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
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表
随着现代社会对电力和通信需求的增加,电线电缆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在电线电缆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准确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用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帮助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操作。
1. 单位长度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用量通常以单位长度计算,比如米或英尺。计算公式如下:
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 长度
单位长度用量是指每米或每英尺所需的电线电缆长度,它取决于具体的项目要求和电线电缆的规格。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单位长度用量。
2. 总用量计算公式
有时候,我们需要计算整个项目所需的电线电缆总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总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 单位长度× 数量
其中,单位长度用量和单位长度的计算方法与前面相同,而数量则是指需要安装的电线电缆的数量。
3. 多段线路用量计算公式
在一些复杂的电线电缆布线情况下,可能需要计算多段线路的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总用量 = 单位长度用量1 × 长度1 + 单位长度用量2 × 长度2 + … + 单位长度用量n × 长度n
其中,单位长度用量1、单位长度用量2、...、单位长度用量n分别是每段线路所需的电线电缆长度,而长度1、长度2、...、长度n则是每段线路的长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准确计算所需的电线电缆用量,避免浪费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以综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决策。希望这些公式能够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
大全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
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
;;;PEF(发泡);;Teflon(FEP);;;
棉布带;PP绳;棉纱线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
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
;;;PEF(发泡);;Teflon(FEP);;;
棉布带;PP绳;棉纱线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 。导体用量:(Kg/Km)=d A
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二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 )=(DA2 - dA2 )*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
线根数
3。外被用
量:(Kg/Km )= ( D1A2 - DA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
量:(Kg/Km )= DA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Kg/Km )= dA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Kg/Km )= dA2 * 0.7854 * T * N * G / cos 0
0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
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 LDPE-0.92 ; HDPE-0.96 ; PEF (发泡)-0.65; FRPE-1.7 ;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电线电缆用量计算公式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
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
;;;PEF(发泡);FRPE-1.7;Teflon(FEP)2.2;;;
棉布带;PP绳;棉纱线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
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2 *3、1416 * ( D + d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
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
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线缆常用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
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G=
铜比重N=
条数K1=
铜线绞入率K2=
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
)=
(D^2 - d^2
)*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d=
导体外径G=
绝缘比重K2=
芯线绞入率C=
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D=
上过程外径G=
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t=
包带厚度G=
包带比重Z=
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N=
条数G=
比重Z=
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 d^2 * 0.7854 * T * N * G / cos
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25.4 / T
d=编织铜线径T=
锭数N=
每锭条数G=
铜比重
比重:铜-8.89
;银-10.50
;铝-2.70
;锌-7.05
;镍-8.90
;锡-7.30
;钢-7.80
;铅-11.40
;铝箔麦拉-1.80
;纸-1.35
;麦拉-1.37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
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
电缆算量公式
电缆算量公式
1.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2.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 距离)/
3.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4.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5.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一、综合布线系统
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
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2
主干子系统
①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②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安全防范系统
1
电视监控系统
(1)视频电缆计算方法:通常选用SYV75-5规格。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安防监控中心机房到离安防机房最远、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标准层)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按照群楼、主楼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2)电源线缆计算方法:RVV2*1.0规格。
方式一:由于摄像机的分布较为分散(尤其是群楼)。因此建议按视频电缆长度的1/2~1/3计算。
方式二:按每8只摄像机敷设一根电源线缆:
电源线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8)*视频电缆计算中的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3)控制电缆计算方法:(云台+变焦摄像机),RVS2*1.0规格。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摄像机距离+最近摄像机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电缆需要总数=摄像机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摄像机距离是指从监控中心机房到离机房最远摄像机、最近摄像机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2
防盗报警系统
(1)二芯报警线缆计算方法:RVV2*0.5规格。
线缆平均长度=(最远报警前端设备距离+最近报警前端设备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线缆需要总数=前报警端设备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报警前端距离是指从安防中心机房(或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或到离机房(或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最远、最近报警前端设备的实际距离,(注意楼层高度)。当有群楼的长、宽、与主楼的长、宽有较大差距时,要求分别计算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四芯报警线缆计算方法同上。RVV4*0.5规格
(2)报警联网总线计算方法:
由于报警联网总线多数为一根(或一路),少数为两根(路)或多根(路),因此要求按实际的总线路由计算。
线缆需要总数= 实际总线路由长度×1.1+ 端接容限(米)
注:端接容限=总线上需要联接的设备(通常是报警键盘、扩展模块)数量* 6
3
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1)传感器、执行器的监控点到DDC箱的各类线缆计算方法:
通常有RVV2*1.0、RVS2*1.0、BVS2*2.5、RVVP2*1.0、RVV8*1.0(用于DDC 箱到设备配电箱)等规格。
线缆平均长度=(最远监控点距离+最近监控点距离)/2 +H(H—楼层高度)
实际线缆平均长度=线缆平均长度×本DDC监控总点数×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线缆需要总数=监控点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
注:最远、最近监控点距离是从DDC箱到监控点或监控设备的实际距离。各种类别的线缆应分别计算。
若DDC箱安装在被控设备间内,如冷热源机房、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则冷热源机房内的“实际线缆平均长度”可按15米计算(但要注意监控冷却塔的DDC安装位置);空调机组、新风机组等设备间内的“实际线缆平均长度”可按10米计算。(2)DDC联网线缆计算方法:RVSP2*1.0规格
线缆需要总数=按照联网实际路由计算联网总长度×1.1+ DDC箱数量×(端接容限,取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