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账户分类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来源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本文就我国近阶段消费方面出现的一些情况,利用1986年至2002年的相关数据,在绝对收入假说的经济理论基础上,并考虑到物价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消费支出的收入—物价模型。
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水平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指数收入分配差距一、问题的提出: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环节,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国家一系列决策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既源于消费,又回归到消费。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不断深入,消费在全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更显重要。
本文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的影响因素,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考虑了物价因素,并对此提出一些优化消费结构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国外关于消费的主要理论:(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其主要观点是:在消费与收入的关系中,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其收入的绝对水平。
可简单地用C=C o+a.Y D 表示。
其中,C 是消费, C o >0 是一个常数,0<a<1 为边际消费倾向(MPC),Y D即期可支配收入。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a 是递减的,收入Y D 越高,则a 值越小。
(2)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杜森贝利建立了消费的“示范性”和“不可逆性”。
示范性是消费者受周围人消费行为的影响,如果周围人的消费水平较高,某人的收入水平较低,也企图接近周围人的消费水平。
于是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其数学模型为:Ct=c+α0Yt+α 1 Y0+εt消费的“不可逆性”是指个人的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的影响,而且还受过去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某人在过去的高收入下形成了某种消费水平,虽然现在收入减少了,但是还想维持这种消费水平不让他下降,其不可逆模型为:Ct=c+α0Yt+α1Y2+εt其中Y2为过去的最高收入,Y0 为周围人群或团体的平均收入(3)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设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即他一生中可得到的收入的平均值。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一、引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在生活、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关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二、消费结构细分析2·1 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的基础,包括日常食品和各种食品饮料。
通过分析食品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饮食习惯、消费品质以及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2·2 住房消费住房消费是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消费可包括购房、租房、装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通过分析住房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不同住房形式的需求以及对住房质量和社区环境的关注程度。
2·3 交通通信消费交通通信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交通出行和通信设备、服务方面的支出。
交通消费主要包括公共交通费用、私家车相关支出等。
通信消费主要包括方式费、宽带费等。
通过分析交通通信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出行方式、通信设备使用情况、对交通和通信服务的需求程度。
2·4 教育消费教育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支出,包括学费、教育培训费用等。
通过分析教育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教育的投资意愿和倾向,以及对不同教育阶段和形式的需求程度。
2·5 医疗保健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支出,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保健品费用等。
通过分析医疗保健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医疗服务和保健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
2·6 娱乐消费娱乐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支出,包括电影、旅游、运动、文化活动等。
通过分析娱乐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消费偏好以及对文化体验的重视程度。
三、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城镇居民消费调查问卷:包含用于收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的调查问卷。
2·数据统计表格:包含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表格。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论文报告: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目录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1. 总体情况2. 消费结构组成分析三、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1. 消费者需求特点2. 消费支持与消费延迟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问题1. 个人消费结构问题2. 系统性消费结构问题五、政策建议1. 加强信息公开和政策引导2. 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六、案例分析1. 汽车消费案例分析2. 教育消费案例分析3. 健康保健消费案例分析4. 旅游消费案例分析5. 电子产品消费案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朝着多元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消费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1. 总体情况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发展,从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化的消费结构转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785元,主要消费领域为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
2. 消费结构组成分析(1)衣着消费: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逐年变化不大,占比维持在6%-7%之间。
其中儿童装成为了新的消费增长点,而成年人的服装消费则呈现出稳定和下降态势。
(2)居住消费:占比最高的居住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约为27.1%,并且消费水平逐年提升。
房屋交易和租赁成为主要形式,同时高端豪宅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3)医疗保健消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占比约为6.3%,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对养老和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口腔、美容等领域的医疗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需求。
(4)交通通讯消费:城镇居民的交通通讯消费占比约为11.9%,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和快捷便利的通信方式容易获得大众青睐,数字化的过程让人们更加爱好消费。
城市居民消费行为分析
城市居民消费行为分析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
本文将对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探究其消费动机、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及影响因素等关键问题。
一、消费动机居民的消费动机主要是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
物质需求包括基本生活需求和奢侈品消费需求。
基本生活需求是指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如食品、衣物、住房等;奢侈品消费需求则是指消费者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追求高品质生活,如高档服装、珠宝、汽车等。
精神需求包括文化、娱乐、旅游等方面。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样化。
二、消费水平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与生活质量、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其消费水平也同步快速增长。
广义上的消费水平一般是指人均可支配收入,狭义上则指人均消费支出。
消费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城市居民在生活品质、消费方式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消费方式在消费方式方面,城市居民主要是线下实体店购物和线上电商平台购物两种方式。
线下实体店购物具有直观、体验好等优点,但过程比较耗时,无法保证产品价格竞争力;而线上电商平台购物则方便快捷,丰富多样,产品价格相对更具竞争力。
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移动支付市场的崛起对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影响因素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收入水平、价格、品牌、宣传推广、口碑等因素。
收入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收入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消费者消费意愿、扩大消费规模。
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在价格上的承受能力不同。
品牌则往往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宣传推广和口碑也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宣传推广和口碑好的产品往往更受消费者欢迎。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的不断提⾼,⼈们的消费⽔平也在显著地提⾼。
因此⼈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上。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因素,本⽂通过⽐较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在充分运⽤Excel软件和SPSS软件的前提下。
运⽤描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具体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计量分析(具体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法,⼒求在以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为前提的条件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同时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以期能为各地⽅政府的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引⾔“消费”是⼈类⽣活中的主要且必须的活动,任何⼈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
简⽽⾔之:⼈类的⼀切经济⾏为都是围绕着消费⽽进⾏的。
因为⽣产的⽬的是为了满⾜消费;扩⼤消费市场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企业之间的各类资源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
因⽽,当今社会,每个⼈都在努⼒学习和⼯作以期能够获得更⾼的个⼈收⼊,深究其⽬的也是为了提⾼个⼈的消费⽔平。
所以说“消费”已成为当下最炙⼿可热的经济词汇。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类不断扩⼤的经济需求,⽽各国经济发展是以提⾼整体国民的福利⽔平为⽬的,主要就是提⾼国民当前乃⾄未来的消费⽔平。
所以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前提,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则是提⾼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经济⼿段。
消费结构1(consumption structure)具体是在⼀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例关系。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是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启动内需的中坚力量。
文章在对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整理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两大类因素,即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尽管政府一直将扩大内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我国居民消费对扩大内需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居民需求不足的局面并没有实质性改变。
想方设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促进居民消费升级仍然是目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
在这种情况下,抓住关键,有重点地启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于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其原因在于:第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成为引领我国消费需求的主导力量,且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占社会居民消费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已经由1978 年的37.9%上升到了2009 年的76.2%;第二,由于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且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方式更为丰富多样,因此,积极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与升级是当前启动和扩大内需的必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要真正启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必须深刻理解和剖析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
本文研究基于相关文献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旨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而为拉动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提供一些启发性建议。
二、相关因素1. 宏观视角下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分析。
宏观视角主要基于群体差异、经济制度等宏观层面,考察其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1)收入差距论。
收入差距论认为,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进而导致城镇居民总体消费需求不足。
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1】刘文斌认为,城乡居民之间以及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公,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进而抑制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 2 ]朱国林、范建勇、严燕认为,导致我国总消费需求不振的重要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严重不均;[ 3 ]藏旭恒、张继海的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总消费为负相关关系,应利用收入差距分配政策提高城镇居民最终消费需求;[ 4 ] 娄峰、李雪松利用动态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因素对消费影响的动态变化轨迹,研究发现,一方面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棘轮效应”;另一方面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5 ] 方福前利用1995-2005 年我国城乡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高度相关,且在这11 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相对稳定,此外由于政府总收入与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不断挤占居民所占份额,最终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低迷;[ 6 ]张世伟、郝东阳按照家庭收入由低到高的顺序将城镇居民划分成四个收入群体,并应用带有家庭属性的理想需求系统模型(AlmostIdeal Demand System,AIDS)分析各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认为政府可通过财政政策降低家庭用品和交通通信商品的价格,刺激城镇居民消费;[ 7 ]金晓彤、闫超发现,我国东部与西部省份的城镇居民消费和收入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态势,认为城镇居民收入的区域性差异是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区域性差异增大的重要原因。
城市居民的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研究报告
城市居民的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研究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篇文章通过对城市居民的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的调查和研究,探讨了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一、购物行为1.购买渠道的变化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了解到,城市居民购买商品的渠道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的购物方式(如购物中心、商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更多的人开始选择线上购物和社区便利店购物。
2.购买方式的变化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城市居民的购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人更倾向于使用移动支付,而不是使用现金或刷卡。
同时,购买行为也越来越频繁,人们经常会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社交媒体来进行购物。
二、消费心理1.个性化消费的需求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城市居民普遍追求个性化消费体验。
他们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希望将自己的个性和品味体现在购物中。
此外,他们也更加注重购物过程的感受和体验。
2.社交媒体的影响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城市居民的购物和消费行为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人们更加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购物体验和感受,也更加关注社交媒体上的购物信息和推荐。
三、影响因素1.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城市居民的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与其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收入高和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加注重个性化消费和购物过程的感受。
2.社会文化背景城市居民的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例如,一些城市居民注重国际品牌和潮流时尚,同时也存在注重国货和民族文化的人群。
综上所述,城市居民的购物行为和消费心理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了解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个性化消费和购物体验,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实现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目标。
中国消费结构和消费人群的心理分析
中国消费结构和消费人群的心理分析中国消费结构和消费人群的心理分析中国消费结构和消费人群的心理分析和全世界所有地方的人一样,中国人的消费理念也分层次。
从年龄段考虑,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保守消费型这一部分人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当中。
他们的消费理念以实际生存需要来定,即以少花钱、维持生命为目的。
在保证基本完好物品的前提下,尽量以最少的钱买最多的生活物品。
主要目的是维持生命和适当的娱乐。
而以最大的可能积蓄存款,为子孙的生活与教育存储资金。
二,追求温饱型我们现今的社会里,富翁毕竟是少数。
而80%以上的人群并不在富翁之列。
他们对社会的需求只有两点,那就是生存和温饱。
而生存是第一位的。
只有生存无碍,才谈得上温饱,也只有温饱无碍了,才谈得上享受。
这些在温饱线以上的人群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人群,因此,社会的主要消费对象也是他们。
作为一个有头脑的经济人士,服务的目标应该把他们当作主流消费对象。
其次是在温饱线以下的人群,这一部分人是少数。
这部分人虽少,但他们的目标却很大。
特别是在一些有远见的政府官员的眼里,他们的存在是极具挑战性的。
所以,对于经商者而言,配合政府工作,除了公益活动之外,也是一种商机。
三,前卫消费型能够主导前卫消费的,其实并不一定是那些有钱的富翁。
在很大程度上,主导前卫消费的先锋,是那些16岁到25岁的年轻人。
这些人没有负担,也不承担抚养义务,所以花起钱来出手大方,不计多少,只要心情舒畅,一掷千金也毫不在乎。
他们追求的是潇洒、舒畅和刺激。
这些人虽然只占所有人口的30%左右,经济实力也不充厚,但却主导着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社会的消费方向。
所以,他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群体。
人的一生,大体上可以分为六个时期,即:6岁以下的幼年时期;7岁至15岁的少年时期;16岁到30岁的青年时期;31岁到45岁的壮年时期;46岁到60的中年时期;60岁以上的老年时期。
从消费的角度讲,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消费类型。
6岁以下的幼年群体是被动无忧消费群体。
他们是全新消费一族_我国城市青少年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分析
!"《江苏商论》#$$!%&青少年消费者是指!#’!"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从儿童走向成人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但在生理上呈现出第二个发育高峰,心理上也有较大变化:对未来世界充满美好幻想,追求浪漫时尚;积极追求自我,却对同辈团体有甚高的认同感;已有强烈的成人意识,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并开始用成人的眼光审视社会,模仿成人独立地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因而青少年市场的消费状况与成人市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特别是城市青少年处于优越的文化环境、丰厚的物质生活和川流不息的信息流中,使他们的视野比父辈们更开阔,消费更超前。
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因此,从深层次揭示城市青少年一代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特征,对于商家和制造商们更好地把握青少年消费群体,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引导青少年合理消费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城市青少年消费特征剖析(一)我国城市青少年的消费心理特征我国城市青少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其他消费者群体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费心理日趋成熟。
青少年处于从不成熟阶段向成熟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追求个性,自我意识增强。
学习、生活、交友、购物都不希望被过多的干涉,而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处理。
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购买商品次数的增加,对商品的外观、功能及品牌已有了自己的判断、分析和标准,而且他们在购买的时候有时也会考虑到商品的使用和家庭的购买力,能够意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这说明他们的消费中已减少了盲目的购买行为,消费心理日趋成熟。
#)消费心理可塑性强。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处于认识事物的学习阶段,易于接受新生事物。
在购买商品时,他们不象成年人已经形成固定的观点,因而无论是来自家庭的消费观念还是来自社会的消费风尚都会使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发生变化,表现出极强的可塑性。
*)消费心理的又一典型的特征是注意’史永新*********************************************作为一个具有全新消费理念、独特的消费结构和深厚的消费潜力的城市青少年消费群体,需要我们从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上加以详尽地分析,进而影响、引导、发掘、深化、推动他们的消费。
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
消费市场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1.17.035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李梅摘 要: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
合理的消费水平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统的理论在研究居民消费问题时,忽视了消费者决策时存在的非理性因素,仅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较片面。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居民在消费时,不会有意识的运用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去消费,而是无意识的对收入和支出进行衡量,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本文从非替代性、沉没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方面的效应来阐述心理账户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从而补充完善,较全面的研究居民消费问题。
关键词:心理账户;居民;消费;研究本文索引:李梅.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J].中国商论,2021(17):035-037.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9(a)-035-03消费、投资、净出口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中,消费是一驾慢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弱于投资与净出口。
一直以来,投资与净出口是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1]。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力大幅上升,国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更加重视。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消费是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也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虽然提升居民消费不能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
“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强的作用,成为主导经济发展内生能力[3]。
1 以非理性研究为基础的心理账户理论区别于以理性研究为基础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布伦博格和安多在1954年共同提出来的。
基于心理会计的居民消费研究
基于心理会计的居民消费研究[摘要]在世界经济危机下内需的扩大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运用心理会计理论,对居民消费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历史演变过程的考察,论证了在体制转型过程中居民心理会计账户结构随公共福利和保障水平的下降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并成为制约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
理论同时得到其他经验事实的有力支持。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政策的效果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心理会计;居民;消费不足;政策建议一、问题的提出和文献综述消费、投资、净出口通常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改革开放,实行出口导向的政策,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经济增长主要靠扩大出口推动,这种增长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只有走国内消费需求主导型的增长道路,依赖于最终消费需求的提高才能健康、有效、稳定地拉动经济增长。
已有的对于我国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研究强调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具有特殊性,认为以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我国的消费问题。
龙志和(1994)最早指出,由于不完全消费品市场的存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有别于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准确地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别是研究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出发点。
秉承这一研究思路,余永定、李军(2000)运用以选择理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建立了一套基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宏观消费函数。
研究指出与降息和提高工资相比,使居民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对刺激消费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
叶海云(2000)考虑到转轨经济中消费者对未来信息的难以获得性,提出了一个“短视消费模型”,并认为居民的短视行为与流动性约束是造成我国目前消费疲软的根本原因。
金晓彤、杨晓东(2004)认为西方消费理论以“制度确定”为前提,因而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行为。
他们在对中国体制转轨与居民消费行为的内在相关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制度变迁导致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异。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1:引言在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特点、变化趋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家庭总体消费支出情况分析2.1 年度总消费支出金额2.2 各消费项目占比情况2.3 主要消费项目的变化趋势3:食品消费支出结构分析3.1 主要食品消费项目3.2 食品消费的地域差异3.3 食品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4:居住消费支出结构分析4.1 住房消费支出占比情况4.2 租赁与购买住房的比较4.3 居住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5: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结构分析5.1 交通运输消费支出占比情况5.2 通信设备和服务的消费趋势5.3 新兴消费领域对交通通信消费的影响6: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结构分析6.1 教育支出的占比情况6.2 文化娱乐消费项目的变化趋势6.3 教育文化娱乐消费的社会意义和影响7: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结构分析7.1 医疗保健支出的占比情况7.2 不同地区医疗保健消费的差异7.3 医疗保健消费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8:其他消费支出结构分析8.1 衣着消费支出占比情况8.2 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变化趋势8.3 其他消费项目的特点及影响因素9:经济增长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9.1 经济增长对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9.2 经济结构调整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9.3 城镇化进程对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10:结论根据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相关结论,并对未来可能的变化进行预测和建议。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数据统计表格、图表和相关论文法律名词及注释:- 消费支出:居民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 支出结构:各消费项目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
-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
- 经济结构调整: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 城镇化进程: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回归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回归分析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的回归分析摘要:不同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利用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无法解释,本文尝试将非参数估计理论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来,通过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半参数模型及普通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比拟研究,得出非参数回归模型优于普通的参数回归模型。
关键词:非参数;参数;消费;支出一、背景介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是指城镇居民用所具有的货币支付能力满足消费需要,其中,货币支付能力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还是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问题。
有了收入才有消费,购买力决定于收入水平的上下,影响居民的消费潜能、消费信心、消费欲望。
长期来说,收入决定消费总量的增长,具体点说,消费总量增长与收入的增长是同一个问题。
所以,任何消费函数理论,收入都是决定消费的首要变量。
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消费也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所以,消费理论,这种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一直受到高度关注。
各种不同的消费理论,也演变出了很多种消费函数模型。
这些模型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事先对模型结构进行了参数假定。
近年来,我国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改革,强化了城镇居民消费的流动性约束。
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定因素在经济活动中日益增多,收入很难被理性预期。
总之,居民的消费行为是一个时变的过程,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差异,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不能解释这种时变性。
本文引入非参数估计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非参数回归模型本文选取了1980-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数据,样本容量为32,用参数模型、非参数模型和半参数模型来研究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记为X,消费支出记为Y,在半参数模型中,参数局部为随机生成的标准正态分布的数据。
心理预期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预期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四大消费理论在我国适用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假说更适合作为研究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理论,以此理论为基础,加入心理和预期变量,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进行进一步实证比较。
并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对当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动情况进行解释。
在今后消费政策制定中,应注意关注城镇居民的心理和预期因素,引导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心理和预期因素国民经济的增长源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目前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40%,而在发达国家高达70%。
长期以来,我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外贸顺差的快速扩大也给宏观层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扩大消费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将是未来我国持续发展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背景和思路(一)消费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消费理论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四个最主要的消费理论框架和消费函数形式:一是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人们的当期消费支出(C,下同)是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函数表示形式为C=a bY;二是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Duesenberry)提出相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具有“示范效应”和不可逆性的“棘轮效应”,消费支出受现期收入、过去消费和周围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函数表现形式为C/Y=(1-a0)a1*Y/Y,其中,Y是现期收入,Y是从前的高峰收入;三是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他认为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由暂时收入决定,函数表现形式为C=a hYp cYt,其中Yp是持久收入,Yt是暂时收入;四是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和布伦伯格(R.Brumberg)等人共同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总是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居民的当期消费支出Ct与其未来收入的现值PVT有关,其函数表现形式为:CTk*PV(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消费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收入、消费支出、物价、贫富差异、地区和行业等因素人手,以上述四个理论为依托,对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
完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指的是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
消费结构反映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对于制定有效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下面将从食品消费、居住消费、交通消费、教育消费、娱乐消费和医疗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食品消费。
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最基本的消费需求,也是城镇居民日常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食品的品质和口味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级食品、绿色有机食品等逐渐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城镇居民的快节奏生活和外出就餐的机会增多,外卖、外出用餐等消费方式逐渐普及。
总体而言,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趋势。
其次是居住消费。
居住消费是城镇居民最为重要的消费之一、由于城镇居民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单身人口增多,对住房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购房、租房、装修、物业、家具等都是居住消费的重要内容。
此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居住消费明显呈现出中高端住房、精装修、私人定制等趋势。
第三是交通消费。
交通消费是城镇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城镇居民通勤、出行、旅行等需要消耗大量的交通费用。
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购买私家车、使用网约车、地铁乘坐、公共自行车等成为城镇居民交通消费的主要方式。
第四是教育消费。
教育是家庭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教育观念的变化,城镇居民对于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
除了传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外,高等教育、留学、辅导班、培训机构等教育消费也逐渐增加。
第五是娱乐消费。
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娱乐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娱乐消费包括电影、音乐、旅游、影视剧、体育赛事等方面。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线上娱乐消费也逐渐增长,如在线游戏、电子竞技等。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一:引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是研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始发生变化。
本文将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以期为、企业和学术界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背景分析1. 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转移就业集中在城镇地区;2.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放缓;3.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三: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分析1. 食品消费需求a. 主要食品消费需求:米面、肉类、蔬菜、水果等;b. 高端食品消费需求:进口食品、有机食品等。
2. 住房消费需求a. 房屋购买需求;b. 装修和家具需求。
3. 交通消费需求a. 车辆购买需求;b. 公共交通需求。
4. 教育消费需求a. 学前教育需求;b. 中小学教育需求;c. 高等教育需求。
5. 医疗消费需求a. 医疗保健需求;b. 药品消费需求;c. 医疗器械需求。
6. 娱乐文化消费需求a. 电影、音乐、书籍等文化产品需求;b. 旅游和度假需求。
四:消费意识和行为分析1. 消费观念的变化;2. 购买决策的影响因素;3. 购买渠道的选择。
五:消费需求对市场和政策的影响1.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2. 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3. 市场竞争和企业战略调整。
六: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相关统计数据;2. 市场调研报告和分析。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2.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范商品房销售行为的法规;3.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监督管理医疗器械的法规;4. 旅游法:规定旅游经营和旅游者权益保护的法律。
spss课程论文: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在国家连续出台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改革措施和实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强劲增长,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结构不合理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
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趋势分析,通过“spss数据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比较研究,总结出了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关键词:消费结构;消费趋势;方差分析;残差分析;因子分析一、主要运用方法:1.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就是将总变异剖分为各个变异来源的相应部分,从而发现各变异原因在总变异中相对重要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其中,扣除了各种试验原因所引起的变异后的剩余变异提供了试验误差的无偏估计,作为假设测验的依据。
2.回归模型——残差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处理变量的统计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是: 虽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没有严格的、确定性的函数关系, 但可以设法找出最能代表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
多元回归分析是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方法。
3.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处理多变量数据的一种统计方法,它可以揭示多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从众多的可观测得变量中概括和综合出少数几个因子,较少的因子变量来最大程度地概括和解释原有的观测信息,从而建立起简洁的概念系统,揭示出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横向分析:页脚内容11.食品消费支出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恩格尔定律的表述一致。
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分别为47.43%和28.02%,相差将近20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 论文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设计题目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姓名陈雨薇黄丽学号 11001020104 11001020110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重点正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讲求良好的质量问题,这也是一个国家消费观念的改变。
有了量得供不应求,才能有心去追求质的高低,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的突飞猛进。
从基本生活消费品向新型消费领域转变,这种消费结构的改变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以2004年~2009年这六年的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类别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因子分析影响因素引言随着新中国的逐渐壮大,我们已经不是需要勒紧裤腰带的时代了,已步入小康社会的我们,正向着发达国家慢慢逼近。
人们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消费模式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对物质的追求已更多的变为在精神上的追求,享受质量的发展而不仅仅局限数量的多少。
所以居民消费作为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体现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强大程度。
优化消费结构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拉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正文一、居民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包括购买商品支出以及享受文化服务和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支出。
不包括各种非消费性的支出。
居民消费支出指常住居民在核算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
它包括四方面内容:(1)居民用货币直接购买的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货物,包括本期不能全部消费完的耐用消费品,如家具、家用电器等,也按购买全价计入本期消费中。
(2)居民用货币直接购买的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服务的支出,如房租、交通、洗理、教育、医疗保健、文化、日用品修理,家庭保姆等项支出。
(3)居民以实物工资形式获得的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货物和服务,包括免费或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得的货物和服务。
对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分析
对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分析一、消费倾向的背景和概述二、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状况三、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因素四、当前居民消费趋势五、建议和展望消费倾向的背景和概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升,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额占 GDP 的比重逐年攀升,从2011年的35%增长到2019年的消费额占比达到54.5%。
这一趋势反映出我国逐渐成为一个消费市场强国,居民消费则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居民消费结构及消费状况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向服务型转变,但消费主体仍以实物商品为主。
在居民消费中,成品类消费占比最高,达到40.2%,其次是居住类、交通类和餐饮类。
此外,在消费方式上,专业服务和旅游消费成为现代居民消费增量的主要领域。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消费额最高,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消费增长率更快。
影响居民消费倾向的因素居民消费倾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等。
其中,就业状况对消费倾向的影响最为显著。
就业率高的地区,居民消费能力相对较强;相反,就业压力大的地区,消费倾向存在一定下降趋势。
此外,宏观经济周期、金融政策、收入水平、人们的心理预期等也对居民消费倾向产生影响。
当前居民消费趋势当前,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居民消费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和品质化的趋势。
智慧化、健康化、环保化成为消费新趋势,人们在消费中注重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
此外,未来消费市场的增长也将主要来源于老龄化、城镇化和中产阶级的快速扩大。
建议和展望在当前形势下,促进居民消费,提高消费水平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我建议政府大力推进消费引导政策,积极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优化消费环境和消费服务质量。
另外,通过深入调研、利用大数据等手段,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为消费市场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案例分析1. 美容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容、个人护理等服务逐渐成为刚需之一。
当前,美容服务行业在我国发展迅猛,涵盖了美容美发、SPA等多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际消费倾向最大 , 接 近于 1 ; 现期资 产次之 ; 未来 收入账户最 小, 接 近于 0 。与生命周期持 久收入假说 的函数模型不 同的
是, 行为 生命周 期理 论在 分析 消费者 行为 时强 调 的是 心理 方面 的因素 , 而这些 心理 因素恰 恰是 被传 统 的经济分 析所
心理账 户 的基 本特征 与运算规则 也用 于解 释和应 用于各种
性。 根据收入来源不同提出了钱 的不 完全 可替代性 即心理账
户 的概 念 。
基 于心 理 账户 概念 国 内外 学 者进 行 了 众多 的 拓 展研
因素的情况下 , 行为生命周期理论的消费模型可描述成 c = I ;
F ; A) ; 并有 1
al
究 。行 为经 济学 的 主要 代 表人 物美 国芝加 哥 大学 教 授萨
成就之一是提 出了心理账户概念( me n t a l a c c o u n t i n g ) 。 传统的 经济学 认为钱是 同质 的, 不论钱 的来 源如何 , 它 的消费倾 向
示 了这样一个道 理 : 人们一般赋予确定性 的事 物以更大的权
重, 理论上相 较现期非 财产 收入 和现期 资产而言 , 预期 收入
勒( R i c h a r d H. T h a l e r ) 和圣 ・ 克拉拉 大学教授谢弗润 ( H e r s h M.
>
OA
>
Or
一0 , 其 中现期 收入账户 的边
S h e f r i n ) 等人 ( 1 9 8 8 ) 将卡 尼曼 的预 期理论 ( p r o s p e c t t h e o r y ) 应
摘
要: 将 当期城 镇居 民消费作为 因变量, 通过构建基础心理收入 来源账 户消 费模型 , 结构上将 自变量划分为现
期城 镇( 非财产性 ) 总收入 、 现期资产和预期收入 三个因素, 分析其分别对居 民消费的影响效应 。 利用2 05 -2 01 2年我 国3 1 个省 市的 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 实证分析 , 实证结果显示 : 现期 收入影响 当期 消费最为显著; 而现期资产对 当期消费有较 小的影响 ; 居 民的预期收入对 当期消费影响微 弱。
一
现实生 活中的许 多新 消费经济 现象 , 众所 周知 , 生命 周期 假
说和持 久收入假说 是凯恩 斯 以后消 费 函数理论 最重要 的发 展, 但 他们 的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理性人 的假设 之上的。而实
际上 , 人并 不是完全理性 的, 而是有限理性的 , 经济学家们通
、
理论 分析 及模 型 的设定
关键 词 : 城镇居 民消费; 有限理性 ; 心理账户 ; 阿莱悖论 中图分类号 : F 1 2 6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2 9 1 X ( 2 0 1 5 ) 0 9 — 0 0 0 5 — 0 3
引 言及相 关 文献综 述
经济学界对消费经济 问题方 面的研 究由来 已久 , 特别 是
2 0 1 5 年第 9期
经济研究导刊
EC0NOM I C RES EARCH GUI DE
No . 9, 2 01 5
总第 2 6 3 期
S e r i a l No . 2 6 3
基于心 理账户 分类的 我国 城镇居民 消费来 源分析
戴志洋 , 杨帅 羽
( 湖南师范大学 , 长沙 4 1 0 0 0 6 )
的不确定性更大 , 因而其 消费倾 向更低 。 ( 一) 消费倾 向与现期非财产收入 , 现期资产和预期收入 从理论分析 而言 , 人们 的消费行 为与资产所属的账户及 其 中的货币价值 量有着 紧密的联 系 , 这 表明 , 在不考 虑其他
是相 同的。 但萨勒认为钱并 不具备传统经济学所认可 的同质
Mi l k m a n &B e s h e a r s , 2 0 0 9 ) 、 计划消费( S h a f i r & T h a l e r , 2 0 0 6 ) 、 价 格感知 ( 李爱梅 、 凌文轮 、 刘丽虹 , 2 0 0 8 ; P h i l i p , K e v i n , &D a r r e n ,
投资与 消费决 策行 为 , 如股票 投资 ( A r k e s , H i r s h l e i f e r , J i a n g ,
用 于人 们的 消费行 为分 析 , 提 出了行 为生 命周 期理 论 。在 金 融 理论 领域 S h e f r i n& 和 Me i r 提 出 了行 为 资 产 组 合 理 论( b e h a v i o r a l p o r t f o l i c he t o r y , B  ̄) ( 2 00 ) 。与之相对应 的是 ,
在行为经济家眼 中, 个体行为既包含 了理性的成分 , 也包
含着非理性的成分。 有 限理性可 以看作是在处于这两点之间
过对 新古典 消 费理论 的基 本假设 和理 论范 式 的改进 , 在研
究消费行为决策 的判 断和选择方面 , 提出 了一系列新的消费
理论 , 形成 了行为消费理论 的基础下 的人拿 自己手 中的钱进行 何种消 费是一种 决策 , 而拿手 中何种来 源的钱进行 消费也是
一
种反 向决 策。普遍 而言 , 行为经济 学中著名 的阿莱悖 论揭
勒( R i c h a r d H. T h l a e r ) 便是其 中的代表人物 , 其最令 人瞩 目的
1 9 9 9 ) 和网络再 购买意 向的研究( 周谨 , 2 0 0 9 ) 值得关 注的是 , 心理账 户的认知标 签是人们 根据财 富来源对心理 账户进行
新古典消费理论已经形成了比较 完备 的理论系统 。 但随着经 济模式的不断转变和演化 , 传统 的新古典 消费理论 无法解释
分类管理的认知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