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离心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驱动机输给叶轮的功率NT∞为:
N T M 0w(w - 叶轮角速度)
理论上液体经叶轮获得的功率NT∞为:
rgQT HT( NT HT - 叶片无穷的理论扬程)
理想情况下泵内无损失,驱动机功率NT∞= 液体获得的功率NT∞′,所以:
M 0w rgQT HT
H T
M 0w w rQT (c2 r2 cos ac c c1 22r∞ r 1 cos a 1 ) 2∞ w2∞ rgQT rgQT
N h rgQT H T
返P78
式中:HT –理论扬程,指不考虑泵内流动损失(包括流体的粘 性造成的摩阻损失和泵的实际流量偏离设计流量所 造成的冲击损失)时,流经泵的液体获得的扬程, m; QT –理论流量,指不考虑泵的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之间 的间隙所造成的流量损失时的流量,m3/s。
⑶ 有效功率Ne:指单位时间内泵出口液体所 获得的能量,即泵的输出功率。单位为kW。
2.按叶轮级数分类 ⑴ 单级泵:泵体中只装有1个叶轮。 ⑵ 多级泵:同一根泵轴上串装2个以上叶轮 ,可产生较高的能头。
D型分段式多级泵 1-吸入段;2-中段;3-压出段; 4-轴;5-叶轮;6-导叶;7-密封 环;8,9-平衡盘;10-轴承架; 11-螺栓
3.按壳体剖分方式分类 ⑴ 中开式泵:壳体按通过泵轴中心线的水平 面剖分。(图如上所示) ⑵ 分段式泵:壳体按与轴垂直的平面剖分。 此外,还可按泵轴在空间的方位分为卧式泵 、立式泵和斜式泵;按泵壳结构分为蜗壳式泵 和透平式泵;按输送介质不同又可分为清水泵 、油泵、杂质泵及耐腐蚀泵等。
3.液体质点的速度三角形 为了方便理论分析,把绝对速度c分为两个分 量:与圆周速度u垂直的径向分量cr;与圆周速 度u平行的周向分量cu。
c
速度三角形中几个角度 的定义:
cr
w
a
cu
b
u
a –绝对流动角,即c与u之间的夹角; b –相对流动角,即w与u反方向间的夹角; bA –叶片角,即叶片在该点的切线与u反方向 间的夹角,理论上b=bA。叶轮出口处的叶片 角b2A也称为叶片的离角。
w (c2 r2 cos a 2 c1 r1 cos a1 ) g
b2
a2
c2u∞
u2
∵u rw
H T
1 g
l2 a l1 a1 c a c1∞ 1 2 r2 r1 1u∞ (u2 c2u u1c1u(欧拉方程) ) u1
cu c cos a
w
w1∞ b1 c1r∞
另外还有汽蚀余量、比转速等参数,在后面 章节中介绍。 上述参数反映了离心泵的综合性能指标。一 般在泵的铭牌上都标出了这些参数的值。如IS 65-50-125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铭牌为:
立式单级离心泵 型号:IS65-50-125 转速:2900r/min 流量:25m3/h 效率:69% 扬程:20m 电动机功率:3kW 允许吸上真空度:7m 质量: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年 月
一、离心泵的结构 在此从功用的角度来认识离心泵的主要构件 ,即各主要部件起什么作用。而以结构的形状 与作用效能相关的分析则在本章后面叙述。 不同型号离心泵在个别零部件上会有差异, 在此仅以典型离心泵为例介绍其组成。
1.离心泵系统的构成 通常是“低进高出”,入口有真空表,出口 有压力表。 要使离心泵能正常工作,必须将离心泵与吸 入和排出管汇等部分共同组成如图所示的泵系 统装臵。
又:cu∞=u-crcotbA 对采用轴向吸入室的离心泵,液流进入叶轮 时无预旋,即c1u∞=0,所以: 1 H T u2 c2u 返P115 g c
利用余弦定理进而可得: w2∞
2 2 2 2
2r∞
c2∞
H T
(a)
(b)
(c)
(d)
(e)
(f)
A.N;B.Nh;C.Ne; D.Nm;E.Nv;F.N水损 (a-A;b-B;c-C;d-D;e-E;f-F)
第二节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1.启动前应“灌泵” 泵内出现断流时,将很难再吸入液体。 2.泵的连续工作 驱动机→叶轮旋转→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 向外沿出口→排液; 同时叶轮中心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 如此不断……
Q QT q hv (流量之比) QT QT
返P76
容积损失是由于液体 在泵内的内漏(窜流) +外漏=q引起的。其中 窜流是主要的。
⑵ 水力效率hh:指有效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 ,衡量流动损失所占比例。 H T H f H sh H hh (扬程之比) HT HT 水力损失(也称泵内阻力损失)含两部分: ① 摩擦阻力损失Hf:液体在流道中的沿程阻 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w2∞
c2r∞ c
2∞
b2
a2
c2u∞
u2
w
r2
l2 a l1 a1 c a c1∞ 1 2 r1 1u∞ u1
w1∞ b1 c1r∞
由动量矩定理可知:质点系对某一轴线的动 量矩对时间的导数=作用于该质点系诸外力对 该轴的力矩之和。而合外力矩就是驱动机输入 的力矩M0,所以:
M 0 rQT (c2 r2 cos a 2 c1 r1 cos a1 )
v 2 H f Sx C1Q(C1为系数) 2g
与Q的平方成正比。
2
② 冲击损失Hsh:液体进入叶轮和导轮时, 与叶片发生冲击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H sh C2 (Q Qd )(C2为系数)
2
返P76
返P90
返P101 返P112
也与Q的平方成正比。 冲击损失主要是液体进入叶轮或导轮时的 水力角与叶片结构角不一致而造成的。两角 一致叫无冲击工况,此时没有冲击损失,对 应的排量叫设计流量Qd(最优排量Q优)。
rgQH Ne 1000
⑷ 机械损失功率Nm:指叶轮外盘面与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体 之间、轴与填料密封件之间以及轴与轴承之间 的机械摩擦损失功率,其值为泵轴功率与水力 功率之差:
Nm N Nh
返P78
5.效率 效率即功率的利用率,反映损耗的大小。对 应不同的损耗,可用不同的效率来度量。 ⑴ 容积效率hv:指实际流量Q与理论流量QT 之比,衡量泵泄漏程度的大小。0.93~0.98
三、欧拉方程 1.图中符号说明 角标1和2:分别代表叶片进、出口处参数; 角标∞:表示液体在叶片数为无限多的叶轮 中流动时的参数; c2r∞ c 2∞ w r1、r2:叶轮进、出口处的半径; 2∞ a2 b2 l1、l2:进、出口对轴的垂直距离; c2u∞ u2 圆周速度u与叶片数无关,无需角标∞; w1∞ w b1 叶片角直接用 b1或b2表示,不再用 A下标。 c1r∞
卧式泵
立式泵
三、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流量Q
扬程H
转速n
功率N
效率h
表示泵 在单位时间 内排出的液 体量。 单位:m3/h 或m3/s
又称压 头。表示单 位质量的液 体从泵进口 到泵出口的 能量增值。 单位:m
表示泵 轴转动的速 度。
表示泵 表示泵 对液体做功 转换能量的 的快慢程度。 有效程度。
单位:r/min
2.扬程H 扬程不能简单理解为泵输送液体所能达到的 高度(m),而是位臵能和流动阻力,以及静 压能和速度能的总和。
pd ps cd cs H z d zs rg 2g
2 2
式中:g –重力加速度,m/s2; ps, pd –泵入、出口处压力,Pa或kPa; cs, cd –泵入、出口处流速,m/s; zs, zd -泵入、出口处高度,m。
单位:kW 或W
单位:无
1.流量Q 泵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量称为泵的流量, 体积流量用Q表示,单位为m3/s或m3/h。
V Q t 式中:V –被排出液体的体积,m3; t –排出液体的时间,s或h。 也可用质量流量G表示,单位为kg/s。二者关 系为: G r Q
式中:r -液体密度,kg/m3。
日
1.离心泵吸入室、叶轮和 排出室相应有何作用? (形成一定真空,引液体入叶 轮;将机械能转化成液体的动 能及压能;减速增压,将液体 动能转为压能。)
2.下列概念相同或相近的 有 。 A.总能头;B.扬程; C.轴功率;D.有效功率; E.输入功率;F.输出功率 (A-B,C-E,D-F)
3.看图填空。
r2 l2 a l1 a1 c a c1∞ 1 2 1u∞ r1 u1
2.欧拉方程 设叶轮的理论质量流量为QT,则dt时间内流 过叶轮液体的质量为rQTdt,那么出、入口动 量矩的变化量为rQTdt(c2∞l2-c1∞l1)。即mcl 对时间求导得:
rQT dt (c2 l2 c1 l1 ) dt rQT (c2l2 c1l1 ) rQT (c2 r2 cos a 2 c1 r1 cos a1 )
⑶ 机械效率hm:指水力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衡量机械摩擦损失的大小。0.9~0.95
Nh N Nm hm N N
⑷ 泵效率h:指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即 泵的总效率,衡量泵工作的经济性。
Ne Ne Nh rQH N h h ( )( ) h vh hh m N Nh N rQT H T N
2.离心泵的构造 主要由吸入 室1、叶轮2、 排出室3、轴4 、密封填料5和 支座7等组成。 有些还有导叶 、诱导轮和平 衡盘等。
离心泵的基本构件 1-吸入室(泵盖);2-叶轮; 3-排出室(蜗壳);4-轴; 5-密封填料;6-轴承箱; 7-支座
排出口
吸入口 单吸离心泵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包括吸入室、叶轮及排出 室(蜗壳)等,其作用如下: ⑴ 吸入室:处于叶轮进口前。作用是引液体 入叶轮。要求吸入室的流动损耗较小,液体流 入叶轮时速度分布较均匀。 ⑵ 叶轮:作用是对液体做功。要求在流动损 失最小情况下液体获得较高能头。 ⑶ 排出室:位于叶轮出口之后。作用是把从 叶轮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减速增压,以减 少蜗壳中的流动损失。
2.液体质点的运动 液体在叶轮内既沿着叶片作相对运动,又随 着叶轮的旋转作圆周运动。因此,液体在叶轮 中的运动是液体的旋转运动和相对运动的矢量 和,称为绝对运动。 ⑴ 相对速度w:液体 质点相对于叶轮运动的 速度。在无限多叶片的 假设下,其方向与叶片 相切。
⑵ 圆周速度u:与所 求液体质点瞬时重合的 那点叶轮圆周速度。 其方向与圆周相切, 指向叶轮旋转方向。u = w r。 ⑶ 绝对速度c:液体 质点相对于静止壳体的 速度。其大小和方向 由w和u的矢量和决定 。
二、离心泵的分类 1.按液体吸入叶轮的方法分类 ⑴ 单吸式:叶轮只有单侧有吸入口,液体从 叶轮一侧进入。 ⑵ 双吸式:叶轮两侧都有吸入口,液体从两 侧进入叶轮,因而流量较大,轴向力基本平衡 。
S型双吸式中开泵 1-泵体;2-泵盖;3-叶轮;4-轴;5密封环;6-轴套;7-联轴器;8-轴 承体;9-填料压盖;10-填料
2.是
离心泵启、停的操作程序。(片长:6分28 秒)
二、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 1.液体在叶轮中流动时的3点假设 ⑴ 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是稳定流动,即无冲 击流动; ⑵ 通过叶轮的液体是理想液体,即液体在叶 轮内(不包括吸入、排出管道)流动时无能量 损失; ⑶ 叶轮叶片无限多、无限薄,则液体在叶片 流道间作相对运动时,其流线与叶片曲线的形 状完全一致,叶轮相同半径圆周上液体质点的 速度相等。
第一章 离心泵
1.1 离心泵的结构、分类及其性能参数 1.2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3 离心泵的汽蚀及预防措施 1.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1.5 相似理论在离心泵中的应用
1.6 离心泵的工作特性及工况调节 1.7 离心泵的主要零部件
1.8 离心泵的选用
1.9 离心泵的驱动方式
第一节 离心泵的结构、分 类及其性能参数
从上述伯努利方程可看出,泵进、出口截面 动能差(cd2-cs2)和高度差(zd-zs)均不大,所 以泵的扬程主要是增加液体的压力。
3.转速n 泵轴单位时间旋转的次数,单位为r/min。 4.功率N 是反映泵做功的快慢程度,即泵做功能力的 大小。 因泵中存在损耗,所以各处的功率不相同。
⑴ 轴功率N:即泵轴单位时间内从原动机( 电动机)那里获得的功率,也就是输入功率。 ⑵ 水力功率Nh:指单位时间内泵的叶轮给出 的能量。单位为W。(也称为转化功率)
N T M 0w(w - 叶轮角速度)
理论上液体经叶轮获得的功率NT∞为:
rgQT HT( NT HT - 叶片无穷的理论扬程)
理想情况下泵内无损失,驱动机功率NT∞= 液体获得的功率NT∞′,所以:
M 0w rgQT HT
H T
M 0w w rQT (c2 r2 cos ac c c1 22r∞ r 1 cos a 1 ) 2∞ w2∞ rgQT rgQT
N h rgQT H T
返P78
式中:HT –理论扬程,指不考虑泵内流动损失(包括流体的粘 性造成的摩阻损失和泵的实际流量偏离设计流量所 造成的冲击损失)时,流经泵的液体获得的扬程, m; QT –理论流量,指不考虑泵的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之间 的间隙所造成的流量损失时的流量,m3/s。
⑶ 有效功率Ne:指单位时间内泵出口液体所 获得的能量,即泵的输出功率。单位为kW。
2.按叶轮级数分类 ⑴ 单级泵:泵体中只装有1个叶轮。 ⑵ 多级泵:同一根泵轴上串装2个以上叶轮 ,可产生较高的能头。
D型分段式多级泵 1-吸入段;2-中段;3-压出段; 4-轴;5-叶轮;6-导叶;7-密封 环;8,9-平衡盘;10-轴承架; 11-螺栓
3.按壳体剖分方式分类 ⑴ 中开式泵:壳体按通过泵轴中心线的水平 面剖分。(图如上所示) ⑵ 分段式泵:壳体按与轴垂直的平面剖分。 此外,还可按泵轴在空间的方位分为卧式泵 、立式泵和斜式泵;按泵壳结构分为蜗壳式泵 和透平式泵;按输送介质不同又可分为清水泵 、油泵、杂质泵及耐腐蚀泵等。
3.液体质点的速度三角形 为了方便理论分析,把绝对速度c分为两个分 量:与圆周速度u垂直的径向分量cr;与圆周速 度u平行的周向分量cu。
c
速度三角形中几个角度 的定义:
cr
w
a
cu
b
u
a –绝对流动角,即c与u之间的夹角; b –相对流动角,即w与u反方向间的夹角; bA –叶片角,即叶片在该点的切线与u反方向 间的夹角,理论上b=bA。叶轮出口处的叶片 角b2A也称为叶片的离角。
w (c2 r2 cos a 2 c1 r1 cos a1 ) g
b2
a2
c2u∞
u2
∵u rw
H T
1 g
l2 a l1 a1 c a c1∞ 1 2 r2 r1 1u∞ (u2 c2u u1c1u(欧拉方程) ) u1
cu c cos a
w
w1∞ b1 c1r∞
另外还有汽蚀余量、比转速等参数,在后面 章节中介绍。 上述参数反映了离心泵的综合性能指标。一 般在泵的铭牌上都标出了这些参数的值。如IS 65-50-125型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铭牌为:
立式单级离心泵 型号:IS65-50-125 转速:2900r/min 流量:25m3/h 效率:69% 扬程:20m 电动机功率:3kW 允许吸上真空度:7m 质量: 出厂编号: 出厂日期: 年 月
一、离心泵的结构 在此从功用的角度来认识离心泵的主要构件 ,即各主要部件起什么作用。而以结构的形状 与作用效能相关的分析则在本章后面叙述。 不同型号离心泵在个别零部件上会有差异, 在此仅以典型离心泵为例介绍其组成。
1.离心泵系统的构成 通常是“低进高出”,入口有真空表,出口 有压力表。 要使离心泵能正常工作,必须将离心泵与吸 入和排出管汇等部分共同组成如图所示的泵系 统装臵。
又:cu∞=u-crcotbA 对采用轴向吸入室的离心泵,液流进入叶轮 时无预旋,即c1u∞=0,所以: 1 H T u2 c2u 返P115 g c
利用余弦定理进而可得: w2∞
2 2 2 2
2r∞
c2∞
H T
(a)
(b)
(c)
(d)
(e)
(f)
A.N;B.Nh;C.Ne; D.Nm;E.Nv;F.N水损 (a-A;b-B;c-C;d-D;e-E;f-F)
第二节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一、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1.启动前应“灌泵” 泵内出现断流时,将很难再吸入液体。 2.泵的连续工作 驱动机→叶轮旋转→液体沿叶片流道被甩 向外沿出口→排液; 同时叶轮中心形成真空→将液体吸入; 如此不断……
Q QT q hv (流量之比) QT QT
返P76
容积损失是由于液体 在泵内的内漏(窜流) +外漏=q引起的。其中 窜流是主要的。
⑵ 水力效率hh:指有效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 ,衡量流动损失所占比例。 H T H f H sh H hh (扬程之比) HT HT 水力损失(也称泵内阻力损失)含两部分: ① 摩擦阻力损失Hf:液体在流道中的沿程阻 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
w2∞
c2r∞ c
2∞
b2
a2
c2u∞
u2
w
r2
l2 a l1 a1 c a c1∞ 1 2 r1 1u∞ u1
w1∞ b1 c1r∞
由动量矩定理可知:质点系对某一轴线的动 量矩对时间的导数=作用于该质点系诸外力对 该轴的力矩之和。而合外力矩就是驱动机输入 的力矩M0,所以:
M 0 rQT (c2 r2 cos a 2 c1 r1 cos a1 )
v 2 H f Sx C1Q(C1为系数) 2g
与Q的平方成正比。
2
② 冲击损失Hsh:液体进入叶轮和导轮时, 与叶片发生冲击而引起的能量损失。
H sh C2 (Q Qd )(C2为系数)
2
返P76
返P90
返P101 返P112
也与Q的平方成正比。 冲击损失主要是液体进入叶轮或导轮时的 水力角与叶片结构角不一致而造成的。两角 一致叫无冲击工况,此时没有冲击损失,对 应的排量叫设计流量Qd(最优排量Q优)。
rgQH Ne 1000
⑷ 机械损失功率Nm:指叶轮外盘面与Hale Waihona Puke Baidu体 之间、轴与填料密封件之间以及轴与轴承之间 的机械摩擦损失功率,其值为泵轴功率与水力 功率之差:
Nm N Nh
返P78
5.效率 效率即功率的利用率,反映损耗的大小。对 应不同的损耗,可用不同的效率来度量。 ⑴ 容积效率hv:指实际流量Q与理论流量QT 之比,衡量泵泄漏程度的大小。0.93~0.98
三、欧拉方程 1.图中符号说明 角标1和2:分别代表叶片进、出口处参数; 角标∞:表示液体在叶片数为无限多的叶轮 中流动时的参数; c2r∞ c 2∞ w r1、r2:叶轮进、出口处的半径; 2∞ a2 b2 l1、l2:进、出口对轴的垂直距离; c2u∞ u2 圆周速度u与叶片数无关,无需角标∞; w1∞ w b1 叶片角直接用 b1或b2表示,不再用 A下标。 c1r∞
卧式泵
立式泵
三、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流量Q
扬程H
转速n
功率N
效率h
表示泵 在单位时间 内排出的液 体量。 单位:m3/h 或m3/s
又称压 头。表示单 位质量的液 体从泵进口 到泵出口的 能量增值。 单位:m
表示泵 轴转动的速 度。
表示泵 表示泵 对液体做功 转换能量的 的快慢程度。 有效程度。
单位:r/min
2.扬程H 扬程不能简单理解为泵输送液体所能达到的 高度(m),而是位臵能和流动阻力,以及静 压能和速度能的总和。
pd ps cd cs H z d zs rg 2g
2 2
式中:g –重力加速度,m/s2; ps, pd –泵入、出口处压力,Pa或kPa; cs, cd –泵入、出口处流速,m/s; zs, zd -泵入、出口处高度,m。
单位:kW 或W
单位:无
1.流量Q 泵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液体量称为泵的流量, 体积流量用Q表示,单位为m3/s或m3/h。
V Q t 式中:V –被排出液体的体积,m3; t –排出液体的时间,s或h。 也可用质量流量G表示,单位为kg/s。二者关 系为: G r Q
式中:r -液体密度,kg/m3。
日
1.离心泵吸入室、叶轮和 排出室相应有何作用? (形成一定真空,引液体入叶 轮;将机械能转化成液体的动 能及压能;减速增压,将液体 动能转为压能。)
2.下列概念相同或相近的 有 。 A.总能头;B.扬程; C.轴功率;D.有效功率; E.输入功率;F.输出功率 (A-B,C-E,D-F)
3.看图填空。
r2 l2 a l1 a1 c a c1∞ 1 2 1u∞ r1 u1
2.欧拉方程 设叶轮的理论质量流量为QT,则dt时间内流 过叶轮液体的质量为rQTdt,那么出、入口动 量矩的变化量为rQTdt(c2∞l2-c1∞l1)。即mcl 对时间求导得:
rQT dt (c2 l2 c1 l1 ) dt rQT (c2l2 c1l1 ) rQT (c2 r2 cos a 2 c1 r1 cos a1 )
⑶ 机械效率hm:指水力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衡量机械摩擦损失的大小。0.9~0.95
Nh N Nm hm N N
⑷ 泵效率h:指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即 泵的总效率,衡量泵工作的经济性。
Ne Ne Nh rQH N h h ( )( ) h vh hh m N Nh N rQT H T N
2.离心泵的构造 主要由吸入 室1、叶轮2、 排出室3、轴4 、密封填料5和 支座7等组成。 有些还有导叶 、诱导轮和平 衡盘等。
离心泵的基本构件 1-吸入室(泵盖);2-叶轮; 3-排出室(蜗壳);4-轴; 5-密封填料;6-轴承箱; 7-支座
排出口
吸入口 单吸离心泵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包括吸入室、叶轮及排出 室(蜗壳)等,其作用如下: ⑴ 吸入室:处于叶轮进口前。作用是引液体 入叶轮。要求吸入室的流动损耗较小,液体流 入叶轮时速度分布较均匀。 ⑵ 叶轮:作用是对液体做功。要求在流动损 失最小情况下液体获得较高能头。 ⑶ 排出室:位于叶轮出口之后。作用是把从 叶轮流出来的液体收集起来,减速增压,以减 少蜗壳中的流动损失。
2.液体质点的运动 液体在叶轮内既沿着叶片作相对运动,又随 着叶轮的旋转作圆周运动。因此,液体在叶轮 中的运动是液体的旋转运动和相对运动的矢量 和,称为绝对运动。 ⑴ 相对速度w:液体 质点相对于叶轮运动的 速度。在无限多叶片的 假设下,其方向与叶片 相切。
⑵ 圆周速度u:与所 求液体质点瞬时重合的 那点叶轮圆周速度。 其方向与圆周相切, 指向叶轮旋转方向。u = w r。 ⑶ 绝对速度c:液体 质点相对于静止壳体的 速度。其大小和方向 由w和u的矢量和决定 。
二、离心泵的分类 1.按液体吸入叶轮的方法分类 ⑴ 单吸式:叶轮只有单侧有吸入口,液体从 叶轮一侧进入。 ⑵ 双吸式:叶轮两侧都有吸入口,液体从两 侧进入叶轮,因而流量较大,轴向力基本平衡 。
S型双吸式中开泵 1-泵体;2-泵盖;3-叶轮;4-轴;5密封环;6-轴套;7-联轴器;8-轴 承体;9-填料压盖;10-填料
2.是
离心泵启、停的操作程序。(片长:6分28 秒)
二、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 1.液体在叶轮中流动时的3点假设 ⑴ 液体在叶轮中的流动是稳定流动,即无冲 击流动; ⑵ 通过叶轮的液体是理想液体,即液体在叶 轮内(不包括吸入、排出管道)流动时无能量 损失; ⑶ 叶轮叶片无限多、无限薄,则液体在叶片 流道间作相对运动时,其流线与叶片曲线的形 状完全一致,叶轮相同半径圆周上液体质点的 速度相等。
第一章 离心泵
1.1 离心泵的结构、分类及其性能参数 1.2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1.3 离心泵的汽蚀及预防措施 1.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1.5 相似理论在离心泵中的应用
1.6 离心泵的工作特性及工况调节 1.7 离心泵的主要零部件
1.8 离心泵的选用
1.9 离心泵的驱动方式
第一节 离心泵的结构、分 类及其性能参数
从上述伯努利方程可看出,泵进、出口截面 动能差(cd2-cs2)和高度差(zd-zs)均不大,所 以泵的扬程主要是增加液体的压力。
3.转速n 泵轴单位时间旋转的次数,单位为r/min。 4.功率N 是反映泵做功的快慢程度,即泵做功能力的 大小。 因泵中存在损耗,所以各处的功率不相同。
⑴ 轴功率N:即泵轴单位时间内从原动机( 电动机)那里获得的功率,也就是输入功率。 ⑵ 水力功率Nh:指单位时间内泵的叶轮给出 的能量。单位为W。(也称为转化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