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隧道窑常见问题及调整方法
隧道窑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隧道窑在生产 过程 中经 常容易 出现过火 、 欠火 、 裂 纹、 塌坯等故 障 , 根据 我们单位多 年的生产 实践 和技术 服务经验 。 现将隧道窑常见故 障及 处理方法汇总如下
本 栏 编 辑 : 国凤 孙
隧道 窑 常 见 故 障 及 处 理 方 法
王宏 伟 ( 东泰 安 宏 泰公 司 , 东 泰 安 2 1 0 ) 山 山 7 0 0
摘 要 : 细 分析 了隧道 窑焙 烧 中 出现 过 失 、 火 、 纹 、 坯 等 故 障 的原 因 , 详 欠 裂 塌 并提 出 了切 实 可行 的 处理 方 法 。
损 失 当发 现 窑 内高 温 点 温 度 超 过 正 常 温 度 3 0℃ 以
在确 保投煤 孑 处于 负压 状态 时 . 以打开投 煤孔 L 可 盖 。 样 冷风 顺 着 投煤 孔 进入 窑 内 . 但 可 以减 少 高 这 不
温对窑顶 的威胁 . 减少成品砖过火也有很大 的好处 对
当投煤 孔处 于正压 状态 下 . 开孔 盖放 出部 分热 打
WANG n we Ho g— i
Ab t ac :The a te e a ay e o a ls o un e i sr t ri l n l z s s me fu t ft n l kl n,s c s n r rn ,c a k a d s ti g c la s , u h a ,u def i g r c n etn o lp e i
原则 。
22 减 缓 进 车 速 度 .
隧道窑常见问题
隧道窑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一)在隧道窑焙烧中经常遇到的事故性问题及处理方法有下列几种:1点火1.1现象及危害点火准备工作不足是造成点火砖成废品或告等外品及点火失败在现象。
1.2原因(1)点火坯车不够;(2)未按点火操作要领进行操作;(3)点火煤坯未加足燃料;(4)点火坯车上砖坯入窑水分偏高;(5)点火工技术不全面或责任心不强;(6)未掌握好进车时间,不该进车时推车入窑。
使坯垛温度陡降,达不到正常焙烧所需带温度、火度,最后上火熄灭;(7)风闸提得过高,使热风被大量抽走,造成窑温偏低。
1.3处理方法(1)备足点火坯车。
一般点火时应准备好30个以上的干坯车;(2)严格按照点火操作要领进行操作,砌好大灶车,码好与大灶连接的点火坯车带探头砖;(3)点火坯车上砖坯入窑水分必须按制在6%以内,以免在点火后因砖坯过湿使坯车在窑内倒塌;(4)调整好窑上各风闸,并关紧窑门,用风机控制好火焰长度;(5)正确掌握好窑上的投煤时间,必须待窑烧出3排以上火眼,并底火发亮时,才可在窑上投煤引火,而窑内大灶要继续放大火,上下夹击;(6)正确掌握进车时间。
必须烧出9排以上火眼,并底火发亮时,才可以进车,但大灶必须继续烧。
进入5个以上窑车后,大灶方可停烧。
(7)当停烧大灶后发现窑内火小温度降低且有熄火危险时,应迅速关小风机、风闸,打开火眼,投入碎木柴和块状且煤质优良的有烟煤。
待火重新烧正常后才停止此项工作。
2蹲火2.1现象及危害由于某种原因,使隧道窑无条件继续焙烧,被迫蹲火在现象。
蹲火处理不好会造成废品率升高,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熄火在发生。
2.2原因(1)没有砖坯装上窑车,或因管理上的原因,有坯装不上窑车;(2)因为停电不能继续焙烧(顶车机、风机、窑车等);(3)窑内发生事故,不能持续进车(窑车跳轨、窑车坏在窑内、窑内倒坯等)。
2.3处理方法(1)关闭远闸,近闸也需开很小,减少通风,或只留1-2个风闸,其余全部关闭;(2)维持窑内温度,采取间断地,少量地添煤(1/3铲);(3)尽量降低火行速度;(4)尽快修复损坏设备,进入正常焙烧;(5)尽快处理窑内事故,跳轨车、坏窑车、倒窑车;(6)当遇到停电风机不能运转时,应打开窑门,揭开烧成带和预热带之间在投煤孔盖;(7)停电时应备有应急电源,保持顶车机能正常运行,每隔4-6h推一个坯车进窑,若无坯车,窑车也可,待来电有坯车时再把空车拉出,填入坯车。
隧道窑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4 焙烧出现低温
焙烧带火呈樱桃红色或浅红色,明显要出生砖,焙烧温度提不起来。 原因可能是:内燃偏低,用闸不当,低温段已基本耗尽内燃,到高温段
已无煤可烧而烧窑工又未能及时发现。当供风不足出现低温时,从火眼
投入煤粉火焰前行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反之,火焰迅速跑了,说明风量 太大,把热吹跑了,温度升不起来。此时,可把干的木柴或拌有废油的 木屑,投入保温带和焙烧带的火眼投柴救火。 对因供风不足出现的低温还应缓步加高风闸,增加风量,但不许猛提 高闸,否则会吹灭余火。对因风量太大而出现的低温,则应降闸减风或 挡一下出车端砖垛限风,在保温冷却带有余热闸的应立即落闸关闭。
2 焙烧倒窑
焙烧带的砖垛倒了,如果是码窑不当所致,则倒下来的砖不会出现严重变形。如果是
焙烧温度太高,超过了烧结温度范围的上限,砖坯软化甚至熔化,则倒下来的砖严重变形,
颜色变深,甚至粘结成一个整体。此时,唯一的办法是从窑的出车端逐一拉出窑车,直到
拉出倒砖的窑车,清理干净哈风洞里的碎砖和轨道砂沟,才能进车。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 是焙烧失察,没有及时发现窑内高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温,以及内燃过高没有在焙烧初期 低温耗煤,等砖坯到了高温带已无法控制。 预防的唯一办法是,及早发现高温倾向,如揭开火眼时窑内砖出现耀眼的白色,甚至砖 垛似乎有些摇摆,就是极端危险的信号,立即应降闸限氧,对在保温带有余热闸的应立即 高提余热闸,把从出车端来的风拉走,使焙烧严重缺氧,限制火势。如果没有余 热闸则可以用报纸等遮挡出车端的砖垛,阻止进风,同时进车,把高温 砖垛推到较低温度的保温带。 严格控制内燃掺量,不许超标。
坯垛连起来增加坯垛的稳定性。
出现以上三种问题的原因是码窑不当。码窑的基本原则是:①码窑密度:对 于烧内燃砖,一般认为每1立方米窑室空间码260块(普通实心砖)比较合理, 多孔砖和空心砖由于壁薄、有孔、用料较少,当折算成实心砖时,码窑密度 可以适量增加;②坯垛断面上的通风总面积应大于坯垛断面之30%,更必须大 于坯垛两侧及顶部与窑墙之间的通风面积;③当采用手工码坯且窑室高度超
浅谈隧道窑控制方法
浅谈隧道窑控制方法随着窑操作控制包括温度、气氛和压力控制三部分。
其中压力制度是温度控制和气氛制度的保证。
1、各带温度的控制根据制品的原料性质、制品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入窑水分等工艺要求,制定一条合理的烧成温度曲线,焙烧时就按照这条曲线来保证一定的升温、保温和冷却制度。
隧道窑大致分为预热带、烧成带和冷却带三个部分。
下面分别简述各带的温度控制。
1.1预热带的温度控制预热带是指制品入窑到第一燃烧室止,一般为十几个车位。
温度控制是指按升温曲线均匀加热,一般在窑顶板上都安装有热电偶来监控温度。
如果窑头温度过高,易使入窑水分高的制品炸裂,入窑水分低于0.5%,则窑头温度可高一些。
500℃左右是石英昌型转变温度,有体积变化,应保持温度稳定。
所以,不但要控制窑顶温度,还要控制窑车台面温度,使上下温差减少。
预热带的温度控制手段主要是通过调节风闸和排烟风机的变频器来控制气体流量。
风闸开启大,则预热带负压大,易漏入冷空气,加剧气体分层,增大了上下温差,风闸开启小,则抽力不足,烟气量小,升温慢。
高档焙烧窑采用变频柜来控制制品的升温。
风闸调好后锁定,如果预热带未端风闸开启大,则大量烟气过早排出,热利用率低,窑头温度低,制品升温慢。
如预热带风闸不开,则大量烟气涌向窑头,致使窑头温度过高,不利于制品预热。
窑头的风闸也不能开启过大,以免该处负压大,从窑门涌入大量冷空气。
总之,要保证制品在一定的温度下预热,并保证上下温差小,窑车接头处必须严密不漏气,砂封板接头要靠紧,砂封板要埋入砂中4-6cm。
另外,合理的码歪也能减少制品上下温差,根据内燃和外燃的不同情况,坯体要合理码放,坯垛与窑墙间距不能太大,内部要有足够和畅通的气体通道,增加气流阻力,减少上部和周边气流,使气流在坯垛中分布均匀,达到上下内外温度均匀。
1.2烧成带的温度控制烧成带的温度控制是指要控制实际燃烧温度和高烧成温度。
一般火焰温度应高于制品烧成温度50℃-100℃,火焰温度的控制通过调节单位时间内燃料消耗量和空气的配比来实现,单位时间内燃料的燃烧的彻底而空气量又恰当,则火焰温度高。
试析隧道窑烧砖中的几个问题
烘 烧 一 体 的 隧 道 窑 相 对 于 一烘 一 烧 隧 道 窑 工 艺 简单 、 占地面 积小 、 资省 , 投 近年 来 发展很 快 。
但是 , 目前该种 窑全部都是负压排潮 , 且绝大
多 数 是通 送 风 底 排 潮 。如果 坯 体 含水 量 大 , 度 不 强
够, 很容易发生坍塌。
众所周知 , 隧道窑窑车的上下是两种截然不同 的环境。无论那种隧道窑 , 的焙烧都是采取逆流 它 热对流的方式 。从预热带开始一直到熔烧带 、 温 保 带甚至冷却带 , 大多情况下处 于负压状态 , 而窑 车 与窑车之 间, 内砂封等 即使采 取一些密封措施 , 窑 也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密封不严 的问题 , 这时窑车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薯
斧
2 11 01| ,
研 探讨 科 技 纵 横
SINE & TCI LG C CE OO E H Y
一
多 达几 十种 的 隧道 窑 。不 正 常 的 往 往 是 正 压 排 潮
百 多天 , 显然 不适 宜正 压排潮 。
的隧道窑居多。究其原因不外乎有这样几种情况 : ① 本 身 的设 计 问题 ;
为 了克 服 这 种情 况 , 建议 与 哈 风 闸 同步设 置 我 相 同数 量 并 可调 节 的 窑底 抽 风 口, 在投 产 前利 用 并
不使 底层坯 体压 坏 , 生产 者采 取 的码 法是筋 朝上 ( L 即孑朝上 ) , 这样 , 不但可以解决底层砖被压坏的问 题, 还可以使烧制出的空心砖 的大面无 “ 压花”( 还 原黑 斑 )可 谓一举 两 得 。 , 由于该 码法 砖孔 是 向上 的 ,
效果如何呢? 自然有好有坏。但再好也不可能
做 到 百 分之 百 的 完美 , 是 怎 么 回事 呢? 因为 绝 大 这 多 数 抽 窑底 风是 设 计 在一 个 或 两个 同定 的位置 , 且
简析隧道窑焙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处理方法
2022年第1期(总第409期)在隧道窑焙烧过程中,大多数焙烧师傅都遇到过焙烧带坯垛断面火行不一致,一边慢一边快、上火慢底火快、底火慢上火快、火行速度慢但是后火败火快、温度异常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有经验的焙烧师傅会根据所出现的情况来选择处理方法,但不少焙烧师傅在遇到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时,就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了。
本人写此文,是把自己所遇到过的、掌握了处理方法的及本人以往焙烧操作中釆用过的处理方法写出来,以供同行们参考并提出宝贵的操作经验。
1窑两侧火行速度不一致的处理方法一般来说,在焙烧过程中,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如下几种情况:①砂封槽一边缺砂严重;②窑车两边距窑墙距离不一致,造成窑墙两侧曲封槽长短不一致;③生产半成品时,码坯机或机械手码垛时,因为窑车轨道设计存在的误差问题,使码的坯垛距窑车两侧距离不一致,换句话说就是窑车一侧距离窄,一侧距离宽,这样直接造成砖坯进窑时砖坯靠近窑一侧太近,而另一侧又太远。
为什么焙烧窑的一侧砂封槽会因为缺砂严重而导致此一侧火行速度较慢呢,因为缺砂会导致窑车底部的冷空气被抽上来而影响预热带砖坯的升温速度,直接造成此一侧的砖坯到达焙烧带时所要求的焙烧温度升温缓慢,而另一侧因为缺砂不严重或不缺砂而升温较快,直观就是坯体断面的火行速度一边快一边慢。
这种情况下,焙烧师傅应经常检查焙烧窑内两侧的砂封槽是否缺砂,如果缺砂应抓紧填砂。
这样,因砂封槽缺砂造成的火行速度不一致也就迎刃而解了。
2窑车与窑墙两侧距离不一致造成曲封槽长短不一致因为窑车与窑墙之间的距离不一致,造成窑炉所设计的曲封槽一边长一边短,因为封闭再严的窑炉,挡风板到窑墙之间总会有一定的距离,以便窑车入窑运行时不至于挂墙而毁坏窑体。
而这个距离会因为进窑端进车,出窑端不封闭而导致凉风顺着此空隙侵入,在曲封槽较短的情况下,更会造成曲封槽失去或者减弱阻挡窑底凉风侵入的作用,在焙烧风闸的作用下而被抽上窑车,造成此一侧因为凉风的侵入而升温缓慢,直接造成此一侧的火行速度较慢,最终导致窑车两边火速一边慢一边快。
浅谈6.9m内燃隧道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管 道 的 重 量 ( 1t都 压 在 窑 顶 上 , 此 , 顶 的进 风 约 O) 因 窑
端最易 变矮 。
2 窑 炉 长 度 问 题
大 量 饱 和 水 蒸 气 因 砖 坯 不 断 吸 热 而 降 低 温 度 在 6号 位
和 5号 位 出 现 凝 露 现 象 . 成 塌 垛 严 重 。 问 题 在 寒 冷 造 此
产 量 。 部 分 窑 炉 设 计 高 度 从 理 论 上 看 是 可 行 的 . 一 大 但
干 燥 窑 长 度 设 计 关 系 到 干 燥 质 量 问 题 ,影 响 产 量
和 质 量
到实 际应 用 当中就 发 现 问 题 了 。 来 l 原 2层 高 ( 0 砖 ) 9 使 用 一 年 后 却 只 能 码 l 层 。原 来 l 层 高 使 用 一 段 时 l 4 间后 , 只能码 l 层 , 至最 高码 l 却 3 甚 2层 。 接 影 响 到 直 窑 炉 产 量 。这 种 情 况 一 般 发 生 在 焙 烧 窑 较 多 。 究 其 原
境温度 比高温带 和预热 带 高得多 。调查 中发现 大部分
a焙 烧 窑 抽 余 热 管 路 设 计 位 置 不 合 理 , 是 太 靠 . 不 前 ( 温 带 ) 是 太 靠 后 。设 计 得 太 靠 前 则 容 易 出 现 送 高 就
风 温 度 居 高 不 下 , 节 不 好 容 易 造 成 干 燥 窑 着 火 ; 计 调 设
隧道窑调试
隧道窑操作方法概述:隧道窑属于逆流操作烧成设备,由推车机推动,使隧道窑反方向连接工作,并随着窑车前进依次完成,预热、烧结、冷却,最后制品出窑。
一、隧道窑各带长度应根据烧成工艺、隧道窑长短来确定,一般情况如下:1、为了更好利用热量,预热带温度根据排烟机排除烟气温度不能高于250度,高于此温度属于热量浪费,没有达到节能。
2、烧成带长度应根据烧成工艺保温时间确定推车速度。
3、冷却带出窑制品温度不能高于100度,高于此温度属于热量浪费,造成硅质工具转与冷断裂。
二、停电处理与注意事项:1、停电后先关掉主管道燃气阀,先对高温带烧嘴阀门进行检查,在检查高温带窑内运行状况。
2、如果停电超过30分钟以上,检查高温烧嘴,防止反射烧嘴变形,查看烧嘴温度颜色,烧变成黄色,卸下烧嘴让在窑外降温,用保温棉堵塞。
3、停电时间过长,检查车下温度,20度-200度膨胀,超过200度,会造成车下导轨变形。
4、一般处理,关闭所有车上进风阀门,打开车下所有进风阀门让排烟从车下往车上自然抽风降低车下温度。
三、来电启窑处理与注意事项:注意事项:风机反正转,风机(主、备两台风机)不能启错,出现错误开启后就会引爆燃气。
微冷风机余热风机搅拌风机A段干燥排烟机。
2、以上几项确认无误,才可送燃气,开动燃气阀门要慢慢进行打开,打开过快造成压力表冲坏。
3、检查各燃气阀门,助燃风阀门开启情况,检查车上、车下压力表,一般70-80Mpa,25#车位为负压-80-100 Mpa。
4、启窑完毕后每4小时进辆窑车,预防车下窑轮烧死轮,特除情况按车下温度而定。
四、窑炉压力调试:1、车上压力一般取决4台风机,排烟、助燃、预热、微冷。
2、车下压力一般取决3台风机,车下鼓风机、助燃、车下抽风机。
3、温度调试分两中:①是通过小减压站进行②烧嘴进行加大、或减少气量进行。
4、排烟、车下鼓、助燃、微冷,上报车间调试,操作工只允许调试①小减压站燃气压力②烧嘴进行燃气加大,③烧嘴助燃风量调节。
浅谈隧道窑的一些故障与基本常识
浅谈隧道窑的一些故障与基本常识先说烘干房的问题:自然排潮的烘干房如果烘不干砖的原因,不外乎两种可能,送热溫度过低或送热风量过小!而风机排潮的烘干房出现回潮、塌坯,大多是因为送风量与排风量不平衡,特别是当送风量过于大于排风量时极易出现回潮、塌坯!我相信这都是窑师傅技术方面力所能及的!而有些问题与窑体的设计或改造的不合理有客观原因,比如有很多由自然排潮改造成风机排潮,改造得不合理,有的把排潮风机装在中间段,甚至有装在烘干房出坯口的方向,有的进坯口没装窑门,有的烘干房窑内的送热孔沒有重新规划改造等,各种低级错误都有……!当然,窑师傅要能够看见出问题,并提出简捷可行的改造方案。
关于烧道炸坯,通常是砖没有烘全干,但并不是没烘干就一定会炸坯,要用技术手段降低进坯囗的溫度,重新规划高温焙烧区的位置,把预热区前面多留几个车位作烘干区用。
关于内燃卡位的高配与低配问题:除了窑师傅掌握好合适的风速,更多地取决于窑体的保温效果、码坯等等各方面的因素。
最常见的一个耗卡位的问题有水箱安装位置不合理,好多砖厂把水箱安装在出砖口方向的笫六个甚至笫七个车位,一般90米长左右,3.6断面的窑子为例,六七车位一般还有七百度左右的溫度,也就是保温区,而水箱开水的温度也只有一百度,这就好比汽车水箱的散热作用,什么高温的砖只要一进到水箱底下的位置,该车位立马降温熄火,保溫区不保温势必影响焙烧区的温度,这种情况下就耗内燃!或者同一个厂,两烧一烘,一条烧道装了这样的水箱,另一条没装,同样的卡位,产量不一样。
(水箱应该安装在出砖口的第三个车位,那里的余溫完全够热水)另外,我烧制过的最耗卡位的窑子,是外置管道从保溫区抽热到烘干房,而焙烧窑的风机直接把原本可以利用的热气从烟囱排放掉,也就是说整个烘干房的热风都是从焙烧窑保温区抽过来的,这种窑特别耗內燃,不能低于四百卡!而个别好烧的窑子仅仅三百卡就够了,依个人经验大多数隧道窑不加外燃,內燃卡位大多在三百三~三百七之间。
隧道窑生产中易发生的几个问题
( 下转 第 4 5页 )
坯垛距 窑墙 和窑顶 的间隙越小热利用率 越高。如
科技纵横
S c I c l… 4 0 l 0 6 y
( 4 ) 垛隙过宽
3 . 6 m宽 的窑 车 上 一 排 码 三 垛 砖 , 码 三排 , 垛 隙
超过 2 8 0 a r m,大 量 的 热 风从 垛 隙流 过 ( 环流 ) , 而 坯
垛 内部( 穿流) 风量相对较少 , 使坯垛 的中部和边部 温差过大, 大量 的热风做 了无用功, 造成热量浪费。 针对以上 问题 , 原计划码够 1 6 层砖 , 但发现码
当, 会 造成 焙 烧带 前 移 , 自然预 热 带 也就 更 短 了 , 致
温, 逐步排 除坯体 内的残余水分 , 但该窑在此 阶段 却打乱 了预热带 的升温梯度 , 升温过急 , 坯体 内的 水分急剧气化膨胀 , 坯体根本来不及排 掉 , 过 热 的
蒸 汽压 力 必 然造 成 砖坯 裂 纹 或 开裂 , 这 也 是 上层 砖
取 以下 措 施 : 一 是 在 自动 码 坯 机 码 好 的砖 垛 上 ( 1 4
窑车上层砖坯距窑顶达 3 0 0 m m, 这显然是不对 的 。我们 知道 , 隧 道窑 留有边 隙 和顶 隙 , 是 为 了窑体
和窑 车的运 行安 全 , 也是无 奈 的选择 。从理 论上 讲 ,
层高) , 再用人工在每辆 窑车上用砖坯横摆一平 一
酥脆 的主要原 因。
使砖坯在预热带合理缓慢升温形成一定难度 , 稍有
不慎 就会 出现 质量 问题 。 ( 2 ) 截止 门下 漏风 严重 该 隧道 窑 进 车 口只设 计 了一 道截 止 门 , 在 截止 门下 还 有 一 深 4 0 0 mm、 宽 8 0 0 mm 的牵 引 车 的行 车
隧道窑常见故障与处理
隧道窑常见故障与处理2011.6.251.倒车窑车上的坯体在隧道窑内发生倒塌的现象,一般称“倒车”,是隧道窑常见的故障之一。
倒车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装车不符合要求,或坯垛不稳,或垫砖松动等。
(2)入窑坯体水分过高,预热带窑头温度过高,或者预热带上下温差过大,造成炸坯,坯体炸碎后可直接造成坯垛部分倒塌,也可能卡在窑车与窑墙之间的间隙内,造成进车阻力加大,料垛或垫砖移动,最终引起坯垛倒塌。
(3)烧成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长,制品过烧变形,造成制品柱歪斜而倒塌。
(4)窑内温度分布不合理,棚架高温强度低或耐急冷急热性能差,造成棚架碎裂等。
(5)与窑墙或突出物相碰。
(6)窑车脱轨或窑车走行不平衡。
(7)其他原因。
有时也可能是以上几种因素同时存在。
倒车事故发生后,若能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可以减少损失。
因此,当间歇进车时,进车前应注意观察窑内两侧情况,连续进车时要注意推进过程中推车机压力的变化。
处理倒车事故的具体措施,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如轻微的倒车或发生在冷却带的倒车,有时可不用停窑处理,而随车推出。
若倒车发生在预热带头部几个车位,可将燃烧室停火,打开窑门,利用推车机(油压返回或螺旋回)或回车机等,将窑车逐个拖出,直到事故窑车拖出后,再继续进车。
若事故发生在烧成带附近,应尽量利用烧成带前后的事故处理孔处理。
若事故车已过冷却带事故处理孔,且倒车严重,继续进车会使倒车范围扩大时,应该停火并停止冷却带鼓风,打开冷却带窑门,从尾部将窑车逐个拖出,直到可顺利进车为止。
当处理事故窑温下降时,要注意冷却速度不可太快。
特别应注意大量冷风入窑,而造成窑体损坏和正常窑车上装载的制品开裂等问题。
为了防止倒车事故要严格保证装车质量,入窑前一定要逐车检查,尽量把事故消除在窑外。
其次要控制好入窑水分。
并应严格烧成操作,稳定热工制度。
2.窑车烧坏如果窑车下部温度过高,轻则会使窑车轴承的润滑没烧干,烧焦;重则使裙板和砂封板变形,造成窑车无法正常运行,维修工作量也相应增大。
刍议各断面隧道窑常见问题
数量 、 大小没有一点依据 , 致使送风压力过小 , 流量过
2 O1 5 。 新浪微博: 砖瓦杂志社
墙材 网 WWW. b r i c k -t i l e . C O S
的问题 , 但 以焙烧窑问题为多——焙烧窑高温偏后 , 产
量 上不 去 , 外观 质量 差 , 过 烧严 重 , 产 品 出窑 温度 过 高 , 窑 车烧 损坏 严重 等 。
有限的, 所以有潮气而抽不完就在所难免 ; 还有些送热 口的大小和布置位置五花八门, 设置不合理 , 中部砖坯
烘 不干 也就 在所 难免 。 再说 焙烧 窑 问题 , 大 断面 隧道 窑产量 普遍 较低 , 有
刍议各 断面隧道窒常见 问题
罗玉胜 ( 长治 市老顶 山镇 大罗村 , 山西 长治 0 4 6 0 0 0 )
中圈分类 号. T U5 2 8 . 0 4 2 . 8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6 9 4 5 ( 2 0 1 5 ) 0 5 — 0 0 3 5 — 0 1
这 些 现 象 笔 者深 感 惋惜 , 为此 发 表 一些 见 解 与 大家 共
同探 讨 。
少, 分配不合理 , 还有 的配风 口设计位置不正确或过小 甚 至 没有 , 送风 温度 无法 有效 调节 等等 问题 , 难 免会 影
响产 量和质 量 。
d . 排潮 系 统设 计 不 合 理 。排潮 口布置 、 大 小 等 不
Co m mo n pr o bl e ms o f t unn e l ki l n
LUO Y u- s h e ng
笔 者 走 访 和 见 证 了很 多 隧 道 窑设 计 方 面 的失 败
隧道窑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二)
隧道窑常见问题处理方法(二)2011.6.2512后火黑得快12.1现象及危害焙烧带最后几排火眼黑得较快,窑底部或腿砖呈暗红色或黑色,致使砖出现裂纹,哑音或酥砖,砖色为土黄色。
12.2原因(1)冷却带太短;(2)炕腿码得过高或过稀;(3)保温带太短,进入过量的冷空气。
12.3处理方法(1)必须有与窑预热带,焙烧带相匹配平衡的保温带、冷却带;(2)改进炕腿码坯形式;(3)在出砖处窑的横断面临时挡一下,同时在窑车下的检查炕内砌上挡墙;(4)在焙烧带多投一些煤烧火。
13窑内温度低13.1现象与危害焙烧带的高温段内温度普遍较低,窑内呈红色或暗红色.致使烧出的砖都是欠火砖。
13.2原因(1)燃料质量不好,发热量低,灰分高;(2)操作有问题,如“定时、定量、勤添、少添”的操作规则没执行好,燃料添加不足,使温度不能继续上升;(3)投煤间歇时间过长,即前一次添加的燃料已经燃尽,而下一次燃料仍未添入,使窑内的温度呈波浪起落,不能持续燃烧;(4)码窑密度不合理;(5)风闸提得过高,热量抽走太多;(6)车封、窑封、砂封损坏严重,窑底风大量漏入窑内。
13.3处理方法(1)增加内燃料掺入量;(2)窑上勤添煤使窑温升高;(3)确定合理的码窑密度;(4)暂时将风闸落低,待窑内的温度升高,窑内火焰发亮时(即950℃左右)。
再将风闸提到合适的高度;(5)制定合理的焙烧制度和操作规程;(6)修好窑封、车封、砂封,杜绝窑底风的漏入。
14上火发晕14.1现象与危害坯垛上部火色朦胧,清淡而虚浮,胡微弱的光面无焰,透视火眼坯垛,层次分明,火眼坯上无炭灰,坯体红而不亮,火色呈静态,无流动感。
其会使温度降低,达不到烧成温度,增加欠火砖、哑音砖废品数量。
14.2原因(1)焙烧中放松了对火情的观察和持续投煤升温,使焙烧带未达到烧成温度的火色;(2)在引前火、卡中温、带后火的焙烧三阶段,没能拿准火候;(3)投煤间断时间长。
14.3处理方法(1)加强低温部位的燃烧,引火向前;(2)普遍少投煤,勤投煤,普降风闸;(3)揭开保温带火眼盖1-2排;(4)中火弱,后火必然凉,后火只能带烧,切忌大铲投煤堵凉火;(5)坚持预热带火眼亮底进车。
隧道窑常见问题分析探讨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431 合理的烧成制度烧成制度是隧道窑生产的核心内容,制定了合理的烧成制度不仅能够保证烧成质量,并且实现快速烧成,以达到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制定烧成制度应考虑的因素:(1)根据制坯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可以判断烧成温度和烧结温度范围,以及在焙烧过程的不同温度阶段分解气体量的多少。
(2)根据差热曲线了解坯体吸热和放热情况,再通过综合判断,可确定制品各阶段极限升温速率和最大供热速度。
(3)窑炉特点结构,码窑图,燃料种类,供热体积大小以及调节的灵活性。
(4)调查了解同类原料和产品生产和实验资料。
烧结砖焙烧时间,相同原料在不同的烧成制度下,烧成周期不同。
长时间的焙烧,不仅增加了燃料及人力消耗,而且影响了窑炉及其附属设备的有效利用,牵制了生产能力的发挥。
2 降低系统内气流阻力损失系统内气流阻力损失越大,电量消耗越多。
不但要增加动力设备的能力,增加生产成本,而且限制了窑的产量。
降低系统阻力损失意味着节约电能。
降低系统阻力可采用以下措施见图1。
(1)砖坯在窑车上垛码得规范。
窑内坯垛码得规范,通道畅通,其长度方向阻力可降至约8~10 Pa/m;如果坯垛码得不规范,通道不通畅,其长度方向阻力将成倍增加。
坯垛适当稀码则空隙大、阻力小,在同样抽力下,有利于气体流过,可以快速烧成。
在这方面,机械码坯优于人工码坯。
(2)选取适当气流流速。
流速大,则气流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都相应增大;流速小,则降低烧成速度,进而影响产量。
应选取适当流速,一般用风机排烟时的流速取8~12 m/s。
另外,考虑建设成本,排烟烟囱超过60 m为宜,越高的烟囱提供的负压抽力越大。
(3)当烟道断面需要变化时,应用逐步变化代替突然变化,用圆滑转弯代替直角转弯,用缓慢转弯代替急转弯,以减少不必要的阻力损失。
(4)烟道内部光滑些可以减少气流摩擦阻力系数。
(5)尽量缩短管道长度。
浅谈隧道窑常见问题及调整方法
收稿日期: 2008- 05- 22
中国墙材信息网
中国墙材信息网是由《砖瓦》杂志 社 、全 国 墙 材 科 技 信 息 网 主 办 , 依 托 中 国 建 材 西 安 墙 体 材 料 研 究 设 计 院 , 并 由 《砖 瓦》杂志社信息部负责运营的墙体屋 面 材 料 行 业 专 业 门 户 网 站 。 网 站 自 1998 年 开 通 以 来 , 为 行 业 、企 业 提 供 了 权 威 、量 大 、面 广 、实 用 、及 时 、有 效 的 信 息 服 务 , 赢 得 业 内 外 一 致 好 评。欢迎广大企业个人加盟中国墙材信息网 , 欢迎投稿, 欢迎 刊登广告。
某砖厂设备、产量情况如下: 隧 道 窑 : 长 181.25 m, 宽 9 m, 高 4.15 m, 窑 车 长 度: 5.2 m, 每车码 10 464 块, 砖型 240 mm×115 mm×90 mm; 最 高 烧 结 温 度 : 1 060℃; 年 生 产 量 : 1.25 亿 标 砖 ; 排烟风机流量: 15 万 m3/h, 变频运行; 热源供应 : 内 掺 煤( 热值 27 000 kJ/kg) 、外燃煤气( 热值 1 600 kJ/m3)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该砖厂在国内外同行业中 规模较大, 升温方式比较少见, 隧道窑总体分成预热 带、焙烧带、保温带、冷却带。 1 预热带 1.1 预热带升温速度较快 1.1.1 产生原因 干坯内掺煤量较高; 排烟风机抽力较大。 1.1.2 处理方法 首先降低排烟风机频率, 观察预热段温度是否有 下降趋势, 如果温度变化不明显, 可确定为干坯内掺量 偏高或不匀; 增大预热循环风机风门开度, 提高坯体表 面的热风循环速度, 减少坯垛上下温差; 适当降低煤气 压力, 减小火嘴开度, 以不影响烧结即可; 增大预热段 冷风循环风机风门开度, 提高空气供给量, 降低烟气温 度, 提高坯体内掺煤的消耗; 适当将隧道窑零压点后移 1 ̄2 车位; 根据预热段温度具体情况, 可以延长顶车时 间, 同时注意烧结带的调整。
隧道窑上下温差较大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操作方法
隧道窑上下温差较大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操作方法隧道窑上下温差较大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操作方法窑炉内断面上下温度差别较大,坯垛上部温度高,底部欠火,底火差,火色暗的产生原因如下:第一,坯垛形式不合理,忽视了上密下稀的码窑密度原则,上部坯垛孔道较多或较稀,气流在坯垛断面上分布不合理。
第二,内燃烧砖时底部风量过大,炕腿过稀,进风量大,保温带短,使坯垛下部冷却很快,后火熄灭得早。
第三,当外燃烧砖时,炕腿较低,燃料灰分过大,煤灰和煤渣堵塞下火道及系统抽力不足等,使坯垛底部通风不良,造成底火不好。
第四,火眼批坯垛形式不合理,投入的燃料在坯垛上、中、下各部及落于窑底的比例不均匀,底部过多或底部过少,都会使窑炉断面上下产生较大温差。
第五,由于窑底部和窑体潮湿,使部分热量作了无效消耗,或是隧道窑窑车保温层不够,致使窑车散热损失过大,造成窑炉内上、下温差较大。
要解决窑炉断面上下温差,通常采用的办法有:第一,防止窑底过分潮湿,注意窑体的排水隔潮,加强隧道窑窑车的保温措施,减少窑车散热损失,加强窑车与窑车、窑车与窑墙之间的密封,防止热气体外泄,减少其中的热损失。
第二,按照“上密下稀”的码坯原则,选择合理的坯垛形式,使上部的坯垛通道合理,气流在断面分布均匀,底火与上火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第三,对于内燃烧砖来说,如因通风量过大致使底火不好,应适当改变码法,降低炕腿,减少窑内进风量,适当延长保温带。
在烧成带中后段,抓紧向窑内投燃料,增加在窑底燃烧的燃料量。
第四,对于外燃烧砖,更易遇到通风量不足的情况,应采取同内燃烧砖相反的措施,采用较高炕腿的码法,加大窑内进风量,实行少量勤添,避免未燃尽的煤与渣的堆积。
第五,提高窑的排烟能力,遇到坯垛底火弱于上火的情况时,应降低近闸,较高地提起远闸,加强重烧后火。
就可减少窑内断面的上下温差。
另外,在烧成过程中也会出现所烧坯垛上火弱而且慢,窑内断面温度下部高、上部低的情况,其产生的原因有:一是炕腿及底部火道过高。
隧道窑砌筑施工中常见错误做法及原因分析
隧道窑砌筑施工中常见错误做法及原因分析一座隧道窑的施工质量好坏,关系到该窑投产后能否发挥功能和正常运行,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窑炉施工过程中,在设计部门的帮助下,健全和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方式,从而保证所承担工程的施工质量。
以下对隧道窑建筑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施工做法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一、对灰缝控制不重视灰缝是保证窑体结构强度和密封性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非专业窑炉施工单位对灰缝的控制不重视,施工质量很差,灰缝超厚和不饱满现象普遍存在,使窑体砌筑质量下降。
找耐火材料网根据各厂的总结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施工员放松对质量的监督检查,以及工人对砌筑部侠的技术要求不明了,盲目施工,造成灰缝质量不合格。
其二,砌筑窑炉用的耐火砖质量不合格,几何尺寸远未达到规定标准,给施工带来困难,因而放宽对灰缝的控制。
其三,为了赶工期抢进度,对灰缝的质量“无暇顾及”,未能严格控制灰缝质量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
针对以上情况,在隧道施工之前,应该请设计人员到现场仔细进行图纸技术交底,让有关人员领会设计要求和控制要点,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再交底,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层层把关,确保灰缝的施工质量。
二、回填保温层不符合要求烧砖隧道窑的内墙与外墙之间常常留有0.6-1.5m的空间,并填充干粘土或其废渣作窑体的保温层。
这是为了降低造价而采取的办法。
显然,回填保温层属于窑体的隐蔽工程。
因而这成了一些人偷工减料的好地方。
为了完成本班组的施工进度,某些工人趁技术员不在现场,不管回填土的含水率有多少,也不顾粒径的大小,凡工地上一切建筑废料统统填将进去。
更严重的是,不执行分层夯实的要求,填进了之。
这样施工出来的“回填保温层”,其效果可想而知。
尽管外面窑墙砌筑得再漂亮,必定也是败絮其中,不起任何作用,往往造成漏气、能耗高和次品增多的后遗症。
回填土的施工必须坚持执行低水分、细粒度和分层夯实的“三要素”原则。
建设隧道窑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建设隧道窑应关注的几个问题(1)砌筑砖瓦焙烧窑炉和修建房屋不一样,它要求窑室密不透风。
砖是不会透风的,窑室内表面也不能抹灰(抹灰要脱落),因此,在国家相关的标准中,对砖瓦焙烧窑炉砌筑时的灰缝的质量都有明确规定。
在行业标准JC982—2005《砖瓦焙烧窑炉》和国家标准GB50211—2077《工业窑炉砌筑及验收规范》中都明确规定:当采用红砖时,直墙的灰缝宽度应小于5mm,拱顶的灰缝应小于3mm。
当采用耐火砖时,砖的灰缝宽度必须小于2mm。
灰浆必须饱满,对于水平灰缝,灰浆的饱满度应大于95%,竖直灰缝应大于85%。
为了保证灰缝宽度不超标和灰浆饱满度,砌筑窑用烧结普通砖的质量必须符合GB5101—2003中规定的一级品的质量要求,砌筑时不得沿用一般砌砖时的“摆砖”,而必须按照“一挤一揉三定位”的方法操作。
在铺好灰浆砌砖时应“一挤以保证灰缝厚度不超标;”二揉“挤出泥浆中的空气保证灰浆饱满度;三定位”使砌体符合规定尺寸。
为此,砌直墙时应计算后在砌;例如:直墙高度为1500mm,烧结普通砖的厚度为53mm,按允许最大灰缝宽5mm,没层砖的总高为53+5=58mm,用1500除以58,得25.7,如用25层砖墙高仅为1450mm,显然不行,如果砌26层砖当灰缝为5mm宽时,墙高为1508mm,只多出8mm,每条灰缝压缩0.32mm,即灰缝宽为4.68mm正合适,则该窑直墙应砌26层砖。
施工时应在每个砌筑段(通常以相邻两条膨胀缝之间为1个砌筑段,长度约5~10m)的两端按计算出的砌砖层数及设计高度,各砌1个砖垛,以此为基准拉线砌筑该段中间部分。
直墙的水平方向也应先计算出每段应该用多少块砖,以控制竖向灰缝宽度。
对于拱顶则应先在拱模上“预排”,在保证圆拱下方灰缝宽度小于3mm的条件下,决定一排拱的用砖块数。
对于耐火砖,为保证灰缝宽度小于2mm,其所用泥料的粒度应小于1mm,且应抹灰挤紧,以满足灰缝宽度和竖缝泥浆饱满度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现损坏及时更换。 4 窑车行走不畅, 车轮轴承损坏次数增多 4.1 产生原因
窑车上下压差较大, 窑内高温窜入车底, 窑车车轮 润滑油在高温状态下分解变质, 造成轴承抱死, 车轮损 坏。 4.2 解决方法
及时对砂风槽进行补砂, 发现窑车曲封损坏及时 修补; 对窑车车轮认真加油, 发现损坏的车轮, 及时更 换; 调整窑车上下压差; 如果车下温度较高, 适当降低 最高烧结点温度, 延长顶车时间, 采用低温长烧; 改变 火嘴内管与外管距离, 缩短火焰长度。
网 址: www.brick- tile.com www.zhuanwa.cn 广告部: 张争兵 广告邮箱: qiangcai@vip.sina.com 网络部: 胡 杰 投稿邮箱: qcgaojian@163.com 电 话: 029- 85221473 传 真: 029- 85221476
38 www.brick- tile.com
网站由信息、企业推荐、会员、互 动 四 个 版 块 组 成 。 信 息 版 块 由 行 业 动 态 、专 题 报 道 、行 业 标 准 、政 策 法 规 、科 研 技 术 五 个 子 栏 目 组 成 。为 墙 体 材 料 行 业 从 业 人 员 提 供 全 方 位 的 信 息服务。 行业动态栏目介绍国内国外墙材行业的最新发展 动态 , 包括国内新闻、国外新闻、企业 新 闻 。 专 题 报 道 栏 目 介 绍 墙 材 行 业 内 重 要 的 新 闻 、政 策 、观 点 报 道 。行 业 标 准 栏 目 介 绍墙材行业的产品、设备标准。政策 法 规 栏 目 介 绍 墙 材 行 业 的国家、地方的法规政策。科研技术 栏 目 介 绍 墙 材 行 业 的 技 术 资 料 文 章 。企 业 推 荐 栏 目 由 生 产 厂 家 、设 备 厂 家 、行 业 机 构 三个子栏目组成。力求建立最丰富、最全面的墙材行业黄页 , 更好的为行业服务, 欢迎新会员积极加入。设备厂家介绍砖 瓦设备、砌块设备、墙板设备、彩瓦设备 、蒸 压 砖 设 备 、免 烧 砖 设 备 、陶 粒 设 备 、墙 材 辅 助 设 备 厂 家 的 企 业 资 料 。产 品 厂 家 介 绍 砌 块 、墙 板 、路 面 砖 、烧 结/非 烧 结 砖 、陶 粒 、彩 瓦 、墙 体 保 温材料企业的企业资料。行业机构介 绍 行 业 内 的 设 计 院 、行 业 媒 体 、墙 改 办 的 资 料 。
干坯内掺量较高, 升温速度过快; 排烟风机抽力较 大, 窑内剩余空气量较多, 由于升温速度较快, 坯体表 面玻化加剧, 在与窑内空气接触后, 坯体表面收缩过 快, 而此时坯体内部内掺煤没有耗尽, 产生的气体在通 过表面时, 形成面包砖。 2.2.2 解决方法
调整坯体内掺量; 降低焙烧带烧结温度, 延长顶车 时间; 降低风机送风量, 减少窑内剩余空气系数; 降低 码窑密度, 使坯体在预热段充分消耗内掺煤; 降低煤气 压力, 减小火嘴开度, 控制外燃煤气的供应。 2.3 焙烧带倒窑 2.3.1 产生原因
停电; 没有码放好的窑车入窑; 煤气供应不足, 无 法继续燃烧; 重大设备抢修。 3.2 处理方法
厂区大面积停电, 风机全部停运, 不能进车, 煤气 无法供给, 此时应该打开前后窑门, 将各风机风门开至 最大, 打开烧成带观火孔和烧嘴预留孔, 对窑体进行散 热, 避免出现坯垛温度过高而倒垛, 同时抢修设备, 尽 快恢复供电。当窑内最高温度下降到 850℃ ̄880℃, 此 时如果没有恢复供电, 应当采取保温措施, 关闭窑上所 有风机出口门和前后窑门, 对观火孔、烧嘴预留孔进行 封堵, 如果长时间停电, 要考虑对焙烧带投煤; 如果其 他原因导致闷窑, 应减小排烟风机抽力, 调整零压点向 后移动 1 ̄2 车位, 降低背压风机送风量, 检查烧嘴, 若
烧结点后移一般表现为烧结前期温度低, 最高烧 结点 向 后 漂 移 1 ̄2 个 车 位 , 如 果 处 理 措 施 不 及 时 得 当, 烧结点可漂移出焙烧带, 制品出窑后出现大批欠火 砖、哑音砖, 严重时能造成熄火。
主要原因: 坯体内掺量偏低, 在顶车时间内不能满 足焙烧带设定温度; 煤气压力不足或煤气质量出现问 题; 排烟风机抽力小, 火行速度太慢; 窑车码坯密度太 大, 隧道窑无法提供足够热量。 2.1.2 处理方法
焙烧带烧成温度较高, 坯体收缩过大, 体积减小、 变形, 造成坯垛向中间倾倒; 个别烧嘴损坏或者歪斜, 火焰直接吹到砖垛上造成局部温度过高, 砖垛倒塌; 坯 体内掺量过高或不匀, 坯垛温度过高软化倒塌。 2.3.2 处理方法
认真检查火嘴运行情况, 发现烧嘴损坏、歪斜应及 时更换和调整; 适当降低烧成温度及煤气压力、流量; 提高进车速度, 根据倒窑具体情况, 可以连续进车, 直 到将窑车顶出烧成带。 3 隧道窑闷窑 3.1 产生原因
2008B rick & ; 干坯强度较低, 不能承受坯垛自 身重量; 入窑坯体残余水分过高, 与高温烟气接触发生 凝露, 使坯体变软垮塌。 1.2.2 处理方法
对入窑坯垛严格把关, 对有可能发生倾倒的砖垛 重新码放; 挤出成型时, 加强坯体强度, 使其能够承受 坯垛重量; 控制干坯入窑 含 水 率 , 要 求 低 于 6%; 如 果 倒垛窑车距离进车端较近, 最好打开前窑门, 降低排烟 风机抽力, 将倒垛窑车及时拉出处理好; 如若距离进车 端较远, 窑车在中间位置附近倾倒的可不做处理, 但是 要随时观察, 在进入焙烧带时可加快顶车时间, 防止已 倒的砖垛烧连在一起影响出窑; 对于窑车边部坯体向 窑墙倾倒与窑墙有剐蹭情况, 应根据倒垛数量、剐蹭程 度, 决定是否有必要打开窑门将其拉出进行处理。 2 焙烧带 2.1 焙烧带烧结点后移 2.1.1 现象及原因
以上是我对某砖厂隧道窑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 方法的简单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时希望大家 能提出宝贵意见相互交流。
收稿日期: 2008- 05- 22
中国墙材信息网
中国墙材信息网是由《砖瓦》杂志 社 、全 国 墙 材 科 技 信 息 网 主 办 , 依 托 中 国 建 材 西 安 墙 体 材 料 研 究 设 计 院 , 并 由 《砖 瓦》杂志社信息部负责运营的墙体屋 面 材 料 行 业 专 业 门 户 网 站 。 网 站 自 1998 年 开 通 以 来 , 为 行 业 、企 业 提 供 了 权 威 、量 大 、面 广 、实 用 、及 时 、有 效 的 信 息 服 务 , 赢 得 业 内 外 一 致 好 评。欢迎广大企业个人加盟中国墙材信息网 , 欢迎投稿, 欢迎 刊登广告。
2008B rick & Tile
某砖厂设备、产量情况如下: 隧 道 窑 : 长 181.25 m, 宽 9 m, 高 4.15 m, 窑 车 长 度: 5.2 m, 每车码 10 464 块, 砖型 240 mm×115 mm×90 mm; 最 高 烧 结 温 度 : 1 060℃; 年 生 产 量 : 1.25 亿 标 砖 ; 排烟风机流量: 15 万 m3/h, 变频运行; 热源供应 : 内 掺 煤( 热值 27 000 kJ/kg) 、外燃煤气( 热值 1 600 kJ/m3)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该砖厂在国内外同行业中 规模较大, 升温方式比较少见, 隧道窑总体分成预热 带、焙烧带、保温带、冷却带。 1 预热带 1.1 预热带升温速度较快 1.1.1 产生原因 干坯内掺煤量较高; 排烟风机抽力较大。 1.1.2 处理方法 首先降低排烟风机频率, 观察预热段温度是否有 下降趋势, 如果温度变化不明显, 可确定为干坯内掺量 偏高或不匀; 增大预热循环风机风门开度, 提高坯体表 面的热风循环速度, 减少坯垛上下温差; 适当降低煤气 压力, 减小火嘴开度, 以不影响烧结即可; 增大预热段 冷风循环风机风门开度, 提高空气供给量, 降低烟气温 度, 提高坯体内掺煤的消耗; 适当将隧道窑零压点后移 1 ̄2 车位; 根据预热段温度具体情况, 可以延长顶车时 间, 同时注意烧结带的调整。
技术交流
2008 年第 7 期
砖瓦
浅谈隧道窑常见问题及调整方法
李 岩 杨 凯 ( 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晨砻建材分公司, 河北 秦皇岛 066003)
中图分类号: TU522.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6945( 2008) 07- 0037- 02
对于烧结制品来讲, 隧道窑的调整是否及时得当 是与产品质量、产量紧密相连的, 焙烧是烧结制品的最 后一个环节,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如出现问题调整 不当, 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必须要重视 隧道窑出现的每个问题。笔者就某砖厂出现的问题总 结如下几点经验, 供大家参考。
提高排烟风机抽力; 调整隧道窑零压点向前移动;
www.brick- tile.com 37
砖瓦
2008 年第 7 期
技术交流
提高背压风机送风量; 检查火嘴燃烧情况, 及时更换堵 塞火嘴; 检测煤气热值、含水量, 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 因并解决; 适当延长顶车时间, 待坯体温度达到烧结设 定温度后再顶车; 检测入窑干坯发热量, 如果数值偏 低, 改变码窑密度。 2.2 焙烧带升温速度过快, 制品出窑后出现面包砖 2.2.1 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