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数学反例与证明1.doc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名师教案:定理与证明(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名师教案:定理与证明(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7.2.2 定理与证明名师教案证明: ∵∠1+∠3=180°,∠2+∠4=180°(已知),∴∠3=180°-∠1,∠4=180°-∠2(等式的性质).又∠1=∠2(已知),∴∠3=∠4(等量代换).同理可证同角的补角相等.(2)证明过程与(1)类似.(3)任取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根据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命题正确.为了使我们的解答更为规范和有条理,请同学们根据此题总结一下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1.已知:写出命题的条件(必要时结合图形).2.求证:写出命题的结论.3.证明:写出演绎推理的过程.已知: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AOC与∠BOD是对顶角.求证:∠AOC=∠BOD.证明:∵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AOB和∠COD都是平角(平角的定义).∴∠AOC和∠BOD都是∠AOD的补角(补角的定义).∴∠AOC=∠BOD(同角的补角相等).由上面的例题,我们可以得到定理:对顶角相等.[知识拓展]1.对于公理:①公理是不需要推理证实的真命题,②公理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根据.2.对于定理:①定理都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②定理可以作为推证其他命题的依据.3.证明的一般步骤: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②根据条请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完后小组之间开展互评.教师巡视,适时点拨.学生完成后及时点评,借助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矫正.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首先归纳总结出证明一个命题的一般步骤,然后让学生对照步骤,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证明的含义,引导学生利用公理、定义、已经证明的真命题解决实际问题,训练思维的严谨性、逻辑性,强化证明步骤的规范性.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③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4.假命题的判断: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反例来说明即可.完善各自的解题过程.课堂练习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所有的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B.所有的命题都是定理C.所有的定理都是命题D.所有的公理都是真命题2.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C)A.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B.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C.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D.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一条边的长与该边上的高的乘积的一半3.已知命题: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个命题的结论是(C)A.两个三角形B.两个三角形的面积C.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D.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4.如图所示,已知∠AOC与∠BOD都是直角,∠BOC=65°.(1)求∠AOD的度数;(2)求证∠AOB=∠DOC;(3)若不知道∠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2)的关系仍成立吗?若成立,说明理由.学生认真做课堂练习。

2017年八年级上册数学

2017年八年级上册数学

2017年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集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目录第1讲三角形的三线及面积 (3)第2讲三角形综合应用 (6)第3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10)第4讲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训练 (15)第5讲二次全等 (21)第6讲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 (26)第7讲轴对称 (31)第8讲等腰三角形 (35)第9讲幂的运算法则 (39)第10讲整式的乘除 (41)第11讲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 (44)第12讲整式的混合运算 (46)第13讲因式分解的四种方法 (51)第14讲分式及其运算 (54)第15讲分式混合运算 (57)第16讲分式方程及其应用 (61)第1讲三角形的三线及面积例题示范例1:已知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为__________个.【思路分析】连接AB,则AB作为△ABC的底,要使△ABC的面积为1,利用同底等高,即平行转移面积即可.具体操作:①先在AB的一侧找一个点C,使△ABC的面积为1,过点C作AB的平行线;②再在AB的另一侧找一个点C,使△ABC的面积为1,过点C作AB的平行线.如图所示:共6个.巩固练习EADCBA D E FG A .AC 是△ABC 的高 B .DE 是△BCD 的高 C .DE 是△ABE 的高 D .AD 是△ACD 的高 3. 在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中,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部的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都有可能4. 如图,∠ABC =∠ACB ,AD ,BD ,CD 分别平分△ABC 的外角∠EAC ,内角∠ABC ,外角∠ACF .以下结论:①AD ∥BC ;②∠ACB =2∠ADB ;③∠ADC =90°-∠ABD ;④∠BDC = ∠BAC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第4题图 第5题图5. 在如图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A ,B 是方格纸中的两个格点(即正方形的顶点),在这个5×5的方格纸中,找出格点C 使△ABC 的面积为2,则满足条件的格点C 的个数是_______个.6. 如图,直线AE ∥BD ,点C 在BD 上,若AE =4,BD =8,△ABD 的面积为16,则△ACE的面积为___________.第6题图第7题图7. 如图,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为边BC ,AD ,CE 的中点,且S △ABC =4 cm 2,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8. 已知:如图,在△ABC 中,点D ,E ,F 分别在三边上,E 是AC 的中点,BD =2CD ,AD ,BE ,CF 交于一点G ,S △BGD =8,S △AGE =3,那么△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F EDC BAE DB A9.10. 11. 如图所示,在△ABC 中,点D 是AB 的中点,点E 在边BC 上,CE =2BE ,若△ABC的面积为6,则△BDE 的面积是____.12.1. 2. C 3. B 4. ①②③ 5. 5 6. 8 7. 1 cm² 8. 30 9. 1810. 6 2 11. 1 12. 6 cm²第2讲三角形综合应用第3讲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例题示范例1:已知:如图,C 为AB 中点,CD =BE ,CD ∥BE .求证:△ACD ≌△CBE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② 梳理思路:要证全等,需要三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边相等. 由已知得,CD =BE ;根据条件C 为AB 中点,得AC =CB ;这样已经有两组条件都是边,接下来看第三边或已知两边的 夹角.由条件CD ∥BE ,得∠ACD =∠B .发现两边及其夹角相等,因此由SAS 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先准备不能直接用的两组条件,再书写全等模块.过程书写中需要注意字母对应. 证明:如图 ∵C 为AB 中点 ∴AC =CB ∵CD ∥BE ∴∠ACD =∠B 在△ACD 和△CBE 中AC CBACD B CD BE =⎧⎪∠=∠⎨⎪=⎩(已证)(已证)(已知) ∴△ACD ≌△CBE (SAS )巩固练习1. 如图,△ABC ≌△AED ,有以下结论:①AC =AE ;②∠DAB =∠EAB ;③ED =BC ;④∠EAB =∠DAC . 其中正确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ABC DEEDC BA第1题图第2题图2. 如图,B ,C ,F ,E 在同一直线上,∠1=∠2,BF =EC ,要使△ABC ≌△DEF ,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3. 如图,D 是线段AB 的中点,∠C =∠E ,∠B =∠A ,找出图中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第3题图 第4题图4. 如图,AB =AD ,∠BAE =∠DAC ,要使△ABC ≌△ADE ,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5. 如图,将两根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使AA',BB'可以绕着中点O 自由旋转,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测量工具,A'B'的长等于内槽宽AB .其中判定△OAB ≌△OA'B'的理由是( ) A .SASB .ASAC .SSSD .AAS第5题图第6题图EDC BA21F EDCBAH G FEDCBAECBAB'A'OBA FED C B A6. 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 ,B 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 上取两点C ,D ,使CD =BC ,再定出BF 的垂线DE ,使A ,C ,E 在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可以说明△EDC ≌△ABC ,得ED =AB ,因此测得ED 的长就是AB 的长.判定△EDC ≌△ABC 最恰当的理由是( ) A .SASB .ASAC .SSSD .AAA7. 已知:如图,M 是AB 的中点,∠1=∠2,∠C =∠D .求证:△AMC ≌△BMD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 ② 梳理思路:要证全等,需要______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_____相等. 由已知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条件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 因此,由________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8. 已知: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BC =EF ,AB ∥DE ,AB =DE .求证:△ABC ≌△DEF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 ② 梳理思路:要证全等,需要_____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____相等.由已知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条件_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 因此,由__________可证两三角形全等.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21MDCBA F ED CBA思考小结1.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AA,SSA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请举反例进行说明.2.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个叔叔帮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DE的长度就是A,B间的距离.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 B2.AC=DF,SAS;∠B=∠E,ASA;∠A=∠D,AAS3.△BCD≌△AED,AAS4.AC=AE,SAS;∠B=∠D,ASA;∠C=∠E,AAS5. A6. B7.①略②3,边∠1,∠2;∠C,∠DM是AB的中点,AM,BMAAS【过程书写】证明:如图,∵M是AB的中点∴AM=BM在△AMC 和△BMD 中 1 2 C D AM BM ∠=∠⎧⎪∠=∠⎨⎪=⎩(已知)(已知)(已证) ∴△AMC ≌△BMD (AAS ) 8. ①略②3,边BC ,EF , AB ,DE AB ∥DE ,∠B ,∠E SAS【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 ∵AB ∥DE ∴∠B =∠E在△ABC 和△DEF 中 AB DE B E BC EF =⎧⎪∠=∠⎨⎪=⎩(已知)(已证)(已知) ∴△ABC ≌△DEF (SAS )思考小结1. SAS ,SSS ,ASA ,AASAAA 反例:大小三角板SSA 反例:作图略2. 证明:如图,在△ABC 和△DEC 中 AC DC ACB DCE BC EC =⎧⎪∠=∠⎨⎪=⎩(已知)(对顶角相等)(已知) ∴△ABC ≌△DEC (SAS )∴AB =D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即DE 的长度就是A ,B 间的距离第4讲 全等三角形证明过程训练例题示范例1: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CB ,∠ABC =90°.E 为正方形内一点,BE ⊥BF ,BE =BF ,EF 交BC 于点G . 求证:AE =CF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② 梳理思路:要证AE =CF ,可以把它们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观察发现,放在△ABE 和△CBF 中进行证明.要证全等,需要三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边相等. 由已知得,AB =CB ;BE =BF ;根据条件∠ABC =90°,BE ⊥BF ,推理可得∠1=∠2. 因此由SAS 可证两三角形全等.【过程书写】(在演草部分先进行规划,然后书写过程) 证明:如图 ∵BE ⊥BF ∴∠EBF =90° ∴∠2+∠EBC =90° ∵∠ABC =90° ∴∠1+∠EBC =90° ∴∠1=∠2在△ABE 和△CBF 中12AB CB BE BF =⎧⎪∠=∠⎨⎪=⎩(已知)(已证)(已知)∴△ABE ≌△CBF (SAS )∴AE =C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巩固练习1. 如图,PD ⊥AB ,PE ⊥AC ,垂足分别为点D ,E ,且PD =PE ,将上述条件标注在图中,易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AD =__________.21G E DCB A GABCD E21FEDC B A EDC B A第1题图第2题图2. 已知:如图,AB ⊥BD 于点B ,CD ⊥BD 于点D ,如果要使△ABD ≌△CDB ,那么还需要添加一组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也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这个条件还可以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3. 已知:如图,C 为BD 上一点,AC ⊥CE ,AC =CE ,∠ABC =∠CDE =90°.若AB =4,DE =2,则BD 的长为______.4. 已知:如图,点A ,E ,F ,B 在同一条直线上,CE ⊥AB 于点E ,DF ⊥AB 于点F ,BC =AD ,AE =BF .求证:△CEB ≌△DFA .5. 如图,点C ,F 在BE 上,∠1=∠2,BF =EC ,∠A =∠D .求证:△ABC ≌△DEF .PEDCBADB A F E DC B6. 已知: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C =BDBE∥CF ,AE ∥DF .求证:△ABE ≌△DCF .7. 已知:如图,在△ABC 中,AD ⊥BC ,CE ⊥AB ,垂足分别 8. 为点D ,E ,AD 与CE 相交于点H ,AE =CE .求证:AH =CB .思考小结1. 要证明边或者角相等,可以考虑边或者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要证明三角形全等,需要准备_____组条件,其中有一组必须是_______相等.FDCBA HEDBA2. 阅读材料我们是怎么做几何题的?例1:已知:如图,AB =AD ,AC =AE ,∠BAE =∠DAC . 求证:∠B =∠D .第一步:读题标注,把题目信息转移到图形上(请把条件标注在图上)第二步:分析特征走通思路① 要求∠B =∠D ,考虑放在两个三角形里面证全等,把∠B 放在△ABC 中,把∠D 放在△ADE 中,只需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② 要证明△ABC ≌△ADE ,需要找三组条件,由已知得AB =AD ,AC =AE ,还差一组条件,根据∠BAE =∠DAC ,同时加上公共角∠CAE ,可得∠BAC =∠DAE ,利用SAS 可得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三步:规划过程 过程分成三块:① 由∠BAE =∠DAC ,可得∠BAC =∠DAE ; ② 由SAS 得△ABC ≌△ADE ; ③ 由全等得∠B =∠D . 第四步:过程书写【参考答案】1. Rt △ADP ,Rt △AEP ,AE2. AD =CB ,HLAB =CD ,SAS ∠A =∠C ,AAS ∠ADB =∠CBD ,ASA 3. 64. 证明:如图,EDBCA∵CE ⊥AB ,DF ⊥AB ∴∠CEB =∠DFA =90° ∵AE =BF ∴AE +EF =BF +EF 即AF =BE在Rt △CEB 和Rt △DFA 中BC AD BE AF =⎧⎨=⎩(已知)(已证)∴Rt △CEB ≌Rt △DFA (HL ) 5. 证明:如图,∵BF =EC ∴BF +FC =EC+FC 即BC =EF在△ABC 和△DEF 中1 2 A D BC EF =⎧⎪=⎨⎪=⎩∠∠(已知)∠∠(已知)(已证) ∴△ABC ≌△DEF (AAS ) 6. 证明:如图,∵AC =BD ∴AC -BC =BD -BC 即AB =DC ∵BE ∥CF ∴∠1=∠2 ∵∠1+∠3=180° ∠2+∠4=180° ∴∠3=∠4 ∵AE ∥DF ∴∠A =∠D在△ABE 和△DCF 中3 4 AB DC A D =⎧⎪=⎨⎪=⎩∠∠(已证)(已证)∠∠(已证) ∴△ABE ≌△DCF (ASA ) 7. 证明:如图,第5题图4321A B CDF∵AD ⊥BC ∴∠ADC =90° ∴∠1+∠2=90° ∵CE ⊥AB∴∠AEH =∠CEB =90° ∴∠3+∠4=90° ∵∠2=∠4 ∴∠1=∠3在△AEH 和△CEB 中3 1 AEH CEB AE CE =⎧⎪=⎨⎪=⎩∠∠(已证)(已知)∠∠(已证) ∴△AEH ≌△CEB (ASA )∴AH =C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思考小结1. 全等;3,边第6题图3124AB CDEH第5讲 二次全等例题示范例1:已知:如图,CD ⊥AB 于点D ,BE ⊥AC 于点E ,且BD =CE ,BE 交CD 于点O .求证:AO平分∠BAC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② 梳理思路:要证AO 平分∠BAC ,则需证明∠DAO =∠EAO . 要证∠DAO =∠EAO ,则需证明△AOD ≌△AOE .要证△AOD ≌△AOE ,需找三组条件,其中必须有一组边.分析发现,AO =AO ,∠ADO =∠AEO =90°,已经有了两组条件,还需要一组条件.从已知条件出发,发现BD =CE ,∠BDO =∠CEO =90°,又因为∠1=∠2,可证明△BOD ≌△COE . 由△BOD ≌△COE ,可为上面的全等准备一组条件OD =OE .至此,在△AOD 和△AOE 中三组条件找全,利用HL【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 ∵CD ⊥AB ,BE ⊥AC∴∠ADO =∠AEO =∠BDO =∠CEO =90° 在△BOD 和△COE 中12 BDO CEO BD CE ∠=∠⎧⎪∠=∠⎨⎪=⎩(对顶角相等)(已证)(已知) ∴△BOD ≌△COE (AAS )∴OD =O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在Rt △AOD 和Rt △AOE 中AO AO OD OE=⎧⎨=⎩(公共边)(已证)∴Rt △AOD ≌Rt △AOE (HL )∴∠DAO =∠EAO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21O EDCBAA B CDEO∴AO 平分∠BAC巩固练习1. 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BC =AC ,∠ABC =∠ACB =60°,点E ,F 分别在AB ,AC 边上,∠EDF =60°,BD =CD ,∠DBC =∠DCB =30°,∠BDC =120°,延长AC 到点G ,使CG =BE .求证:①△EBD ≌△GCD ;②△EFD ≌△GFD .2. 已知:如图,AB =AC ,BD =CD ,E 是线段AD求证:△ABE≌△ACE .3. 已知:如图,∠ACB =∠ADB =90°,AD =BC ,CE ⊥AB 于点E DF ⊥AB 于点F .求证:CE =DF .GFED C BA EDCBA FE DCEDCBA4. 已知:如图,点C ,D 在线段BE 上,BD =EC ,CA ⊥AB 于点A ,DF ⊥EF 于点F ,且AB =EF .求证:CF =DA .5. 已知:如图,在△PBC 中,D 为PB 上一点,PD =PC ,延长PC 到点A ,使得PA =PB ,连接AD ,交BC 于点O ,连接PO . 求证:OD =OC .【参考答案】1. 证明:如图,①∵∠ABC =∠ACB =60°,∠DBC =∠DCB =30° ∴∠DBE =∠ABC+∠DBC =90° ∠DCG =180°-∠ACB -∠DCB =90° ∴∠DBE =∠DCG在△EBD 和△GCD 中,B DBE DCD CDGBE CG ∠=∠=⎧⎪⎨⎪=⎩(已知)(已证)(已知) ∴△EBD ≌△GCD (SAS ) ②∵△EBD ≌△GCD (已证)∴DE =DG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EDB =∠GDC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DC =120°,∠EDF =60° ∴∠EDB +∠CDF =60° ∴∠GDC +∠CDF =60° 即∠GDF =60° ∴∠EDF =∠GDFOBDPC在△EFD 和△GFD 中,D DE DGEDF GDFF DF =∠=∠⎧⎪⎨⎪=⎩(已证)(已证)(公共边) ∴△EFD ≌△GFD (SAS ) 2. 证明:如图,在△ABD 和△ACD 中,AB ACBD CDAD AD ⎧⎪⎨⎪=⎩==(已知)(已知)(公共边) ∴△ABD ≌△ACD (SSS )∴∠BAD =∠CAD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在△ABE 和△ACE 中,A AB ACBAE CAEE AE =∠=∠⎧⎪⎨⎪=⎩(已知)(已证)(公共边) ∴△ABE ≌△ACE (SAS ) 3. 证明:如图,在Rt △ACB 和Rt △BDA 中,BC B BAADA ==⎧⎨⎩(公共边)(已知) ∴Rt △ACB ≌Rt △BDA (HL ) ∴AC =B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CAB =∠DBA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CE ⊥AB ,DF ⊥AB ∴∠CEA =∠DFB =90° 在△ACE 和△BDF 中,CEA DFBCAE DBFAC BD ⎧⎪⎨∠=∠∠=⎪∠⎩=(已证)(已证)(已证) ∴△ACE ≌△BDF (AAS )∴CE =D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4. 证明:如图,∵CA ⊥AB ,DF ⊥EF ∴∠CAB =∠DFE =90° ∵BD =EC ∴BD +DC =EC +DC 即BC =ED在Rt △ABC 和Rt △FED 中,BC EDAB FE =⎧⎨=⎩(已证)(已知) ∴Rt △ABC ≌Rt △FED (HL )∴∠B =∠E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在△ABD 和△FEC 中,AB FE B EBD EC =⎧⎪∠=∠⎨⎪=⎩(已知)(已证)(已知) ∴△ABD ≌△FEC (SAS )∴CF =DA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5. 证明:如图,在△ADP 和△BCP 中,PD PCAPD BPCPA PB =⎧⎪∠=∠⎨⎪=⎩(已知)(公共角)(已知) ∴△ADP ≌△BCP (SAS )∴∠A =∠B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PD =PC ,PB =PA ∴PD -PB =PA -PC 即BD =AC在△BOD 和△AOC 中,BOD AOCB ABD AC ⎧⎪∠=∠⎪=∠⎩=⎨∠(对顶角相等)(已证)(已证) ∴△BOD ≌△AOC (AAS )∴OD =O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第6讲 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例题示范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C =90°,D 是AB 边上一点,AD =AC ,过点D 作DE ⊥AB ,交BC 于点E . 求证:CE =DE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② 梳理思路:要证CE =DE ,考虑把这两条线段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来证明.观察图形,发现不存在全等的三角形.结合条件,AC =AD ,∠C =∠ADE =90°,考虑连接AE ,证明△ACE ≌△ADE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连接AE ∵DE ⊥AB ∴∠ADE =90° ∵∠C =90° ∴∠C =∠ADE在Rt △ACE 和Rt △ADE 中AE AEAC AD=⎧⎨=⎩(公共边)(已知)∴Rt △ACE ≌Rt △ADE (HL ) EDCAEDA EDCAF E B A DCGFEDCBANM EAFC2. 已知:如图,∠C =∠F ,AB =DE ,DC =AF ,BC =EF .求证:AB ∥DE .3. 已知:如图,AB ∥CD ,AD ∥BC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证:BE =DF .4. 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D =AB ,∠DAB =∠B =90°,点E ,F 分别在AB ,BC 上,且AE =BF ,AF 交DE 于点G . 求证:DE ⊥AF .均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N ,交CM 于点E ,连接BM ,交CN 于点F .有下列结论:①∠AMB =∠ANB ;②△ACE ≌△MCF ;③CE =CF ;④EN =FB .其 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FE BAD C思考小结1. 根据本章知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补全知识结构图.(2)要证明两条边相等或者两个角相等,可以考虑它们所在的三角形________;如果所在的三角形不全等或者不在三角形中,则可以把一条边转移或者重新整合条件去构造全等三角形.(3)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准备______组条件,这三组条件里面必须有______;然后依据判定进行证明,其中AAA ,SSA 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请举出对应的反例.(4)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相等, __________相等,所以全等关系是转移边和角的有力工具.【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 证明:如图,过点G 作GH ⊥BE 于点H∵GH ⊥BE∴∠GHB =∠GHE =90°在Rt △GHB 和Rt △GHE 中,H FB AC GDGB GEGH GH =⎧⎨=⎩(已知)(公共边) ∴Rt △GHB ≌Rt △GHE (HL )∴∠B =∠E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C =EF∴BC +CF =EF +CF 即BF =EC在△ABF 和△DEC 中,A DB EBF EC ∠=∠⎧⎪∠=∠⎨⎪=⎩(已知)(已证)(已证) ∴△ABF ≌△DEC (AAS ) ∴DC =AF2. 证明:如图,连接BE在△AEF 和△DBC 中,AF DCF CEF BC =⎧⎪∠=∠⎨⎪=⎩(已知)(已知)(已知) ∴△AEF ≌△DBC (SAS )∴AE =D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在△ABE 和△DEB 中,AE DB AB DEEB BE =⎧⎪=⎨⎪=⎩(已证)(已知)(公共边) ∴△ABE ≌△DEB (SSS )∴∠ABE =∠DEB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B ∥DE3. 证明:如图,连接BDCD AE F∵AB ∥CD ,AD ∥BC ∴∠ABD =∠CDB ,∠ADB =∠CBD在△ABD 和△CDB 中,ABD CDBBD DBADB CBD ∠=∠⎧⎪=⎨⎪∠=∠⎩(已证)(公共边)(已证) ∴△ABD ≌△CDB (ASA )∴AD =CB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DE =BF 在△BED 和△DFB 中,DE BF ADB CBDBD DB =⎧⎪∠=∠⎨⎪=⎩(已证)(已证)(公共边) ∴△BED ≌△DFB (SAS )∴BE =DF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4. 证明:如图,在△DAE 和△ABF 中 AD BA DAE B AE BF =⎧⎪=⎨⎪=⎩(已知)∠∠(已知)(已知) ∴△DAE ≌△ABF (SAS )∴∠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DAB =90°∴∠2+∠3=90°∴∠1+∠3=90°∴∠AGD =90°∴DE ⊥AF 5. B 6. ②③④ 思考小结1. (1)SAS ,SSS ,ASA ,AASSAS ,SSS ,ASA ,AAS ,HL相等;相等.(2)全等(3)3,边;AAA 反例:大小三角板;SSA 反例:作图略(4)对应边,对应角.C DA B E F A BC DEFG第7题图312GFDCBA第7讲 轴对称例题示范例1:已知:如图,AE 平分∠FAC ,EF ⊥AF ,EG ⊥AC ,垂足分别为点F ,G ,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 求证:BF =CG .【思路分析】 读题标注:① 从条件出发,看到角平分线考虑“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结合题目其他条件,EF ⊥AF ,EG ⊥AC ,可得EF =EG ;② 看到垂直平分线考虑“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因此连接BE ,CE (如图所示),得到BE =CE ;③ 题目所求为BF =CG ,证明△BEF ≌△CEG 即可.【过程书写】证明:如图,连接BE ,CE ∵AE 平分∠FAC ,EF ⊥AF ,EG ⊥AC ∴EF =EG∵DE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 ∴BE =CE∵EF ⊥AF ,EG ⊥AC ∴∠BFE =∠CGE =90° 在Rt △BEF 和Rt △CEG 中BE CE EF EG =⎧⎨=⎩(已证)(已证) ∴Rt △BEF ≌Rt △CEG (HL ) ∴BF =CG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巩固练习1. 下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EDCBAA.B.C.D.2.一个风筝的设计图如图所示,其主体部分(四边形ABCD)关于线段BD所在的直线对称,AC与BD相交于点O,且AB≠AD,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ABD≌△CBDB.△ABC≌△ADCC.△AOB≌△COBD.△AOD≌△COD3.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点E在AC边上,将△ABC沿BE折叠,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D处.若∠A=30°,则∠BED=_______.第3题图第4题图4.已知:如图,∠AOB=40°,若CD是OA的垂直平分线,则∠ACB=__________.5.如图,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DE垂直平分AB,垂足为点E.若DE+BD=3cm,则AC=__________cm.6.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E垂直平分AB,交AC于点E,7.垂足为点D.若BE+CE=12,BC=8,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8.作图题:利用网格线,作出△ABCC EDBDBAO DBAEDCAED C OE DA OEDCBA9. 已知:如图,P 为∠ABC 内一点,请在AB ,BC 边上各取一点M ,N ,使△PMN 的周长最小.10. 已知:如图,CD 垂直平分线段AB ,E 是CD 上一点,分别连接AC ,BC ,AE ,BE .求证:∠CAE =∠CBE .11.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OD ⊥AB ,OE ⊥AC ,垂足分别为点D ,E . 求证:OD =OE .12. 已知: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D ,CE 分别是BC ,AB 边上的高,垂足分别为点D ,E ,AD 与CE 相交于点O ,连接OB ,∠OBC =∠OBA .求证:OA =OC .思考小结1.轴对称的思考层次:①全等变换:对应边__________、对应角__________.②对应点: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_________________;对称轴上的点到对应点的距离_____________.③应用:奶站问题等.如图,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得在直线同侧的点A,B到点P的距离之和AP+BP最小.BAl【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 B2. B3.60°4.80°5. 36.327.作图略8.作点P关于BA的对称点O1,作点P关于BC的对称点O2,连接O1O2,分别交BA,BC于点M,N,此时△PMN的周长最小.9.证明略提示: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得出AC=BC,AE=BE,再证明△CAE≌△CBE10.证明略提示:过点O作OF⊥BC于点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结论11.证明略提示: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OD=OE,再证明△COD≌△AOE思考小结1.①相等、相等②垂直平分;相等③作点A关于街道的对称点A1,连接A1B交街道于点P,则点P即为满足条件的点ACD第8讲 等腰三角形例题示范例1: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BC 外,CD ⊥AD 于点D ,12CD BC =.求证:∠ACD =∠B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② 梳理思路:由条件12CD BC =,可尝试取BC 的中点E ,此时结合等腰构造三线合一的线AE ,如图所示. 要证∠ACD =∠B ,可以证明△ABE ≌△ACD .【过程书写】证明:如图,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E 是BC 的中点∴12BE BC = ∵12CD BC = ∴BE =CD∵AB =AC ,E 是BC 的中点 ∴AE ⊥BC ∴∠AEB =90° ∵CD ⊥AD ∴∠D =90°∴∠AEB =∠D =90°在Rt △ABE 和Rt △ACD 中 AB AC BE CD=⎧⎨=⎩(已知)(已证)∴Rt △ABE ≌Rt △ACD (HL ) ∴∠ACD =∠B 例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2cm ,其中一边长为5cm ,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__________cm . 【思路分析】ACDE A C DDBAPN M EA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5cm ,这一边可能是底,也可能是腰,故需分类讨论:① 如果5cm 为底,则根据周长为12cm ,可知腰长为3.5cm .此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三角形存在.② 如果5cm 为腰,则根据周长为12cm ,可知底边长为2cm .此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个三角形存在.综上,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cm 或2cm . 巩固练习1.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A =80°,求∠C 的度数.2. 如图,在△ABC 中,AB =AC ,BE ∥AC ,∠BDE =100°,∠BAD =70°,则∠E =______.第2题图第3题图3.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AB 边上一点,若CD =AD =BC ,则∠A =_________.4. 如图,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 于点E ,过点E 作MN ∥BC ,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若 BM +CN =9,则线段MN 的长为( )A .6B .7C .8D .95. 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点P在AD 上.求证:PB=PC .CB AED CB ADCB AABCDEA6. 已知:如图,B ,D ,E ,C 在同一直线上,AB =AC ,AD =AE .求证:BD =CE .7.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8.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30°,则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9. 已知:如图,线段AB 的端点A 在直线l 上,AB 与l 的夹角是30°,请在直线l 上另找一点C ,使△ABC 是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能找几个?请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思考小结1. 要证明边相等或角相等,可以考虑两种思路:① 如果边或者角在两个三角形里面,则证明两个三角形__________; ② 如果边或角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证明三角形是_______三角形.2. 将两个含30°角的三角板如图放置,则△ABD 是_________三角形(“等腰”或“等边”),故AB _____BD ,BC =____BD ,所以BC =____AB ,从而得到对于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_______.【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50°2.50°3.36°4. D5.证明略提示: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AD垂直平分BC,从而得到PB=PC6.证明略提示: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B=∠C,∠ADE=∠AED,进而可得∠BAD=∠CAE,从而证明△ABD≌△ACE,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D=CE7.208.80°或40°9.这样的点能找4个,作图略思考小结1.①全等②等腰2.等边,=,12,12,一半第9讲 幂的运算法则例题示范例1:计算2322105()()()x x x x x x --+⋅--÷. 【操作步骤】(1)观察结构划部分:2322105()()()x x x x x x --+⋅--÷ ①②③(2)有序操作依法则:辨识运算类型,依据对应的法则运算. 第一部分:同底数幂相乘;第二部分:先算积的乘方,再算同底数幂相乘; 第三部分:同底数幂相除. (3)每步推进一点点. 【过程书写】解:原式545()x x x x =-+⋅-555x x x =-+- 5x =-巩固练习1. ①21m p p --=__________; ②2222m m n n --⋅⋅⋅=______; ③21()m m x x --⋅=__________________;④3222()()m m a b c a b c +--+-+=____________.2. ①6222÷=__________;②3m m a a ÷=___________;③63()()a b c a b c -+-÷+-=_____________; ④20151008222⨯÷=__________________; ⑤4221()n n n a a a a -÷-+⋅=_______________.3. ①22(3)n -=_____________; ②24()a -=_____________;③2223()()m c c ⋅-=_________; ④4638()()x x -=_________. 4. ①3(2)b -=___________;②233()y z =___________;③2()n p q -=___________;④342442()(2)a a a a a ⋅⋅++-=_________; ⑤20152016201512714⎛⎫⨯⨯ ⎪⎝⎭=_________.5. 下列运算:①3332a a a ⋅=; ②326(3)9a a =; ③236(3)9a a -=-; ④22m m b b b ÷=; ⑤01a a a -÷=; ⑥21(2)4--=; ⑦235()a a =;⑧330 a a a -=;⑨236(2)8ab ab =.其中正确的序号有_____________. 6. 计算下列各式:①221()()()nnn a a a +-⋅-⋅-②333322()(5)2()a a a a ⎡⎤-⋅-----⎣⎦③201222(3)(3)3--⨯π---⨯.7. (1)若32213n n a a a +-⋅=,则n =__________;(2)若21222228x x x +++⋅=,则x =_________. 8. 一种液体每升含有个有害细菌.为了试验某种杀菌剂的效果,科学家们进行了实验,发现1滴杀菌剂可以杀死个此种细菌.要将1L 液体中的有害细菌全部杀死,需要这种杀菌剂多少滴?思考小结1. 背默幂的四大运算法则并推导.2. 运用幂的运算法则证明下面的公式.(1)11ppp aa a -⎛⎫== ⎪⎝⎭(a ≠0,p 为正整数);(2)()()m n n m a a =(m ,n 为正整数).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1. ①-p 2m ; ②2; ③x 3m -1;④(a -b+c )m +42. ①16; ②a 2m ; ③-(a +b -c )3; ④21 008; ⑤2a 2n3. ①43n -; ②-a 8; ③-c 4m +6; ④04. ①-8b 3; ②y 6z 9;③-p 2n q n ;④6a 8;⑤25. ②⑤⑥6. ①a 5n +1;②-18a 6; ③34-7. (1)4;(2)3; 8. 需要杀菌剂1000滴思考小结1210910略第10讲 整式的乘除例题示范例1:计算328322(2)(2)(84)(2)x y y x y x x ⋅-+-+÷-. 【操作步骤】(1)观察结构划部分:328322(2)(2)(84)(2)x y y x y x x ⋅-+-+÷- ①②(2)有序操作依法则:辨识运算类型,依据对应的法则运算. 第一部分:先算积的乘方,然后是单项式相乘; 第二部分: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 (3)每步推进一点点. 【过程书写】解:原式62634(2)(42)x y y x y =⋅-+-6363842x y x y =-+-6342x y =--巩固练习1. ①3225()a b ab -⋅-=________________;②322()(2)m m n -⋅-=________________;③2332(2)(3)x x y -⋅-;④323(2)(2)b ac ab ⋅-⋅-.2. ①2223(23)xy xz x y ⋅+=___________________;②31422xy y ⎛⎫-⋅-= ⎪⎝⎭___________________;③2241334ab c a b abc ⎛⎫-⋅= ⎪⎝⎭_________________;④222(2)(2)ab a b ⋅-=___________________; ⑤32(3231)a a a a -⋅+--=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3)(3)x y x y +-;②(2)(21)a b a b -++;③(23)(24)m n m n ---;④2(2)x y +;⑤()()a b c a b c -+++.4. 若长方形的长为,宽为,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A .B .C .D . 5. 若圆形的半径为(21)a +,则这个圆形的面积为( )A .42a π+πB .2441a a π+π+C .244a a π+π+πD .2441a a ++6. ①32223x yz xy ⎛⎫÷= ⎪⎝⎭__________________;②3232()(2)a b a b -÷-=________________;③232(2)()x y xy ÷=___________;④2332(2)(__________)2x y x y -÷=; ⑤23632()(6)(12)m n m n mn -÷⋅-=_________. 7. ①32(32)(3)x yz x y xy -÷-=____________;②233242112322a b a b a b a b ⎛⎫⎛⎫-+÷-= ⎪ ⎪⎝⎭⎝⎭_______________; ③24422(48)(2)m n m n mn --÷=_______________;④()221___________________32m mn n ÷=-+-.8. 计算:①322322(4)(4)()(2)a c a c a c ac -÷--⋅-;②224(2)(21)a a a -+--;③33(2)(2)(2)()a b a b a b ab ab +-+-÷-.思考小结1. 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计算()()a b p q ++的值.小聪发现这是一道“多×多”的问题,直接利用握手原则展开即可. ()()a b p q ++=小明观察这个式子后,发现可以把这个式子看成长为(a +b ),宽为(p +q )的长方形,式子的结果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于是通过分割就可以表达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 ∴()()a b p q ++=2(421)a a -+(21)a +328421a a a -+-381a -328421a a a +--381a +请你类比上面的做法,利用两种方法计算(a +b )(a +2b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1. ①445a b②522m n ③12272x y -④3524a b c - 2. ①222336+9x y z x y②428xy xy -+ ③232321334a b c a b c - ④442584a b a b -⑤432323a a a a --++ 3. ①229x y -②2242a b a b -+- ③224212m mn n -++ ④2244x xy y ++⑤2222a b c ac -++4. D5. C6. ①223x z②12③48x y④34x y -⑤22mn 7. ①223x z x -+②2246b ab a -+- ③222n m --④3222132m n m n m -+- 8. ①322a c②7③23a ab +思考小结()()a b p q ap aq bp bq ++=+++22()(2)32a b a b a ab b ++=++第11讲 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例题示范例1:计算:23(1)(1)2(1)a a a -+---+. 【操作步骤】(1)观察结构划部分:23(1)(1)2(1)a a a -+---+① ②(2)有序操作依法则:辨识运算类型,依据对应的法则运算.第一部分:a -和a -符号相同,是公式里的“a ”,1和-1符号相反,是公式里的“b ”,可以用平方差公式;第二部分:可以用完全平方公式,利用口诀得出答案. (3)每步推进一点点. 【过程书写】解:原式2223()12(21)a a a ⎡⎤=---++⎣⎦223(1)242a a a =----2233242a a a =---- 245a a =--巩固练习1. 下列多项式乘法中,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x y y x ---+B .()()xy z xy z +-C .(2)(2)a b a b --+D .1122x y y x ⎛⎫⎛⎫--- ⎪⎪⎝⎭⎝⎭2. 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A .222(2)42x y x xy y -=-+B .22()()a b b a -=-C .2221124a b a ab b ⎛⎫-=++ ⎪⎝⎭D .222(2)4x y x y +=+3. 若2222(23)412x y x xy n y +=++,则n =__________.4. 若222()44ax y x xy y -=++,则a =________.5. 计算:①112233m n n m ⎛⎫⎛⎫--- ⎪⎪⎝⎭⎝⎭;②22()()()y x x y x y -++;③22(32)4x y y ---;④2()a b c +-;⑤296;⑥2112113111-⨯.6. 运用乘法公式计算:①2(2)(2)(2)x y x y x y -+-+;②22(1)2(24)a a a +--+;③(231)(231)x y x y +--+;④3()a b -;⑤222233m m ⎛⎫⎛⎫+-- ⎪ ⎪⎝⎭⎝⎭;⑥2210199-.思考小结1. 在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时要找准公式里面的a 和b ,我们把完全相同的“项”看作公式里的“_____”,只有符号不同的“项”看作公式里的“_____”,比如()()x y z x y z +---,_______是公式里的“a ”,_______是公式里的“b ”;同样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时候,如果底数首项前面有负号,要把底数转为它的______去处理,比如22()(_______)a b --= 2. 根据两大公式填空:【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1. C2. B3. ±34. -25. ①22149n m -②44x y -+③2912x xy + ④222222a ab b bc ac c ++--+ ⑤9 216⑥1+(_______)+(_______)b )222(26. ①242xy y --②267a a -+-③224961x y y -+-④322333a a b ab b -+-⑤83m⑥400思考小结1. a ,b ,(x -z ),y ,相反数,a +b2. 2ab ,2ab ,4ab第12讲 整式的混合运算例题示范例1:先化简再求值:2(32)(32)5()(2)x y x y x x y x y +-----,其中13x =-,1y =-.【过程书写】解:原式22222(94)(55)(44)x y x xy x xy y =-----+22222945544x y x xy x xy y =--+-+- 295xy y =-当13x =-,1y =-时,原式219(1)5(1)3⎛⎫=⨯-⨯--⨯- ⎪⎝⎭35=-2=-例2:若2m n x -=,2n x =,则m n x +=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① 观察所求式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m n m n x x x +=⋅,我们需要求出m x ,n x 的值; ② 观察已知条件,由2m n m n x x x -=÷=,2n x =,可求出4m x =; ③ 代入,求得8m n x x ⋅=,即8m n x +=.例3:若249x m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 【思路分析】① 完全平方公式是由首平方,尾平方,二倍的乘积组成,观察式子结构,首尾两项是平方项. ② 将24x ,9写成平方的形式224(2)x x =,293=,故mx 应为二倍的乘积. ③ 对比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完全平方公式有两个.222()2a b a ab b ±=±+因此223mx x =±⋅⋅,所以12m =±.巩固练习1. 计算:①2(3)(3)(3)23a b a b a b a b ⎡⎤----++÷-⎣⎦;②222(1)(1)21()xy xy x y xy ⎡⎤+--+÷-⎣⎦;③2(12)(21)(41)1a a a -++-;④2222225049484721-+-++-…;⑤222016201640282014-⨯+.2. 化简求值:①22234(2)(2)()(42)()a b a b ab ab a b ab +--⋅-÷,其中a =1,b =2.②3222(44)()(2)xy x y xy x y -+÷---,其中x =2,y =1.3. 如图1,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 >),剩余部分拼成图2的形状,利用这两个图形中面积的等量关系,能验证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是_______________.4. 若22(33)(3)x x x x m ++-+的展开式中不含x 2项,则m =_____.5. 若322(3)(21)ax x x x ---的展开式中不含x 4项,则a =______.6. (1)若32x =,则23x =______;若34y =,则33y =______.(2)若32x =,34y =,则233x y +=______,323y x -=______. (3)若2n a =,5n b =,则10n =___________.7. 若9m x =,3n x =,则3m nx-=________; 若232x y a +=,2x a =,则y a =___________.8. 若344x y +=,则2279x y ⋅=_____________;若23m n +=,则39m n ⋅=_______.9. 要使2144a ma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10. 要使224a ab mb ++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11. 实验表明,人体内某种细胞的形状可近似地看作球,它的直径约为0.000 001 56米,其中0.000 001 56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米.思考小结1.比较有理数运算与整式运算的异同点:【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①9a;②-1;③-16a4;④1275;⑤42.①0;②-43.22()()a b a b a b-=+-4. 65.3 2 -6.(1)4,64 (2)256,16 (3)ab7.13;88.81;279.2±10.1 1611.61.5610-⨯思考小结合并,抵消,加上,相反数,正,负,绝对值,0,负因数,负因数,负,负因数,正,乘以,倒数;m na+,m na-,mna,m ma b,相加,不变,系数,系数,字母,字母,乘法分配律,22()()a b a b a b+-=-,222()2a b a ab b+=++,222()2a b a ab b-=-+。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三边关系-命题与证明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三边关系-命题与证明

⼋年级上册数学三⾓形三边关系-命题与证明三⾓形中的边⾓关系、命题与证明【学习⽬的】①理解与三⾓形有关的基本概念②命题与证明考点⼀:三⾓形中的边⾓关系知识点拨:1.三⾓形中的有关概念(1)三⾓形的概念:由不在同⼀直线上的三条线段⾸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形.⽤符号“△”表⽰.(2)三⾓形的顶点、边和⾓:①边的表⽰;②⾓的表⽰;③对边、对⾓的概念.2.三⾓形按边的关系分类(1)不等边三⾓形:三条边互不相等;②等腰三⾓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形;(2)等边三⾓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形(等腰三⾓形的特例)3.三⾓形的三边关系:三⾓形中任何两条边的和⼤于第三边,两边的差(绝对值)⼩于第三边.4.三⾓形中⾓的关系(1)按⾓分类:①直⾓三⾓形;②斜三⾓形:锐⾓三⾓形和钝⾓三⾓形.(2)三⾓形的内⾓和等于180 .注意:①⽤Rt△ABC表⽰直⾓三⾓形;②任意⼀个三⾓形最多有三个锐⾓;最少有两个锐⾓;最多有⼀个钝⾓;最多有⼀个直⾓;③任何三⾓的最⼤内⾓不能⼩于60 ,最⼩内⾓不能⼤于60 .5.三⾓形中的⼏条重要线段(1)⾓平分线:⾓平分线把⾓分成两个相等的⾓.(三条⾓平分线的交点就是三⾓形的外⼼)(2)中线:三⾓形⼀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中线.(三条中线的交点就是三⾓形的重⼼)(3)⾼线:三⾓形⼀顶点与它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三⾓形的⾼线.注意:三⾓形的中线所分得的两个三⾓形的⾯积相等.6.定义:能明确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语句叫做定义.例1:如图所⽰,以点A为顶点的三⾓形共有()A.6个B.7个C.8个D.9个A.20或16B.20C.60D.以上都不对例3:若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cm、3cm、4cm、5cm,以其中的三条线段为边长,则可以构成三⾓形的个数有()A.1 B.2 C.3 D.4A.锐⾓三⾓形B.钝⾓三⾓形C.直⾓三⾓形D.⽆法确定例5: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BA=2BFB.2∠ACE=∠ACBC.AE=BED.CD⊥BE例6:下列属于定义的是()A.两点确定⼀条直线B.两直线平⾏,同位⾓相等C.三⾓形的⾼、⾓平分线和中线都是线段D.有⼀个⾓是直⾓的三⾓形叫做直⾓三⾓形基础训练1、如图所⽰,AB=AC,BE=CD,AD=BD=DE=AE=CE,则图中共有个等腰三⾓形,有个等边三⾓形.第1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2、⼀个等腰三⾓形中,⼀边长为9cm,另⼀边长为5cm,则等腰三⾓形的周长是.3、如图,AD、BE、CF分别是△ABC的⾼、中线、⾓平分线.则△ADC的⾼、中线、⾓平分线分别是.4、如图,图中以AB为边的三⾓形的个数是()A.3B.4C.5D.6A.等腰三⾓形B.等边三⾓形C.直⾓三⾓形D.不能确定6、三⾓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8,则第三边长为()A.5B.6C.3D.117、以下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组成的三⾓形是()A.2、3、5B.3、3、6C.5、8、2D.4、5、68、设三⾓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9,1-2a,则a的取值范围是()A.3B.-5C.-5D.不能确定9、三⾓形的内⾓和等于()A.90B.180C.300D.36010、在△ABC中,若∠A=54 ,∠B=36 ,则△ABC是()A.锐⾓三⾓形B.钝⾓三⾓形C.直⾓三⾓形D.等腰三⾓形11、当三⾓形中⼀个内⾓α是另⼀个内⾓β的2倍时,我们称此三⾓形为“特征三⾓形”,其中α称为“特征⾓”.如果⼀个“特征三⾓形”的“特征⾓”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形”的最⼩内⾓的度数为()A.30°B.50°C.80°D.100°12、三⾓形的⾓平分线、中线和⾼()A.都是射线B.都是直线C.都是线段D.都在三⾓形内13、如图所⽰,已知∠1=∠2,∠3=∠4,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①AD平分∠BAF;②AF平分∠DAC;③AE平分∠DAF;④AE平分∠BAC.A.②和③B.③和④C.①和④D.仅有③14、下⾯四个命题中属于定义的是()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对顶⾓相等C.有两条边相等的三⾓形叫等腰三⾓形D.内错⾓相等强化训练1.在△ABC中,如果∠A:∠B:∠C=1:2:3,则△ABC⼀定是()A.锐⾓三⾓形B.直⾓三⾓形C.钝⾓三⾓形D.等腰三⾓形2.如图,AE是△ABC的中线,D是BE上⼀点,若BE=5,DE=2,则CD的长为()A.7B.6C.5D.43.如图,过△ABC的顶点A,作BC边上的⾼,以下作法正确的是()4.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棒的长度,⽤它们能摆成三⾓形的是()A.3cm,4cm,8cmB.8cm ,7cm,15cmC.5cm ,5cm,11cmD.13cm ,12cm,20cm5.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上的⼀点,点E是边AC上⼀点,且DE∥BC,∠B=40 ,∠AED=60 ,则∠A的度数是()A.100 B.90 C.80 D.70第5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6.⼀个三⾓形的两边长为8和10,则它的最短边a的取值范围是.7.如图,AD是△ABC的BC边上的⾼,AE是∠BAC的平分线.(1)若∠B=47°,∠C=53°,则∠DAE=度;(2)若∠B=α,∠C=β(α<β),则∠DAE=度.(⽤α、β含的代数式表⽰)8.如图,在△ABC中,∠B=46°,∠C=54°,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交AC于E,则∠ADE的⼤⼩是.9.已知⼀个等腰三⾓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4,则该等腰三⾓形的周长是_____.10.如图,在△ABC中,∠A=40 ,D点是∠ABC和∠ACB⾓平分线的交点,则∠BDC=_____.11.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1)若∠ABE=15 ,∠BAD=40 ,求∠BED的度数;(2)在△BED 中,作BD 边上的⾼;(3)若△ABC 的⾯积为40,BD=5,求△BDE 中BD 边上的⾼为多少?12.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AE 、BF 是⾓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 ,∠BAC =50°,∠C =70°,求∠DAC ,∠BOA.能⼒提升1.各边长度都是正整数且最⼤边长为8的三⾓形共有个.2.三⾓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 -b-c)?(b-c)=0,则此三⾓形为________三⾓形.3.如图所⽰,△ABC 三边的中线AD ,BE ,CF 的公共点G ,若12=?ABC S ,则图中阴影部分⾯积是_____.4.如图所⽰,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为边BC 、AD 、CE 的中点,且24cm S ABC =?,则阴影S 等于()5.如图,⽤钢筋做⽀架,要求BA 、DC 相交所成的锐⾓为32 ,现测得∠BAC=∠DCA=115 ,则这个⽀架符合设计要求吗?为什么?6.设三⾓形的三条边为整数a 、b 、c 且c b a ≤≤,当b=4时,符合条件的a 、b 、c 的取值若下表:(1)将表格补充完整;(2)满⾜条件的三⾓形共有多少个?其中等腰三⾓形有多少个?等边三⾓形⼜有多少个? 考点⼆:命题与证明例1: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是()A.直⾓都等于90 B.对顶⾓相等 C.互补的两个⾓不相等 D.作线段AB例2:把下例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题设和结论.(1)整数⼀定是有理数;(2)同⾓的补⾓相等;(3)两个锐⾓互余.例3: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真假(1)两直线平⾏,同位⾓相等;(2)若a=0,则a b=0;(3)对顶⾓相等.例4:请举反例说明命题“对于任意实数x ,552++x x 的值总是正数”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_____(写出⼀个的值即可).例5:在下列证明中,填上推理依据:如图,CD ∥EF ,∠1=∠2,求证:∠3=∠ACB.例6:如图,在△ABC 中,∠ABC=66 ,∠ACB=54 ,BE 、CF 是两边AC 、AB 上的⾼,它们交于点H.求∠ABE 和∠BHC 的度数.基础训练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对顶⾓相等C.不是对顶⾓的两个⾓不相等D.过直线AB 外⼀点P 作直线AB 的垂线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三⾓形的⼀个外⾓⼤于任何⼀个内⾓ B.三⾓形的⼀个外⾓等于两个内⾓之和 C.三⾓形的两边之和⼀定不⼩于第三边D.三⾓形的三条中线交于⼀点,这个交点就是三⾓形的重⼼3、“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个交点”的题设是()A.两条直线B.相交C.只有⼀个交点D.两条直线相交4、已知命题A:“任何偶数都是8的整数倍”.在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命题A是假命题”的反例的是()A.2kB.15C.24D.425、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1不是△ABC的外⾓B.∠B<∠1+∠2C.∠ACD是△ABC的外⾓D.∠ACD>∠A+∠B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6、⼀副三⾓板有两个直⾓三⾓形,如图叠放在⼀起,则∠α的度数是()A.165B.120C.150D.1357、如图,在△ABC中,∠ACB=90°,CD∥AB,∠ACD=40°,则∠B的度数为()A.40°B.50°C.60°D.70°8、命题“有两边相等的三⾓形是等腰三⾓形”的题设是,结论是,它的逆命题是.9、完成以下证明,并在括号内填写理由:已知:如图所⽰∠1=∠2,∠A=∠3.求证:AC∥DE.证明:因为∠1=∠2,所以AB∥.()所以∠A=∠4.()⼜因为∠A=∠3,所以∠3=.()所以AC∥DE. ()10、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分别指出命题的题设与结论:(1)直⾓都相等;(2)末位数字是5的整数能被5整除;(3)同⾓的余⾓相等.11、分析下列所举反例的正确性,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反例.(1)若|x|=|y|,则x=y;反例:取x=3,y=-3,则|x|=|y|,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2)两个锐⾓的和⼀定是钝⾓;反例:取∠1=30°,∠2=100°,则∠1+∠2=130°,不符合命题的结论,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3)若|a|=a,则a>0.12、如图,已知AC∥DE,∠1=∠2.求证:AB∥CD.13、如图,在△ABC中,∠A=62°,∠ABD=∠DCE=36°,求∠BEC的度数.14、如图,点E是△ABC中AC边上的⼀点,过E作ED⊥AB,垂⾜为D,若∠1=∠2,,则△ABC 是直⾓三⾓形吗?为什么?强化训练1.如图,在锐⾓三⾓形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且CD、BE相交于点P.若∠A =50°,则∠BPC的度数是()A.150B.130C.120D.1002.如图,从①∠1=∠2;②∠C=∠D;③∠A=∠F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 B.1 C.2 D.3第2题图第6题图3.⼀个三⾓形的三个外⾓之⽐为3:4:5,则这个三⾓形三个内⾓之⽐是()A.5:4:3B.4:3:2C.3:2:1D.5:3:14.能说明命题“对于任何实数a ,a a ->”是假命题的⼀个反例可以是() A.a =-2 B.31=a C. a =1 D.2=a 5.下列命题:①对顶⾓相等;②同位⾓相等,两直线平⾏;③若b a =,则b a =;④若0=x ,则022=-x x .它们的逆命题⼀定成⽴的有()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②6.如图,CE 是△ABC 的外⾓∠ACD 的平分线,若∠B=35 ,∠ACE=60 ,则∠A= () A.35 B.95 C.85 D.757.如图,在△ABC 中,∠B=40 ,三⾓形的外⾓∠DAC 和∠ACF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C=.8.直⾓三⾓形中两个锐⾓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的度数是. 9.写出命题“如果b a =,那么b a 33=”的逆命题:.10.如图,AD 是△ABC 的⾼,BE 平分∠ABC 交AD 于E.若∠C =60°,∠BED =54°,求∠BAC 的度数.11.如图,AD 是△ABC 的外⾓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D 点,若∠B=30°,∠ACD=100°,求∠DAE 的度数.12.如图,D是△ABC内的任意⼀点.求证:∠BDC=∠1+∠A+∠2.13.⽤两种⽅法证明“三⾓形的外⾓和等于360 ”.如图,∠BAE、∠CBF、∠ACD是△ABC的三个外⾓.求证:∠BAE+∠CBF+∠ACD=360 .证法1:,∴∠BAE+∠1+∠CBF+∠2+∠ACD+∠3=180? 3=540 .∴∠BAE+∠CBF+∠ACD=540 -(∠1+∠2+∠3).,∴∠BAE+∠CBF+∠ACD=540 -180 =360 .请把证法1补充完整,并⽤不同的⽅法完成证法2.能⼒提升1.如图,∠A+∠B+∠C+∠D=.2.观察下列各式:想⼀想:什么样的两个数之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和?设n 表⽰正整数,⽤关于n 的代数式表⽰这个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且AD=12BC .2224,24;1139393,3;22224164164,4;33335255255,5.4444?=+=?=+=?=+=?=+=(1)求证:∠BAC=90°;(2)直接运⽤这个结论解答题⽬:⼀个三⾓形⼀边长为2,这边上的中线长为1,另两边之和为4.如图在△ABC中AB=AC,∠BAC=900,直⾓∠EPF的顶点P是BC的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E、F.(1)求证:AE=CF(2)是否还有其他结论,不要求证明(⾄少2个)。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共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共33张PPT)

动手试一试:
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
求证:∠A+∠B=90°.
A
B
C
证明:∵∠A+∠B+∠C=180°,
又∵∠C=90°,
∴ ∠A+∠B=180°-∠C=90°.
随堂练习
练习
把下列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 形式,并分别指出条件和结论.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 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1)条件:如果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 角形,结论: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
练习
把下列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 形式,并分别指出条件和结论.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 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 2)条件:如果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 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那么这两 条直线平行.
练习
指出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和假命题: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 平行.
(2)是假命题; (1)(3)(4)是真命题.
练习
把下列定理改成“如果……,那么……” 的形式 ,指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并用演绎 推理证明(1)所示的定理.
CD分别相交于E、F,PQ与 A
E
B
AB、CD分别相交于E、G,
C
∠PEM=27°,∠DGQ=63°.
求证:MN⊥CD.
F GD
Q N
作业
PM
A
E
B
CF
证明: AB//CD(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证明(一)定义与命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证明(一)定义与命题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 使之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备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 称为反例.
小结 拓展
1、定义: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 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 义.
2、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 做命题.
3、命题的结构: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 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 已事项推断出的事项.
1、原名: 某些数学名词称为原名. 2、公理: 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
3、证明: 除了公理外,其它真命题的正确性都通过
推理的方法证实.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
4、定理: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经过证明的真
一些条件
推理的过程 叫证明
命题叫定理
+
推理
证实其它命 题的正确性
原名、公理 温馨提示:证明所需的定义、公理和其它定理都
语句.像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寻找命题的“共同的结构特征”
观察下列命题,试找出命题的共同的结构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第六章 证明(一)
定义与命题
眼见未必为实!
a
线段a与线段b哪个 比较长?
b
a bc
谁与线段d在 一条直线上?
d
a
a bc
b
线段a与线段b哪个 比较长?
d
谁与线段d在 一条直线上?
a
b
a=b
a bc d
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 米的铁丝将 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赤道之间的间 隙能有多大(把地球看成球形)?

八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

八年级数学命题与证明

例2、求证:三角形一边的两端点到这边的中 线或中线延长线的距离相等.
已知: 如图,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CE⊥AD 于D,BF⊥AD交AD的延长线于F。 求证:BF=CE A
B
E F D C
例3.已知:如图,已知AD是△ABD 和△ACD 的公共边 求证:∠BDC=∠BAC+∠B+∠C
(3)两个无理数的乘积一定是无理数;
(6)不相等的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对于命题“不相等的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来自条件:两个角不相等
结论: 这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可能是对顶角
小结: 假命题的证明是利用反例来说明. 反例必须是具备命题的条件,却不具备 命题的结论,从而说明命题错误. 说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就必须用推 理的方法,而不能光凭一个例子.
在证明一个命题时,人们有时先假设命题 不成立,从这样的假设出发,经过推理得出和 已知条件矛盾,或者与定义,公理,定理等矛 盾,从而得出假设命题不成立是错误的,即所 求证的命题正确.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反证法证题的一般步骤: 1.提出假设; 2.推理论证(从假设出发利用已学知识 进行推理); 3、得出矛盾(得出与已知或定理、公 理、定义等矛盾) 4.写出结论(肯定原命题成立)。
(2)把图(乙)、(丙)叫蜕化的五角星,问它们的 五角之和与五角星图形的五角之和仍相等吗?为什么?
探索:
A B
A
A
E E B
C (甲 ) D
D D C
C (乙 )
B (丙 )
E
例4: 如图在 Δ ABC中AB=AC,∠BAC=900,直角
∠EPF的顶点P 是BC的中点 , 两边PE、PF分别交 AB、AC于点E、F。

17.2.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17.2.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下面以a,b,c为边长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 a5,b12,c13; 52+122132

(2) a6,b7,c8; (3) a1,b2,c 3. (4) a:b: c=3:4:5;
62+7282 12+( 3 )222
不是 是 是
(4)解:设a=3k,b=4k,c=5k, 因为(3k)2+(4k)2=25k2,(5k)2=25k2, 所以(3k)2+(4k)2=(5k)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是直角.
角形,其中摆放方法正确的是
( D)
A.
B.
C.
D.
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5,12,13,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A ) A. 30 B. 60 C. 78 D.不能确定
5.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平方分别为32,42,x2,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则x2的值是( D )
A. 42
B. 25
C. 7
8.下列四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D ) A. a8,b15,c17; B. a9,b12,c15;
C. a 5,b 3,c 2 ;
D. a b c2 3 4.
9.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并判断逆命题是否成立.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12.如图,在△ABC中,AB:BC:CA=3:4:5且周长为36cm,点P从点A开 始沿AB边向B点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C沿CB边向点B以每秒 1cm的速度移动,如果同时出发,则过3s时,求PQ的长. 解:设AB为3xcm,BC为4xcm,AC为5xcm, ∵周长为36cm,即AB+BC+AC=36cm, ∴3x+4x+5x=36,解得x=3. ∴AB=9cm,BC=12cm,AC=15cm. ∵AB2+BC2=A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过3秒时,BP=9-3×2=3(cm),BQ=12-1×3=9(cm), 在Rt△PBQ中,由勾股定理得 PQ 32 92 3 10(cm).

19.3逆命题和逆定理(教学课件)-八年级数学上册

19.3逆命题和逆定理(教学课件)-八年级数学上册

• 命题的分类:
定理
假命题 举反例
• 定理的含义: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 用推理方法证明为正确的,
并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 依据
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命题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如果a=b,那么a2=b2。 (4)如果a2=b2,那么a=b。
题设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假练命习题的2 逆请命判题断可这能些是假原命命题题也与逆命题 (的1真)可假能如是果真一命个题数是素数,那么这个数一定 逆是命奇题数:如. 果一个数是奇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素
数。
(2)一个三每角个形命题中都如有果逆有命两题个角是锐角, 那么另一个角一定是钝角.
逆命题: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角是钝角,那么 另外两个角一定是锐角。 (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逆命题:边都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3.下列定理有没有逆定理?为什么? (1)对顶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解析】(1)定理“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两个角是对 顶角。这是一个假命题,所以“对顶角相等”没有逆定理。
(2)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的逆命题是:三边对应角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这是一个真命题。所以“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边相等”有逆定理。
P
B
E C
证明:
连结PA,PB,PC.
∵ PD,PE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
A
∴ PA=PB,PA=PC
(线段垂直平分线 上的点到线段
D
两端的距离相等) .
E
∴ PB=PC(等量代换),
P
∴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B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2命题与证明》PPT课件 (1)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2.2命题与证明》PPT课件 (1)
正数;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 试写出两个命题,要求它们不仅是互逆命题, 而且都是真命题.
中考 试题
例 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 C ).
①同位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直角三角形两锐
角互余;④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解 命题①:同位角相等是在两直线平行的前提下才有,所 以它是错的;命题②:相等的角并不一定是对顶角;命题 ③和命题④均正确.
一、命题的分类
1.真命题:_正__确_____的命题称为真命题. 2.假命题:_错__误_____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理解:
真命题是指由条件得出结论正确的命题
假命题是指由条件得出结论错误的命题
交流:观察下列命题 ①如果a是整数,那么a是有理数. ②如果a是有理数,那么a是整数. 试问:
(1)命题①②是什么关系? (2)命题①是什么命题?命题②是什么
命题?
(结论3):一一个个真真命命题题的的逆逆命命题题一不定一是定真是命题 吗真?命题
二、真命题与假命题的判断 1.真命题的判断:证明
观察:判断命题“同角的补角相等”是
由于∠1+∠真2=命18题0°的,过∠程1+:∠3=180°,
所以∠2=180°-∠1,∠3=180°-∠1. 因此∠2=∠3(等量代换). 于是,我们得出:
知识回顾
1.对某一件事情作出___判__断____的语句 2(.命陈题述由句_)_条_叫_件_作__命_与题_._结__论____两部分组成.
3.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 个命题的_结__论____和_条__件____,这样的两
4.个将命 一题 个称 命为 题互的逆条命件题和结. 论_互__换____,就 可逆得命到题它的逆命题,所以每个命题都有

华师版八上数学1命题、定理与证明上课课件

华师版八上数学1命题、定理与证明上课课件

2. 下列命题是定理的是( B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基本事实、定理、真命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命题
从基本事实或其他 真命题出发
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 真命题 其他命题真假的根据
定理
基本事实与定理的联系与区分: 定理与基本事实都是真命题,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根据, 它们的区分是:基本事实是公认的真命题,不需要推理论证; 定理是由基本事实直接或间接推理论证得到的.
2.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命题的构成: 1. 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条件是已知事项,
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 命题通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情势.用 “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条件,用“那么”开始的部 分就是结论.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条件
结论
命题改写的原则 如果命题不是“如果……,那么……”的情势,可将 其进行改写,改写的原则是不改变命题的原意,必要 时可添加一些“修饰”成分使句子完整、语言通顺.
(2)如图所示,一位同学在画图时发现: 三角形三条 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于是他得出 结论:任何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都在 三角形的内部.他的结论正确吗?
(3)我们曾经通过计算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七边形等的内角和,得到一个结论: n 边形的内角和 等于 ( n -2) ×180°. 这个结论正确吗?是否有一个 多边形的内角和不满足这一规律?
习题13.1
1.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若是假命题, 举一个反例加以说明: (1)两个锐角的和等于直角;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的反例证明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的反例证明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
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的反例证明。

海口市龙泉中学周利武
参加海口市2013---2017年的骨干老师考试中,有一道题让我们这些多年工作在一线的老师颇为头痛,题目是: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请举出两个反例。

反例1:
当我拿到这道题时,觉出得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很快第一个图我就画好了。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2,AC=4,BD=1。

BD:AB=AB:AC, ﹤B=﹤B=300。

显然,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就在我满心欢喜的时候,第二个图就难住了我,尝试了好几次遍还是不行,最后由于时间的关系胡乱画了一个,感觉有一点不对劲,但也没有时间去论证。

回来后对这道题念念不忘,也跟一些老师交换过意见,但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
案。

这件事就一直被搁置了好长时间,心中一直留有个解不开的结,今天我在做题中,突然被一图提醒,很快就画出了这个让我诸多日夜不能安心入寝的图形。

反例2:
如图: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 ,﹤A=300,三角形ACD 也是等腰三角形,﹤ACD=300。

由此可知:AD:CD=AB:AC, ﹤A=﹤ACD=300,但是两三角形并不相似。

做完此题,心中不免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好的不同
的做法与大伙一起分享。

6月13日。

八年级同步第19讲:证明举例

八年级同步第19讲:证明举例

几何证明是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十九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对演绎证明和命题、公理、定理的概念进行讲解,重点是真假命题的判定,难点是改写出已知命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为我们后面学习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等几何内容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后面学习直角三角形性质奠定基础.1、演绎证明的概念演绎证明:演绎推理的过程就是演绎证明.也就是说演绎证明是指:从已知的概念、条件出发,依据已被确认的事实和公认的逻辑规则,推导出某结论为正确的过程.演绎推理是数学证明的一种常用的、完全可靠的方法.演绎证明是一种严格的数学证明,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证明方式,简称为证明.证明举例知识结构模块一:演绎证明知识精讲内容分析【例1】 填空:(1)如图,因为1=60∠︒(已知),2=60∠︒(已知),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因为AB CD P (已知),所以A D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AD BC P (已知),所以A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图2)【难度】★ 【答案】 【解析】【例2】 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AD 是外角∠CAE 的平分线.求证:AD // BC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题解析ACDB ab 1 2ABCD E【例3】 已知:如图,AD BC ⊥于D ,EF BC ⊥于F ,交EF BC ⊥AB 于G ,交CA 延长线于12E ∠∠,=.求证:AD 平分BAC ∠,填写分析和证明中的空白.分析:要证明AD 平分BAC ∠,只要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而已知12∠∠=,所以应联想这两个角分别和12∠∠=的关系,由已知BC 的两条垂线可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这时再观察这两对角的关系已不难得到结论. 证明:∵ AD BC EF BC ⊥⊥,(已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__________(已知),∴__________即AD 平分BA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答案】 【解析】【例4】 求证: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条边的距离相等.根据题意做出图形,标出必要的字母或符号,根据题设和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 【难度】★★★ 【答案】 【解析】AF CE DB12 G1、命题:能界定某个对象含义的句子叫作定义;对某一件事情做出判断的句子叫作命题;其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作真命题;其判断为错误的命题叫作假命题.数学命题通常由假设、结论两部分组成,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2、公理:人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命题.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3、定理:从公理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推理方法证明为正确的,并进一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定理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例5】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 画AOB 的角平分线; (2) 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3) 直角大于锐角; (4) 直角大于钝角; (5) 今天可能要下雨; (6) 几何多有乐趣啊! 【难度】★ 【答案】 【解析】例题解析知识精讲模块二:命题、公理、定理(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3)同角的余角相等;(4)异号的两数相加得负数;(5)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难度】★【答案】【解析】【例7】下列描述不属于定义的是().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正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C.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线段首尾相连得到的图形是三角形;D.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难度】★★【答案】【解析】【例8】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角平分线上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答案】【解析】(1)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3)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4)若22a b >,则a b >;(5)若已知直线a 、b 、c ,若a b ⊥,b c ⊥,则a c ⊥.【难度】★★ 【答案】 【解析】【例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命题一定是正确的;B .不正确的判断就不是命题;C .公理都是真命题;D .真命题都是定理. 【难度】★★ 【答案】 【解析】【例11】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 .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角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有两边及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度】★★ 【答案】 【解析】【例12】已知:如图,在ABC V 中,90ACB ∠=︒,CD AB ⊥于点D ,点E 在AC 上,CE BC =,过E 点作AC 的垂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AB FC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13】如图,已知Rt ABC V 中,90ACB CD AB ∠=︒⊥,于D AE ,为A ∠的角平分线,交CD 于E ,过E 作BC 的平行线,交AB 于点F . 求证:AF AC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14】已知:如图,AB CD AD BC AE CF ===,,.求证:=E F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题解析模块三:证明举例AC EBFDCABFDE ACEDBF【例15】 如图,四边形ABCD 中,DE 平分ADC ∠,交AB 于点E , BGC GBC ∠=∠,BG 平行ED 交AD 延长线于点P .求证://AD BC .【难度】★ 【答案】 【解析】【例16】如图,已知ABC V 中,D 是边BC 的中点,E F 、分别在边AB AC ,上,且//EF BC ,ED FD =.求证:AEF AFE ∠=∠.【难度】★ 【答案】 【解析】【例17】如图,点C 是AB 上的一点,在AB 的同旁做等边ACD V 和等边BCE AE V ,与CD 交于点M BD ,与CE 相交于点N . 求证:CM CN =. 【难度】★ 【答案】 【解析】BACDBFEABCD N EM【例18】如图,已知在ABC V 中,AD 平分//BAC BE AD ∠,,交CA 延长线于点E F,是BE 的中点.求证:AF BE ⊥.【难度】★ 【答案】 【解析】【例19】如图,已知BE CF 、是ABC V 的高,且BP AC CQ AB ==,.求证:AP AQ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20】 如图所示,问1234∠∠∠∠、、、要满足什么条件可以证明?AB CD P【难度】★★ 【答案】 【解析】ACEDB2 3F41C【例21】 已知:如图所示,90AB AC A AE BF BD DC ∠=︒===,,,.求证:FD ED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22】如图,已知锐角ABC V ,分别以BC BA 、为一直角边,皆以B 为直角顶点,向ABC V 内侧作等腰BCD V 和BAE V ,延长DA EC 、,交于点F . 求证:DF EF ⊥.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3】如图,已知D E 、两点分别在AB AC 、上,AD AE BD CE BE CD ==,,、交于点F . 求证:FB FC =. 【难度】★★ 【答案】 【解析】ACE DFFACEDFB【例2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 ∠=︒,B ∠的平分线交AC 于D ,过点D 向BD做垂线,并与BD 延长线交于点E . 求证:2BD CE =.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5】如图,已知:90BAC AB AC M ∠=︒=,,是AC 的中点,AD BM ⊥于E ,交BC 于D .求证:AMB DMC ∠=∠.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26】如图所示,已知ABC V 为等边三角形,延长BC 到D ,延长BA 到E ,并且使=AE BD ,连结CE DE 、.求证:=EC ED . 【难度】★★★ 【答案】 【解析】ABCE DABCDMECAB DEDCB A【例27】 如图,已知:AC 平分BAD BC CD AD AB ∠=>,,.求证:180B D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28】已知: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F 在DC 上,E 在BC 上,45EAF ∠=︒.求证:EF BE DF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29】 如图所示,在ABC V 中,2AB AC =, D 是AB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求证:2BC CE =.【难度】★★ 【答案】 【解析】EACEDB【例30】如图,已知:在ABC V 外作正方形ABDE 和ACGF ,M 是BC 的中点.求证:12AM EF =. 【难度】★★★ 【答案】 【解析】【例31】已知:如图,过ABC ∆的顶点A ,在A ∠内任引一射线,过B C 、作此射线的垂线BP 和CQ ,设M 为BC 的中点.求证:MP MQ =.【难度】★★★ 【答案】 【解析】 【例32】如图,已知:在ABC V 中,90AC BC ACB AD AC P =∠=︒=,,,是CD 上任意一点,PQ AB ⊥于Q ,PR AC ⊥于R . 求证:PQ PR AB +=. 【难度】★★★ 【答案】 【解析】ABCGEMDFCR BACQ MP随堂检测【习题1】命题“互余的两个角一定是锐角”是__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难度】★【答案】【解析】【习题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有().A.两锐角之和是锐角B.钝角减去锐角得锐角C.钝角大于它的补角D.锐角小于它的余角【难度】★【答案】【解析】【习题3】将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同角的余角相等;(2)直角都相等;(3)对顶角相等;(4)在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难度】★【答案】【解析】【习题4】求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并说明其中的因果关系.【难度】★【答案】【解析】14/ 21【习题5】 已知:四边形ABCD 中,AD BC P ,E 是线段DC 的中点,AE 是BAD ∠的平分线.求证:BE 是ABC ∠的平分线.【难度】★★ 【答案】 【解析】【习题6】 如图,已知:在ABC V 中,AD 平分BAC BD CD ∠=,.求证: AB AC =. 【难度】★★ 【答案】 【解析】【习题7】 如图,已知,AD 是ABC V 的角平分线,2C B ∠=∠, 将ABC V 沿直线AD 翻折,点C 落在AB 的E 处.试判断EBD V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难度】★★ 【答案】 【解析】AEDCB ACDB ACEDB【习题8】 如图,已知CA AB ⊥,E 为AB 上一点,CE 平分ACD ∠,DE 平分CDB ∠,90CED ∠=︒. 求证:AB DB ⊥. 【难度】★★ 【答案】 【解析】【习题9】 已知:如图,ABC ∆中, 90C AC BC AD DB AE CF ∠=︒===,,,.求证:DE DF =. 【难度】★★ 【答案】 【解析】【习题10】 如图,已知锐角ABC V ,分别以AB AC 、为一直角边,皆以A 为直角顶点,向ABC V 外侧作等腰ABD V 和ACE V ,联结CD BE 、交于点F . 求证:CD BE ⊥. 【难度】★★★ 【答案】 【解析】ACEDBFC ABF DEADBE C【习题11】 如图,已知: 2AC AB =,D 是AC 中点,E 是AD 中点,点F 在BE 延长线上,且BE EF =.求证:2BC EF F C =∠=∠,.【难度】★★★ 【答案】 【解析】【习题12】 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 中,M 是DC 的中点,2BAE DAM ∠=∠.求证:AE BC CE =+.【难度】★★★ 【答案】 【解析】【习题13】 已知:如图,在ABC V 中,60B BAC BCA ∠=︒∠∠,、的角平分线AD CE 、相交于O .求证:AC AE CD =+. 【难度】★★★ 【答案】 【解析】ABCFDEADCABDE18/ 21【作业1】 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 .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C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需要一对边相等;D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难度】★ 【答案】 【解析】【作业2】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1)对顶角相等; (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角的余角相等.【难度】★ 【答案】 【解析】【作业3】 如图,已知:△ABC 中,∠B = 2∠C ,BC = 2AB .求证:∠A = 90°. 【难度】★ 【答案】 【解析】课后作业ACB【作业4】 已知:如图,∠1=∠2,AB >AC .求证:BD >DC . 【难度】★ 【答案】 【解析】【作业5】 已知:如图,//AD BC AE BE ,、分别平分DAB ∠和CBA DC ∠,过点E .求证:AB AD BC =+. 【难度】★★ 【答案】 【解析】【作业6】 已知:10812AB AC A =∠=︒∠=∠,,.求证:BC AB CD =+.【难度】★★ 【答案】 【解析】21 BACDACDEBADBC【作业7】 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BE ,平分ABC AB CD BC ∠+=,.求证:CE 平分BCD ∠. 【难度】★★ 【答案】 【解析】【作业8】 到三角形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此三角形的内心,由此我们引入如下定义:到三角形的两条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此三角形的准内心.举例:如图若AD 平分CAB ∠,则AD 上的点E 为△ABC 的准内心.应用:(1)如图AD 为等边三角形ABC 的高,准内心P 在高AD 上,且12PD AB =,则∠BPC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度.(2)如图已知直角ABC V 中,斜边53AB BC ==,,准内心P 在边BC 上,求CP 的长. 【难度】★★ 【答案】 【解析】【作业9】 如图,已知:点D 为等边ABC V 内一点,DA DB P =,为等边ABC V 外一点,BP AB DBP DBC =∠=∠,. 求证:12P C ∠=∠.【难度】★★ 【答案】 【解析】ABCEACBPDCABPDBDCAE【作业10】 已知:如图所示在中三角形ABC 中, 90C ∠=︒,D 是AB 上一点,DE CD⊥于D ,交BC 于E ,且有AC AD CE ==.求证:12DE CD =.【难度】★★★ 【答案】 【解析】【作业11】 如图,已知C 是AB 的中点,点E 在CD 上,且AE BD =.求证: 1 2∠=∠. 【难度】★★★ 【答案】 【解析】【作业12】 已知:如图所示,在ABC V 中,2A B CD ∠=∠,是C ∠的平分线.求证:=BC AC AD +.【难度】★★★ 【答案】 【解析】CABDED CE BA12 ADCB。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doc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3章全等三角形13.1命题定理与证明1命题说课稿华东师大版.doc

13.1 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一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命题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依据,经过推理证实的命题如定理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所以认识命题的定义、结构、真假是数学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

而正确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基础,特别是题设和结论不明显的命题,和难以判断真假的命题,是学习的重点。

本节课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了解基本概念,不必深究,不钻难题。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的含义能识别真假命题。

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命题的真假,培养分类思想。

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学生分析法。

通过命题的构成,培养语言推理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命题、定理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

通过学习命题真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学习命题的构成,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定义、命题、公理、定理的概念;四、教学难点:判定什么定义、命题、定理、公理,及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五、说教法学法通过“目标定向,自主合作”,以实现学习目标为目的,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命题的概念,能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初步认识真、假命题。

因此就内容看来,可能会较为枯燥、单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了不同的教学设计。

在命题的概念教学中,与以往直接的告知学生概念不同,采用了让学生对两组语句进行比较、区别,然后再学生充分讨论的感性认识基础上,在提出命题的概念,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命题概念的理解,然后再通过学生举例来加强巩固概念。

在命题的构成这一环节中,通过一个问题的思考与探讨,让学生了解到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同时感受到命题的常用表述形式,然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分析,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的反例证明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的反例证明

相似三角形的证明: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
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的反例证明。

海口市龙泉中学周利武
参加海口市2013---2017年的骨干老师考试中,有一道题让我们这些多年工作在一线的老师颇为头痛,题目是: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请举出两个反例。

反例1:
当我拿到这道题时,觉出得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很快第一个图我就画好了。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2,AC=4,BD=1。

BD:AB=AB:AC, ﹤B=﹤B=300。

显然,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两边对应成比例,一个对应角相等(不是夹角)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就在我满心欢喜的时候,第二个图就难住了我,尝试了好几次遍还是不行,最后由于时间的关系胡乱画了一个,感觉有一点不对劲,但也没有时间去论证。

回来后对这道题念念不忘,也跟一些老师交换过意见,但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
案。

这件事就一直被搁置了好长时间,心中一直留有个解不开的结,今天我在做题中,突然被一图提醒,很快就画出了这个让我诸多日夜不能安心入寝的图形。

反例2:
如图: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 ,﹤A=300,三角形ACD 也是等腰三角形,﹤ACD=300。

由此可知:AD:CD=AB:AC, ﹤A=﹤ACD=300,但是两三角形并不相似。

做完此题,心中不免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好的不同
的做法与大伙一起分享。

6月13日。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1 什么缘故要证明》讲解与例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1 什么缘故要证明》讲解与例题

《第七章1 什么缘故要证明》讲解与例题1.推理证明的必要性给出两条线段a,b,判定它们是不是相等,咱们就需要去测量,因为有误差,因此测量的结果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这说明测量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必然正确.实验、观看、操作是人们熟悉事物的重要手腕,但仅凭实验、观看、操作取得的结论有时是不全面的,乃至是错误的,因此正确地熟悉事物,不能单凭直觉,必需一步一步、有根有据地进行推理.谈重点证明的必要性(1)直觉有时会产生错误,不是永久可信的;(2)图形的性质并非都是通过测量得出的;(3)对少数具体例子的观看、测量或计算得出的结论,并非能保证一样情形下都成立;(4)只有通过推理的方式研究问题,才能揭露问题的本质.【例1】观看以下图,左图中间的圆圈大仍是右图中间的圆圈大?解析:仅凭观看取得的结论不必然正确.眼睛看到的并必然靠得住,眼睛有时会产生一些错觉.本例中感觉左图中间的圆圈仿佛比右图中间的圆圈要小一些,事实上这两个圆圈是一样大的.答案:一样大点评:实验、观看、操作所得出的结论不必然都正确,必需推理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查验数学结论经常使用的方式(1)查验数学结论经常使用的方式要紧有:实验验证、举出反例、推理证明.实验验证是最大体的方式,它直接反映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样的逻辑思维方式;举出反例经常使用于说明该数学结论不必然成立;推理证明是最靠得住、最科学的方式,是咱们要把握的重点.事实上每一个正确的结论都需要咱们进行严格的推理证明才能得出.查验数学结论的具体进程:观看、气宇、实验→猜想归纳→结论→推理正确结论.(2)应用查验数学结论经常使用的三种方式的应用:实验验证法经常使用于查验一些比较直观、简单的结论;举出反例法多用于验证某结论是不正确的;推理证明要紧用来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既能够验证某结论是正确的,也能够验证某结论是不正确的.【例2-1】咱们明白:2×2=4,2+2=4.试问:关于任意数a与b,是不是必然有结论a×b=a+b?分析:通过举反例,找出使a×b=a+b不成立的a,b的值,就能够够得出答案.解:3×2=6,而3+2=5,因为6≠5,因此不是任意数a与b,都有结论a×b=a+b.【例2-2】如图,在▱ABCD中,DF⊥AC于点F,BE⊥AC于点E,试问DF与BE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如何?你能确信吗?请说明理由.分析:由图可知位置关系应为平行,而数量关系那么为相等,用推理的方式说明理由即可.解:DF∥BE,DF=BE.理由:由DF⊥AC,BE⊥AC,可知∠DFC=∠BEA=90°,故DF∥BE.由AB∥CD,得∠DCF=∠BAE.又AB=CD,∠CFD=∠AEB=90°,因此△DCF≌△BAE.因此DF=BE.点评:观看只是猜想其结论,只有推理才能说明其结论的正确性.3.推理的应用推理的应用在数学中很多,下面给出两种较常见的应用:(1)规律探讨给出形式上相同的一些代数式或几何图形,观看、猜想其中包括的规律,并验证或推理说明.这是规律归纳类题目的特点.解题思路:解决此类题目时,要用从特殊到一样的思想找到思路,而且必需擅长猜想.代数规律题一样用式子表示其规律,关于几何规律题有时用式子表示,有时写出文字结论.(2)推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咱们常常需要对有关结论的真伪作出判定,如购买货物、称重是不是准确、取得的某种信息是不是靠得住等.咱们能够依照自己的知识储蓄或借助外力,进行适当的推理,分辨真伪,从而作出判定.【例3-1】以下图案均由边长为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按必然的规律拼接而成.依此规律,第5个图案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__________.解析:第1个图形中正方形的个数为1,第2个图形中正方形的特点是中间是3个,左右两边各一个,即为1+3+1个,第3个图形中正方形的特点是中间是5个,左右别离是1+3个,即为1+3+5+3+1.因此第5个图案中小正方形的个数为1+3+5+7+9+7+5+3+1=41.答案:41【例3-2】有红、黄、蓝三个箱子,一个苹果放入其中某个箱子内,而且:①红箱子盖上写着:“苹果在那个箱子里.”②黄箱子盖上写着:“苹果不在那个箱子里.”③蓝箱子盖上写着:“苹果不在红箱子里.”已知①②③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苹果在哪个箱子里?分析:注意①与③相互矛盾,两件矛盾的事,不能都是真的,又不能都是假的,必有一真,如此问题就解决了.解:经分析得①③中有一句是实话,一句是谎话,罢了知实话只有一句,因此②必是谎话,从而可知苹果在黄箱子里.点技术巧用排除法判定数学结论正确与否,可选择“排除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角”不全等反例素材 冀教

八年级数学上册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角”不全等反例素材 冀教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边边角”不全等反例
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全等三角形判定”中,对“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理解不够透彻,造成错误.为加深学生认识,特举以下三个反例,以供参考.
1.如图1,已知△ABC中,AB=AC,过点A任作一直线(不与BC垂直)和BC交于点D.在△ABD和△ACD中,有AB=AC,AD=AD,∠B=∠C,显然它们不全等.
2.如图2,已知△ABC中,AB=AC,过点A任作一直线,和BC的延长线交于点D.在△ABD和△ACD中,有AB=AC,AD=AD,∠D=∠D,显然它们不全等.
3.如图3,已知AB、BC、BD都是⊙O的弦,且BC=BD,则有∠1=∠2.在△ABC和△ABD中,有AB=AB,BC=BD,∠1=∠2,显见△ABC和△ABD不全等.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反例与证明
一、教材、学情分析:
举反例和证明同样重要,注重反例教学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灵活性,以及注重反例构建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深刻性和创新性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认可。

反例构建还是诱发学生创造力的很好载体。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但要适当地使用反例,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构建反例,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探索情境。

因此,构建反例的过程也是学生发散思维的充分发挥和训练过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理解反例的意义和作用。

掌握在简单情况下利用反例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二)教学思考
通过判定引入命题的真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思考争论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思想;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精神、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解决问题
会利用一些简单的例子,对一个命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判断与证明;提高他们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
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思想,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反例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难点:如何构造一个反例去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因为要从条件出发又不能使其满足结论,要求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较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读一读:
高斯说:“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地学习;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地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地攀登”。

师: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他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学无止境,让我们继续不断地向上攀登吧!
(设计意图:师生交流,联络感情,通过一起学习名人名言可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名言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希望他们能继续努力,永攀高峰。


二、师生交流,引入新课
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吗?这句话是命题吗?
(通过它来复习命题的概念,请学生将这句话改成一个命题)
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

再问这个命题正确吗?(学生答)
我们再来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会飞的动物都是鸟。

(学生会说是假命题。


师问:为何是假命题?学生举出蝴蝶、苍蝇、蜻蜓等会飞,但不是鸟。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分辨一个命题的真假,能够举出适当的反例。

使学生初步有通过举反例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思想,以便在解决下面三题时能想出举出反例。


(2)素数是奇数 (学生答:假命题,举例2)
(3)黄皮肤、黑头发的人是中国人 (学生答:假命题,举例韩国人,日本人等)
(4)在不同顶点上有两个外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学生答:假命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等)
师:我们对真命题的证明,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那么如何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呢?如上述四个命题你是如何来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学生能够答:举个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探讨如何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从而引出课题——反例与证明
三、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1、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师生总结:从引例知道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即可。

学生讨论:怎么样例子才能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每小组代表发言
师生总结:具备命题条件但不具备命题结论的例子,这样的例子称为反例。

师:如可以举2是素数,但不是奇数,从而证明“素数是奇数”是假命题.
韩国人,日本人也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人从而证明“黄皮肤、黑头发的人是中国人”是假命题。

这些例子都符合命题的条件但不具备命题的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讨论我们所需要的反例有什么要求,因为举反例有时比较困难。

通过学生激烈的争论可以给学生一个举反例的指导方向,学生在争论中更易接受正确的知识,使学生能在判定具体命题真假时举出适当反例。


2、比一比,赛一赛(小组竞赛)
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是真命题请证明,是假命题请举反例.
(1)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三线两两相交,必有三个交点
(3)若ab <0,则a >0,b <0
(4)任何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5)若x+y=0,则⎩
⎨⎧==00y x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分辨一个命题的真假,对真命题能够证明,对假命题能够举出适当的反例)
3、设置一个互动游戏:让一个学生出一个命题,另一学生判断真假。

(设计意图此处设置互动游戏,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以另一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调节课堂的气氛,因为这段时间学生在下午的学习总是感觉疲劳,兴趣不是很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调节气氛。


师:我们已经能举出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如何在解题过程中将反例用数学语言规范的表述,请同学们尝试解决以下两题。

例题: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给出证明(第一题较简单学生易举出反例,第二题学生需
要构造出图形较为困难,老师巡视时给予适当引导。

)
(1)若2 x + y = 0,则x = y = 0
(2)有一条边、两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生先自主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纠错。

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表述不规范之处,予以纠正。

挑出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问题,用投影仪集体纠错,规范解题步骤。

(设计意图:学生先尝试数学问题中反例的表述,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或很困难的事情。

然后通过合作学习,为每位学生提供交流的空间,让他们能积极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帮助其他同学修正错误,给学生以成就感。

)幻灯片给出具体解题过程
解(1)是假命题。

取x = -1 , y = 2 ,
则2 x + y = 2 ×(-1)+ 2 = 0
但x≠0且y≠0。

即x = -1,y = 2 具备2 x + y = 0 的条件,
但不具备命题的结论,
所以此命题为假命题
(2)假命题。

如图:△ABC和△A’B’C’中,
∠C=∠A’=75°
∠B=∠C’=45°
AB=A’B’=2.5cm
但很明显△ABC和△A’B’C’不全等,
所以此命题为假命题
例题小结:如果要证明或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么我们只要举出一个符合题设而不符合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

涉及数的问题举出一些特殊值,一些几何问题可以构
造出适当几何图形,构造的图形也是解题的步骤,需要辅助几何表述,才能成
为解题过程。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分辨一个命题的真假,对真命题能够证明,对假命题能够举出适当的反例。

代数问题稍好解决,几何问题构造图形是学习中较为难解决的问题,予以适当强化。

)判断命题“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真假,并给出证明。

(学生小组讨论,构造反例。


老师分析引导:这是一个假命题,要证明它是一个假命题,关键是看如何构造反例。

(老师巡视挑出解答较好的两个反例投影展示,请学生介绍解题思路。

老师点评并做补充。

)本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如图4 – 4 – 4(1)三角形ABC中,AB=AC,在底边
BC延长线上取点D,连DA,这样在△ADB和△ADC中,AD=AD,∠D=∠D,AB=AC,
显然观察图形可知△ADB与△ADC不全等,或者,在BC上任取一点E(E不是中
点),如图4-4-4(2),则在△ABE和△ACE中,AB=AC,∠B=∠C,AE=AE,显然
它们不全等。

解这是一个假命题,证明如下:
如图4 – 4 – 4(1),在△ABC中,AB=AC,延长CB到D,连结AD。

则AB=AC,(已知)
AD=AD,(公共边)
∠D=∠D,(公共角)
但△ADB与△ADC不全等。

评注能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反例不在于多,只要能找到一个说明即可。

五、课堂小结,形成系统
畅所欲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与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的得失,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自己和其他同学梳理了知识体系,使其系统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老师给出本节知识点:1、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2、反例是具备命题条件但不具备命题结论的例子。

3、涉及数的问题举出一些特殊值,一些几何问题可以构造出适当几何图形,构造的图形也是解题的步骤,需要辅助几何表述,才能成为解题过程。

六、布置作业,深化提高
1、作业本作业。

见《作业本》(分不同层次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必做题,选做题)
2、探索与思考:
判断命题“一角和夹这角的一边对应相等,且这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请给出证明。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