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丙二醇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加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等

1.1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

《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列入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项目,受卫生部政策法规司的委托(委托协议书项目编号),中国石化联合会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负责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石化北京研究化工研究院作为标准技术合作单位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

根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中石化联质函(2010)105号转发的“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委托协议书(2010年)”的要求,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石化北京研究化工研究院)于2010年8月6日发“关于制定《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等十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启动函”(有机标委发[2010]37号文),启动《食品添加剂丙二醇》等十项标准制(修)订工作。参与本标准起草的单位有:中海壳牌石油化学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1.2 简要起草过程

任务下达后,中国石化联合会和全国化标委有机化工分会针对制定食品添加剂丙二醇国家标准的工作进行了研究,组建了由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陶氏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工作小组。2011年5月26日在北京召开了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标准处(标准起草牵头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品添加剂审查专委会秘书处所在单位及特邀专家)、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特邀专家)、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丙二醇生产单位等参加的制标工作会,会上介绍了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为起草丙二醇标准所作的前期起草工作,确定了标准检验项目和技术指标,根据起草工作需要决定由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负责完成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工作。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

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蔗糖脂肪酸酯(丙二醇法)GB10617-89

FoodadditiveSucrosefatlyacidester(methodofpropyleneglycol)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蔗糖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各项要求。本标准适用以蔗糖与脂肪酸乙酯在丙二醇为溶剂条件下反应合成的蔗糖酯。该产品主要用于乳化剂、水果保鲜剂、煮糖助剂等。分子式:C30O12H56(以蔗糖单硬脂酸计)

结构式:RCOOCH2

|-------O O

H/H\H HOCH2/\

|/\||/\H

|\/-O─/\|R=C17H35

OH\OH H/\HOH/CH2OH

|---||---|/

H OH OH H

分子量:(按85年国际原子量)

2引用标准

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GB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7531有机化工产品灰分的测定

GB8272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

GB8450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8451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3技术要求

外观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蔗糖酯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名称指标

酸值,mgKOH/g≤6

游离蔗糖,%≤5

干燥失重,%≤4

灰分,%≤2

砷(以As计),%≤2

重金属(以Pb计),%≤

二甲基甲(月先)胺检不出

4鉴别试验本试验中所用的药品和仪器均属实验室一般

卫生部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问答

卫生部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问答

卫生部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问答

一、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目的和依据

食品标签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做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卫生部组织修订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充分考虑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04)实施情况,细化了《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食品标签的具体要求,增强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与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关系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属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关规定、规范性文件规定的相应内容与本标准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预包装食品标签的通用性要求,如果其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有特殊规定的,应同时执行预包装食品标签的通用性要求和特殊规定。

三、标准修订的主要过程

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单位成立标准起草组,承担标准修订任务。标准起草组多次组织专家研究,召开研讨会和专家咨询会,充分听取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意见。本标准通过卫生部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700余条反馈意见和修改建议。标准起草组逐一分析反馈意见,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处理,进一步完善标准文本。本标准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第五次主任会议审查通过,于2011年4月20日公布,自2012年4月20日正式施行。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的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是指,不规范标注行为对食品安全无影响,实践中未发现因食用该产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当事人无主观故意,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标签文字使用中出现错别字,但该错别字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营养成分”被标注为“营养成份”。

2.标签文字使用繁体字,但该繁体字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蛋白质”被标注为“蛋白貭”。

3.标签符号使用不规范,但该不规范符号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被标注为“GB7718'/2011”。

4.标签营养成分表数值符合检验标准,但数值标注时修约间隔不规范,例如: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标注“能量93

5.2千焦、蛋白质4.12克、饱和脂肪酸14克、钠34.5毫克”,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能量、蛋白质、饱和脂肪酸、钠的修约间隔分别为1、0.1、0.1、1,该标注不符合规定(应标注为:能量935千焦、蛋白质4.1克、饱和脂肪酸14.0克、钠35毫克)。

5.标签营养成分表标示单位不规范,但是不规范标注不会产生错误理解,例如: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能量”的标示单位为“KJ”,不符合标准的“千焦(kJ)标注规定。

6、标签上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为“见包装某部位”,但未能准确标注在某部位的,例如: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注“生产日期见产品包装底部”,但实际标注在产品包装顶部。

食品添加剂 丙二醇脂肪酸酯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丙二醇脂肪酸酯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脂肪酸或油脂与1,2-丙二醇反应生成的,经过或不经过分子蒸馏等加工得到的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

2 结构式

其中:R1和R2代表一个脂肪酸基团和氢(单酯时),两个脂肪酸基团(双酯时)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透明或白色至黄白色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状态液体或珠状、片状或其他形状固体

色泽和状态

3.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总单丙二醇脂肪酸酯,w /% 符合声称附录A中A.3

游离丙二醇,w /% ≤ 1.5 附录A中A.3

酸值(以KOH计)/(mg/g)≤ 4.0 附录A中A.4

羟值/(mg/g)符合声称GB/T 7383乙酐法

碘值/(g/100g)符合声称GB/T 5532或GB/T 13892皂化值/(mg/g)符合声称GB/T 5534

皂质(以硬脂酸钾计),w /% ≤7.0 附录A中A.5

灼烧残渣,w /% ≤0.5 GB/T 9741

铅(Pb)/(mg/kg)≤ 2.0 GB 5009.12

附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应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的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是指,不规范标注行为对食品安全无影响,实践中未发现因食用该产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当事人无主观故意,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标签文字使用中出现错别字,但该错别字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营养成分”被标注为“营养成份”。

2.标签文字使用繁体字,但该繁体字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蛋白质”被标注为“蛋白貭”。

3.标签符号使用不规范,但该不规范符号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被标注为“GB7718'/2011”。

4.标签营养成分表数值符合检验标准,但数值标注时修约间隔不规范,例如: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标注“能量千焦、蛋白质4.12克、饱和脂肪酸14克、钠毫克”,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能量、蛋白质、饱和脂肪酸、钠的修约间隔分别为1、、、1,该标注不符合规定(应标注为:能量935千焦、蛋白质4.1克、饱和脂肪酸14.0克、钠35毫克)。

5.标签营养成分表标示单位不规范,但是不规范标注不会产生错误理解,例如: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能量”的标示单位为“KJ”,不符合标准的“千焦(kJ)标注规定。

6、标签上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为“见包装某部位”,但未能准确标注在某部位的,例如: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注“生产日期见产品包装底部”,但实际标注在产品包装顶部。

丙二醇脂肪酸酯带入原则

丙二醇脂肪酸酯带入原则

丙二醇脂肪酸酯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工业产品中。带入原则是指在使用丙二醇脂肪酸酯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其安全和合规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丙二醇脂肪酸酯带入原则:

1. 适量使用:使用丙二醇脂肪酸酯时应遵循适量使用的原则,确保添加量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过量使用可能会引发安全和健康问题。

2. 选择合格的品牌和供应商:选择有信誉和合格的品牌和供应商,确保所采购的丙二醇脂肪酸酯符合相关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3. 遵循使用限制: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产品类型,了解并遵循相关的使用限制和禁止规定。例如,在食品中使用丙二醇脂肪酸酯时,需要符合食品添加剂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4. 安全评估和监测:在使用丙二醇脂肪酸酯之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评估,并定期进行质量监测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5. 保持透明和诚信:在使用丙二醇脂肪酸酯时,应保持透明和诚信,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标签,确保消费者和用户能够了解其成分和用途。

需要注意的是,丙二醇脂肪酸酯的具体使用原则可能会因不同国家和

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而有所不同。在使用丙二醇脂肪酸酯时,建议参考当地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合规性和安全性。此外,如果有特定的使用需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的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是指,不规范标注行为对食品安全无影响,实践中未发现因食用该产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当事人无主观故意,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具体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标签文字使用中出现错别字,但该错别字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营养成分”被标注为“营养成份”。

2.标签文字使用繁体字,但该繁体字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蛋白质”被标注为“蛋白貭”。

3.标签符号使用不规范,但该不规范符号不产生错误理解,例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被标注为“GB7718'/2011”。

4.标签营养成分表数值符合检验标准,但数值标注时修约间隔不规范,例如: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标注“能量93

5.2千焦、蛋白质4.12克、饱和脂肪酸14克、钠34.5毫克”,按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能量、蛋白质、饱和脂肪酸、钠的修约间隔分别为1、0.1、0.1、1,该标注不符合规定(应标注为:能量935千焦、蛋白质4.1克、饱和脂肪酸14.0克、钠35毫克)。

5.标签营养成分表标示单位不规范,但是不规范标注不会产生错误理解,例如: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能量”的标示单位为“KJ”,不符合标准的“千焦(kJ)标注规定。

6、标签上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为“见包装某部位”,但未能准确标注在某部位的,例如: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注“生产日期见产品包装底部”,但实际标注在产品包装顶部。

2丙二醇脂肪酸酯扩大使用量申报资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2丙二醇脂肪酸酯扩大使用量申报资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2丙二醇脂肪酸酯扩大使用量申报资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申报与受理规定》中第三条第(二)、(三)、(四)项不涉及商业秘密,可以向社会公开的内容

●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通用名称

中文名称:丙二醇脂肪酸酯

英文名称:propylene glycol esters of fatty acid

CNS号:10.020

INS号:477

➢功能分类

乳化剂、稳定剂

➢最大使用量和使用范围

●证明技术上确有必要和使用效果的资料或者文件

丙二醇脂肪酸酯(简称PGMS)为透明或白色至黄白色的液体或珠状、片状或其他形状固体,无气味或稍有香气。丙二醇脂肪酸酯具有良好的发泡性和乳化稳定性能,常用于糕点和奶油蛋糕中,防止面包、糕点等的老化,增大糕点制品体积,改善其制造过程。

●食品添加剂的质量规格要求、生产使用工艺和检验方法,食

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或者相关情况说明

➢质量规格要求

符合GB 1886.23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

二醇脂肪酸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表1 感官要求

表2 理化指标

➢生产使用工艺

生产使用工艺、配方和工艺参数为企业保密信息。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

丙二醇脂肪酸酯的检验方法参照GB 1886.2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中附录的相关内容。

➢食品中该添加剂的检验方法

丙二醇脂肪酸酯简称为丙二醇酯,结构与脂肪酸甘油酯相似,为单脂肪丙二醇酯、双脂肪丙二醇酯、游离丙二醇、游离脂肪酸的混合物。目前,国内并未制定《食品中丙二醇脂肪酸酯的测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没有适用于特定糕点中的丙二醇脂肪酸酯的测定方法。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 丙二醇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 丙二醇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丙二醇引言

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PG)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各国制定了相应的食品国家安全标准。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中关于丙二醇的规定和要求。

1.标准背景与目的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是针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而制定的,旨在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其中,针对丙二醇的规定主要包括其用途、最大允许使用量、质量要求等方面。

2.丙二醇的用途和最大允许使用量

根据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丙二醇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在一些特定的食品中使用。具体的使用范围和最大允许使用量如下:

丙二醇可以作为保湿剂和溶剂在食品中使用,用于调节食品的水分含量和改善口感。

最大允许使用量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别有所不同。例如,在糖果和巧克力制品中,最大允许使用量为10g/kg;在果冻、布丁和冰淇淋等食品中,最大允许使用量为15g/kg。

3.丙二醇的质量要求

食品国家安全标准2076对丙二醇的质量也做出了一些要求,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3.1外观和气味

丙二醇应该是无色透明液体,无异味或具有轻微甜味。

3.2纯度要求

丙二醇的纯度要求不得低于99%。

不得含有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其他杂质。

3.3重金属残留

丙二醇中的重金属残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例如,铅(Pb)残留量不得超过0.5mg/kg。

3.4微生物限量

丙二醇中的微生物限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例如,总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0cfu/g。

丙二醇GB29216-2012

丙二醇GB29216-2012

在同一温度下,用水标定密度瓶体积,然后测定同体积
试样的质量以求出其密度。 2、仪器 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000 1g 密度瓶:(25—50)cm3
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在(20±0.1)℃.
温度计: 分度值为0.1℃。
液体相对密度
3、操作步骤 3.1 洗净并干燥密度瓶,带塞称量。 3.2 用新煮佛并冷却至20℃的水注满密度瓶,不得入气泡,
或0.2 ℃,并应采用辅助温度计对主温度计在蒸馏过程中露
出塞上部分的水银柱进行校正。辅助温度计一般为棒状水银 一玻璃型,温度范围为(0-50)℃,分度值为1℃。 使用者可根据被测物质的特点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其他 温度计。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进行检定。
4、沸程——GB/T 7534-2004
4.3.3 通风罩和耐热隔板 4.3.4 热源——可调节的煤气灯或电加热器。 4.3.5 冷凝器
丙二醇
—GB 29216-2012
一、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环氧丙烷和水为原料,
直接水合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丙二醇。
结构式
二、检测项目
1、色泽 2、状态 3、主含量 4、沸程 5、相对密度 6、水分 7、酸度 8、灼烧残渣 9、铅(以Pb计)
1、色泽/2、状态
项目
色泽 状态
要求
无色 透明、无沉淀物和 悬浮物的粘稠液体
5、相对密度——GB/T 4472-2011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适用情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适用情形

《食品平安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的适用情形之

樊仲川亿创作

《食品平安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平安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是指,不规范标注行为对食品平安无影响,实践中未发现因食用该产品导致的不良反应,当事人无主观故意,不会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具体情形包含但不限于:

1.标签文字使用中出现错别字,但该错别字不发生错误理解,例如:“营养成分”被标注为“营养成份”。

2.标签文字使用繁体字,但该繁体字不发生错误理解,例如“蛋白质”被标注为“蛋白貭”。

3.标签符号使用不规范,但该不规范符号不发生错误理解,例如:《食品平安国家尺度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被标注为“GB7718'/2011”。

4.标签营养成分表数值符合检验尺度,但数值标注时修约间隔不规范,例如: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标注“”,依照《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规定,能量、蛋白质、饱和脂肪酸、钠的修约间隔分别为1、0.1、0.1、1,该标注不符合规定(应标注为:能量935千焦、蛋白质4.1克、饱和脂肪酸14.0克、钠35毫克)。

5.标签营养成分表标示单位不规范,但是不规范标注不会发生错误理解,例如: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中“能量”的标示单位为“KJ”,不符合尺度的“千焦(kJ)标注规定。

6、标签上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为“见包装某部位”,但未能准确标注在某部位的,例如: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注“生产日期见产品包装底部”,但实际标注在产品包装顶部。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回复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回复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答: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需遵循以下原则:

1. 食品添加剂应在规定的食品范围内添加,不允许超范围和超量使用。例如,亚硝酸盐作为护色剂和防腐剂,仅允许在肉制品加工生产中使用,且添加量不得超过0.15g/kg,并规定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不超过30~70mg/kg。

2. 某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特定的限制。例如,丙二醇在生湿面制品、糕点及调制奶中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禁止用于纯牛奶。纯牛奶中如果检出丙二醇,则视为超范围使用。同样,香兰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允许在2段婴幼儿奶粉中添加,但在0-6月龄1段婴幼儿奶粉中检出香兰素则视为超范围使用。

总的来说,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丙二醇脂肪酸酯。

产品为清澈液体或白色至黄白色珠状、片剂或固体。为丙二醇单酯和双酯混合物。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其他氯化烃类。

2 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水。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本试验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酸值的测定

A.2.1 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约5g 试样(除非有特殊要求),置于一500mL 锥形烧瓶中,加入75mL~100mL 中性热乙醇(在加热后的乙醇中加入酚酞试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使试样溶解。加入0.5 mL 酚酞试液,边振摇,边用0.5 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溶液呈粉红色,并维持30s 不褪色为终点。

A.2.2 结果计算

酸值X 1按式(A.1)计算:

W

c V X ⨯⨯=1.561……………………………(A.1) 式中:

X 1——酸值,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

V ——滴定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W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A.3 皂质(以硬脂酸钾计)的测定

A.3.1 分析步骤

取样量5g 。事先准备一由等体积苯和甲醇组成的混合溶剂,加入溴酚蓝试液,用0.5 mol/L 盐酸标准溶液中和,或使用中和后的丙酮作为溶剂。准确称取适量试样,将其溶解于100mL 中和后的溶剂中,用0.5 mol/L 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呈黄色即为滴定终点。

A.3.2 结果计算

皂质X 2按式(A.2)计算:

W

e c V X ⨯⨯=2………………………………(A.2) 式中:

X 2——皂质,%;

V ——滴定时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e ——质量规格中规定的当量因子,此为31.0;

W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

A.4 总单酯含量的测定

A.4.1 分析步骤

称取25g 试样,置于一5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250 mL 乙醇和7.5g 氢氧化钾,混匀。在烧瓶上接上一个冷凝器,将混合物回流1~2h ,然后将混合物转移至一800 mL 烧杯中,用约100 mL 水冲洗烧瓶后都移入烧杯中。在蒸气浴上加热使乙醇挥发,偶尔添加水补充挥发掉的乙醇体积,加热至检测不到乙醇为止。用热水调整混合物的最后体积为250 mL 。用1:2硫酸溶液中和此皂化溶液,添加超过10%的量,边加热边搅拌,直至脂肪层分离。用分离的脂肪层作为试样液。

测定试样液中的酸值(AV )。

A.4.2 结果计算

单酯的平均分子量(MW )按式(A.3)计算:

()02.1810.7656109-+=AV MW ……………………(A.3)

游离丙二醇的羟基当量(F )按式(A.4)计算:

05.1.561G MW =……………………(A.4)

式中:

G ——上述游离丙二醇试验中测定的游离丙二醇含量。

试样中总单酯的含量X 3按式(A.5)计算:

()[]561MW F H MW ⨯-=……………………(A.5)

式中:

H ——上述羟值试验中测定的羟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