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
11/2013 New Economy Weekly / 新经济导刊 / 43资源终将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OVERSEAS海 外——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编译/辛妍2013年7月18日,背负超过180亿美元债务的底特律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的城市。
作为国家汽车产业的故乡,底特律一度是美国工业实力的象征,最近却成为了市区老化、充满犯罪和绝望的典型案例。
底特律的破产申请让市政债券持有人、政府雇员以及遍布美国大城市的城镇居民不寒而栗。
因为美国最大的61个城市中,有许多都面临着和底特律类似的困扰。
或许底特律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申请破产的城市,但它并不是唯一一个。
据《经济学人》估计,如果要恢复底特律,必须至少要投资12.5亿美元用于恢复像警察和消防队员一类的服务队伍,减轻城市衰败,并改善城市老旧的IT 系统使之现代化。
然而,底特律将要得到的3亿美元联邦援助中的大约一半要专门用于移走摧毁的建筑。
底特律的复苏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
全球有许多像底特律这类以资源为基础,或依赖于单一的传统产业发展的城市,而这类城市似乎总是难以逃脱“建设-发展-萎缩-废弃”的命运。
由于长期依赖资源开采或发展单一传统产业,在经历长期的发展后,这些城市通常面临着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尴尬境地。
所有这些都带来了人与自然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和谐,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城市由于资源而兴旺,却也因为资源而逐渐消亡。
然而,不能因为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困境就悲观的认为城市转型遥不可及。
事实上,国外许多资源型城市依托文化已经转型成功。
本文所述的匹兹堡、利物浦和鲁尔就是这样的案例。
美国匹兹堡匹兹堡是许多世界著名公司的摇篮,包括亨氏、美国钢铁公司、Mylan 实验室等。
它也是一些著名企业的故乡,包括美国拜耳和美国铝业公司的运营中心等。
从贸易和制造业,到文化产业和绿色经济,匹兹堡的发展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史。
在美国的著名城市中,匹兹堡因其不断上升的生活质. All Rights Reserved.量和不断下降的人口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方。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
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成功案例介绍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的现实问题。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地区特点各异,其转型模式与发展路径也大相径庭。
这里介绍几个具有典型特点的国外成功转型发展城市案例。
1、德国鲁尔区德国鲁尔区是世界经济史教科书中必提的老工业基地衰落的典型。
从上世纪60年代起,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走向衰落,80年代问题越来越突出,到80年代末期,鲁尔区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鲁尔区对此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设立劳动和经济促进机构。
二是吸引外地企业前来投资。
市政府对土地的使用进行规划,向投资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土地。
三是建立技术园区。
从1985年起,分5个阶段投资1.3亿马克,建设了一个技术园。
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和中小企业。
五是大力发展生产性企业。
政府保护原有企业向新的生产行业转变,并积极资助建立新的生产性企业。
六是大力发展服务业。
在替代产业方面,以发展汽车、化工、电子以及消费品工业为接续产业,通过产业变革的力量改变了整个鲁尔地区的经济格局。
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由不同,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在吸引富裕的年轻专业人员搬进空房的同时,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3、法国洛林洛林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类似于中国现在的辽宁。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
第一,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如煤炭虽有资源,但因井深开采,吨煤成本高于世界市场煤炭价格345法郎,而采取逐步放弃的政策。
钢铁工业也由于成本高,吨钢售价比进口高457法郎,尽管铁矿资源丰富,采矿、炼铁、炼钢企业也已全部关闭;二是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将转型与国际接轨。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摘要】这篇文章将对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比较,旨在探讨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及经验借鉴。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将分析成功转型案例、比较分析不同城市的转型情况、探讨成功因素以及比较不同的转型策略。
在总结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提出启示和建议,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成功因素、转型策略、经验借鉴、关键因素、启示与建议、未来展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和资源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资源型城市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转型的契机。
国外许多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从资源依赖型城市向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转变。
这些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不仅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全球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总结成功经验,提出转型策略,并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意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是当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的一个议题,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资源市场的波动,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研究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其他类似城市的转型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帮助这些城市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更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研究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单个城市实现转型发展,更在于对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为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倡导。
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样本与启示---以焦作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产业转型的样本与启示---以焦作市为例城市转型不仅是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型,更是整个城市经济体的系统转变。
焦作市曾经是一个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老工业基地,从过去单一的资源型城市快速发展成为现在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焦作市的成功转型在某种程度上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期就焦作市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予以编发,供参阅。
◎焦作市产业转型的历史轨迹焦作市因煤而兴,从19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在焦作大规模开采煤炭开始,其煤炭开采历史已经超过百年。
建国后,焦作成为全国著名的“煤城”,煤炭产业一度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据统治地位,资源型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曾经达到90%以上。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煤炭资源开始枯竭,资源型企业效益急剧下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失业、环境污染等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爆发。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焦作市开始了艰苦的产业转型。
1999年,焦作市委明确提出城市转型,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努力探索具有焦作特色的资源枯竭城市产业转型之路。
采取了科学规划、项目带动、科技推动、开放带动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培育优势特色经济,着力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
特别是凭借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创造了“焦作山水”从默默无闻到唱响中国旅游舞台只用了短短的四五年时间这一奇迹,“焦作现象”广泛被全国关注。
2008年5月,焦作市被国家发改委正式列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
利用这一重大机遇,焦作市进一步确立了“强力实施‘164’工程,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发展思路,即加快建立1个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发展壮大6大战略支撑产业――生物产业、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强做大4大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进一步加快了焦作市产业转型的步伐,推进焦作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以淮北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以淮北市为例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单一,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不同程度的面临着转型困难。
本文以淮北市为例,通过对其经济现状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其转型模式选择,并运用SWOT分析得出了转型具体方向及措施。
标签: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淮北市一、淮北市发展现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效益低下问题淮北市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发展了资源产业,形成了一条以煤炭产业为主导、关联度高的产业链。
这种资源产业长期独立支撑着城市的发展与繁荣,结构上表现为主导产业单一、产业结构畸形的总特征。
具体表现为: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1.2:54:34.第二产业畸重,第一、三产业畸轻,城市自身各个产业的关联度低,互相支持能力弱。
工业体系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地区经济又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2008年1-9月重工业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7.9%提高到89.2%,提高1.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重工业化趋势明显,重工业中又主要以采掘业为支柱。
如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淮北市经济增长仍是外延粗放型的,产业成长以资源为单一指向,配套产业群尚未形成规模。
(二)生态环境恶化以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煤炭开发为主的淮北市主要发展超重型、高耗能、高耗水、高排污的重工业,其百元产值的耗水量、耗能量、排污量都远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工业;而且矿山开采本身就会对原有的自然景观造成破坏,甚至会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
据统计2005年淮北市因煤炭开采而引发的土地塌陷面积已达26万亩,燃煤排放的烟尘达2.56万吨(三) 城市建设和管理问题资源型城市聚集效益较差,受管理体制的影响,自身在矿区建设一些基础设施,拥有相对完善的社会职能,整个城市的功能相对欠缺,城市建设方式上属于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并且存在与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分割和重复建设现象,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品味。
(四)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过剩劳动力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大问题。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焦作模式专题研究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焦作模式专题研究作者: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胡晓明一、解读焦作模式:政府主导发展旅游带动城市转型近年来,中国旅游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焦作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赏,并被誉为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与此同时,焦作也以其独特的开发模式,成为近几年中国旅游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旅游发展模式的积极思考。
“焦作模式”的实质就是焦作依靠山水型旅游产品的成功打造,带动当地旅游业的迅速崛起,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焦作的成功转型——从资源型城市转为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绿色城市。
焦作在其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景区的建设和大手笔的营销创造了必然的奇迹。
(一)科学决策确立龙头,焦作创造了一个神话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
辖11个县市区,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5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2.5万人。
历史上的焦作曾以“煤城”著称,是一个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国家首批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面对矿产资源萎缩的现实,焦作把发展的着眼点从地下转到地上,从开采矿产资源转到开发旅游资源上来。
1999年以来,焦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多个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制定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1999年,焦作市作出了“把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进行培育”的重大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的旅游定位;2001年,着力打造“焦作山水”旅游品牌;2002年,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2003年,“焦作山水”和“云台山”双双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焦作市正式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以云台山为首的五大景区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2006年2月17日,世界旅游评估中心和世界旅游推广峰会全球秘书处授予焦作“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焦作成为国内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案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案例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案例包括德国的鲁尔矿区和法国的洛林矿区,以及中国的焦作市。
德国的鲁尔矿区和法国的洛林矿区曾经是现代化工业的“粮仓”,随着后工业化的到来,“煤铁之乡”没落,传统工业价值转移,但一些地区却凤凰涅槃般复兴起来。
通过实施“工业转型”战略,鲁尔和洛林已经发展成法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
中国的焦作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曾经以煤炭产业为主导,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焦作市开始寻求转型。
焦作市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旅游业成为战略支柱产业,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需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转型方案。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资源型城市是随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我市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但经过多年的开采,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已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着重大转型的抉择。
学习参考国外同类型的城市转型,对我们有着重大参考意义。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严重地困扰着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三危现象”,在美、德、法、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曾经出现,在国外资源型城市基地改造的成功范例中,比较典型的是德国鲁尔区的“转型型”范例、美国匹兹堡“复兴型”范例和法国洛林地区的“告别型”范例。
本文通过介绍国外资源型城市从危机中成功转型的案例,意在为我市日益枯竭的矿产资源转型提供借鉴。
1“转型型”经济转型德国的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它位于德国西北部,是一个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的工业基地。
鲁尔区煤田面积为6 200km2,煤炭地质储量达652亿t,煤层厚、开采条件好、煤的品种多。
20世纪50~60年代,这一地区扮演着德国经济迅速恢复和高速增长的“发电机”角色,其钢铁产量占全国70%,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内生产总值的1/3。
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和传统产业受到严重挑战,过度开采造成资源趋于枯竭,生产成本直线上升,产品市场萎缩,工人大量失业。
德国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鲁尔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共同参与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首先,联邦政府经济部下设联邦地区发展规划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州政府设立地区发展委员会及实行地区会议制度,市政府成立劳动局和经济促进会等职能部门,专门负责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综合协调,以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低效”的弊端;其次,分期制定振兴规划,以规划的广泛认同性来保障行动的协调一致性;最后,提供资金扶持,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孝义一.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① “先矿后城式”,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② “先城后矿式”,如大同、邯郸等。
资源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业为主。
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①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②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③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④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三. 我国资源型枯竭城市① 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
②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③ 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53%10%4%四.孝义的成功转型㈠.孝义城市简介①.“孝义”名字的来历:a.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b.“义虎救樵夫”: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②.孝义的自然资源状况A.土地资源孝义有“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着”的美誉。
境遇宜耕面积6.977万公顷,宜林面积10159万公顷,垦殖指数较高。
实有耕地面积3.3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6%,现有牧草地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4.2%。
B.矿产资源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
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与失败原因分析研究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工作任务大纲攀枝花市世界银行贷款第五期技援项目领导小组在财政部的领导下,正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术援助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
该子项目的目标是制定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总体框架和中长期计划。
为此,攀枝花市世界银行贷款第五期技援项目领导小组希望聘请咨询专家,开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
一、背景1、攀枝花市资源型经济特征和发展现状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区内矿产资源高度富集, 蕴藏着全国20%的铁, 64%的钒, 93%的钛, 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 并伴生多种稀贵金属元素,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2008年3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攀枝花市“中国钒钛之都”称号。
攀枝花市是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因煤铁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经济的资源开发型特征明显,资源型工业成为经济主导,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薄弱,初级原材料加工业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攀枝花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例过高、粗放型资源开采方式带来的综合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企业职工失业导致的城市贫困问题、城市竞争力下降问题等。
据国家发改委研究资料报告,我国目前有资源型城市总计118个,其中典型资源城市有60个,攀枝花市归属典型资源型城市,是国家重点要求转型的城市之一。
2、关于“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
为此,国务院于2007年底提出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了审时度势的指导。
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
资源型城市转型案例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资源型城市一般指依赖资源开发和加工的城市,其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然而,随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了摆在这些城市面前的迫切问题。
下面,我们将以某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为例,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和经验。
某资源型城市位于中国西部,以煤炭开采和加工为主要经济支柱。
然而,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和煤炭市场需求的下降,这座城市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压力。
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该城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型计划和政策。
首先,该城市加大了对传统资源行业的淘汰力度。
通过实施环保政策和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减少了对煤炭等传统资源的依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同时,该城市还大力发展了新兴产业,如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其次,该城市加强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通过建设高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和培养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同时,该城市还加强了对现有员工的转岗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产业的发展需求。
再次,该城市优化了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同时,该城市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最后,该城市加强了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合作交流。
通过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城市转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遇。
通过以上的转型举措,该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城市已经成为了一座以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为全国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总而言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新兴产业、优化城市环境和加强合作交流等多方面的努力,资源型城市才能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和理论谈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策略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和理论谈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策略中国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采、加工和贸易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这些城市大多集中在中国的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这些资源型城市逐渐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以下将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来谈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策略。
一、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1.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加拿大埃德蒙顿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石油开采和加工为主要产业。
面对全球石油价格波动和资源环境压力,埃德蒙顿市提出了“多元经济”的转型路径,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文化等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
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市纽卡斯尔市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煤炭出口港口,但随着煤炭需求的下降,城市经济陷入困境。
纽卡斯尔市通过发展旅游业、高科技产业和人文教育等新兴产业,成功实现了从“煤港”到“多元城市”的转型。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多元化发展,通过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2. 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须实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低碳经济,加大环保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源泉,资源型城市要实现转型,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1. 加快转型步伐中国资源型城市要加快转型步伐,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典型案例研究_以宁夏石嘴山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为例
店 、休闲场所 、学校 、公园和满足日常生活的公用设施 ,各部分之间的距离是可以用步行的方式就很容易完
成的 。新城市化也主张用轻轨来取代传统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 。目前 ,有 500多个新的城市项目在
计划和筹建中 。在美国 ,将近有一半的项目会在那些历史比较长的老城市中进行 。这个计划的目的在于 :
从城乡经济发展城市体系城乡产业与生态保护时序性等几方面来形成一个协调发展有机结合的区域整体把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概念结合起来提出生态城市就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依靠和遵循生态规律环同时城市系统也达到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在空间上表现为具有地域特色的一种美丽和谐的城市景观
第 23卷 第 4期 2009 年 4月
减少能源消耗 30% ~70%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良好的空气 ;促进建设与设计新式房屋的工程技术 ;减
少建筑时间和建筑垃圾 ;提高房屋建筑质量 。
2 石嘴山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 ,国内外的生态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 国内以大连 、北京 、兰州等城市为代表的生态 城市建设也正在起步当中 [ 7 ] ,石嘴山作为资 源枯 竭 型 城 市 应 以 城 市 经 济 转 型 为 契 机 [ 8 - 11 ] ,在目前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 ,进 一步提升建设目标 ,向特色化的生态城市迈 进。
早在 20世纪 50年代中国就有人提出 "大地园林化 "的宏伟理想 ,今天我们不仅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 遗产 ,还应参考在生态学思潮影响下的世界园林学的发展 ,即从广度 、深度发展中国园林学 。
之后 ,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山水城市的建设模式 ,即把中国的山水诗词 、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 、 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 ,可以说 "山水城市 "其实就是生态城市的中国提法 。建设生态城市 ,除了要改 善自然环境以外 ,更应增加人文生态含量 ,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保持固有的乡土特色 ,真正体现以人为 本的原则 。使居民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创造一个亲切宜人的人类聚居环境 [ 1 ] 。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
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
嘿,你知道吗?有一些资源型城市那可是成功转型啦!就拿德国的鲁尔区来说吧,以前那可是出了名的重工业基地啊!到处都是烟囱、工厂,污染严重得很呢。
但是,嘿,人家竟然就华丽转身了!你能想象吗?就好比一只丑小鸭突然就变成了白天鹅呀!
在那里,人们可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而是积极行动起来。
政府带头,工人、市民都齐心协力,一起为转型努力。
这不就像是一场大家齐心协力的战斗嘛!他们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比如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
那些废弃的工厂摇身一变,成了充满创意的艺术空间!哇塞,这也太神奇了吧!好比一个满脸灰尘的灰姑娘,一下子穿上了漂亮的水晶鞋。
再看看咱们国内的唐山,以前也是靠资源发展起来的城市。
可是现在呢,人家的旅游业发展得多红火呀!南湖公园多美啊,那简直是城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游客们在那里尽情享受,不就像是在一个梦幻世界里游玩吗?唐山人积极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把城市打造得越来越好。
这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案例,难道不让人惊叹吗?这可是活生生的奇迹呀!它们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有行动,没什么是不可能的!没有什么困境是闯不过去的!这些城市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它们给其他资源型城市树
立了榜样,让大家相信,转型不仅是可行的,并且会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为这些成功转型的城市点赞!。
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
传统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以辽宁省抚顺市为例近几年来,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已经进入了中高收入阶段,但许多内陆地区依然处于资源依赖型经济的初级阶段,特别是东北地区。
辽宁省抚顺市是这一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其主要经济来源是煤炭和重工业,面临的问题是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和产业更新的缓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抚顺市政府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战略,依靠既有的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抚顺市的优势与挑战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中北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煤炭铁矿之地。
该市目前拥有煤炭储量近70亿吨,是全国的重要煤炭资源基地之一。
此外,该市还拥有着重要的铁矿、油页岩、天然气等多种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成为了抚顺市发展重工业和能源产业的重要依据。
不过,抚顺市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过度依赖传统的重工业和煤炭产业已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加之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由于经济结构单一化,在技术、人才、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抚顺市的产业政策滞后,缺少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这些问题都使得抚顺市的产业市场表现不佳,难以吸引企业投资和人才引进。
二、抚顺市的转型升级策略针对抚顺市所面临的这些问题,政府提出了一系列转型升级的措施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首先,应该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
抚顺市政府确定了发展以煤系化工、水泥、水处理、环保等领域的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规划。
为此,政府放松了外资进入和管制,实施“民企走出去”和“国企联合发展”,减少了企业经营成本和税收。
同时,政府还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政府产业基金和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加强企业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引导,提高产业起步资金的筹措和使用效益,以期提高产业转型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应该加强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的建设。
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抚顺市的环境问题一直是所面临的难题。
因此,政府实行了“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以环保为导向,积极推广新能源和低碳环保产业。
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分析之欧阳引擎创编
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案例分析欧阳引擎(2021.01.01)学院:专业:xx级xxxx专业成员:xx、xxx、xxx、xx、xxx调查时间:2013年4月27日-2013年5月3日调查方式:网上查资料、查阅文献报告正文一.冷水江市城市基本概况冷水江地处湖南省的几何中心,市境面积439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办、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7万。
冷水江是中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锑、铅、铁、锌、镁等金属和稀有金属矿,还有石墨、硅石、耐火粘土等非金属矿。
享有“世界锑都”、“江南煤海”、“湖南鲁尔”、“硅石宝库”、“有色金属之乡”等美誉。
其中锑产量占全球的60%,煤炭资源丰富,境内含煤地层占全市总面积的50%以上,近年来在地层中还发现了储存量近360余亿立方米、开采前景较好的煤层气和石油天然气,将改写湖南无石油天然气的历史。
冷水江也是湖南最重要的工业重镇之一。
现有工业企业119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4家,形成了钢铁、有色、煤电、煤化、建材五大产业体系,拥有一个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闪星锑业在全球锑品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锑产品冶炼和研发技术居世界绝对领先地位,冷钢集团是全国制造业500强,天宝30万吨紧固件厂生产设计规模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金竹山火力发电分公司是中南地区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湖南宜化集团是湖南省最大的尿素生产基地。
这些企业和产业,是冷水江的经济支柱,同时也彰显了我市作为资源消耗型城市的特点。
二.冷水江市面临的问题2.1冷水江市产业现状2.1.1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萎缩前行,三大产业比重严重失调。
冷水江市国有经济占绝对体,具有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五大产业为支柱的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特征。
一、二、三产业比例严重不合理是冷水江产业现状,严重制约着冷水江市的发展。
2009年,冷水江三大产业比为4.3:70.6:25.1,在超过七成的第二产业中,以资源消耗为主的产业和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冷水江工业经济粗放型增长的特征十分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
——孝义
一. 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
① “先矿后城式”,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
② “先城后矿式”,如大同、邯郸等。
资源城市多以煤炭、石油、铁矿、铜矿业为主。
我国有118个资源型城市。
二.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
①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②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③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
④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三. 我国资源型枯竭城市
① 2008年3月17日确定了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共有12个城市被列入。
② 2009 年3月,国务院确定了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
③ 为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发
改委、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界定了第三批25个资源枯竭城市。
截止目前,国家已分三批界定了全国69座资源枯竭城市,确定了大小兴安岭林区9个县级单位参照执行资源枯竭城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53%10%4%
四.孝义的成功转型
㈠.孝义城市简介
①.“孝义”名字的来历:
a.郑兴“割股奉母”的淳朴孝行
b.“义虎救樵夫”:一樵夫遇险被老虎相救的感人故事。
②.孝义的自然资源状况
A.土地资源
孝义有“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着”的美誉。
境遇宜耕面积6.977万公顷,宜林面积10159万公顷,垦殖指数较高。
实有耕地面积3.376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6%,现有牧草地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4.2%。
B.矿产资源
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矿产资源丰富,品种较多,分布集中,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
孝义的矿产资源尤以煤、铝为最,是中国第一
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
地。
孝义境内的煤炭资源是霍西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储煤面积为783.5平方公里,占境域总面积的82.8%。
探明的地质储量为71亿吨,远景储
量90亿吨。
铝土是孝义市的另一个优势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孝义的西
部山区,埋藏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这里的铝土从质和量上均在全国乃
至亚洲占有重要地位。
㈡.促使孝义转型的原因
①.转型前的情况: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建国以来,孝义市先后被列入国家首批50个重点产煤地区和山西省十大产煤县市。
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孝义市的每个乡镇几乎都有煤焦企业,而且数量众多。
拉煤的大车和烧焦的高炉在当时的孝义比比皆是。
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孝义的经济呈现出井喷式发展,以煤焦为支柱产业的孝义市从2001年至2006年,以跨越式发展的势头顺利完成了“吕梁领先、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2008年,孝义市取代河津成为了“三晋首富市(县、区)”。
山西省凡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或者县区,绝大多数都离不开丰富的煤炭背景。
在我国能源供应偏紧的那段发展时期,这些地区的经济均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孝义也是这样。
目前,全市采掘业产值和从业人员均占到工业总产值和从业总人数的45%以上,资源型企业税收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上,全市45万人,
一半以上靠资源吃饭,甚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也来自矿业。
②.促使转型的原因: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过度开采,导致孝义矿产资源衰退;
•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战略的实施;
•采煤导致的土地塌陷使居民住宅受到地质损坏;
•煤矿废气废水废渣既污染环境又占用了大量土地。
㈢.孝义转型的过程:
2008年,孝义市明确提出了把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今后全市相当长时期内各项工作的主线来抓。
他们根据市域实情,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部署,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主动转型措施。
启动并大力扶持发展非煤型、环保型、高科技型企业,着力培养和扶持新兴产业,特别是铝产业和生态农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构筑起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产业体系。
㈣.孝义转型的具体步骤:
首先,加大城市框架基础建设步伐,编制了2008—2020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并出台了加快实施意见。
据孝义市市长说,投资达51亿元的28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已成为孝义煤老板转移资本和吸纳本地劳动力的主战场。
其次,孝义市确定了做大做强铝工业,将其打造为可以替代煤焦的新型支柱产业。
兴安化工200万吨4A沸石及铝材加工项目、庆华50万吨氢氧化铝等“一大五小”铝工业项目开创了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同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先河。
预计,2--3年内,孝义市铝工业产值将达到300万吨,实现产值200亿元。
铝产业取代煤焦产业指日可待。
再次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在华北最大的生态肉鸭加工企业--铭信禽业有限公司了解到:该企业1000万只肉鸭生产线已经达产,可直接带动养殖户1000余户。
省级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投资5亿多元,入园的10个农业龙头企业全部达产达效,去年年产值近2亿元。
煤老板纷纷从焦煤领域转型到现代农业,该市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也一直发展到现在74个之多。
最后,孝义在扶持现代服务业和打造新的接替支柱产业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大力支持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高级煤化工。
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煤矸石发电、对焦炉废料废气深加工等项目现已经提升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给孝义市的产业结构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介绍,围绕煤铝铁资源的加工升值,孝义市目前已经形成了“煤焦--煤化工--建材,煤电--沸石--氢氧化铝--镁铝合金,煤铁--轧钢
--铸造”三大主导产业链。
孝义市的资源型企业已经告别了只会卖资源、卖原料的初级水平。
㈤.孝义转型后的成就:
a.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97天增加到354天,一级天数从0天增加到101天,空气质量显著提高。
全长11.5公里的孝河是孝义的“母亲河”,之前污水横流,如今变成了全市最美的绿色生态长廊,成为市名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
环保限批的黄牌换成了省环保模范市、省园林城市、省卫生城市等金牌,实现了由“黑”变“绿”的转变。
b.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二次产业比重下降了7.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提高了10.6个百分点。
c.2011上半年,孝义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亿元,同比增长47%,稳居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第一位,在全国百强县行列中上升到第70位。
d.如今,孝义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依赖资源高消耗为主,逐步向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生态型经济模式转变。
转型发展改变了孝义30年来依托乡镇煤矿、民营小煤矿带动支撑市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也改变了煤焦产业为孝义单一支柱的资源发展模式。
孝义正步入了一个人文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天地。
㈥.孝义转型成功的原因:
①.国家的政策扶持
2008年,国家下拨给44个资源枯竭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34亿元,孝义市获得了5000万元左右的份额,成为享受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额度最多的县级市,这极大地促进了孝义的转型发展。
同时,国家在山西实行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试点,从07年起,孝义市每年可获得数千万元到上亿元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
这些基金的投入也在孝义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②.孝义市政府审时度势
孝义的干部作风、行政效率有了明显进步,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
“头脑风暴”带来了政府效能的积极变化,55万元重奖人才,则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重奖人才传递出一个信号——孝义对人才和技术的渴求很强烈,人才是决定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关键。
③.“头脑风暴”让我们开了眼界,变了思路,敢于制定大胆的发展
目标。
孝义市市长说,围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两大战略,孝义制定了“打造山西科学发展名牌,做全省转型跨越排头兵”的新目标,力争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新孝义”。
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孝义开始尝试跳出煤焦“窠臼”,以新“资源观”促转型。
④.孝义市委、市政府一次性奖励海归博士伍永安500万元。
此举
引起不小轰动。
可一个伍永安将带动一个投资50亿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LED项目。
而依托这个项目,孝义将投资100亿元打造集研发、制造与产业化一体的综合光电产业园。
届时,将有上万人为园区配套服务,多重效益显而易见。
五.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启示
1.国家要制定政策,指导和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2.逐步促进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的比重高,只有实现了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向多元化的转型,才能保证产业结构的优化。
3.加强职业培训,鼓励个人创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必然会导致大批人员的失业,对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直接关系到了转型的成败。
政府引导、地方配合、科技界参与,加上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解决资源城市转型问题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