( ) A. 它们的振幅相同 B. 其中D 、F 速度方向相同 C. 其中A 、C 速度方向相同
D. 从此时算起,B 比C 先回到平衡位置
5.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并且此时振动只发生在M 、N 之间,并知此波的周期为T,Q 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图中是向下的,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T
B. 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
T 43
C. 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
4T D. 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4
T
6.如图10-12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 、C 两点的振幅相同
B. B 点此时的振动方向一定沿y 轴正方向
C. A 、C 两点的位移相同
D. 在同一振动图象中画出的A 、B 两质点的振动图线完全一样
7.如图10-13所示为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图上a 点和b 点表示两质点在该时刻的位置,它们的y 坐标绝对值相同。
对此两质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时刻位移相同 B. 该时刻加速度相同 C. 该时刻速度方向相同 D. 该时刻加速度方向相同
A
B C D
E
F M
P
Q
N
y x
O A
B
C
D E
F
y x
O -y 0
y 0a
b
8.如图10-14所示为一横波图象,已知从此时刻起质点A 经过0.2s 第一次通过平衡位置,如果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波速为 ;如果波沿x 负方向传播,则波速为 。
拓展尝新
9.如图10-15所示,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判断A 、B 、C 、D 四点的振动方向。
x
y O
A
B
C
D
V
甲x
y O
A
B
C
D
V 乙
10.如图10-16表示某时刻一列简谐波的波动图象,此时波中P 点的振动方向向下,试确定这列波的传播方向。
11.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0-17所示。
y/cm x/m
O
a
d
(1) 若此时刻质点a 的振动方向向下,则波向什么方向传播? (2) 若波向右传播,此时刻d 点向什么方向振动?
第1课时 波的形成和传播
答案: 教师在线
例 1. 解:波源将振动传给了介质后,振动就在介质中向远处传播,当波源停止振动时,已形成的波会继续向前传播,不会随波源停止振动而停下来,选项A 错误。
产生机械波必须具备波源和介质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选项B 错误。
波的传播速度是波形向外伸展的速度,在均匀介质中其大小是不变的,而质点振动的速度在质点振动过程中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选项C 错误。
因传播振动的介质质点是在波源或前一质点的带动下做受迫振动,所以各个质点的振动频率和波源相同,亦即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频率等于波源的频率,跟介质的性质无关,选项D 正确。
例2.解:在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直线上,选项A 错误。
在波动中,质点只是在它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选项C 错误。
由简谐波的图象可知选BD 。
例3.解:先根据A 点向上运动,可判定波向左传播(后一质点总是落后前一质点的振动),然后依据同一原则可断定D
P
y
x/m
A
2
4
6
8
O
点应向上运动。
选C 。
同步训练
1、 BC
2、AD
3、ABCD
4、AD
5、BD
6、A 拓展尝新
7、 2,5,6 4,5,8 8、
A
B
C D E
F
A'
C'
E'
第2课时 波的图象
答案: 教师在线
例1.解:质点A 向下运动,由波的成因法或逆向描波法可知该列波向左传播。
用特殊点法画波形:O 点此时向上,B 点此时在最大值处,故T/4前O 在负最大位移O ’处,B 在平衡位置B ’,且向上运动,按正弦规律做出如图中虚线所示的波形。
例2.解:由λ)2
1
(+=n x 得:2
/1+=
n x
λ
(n =0、1、2、3……)
当n =0时,λ=0.6(m ) 当n =1时,λ=0.2(m ) 当n =3时,λ=0.12(m )
因为λ大于0.5m,故该波波长可能为0.6m 或0.2m 。
同步训练
1.略 2.B 3.略
4.AD 5.C 6.A 7.C 拓展尝新
8.15m/s 5m/s
9.如甲图所示,A,B,C,D 四点的振动方向分别为向上、向下、向下、向上
如图乙所示,A,B,C,D 四点的振动方向分别为向上、向下、向下、向上 10.波向左传播 11.(1)波是向左传播的
(2)d点应该向下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