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框架-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分析
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分析与设计实践
郭利然 林 ,
( . 州市 电力 局 , 1 杭 浙江 杭州
晨 沈捷攀 。 ,
济南 201; 5 04
杭 州 3 0 2 ) 0 7 1
30 2 ;. 10 72山东工 艺美术 学 院建筑 与 景观设 计学 院 , 山东
面 自 下 向 上 分 别 为 90 m ×15 rm、9 0 3 0 m、 0r a 40 a 0mm x15 m 80 m ×l0 mm、5 m ×10 m 8 0 5r a 20 80 m 0 0 m、5 mm×8 0 5 mm,框 架 边
柱 截 面 自下 向上 分 别 为 9 0 ×90 m、0 m × 0 r 5mm 0 m 9 0 m 9 0 m、 a
易产生鞭梢效应 , 引起 内收部位 竖向构件的弯矩和剪力产生较
1 工 程概 况
某 大型办公建筑 . 平面见 图 1 由于平 面狭长且 带有转 其 ,
角, 因此 通 过 抗 震 缝 切 分 为 A、 C3 单 塔 , 成 3个 较 规 则 B、 个 形
大 的突变 , 最先进 入破坏 阶段 , 进而吸收更多的地震能量 , 如果
①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 , 以减小扭转效应对结构 的不利影 响, 弱化核心简。根据单塔计算取 消了部分 X向及 Y向核心筒 剪力墙 , 控制 x和 Y向墙体厚度 为下 部 3 0 5 mm、 上部 2 0 5mm, 并在核心简偏置 的另一侧增加一道 4 0 m剪力墙 。同时将边 0m 梁的高度增加至 80 m, 0 r X向在不影 响建筑外立面效果 的前提 a 下, 增设 3 0 m宽 、0 0 m长 的剪力墙 , 5m 20m 以达到加强外 围构件 的抗侧刚度 , 从而达到减小结构扭转效应 的目的。 ②设计 中将收进部位 的楼层设定为薄弱层 , 地震剪力放大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探讨【摘要】框架- 剪力墙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起到了很好的互补的作用,对于抗震要求较高的地区是一种非常合适的结构形式。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与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本文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u45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震结构体系。
它兼顾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充分发挥了框架布置灵活,延性较好而剪力墙抗侧力强的特点。
根据多级设防原则的要求,在强震作用下,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必然进入弹塑性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刚度退化在结构内部产生明显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结构的受力及变形与弹性阶段有很大的区别。
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刚度特征值是一个与框架和剪力墙的刚度比有关的参数对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有重大影响。
震害分析与模型实验均表明,刚度退化系数、层间位移转角是两个较好的性能参数,它们能够较为理想地描述和评价框架一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性能。
一、框架- 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一)计算模型选取在工程设计中,通常根据连梁截面尺寸的大小,选用图1( a)所示的铰接计算模型或选用图1( b)所示的刚接计算模型。
他们的相同之处是总剪力墙与总框架通过连杆传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之处是在铰接计算模型中,将连杆切开后,连杆中只有轴向力; 在刚接计算模型中,连杆对总剪力墙的弯曲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将连杆切开后,连杆中除有轴向力外还有剪力和弯矩。
(二)内力分部特征当剪力墙与框架在同一个建筑物中同时存在时,由于楼板在其平面刚度无穷大,两者的最终变形必须协调。
因此,两者都有企图阻止对方发生自由变形的趋势,这就必然在两者之间发生力的重分布如图2( a)所示。
在结构的顶部,框架在单独受力时侧移曲线的转角较小,而剪力墙在单独受力时侧移曲线的转角较大,但在其顶部却明显受到了框架的“扶持”。
某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分析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3)4-0052-04DOI:10.16330/ki.1007-7359.2023.4.020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与永丰路交叉口,塔楼建筑物地下4层,地上40层,房屋高度135.10m ,属于超A 级高度高层建筑。
本工程1-6层为商用,8-23层、25-40层为住宅,7层、24层为避难层。
结构底部为商用,需大空间满足其使用要求,故在设计时采用转换结构来满足其功能和使用要求[1]。
工程主体结构体系选用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转换层设置在第7层楼面。
本文针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高位转换进行抗震性能分析。
2结构设计2.1结构设计基本参数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依据《市城建委关于提高武汉市主城区部分新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的通知》(武城建规〔2016〕5号文)[2]第二条第1款,标高35.80m (7层楼面结构标高)以下为重点设防类,标高35.80m (7层楼面结构标高)以上为标准设防类。
主体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 ,场地类别取Ⅲ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 ,地面粗糙度取C 类,基本风压取0.35kN/m 2,风荷载体型系数为1.40。
2.2结构体系和布置塔楼平面尺寸为35.60m×18.00m ,1层层高为7.45m ,2~5层层高为5.60m ,7层层高为3.50m ,8层以上层高均为2.90m ,转换层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图1转换层平面布置图(单位:mm )根据建筑功能需求,既要满足底层商业大空间的使用需求,又要保证上层住宅的舒适性,本工程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转换层设置在第7层楼面,转换柱采用钢骨混凝土柱,转换梁采用钢骨混凝土梁,转换层以上采用剪力墙结构。
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第7层(转换层)楼板厚度不小于250mm ,相邻上下楼层楼板厚度不小于150mm 。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地震荷载 与剪力墙刚度成正 比关系,即地震荷载随剪力墙刚度的增大 而增大 , 随剪力墙刚度的减小而减小, 剪 力墙 刚度 越大, 吸收的地震荷载也 越大。但如果剪力墙的布置过少, 则其刚度会相应的减少 , 房屋的变形增大 , 层 间位移角不满足规范要求, 不能抵抗地震荷载 ; 反之, 如果剪力墙布置的过 多, 则其刚度会相应的很大, 房屋 的 自 振周期减小 , 引起 了 地震荷载 的增大 , 而且所耗的材料也会增大 , 施工工期也会加长, 同时限制了建筑 空间的有 效 使用 。所 以, 我们要研究 的主要任务是怎样合理选取剪力墙的刚度 , 选取 一 个合适 的剪力墙刚度不仅减小了地震荷载 ,而且又满足 了房屋的使用和变
2 .2 剪力墙合理数量的确定 根据参考文献 [ 1 】 中有关公式, 可以大致算 出剪力墙 的用量。 但实际设计 过程中, 多数工程师更倾向于先参考以往类似布局及房屋高度 的工程 , 根据 实际工程情况 , 在征得建筑师 的同意并在其密切配合下, 利用方便 的计算程 序, 经 过多次试算, 最终确定剪力墙 的布置数量 。另一方面, 剪力墙数量 的合 理与其布置的位置密切相关。 三、 剪力墙位置的合理设置 偷 层建筑 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规定 : 框架. 剪力墙结构可采用 下列 形式 : 1 框架与剪力墙 ( 单片墙、 联肢墙或较小井筒) 分开布置 ; 2 在框架结构的若干跨 内嵌入剪力墙 ( 带边框剪力墙) : 3 在单片抗侧力结构 内连续分别布置框架和剪力墙: 4上述两种或三种形式的混合 。 对于框架. 剪力墙 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 l 剪力墙宜均匀布置在建筑物 的周边附近、 楼梯间 、 电梯间、 平面形状变 化及恒载较大的部位, 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2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 宜在凸出部分的端部附近布置剪力墙 ; 3纵、 横剪力墙宜组成U眵 、 T 形和f 形等型式 ; 4单片剪 力墙 底部承担 的水平剪 力不宜超 过结构底 部总水平 剪力 的
【结构设计】钢结构、剪力墙、框架、砖混四种结构类型抗震性能PK
四种结构类型抗震性能PK钢结构抗震级别★★★★★特点:钢结构是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
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同时,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和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应用:一般的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或者跨度较大的建筑通常应用钢结构。
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
剪力墙结构抗震级别★★★★特点:剪力墙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剪力墙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应用:在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中被大量运用。
框架结构抗震级别★★★特点: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
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所以可由各种轻质材料制成。
在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力性能。
这种结构的住房有很好的抗震性。
应用: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建筑都是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抗震级别★★特点: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应用于楼板、过梁、楼梯、阳台等。
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主要应用于多层住宅(24米以内,10层以下),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三者相对弱一些。
应用:砖混结构一般应用在多层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筑,但由于砖混结构的房屋格局死板,墙面不能改动,加之近些年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少应用砖混结构,目前,我国只有城郊的一些建筑中还采用砖混结构。
【结构设计】超全面的结构设计(框架、剪力墙)经验总结(收藏)
超全面的结构设计(框架、剪力墙)经验总结(收藏)问题一:关于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需要提高一级采用的疑问问题描述:《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2中第3条提到“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本规程表4.8.0规定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但是我翻遍了《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没有提到关于短肢剪力墙需要提高抗震等级的条文?是不是新规范取消了这条规定?同事也说送审的短肢剪力墙计算数据中没有提高抗震等级送审回复也没要求改.解答:条文说明7.2.2“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不再提高,但在第2款中降低了轴压比限值”这个跟老版的高规不同.问题二:设计上剪力墙连梁是否与有梁板的梁表示在一起解答:连梁的定义连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墙肢与框架柱的梁.连梁具有一般跨度较小(通常跨高比小于5)、截面大,且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连梁、次梁、框架梁的区分通常情况框架梁是框架结构中柱与柱之间的梁;次梁就是指两端搭在框架梁上的梁;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墙与墙之间的梁,框架梁是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构件;连梁是以剪切变形为主的构件.框架梁是由柱子支撑梁来承重的构件,上部荷载直接由梁承重,再由梁将荷载传达到柱子上;连梁是将荷载由连梁传递至墙体.从外形上来说,一般框架梁的跨高比大于5;而连梁的跨高比小于5.问题三:剪力墙钢筋是否要求抗震,能否结合相关规范说一下?解答:剪力墙结构是有抗震等级区别的,但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从GB50011-2001到更新了的GB50011-2010上,从来没有条文规定剪力墙的钢筋必须满足代E字的钢筋指标(关于“屈屈比”、“屈强比”、“最大拉力下伸长率”).楼主若查GB50011-2010不方便,先传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2.2条(强条)的图片,仔细琢磨.问题四:为了保证剪力墙结构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谈谈有哪些有关概念设计?解答: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第3章基本规定3.9结构材料3.10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第4章场地与地基、第6章之抗震墙基本抗震构造措施章节......等等,无处不贯穿抗震概念设计思想,基本上贯穿全本规范文字,这个答题框容纳不下全部内容.地震破坏力是仅次于宇宙力量的大自然力量,人类无法与之抗衡,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预防它、消耗它、避免它、延缓它、减少它的损害等等的一部分,用来源于震害调查所吸取的教训,得出综合的概念,用这种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抗震设计、施工.问题五:非抗震设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是否要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案例篇)问题描述:在下在做一栋92米的带转换高层住宅,底部两层为商业裙房,上部26层住宅,转换层为裙房屋面(即转换层为第2层).项目所在地为非抗震地区,不考虑抗震,请问其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其相邻上一层是否要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啊?还有,这种非抗震的高层建筑剪力墙轴压比限值该如何取?解答:请见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6条里你自己看;7.2.1-4非抗震设计时bw不应小于160mm;7.2.14条......应按第7.2.16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7.2.16-5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墙肢端部应配置不少于4Φ12的纵向钢筋,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7.2.25剪力墙结构连梁中,非抗震设计时,应.....; 7.1.6......非抗震设计时暗柱、扶壁柱的纵筋配筋率≧0.5%;规范没有要求轴压比,也没有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总之7.1及7.2节里还有非抗震设计的要求内容,届于你的房屋高92m接近超高,也不知属A级、B级高度,建议你比照四级抗震结构构造为好.问题六:剪力墙二级抗震的钢筋要求?问题描述:图纸说明中抗震等级为剪力墙二级,在材料说明里:剪力墙端柱及楼梯板中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1.25;且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但是混凝土结构验收规范里提到: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就是那三条》.问题:图纸里我到底什么地方应该用到抗震钢筋?可不可以跟设计院沟通,除了筏板和挡土墙其余部位全部为抗震钢筋(即带E),因为已经进场了.或者有其他什么具体要求?解答:楼主叙述的对抗震钢筋力学指标要求的规定,见于GB50204-2011(2011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2.2条(强条).该条已清楚规定其适用范围是: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并未包括剪力墙的钢筋(除连梁的十字斜撑外).筏板和挡土墙、次梁、板、基础等构件,没有抗震构造措施,这是抗震设计规范里的内容.这些本来可以不必要跟设计院沟通,但是,楼主题述“图纸在材料说明里”说了要‘抗震钢筋’,也不知是否是工程性质太重要,划为了特殊设防类别,还是设计人没有把规范吃透?假如您是施工单位,因为已按图纸做的预算,完全采购抗震钢筋相安无事,省去现场材质管理的麻烦,不会发生混用的过失.抗震、非抗震钢筋外观一样,工人容易忽视而混用.问题七:图集11G101-1第74页,75页,剪力墙梁箍筋开口都是向下,感觉是图集又错了解答:参照(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第3册第33页)对封闭箍筋弯钩位置的要求,认为图集出错是吻合的!①第一张截图确实不是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是《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第3册中对封闭箍筋弯钩位置的要求.他的要求:当梁顶部或底部均无现浇板时(理解上部是墙或预制板的普通梁L),弯钩位置设置于梁顶部.理解为LL、AL、BKL不包括在内.对于图集08G101-11规定梁箍筋开口朝上怎么解释?”回答请见下面的附图:问题八:请问剪力墙被开洞影响到的是不是只是房子的抗震性,修复剪力墙时用的混凝土标号为什么要比原材料高一号?解答:是刚性结构强度.剪力墙内有大量的钢筋受力与荷载都是计算好的,如果在做好的墙上开洞,无异于在完好的纸板上开洞,纸板强度就不足了.修复时因为原结构的混凝土以破坏必须用高一标号的修复,相当于给加强一样.简单说就是补强,肯定用料要好一些.最全的(框架、剪力墙、钢结构)结构设计要点N条——框架结构设计12个要点分析1.结构设计说明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2.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尽量采用宽板,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配双向φ6@250,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为PM?.T.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如坡、平屋顶、橱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向双排配筋.(3).关于过梁布置及轻隔墙.现在框架填充墙一般为轻墙,过梁一般不采用预制混凝土过梁,而是现浇梁带.应注明采用的轻墙的做法及图集,如北京地区的京94SJ19,并注明过梁的补充筋.当过梁与柱或构造柱相接时,柱应甩筋,过梁现浇.不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做围护墙,装修难做并不能用在厕所处.(4).雨蓬、阳台、挑檐布置和其剖面详图.注意:雨棚和阳台的竖板现浇时,最小厚度应为80,否则难以施工.竖筋应放在板中部.当做双排筋时,高度<900,最小板厚100;高度>900时,最小板厚120.阳台的竖板应尽量现浇,预制挡板的相交处极易裂缝.雨棚和阳台上有斜的装饰板时,板的钢筋放斜板的上面,并通过水平挑板的下部锚入墙体圈梁(即挑板双层布筋).两侧的封板可采用泰柏板封堵,钢筋与泰柏板的钢丝焊接,不必采用混凝土结构.挑板挑出长度大于2米时宜配置板下构造筋,较长外露挑板(包括竖板)宜配温度筋.挑板内跨板上筋长度应大于等于挑板出挑长度,尤其是挑板端部有集中荷载时.内挑板端部宜加小竖沿,防止清扫时灰尘落下.当顶层阳台的雨搭为无组织排水时,雨搭出挑长度应大于其下阳台出挑长度100,顶层阳台必须设雨搭.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大间距钢筋,给工人以下脚的地方,防止踩弯.挑板内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距,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挑板端部板上筋通常兜一圈向上,但当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时是难以施工的,应另加筋.(5).楼梯布置.采用X型斜线表示楼梯间,并注明楼梯间另详.尽量用板式楼梯,方便设计及施工,也较美观.(6).板顶标高.可在图名下说明大多数的板厚及板顶标高,厨厕及其它特殊处在其房间上另外标明.(7).梁布置及其编号,应按层编号,如L-1-XX,1指1层,XX为梁的编号.柱布置及编号.(8).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距,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筑.未浇筑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洞边加暗梁.(9).屋面上人孔、通气孔位置及详图.(10).在平面图上不能表达清楚的细节要加剖面,可在建筑墙体剖面做法的基础上,对应画结构详图.3.基础平面图及详图:(1).在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2).当基础下有防空洞或枯井等时,可做一大厚板将其跨过.(3).混凝土基础下应做垫层.当有防水层时,应考虑防水层厚度.(4).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可在筏板区格中间挖空垫聚苯来调整高低层的不均匀沉降.(5).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7).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8).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柱做成柱下条基.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板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9).采用独立柱基时,独立基础受弯配筋不必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基础非常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独立基础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结构.面积不大的独立基础宜采用锥型基础,方便施工.(10).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11).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12).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13).基础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14).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15).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基础布置和基础详图.生成的基础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基础详图名为JCXT?.T.(16).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异较大,本末倒置.请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各地方的地基基础规程.4.暖沟图及基础留洞图:(1).沟盖板在遇到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3).洞口大于400时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4).基础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基础留洞有可能比基础还低,此时基础应局部降低.(5).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区.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的特殊要求设计.(6).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维修时偏小.5.楼梯详图:(1).应注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够(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0m),以免碰头,尤其是建筑入口处.楼梯平台净宽不得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应小于1.2m.(2).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2m,以免易摔跤(3).两倍的踏步高度加踏步宽度约等于600.幼儿园楼梯踏步宜120高.(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注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衔接.(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相同;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且不得过大.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何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并应与梯段板的配筋相应.梯段板板厚一般取1/25~1/30跨度. (7).注意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5米时,挠度不容易满足.应注明加大反拱或增大配筋.(8).当休息平台板为悬挑板时,其内部的楼梯梯段板负筋应大于休息平台板的板上筋,长度也应大于平台板筋.(9).楼层处的休息平台板的配筋应与楼层板统一考虑配筋,主要是板的负筋.6.梁详图:(1).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梁上小柱和水箱下,架在板上的梁,不必加附加筋.可在结构设计总说明处画一节点,有次梁处两侧各加三根主梁箍筋,荷载较大处详施工图.(2).当外部梁跨度相差不大时,梁高宜等高,尤其是外部的框架梁.当梁底距外窗顶尺寸较小时,宜加大梁高做至窗顶.外部框架梁尽量做成外皮与柱外皮齐平.梁也可偏出柱边一较小尺寸.梁与柱的偏心可大于1/4柱宽,并宜小于1/3柱宽.(3).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4).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免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附近,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此条是从弹性计算角度出发).当采用现浇板时,抗扭问题并不严重.(5).原则上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注意钢筋间距要满足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箍筋按规定在梁端头加密.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小断面的连续梁或框架梁,上、下部纵筋均应采用同直径的,尽量不在支座搭接.(6).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7).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梁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做下挑沿.(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难以施工.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挑梁端部有次梁时,注意要附加箍筋或吊筋.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非受剪承载力不足.对于大挑梁,梁的下部宜配置受压钢筋以减小挠度.挑梁配筋应留有余地.(10).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部分的裂缝宽度.梁从构造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11).梁净高大于500时,宜加腰筋,间距200,否则易出现垂直裂缝.(12).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算或按深梁构造配筋.(13).尽量避免长高比小于4的短梁,采用时箍筋应全梁加密,梁上筋通长,梁纵筋不宜过大.(14).扁梁宽度不必过大,只要钢筋能正常摆下及受剪满足即可.因为在挠度计算时,梁宽对刚度影响不大,加宽一倍,挠度减小20%左右.相对来讲,增大钢筋更经济,钢筋加大一倍,挠度减小60%左右,同时梁的上筋应大部分通长布置,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挠度的增大,如果上筋不小于下筋,挠度减小20%. (15).框架梁高取1/10~1/15跨度,扁梁宽可取到柱宽的两倍.扁梁的箍筋应延伸至另一方向的梁边.(16).当一宽框架梁托两排间距较小的柱时,可加一刚性挑梁,两个柱支承在刚性挑梁的端头.(17).梁宽大于350时,应采用四肢箍.7.柱详图:(1).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2).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柱内不得穿暖气管.(4).柱断面不宜小于450X450,混凝土不宜小于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足0.45La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异型柱结构,梁纵筋一排根数不宜过多,柱端部纵筋不宜过密,否则节点混凝土浇筑困难.当有部分矩形柱部分异型柱时,应注意异型柱的刚度要和矩形柱相接近,不要相差太大.(5).柱应尽量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来满足轴压比的限制,减小断面尺寸.(6).尽量避免短柱,短柱箍筋应全高加密,短柱纵筋不宜过大.。
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抗震设计研究
中图 分 类号 : U3 8 0 T 9. 4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4 4 ( 1)6 0 8 — 8 17 - 3 32 00 - 5 5 0 0
Re e r h o imi sg fFr m e he r W a lSh c n u a i n St uc u e s a c n Ses c De i n o a -s a l o k I s l to r t r
p t r so s o s r a h d T e r s l f ay i a d a t a a u e n r v e e e t e e so n r - isp t n i atn f e p n e ae r c e . h u t o lssn cu l e r e e s a n me s r me tp o e t f c v n s f e g d si a i h i e y o n
b i i rc r n n r s bi met T ip pr oue nte h c slt nsutr f ecnrl ul n f ui ul n sut eadi e et lh n . hs ae c ss oki ua o t c eo et i igo j n dgt u n a s s f o h s n i r u h t ab d F a
件 及 具 有 强 大 非 线性 分析 功 能的 E A S 件 .采 用 弹 塑性 时 程 分 析 法 对 隔 震 结 构 与 非 隔震 结 构 的地 震 反 应 进 行 对 比 分 T B 软
析 . 结分 析 隔 震 结构 的 地 震反 应 规 律 。 分 析 结 果表 明 。 总 隔震 结 构 的 消 能作 用显 著 。
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模 量 E = . X1 4 / c 30 0 Nmm 泊 松 比 uc 02 密 度 yc 2 5 k / 。 , = ., = 2 0 gm。钢 筋 的弹 性模 量 E = . O Nmm 泊 松 比 us 02 , 度 Ys 7 0 c 2 15 / 0X , = .5密 =80 随着社会的发展 , 框架 与剪力墙 结构体系在高层 建筑 中越来越 k / 。 本文 A Y gm3 NS S有 限元 分析 模 型 中钢 筋 与 混凝 土 采 用 分离 式模 被 广 泛 采 用 。 而 在 同 一 结 构 中 同 时 使 用 框 架 和 剪 力墙 两 种 结 构 体 型, 混凝 土 单 元采 用 八 节 点 实体 单 元 ( OLD 5 , 凝 土 结 构 中 的 钢 S I 6 )混 系 , 两 者 结 合 起 来 共 同承 受 竖 向和 水 平 荷 载 , 仅 大 大 减 少 了结 把 不 筋 采 用杆 单 元 ( I K , 筋 与混 凝 土 之 间 的 粘 结 采用 非线 性 弹 簧 单 LN 8)钢 构 本 身 的侧 移 , 且 有效 提 高 了 结 构 的 抗 震 能 力。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地 而 元( 0MB N 9 。计算结果如下 : C I3 ) 震 作 用 下 , ~剪 结 构 中 的剪 力 墙 , 乎 承 担 了 总 水 平 地 震 作 用 的 框 几 231 结 构 周 期 与基 底 剪 力 .. 8 % 以上 ,所 有 框 架 所承 担 的水 平 地 震 作 用 之 和 不 到 总值 的 2 % , 0 O 在 地 震 作 用 下 该 框 架 一 剪 力 墙 结 构 的 前 六 阶振 型 周 期 分 别 为 由此看出框剪结构中的剪 力墙 在抗 震 方面起着 主导作用 , 如何 合理 14 s 13 s 12 s 04 s 04 s 04 S .0 、 .8 、 . 、 .7 、 . 、 .1 。X 方 向 前 六 阶 振 型作 用 下 3 3 地 确 定 框 架 一 剪 力 墙 结 构 中 的 剪 力墙 的 布 置 和 数 量 问 题 一 直 是 国 的 基 底 剪 力 分 别 为 :2 1 N、4 0 N 3 7 k 2 9 N、 1 0 N 7 0 8 7 k 、 0 0 N、 5 k 3 3 k 、 k 内外学者研 究的课题 , 其设置 的位 置和 多少直接影 响到 了结构的抗 3 3 N: 方向前 六 阶振 型作 用下 的基 底剪 力分 别 为 :8 5 N 11 Y k 47k 、 震 性 能和 经 济 效 益 。 9 4 k 3 0 k 7 8 k 5 3 N、 . 3 N。 6 3 N、 9 9 N、 . 5 N、 2.7k 5 0 k 1 工程 概 况 从计 算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 构 以 X 向 平 动 为 主 的 第 一 自振 周 期 为 结 某 商务办公楼 , 工程 主楼地下一 层 , 上十层 , 部为七层 , 地 局 总 14 s 以扭 转 为主 的第 一 自振 周 期 为 04 s .0 , .3 ,其 比值 为 O3 小于 .3 建 面积 为 4 6 0 , 中 地 下 建筑 面 积 为 5 0 m 地 上 建 筑 面 积 为 0 0 mz其 40 , O8 , 构 抗 扭 刚 度 满 足 规 范要 求。 分 析 各 振 型 计 算 结 果 , .5 结 各振 型 在 3 2 0 , 筑 基 底 面 积 为 3 0 m 建 筑 高 度 为 4 .5 , 长 度 5 0 m 建 50 , 11 m 总 地 震 总 反 应 中 的 贡 献 随 着 其 频 率 的增 加 迅 速 减 小 , 率 低 的 前 三 个 频 8 .m , 度 5 .m , 内外 高 差 为 06 m。该 项 目设计 合理 使 用 年 16 宽 62 室 .0 振 型控 制 了结 构 的最 大 地 震 反 应 。 限5 0年 。 工程 结 构 形 式 选 用 框 架 一 剪 力墙 结 构体 系 , 用 桩 基 础 。 采 232 结 构 变形 分析 .- 商务办公楼抗震设防烈度 为 7度 ,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为 01 g, 5 地震作用下该框 架 一剪 力墙 结构层 间位移角 X、 Y方 向最 大值 设 计地 震 分 组 为 第一 组 。 建筑 结 构 的 安 全 等 级 为 二 级 , 筑 抗 震 设 建 分别 为 1 3 / 8和 18 9 9 /7 ,楼 层层 问最 大层 间位移 X Y方 向分别 为 、 防 类 别 为丙 类 , 基 基 础 设 计 等 级 为 乙级 , 筑 桩 基 设 计 等 级 为 乙 地 建 3 .mm 和 3 .mm , 合 规 范 要 求 。 62 41 符 级, 地下室 防水 等级二级, 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 8度 区、 按 一级 233 剪 力 墙 设 置 分 析 .. 抗 震 等 级 采 取 抗 震 构 造 措 施 ; 架 梁 柱 的抗 震 等 级 为 三 级 , 8度 框 按 本工程在进行 设计 施工 时 , 充分考虑 了框架 一剪力墙结构 的优 区 、 级抗 震等 级 采 取抗 震构 造 措 施 。 地 下 室 部 分 的框 架 梁 、 柱 的 二 墙 点, 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 , 剪力墙设置应满 足 : 力墙 应设置在竖 向 剪 抗 震等 级 为三 级 。 该 工 程 主 楼 一 到 七 层 主体 为 方 形 建 筑 , 有 剪 力 所 荷载较 大处 ; 剪力墙应设置在平 面形状变化 处或楼盖 水平刚度剧变 墙 沿 墙 顶 通 长 设 置暗 梁 。其 中 , 库 地 下 室 外 墙 项 增设 暗梁 , 水 平 车 墙 处 : 力墙应设 置在楼梯 问、 剪 电梯 间 以及 楼 板 较 大 洞 口的 两 侧 ; 、 纵 分布 筋 在 暗 梁 范 围 内照 设 。本 工 程 所 有 与墙 垂 直 的梁 ( 长 L 4 ) 梁 >  ̄ m 横 剪 力墙 最 好 能 连 接 成 T形 、 形 和 口字形 。 L 下 混凝 土 墙 内未 设 边缘 构 件 的均 设 暗柱 。地 下 室 外 墙 水 平 施 工 缝 留 通过对该框架 一剪力墙结构抗震分析,计算结果数据表 明框架 在基础顶 3 0 0 mm 处 , 内 设遇 水 膨 胀 胶 条 。 缝 剪 力墙 结 构 在 水 平 力 作 用 下 , 平 位 移 由层 间 位移 角 来 控 制 , 不 水 而 2 工 程 抗 震 设 计 是 由顶 点 水 平 位 移 来控 制 , 大层 问 位 移 一 般 发 生在 建筑 物 的 中部 最 21 基础 设 计 . 范 围 内 。地 震作 用 下 , 架 一 剪 力墙 结 构体 系 中 剪 力 墙 承 担 了大 部 框 根 据 场地 的工 程地 质 条 件 ,设计 采 用 预 应 力 混凝 土管 桩 +柱 下 分 的水 平 力 , 充 分体 现 了框 架 一剪 力 墙 结 构 中剪 力 墙 抗 震 的优 势 , 独 立 承 台基础 。 桩基 选 型依 据 《 应 力 混凝 土 管桩 ) 3 G 0 预 0 S 4 9中选 取 , 也 说 明剪 力 墙 在 整 个 结构 的抗 震 中起 着 非常 重 要 的 作 用 。 其 制 作 、 输 、 工 按 国 家 规 范和 该 图集 的要 求 进 行 。 本 工程 基 坑 较 运 施 3 结 语 深 、 积 较 大 , 下 室 基 础 底板 与 混凝 土 外 墙 一 次 整体 浇筑 至 底板 面 面 地 框架 一剪力墙 结构 中,框 架与剪 力墙起 到了很好 的互补 的作 以上 3 0 0 mm, 并按 要 求设 置 水平 施 工 缝 。 工程 ±00 0及 以下均 采 用 0 用 ,对 于抗 震 要 求较 高 的地 区是 一 种 非 常 合 适 的 结 构 形 式 。框 架 一 掺加 S — 型高性能膨胀抗裂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其限制膨胀率 Y G 剪力墙结构设计 的合理 与否 , 会直接 影响到建筑物 的安全使 用与技 及各项指标符合《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的有关要求。 术 经 济 指 标 的 高 低 。 本 文 结 合 实例 工 程 , 循 “ 匀 、 散 、 称 、 遵 均 分 对 周 2- 主 体 结 构 设计 2 边” 的原则 , 对剪力墙数 目进行 了合理 的确定 , 计算结果和 实际工程 梁 截 面 尺 寸 设 计 从 2 0 mm X 0 mm 到 4 0 2 0 5 0 3 0 mm X1 0 mm 建 设 验 证 了该 工 程 抗 震 设 计 的 的合 理 和 可 行 性 , 现 了较 好 的社 会 实 不等 , 截面尺 寸设计从 6 0 柱 0 mm 0 mm ~9 O X6 0 0 mm 0 mm 不 X9 0 经济效益。 等。梁主筋配筋率不小于 06 , .% 上部主筋 7 %沿梁全长贯通 , 0 下部 参 考文献 : 主 筋 全 部 直 通 到 柱 内或 墙 内 , 筋 在 梁 全 长 上 都 进 行 了加 密 , 端 箍 梁 【】 1梁启智 , 冯建平 , 中慧. 王 高层 建筑 框架 一剪力墙结构设计 实例【 . M】 广 配筋设计应确保梁柱节点 强剪 弱弯的受力特性 ��
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一、引言随着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抗震设计已成为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地震频发国度,抗震能力是保障建筑安全的前提条件。
框架剪力墙结构作为一种抗震强度相对较高的结构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中。
本文将介绍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抗震设计方面的要点。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指在一栋建筑物中,墙体作为抗震性能承重构件,达到抵抗地震力的目的。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以下特点:1. 稳定性好:由于墙体的存在,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2. 抗震性好: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能力比较强,尤其适用于地震频繁的地区。
3. 带有弹性: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地震后能产生一定的弹性,进而使得建筑物不会倒塌。
4. 经济性强:相对于其他建筑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较为经济。
5. 施工难度低:在具备墙体的地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难度比较低。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1. 设计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设计基础时,应确保其深度和周长足够,以承受地震所带来的巨大荷载。
此外,设计师还要基于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和适当的承载力。
2. 墙体布置墙体的布置需要符合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产生的布草荷载和地震荷载,对建筑物墙体的尺寸和数量进行恰当的位置和布距规划。
3. 墙体设计墙体的设计需要从强度、刚度、耐久性等方面进行考虑。
设计师需要结合墙体布置和楼层的结构形式,对墙体建立合理的设计模型。
4. 单元设计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单元的设计为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保障。
单元的设计需要遵守规定的相对误差,提高单元的稳定性和韧性,满足设计规范。
5. 设计规范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中,设计师应遵守相应的设计规范,根据地理和建筑物的特点进行施工。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代码的实用性与可靠性,才能够得到良好的抗震结果。
6. 地震波处理在进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设计时,需要对地震波的作用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地震波分析中,需要考虑到其在不同的方向上产生的冲击力,并通过相应的数学方法将其转化为工程模型可直接处理的地震作用。
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比较
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比较
抗震设计本身就是个概念设计,在同标准下比较,只知道框剪比框架抗震好,具体到差多少,不知道。
目前建筑结构中抗震性能的是剪力墙结构,刚度很大,空间整体性好。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分三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破坏程度分很严重,严重和不严重,建筑物类型分重要的建筑物,一般的建筑物和次要的建筑物。
所以如果一个框剪结构设计标准是一级,那么表示属于重要的建筑物。
它对应的是抗震设防九度,那么表示这建筑是处在九度设防地区。
但不表示框剪的设计标准是一级同时对应九度。
考试大◇注册结构工程师
一级二级三级是按建筑重要性来分,不是按结构形式。
设防烈度是按建筑物所在地区来分,也不是按结构类型来分。
比如我们湖北武汉设防烈度是6度,而河南郑州设防烈度是7度。
对于重要的建筑物设计时提高一度来设计。
各地区设防烈度可以查阅《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一般商品房都是按照二级,属于一般建筑物去设计的,设防烈度看建筑所在地区……
在一样设防烈度下,框剪结构是按该烈度设计,框架结构也是按该烈度设计,但是两种结构类型在同样烈度下,它们从建筑高度,计算要点,各自的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都是有各自规范和条例,所以你说的一样,只是说在设计时两种结构在抗震设计上的起点是同样烈度,并不是说它们在地震来袭时,能够具备同样的抗震承载力,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的能力。
【。
简析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
简析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摘要:随着剪力墙体系结构在高层建筑中日益广泛的应用,研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提出了抗震设防应达到的目标,以此目标为指导详细阐述了剪力墙抗震设计的要点,最后探讨了剪力墙抗震设计的构造措施。
关键词:剪力墙;抗震设计;连梁配筋;概念设计;约束边缘构件0 引言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建筑的建设倾向于向多空间纵向发展,百米高度以上的高层建筑大多采用剪力墙结构。
和框架结构相比,剪力墙结构不显示柱梁的边角,外观上更为美观,视觉放大了建筑面积,还兼具有抗震功能,诸多优点使得剪力墙受到了建筑师们的广泛欢迎。
对于剪力墙的抗震设计,应该从整体上把握,细节要点处着手,根据相关规范设计出抗震模型。
1 剪力墙抗震设计目标剪力墙的抗震设计目标是指剪力墙在遇到不同程度的地震时,对建筑结构、建筑构件的损坏程度及人身安全的综合要求。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抗震设计的目标与3种强度的地震对应,分为三个级别,具体描述如下:第一种级别:在正常荷载使用或遭遇多遇地震(也称小震)作用下,剪力墙不受损坏或不经修理仍可使用;第二种级别:当遭受中等强度地震作用时,剪力墙遭受一定的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经修理仍可使用;第三种级别:在遭受罕见的强度地震作用下,剪力墙不能够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损坏。
行业内通常将其总结为“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2 剪力墙抗震设计要点2.1 确定基本设计信息要提前对建筑场地的地基、基础选型进行分析,并根据当地地震特性和建筑高度确定抗震设计的级别。
研究当地的地震加速度、地震周期和土地松弛程度等特征,以此确定建筑场地的地震特性。
建筑越高,风荷载的控制力就愈大,所以建筑高度也应在考虑范围内。
通过对场地地质的分析,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范围,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地基处理,尤其是在桩基时,地基的承载力会相应的减少,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证。
在进行基础选型时,根据地质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给出的参考模型进行选择,一般的基础选型有预制管桩基础、桩筏基础等,对于不同的基础选型,基础埋深的要求有所不同,在选型时也要特别注意。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分析设计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分析设计
1、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不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时,按剪力墙结构设计,框架部分应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框架进行设计;
2、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规定进行设计;
3、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但不大于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其最大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宜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4、当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80%时,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但其最大适用高度宜按框架结构采用,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限值应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当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不满足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时,可进行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和论证。
框架—剪力墙分析解析
.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刚接体系计算步骤:
.
第三节 框剪结构内力、位移特征
刚度特征值,反映了框架抗侧刚度(包括连 梁约束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影响。
当=0时即为纯剪力墙结构,当=∞时即为 纯框架结构。
.
第三节 框剪结构内力、位移特征 一、位移曲线
<1时,变形曲线呈弯曲形 >6时,变形曲线呈剪切形 =1~6时,变形曲线呈弯剪型
.
第三节 框剪结构内力、位移特征
剪力墙及框架顶部剪力不为0的原因是由协调变形 相互作用产生的。
协同工作使得框架各层剪力趋于均匀,有利于框架 柱的设计。梁、柱尺寸从上到下可以比较均匀。
框架的剪力最大值在结构中部某层,相对座标大约 在0.3~0.6之间,随刚度特征值的增大,最大剪力层向下 移动。可以根据最大剪力值控制柱断面配筋。
位剪切变形所需的水平剪力
CF h Dj
.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在工程实际中,总框架各层抗侧移刚度Cf及总剪力墙各 层等效抗弯刚度EIeq沿结构高度不一定完全相同,而是有变 化的,如果变化不大,其平均值可采用加权平均法算得:
hiC fi
Cf
m
H
hiEIwi
EIw m H
.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四、按铰接体系框剪结构的内力计算
.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总剪力墙内力与弯曲变形的关系
EIwd dx4y 4 p(x)pf(x)pm(x)
E Iwd dx 4y 4p(x)Cf .d dx 2y 2i n1m h abi d dx 2y 2
第二节 框剪结构内力计算
整理后可得:
d4y(Cf
实例分析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
实例分析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建筑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的保障至关重要。
当然,针对不同的建筑用途、地理位置、功能等方面的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会有所不同。
其中,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方案。
今天我们将重点讨论这种方案,希望对建筑结构设计专业人士以及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启示。
1.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两部分组成,其中框架是建筑支撑结构的骨架,而剪力墙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承载结构。
框架主要负责承担水平荷载,而剪力墙则负责承担垂直荷载和地震力。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会被布置在建筑的核心位置,而框架则贯穿整个建筑。
这种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和结构刚度,使建筑更加稳定和安全。
此外,这种设计还可以增加建筑的自重和防火性能,适用于中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
2.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具体实现方法在实现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建筑布局:剪力墙应该被放置在建筑核心区域,以最大化其受力控制作用。
此外,框架应该被放置在建筑的周边位置,以增加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 钢筋混凝土设计:框架的设计应该考虑抗震、风荷载、地震等因素。
剪力墙应该被设计成厚实、多层的结构,以承担垂直荷载和地震力。
- 梁柱连接:框架和剪力墙之间的梁柱连接应该被精心设计,以确保强度充足且不会发生脆性断裂。
- 材料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建议优先选择优质材料,如高强度钢筋和烧结砖,以增加建筑的整体抗震性。
3. 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实例分析,关于一个成功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项目。
该项目是一座60层的高层住宅,其建筑高度达到了180米。
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工程师首先考虑了建筑的布局。
剪力墙被放置在建筑核心区域,而框架则被布置在建筑周围。
他们还考虑了建筑的高度和周边自然条件,以确保建筑具有强大的抗震和风荷载能力。
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探讨
大 。所 以 , 度 每 增 高 一 度 , 力墙 所需 要增 加 的数 量 比一 倍 还 强 剪 多。
2震 中距 . 地震研究结果表 明, 小震 级 近 距 离 地 震 ( 近震 ) 地 面运 动 所 , 含 短 周 期 振 波 的 成 分 较 多 , 速 度 反 映谱 上 的周 期 比较 短 , 震 加 大
言, 薄覆 盖 土层 和 坚 硬 场 地 土 上 的 高 楼 , 震 反 应 小 , 覆 盖 土 地 厚 层 和软 弱场 地 土 上 的 高楼 , 震反 应 大 。 使 结构 的变 形 符 合要 地 为
墙 的抗 侧 刚 度 值 不 宜 相 差 太 悬 殊 ,以 避 免 水 平 地震 作用 过 分 集 中 到某 一 片 剪 力 墙 上 。 何 单 片 剪 力墙 底 部 所 承 担 的水 平 剪 力 , 任 不 宜 超 过 结 构 底部 总水 平 剪 力 的 4 %。 0
[ 方鄂 华 , 稼 茹 . 建 筑 结 构 设 计 【 . 京 : 国建 筑 工 2 】 钱 刚层 M] 北 中 业 出版 社 ,03 20 . ( 辑: 编 硎YQ )
( ) 定 剪 力墙 数 量 的依 据 一 确 在 进 行 框 架 一 剪 力 墙 体 系 的结 构设 计 时 ,首 先 确 定 结 构 的 柱 网尺 寸 , 后 根 据 竖 向荷 载 及 粗 略 估 计 的 水 平 地震 作用 效 应 , 然 确 定 框 架 梁 、 的截 面 , 着 确 定 剪 力墙 的数 量 。这 是 初 步 设 计 柱 接 以及 施 工 图 设计 截 断 点 算 前 所 必须 做 的工 作 。 根 据 工 程 经 验 , 力 墙 数 量 的确 定 一 般 应 符 合 下 列原 则 , 剪 第 一 , 了 能充 分 发 挥 框 架 一 剪 力 墙 体 系 的结 构 特 性 , 力 墙 在 结 为 剪 构 底 部 所 承 担 的 地 震 弯 矩 值 应 不 少 于 总 地 震 弯 矩 值 的 5 %, 0 否 则 应 按 框 架 体 系 对待 。第 二 , 结 构 单 元 的 俩 个 主 轴 方 向 , 遇 沿 多 地 震 作 用 下 按 弹 性 方 法计 算 的 楼层 层 间最 大位 移 与 层 高 之 比不 应 大 于 1 0 , 遇 地 震作 用 下按 弹 塑性 方法 计 算 的楼 层 层 问 最 , O罕 8 大 位 移 与 层 高 之 比应 不 大 于 110 /0 。第 三 , 构 的重 力 荷 载 效 应 结 和 地 震 作 用 效 应 组 合 后 ,剪力 墙 边 框 柱 的 配筋 不 至 于 由拉 力 控 制 , 就是 说 , 力 墙 受 拉 区 的边 柱 , 拉 力 计 算 的 竖 向钢 筋 量 , 也 剪 按 应 该 小 于按 受压 状 态 计 算 出 的钢 筋 量 。 ( ) 响 剪 力墙 数 量 的 因素 二 影 1抗 震设 防烈 度 . 设 防 烈 度 每 增 高 一 度 , 震 影 响 系 数 最 大 值 将 加 大 一倍 , 地 似 乎 剪 力 墙 的 数 量 也应 增 大 一倍 。然 而 , 着 剪 力 墙 数 量 的增 多 , 随 结 构 抗 侧 刚 度 增 大 ,房 屋 自震 周 期 减 短 ,地 震 作 用 将 进 一 步 增
看结构牛人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内力调整的分析
看结构牛人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内力调整的分析首先,来看看规范是如何执行这个内力调整的:根据高规和抗规的规定: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必须满足一定要求。
这就是说,在地震作用时剪力墙作为第一道防线承担了大部分的水平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框架部分可以设计得很弱。
相反,框架部分作为第二道防线必须具备一定的抗侧力能力,这就需要在计算时,对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剪力进行调整。
在高规中,对Vf 其次,理解为什么要进行框架部分的内力调整我想几乎所有的结构工程师都大概的知道这是为了保证框架作为结构二道防线之用。
那么详细分析起来会是如何呢?首先来看典型框架剪力墙的内力分配图(此图为解析推导,与实际情况稍有出路,可以参考理论推导的假设,但是基本规律是合适的)。
由图可见在结构的底部剪力墙需承担大部分的内力,变形上是剪力墙小而框架大,因此剪力墙在此部分起到主导的作用,即第一道防线,若在外力作用下剪力墙屈服则将转移很大的内力给框架,此时只按弹性分析设计出来的框架将无法承担这部分由墙转移出来的作用而破坏,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底部区域框架的设计内力以实现它的二道防线功能。
那么对于结构的上部区域是否还是这样的情况呢?那就不是了,顶部区域框架可能承担超过层剪力的作用而剪力墙的内力则反向与外力作用相同,因此在上部(尤其是顶部)区域,框架剪力=外力+墙剪力!而变形上框架小剪力墙大,此时实际上框架起到主导作用,是框架在帮剪力墙,那么两道防线的概念则发生了转移,因此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顶部区域也需要加强框架。
第三,对于普通的框架剪力墙结构而言,执行了规范的规定会出现什么结果?应该分两种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当1.5Vf,max0.2V0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底部区域的内力调整由0.2V0控制,中部区域不需要调整,上部区域由0.2V0控制,此时也出现了对于顶部区域而言就会出现内力调整系数过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调整框架的内力在结构概念上就意义就不清晰了,因此HiStruct建议,此时若调整系数很大则可直接采用“2”的调整系数,但是一般情况下既然1.5Vf,max>0.2V0则说明框架部分其实也不太弱,即顶部按0.2V0的调整系数一般不会太大,可以设计下来。
关于框剪结构的抗震设计建议
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房屋建筑。
一、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承受从受力特点看,由于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侧向刚度比框架的侧向刚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一般情况下,约80%以上用剪力墙来承担。
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兼具了框架布置灵活、延性好和剪力墙刚度大的优点,二者通过水平刚度较大的楼盖协同工作,在水平作用下呈弯剪型位移曲线,层间变形趋于均匀,比纯框架结构侧移小,非结构性破坏轻,其中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构件,框架起到二级防线作用,比剪力墙体系延性好,布置灵活。
因此,框剪结构是一种抗剪性能较好的结构体系。
但由于剪力墙和框架的层间位移角弹性极限值相差很远,当结构遭遇强烈地震时,剪力墙在其底部首先越过弹性变形阶段出现裂缝进而屈服,在出铰部位刚度大幅降低,刚度沿竖向发生突变,在塑性铰区发生塑性转动,从而带动上部的墙体发生刚体位移,再加上弯曲变形,顶部侧移激增,给与之相连的框架施加了很大的附加剪力。
而此刻结构的层间侧移角还远小于框架的弹性变形值,框架尚未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水平抗力。
剪力墙和框架之间刚度比值的变化也会引起地震作用的重新分配,增加了框架的负担,使得框架的延性降低,无法有效地担当起二道防线的作用。
另外,框剪结构多用于10~25 层左右的商住楼,根据工程设计实践,这一类层数的房屋自振周期大都在0.7~1.7s,与某些地区的地震卓越周期较接近。
如1985年墨西哥太平洋岸的8.1 级地震,共有164 幢6~20 层的房屋倒塌,其中倒塌率最高是10~15 层的建筑,而5 层以下和25 层以上的破坏较轻。
当楼层多于14 层时,地震力的大小和破坏率都有一个明显的陡然增大的趋势。
因此,采取一些经济实用的方法来改善框剪结构的抗震性能,提高结构的可靠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结构控制理论为多种建(构)筑物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条有效可行的新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 1672 - 4011 ( 2008 ) 06 - 0127 - 03
工程 结构框架
- 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分析
唐 世 柏
(郴州时代建筑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 要 : 框架 - 剪 力墙结 构由框 架和剪力 墙组成 , 以 其整体承担荷载 和作 用 , 因其 组成 形式较 灵活 , 设 计时 可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 适当 的组 成形式 和适 量的框 架和 剪 力墙 。在框架 - 剪 力墙 结构中 , 剪 力墙 是承 担水平 风荷 载 或水平地震作 用的 主要构 件 , 因此 , 在设计 初期 , 应慎 重 布置剪力墙 。下面 结合算 例 , 探讨 一下 在抗 震设计 中剪 力 墙的布置设计 。 关键词 : 抗震设计 ; 剪力墙 中图分类号 : TU973 + 116 文献标识码 : A 整为 λ = 112~3。 212 确定剪力墙数量的原则 ( 1 ) 沿结 构单 元 的 2 个 主 轴 方 向 , 对 于 高 度 不 大 于 150 m 的高层建筑 (一般 装修 ) , 顶点 位移与建 筑物总高 之 比 u /H < 1 /700; ( 2 ) 单片剪力墙底 部承担 的水平 剪力不 宜超过 结构 底 部总水平剪力的 40% 。 213 确定剪力墙总刚度的方法 下面给出一种重 量和 刚度 沿高度 分布 比较均 匀 , 高 度 不大于 60 m 的框 - 剪 结构的剪力墙最佳总刚 度的简化计 算 方法 。此种结构可以 用等效 质点系 代替 多质 点系求 得总 地 震作用 , 按底部弯 矩相 等的原 则 , 折算 成倒 三角形 等效 地 震作用 , 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侧移 。 ch ( λ ξ ) - 1 sh λ sh λ 1 符号 2 + 4 ch λ 2 λ λ3 λ qH ) = ( 1) y (ξ 2 2 EI ξ Wλ sh (λ ξ ) 1 1 e λ 2 λ2 6
2
2 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优化
211 框架 - 剪力墙结构最佳刚度特征值 相对于铰接体系 , 刚接 框架 - 剪力墙 结构 的可 适当 调
1□
α max G 1 2F EK □ L7 1 1□ H 2n H 2n
( 5)
α 119 0 max T < λ GH □□ β GH ψT <T
1 27
215 框 2 剪结构中剪力墙数量的确定 ( 1) 在初步设计阶 段可 根据 经验 公式 对剪 力墙 的面 积
5层 ~8 层为为 200 mm。 梁截面尺寸 : 300 mm × 600 mm 。 各楼层 重 量 : 1、 2 层为 10 547 kN; 3、 4 层 为 9 244 kN; 5 层 ~7层 9 000 kN; 第 8层为 7 401 kN。
图 3 长度为 6m的剪力墙平面 312 剪力墙数量的选择和布置 312 11 剪力墙的总刚度要求
qH ζ □□kh, 顶点位移 u□□ < λ EI W
4
1 剪力墙的合理布置及类型
剪力墙的布置应 遵循 “ 均 匀 、分 散 、对 称 、周边 ”的 原则 。 ( 1 ) 竖向荷载 较大处 、建 筑物 端部附 近 、楼梯 和电 梯 间以及建筑平面 刚度 有变 化处 , 宜 设置剪 力墙 , 以 加强 建 筑在该处的 薄 弱环 节 。剪 力墙 在 竖向 宜对 齐 并直 通到 顶 。 如设计中不能全部 直通 到顶时 , 也应宜 沿高 度向上 逐渐 减 少 , 避免刚度突变 。 30 层 以下 100 m 以内 的高 层建筑 , 可 以每 5 层 ~7层变化一次剪 力墙 的刚 度 , 向上 逐渐减小 。 ( 2) 尽可能将 纵横两个 方向的 剪力墙 组合 在一起 , 如 图 1 ( a) 所示 。图 1 ( b ) 的布 置 , 侧向 刚度 和抗扭刚度均 较差 , 故不宜采 用 。当建筑 平面 形状 不规则 时 , 剪 力墙 和 柱网不能正交布置 。
( 2) 1 2F EK ] ,n 2n H
式中 , E IW 为剪力墙的 总弯 曲刚 度 ; q = [ 1 + 为结构总层数 。 λ sh λ 1 sh + 2 λ λ3 λ2 1 < λ = 2 λ 1 1 1 - 2 2 λ 6
( Tg , 5Tg ) 的结构 ,有 F EX = α 1Geq = Tg T1
《 四川建材 》 2008年第 6 期 结构设计与研究应用 ●
α ma x Tg < λ 1 1190 ψT <T 2 当已知 λ 、 Tg 、 α 后 , 即可 由式 (5) 计算 出剪力 墙的 最 max 其中 ,β □
1□
2 2
小总刚度 。 214 校核, 截 面尺寸 、 结构布置和 剪力 墙数量 较为合 理的 工程 , 其 基本 自 振周期大约在下式范围内 T1 = ( 0106 ~ 0108 ) n ΨT = 017 ~ 018
0 19
1 -
1 + λ ch
1 -
sh λ
λ
( 3)
式中 , F EK 为水 平地 震作用标 准值 , 对 于第 一周 期 T1 ∈ α max Geq
( 4)
式中 , Geq = 0185G, G 为 建筑 总 重力 荷载 代 表值 , 由 式
( 3) , 可得到 ( λ- < λ ) 表 ; T1 可按下式计算 T1 = <1 H Ψ T 图 1 规则的平面 ( 3) 剪力 墙结 构平 面布 置还 应根 据 建筑 的使 用 功能 、
2
G H ELW
其中 ,ΨT 为考 虑非 承重 砖墙的周期 折减系 数 , 取 017 ~
018。
由于 q =
1 +
墙体构件类型 、施工工 艺及 综合 经济技 术指 标等多 种因 素 加以确定 。
α L7 1 2F E K max G 1 = 1 + H 2n H 2n
Tg T1
0 19
及
( 2)
u 1 □f 代入式 H 700 EI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