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6项脊轩志课后训练粤教版必修2(新)
2016粤教语文必修二第16课《项脊轩志》练习题
16项脊轩志悠然亭记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阳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
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裔,在有无之间。
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需。
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
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
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娼者所不容。
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 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
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峰,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
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就是(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就是()A 、 雨泽下注(流入)迨(等到)诸父异裟 客逾(越过)庖而宴• • • • B 、 三五(农历每月十五)之夜 妪(婢女)每谓予曰 以手阖(关闭)门• • • ■C 、 往往(到处)而就是 殆(大概)有神护者 英制(修建)稍异于前D 、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大类(很像)女郎也 余既为此志(志向)• • • • •解析:B 项,妪:老奶妈;C 项,制:形制;D 项,志:指(文章)上而的部分。
答案:A3、对下列各句断句的判断,正确的一项就是( )①日过午/已昏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③鸡/栖于厅④吾家/读书久不效 ⑤此A •扃牖(jiong )r :ffi-(shun )■B. 象笏(hCi )■ 阖「](hc ) C. 尘泥渗漉(shOn ) 异爨(cuan ) ■ 1).万籁(lai ) ■ 修葺(qi ) ■ 够息(xD 疋妣(M ) 老4|X ( 0U )长号(hao )冥然(ming )■假仰啸®;(yan )/吾祖太常公/宣徳间执此以朝⑥述诸/小妹语曰⑦然/自后/余多在外A、⑤⑦B、②④⑤<§)答案:A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就是()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徳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解析:A项,介词,凭,根据/动词,川,用來:B项,副词,后来/副词,已经;C项,介词, 在/介词,至,到(或:介词,与,与);D项,均为副词,总共.答案:D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就是()A、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与主动性。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16【同步练习】《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同步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尘泥渗漉(shèn) 呱呱而泣(ɡū)B .余稍为修葺(qì) 以手阖门(hé)C .偃仰啸歌(yǎn) 垣墙周庭(yuán)D .旧时栏楯(dùn) 扃牖而居(jiōnɡ yǒu)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A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偃仰:俯仰,这里指休闲。
B .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兀坐:坐在高高的凳子上。
C .令人长号不自禁 长号:大哭。
D .后五年,吾妻来归 来归:女子嫁到男方家来。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D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4.默写。
(6分)(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瞻顾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余居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其两膝相比者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D.比至南郡,而琮已降6.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能以足音辨人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③吾从板外相为应答④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文字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从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因此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产生共鸣。
高中语文 16 项脊轩志课后训练 粤教版必修2
16 项脊轩志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修葺./鹿茸.渗.透/掺.和冥.然/瞑.目B.斑.驳/般.配庖.丁/细胞.婢.女/脾.胃C.先妣./纰.漏门扉./菲.薄栏楯./循.环D.瞻.仰/赡.养应.答/应.届枇杷./琵琶.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B.旧时栏循,亦遂增胜.胜:美C.轩凡.四遭火凡:凡是D.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D.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尘泥渗漉,雨泽下.注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而”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B.客逾庖而.宴C.呱呱而.泣D.而.庭阶寂寂6.下列括号中的词语都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余稍为修葺,使(轩)不上漏B.日过午(天)已昏C.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于轩)D.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7.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庭中/通南北/为一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其制/稍异于前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
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
又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高中语文16项脊轩志自我小测粤教版必修2
16项脊轩志我夯基,我达标1.选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A.旧时栏楯.(shǔn)冥然兀.坐(wù)B.垣.墙周庭(yuán)先大母婢.也(bēi)C.余扃.牖而居(jiǒnɡ)呱.呱而泣(ɡū)D.家有老妪.(ōu)万籁.无声(lài)2.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往往..而是(到处)亦遂增胜.(美)B.而.母立于兹(你)顷之.(音节助词)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喂奶,哺育)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
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
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
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在上面,以备忘。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4.与“垣墙周庭”中“垣墙”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B.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C.东犬西.吠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5.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中“顾”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B.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C.相如顾.引车避匿D.首尾不能相顾.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练习:课时分层作业16 项脊轩志+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分层作业(十六) 项脊轩志一、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某所,而母立于兹B .先妣抚之甚厚C .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D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A [A 项,“而”通“尔”,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90852064】A.⎩⎨⎧余稍.为修葺其制稍.异于前 B.⎩⎨⎧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予曰 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他日汝当.用之 A [A 项,略微。
B 项,才;最初。
C 项,每当,每逢;经常,常常。
D 项,拦挡;应当。
]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能以.足音辨人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③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④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D [①“以”,介词,凭借;②“以”,连词,作“而”表顺承。
③“相”,互指代词,句中偏指第三人称她;④“相”,互指代词,句中偏指第一人称我。
] 4.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句)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句)D[D项不是宾语前置句,是一般疑问句。
]5.根据语境,补写出横线处的句子。
(1)《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出了项脊轩的狭小。
(2)《项脊轩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项脊轩的年久陈旧。
【答案】(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2)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6.下面是根据《项脊轩志》的课文内容拟写出的对联的上联,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南阁子寓旧情,可喜可悲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枇杷树寄离思,亦乐亦忧示例二:北窗下读贤书,亦诵亦歌示例三:先大母持象笏,有期有待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要求保留全部信息,语言连贯。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第16课项脊轩志同步检测粤教必修2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第16课项脊轩志同步检测粤教必修2【创新设计】高中语文第16课项脊轩志同步检测粤教必修2(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A.修茸.(qì)渗漉.(lù)扃牖.(yǒu)B.老妪.(yù) 枇.杷(pí)呱.呱(gū)C.偃.仰(yàn)啸.歌(xiào) 逾疱.(páo)D.长号.(hào) 象笏.(hù) 阖.门(hé)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A项“茸〞应为“葺〞;C项“偃〞读音应为“yǎn〞,“疱〞应为“庖〞;D项“号〞读音为“háo〞。
答案 B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顾:只是.B.妪,先.大母婢也先:先前C.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抚:抚养.D.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
解析A项,四下看;B项,对已逝去的人的称呼;C项,对待,照顾。
答案 D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的一项是()(4分)A.尘泥渗漉,雨泽下.注.B.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C.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解析C项,垣墙:名词活用作动词,修围墙;A项,下: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下,往下,朝下;B项,上:方位名词用作状语,从上面;D项,手:名词活用作状语,亲手,用手。
答案 C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4分)A.①儿之.成,则可待乎?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B.①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
②其.制稍异于前。
C.①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D.①娘以.指扣门扉曰.②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解析以:①②全都是作介词,用。
A项,之:①结构助词,用在偏正短语中,“的〞;也可看作是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独立性,不译。
高一语文同步练习:16《项脊轩志》(粤教版必修2) Word版含答案
16项脊轩志悠然亭记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
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
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
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
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
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
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
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
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
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
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1.作者简介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
明昆山(今江苏昆山)人。
9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
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
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2.写作背景归有光19岁时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本文前半部分写在考试成功之前,充满着重振家业的使命感。
按常理推测,以归有光如此出色的才华,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但他19岁以后一直科举失利,其间又经历了不少人生波折,如他23岁与魏氏结婚,次年长女出生,27岁时魏氏去世,后续娶王氏。
后直到归有光35岁才中举。
因此,本文至少包含了归有光内心三个方面的伤痛:①家道中兴的重负;②幼年丧母和早年丧妻之痛;③科举之途的焦虑。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6课 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
学习资料专题第16课项脊轩志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项脊.轩( ) (2)渗漉.( )(3)修葺.( ) (4)垣.墙( )(5)栏楯.( ) (6)偃.仰( )(7)冥.然( ) (8)万籁.( )(9)逾庖.( ) (10)老妪.( )(11)先妣.( ) (12)门扉.( )(13)阖.门( ) (14)象笏.( )(15)扃牖..( )..( ) (16)枇杷(17)呱.呱而泣(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雨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栏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珊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先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束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归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亭亭如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而.母立于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去,以手阖.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人至不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高中语文16项脊轩志优化训练粤教版必修2.
16项脊轩志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修葺() 象笏()呱呱而泣()珊珊可爱()答案:q i h u g u cu M h ao sh m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B. 妪,先大母婢也C.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三五:逢三逢五。
先:先前。
束发:把头发扎起来。
D.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
答案:D解析:A 项“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
B 项“先”的含义是“去世的”“已故的”。
C 项“束 发”,古代男童15岁时束发为髻,表示成童。
3. 请选出与“顷之,持一象笏至”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先妣抚之 甚厚B.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他日汝当用之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答案:B解析:例句中的“之”为助词,用在表示时间词的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B 项里的“之”与之用法相同。
A 项的“之”为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妪 (先大母婢)”。
C 项的“之”也是 代词,指代前文出现的“象笏” 。
D 项的“之”为助词,可以译为“的” 。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⑶比去,以手阖门⑷后五年,吾妻来归.答案:(1)环顾。
(2)稍微。
⑶等到。
⑷女子出嫁。
5.填空。
归有光,字 ,号代者名的古文家,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熙甫 震川 明 唐宋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请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A.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C.顷之,持一象笏至答案:C 解析:C 项古今同义,“一会儿”的意思。
A 项的“方丈”在此为一丈见方。
现代常用为佛寺 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
B 项的“往往”为“到处”意。
现代常用为“常常”意。
D 项的“大 类”为“太像”的意思。
现代不这样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每移案•顾视尤町蜀者长号()B. D.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瞻顾遗迹,如在昨日F丿又北向申不能得日•日這午已昏*〔一日”大母过余曰‘■I庭屮始为篱・已为墙.些再变矣(轩凡四遭火■H「J余稍为修葺•使不t漏*、其制稍异于前«答案:B解析:B项的“过”前者为“超过”,后者为“来访” 。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1)16项脊轩志学业分层测评粤教版必修2
项脊轩志[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导学号:73020121】A .某所,而母立于兹B .先妣抚之甚厚C .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D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解析】 A 项,“而”通“尔”,你。
【答案】 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余稍.为修葺其制稍.异于前B.⎩⎪⎨⎪⎧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妪每.谓予曰 D.⎩⎪⎨⎪⎧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他日汝当.用之【解析】 A 项,略微。
B 项,才;最初。
C 项,每当,每逢;经常,常常。
D 项,拦挡;应当。
【答案】 A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能以.足音辨人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③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④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解析】 ①“以”,介词,凭借;②“以”,连词,作“而”表顺承。
③“相”,互指代词,句中偏指第三人称她;④“相”,互指代词,句中偏指第一人称我。
【答案】 D4.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73020122】A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B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状语后置句)C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略句)D .且何谓阁子也 (宾语前置句)【解析】 D 项不是宾语前置句,是一般疑问句。
【答案】 D[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
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
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
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
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帝为改敕赐之。
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
武还,诉于帝。
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
语文粤教版必修二作业: 4.16项脊轩志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1~5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臵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臵小门墙,往往而是。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泽:雨水 B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洞然:明亮洞彻的样子 C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通:贯通 D .某所,而母立于兹.兹:那里 解析:选D 。
“兹”,指示代词,这里。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B.⎩⎪⎨⎪⎧ ①垣墙周庭,以.当南日②娘以.指扣门扉曰 C.⎩⎪⎨⎪⎧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②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D.⎩⎪⎨⎪⎧①客逾庖而.宴②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解析:选C 。
A 项,“顾”:①回头看;②考虑。
B 项,“以”:①连词,用来;②介词,用。
C 项,“于”,都是介词,在。
D 项,“而”:①连词,表顺承关系;②连词,表修饰关系。
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作者“多可喜”心情的一组是( )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②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③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④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⑤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⑥明月半墙,桂影斑驳A .①②④B .②⑤⑥C .②③⑤D .③④⑥解析:选B 。
最新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6课 项脊轩志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考试必备)
第16课项脊轩志学习目标 1.把握“喜”、“悲”统摄全篇的写作特点。
2.抓住细节描写,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项脊.轩( ) (2)渗漉.( )(3)垣.墙( ) (4)栏楯.( )(5)偃.仰( ) (6)逾庖.( )(7)老妪.( ) (8)先妣.( )(9)阖.门( ) (10)象笏.( )(11)扃牖..( )..( ) (12)枇杷(13)呱.呱而泣( )答案(1)jǐ(2)lù(3)yuán(4)shǔn(5)yǎn(6)páo(7)yù(8)bǐ(9)hé(10)hù(11)jiōnɡ yǒu(12)pí pɑ(13)ɡū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雨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栏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珊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先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束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归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亭亭如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雨水(2)栏杆。
高中语文 16 项脊轩志名师导航 粤教版必修2.doc
16项脊轩志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本文的题目是“项脊轩志”,实际目的却并不在写轩。
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
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是人,尤其是他所挚爱和怀念的先大母、先母和亡妻。
然而妙在写人却不是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
项脊轩成为缩合全篇思想感情的一个纽结,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这使得作品不仅结构严谨,而且显得情致幽深,别具含蕴。
从文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句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写于不同时期而连缀成文的。
文章前半部分约写于18岁,“余既为此志”至最后则写于15年后。
基础梳理一、字词梳理1.典型字字音渗漉(shen) 修茸(qi ) 僅仰(ydn)万籟(lai) it (dai) 爨(cuan)老妪(yu)先女世(bl)呱呱(gu)阖(he) 象笏(hti)长号(hao)凰牖(jidng you)2 .通假字某所,顾母立于兹(“而”通“尔”,你的)3. 一词多义”千里之行,妲于足下(开始)铤日影反照,玄始洞然(才)始S ・庭中担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最初)、未坦木可(曾经),鳞次栉比(并列,挨着)世比皆崑(处处,到处)比《庙些为奸(勾结)与矣地兮£匕寿,与日月兮争光(比较)、比去,以手'阖门(等到)'轻舟已过万重山(走过,经过)、_+ —日,大母过余曰(来访)过 < ・过犹不及(胜过,超过)吱过饰非(错误,过失)■ 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亂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乳”,喂奶,哺育)(2)名词作状语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上”,从上面)前辟四窗,垣墙周庭(“前”,在前面)东犬西吠(“西”,朝西,对着西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⑴人至不寺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2)吾妻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还给。
(3)年年而是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6.相关成语亭亭如盖:高高耸立,像伞一样。
二、特殊句式.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2.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三、文学常识1.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6课 项脊轩志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2
【创新方案】高一语文 第四单元 第16课 项脊轩志落实应用板块训练 粤教版必修2(时间:40分钟 满分:64分)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顾.视无可置者 顾:只是 B .妪,先.大母婢也 先:先前 C .先妣抚.之甚厚 抚:抚养 D .吾妻归宁.. 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解析:A 项,“顾”意思是“环顾”;B 项,“先”意思是“已逝世的”;C 项,“抚”此处是“对待”的意思。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②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 B.⎩⎪⎨⎪⎧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②然予居于.此 C.⎩⎪⎨⎪⎧①内外多置.小门墙②顾视无可置.者 D.⎩⎪⎨⎪⎧①庭中始为篱,已.为墙②今已.亭亭如盖矣 解析:B 项,都是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
A 项,①副词,每逢;②副词,常常。
C 项,①动词,设置;②动词,安置,放置。
D 项,①副词,然后;②副词,已经。
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制.稍异于前(名词,形式,规制) 客逾庖而宴.(动词,吃饭) B .殆.有神护者(副词,大概,表推测语气)大类.女郎也(动词,好像)C.先妣抚.之甚厚(动词,对待)旧时栏楯..(名词,栏杆)D.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旧时女子出嫁)凡再.变矣(第二次)解析:D项,再,两次。
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东犬西.吠。
D.妪,先大母婢也。
乳.二世。
解析:A、B、C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为名词作动词。
答案:D5.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②儿之成,则可待乎③他日汝当用之④顷之,持一象笏至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解析:①④,音节助词,无实义;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③代词。
高中语文 第16项 脊轩志同步试题 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16项脊轩志同步试题粤教版必修2悠然亭记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
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
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
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
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
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
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
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
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
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
公殆未能以忘于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
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
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
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
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解析:A项,栖qīyùɡū答案:C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雨泽下注..(流入) 迨.(等到)诸父异爨客逾.(越过)庖而宴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之夜妪.(婢女)每谓予曰以手阖.(关闭)门C.往往..(到处)而是殆.(大概)有神护者其制.(修建)稍异于前D.室西连于中闺..(很像)女郎也余既为此志.(志向)..(内室) 大类解析:B项,妪:老奶妈;C项,制:形制;D项,志:指(文章)上面的部分。
答案:A3.对下列各句断句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日过午/已昏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③鸡/栖于厅④吾家/读书久不效⑤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⑥述诸/小妹语曰⑦然/自后/余多在外A.①③⑤⑦ B.②④⑤⑥C.①④⑥⑦ D.①②③④答案:A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解析:A项,介词,凭,根据/动词,用,用来;B项,副词,后来/副词,已经;C项,介词,在/介词,至,到(或:介词,与,和);D项,均为副词,总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项脊轩志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修葺./鹿茸.渗.透/掺.和冥.然/瞑.目B.斑.驳/般.配庖.丁/细胞.婢.女/脾.胃C.先妣./纰.漏门扉./菲.薄栏楯./循.环D.瞻.仰/赡.养应.答/应.届枇杷./琵琶.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案:桌子B.旧时栏循,亦遂增胜.胜:美C.轩凡.四遭火凡:凡是D.比.去,以手阖门比:等到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D.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中的“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C.尘泥渗漉,雨泽下.注D.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而”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B.客逾庖而.宴C.呱呱而.泣D.而.庭阶寂寂6.下列括号中的词语都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余稍为修葺,使(轩)不上漏B.日过午(天)已昏C.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于轩)D.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7.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庭中/通南北/为一B.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其制/稍异于前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
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
又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
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
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NF737,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
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
周氏家有羊狗之痾: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
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无一字龃龉,乃.喜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C.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D.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妣..周孺人先妣:去世的母亲大姊归.王三接归:出嫁B.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之:到又期.而生女、子期:满一年C.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延:请殇.一人殇:死亡D.手中纫缀不辍.辍:停止与从兄..有嘉入学从兄:堂兄10.下列说法与《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两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文中没有一处直抒感情的笔墨。
B.《项脊轩志》一文通过记述“百年老屋”的几经兴衰,回忆家庭琐事,表现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眷恋之情。
C.《项脊轩志》一文中既写了可喜之事,也写了可悲之事。
《先妣事略》一文中则无可喜之事。
D.《项脊轩志》《先妣事略》两文,内容互为照应,都描述了亡母生前对仆人的宽厚。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母寝也,伤哉!(2)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
三、语言运用12.著名诗人傅天琳在《妈妈的爱》一诗中写道:“妈妈的爱,是一个枕头,枕着我鹅黄色的梦。
”仿照例句,写一个比喻句,本体可以另选。
13.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续写结尾。
巴甫雷什乡村学校的花圃里,绽放了春天第一批月季花。
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该校校长、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摘下一枝月季花,从容地向校外走去。
他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便亲切地问:“小姑娘,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奶奶病得很重,很久没有下床了。
我说花开了,她有点不信。
我摘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这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了。
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要求:①要有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②有意蕴,符合教育家的身份。
参考答案1.答案:C 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qì/róng,shân/chān,míng;B项,读音分别为bān,páo/bāo,bì/pí;C项,读音分别为bǐ/pī,fēi/fěi,shǔn/xún;D项,读音分别为zhān/shàn,yìng/yīng,pá。
2.答案:C 解析:C项,“凡”意为“总共”。
3.答案:A 解析:B项,“往往”古义为“到处”,今义为“每每,常常”;C项,“束发”,古代称“男子十五岁”,今义指“把头发扎起来”;D项,“方丈”古义为“一丈见方”,今义为“寺院中的住持”。
4.答案:B 解析:B项中“垣墙”为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余均为名词作状语。
5.答案:D 解析:D项,表转折,A、B、C三项均表修饰。
6.答案:B 解析:B项,省略处应为“室”或“轩内”。
7.答案:A 解析:A项中“中通南北”是一短语,不能分开,应停顿为“庭/中通南北/为一”。
8.答案:D 解析:D项为连词,却,表转折关系,A、B、C三项均为副词,才。
9.答案:C 解析:殇:未成年就死亡。
10.答案:A 解析:《先妣事略》中最后一句“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就是直抒胸臆,《项脊轩志》中也有直抒胸臆的句子。
11.参考答案:(1)儿女们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2)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
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
参考译文:先母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十六岁嫁到我家。
第二年,生下女儿淑静。
淑静,就是我的大姊。
过一年,生下我;又一年生下一男一女,一个生下就死了,另一个也只活了一年。
又过了一年,生下有尚,怀孕十二个月;第二年生淑顺,过一年生有功。
有功生下以后,先母比哺养前几个儿女时更加费力;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对几个女佣说:“我苦于生孩子这样多。
”有一个老婆子用一杯水盛着两个田螺送上来,说:“把这杯水喝了,以后就不会常怀孕了。
”先母举起杯,把水一气喝完,嗓子变哑,不能说话。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先母病故。
儿女们都还小,看见家里大人哭,也跟着哭;但是还以为娘是睡着了,真是伤心啊!接着,家里请来画工为先母画遗像,把两个孩子带到画工眼前,对他说:“遗像鼻子以上照有光画,鼻子以下照淑静画。
”因为这两个孩子面容像母亲。
先母名桂;外曾祖父名明;外祖父名行,是太学生;外祖母姓何。
外祖父世世辈辈住吴家桥。
吴家桥在昆山县城东南,离城三十里。
经过千墩浦向南,到直桥,沿着小河往东就到,村子里聚居着许多人家,全都姓周。
外祖父和他三个哥哥都因为富有而出名,为人忠厚正直,外祖父常常和和气气和村里人谈家常,看到小辈外甥侄子个个都喜爱。
先母到吴家桥娘家,就做棉花活;进城回婆家,就搓麻捻线,常常点盏小灯,劳动到深更半夜。
外祖父三天两天差个人来送点东西。
家里不缺吃食,先母却终日劳苦像是穷得揭不开锅。
冬天生炉火用的炭屑,叫丫环做成炭团,一颗挨一颗晒在台阶下面。
屋里没有废物,家里没有闲人。
儿女大的牵着衣服,小的抱在怀里,手里还不停地缝缝补补,间间房里干干净净。
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
吴家桥每年要送来鱼、蟹、糕饼,总是人人可以吃到。
家里人听说吴家桥有人来,个个都欢喜。
我七岁时和堂兄有嘉进学塾读书。
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学塾里过夜,我心里舍不得和他分开,但是却不能留住,必定要赶回家。
先母常在半夜醒来,叫我低声诵读《孝经》,我诵读得没有一个字错漏,她才高兴。
先母故世以后,外祖母何孺人也病故了。
周家染上了瘟疫:舅母病故;四姨妈嫁到顾家,又病故;一连死了三十个人才停止。
只有外祖父和二舅还健在。
先母故世十一年后,大姊淑静嫁给王三接,这婚事是先母生前应允的。
故世十二年后,我补上了生员。
十六年后,我娶妻,婚事也是先母生前给我订的。
一年以后我有了个女儿,我们夫妇都很喜爱女儿,格外想念先母。
夜半三更,和妻子一同流着眼泪,回想她生前的几件事,仿佛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别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世界上竟有没有娘亲的人,天啊!多么悲痛啊!12.答案示例:妈妈的爱,是一件棉衣,裹着我粉红色的回忆。
13.答案示例:(1)(他)弯下腰,轻轻抚摸小女孩的头,然后走进花圃,指着大片的月季花说:“小姑娘,再挑一枝最大的,算是我送给你奶奶的。
”(2)(他)轻轻拉着小姑娘的手,又走进花圃,摘下一枝花递过去,说:“这枝花是送给你的。
”(3)(他)转过身走进花圃,摘下两枝花,递给小女孩,说:“一枝送给你,一枝送给你母亲,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解析:抓住“心颤”这一中心,表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这天真、纯洁的童心的爱与赞美。
同时要注意要求中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