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2《次北固山下》练习 新人教版
第4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6386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1.png)
第4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次北固山下》赏析与阅读等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考点:1.原文与赏析2.经典语句赏析3.选择题4.课内阅读题5.课内外结合阅读题【考点解读】一、原文、译文与拓展阅读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
![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https://img.taocdn.com/s3/m/a6a271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9.png)
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知识点归纳:1、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
★或“失”更好。
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练习题: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 )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参考答案:1、唐王湾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客路行舟4、潮平两岸阔5、潮水涌涨起来,两岸相距更显宽阔,风正好吹在高高悬挂着的船帆之上。
6、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次北固山下》《逢入京使》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最新整理)
![《次北固山下》《逢入京使》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5cc70f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2.png)
《次北固山下》《逢入京使》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最新整理)《次北固山下》《逢入京使》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附答案王湾《次北固山下》鉴赏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有什么妙处?“正”字准确地表现出了风“顺”与“和”的特点。
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如果风顺而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描绘了昼与夜、冬与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
(意思对即可)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问: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dié。
第二问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第二问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分别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6.(1)律诗讲究押韵。
该诗押(an)韵,韵脚有(前、悬、年、边)等字。
(2)律诗一般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hàn联、颈联和尾联该诗中的对仗句是(首联、颌联、颈联)。
7.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A.本诗妙用形容词。
品析颔联中“平”“正”的妙处。
B.本诗巧用动词。
品析颈联中的“生”“入”。
[示例一]选A题。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与岸齐平,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宏阔大。
“风正一帆悬”中,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一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景十分传神。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北京市中考)(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北京市中考)(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https://img.taocdn.com/s3/m/0d94c31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6.png)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8 年北京市中考)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哪处达?归雁洛阳边。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人离乡远游,到达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展现,生发了___________的感触。
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
8.阅读画线诗句,察看下边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可以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述的情景。
9.这首诗描绘了长江的风光。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很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① ____”和“② ____”。
(每句诗中同意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答案】7.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到。
8.图一,描述一幅潮水上升,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情景。
正表现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岸阔”“风正”“帆悬”的意象。
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帆停的情景与原诗句不符,应选图一。
9.(1).不尽长江滔滔流(2).日暮乡关哪处是,烟波江上令人愁【分析】7.该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光。
先写青山重叠,小道曲折,碧波涟漪,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浪滔滔,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派豪放。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向来传诵的名句,描述了日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情景和心中的愉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想念,春光和乡思和睦交融。
8.句中的“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察看图一,画面写船行江中,帆正迎风飞扬。
而图二则是真相大白,显然与诗句内容不符。
9.考察对诗句的累积。
只需写出的诗句包括“江”或与“长江”相关,书写不出现错字即可。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 (含答案)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2606e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d.png)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次北固山下》课内外阅读等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考点:1.填空题、判断题与翻译2.课内外结合阅读题3.课外阅读题【考点解读】一、填空题、判断题与翻译(一)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1.文学常识填空。
《次北固山下》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他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走,到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题目中“次"是________的意思,本诗属______言____诗。
2.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体例上属于_____诗,内容上属于_____之作。
(一)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答案】1.唐王湾停宿五律诗2.律诗;思乡。
(二)实词含义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客路(_________ )②潮平(_________ )③残夜(_________ )④旧年(_________ )⑤乡书(_________ )⑥归雁:(二)实词含义【答案】1.①旅人前行的路。
②潮水涨满时潮与岸齐。
③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④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⑤家信;⑥北归的大雁。
【考题示例】一、课内外结合阅读题(一)王湾《次北固山下》——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小组用下边这幅摄影作品学习如何选取有情韵的景致。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首诗,默写与这幅作品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
A.王湾《次北固山下》B.李白《渡荆门送别》C.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解读】1.简要分析这幅作品蕴含的诗情画意文本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中考古诗词:次北固山下专项练习(含答案)
![中考古诗词:次北固山下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7936dcaef8941ea76e05a1.png)
次北固山下一、默写二、文学常识1、本诗作者是代诗人,由文意可知作者的家乡是三、词义、句义1、解释词义次:客路:2、句义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寄出去的家书不知送往何处,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去。
四、理解:青山指,绿水指。
本联指明了作者此时在船上,“客路”即驿道,在“青山外”,可见为诗人的想象。
表明作者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之小景,写出了“”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颔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
3.展开想象,描绘颔联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本联。
2.从哲理角度,赏析本联(不少于20字)3.本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很妙,是哪两个字?说说这两个字妙在何处?(提示:点明主旨)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提示:作者的感情要综合考虑颔联和尾联)1.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答案: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唐王湾洛阳三、次: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四、理解:首联:北固山,长江颔联:1.一帆悬两岸阔 2.潮平两岸阔3、示例:潮水上涨,与岸相平,两岸之间水面宽阔,一眼望去,浩瀚无垠;我乘坐的行船,船帆高悬,在清风的吹拂下,顺风而行。
这两句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之景,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乐观昂扬的心情和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整句话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颈联:1.在残夜将尽未尽之时,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出春意。
2.写海上黎明的感受,在描写景物时令中表明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蕴含新事物诞生于旧事物解体之时这一规律哲理。
次北固山下中考题
![次北固山下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31ef7a59eef8c75fbfb3bc.png)
次北固山下中考题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分)【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页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开阔无边的江天上】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3、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5、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在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时序的交替,匆匆不可待,叫诗人产生思乡之情。
宣告了春天的来临,透出勃勃生机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7、从修辞、炼字、内容等任一方面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①诗句含义: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②内容: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结构:对仗工整。
初中语文部编版课内古诗《次北固山下》中考试题精编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
![初中语文部编版课内古诗《次北固山下》中考试题精编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https://img.taocdn.com/s3/m/6b4077e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8.png)
初中语文部编版课内古诗《次北固山下》中考试题精编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导读】本篇文章将介绍初中语文部编版课内古诗《次北固山下》中考试题精编练习,从审题、分析古诗、寻找关键词及答题技巧等方面对考试进行分析和讲解,并给出参考答案。
帮助学生通过练习考试题目,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诗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正文】《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所作的一首宫体诗,表达了诗人的哀思和感慨。
这首诗文意深刻,细节描写生动,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也作为一道必考的古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内古诗《次北固山下》中的考试题目。
一、精读选词填空。
1.翩若()、()、()、()、()、()。
2.长亭()、()、()、()。
3.弹()、()。
4.白发()、()、()、()。
5.相见()、()、()。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精读古诗中的关键词。
在答题之前,首先要认真审题,把题目中要填的单词课文位置找到,根据一词多义、近义词的深入解析,选择正确词语填空。
同时,要注意填写的词语必须与课文中的意思相符合。
1.翩若(轻盈;优美);钟繇(字;名士之后);人事纷纷(充满了许多人;事物纷繁);黄粱(黄色的稻谷;比喻空想的美好幻觉);此时惟有(此刻只有);燕然(鸟的名字)。
2.长亭(古代长街两旁出现亭子,也叫亭子街;比喻分别的道路);送别(送行之别);枫桥(地名;南北朝时的岳阳名士文学组织之一);水流(水流潺潺)。
3. 弹指(指间弹动;比喻极短的时间);刘琨(西晋名将,东晋初年以维护北方边疆,故晋元帝封他为定陵侯,加冠华铠,增邑五千户,名列南北朝时的十六国之一)。
4.白发(指头发白了;比喻年龄很大的老人);夜行(在夜里行走);少(缺乏,少些);贫(穷;贫瘠)。
5.相见(朋友相聚;比喻友谊);长(长期;比喻时间长);空(没有;空阔)。
二、读诗选韵填空。
翩若 __ __, __ 钟繇。
人事 __ __ __,黄粱 __ __。
此时惟有 __ __, __ 或长街,水 __ __ __。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次北固山下》中考真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次北固山下》中考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98bb6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1.png)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次北固山下》中考真题含答案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借____________的典故,表达___________的感情。
(2)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案】(1)鸿雁传书思念故乡(2)答案示例一:这两句诗写“行舟”所见景色,“风正一帆悬”这一诗句有小景传大景之神,把春潮涨涌,江水浩荡,江面开阔,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答案示例二:这两句诗写“行舟”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诗句对仗精准,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能从①整体画面感,②“平”“阔”,③“正”“悬”,④对仗角度等选取两个角度答题,意对即可。
)【解析】(1)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诗人目睹北归大雁,自然想起了“雁足传书(鸿雁传书)”的典故,这个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
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
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
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
后遂以“雁足传书(鸿雁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作者借这一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一个游子的深切思乡之情。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
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示例: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对偶的方法,从描写角度看,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从词语运用上看,选用了“平”“阔”“正”“悬”等词语,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春潮涨涌,江水浩荡,江面开阔,波平浪静的景色,并将一叶“行舟”置于这一大背景下,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https://img.taocdn.com/s3/m/60ca75abc8d376eeafaa3150.png)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2分)
答:
答案:
12.(6分)(1)BE(B.江风和暖,船行平稳而快速。
E.诗中没有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4分,选对一项得2分)
(2)新生事物都必须从陈旧的母体中脱胎而出。
(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
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21b5929dd88d0d232d46aa8.png)
(一)《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初中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习题专练
![初中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习题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b494e19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1.png)
一、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想象前行之路,暗含旅途奔波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表现了在返乡途中鞍马舟船、日夜兼程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紧扣题目,写羁旅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4.2020年盛夏,神州大地经济复苏,生意盎然,这正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所言:“________,________”,我们正化危为机,勇往直前。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有一联诗,现在可用来表示客观形势大好,事业发展势头正旺,这一联是:_____,_____。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6.《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7.《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春潮上涨、江水浩荡、视野开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
7.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8.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阐述光明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9.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并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0.《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1.《次北固山下》中表现自然理趣,给人以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精神鼓舞的诗句是:_____,_____。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2.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1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3.思亲之情,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吟诵的永恒主题。
如王湾的“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就抒发了对亲人的深切眷恋。
1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4.《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运用设问的修辞,抒发了漂泊异地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基础自测 七上 古诗文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练习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教材基础自测 七上 古诗文 古代诗歌四首 次北固山下练习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76866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4.png)
次北固山下
(时间:5分钟满分:8分)
一、诗歌鉴赏。
(5分)
1.(2018孝感)明朝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光景,妙绝千古”。
你能从炼字上谈谈它妙在哪里吗?(2分)
答案:妙在诗顶用“日”“春”作为重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而且用“生”“入”二字使之拟人化。
2.(2018咸宁)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3分)
答案:“正”是指风顺而不猛,“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悬着的样子。
“风正一帆悬”,只有既是
顺风,又是微风,帆才可以“悬”,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
样子。
二、名句默写。
(3分)
3.(2018济南稼轩中学模拟),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4.(2018石家庄28中二模)当你眼前体现出长江广阔的江面上风帆航行的情景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答案:3.海日生残夜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4fda1e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e.png)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1.《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人,______代诗人,他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走,当舟次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题目中"次'是________的意思,本诗属______言____诗。
2.推断正误①这首诗以其次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
( )②"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好像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风正一帆悬',"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由于有时风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一个"正'字包含为"顺'与"和'的内容,表现了风平浪静的景色。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都表现了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忙不行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生思乡之情呢?( )④"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紧承三联而来,与首联遥相呼应,使全篇覆盖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 )3.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第1页/共2页学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分)答:5."生'"入'采纳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给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1分)人教版七班级上册《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这篇文章到此就结束了,欢迎大家下载使用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感谢阅读!第2页/共2页。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2《次北固山下》练习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 古诗词一本通 2《次北固山下》练习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4c5c37cf84b9d528ea7ad4.png)
2、次北固山下【文学常识】王湾:唐代诗人。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
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
【中心思想】《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原诗】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5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4810ed80a45177232e60a220.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5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
古诗文默写。
a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b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c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d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e《次北固山下》中,表新旧更替,时序变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夜雨寄北》中,表达离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风正一帆悬| 禅房花木深|日月之行|浅草才能没马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解析:默写(1)时注意“悬”的写法.默写(2)句时,注意“禅”这一个字的写法.默写(3)句时,注意“日月”的写法。
默写(4)句时,注意“没”这个字。
默写(5)句时,除了注意“生”的写法,还要注意“表新旧更替,时序变迁的句子"这一提示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随堂检测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次北固山下随堂检测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ada53a50e2524de4187e96.png)
次北固山下随堂检测请同学们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练习题.1。
诗中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两句诗是:2.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3。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参考答案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答:“阔"表现出江水浩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江面显得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中考语文次北固山下试题
![中考语文次北固山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b1f5d2faa00b52acec7cabc.png)
中考语文次北固山下试题
中考语文次北固山下试题?
〔一〕古诗词鉴赏。
〔3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展开想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案:7.略。
评分:共2分。
开放性试题 ,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 ,语言流畅即可。
8.思念故土评分:共1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 ,答复7~8题。
门分〕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才匕篇 ,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多。
天上官闭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 ,高处不胜寒。
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
转朱阁 ,低绩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婢娟。
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 ,不作答〕。
〔2分〕答:
8.简析“转朱阁 ,低椅户 ,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
答:
答案:7.例如一:是在月宫〔天上〕起舞 ,还是在人间起舞?
例如二:“何似在人间〞是说天上好 ,还是人间好?
例如三:“清影〞是月亮的影子 ,还是人的影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次北固山下》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次北固山下》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8000b028ea81c758f5786f.png)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是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体例上属于_____诗,内容上属于_____之作。
2、解择加点词语。
①次北固山下次:②客路青出下客路:③乡书何处达乡书:3、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5、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6、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答:7、翻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是2005年四川眉山市中考题)8.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9.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是2003年河南中考题)10.“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11.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不少于20字)1、《次北固山下》是唐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律诗,内容上属思乡之作。
2、次:旅途中暂时停歇客路:旅途书:信3、顺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新的东西是挡不住的,人应对生活乐观,积极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次北固山下
【文学常识】
王湾:唐代诗人。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
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
【中心思想】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
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原诗】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练习与检测】(共25分)
一、填空(8分)
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3、《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
4、《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二、内容理解(17分)
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3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3分)
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3分)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3分)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6、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3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五言律抒情
2、王湾唐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二、1、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4、(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5、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6、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这两句诗揭示出新旧交替(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