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资源清理退出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最新)

合集下载

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资源清理退出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最新)

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资源清理退出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最新)

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资源清理退出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根据X市绿盾X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申请问题销号进行现场核查结果的通报》(X环绿盾发〔X〕X号)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对X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彻底解决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因种植、养殖等人为活动引起的破坏湿地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严格按照中省市“绿盾X”专项行动总体要求,全面排查、清理整治X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环境突出问题,夯实辖区管理责任,严肃追责问责,建立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杜绝一切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切实提升我县X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二、工作任务(一)清理整治范围。

X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二)清理整治任务。

主要清理整治违规建筑等生产经营性设施;违规耕种、种植、养殖等人为活动;大型工程机械;旅游项目及经营设施。

(三)清理整治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谁所有、谁负责,谁清理、谁恢复,扎实有序推进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资源清理整治工作,湿地保护区内所有国有土地都不得发包经营。

三、工作职责(一)林业局:负责对各驻湿地单位辖区内涉及X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资源清理退出的国有土地权属进行现场界定,明确四至范围,标明拐点坐标,并登记造册。

对资源清理范围内违建设施等进行现场确认、检查和验收。

国土局、环保局、洽管委配合。

(二)政府督查室:负责定期对各驻湿地单位和主管部门资源清理退出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落实。

(三)公安局:负责做好资源清理整治现场的环境保障和维稳工作。

(四)供电分公司:负责做好资源清理整治点的电力设施拆除工作。

(五)广电中心:负责做好X湿地资源清理整治舆论氛围的营造和宣传报道工作。

(六)洽管委、水务局、X、河务局,X镇、X镇、X镇、X镇:负责做好辖区内所有涉及X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资源清理退出和湿地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四、时间安排本次清理整治活动从X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0日结束,分为四个阶段:(一)摸底登记阶段(X年11月6日—11月10日)。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二篇)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二篇)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保护湿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依据《湿地保护管理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国内所有湿地保护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湿地保护管理范围。

第三条湿地保护管理应依法科学规划,合理划定湿地保护区域,并按照公益性原则进行湿地保护管理。

第四条湿地保护管理应当注重科学研究和监测,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和评价,提高湿地科学管理水平。

第二章湿地保护区划第五条湿地保护区划应根据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价值和利用需求,进行科学划定。

第六条湿地保护区划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湿地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二)湿地具备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价值;(三)湿地处于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四)湿地生态系统对周边环境起到稳定、改善作用;(五)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得到科学、政府、社会的广泛认可。

第七条湿地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

(一)核心区是湿地的原始区域,是湿地生态系统维持和繁衍发展的关键区域,具有严格的保护要求,禁止一切破坏性开发活动。

(二)缓冲区是保护区的周边区域,具有辅助保护和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的功能,限制开发活动。

(三)外围区是湿地保护区的外围地区,是湿地保护区的外延,接受一定程度的合理利用。

第八条湿地保护区划应根据湿地的特点和保护要求,制定保护管理措施,并建立相关的保护设施和标识。

第三章湿地保护管理措施第九条湿地的科学调查和监测是湿地保护管理的重要工作,应加强湿地调查研究,掌握湿地资源的分布、数量、状态等基础数据。

第十条湿地保护管理应推进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重点加强对水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保护和修复,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第十一条湿地保护管理应加强对入侵物种和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尽可能减少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第十二条湿地保护管理应建立湿地保护区的管护机构和专业队伍,加强湿地保护区的巡护和监管工作。

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资源与环境现代农村科技2021年第6期湿地对于调节生态环境有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其和海洋、森林一起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有着“天然物种库”、“地球之肾”的美称。

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湿地面积日渐减小,湿地资源也不断遭到破坏。

本文根据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对湿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1存在问题1.1湿地面积被蚕食。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对于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大增,同时植被、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尤其是人为因素成为了湿地减少的主要因素。

开封市柳园口湿地也逐渐被蚕食,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湿地的功能逐渐退化。

1.2湿地生态环境逐渐被污染。

湿地植被面积逐渐减少,但是湿地植被斑块数目却有所增加,这说明湿地破碎化程度正逐渐加大。

而且人类的活动、城市化建设,也使得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水、农药、化肥、养殖污水等大量排入湿地,污染湿地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程度降低,野生动物以及鸟类的数量减少,沼泽的植被逐渐减少,湿地自成一体的小生态链条断裂,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1.3区域内气候变化对湿地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提升,导致水分蒸发量逐渐增大,天然水位下降;开封的年降水量也逐渐减少,地下水以及河流补给天然湖泊的水量减少,从而引起自然水面面积减小,土地沙化、盐碱化比较严重,湿地植被退化,湿地生物多样性特质面临严峻考验。

1.4湿地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对湿地造成不良影响。

黄河湿地美景引人入胜,自然也成为趋利者眼中的“摇钱树”。

保护区内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来数量众多的游客,投资的热潮也提升,他们借助湿地人文景观,大肆宣传湿地的文化特色,以此带来商机,获取更多的利润,众多的违章建筑及不合理的开发都会对湿地资源产生不良的影响。

1.5湿地交通与野生动物栖息产生矛盾。

湿地内的交通资源,如汽车通过时产生的噪音、尾气以及道路两旁的灯光等都会对野生动物的栖息、捕食、生长、繁殖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分布。

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工作方案(最新)

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工作方案(最新)

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89号)和《X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精神,加强我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保护、分级管理。

将全市所有湿地纳入监管保护范围,通过分级管理落实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权属单位的责任,重点加强自然湿地、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2.坚持生态优先、合理利用。

在坚持保护优先、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多重功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负总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与修复。

4.坚持综合协调、分工负责。

全市各级林业部门要做好湿地保护修复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充分发挥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农业等湿地保护管理部门职能作用,协同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

5.坚持注重成效、严格考核。

完善湿地资源监管体制,将湿地保护修复成效纳入对全市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干部的考评体系,严明奖惩制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湿地生态系统行为。

(二)总体目标。

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严格湿地用途监管,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维护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平。

到X年,全市湿地面积不低于3.2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不低于2.8万公顷,湿地保护率提高到36%以上。

二、主要任务(一)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

1.建立组织管理体制。

湿地保护实行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湿地保护修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县级以上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旅游发展、市政园林、水文水资源、航道管理等有关主管部门以及湿地管理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湿地保护修复相关工作。

自然生态保护存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自然生态保护存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自然生态保护存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按照《XX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自然生态保护存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体方案>的通知》(厅字〔20XX〕59号)要求,针对方案中指出的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涉及突出问题(一)两类共性突出问题1.全省湿地资源不断减少。

20XX年6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指出我省湿地生态破坏多发频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XX年和20XX年同比全省湿地面积分别减少268.7公顷和152.96公顷。

根据省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回头看”及专项督查反馈意见整改任务分解的函》,一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进驻期间,我市共26起毁湿信访举报案件(含省林草局包案督办的15起),其中XX县13起(案件编号10、750、1015、1126、1647、1979、220XX2708、2823、3689、3898、411、4196),XX县3起(案件编号1261、2453、2889),XX区3起(案件编号146、2834、3540),XX县2起(案件编号876、2538),XX县1起(案件编号142),XX 县1起(案件编号409),XX县1起(案件编号2710),XX区1起(案件编号3062),XX区1起(案件编号4124)。

二是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指出我省湿地生态破坏多发频发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XX年、20XX年XX市分别减少128.97公顷和10.73公顷湿地面积,涉及除拜泉县外15个县(市)区。

2.松嫩两江私设围堤问题突出。

松嫩两江行洪区内共有围堤803条,全长2130公里,围堤内共有耕地面积191万亩。

嫩江河道私设围堤是指未依法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为围垦河道,而在嫩江行洪区内私自修建的土堤、矮围等挡水建筑物。

在我市境内共有私设围堤365条,包括XX市18条、XX县16条、XX3条、XX县17条、XX县219条、市区(XX区)92条。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退化。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各国纷纷设立自然保护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本文将探讨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相关措施,从而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陆地与水域交错的过渡地带,是地球上极为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不仅是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还能够调节气候、防洪、净化水质、维持土壤肥力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由于城市化、农业开发、工业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湿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退化和破坏。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重要任务。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的主要载体。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可以限制开发活动、加强监管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从而有效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1. 强化管理和监测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的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对湿地的管理和监测。

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巡护力量、建立监测站点等手段,可以加强对湿地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类违法行为和环境问题,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生态修复和栖息地恢复充分利用湿地的自然修复能力,通过植被恢复、水质净化、栖息地重建等措施,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和栖息地恢复工作。

可以引入适宜的物种,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提高其生态服务功能。

3. 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加强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唤起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热情。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组织志愿者开展湿地保护活动,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4. 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开展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研究,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规律和技术手段,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意见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9.16•【字号】•【施行日期】2013.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野生动植物资源正文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自2010年3月1日《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湿地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恢复和增强。

但是,我市保护区管理也存在着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管理机构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和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好《条例》,切实加强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维护湿地生态安全,经研究,特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贯彻实施《条例》重要性的认识湿地是“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净化环境、调蓄洪水、旅游观赏、科研教育、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我市是我国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天然湿地面积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8.36%,现已划建5个保护区,即蔡甸区沉湖、江夏区上涉湖2个省级保护区和新洲区涨渡湖、黄陂区草湖、汉南区武湖3个市级保护区。

加强对上述保护区的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美丽江城、幸福武汉”,完善城市生态功能的实际需要。

贯彻实施好《条例》,依法管好建好用好保护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湿地生态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工作措施,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推进《条例》的贯彻实施。

二、进一步强化保护区分区管理(一)进一步明晰分区边界。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范本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范本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湿地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保护湿地资源,促进湿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湿地保护的原则是综合治理、分类管理、分区施策、系统保护、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湿地保护的目标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五条湿地保护工作应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湿地生态学、湿地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第六条湿地保护工作应强化监管执法,加强湿地管理机构的建设,提高湿地保护意识。

第七条湿地保护工作应宣传教育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和环保行动力。

第二章湿地保护管理措施第八条湿地自然保护区应根据湿地特征和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观光区,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

第九条湿地保护区划应根据湿地的生态价值和风险程度确定保护级别,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

第十条湿地保护区划应根据湿地的生态特征和功能划分为保护区、限制利用区、开发利用区,并制定相应的保护管理措施。

第十一条湿地保护区应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区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二条湿地保护区应加强日常巡查和执法监管,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三条湿地保护区应制定灾害防治预案,定期开展灾害防治演练,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的安全稳定。

第十四条湿地保护区应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湿地生态问题并加以解决。

第十五条对湿地环境污染行为,湿地保护区应加强监管执法,严惩违法行为,并进行环境修复与恢复。

第十六条湿地保护区应建立健全湿地生态修复和疏浚管理制度,保证湿地生态环境的健康与稳定。

第十七条湿地保护区应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支撑,提高湿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效果。

第十八条湿地保护区应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内外湿地保护经验,促进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湿地保护宣传第十九条湿地保护宣传应普及湿地保护的知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并倡导湿地保护的意识。

湿地环保整改措施

湿地环保整改措施

湿地环保整改措施湿地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不仅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还能够提供一系列的生态服务,如水文调节、水质净化、气候调节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湿地环保整改措施,包括生态修复、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和公众教育。

首先,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湿地的修复包括恢复湿地水文条件、改善水质、种植湿地植被等措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修建拦河坝、清理水道、建设人工湿地等方式,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改善湿地的水质。

此外,可以组织大规模的湿地植被恢复项目,种植适应湿地环境的特有植物,以增加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其次,湿地环境监测是湿地保护的重要手段。

湿地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质监测、生物监测和生态系统监测。

水质监测可以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定期采集湿地水样,并对关键指标如水温、水位、溶解氧、氨氮、总磷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生物监测可以通过建立物种清查和群落变化监测系统,了解湿地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问题。

生态系统监测可以通过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评估体系,对湿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

第三,加强湿地环保的法律法规建设是湿地保护的重要保障。

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湿地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保护措施,同时加强执法力度,保障法律法规的实施。

例如,可以建立湿地保护专门机构,负责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此外,还可以加强湿地保护的经济激励措施,例如给予湿地保护区的经济补偿和税收优惠等,以增加湿地保护的积极性。

最后,公众教育是湿地保护的重要方面。

通过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重要性的认知,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湿地保护主题讲座、湿地保护示范活动等,向公众普及湿地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发布时间:2021-04-14T01:52:08.72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期作者:曾晓雯[导读] 红树林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湿地具有着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的价值。

因此做好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与管理,不仅能够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深受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针对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解决对策,展开了详细分析。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524088摘要:红树林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湿地具有着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的价值。

因此做好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与管理,不仅能够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深受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针对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解决对策,展开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在不断加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好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去的功能区划工作,才能提高保护与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取得显著的成效。

1 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1.1 核心区数量较多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不仅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水资源,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国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然而目前,在功能区划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核心区数量问题,就是主要问题之一。

很多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无论是省级、市级,还是县级,都设立了多个核心区,数量都在两个以上。

虽然通过核心区的区划,能够更好地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

但是对于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来讲,如果设立多个核心区,就无法取得显著的成效,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

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

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

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一、保护区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点是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

选址应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生态系统完整性:优先考虑具有完整生态系统的区域,包括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复杂的食物链和稳定的生态过程。

2、珍稀濒危物种分布:重点关注那些是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的地区,以提供直接的保护和生存空间。

3、生态脆弱性:例如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趋势明显或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的区域。

4、土地利用现状:尽量避开已被大规模开发或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减少冲突和保护成本。

二、保护区规划与分区1、核心区:这是保护区的核心部分,应严格限制人类活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最原始、最自然的生存环境。

2、缓冲区:环绕核心区,允许进行有限的科学研究和监测活动,以减少外界对核心区的干扰。

3、实验区:可以开展一些与保护目标相协调的可持续利用活动,如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等。

通过合理的分区,既能确保关键生态区域得到充分保护,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合理的需求。

三、保护措施1、建立监测体系:包括安装摄像头、设置观测点、定期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等,及时掌握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变化情况。

2、打击非法活动:加强巡逻,严厉打击盗猎、盗采、非法开垦等违法行为。

3、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加强边界管控,防止外来物种进入保护区破坏生态平衡。

四、生态恢复与修复对于受到破坏或退化的区域,制定并实施生态恢复计划。

这可能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修复、土壤改良等措施,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五、科研与教育1、科研项目:鼓励科研机构和学者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物种、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教育活动:建立教育中心,开展针对学生、公众的科普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六、社区参与和合作1、与周边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提供生态补偿、发展可持续的替代生计等方式,减少社区对保护区资源的依赖和破坏。

2、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例如担任志愿者、参与巡逻等。

《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的指导意见》

《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的指导意见》

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的指导意见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推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和生态恢复取得实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原则(一)依法依规、实事求是。

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然保护区设立时间和法规生效时间以及项目建设时间、所处功能分区、审批情况、生态影响等,实事求是对问题性质进行认定。

(二)问题导向、分类整改。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矿产资源、工业、小水电、旅游等八类开发建设活动及其他人类活动,按问题类型制定退出、整治和开展生态修复等整改措施,明确整改销号条件。

(三)差别处置、统筹推进。

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增问题实行差别化处置,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严肃查处新增或规模扩大问题,切实整改违法违规问题,严禁“一刀切”,促进生态效益、社—3—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四)上下联动、落实责任。

推动落实地方政府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以及行业部门指导监督责任,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推进整改销号工作。

二、整改销号条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主要来源于“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工作,按照《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规范》(HJ1156-2021)的人类活动分类体系进行分类并纳入问题台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销号应达到违法违规活动停止、处罚赔偿执行到位、整治恢复取得实效的基本条件。

不同类型问题的具体整改销号条件如下。

(一)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园等项目,已退出自然保护区且达到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生态修复效果呈稳定或趋好状态的,可予以销号。

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湿地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组织专家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完善方案。
4.工程施工
-按照实施方案,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施工。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5.监测与评估
-建立湿地生态监测体系,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调整保护与恢复措施。
6.项目验收与总结
-组织项目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总项目经验,形成湿地保护长效机制。
2.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增加。
3.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三、项目内容
1.湿地资源调查与评估
-组织专业团队对项目区域内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分布、生态状况等。
-评估湿地生态功能,明确保护与恢复的重点区域和目标。
2.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4.社会参与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众的合作,形成湿地保护合力。
-建立志愿者队伍,鼓励公众参与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
5.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
-开展湿地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六、项目预期成果
1.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湿地面积逐步扩大。
2.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数量增加。
五、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
-争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确保项目资金需求。
-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湿地保护。
3.技术支持
-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机制,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实施人员业务水平。

湿地环境保护整改方案范本

湿地环境保护整改方案范本

湿地环境保护整改方案范本湿地环境保护整改方案一、项目背景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是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相互作用、指示水文水资源状况的重要环境。

湿地具有自净、稳定生态、生态多样性、水文调节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对维护和改善地球环境、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湿地面积约有6800万公顷,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及工业化过程的加速,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生态系统遭受重大的破坏。

本项目所涉及的湿地面积为XXX公顷,处于极度污染状态,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已多次在环保部门的监测中被发现有明显超标现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该项目的整改方案。

二、整改目标1. 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复原湿地生物多样性。

2. 降低湿地污染水平,达到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

3. 防止污染物输入湿地,促进湿地水质恢复。

三、整改措施及时间表1. 对污染源进行治理,缓解湿地污染状况。

时间表: XXXX年X月-XXXX年X月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整改范围,通过湿地造床、水质调节、生物处理等措施,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2. 增加湿地清洁次数,及时清理湿地中的垃圾和污染物。

时间表: 自XXXX年X月开始,XXXX年X月之前全面完成。

定期派人对湿地进行清洁,减少污染物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3. 加强监测,建立追踪监测机制。

时间表: 自XXX年X月中旬开始实施对湿地进行定期监测,并建立监测报告归档和分析机制,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4.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行动力。

时间表: 自XXX开始推进,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行动力。

定期组织社区居民以及周边居民演讲、宣讲,宣传湿地生态保护知识,提高居民较保护环境和生态态境的意识。

四、整改效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回复和稳定,湿地水位与水质得到了控制,大大降低了污染物的含量,恢复了多样性,湿地环境得到了改善。

湿地环保整改措施有哪些

湿地环保整改措施有哪些

湿地环保整改措施有哪些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有着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湿地退化、水体污染、鱼塘养殖等。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需要实施一系列的湿地环保整改措施。

一、湿地保护区划设湿地保护区划设是湿地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根据湿地的自然特征,划定湿地保护区的范围和边界,明确湿地的保护目标和管理措施。

同时,要加强湿地保护区的管理与监测,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二、湿地生态修复湿地生态修复是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关键环节。

通过采取土地平整、主次河道互通、湖泊连接等工程措施,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理结构。

此外,还可以通过人工植被恢复、湿地沉积物去除和水质净化等手段,促进湿地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三、水质净化湿地在水质净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湿地通过植物的吸附、降解和微生物的分解等机制,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净化水质。

因此,需要加强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四、湿地废弃物处置湿地环保整改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湿地废弃物的合理处置。

废弃物的不当处理会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因此,需要建立湿地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体系,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对湿地环境的影响。

五、建立湿地监测与管理体系湿地监测与管理是湿地环保整改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通过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库,及时了解湿地的生态状态和变化趋势,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要建立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明确湿地管理的职责与权限,加强对湿地资源的规范管理。

综上所述,湿地环保整改措施主要包括湿地保护区划设、湿地生态修复、水质净化、湿地废弃物处置和湿地监测与管理。

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修复,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服务能力,保护和利用好湿地资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整治实施方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整治实施方案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整治实施方案1.总体目标2.整治范围3.整治内容3.1生态系统保护(1)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加强土壤保育和水源涵养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

(2)实施植被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加强物种保护,防止入侵物种扩散。

(3)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保障生态水需求,并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监测和保护体系。

3.2保护区功能提升(1)加强保护区的监测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提高对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的监测和保护能力。

(2)加强保护区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综合治理水平。

(3)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建立生态保护区与周边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机制,加强持续性管理。

3.3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1)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公众对保护区的参与度。

(2)积极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推动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

4.实施路径4.1加强政策支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自然保护区整治提供政策支持,包括加大经济投入,提供税收优惠政策等。

4.2加强组织协调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整治的组织和协调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4.3强化执法监管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执法和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严格的保护区管理规定和处罚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4.4推动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合作,借鉴国际经验,共同推进自然保护区的整治工作,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

5.实施效果评估定期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整治实施方案旨在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提升保护区功能,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并通过政策支持、组织协调、执法监管和国际合作等手段推动整治工作的落实。

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0,Vol 10,No 9:154-155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孙 飞常州市林业工作站武进分站,江苏常州 213000摘要 湿地具有“地球之肾”之称,充分体现了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且具备调节气候、降解污染、防止自然灾害发生等功能,其价值是无法预估的。

对于湿地生态和资源的保护一直备受全球关注,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尤其是面对污染、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加强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尤为重要。

关键词 湿地生态;资源;保护;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9–154–02DOI:10.19383/ki.nyzhyj.2020.09.065随着湿地生态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工作,积极落实相关措施。

在此背景下,围绕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展开研究,分析当前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高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力度,维护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

1 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1.1 公众对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工作认识不足现阶段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工作的落实仍存在一定难度,公众对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工作认识不足,缺乏保护意识。

对湿地生态和资源的保护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同时,各种开发项目不断出现,有些企业只看重眼前利益,缺少长远眼光,盲目开垦和改造天然湿地,对湿地生态的保护措施却很少,使湿地面积越来越小,各种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一些天然湿地已经成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等的承泄区,严重污染了湿地生态资源。

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工作的认识是现阶段非常关键的任务,有利于促进湿地生态和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自然保护区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能够净化水质、调节气候、保持地质和土壤稳定等多种生态功能。

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自然保护区湿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与恢复措施,以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本文将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湿地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是各种生物的栖息地,还是重要的水资源、养殖资源和矿产资源。

湿地能够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防洪涝、保持地质和土壤稳定等多种生态功能。

湿地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承载了大量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湿地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尽管湿地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干预,导致了湿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湿地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不断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湿地被填埋、开垦和污染,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大量的动植物丧失了栖息地。

由于过度开发和滥捕,导致湿地中的生物资源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由于游客的乱捞和乱扔,湿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湿地的保护成为了当务之急。

三、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措施为了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护与恢复措施。

应当强化对湿地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程度。

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内,禁止一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开发和破坏行为。

应当建立健全的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确保湿地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杜绝所有对湿地的污染行为。

应当强化对游客的管理,加强景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严格限制游客的行为,防止他们对湿地造成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资源清理退出
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根据X市绿盾X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申请问题销号进行现场核查结果的通报》(X环绿盾发〔X〕X号)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加强对X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彻底解决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因种植、养殖等人为活动引起的破坏湿地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严格按照中省市“绿盾X”专项行动总体要求,全面排查、清理整治X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环境突出问题,夯实辖区管理责任,严肃追责问责,建立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杜绝一切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切实提升我县X湿地生态环境质量。

二、工作任务
(一)清理整治范围。

X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二)清理整治任务。

主要清理整治违规建筑等生产经营性设施;违规耕种、种植、养殖等人为活动;大型工程机械;旅游项目及经营设施。

(三)清理整治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谁所有、谁负责,谁清理、谁恢复,扎实
有序推进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资源清理整治工作,湿地保护区内所有国有土地都不得发包经营。

三、工作职责
(一)林业局:负责对各驻湿地单位辖区内涉及X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资源清理退出的国有土地权属进行现场界定,明确四至范围,标明拐点坐标,并登记造册。

对资源清理范围内违建设施等进行现场确认、检查和验收。

国土局、环保局、洽管委配合。

(二)政府督查室:负责定期对各驻湿地单位和主管部门资源清理退出情况进行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落实。

(三)公安局:负责做好资源清理整治现场的环境保障和维稳工作。

(四)供电分公司:负责做好资源清理整治点的电力设施拆除工作。

(五)广电中心:负责做好X湿地资源清理整治舆论氛围的营造和宣传报道工作。

(六)洽管委、水务局、X、河务局,X镇、X镇、X镇、X镇:负责做好辖区内所有涉及X湿地保护区范围内的资源清理退出和湿地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四、时间安排
本次清理整治活动从X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0日结束,分为四个阶段:
(一)摸底登记阶段(X年11月6日—11月10日)。

各驻湿地单位制定出详细的资源清理退出和环境问题整改实施方案,对辖区涉及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国有土地(四至范围坐标拐点)、违建设施进行自查摸底,登记造册。

(二)现场确认阶段(X年11月11日—11月20日)。

对各驻湿地单位资源清理台账、源清理退出范围和违建整改点位进行现场确认。

(三)清理整治阶段(X年11月20日—12月10日)。

各驻湿地单位根据实施方案,按照“四落实、四到位”要求,全面推进资源清理整治和湿地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四)验收销号阶段(X年12月11日—12月20日)。

成立检查验收组,对各驻湿地单位的资源清理完成情况(包括资源收回协议、清理恢复承诺书、清理恢复标示牌)和湿地环境问题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收销号。

五、具体要求
(一)明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镇及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X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资源清理退出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务必于12月底前将辖区内从事种植业、渔业、
畜牧业、旅游项目等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全部清理退出,整治到位,确保完成资源清理退出和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要通过召开群众会议、悬挂横幅、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给湿地周边群众讲清楚“X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给广大干部群众讲明白“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X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等规定,正确引导舆论,营造社会公众积极支持资源清理、参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督查,严肃追责问责。

林业局、政府督查室要联合成立督查组,加大湿地整改问题的督查力度,对责任未落实、整改进展缓慢,或在工作中推诿扯皮、贻误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按照《X 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进行责任追究。

(四)加强协作,及时报送信息。

各镇街和成员单位要加强资料收集整理,务必于11月7日前将湿地宣传开展情况、X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资源清理退出和环境问题整改实施方案,以正式文件上报县X湿地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X,电话: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