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传记欣赏》2铁肩担道义课件(17张)
自主预习
句段点评 自主探究 素材积累
合作探究
2.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 社会、民族、人民,有益于全世界、全人类。无须掩盖,无须隐藏, 无须曲饰。 点评这是作者评论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 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自主预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合作探究
1.注字音
加点字 滞 留 . 俨 然 . 谒 见 . 罪戾 . 舆 论 . 接洽 . 读音 zhì yǎn yè lì yú qià 加点字 通牒 . 倒戈 . 通缉 . 宽赦 . 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束 发 . 读音 dié ɡē jī shè ché nɡ shù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合作探究
(2)川流不息 车水马龙 ①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 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 ②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 提示两个词都可指车马连续不断,但适用对象不同。“川流不息” 是指(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或 车辆很多,来往不绝,不能指人。
自主预习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合作探究
3.解词义 俨然:形容庄严,齐整,很像。 标榜: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吹嘘,夸耀。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 通牒:一国就某一争端通知另一国家并要求答复的文书。 惩办:处罚,惩治。 宽赦:宽大赦免,宽恕。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以指代成童。 从容就义:为了正义事业而镇定沉着地牺牲生命。 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天下人的反对,公然做罪恶极大的事。 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气贯长虹:气势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形容正气旺 盛,精神崇高。
高二语文铁肩担道义1
1927年4月28日,这位 著名的共产党人临刑前留下了 最后一张照片。
宽阔的额头很干净,浓黑的 双眉下神情若然,方形的脸上一 片平和,只是,在他那满是皱褶 的灰布棉袍下,挂着又黑又粗的 铁链…… 站在绞刑架下,这位蜚声中 外的北大教授、著名的中国共产 党人,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的讲演: “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便绞 死了共产主义……” 最后,奉系 军阀采用从欧州进口的刑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引用了《牺牲》中的段落:
“人生的目的,……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教 材11页—12页) (3)引用了《狱中自述》中的段落: “钊自束发受书,……则钊感且不尽矣!”(教材 12页) (4)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钊狱 中供词》: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 中,……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等等。” (教材12页)
2、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他 的慷慨赴死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课文里提到李大钊思考生死问题的文字 有很长一部分: (即教材的第13段……第18 段)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 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 部分。……亦即那革命的、进步的大我生命 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华。” (朗读这部 分文字,体会传主的对生死的看法。)
4、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 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 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 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 17、18、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 这些段落,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 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 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 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高考语文作文备考素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课件
传统意义的节日,它更像是一个设定好的时间节点,
Baidu Nhomakorabea
解读应用
优质课件
去提醒人们关注这个密切相关的行业。在这个我们可 以随时获取全球各地新闻的信息化时代,记者的报道
是我们探求事实真相的放大镜,是帮助我们鉴别信息
真假的主要手段。记者的使命与担当是新闻事业的魂
魄与脊梁,做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需要每一位记者
朋友自觉去践行、去尽责。作为一名记者,报道要出
于良心、出于公心,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人民群众
负责。
解读应用
【适用话题】 庆祝是为了传承,铭记是为了追寻 记者节,既可谓之节日,也是一个文化符号
优质课件
请尊重身边的新闻记者和他(她)的劳动过程及劳动果
实吧!
对记者而言,初心意味着对职责使命的坚守,也意味着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自觉
解读应用
优质课件
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记者永远不能缺席,专业的 态度、坚强的意志、奉献的精神永远不能缺失
优质课件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优质课件
素材回放
优质课件
2017年11月8日,对于广大媒体从业者而言,是一 个特殊的时间,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里,媒体记者 们迎来了第十八个记者节。今年的记者节似乎少了往
日刻意营造的节日氛围,更多的被记者朴实的从业感
悟或者行业往事所占据。大多数人可能只有在这一天
Baidu Nhomakorabea
解读应用
优质课件
去提醒人们关注这个密切相关的行业。在这个我们可 以随时获取全球各地新闻的信息化时代,记者的报道
是我们探求事实真相的放大镜,是帮助我们鉴别信息
真假的主要手段。记者的使命与担当是新闻事业的魂
魄与脊梁,做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需要每一位记者
朋友自觉去践行、去尽责。作为一名记者,报道要出
于良心、出于公心,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人民群众
负责。
解读应用
【适用话题】 庆祝是为了传承,铭记是为了追寻 记者节,既可谓之节日,也是一个文化符号
优质课件
请尊重身边的新闻记者和他(她)的劳动过程及劳动果
实吧!
对记者而言,初心意味着对职责使命的坚守,也意味着
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自觉
解读应用
优质课件
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记者永远不能缺席,专业的 态度、坚强的意志、奉献的精神永远不能缺失
优质课件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优质课件
素材回放
优质课件
2017年11月8日,对于广大媒体从业者而言,是一 个特殊的时间,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里,媒体记者 们迎来了第十八个记者节。今年的记者节似乎少了往
日刻意营造的节日氛围,更多的被记者朴实的从业感
悟或者行业往事所占据。大多数人可能只有在这一天
铁肩担道义PPT精品课件
【解析】 图示亚欧大陆被高气压控制,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当该 高气压最强盛时,为1月份,印度半岛气温为一年中较低时期。
【答案】 (1)D (2)A
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难点突破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1)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温→降水丰富。 (2)风带与降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西风→由低纬(海洋)吹向高 纬(陆地)→湿润;东风、信风→由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干 燥。
(4)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钊狱 中供词》: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 中,……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等等。” (教材12页)
(5)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请将李大钊交法庭 依法审讯。”
“据《顺天时报》报道,……何为激励士心。” “此外……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要人 就是蒋介石。”(教材13页------14页)
二、北半球冬季、夏季气压中心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重点难点突破
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分布 (1)冬季风
(2)夏季风
重点难点突破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2 (2008年江苏地理)图Ⅰ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Ⅱ为 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1)D (2)A
重点难点突破
重点难点突破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1)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增温→降水稀少;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温→降水丰富。 (2)风带与降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西风→由低纬(海洋)吹向高 纬(陆地)→湿润;东风、信风→由高纬(陆地)吹向低纬(海洋)→干 燥。
(4)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钊狱 中供词》: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 中,……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等等。” (教材12页)
(5)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请将李大钊交法庭 依法审讯。”
“据《顺天时报》报道,……何为激励士心。” “此外……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要人 就是蒋介石。”(教材13页------14页)
二、北半球冬季、夏季气压中心 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重点难点突破
2.季风的形成原理与分布 (1)冬季风
(2)夏季风
重点难点突破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重点难点突破
典例2 (2008年江苏地理)图Ⅰ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Ⅱ为 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1铁肩担道义
一、沧海一粟亦傲然【3班毛诗喻】
1“人的本质是无尽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历史中清节仁义过人者,确已成人类的璀璨群星,超然悬于平凡生活的广袤平原
之上,似已遥不可及。“道义”、“英雄”这样壮烈宏大的字眼,于我们这
般庸碌疲乏的凡人来说,是庄严高峻的巨碑,更衬出我们的渺小平凡。
2但,渺小绝非卑微,平凡绝非颓然,“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
沧海一粟亦傲然。
3傲然之姿,是以个体思想的星火点亮追寻智慧的漫漫长路。如黑塞在《荒原狼》中所述:“人不过是自然天性与智慧精神之间一座危险的窄桥。”若要挣脱我们平凡肉身的本性决绝跃至绝对精神那清冷而灿烂的星空,确乎
登天之难。颤颤巍巍爬过那道窄桥者,古往今来有几人?而释迦牟尼已成神矣。绝大多数的芸芸众生,如你如我,只是智慧朝圣路上的一个模糊面孔。
但正是如此几近飞蛾扑火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成为凡人的壮举,甚至成
为整个人类精神的写照!承认平庸、承认绝对智慧的不可企及看似是一场溃败,是对故园、和平、市民性的叛降,但并非如此。以一己平庸之力,面对
浩渺广阔的黑暗未知,向无限远的远方朝圣,反而是最壮烈的史诗。“庸手
著文章”,傲即于此中。
4傲然之姿,还是以凡夫肉身负起历史的巨石。历史并非独独伟人的历史,在时间长河中无名瞬影所做的看似无关痛痒的小事,终一并汇集而奔涌
成人类希望的滔滔大河。讥讽者笑言,平凡之人即使笃行道义也不过做平凡
之事。但是,正如古人常道“纵恶如弯弓”,同样,只是几桩恶事的咬噬便
能让社会信念的千里长堤溃然坍塌。而正是默默秉持道义的平凡人们一沙一
高二语文课件:《铁肩担道义》(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3)矢志· 立志 两者都表示坚定志向,但词义的程度不同。“矢志”,意志坚 定,毫不动摇,誓不改变:矢志不移。“立志”,确定志向, 立定志愿:立志做一名物理学家。 (4)确凿· 确实 两者都有确定的意思,但词性略有不同。“确凿”,非常确实: 证据确凿。“确实”,①真实可靠:消息确实。②副词,表示 情况符合实际:问题确实很复杂。
在战争中投降敌人,反过来打自己人. 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倒 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 公文用语。跟人联系,洽谈有关事项。
ɑ.一次。b.有过一次或一段时间。 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川流不 掩饰。 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接 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 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 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 一句话”。从李大钊 对亲人 的这 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的理解] 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 来 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 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 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只 静静地看了看她们” ,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 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 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原创精品课件 铁肩担道义共28页
原创精品课件 铁肩担道义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第2课铁肩担道义课件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课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 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 他在 1920 年写下的一篇散文中说道: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 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 然的现象的“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 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答案:李大钊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死并没有什么可怕 的。他不赞成无谓的死,认为只有为了真理而死,才是人生 的“佳境”,为革命而死能使精神达到崇高不朽的境界,应 勇敢地面对人生,追求真理。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李大钊对于 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体现了自 己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命境界。。
剖析:生与死同是生命的一部分,同是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可 悲哀、可恐怖的。这里强调死并不可怕,它同生同等重要。人不应 该乐生怕死,应“勇敢地面对人生”,“勇敢地面对死亡”,这样 才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4)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事业,实践其所信, 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 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唯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 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答案:李大钊是一个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折不挠、 大智大勇的人,“他一生追求光明、追求真理,自信自己的 事业言行有益于国家、社会、民族、人民,有益于全世界、 全人类”。
高中语文第二课:铁肩担道义 课件
从这些文字里,我们看到李大钊对于生死处 之泰然,渴求生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 体现了用真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 崇高革命境界。
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 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 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 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 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李大钊(1889——— 1927),北京大学著 名教授,“五四运动” 的领导者;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最早的传播者,中国 共产党党名的议定者;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 人。 李大钊著名诗句兼 人生写照:“铁肩担 道义,妙手著文 章。”
青少年时期的李大钊同志
赵纫兰——李大钊同志的夫人
任北大图书馆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 29日(农历十月初六)诞生于 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 李大钊同志从小失去父母, 靠垂老的祖父抚养成人。他7岁 入私塾读书,经过9年严格的私 塾教育,被称为“奇才”。16 岁时考入永平府中学堂读书。 李大钊同志的青少年时代, 正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濒临着 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 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在 了每个中国人的
公司直属深圳高中实验部
吴楠
传记阅读的要求(广东新课改) 新课程目标第四条: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悼词、墓志铭 等纪实类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 事件细节,理解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能 分辨事实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 和判断。” 这要求同学们阅读人物传记、回忆录这类纪实作品的时 候,能够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 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 实,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析所陈述和 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 系,理解传记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分析和评价。
高二语文同步课件:1.2 铁肩担道义(粤教,选修《传纪选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①我国《价格法》和《反垄断法》都对经营者价格行为 做出了相应规定,其中一条就是,经营者不得有_串__通___ (勾 结/串通)涨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②根据《晨报》记者调查,在世博会即将开幕之际,陆 家嘴、新外滩两个外地游客直面上海的“窗口”,“上海半 日游”号称超值言过其实,疑与“黄牛”_勾__结___ (勾结/串通) 拉客。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 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 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 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 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熟语运用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戴骁军冒.天.下.之.大.不.韪.,曝光了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给 记者发“封口费”的消息。(×) 请说明理由: 冒__天__下__之__大__不__韪__,__去__干__普__天__下__的__人__都__认__为___不__对__的__事__情__。_ _指__不__顾__舆__论__的__谴__责__而__去__干__坏__事__。__冒__:__冒__犯__;__不__韪__:__不__是__,___ _错__误__。__此__处__感__情__色__彩__不__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肩担道义》课件
铁肩担道义的内涵
1
定义和起源
详细解释铁肩担道义的含义,以及它的起源和背景。
2
含义和价值
探讨铁肩担道义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价值。
3
特点和表现形式
介绍铁肩担道义特有的特点和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形式。
铁肩担道义的实践
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分享铁肩担道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关心他人并负起责任。
《铁肩担道义》课件
本课件将深入介绍《铁肩担道义》的概念、内涵和实践,以及培养和提高铁 肩担道义的方法和技巧。
引言
铁肩担道义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铁肩担道义的含义和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铁肩担道义的历史背景
探讨铁肩担道义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义。
课件内容概述
引出本课件将重点讲解的内容和目标。
职场中的意义和作用
讨论铁肩担道义在职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如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强调铁肩担道义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以及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铁肩担道义的培养和提高
1
培养和提高的方法和技巧
Biblioteka Baidu
分享一些培养和提高铁肩担道义的实用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案例分析和研讨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深入探讨如何在现实情境中应用铁肩担道义。
3
高二语文铁肩担道义1
4、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 传主从容就义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 评议。请找出文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 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 17、18、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 这些段落,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 的阐释,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 文字对理解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 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 29日(农历十月初六)诞生于 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 李大钊同志从小失去父母, 靠垂老的祖父抚养成人。他7岁 入私塾读书,经过9年严格的私 塾教育,被称为“奇才”。16 岁时考入永平府中学堂读书。 李大钊同志的青少年时代, 正是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时代。当时的中国,濒临着 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国家 存亡、民族存亡的问题,摆在 了每个中国人的面前。
5、本文是抓住传主的哪些方面进行叙 写的?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哪些高风亮节?
文章主要是通过李大钊同志最后时期的言论和行 动的讲述,来充分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1)他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情况下,临危不惧, 坚守战斗岗位;(2)他身陷囹圄,仍关心着党的事 业和同志们的安全,把个人的生命和家庭的安危置之 度外; (3)在敌人的监狱里、法庭上和绞架下,坚 贞不屈,大义凛然,最后从容就义,为党献身;(4) 他在狱中写的《狱中自述》。充分反映了他坚定的革 命原则和高超的斗争艺术。(5)为了保护同时被捕 的青年,他表示自己愿意“负其全责”,要敌人对此 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体现了一个革命者舍己救人, 一心为革命的高贵品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赏析:P15一 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 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 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也是唯一 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 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 传记里提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在镇 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 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 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
请从下面话题中任选一个,以课文中的素材 写一段文字,字数200字左右。
• • • •
1、生死 2、情感 3、勇气 4、希望
情感
每一个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情感。但亲 人的理解和支持,却是其中最重要和最可贵 的一种情感。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 伟大先行者,在其被捕入狱后,坚持与敌人 作斗争,无私无畏。“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 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 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一眼,没有对她们说一 句话”。当时的李大钊,不会不知道自己的 处境,他很清楚,自己活着的日子不多了。
就 义 前 的 李 大 钊
思考题目的含义
出处:明代文化名人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 对权奸严嵩,而惨遭严嵩杀害,杨继盛就是在临 刑前写下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词解:“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 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 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
铁肩担道义
朱志敏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大钊及背景材料;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 含义。 2.掌握文中记叙、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掌握引用 方法的运用。 3.理解李大钊同志为革命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 大无畏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中李大钊的行为表现和他的革命行为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文中长句的含义。
“铁肩担道义“意即:以救国救民为 已任,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
通读课文,用几句话归纳全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8自然段),讲述了李大
钊被捕前国内大的局势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 第二部分(9----26自然段),讲述了李大 钊被捕以后的遭遇及其思想历程。 第三部分(27自然段到结尾),对李大钊 的精神进行总体的评价。
本文是一篇评传,作者不仅叙述了传主从容就义 的始末,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请找出文 章中作者评议性的文字,谈谈这些文字的作用。
课文里评议性的文字有:第11、12、15、17、18、 19这六个较为集中的自然段。(朗读这些段落, 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些评议性的文字评价公允,既是对事实的阐释, 同时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这些文字对理解 传主的性格、思想,对认识 传主的精神价值具 有重要的点睛作用。
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李大钊 是个超越生死、革命意志坚定、百 折不挠、大智大勇,富有崇高社会 声望的人。
请概括一下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 题的?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
(1)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2)他不赞成无畏的死,认为只有为了真理而死 结和是人生的“佳境”,为革命而死能使精神达 到崇高不朽的境界。 (3)要求勇敢地面对人生,追求真理。 李大钊对于生死处之泰然,渴求生 命超越的精神。他慷慨赴死体现了用真 理化解生死,用精神赢得不朽的崇高革 命境界。
此时此刻,他有太多的话想跟自己最亲的人 说,但他没有说,他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要 这样做。那“静静”的“一眼”,包含了对 妻儿多少的关怀与爱护。他坚信,他的妻儿 也一定会理解他的选择,理解他的决定,理 解和支持他的事业与追求。这种“尽在不言 中”的相互理解,正是亲人间那种伟大的爱 的最高体现,其中的境界,也只有亲临其中 才能真正体会。 朋友们,珍惜和爱护一切美好的情感, 好好地感受亲人们给你所带来的爱,你一定 会过得很幸福的。
你对李大钊的生平事迹知道多少呢?请说 说。
请阅读课本 的“李大钊 简介”,了 解李大钊的 生平。
图片李大钊
青年时期的李大钊 读大学时的李大钊 做总编辑时的李大钊
图片李大钊
但 任 北 大 图 书 馆 主 任 时 的 李 大 钊
党 建 时 期 的 李 大 钊
图片李大钊
在
苏 联 时 的 李 大 钊
练习:下列是李大钊同志的挽联,请补充完整。
铁肩担道义,伟人精神应犹在; 妙手著文章, 永 。
练习:下列是李大钊同志的挽联,请补充完整。
1: 道义铁肩独承起; 文章妙手巧著成。
2:铁肩担道义,伟人精神应犹在;
妙手著文章,巨星遗文永留传。
学生对传记评议难以掌握,部分学生对 表达方式区分不了。
本文引用了哪些资料来塑造李大钊的形象? 从中可以看出李大钊是怎样的一个人?
(1)引用了李大钊在1920年写的《自然与人生》 中对于生死问题的论述: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 ---没有多大 区别。” (2)引用了《牺牲》中的段落:“人生的目的, -------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3)引用了《狱中自述》中的段落:“钊自束发 受书,------则钊感且不尽矣!”
怎样写自传体作文
一、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我”来。 (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如何? 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我的理想是什么? 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以上 的爱好与想法?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 影响比较大?哪些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 ) 二、向别人明确传递出自己的外貌特征,使人读 后留有印象。 三、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长变化经历,要有一定的 时间感。
超越生死
(4)引用了《北京档案史料》中的《李大 钊狱中供词》: 革命意志坚定、 “他在两份供词(其中一份长达五千余字) 大智大勇 中,----------第三国际共产党与黄色工团问题 等等。”(教材12页) (5)引用了当时的报纸报道 “据当时的报纸报道,……请将李大钊交 法庭依法审讯。” 富有社会声望 “据《顺天时报》报道, ……何为激励士 心。” “此外……汉口《民国日报》记者证实此 要人就是蒋介石。”(教材13页—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