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精品课程】纺织材料第8章 纤维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合集下载

纤维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纤维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h
17
5.保暖率
描述织物的保暖性能
在保持热体恒温的条件下,无试样包覆时消耗 的电功率和有试样包覆时消耗的电功率之差,占 无试样包覆时消耗的电功率的百分率
数值越大,说明该织物的保暖性能越强
h
18
第一节 热学性质
一、纺织纤维的导热与保温 二、纤维的热力学性质 三、纤维的耐热性与稳定性 四、纤维的热膨胀与热收缩 五、纤维的热塑性和热定型 六、纤维的燃烧性能 七、纤维的熔孔性
比热值
1.26~ 1.36 1.84
纤维种类 比热值
芳香聚酰 1.21 胺纤维
醋酯纤维 1.46
桑蚕 1.38~ 锦纶66
2.05
玻璃纤维 0.67

1.39
亚麻
1.34
涤纶
1.34
石棉
1.05
大麻
1.35
腈纶
1.51

4.18
黄麻
1.36
丙纶
1.80
(50℃)
空气
1.01
h
6影响比热的因素温Fra bibliotek与回潮率的影响
始向高弹态转变的温
度称为玻璃化转变温
h
12
两端压差大
导热系数λ
两端无压差 静止空气
0
0.05 0.1 0.15 0.2 0.25
体 积 重 量 (δ )
纤维层体积重量和导热系数间的关系
h
13
纤维排列方向
纤维平行于热辐射方向排列时,导热能力较强
0.275
0.25
热传导能力
导 0.225
热 系
0.2
数 0.175
热辐射 方向
αf
纤维层 方向

第八章 纤维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第八章 纤维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结构的稳定性
• 热作用下结晶解体,取向下降
形态的稳定性
• 主要指纤维的热收缩性。其本质是高牵伸形成的分 子取向与伸直,在热作用下的回缩所致。
(二)热收缩
定义:合成纤维受热后发生不可逆的收缩现象 称之为热收缩。
产生原因:
纺丝成形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拉伸作用, 纤维残留一定的内应力,当T>Tg时,会发 生收缩。
αf
导 0.225 热 0.2 系 数 0.175
热传导能力
热辐射 方向 纤维层 方向
0.15 0.125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纤维排列方向角αf (°)
(4)纤维细度和中空度
纤维细度↓,纤维制品的热辐射穿透能力愈弱。且在同样密 度下,相对的间隙↓,静止空气的作用↑,导热系数↓。 纤维中的空腔量↑,在不压扁的状态下,所持有的静止空气 及空间越多,纤维集合体的导热系数↓。
分子量大,Tf高。交联聚合物不出现粘流态。结晶熔融温度Tm,或 Tf高于分子的裂解温度Td的纤维不存在粘弹转变和粘流态。
纺织纤维在正常使用下,一般都处于玻璃态。
纺织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大都高于室温,所以在室温条
件下,衣服能保持一定抗拉伸能力和硬挺度。
如氨纶的玻璃化温度为-40℃,在常温环境下具有优 良的弹性。
导热有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由于纤维集合体是纤维与空气共同构成的复合体,因 此热传递的三种形式必然存在。
通常把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称导热性,其特征值为 导热系数; 对热量传递的阻隔能力称保暖性,其特征值为热阻。
1、导热系数λ:
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梯度场条件下,热能通过物质本身 扩散的速度。 其物理意义:当纤维材料的厚度为1m,两端温差为1℃ 时,1s内通过1m2纤维材料传导的热量焦耳数。 单位:W/m· ℃

第8章纤维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第8章纤维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双折射率的大小可以反映纤维大分子的取向程度,双折射率越大,说 明大分子排列越整齐,且越平行于纤维轴向。大分子的取向度越高,纤维 性能的各向异性表现就越显著。
8.2.3 耐光性和光防护
纤维材料在日光照射下,其性能逐渐恶化,其强度下降,变色,发脆, 以至丧失使用价值。纤维材料抵抗日光破坏的性能称为耐光性。日光中的 紫外线(波长400nm以下)和红外线(波长780nm以上)是造成纤维光损伤 的主要原因。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热定形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纤维材料在加工中所产生的内应力,使 其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形态保持性、弹性、手 感等。生活中的衣物熨烫、生产中弹力丝的加工、蒸纱、毛织物煮呢、 电压及其他整理工艺都是在运用热定形。
8.1.3 热定形
(2)影响热定形效果的因素
① 湿度(或定形介质):目的是降低Tg ② 温度:加热到Tg以上, Tf以下。促使应力松弛完成
③ 外力:施加外力达到我们所需的外观形态 ④ 时间:大分子间的联结只能逐步拆开,达到比较完全的应力松弛 需要时间,重建分子间的联结也需要时间。
8.1.4 耐热性与热稳定性
(1)耐热性 指抵抗抗热破坏的能力。可用破坏温度来表示,或受 热时性能的恶化来评价。
(2)热稳定性 指在某温度持续作用下的抗破坏性能。常用单位时 间破坏率来表示。
(2) 影响熔孔的主要外界因素
①热体的表面温度;②热体的热容量;③接触时间;④相对湿度。
8.1.7 阻燃性
(1) 定性表达
根据纤维在火焰中,离开火焰后的燃烧状况分为: A.易燃:遇火就燃,离火仍燃,且燃烧迅速,可造成火灾。 B.可燃:遇火能燃,离火后仍蔓延,但速度慢。 C.难燃:在火焰中可燃,离开火则自熄。 D.不燃:与火接触亦不燃烧。

纺织材料的热学、光278学和电学性质

纺织材料的热学、光278学和电学性质
纺织品的热传导性能可以通过添加导热纤维或改变 纤维结构等方法进行改善。
热稳定性
纺织材料的热稳定性是指材料 在高温条件下的尺寸稳定性、 颜色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方 面的表现。
天然纤维如棉、羊毛等在高温 下容易收缩、变色和分解,而 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等具有 较好的热稳定性。
提高纺织品的热稳定性可以通 过选择热稳定性好的纤维、改 进染整工艺和使用耐高温助剂 等方法实现。
技术挑战
实现纺织品的热光电性质调控和多功能集成面临 诸多技术挑战,如材料选择、工艺优化、性能稳 定性等。需要不断加强研发力度和技术创新,推 动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THANK YOU
感谢聆听
金属纤维、碳纤维等导电纤维以及导电高分子材料在纺织材料中的应用,可以显 著提高纺织品的电磁波屏蔽性能。
纺织材料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
介电常数是衡量材料在电场中储存电能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纺织材料的介电常数一般较低,不利于电 能的储存和传输。
介电损耗是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由于内部偶极子的转向和离子迁移等原因而产生的能量损耗。纺织材 料的介电损耗一般较高,不利于电能的有效利用。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多功能集成
未来纺织品将向多功能集成方向发展,实现温度 调控、光响应、电热等多种功能的集成,提高纺 织品的附加值和应用范围。
绿色环保
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纺织品的环保性能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未来纺织品的开发将更加注重环保 、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推动绿色纺织品的研发和 应用。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纺织品 将实现智能化发展。通过集成传感器、执行器等 智能元件,纺织品可以实时监测环境变化并作出 响应,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光的折射发生在纺织材料内部, 影响其透明度和质感。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名词解释答案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考研历年真题名词解释答案

20001、准结晶结构: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独特,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3、多重加工变形丝: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20011、织物的舒适性:织物服用性能之一,是指人们在穿着时的感觉性能。

狭义的舒适性是指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维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以及表面性能对舒适性影响很大。

广义的舒适性除了包括上述屋里因素外,还包括心理、生理因素。

2、机织物的紧度:紧度:纱线的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有经向紧度ET ,纬向紧度Ew和总紧度Ez之分。

3、捻系数: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

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

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4、高聚物热机械性能曲线:将非晶态高聚物在不同的温度作用下,测量纤维的伸长变形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可以分别得到变形-温度曲线和模量-温度曲线,也称热机械曲线。

20021、热定型:就是利用合纤的热塑性,将织物在一定张力下加热处理,使之固定于新的状态的工艺过程。

(如:蒸纱、熨烫)2、转移系数:衡量混纺纱中不同品种的纤维在截面上向外或向内分布程度指标M>0 表示这种纤维向纱的外层转移,M↑表示向外转移程度越大,M=100% ,表示两种纤维在纱的断面内完全分离; M=0 混纺纱中纤维呈均匀分布M<0 纤维向内转移,M↑表示向内转移程度越大,M=-100% 纤维集中分布在纱的内层。

3、随机不匀:纱条中纤维根数及分布不匀,称随机不匀或极限不匀。

东华大学纺织考研大纲

东华大学纺织考研大纲

东华大学2011年833纺织材料学考试大纲公布。

东华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33 科目名称:纺织材料学一、考试总体要求纺织材料学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解决该领域中的认知和基本认知方法问题,主要包括纤维及纤维制品的品种、命名、结构、性能及成形方法,其间相互关系,以及纺织材料的认识与表征方法和技术。

要求:掌握纤维分类、命名、性状特征和基本获得途径及方法,了解常用纤维的结构和性质,并对特种纤维、功能纤维及新纤维种类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纤维结构的基本概念与表达,纤维可成形性的概念与表达,以及纤维结构和成形方法对纤维性质的影响;掌握纤维基本性质的表达和常用性能指标,以及相关测量方法,能解释影响纤维性能的基本因素;掌握各类纱、丝、线的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能特征和成形方法,特别是非传统纺纱技术,复合、结构纺纱技术及成纱结构与性能;了解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各大类纱线(纱、丝、线)开发中的应用,掌握纱线结构和性能测量及纱线品质评定的基本方法与内容;了解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及其复合织物)的基本分类、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能特征和成形方法,以及在服用、家用、产业用中的基本要求与特征;掌握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实现与表达方法和影响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的因素,掌握织物性能测量、品质要素评定和各类织物分析鉴别的方法,以及掌握织物使用中的维护与保养;了解产业用和技术纺织品的性能及功能特征,使用中的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1. 绪论(10)纺织材料的定义与内容*纺织材料发展中的问题*纺织材料学应关注的知识及思考2.纤维部分(45)第一章纤维分类、加工与发展纤维及其分类*各种常用纤维简介*纤维的加工纤维的应用与未来*第二章纤维的结构特征纤维基本结构的构成*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典型纤维的结构与特征*第三章纤维的形态与表征纤维的长度及其分布*纤维的细度及其分布*纤维的卷曲或转曲*纤维的截面形状与表征*第四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纤维的吸湿及吸湿机理*吸湿性的测量吸湿对纤维性质的影响*第五章纤维的力学性质纤维的拉伸性质*纤维力学性能的时间依赖性*纤维的弯曲、扭转与压缩第六章纤维的表面性质纤维表面的内涵*纤维的表面特征*纤维的摩擦性质*纤维的浸润性与芯吸*第七章纤维的热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纤维的热学性质*纤维的光学性质*纤维的电学性质*第八章纤维的可加工性纤维的可初加工性*化学纤维的初加工*纤维的损伤与清洁化第九章纤维的鉴别与质量评定纤维的鉴别*纤维的质量要素*与评定3.纱线部分(20)第十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纱线的分类*纱线的加工与发展纱线的结构特征*第十一章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纱线的细度与不匀*纱线的捻度与捻缩*纱线的毛羽与表征*纱中纤维的转移与分布*第十二章纱线的力学性质纱线的拉伸性质*纱线的断裂机理*混纺纱的拉伸性质*纱线的弯曲、扭转与压缩性质*纱线的耐久性能第十三章纱线的加工性能与品质评定纱线的可加工性*纱线的识别与方法*纱线的品质要素*与评定四.织物部分(25)第十四章织物及其分类织物的概念、分类及应用*一般织物及名称特种织物*织物加工及其发展第十五章织物的结构与基本组织机织物的结构与组织*针织物结构与组织*非织造布的结构*第十六章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织物的拉伸性质*织物的撕裂性质*织物的顶破性质*织物的弯曲性*第十七章织物耐久与安全性织物的力学耐久性*织物的耐老化性*第十八章织物的保形性织物抗皱性与褶裥保持性*织物的悬垂性*织物的起毛起球性*织物的尺寸稳定性*第十九章织物的舒适性织物的透通性*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织物的刺痒作用*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第二十章织物的风格与评价织物的风格概念与分类*织物手感与触觉风格*织物光泽与视觉风格织物风格与加工成衣性第二十一章织物的安全防护及其他功能织物的防火与阻燃*织物的生化防护作用*纺织品的物理作用防护*防护中的可靠与安全*织物的智能防护作用第二十二章织物的使用保养与品质评定织物的去污与防污*织物的防霉与防蛀纺织品其它保养处理*织物的鉴别*织物的品质评定(评定内容*)* 需重点阅读理解的三、试卷类型及比例名词对解释:纺织材料专业名词及术语的定义、解释及表达范围;(25~30)问答题:纺织材料结构、性质、加工成形和测量条件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的讨论,已有理论或解释和结果的辨析与应用;(45~55)计算题:纺织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定性、定量表达,以及指标换算与计算;(15~30)四、考试形式及时间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纺织材料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

纺织材料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

尽可能多的储存静止空气;
(中空纤维、多衣穿着、不透水) 降低W%; 选用λ低的纤维; 加入陶瓷粉末等材料
Page 9
二. 纤维的热机械性能
若对某一纤维施加一恒定外力,观察其在等 速升温过程中发生的形变与温度的关系,便得到该 纤维的温度--形变曲线(或称热机械曲线)。
纤维典型的热机械曲线如下图,存在两个斜率 突变区,这两个突变区把热机械曲线分为三个区域, 分别对应于三种不同的力学状态。
定义: 耐热性——纺织材料在高温下保持原有物理力学性能的
能力成为耐热性。
Page 18
2. 常用纤维耐热性:
天然纤维:棉>麻>蚕丝>羊毛
人造纤维:粘胶>棉 合成纤维:涤纶>腈纶>锦纶>维纶 碳纤维、玻璃纤维相当好。
Page 19
四、阻燃性
按燃烧时引燃的难易程度、燃烧速度、自熄性等燃烧特征 分: 1. 易燃纤维 2. 可燃纤维 3. 难燃纤维
Page 21
a.沸水收缩率:
一般指将纤维放在100°C的沸水中处理30min,晾干后 的收所缩率;
b.热空气收缩率:
一般指用180°、190°C、210°C热空气为介质处理一 定时间(如15min)后的收缩率;
c.饱和蒸汽收缩率:
一般指用125-130°C饱和蒸汽为介质处理一定时间 (如3min)后的收缩率。
1.静电现象及产生原因 纤维在加工中要受到各种机件的作用,由于纤 维与机械以及纤维与纤维间的摩擦,必会聚集起 许多电荷从而产生静电。纤维为电的不良导体 2.静电的危害与应用 危害:粘接和分散、吸附飞花与尘埃、放电等; 应用:静电植绒、静电吸尘、粉末塑料的静电喷 涂等。
Page 29

国家精品课程:东华大学的纺织材料学PPT

国家精品课程:东华大学的纺织材料学PPT
仪器检验
包括:长度、细度、强度、成熟度、含水、含杂等; 优点:数据比较可靠稳定; 缺点:试验数量少、花费时间长。
少,有黄根
细绒棉
长绒棉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品质
正常生长的棉纤维形态结构
截面:腰圆形,有中腔(kidney-bean shaped with a lumen)
纵向:天然转曲
the twists reverse in direction along the length
棉纤维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品质
籽和部分杂质。
籽棉→皮棉(轧花厂的称呼) 籽棉→原棉(纺纱厂的称呼)
棉纤维的分类
按品种分类

长度(mm) 细度(tex) 强度(km)
陆地棉(细绒棉) 23~33 0.15~0.2 21~25
海岛棉(长绒棉) 33~64 0.12~0.14 >30
亚洲棉(粗绒棉) 15~24 0.25~0.4 12
1) 棉纤维长度
影响因素:棉花品种、棉纤维生长条件、 (初加工)
2) 棉纤维色泽
白棉、黄棉、灰棉、彩棉
3) 成熟度degree of maturity
定义—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胞壁越
厚,成熟度越好
棉纤维的成熟度几乎与各项物理性能指 标密切相关(除长度外),综合反映棉纤 维的内在质量。
根据成熟度可把棉纤维分为:
纺织纤维
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 挠曲性和一定的服用性能,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纤 维。
Small enough to be flexible
返回
纤维的基本性能
(1)一定的长度和长度整齐度; (2)一定的细度和细度均匀度; (3)一定的强度和模量; (4)一定的延伸性和弹性; (5)一定的抱合力和摩擦力; (6)一定的吸湿性和染色性; (7)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第八章 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第八章 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Qd T t S
单位为J/(m· s· ℃)或W/(m· ℃)
–3、常见纤维的导热系数(P142表7-2) –4、含义:反映纤维材料的热传导能力或保暖性。
第一节 热学性质
二、导热系数
–5、影响因素
(1)结晶取向:结晶度和取向度↑,λ↑ (2)纤维集合体密度: δ↑,λ先↓后↑ (3)纤维排列方向: αf↑,λ↓ (4)纤维细度和中空度:纤维细,中腔大,λ↓ (5)环境温湿度:温湿度↑,λ↑
热传递示意图(P142图7-4)
常见干燥纺织纤维的比热容(测定温度20℃) (P140表7-1)
纤维种类 棉 羊毛 桑蚕丝 麻 粘胶
锦纶6 锦纶66
比热容值 纤6 1.51 腈纶 1.80 1.38 ~1.39 丙纶 1.46 1.34 ~1.36 醋酯纤维 1.21 1.26 ~1.36 芳香族聚酰胺
–(3)粘流态 非晶区和晶区的整个分子链产生运动 一受力即可变形 去除外力,不会回复 纤维具有可塑性能
常见纤维的极限氧指数
分 LOI(%) 类 不 ≥35 燃 难 26~34 燃 可 21~26 燃 易 ≤20 燃 燃烧状态 与火焰接触不燃烧 接触火焰燃烧 离火自熄 能续燃 速度慢 易点燃 速度快 纤维品种 石棉 玻璃纤维 氯纶 芳纶 羊毛、蚕丝、醋酯 涤纶、锦纶、维纶 棉、麻、粘胶 腈纶、丙纶
1.84 2.05 玻璃纤维 石棉 0.67 1.05
静止空气:1.011;水:4.18
羊毛纤维的比热容与回潮率和温度的关系 (P141图7-1)
常见纤维的导热系数(测定温度20℃)
(P140表7-2)
纤维种类 棉 羊毛 蚕丝 粘纤 醋纤 羽绒 λ(W/m· ℃) 0.071-0.073 0.052-0.055 0.050-0.055 0.055-0.071 0.050 0.024 纤维种类 涤纶 腈纶 丙纶 氯纶 锦纶 ★静止空气 ★水 λ(W/m· ℃) 0.084 0.051 0.221-0.302 0.042 0.244-0.337 0.026 0.697

东华大学2010纺织材料学_真题名词解释_答案

东华大学2010纺织材料学_真题名词解释_答案

20101.分子的内旋转与分子构象:分子的内旋转:大分子链中的单键在能绕着它相邻的键按一定键角旋转。

分子构象:分子链由于围绕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式。

(?)2.相对湿度和预调湿: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预调湿:对纤维材料进行(45±2)℃的预烘,此烘干过程称为预调湿。

3.差微摩擦效应与毡缩性:差微摩擦效应:羊毛纤维特有的现象即顺鳞片摩擦的摩擦系数小于逆鳞片摩擦系数,△μ=μ逆-μ顺>0,用δ表示:δ=2x(μ逆-μ顺)/(μ逆+μ顺)= △μ/。

毡缩性:羊毛纤维在湿热或化学试剂作用下,经机械外力反复作用,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紧密并相互穿插纠缠,交编毡化的特性。

4.浸润的滞后性与平衡态浸润:浸润滞后性:指固体表面第一次浸润和第二次浸润间存在的差异,且第一次浸润角恒大于第二次浸润角。

平衡态浸润:纤维的浸润是指纤维与液体发生接触时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中达到平衡不变的液体形状的浸润,称为平衡态浸润。

5.复合纺: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状的单纱或长丝束加工成一根纱线。

6.织物结构相和织物组织:织物结构相: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呈屈曲状态的构相,一般由经纱屈曲波高与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来决定。

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线相互交织的规律和形式。

7.织物的耐热性及热稳定性:在热作用下,织物形态稳定,无过大的变形或软化,强度和模量无明显下降,化学性能稳定,无明显分解和挥发;在低温环境下不脆化,不龟裂损伤,柔软可用。

附:纺织材料学------纺织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天然纤维素纤维第三章天然蛋白质纤维第四章化学纤维第五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第六章纤维材料的机械性质第七章纤维材料的光学、电学性质第八章纱线结构与性能第九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基本性质第一章绪论1.1 特点 1.2 研究内容1.3纺织纤维的分类(普通纤维)1.4 纱线的分类 1.5 织物分类 1.6 纺织材料的发展内容提要:本课程的地位、性质、特点、基本内容,纺织材料的概念及简要分类。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件——纺织纤维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

纺织材料与检测课件——纺织纤维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

二、纺织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热转变点)
无定形区的力学三态
玻璃态 高弹态
1、玻璃化温度Tg 2、粘流化温度Tf
粘流态
三.热定形
1、概念 2、影响因素:温度和时间 四.耐热性与热稳定性
短时间高温作用下抵抗热破坏的性能(强力、分解、颜色) 一定温度,随时间的增加抵抗恶化的能力
涤纶、锦纶、腈纶较好 羊毛、氯纶较差
×100%
第二节 光学性质
一、耐光性与光防护
光泽
(一)耐光性:抵抗日光照射破坏的性能
颜色
强度
优良:腈纶---- —CN
较好:羊毛、麻、粘胶、涤纶、棉
较差:蚕丝、锦纶、丙纶
(一)光防护:防护日光照射破坏的性能
日光:紫外光(400nm以下)、 可见光(380~780nm)、红外光(780 nm以上)
UV— A
第八章 纺织纤维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
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热学性质
一、常用热学指标 ➢比热:重1g,面积为1m2 温差Δt=1℃,纤维吸性或放出热量的焦耳数
释放
贮存
缓冲
➢导热系数:厚1m,面积为1m2 温差Δt=1℃,1S内通过的热量焦耳数
保暖性
1m2
Δt=1℃
1m
➢克罗值clo:t=21℃,R.H. ≤50%,v ≤ 10cm/s,穿着服装感觉舒适,所具 有的热阻,为1 clo。
aviolet Rays
causes your skin to turn darker
防护性指标
1、透射率 有试样时的透射辐照度/无试样时的透射辐照度×100% 2、防护系数UPF 无织物时产生红斑所需的最小辐照度/有试样时相应的透射辐照度
第三节 电学性质

纺织材料热、光、电学性质

纺织材料热、光、电学性质

静止空气的λ值最小,它的绝热性或保暖性最好。
6
2.影响保暖性的因素 ⑴ 导热系数越小,保暖性越好。 ⑵ 纺材吸湿后,保暖性下降。 ⑶ 静止空气层的厚度越大,保暖性越好。
两端压差大
导热系数λ
两端无压差 静止空气
0
0.05
0.1
0.15
0.2
0.25
体积重量(δ )
图8-1 纤维层体积重量和导热系数间的关系
T1
5
常见纤维的导热系数(在室温20℃时测得)
纤维种类 棉 羊毛 蚕丝 粘纤 醋纤 锦纶
λ (W·m/m2·℃) 0.071-0.073 0.052-0.055 0.050-0.055 0.055-0.071 0.050 0.244-0.337
纤维种类 涤纶 腈纶 丙纶 氯纶 ★静止空气 ★纯水
λ (W·m/m2·℃) 0.084 0.051 0.221-0.302 0.042 0.026 0.697
难燃
26~34
芳纶、氟纶、氯纶、改性 腈纶、改性涤纶、改性丙 纶等
可燃 易燃
20~26 ≤20
可点燃,能续燃, 涤纶、锦纶、维纶、羊毛、 但燃烧速度慢 蚕丝、醋酯纤维等
易点燃,燃烧速度 快
丙纶、腈纶、棉、麻、粘 胶纤维等
24
3、提高纺织材料难燃性途径 1) 进行阻燃整理
2) 制造阻燃纤维:a)纺丝液中加入防火剂制成 阻燃纤维;b)用难燃得聚合物纺成阻燃纤维,如 诺麦克斯(Nomex)等
重键,获得半永久性定形。
21
(3)影响合纤织物热定形效果的因素 1)温度(最主要因素) 2)时间 :低温时间长,高温时间短 3)张力 4)冷却速度:要迅速冷却,以使新得结合点很 快“冻结” 5)定型介质

纺织材料与检测教案——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1

纺织材料与检测教案——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1
教学重点
1、纤维的二个热转变温度;
2、热收缩、熔孔性等热学性质;
3、极限氧指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耐热性与热稳定性;
2、热定型;
3、合成纤维的热力学状态。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删节:
1、测定纤维的熔孔性的方法;
2、纤维材料的点燃温度等性能。
更新:
1
三大题,见作业附页
课后小结
这一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概念较多,比较苦燥,又没有相关的实验配合,因此讲课内容组织与设计从趣味性着手,与服用织物的服用性能多加联系,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在熔孔性内容讲解时,与中小学生的校服设计及部队军服对服材的要求结合起来。
教案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日期
2006年12月11日第十五周
授课章节名称
第八章 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第一节 热学性质
教学目的
1、了解热学性质的常用指标;
2、了解纤维的热转变点;
3、掌握纤维的热定形、热收缩等热学性能;
4、重点掌握纤维的玻璃化温度、粘流化温度这二个热转变温度;热收缩、熔孔性等热学性质及极限氧指数的概念。

纺织材料热电光学性质

纺织材料热电光学性质

第八章纺织材料热、电、光学性质思考题及难点:1.导热与保暖2.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3.极限氧指数4.双折射5.静电现象及消除途径第一节热学性质 (1)一、比热 (1)二、导热 (1)三、热对纺织材料的影响 (1)第二节光学性质 (3)一、反射与光泽 (3)二、折射与双折射 (3)三、耐光性 (3)第三节电学性质 (3)一、介电系数ε (3)二、纺织材料电阻 (3)三、静电 (4)第一节热学性质一、比热质量为1克的纺织材料温度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二、导热导热系数:材料厚度为1m,表面之间温差为1℃,1h通过1m2材料所传导的热量焦耳数。

影响保暖性因素:⑴静止空气层的厚度越大,保暖性越好⑵导热系数越小,保暖性越好⑶纺材吸湿后,保暖性下降三、热对纺织材料的影响(一)力学三态: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1.玻璃态:温度较低,大分子的运动动能远远低于分子间结合力,大分子里面的链节、基团都不能运动,只能在平均位置上振动,因此弹性模量很高,变形能力很小,纤维坚硬,类似玻璃,故称玻璃态2.高弹态:温度超过玻璃化温度以上,纤维的弹性模量突然下降,纤维受较小的力作用就发生很大的变形当外力解除后,链段的运动使大分子发生卷缩,变形逐渐恢复,在温度变形曲线上出现平台区,称为高弹态。

3.粘流态:温度超过粘流温度以后,链段的运动不仅使分子链的构象发生变化,而且通链段的相跃迁,使整个分子链相互滑动。

宏观表现为合成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粘性流动,称为粘流态。

(二)热转变温度:有明显热塑性特征的纤维,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之间发生转变涉及纤维性质显著变化时的温度1.玻璃化温度( Tg ):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二级转变温度)2.粘流温度(T f ):高弹态向粘流态转变的温度(一级转变温度)3.熔点:晶体发生熔化时的温度4.分解点:高聚物发生分解时的温度(三)耐热性纺材在高温作用下一定时间之后,保持其物理机械性能的性质。

指标:剩余强度率=(热作用之后的强度/原强度)×100%(四)合成纤维的热收缩与热定型1.合成纤维热收缩:合纤受热后发生尺寸收缩的现象1).原因:合纤在后加工受到牵伸,存在着内应力,由于玻璃态的约束,无法恢复,一旦温度升高,解除玻璃态约束,由于内应力而大量回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定量表达
A.点燃温度 B.火焰最高温度 C.燃烧速度(单位长度的时间) D.极限氧指数 LOI
LOI = O2 体积 × 100% O2 + N 2的体积
8.2 光学性质 8.2.1 色泽
色泽既是外观质量也是内在质量的反映。 色泽既是外观质量也是内在质量的反映。 (1)颜色:材料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的结果。多用白度表示。 颜色:材料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的结果。多用白度表示。 (2)光泽:反射可见光的能力。 光泽:反射可见光的能力。 影响光泽的因素主要有: 影响光泽的因素主要有: ①纤维的表面状况。 如粗毛比细毛光泽强。 纤维的表面状况。 如粗毛比细毛光泽强。 ②纤维的截面形状。不同的形状会产生不同的光泽效果。如表面平滑 纤维的截面形状。不同的形状会产生不同的光泽效果。 ——平行反射(镜面反射),光最强;表面粗糙 平行反射(镜面反射) 光最强;表面粗糙——漫射,光柔和(反射 漫射, 平行反射 漫射 光柔和( 光强一致)或产生闪光效应(有峰值漫射) 光强一致)或产生闪光效应(有峰值漫射)。 ③纤维结构与含杂。蚕丝的特殊光泽与它的层状结构有关。成熟度高 纤维结构与含杂。蚕丝的特殊光泽与它的层状结构有关。 的棉纤维比成熟度低的光泽好。水分使光泽下降,颜色浓度上升, 的棉纤维比成熟度低的光泽好。水分使光泽下降,颜色浓度上升,表面上 的油、蜡等其他成分也会使光泽发生变化。 的油、蜡等其他成分也会使光泽发生变化。 ④纤维彼此排列的平顺程度。 纤维彼此排列的平顺程度。
8.2.3 耐光性和光防护
所谓光防护是指纤维制品阻隔红外或紫外光的透射, 所谓光防护是指纤维制品阻隔红外或紫外光的透射,防止红外或紫外 线对人体产生破坏的性能。 线对人体产生破坏的性能。
纤维 棉 羊毛 亚麻、大麻 粘胶纤维 腈纶 蚕丝 锦纶 涤纶
日晒时间(h) 940 1120 1100 900 900 200 200 600
8.1.1 常用热学指标 (3) 绝热率
绝热率表示纤维材料的隔绝热量传递保持温度的性能。 绝热率表示纤维材料的隔绝热量传递保持温度的性能。它常常通过 降温法测得,将被测试样包覆在一热体外面, 降温法测得,将被测试样包覆在一热体外面,另一个相同的热体作为参 比物(不包覆试样) 同时测得经过相同时间后的散热量分别为Q 比物(不包覆试样),同时测得经过相同时间后的散热量分别为 1和Q0 ,则绝热率T为: 则绝热率 为
8.1.6 熔孔性 (1) 概念
织物接触到热体而熔融形成孔洞的性能——熔孔性。织物抵抗熔孔 熔孔性。 织物接触到热体而熔融形成孔洞的性能 熔孔性 现象的性能叫抗熔孔性。 现象的性能叫抗熔孔性。
(2) 影响熔孔的主要外界因素
①热体的表面温度;②热体的热容量;③接触时间;④相对湿度。 热体的表面温度; 热体的热容量; 接触时间; 相对湿度。
8.1.1 常用热学指标 (2)导热系数λ
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梯度场条件下,热能通过物质本身扩散的速度。 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梯度场条件下,热能通过物质本身扩散的速度。 单位: 在传热方向纤维材料厚度为1m,面积为1m 单位:J/m·℃·h。在数值上为在传热方向纤维材料厚度为 m,面积为 m2, ℃ 。在数值上为在传热方向纤维材料厚度为 m,面积为 两个平行表面之间的温差为1℃ h 物理学上常定义为1s 两个平行表面之间的温差为 ℃,1h(物理学上常定义为 s)内通过材 料传导的热量焦耳数。 料传导的热量焦耳数。 导热系数也称热导率,其倒数 导热系数也称热导率 , 称为热阻 。 纤维本身的导热系数由于纤 维结构的原因呈现各向异性。 维结构的原因呈现各向异性。 对于纤维集合体, 对于纤维集合体 , 也是纤维 、空气、水分三者的综合值。 空气、水分三者的综合值。 导热系数与集合体的体积重 量的关系呈对号规律 。
T= Q0 − Q1 ∆t − ∆t1 ×100% = 0 ×100% Q0 ∆t0
其中: 不包覆试样的热体单位时间温度下降量( 其中:∆t0 ——不包覆试样的热体单位时间温度下降量(温差); 不包覆试样的热体单位时间温度下降量 温差) ∆t1 ——包覆试样的热体单位时间温度下降量(温差)。 包覆试样的热体单位时间温度下降量( 包覆试样的热体单位时间温度下降量 温差) 绝热率数值越大,说明该材料的保暖性越好。实际测试中, 绝热率数值越大,说明该材料的保暖性越好。实际测试中,为了方 便和结果的稳定可靠,常常使用两只饮料易拉罐作为容器, 便和结果的稳定可靠,常常使用两只饮料易拉罐作为容器,加入同质量 和温度的水,测量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温差。 和温度的水,测量经过一定时间后的温差。应当注意的是对于欲比较保 暖性的纺织品应该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中进行,最好在标准大气中。 暖性的纺织品应该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中进行,最好在标准大气中。
8.1.2 热力学性质 (1)概念
热力学性质也叫热机械性质,是指在温度的变化过程中, 热力学性质也叫热机械性质,是指在温度的变化过程中,纺织材料 的机械性质随之变化的特性。 的机械性质随之变化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温度点来表征纤维材料力学行 为的差异。 为的差异。
(2)热力学曲线

对于结晶体, 对于结晶体,热力学状态以熔 点为界分为两个状态。 点为界分为两个状态。 对于非结晶体, 对于非结晶体,热力学状态一 般分为三个状态——玻璃态、高弹 玻璃态、 般分为三个状态 玻璃态 黏流态。 态、黏流态。用玻璃化温度Tg、黏 来划分。 流温度Tf来划分。
8.1.3 热定形 (2)影响热定形效果的因素
湿度(或定形介质) ① 湿度(或定形介质):目的是降低Tg ② 温度:加热到Tg以上, Tf以下。促使应力松弛完成 温度: 以上, 以下。 外力: ③ 外力:施加外力达到我们所需的外观形态 时间:大分子间的联结只能逐步拆开, ④ 时间:大分子间的联结只能逐步拆开,达到比较完全的应力松弛 需要时间,重建分子间的联结也需要时间。 需要时间,重建分子间的联结也需要时间。
第8章 纤维材料的热学、光学、电学性质
8.1 热学性质 8.1.1 常用热学指标 (1)比热C 质量为1g的纺织材料,温度变化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单位是:J/g · ℃ 。 纤维的比热值是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不是一个 定值,是一个条件值。同时,又是纤维材料、空气、水分的 混合体的综合值。 比热值的大小,反映了材料释放、贮存热量的能力。或 者温度的缓冲能力。影响纤维材料的接触冷暖感。
8.2.2 折射与双折射
一般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受倾斜方向的一条入射光照射时, 一般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受倾斜方向的一条入射光照射时,在物体表面 会分成一条反射光和一条折射光,其反射角、 会分成一条反射光和一条折射光,其反射角、折射角分别遵从反射定律和 折射定律。 折射定律。 纺织纤维大多都属于单轴晶体,所以当一束光线照射时, 纺织纤维大多都属于单轴晶体,所以当一束光线照射时,进入纤维内 的折射光会分成方向不同的两条折射线----发生双折射 的折射光会分成方向不同的两条折射线----发生双折射。分别用n∥ 和n⊥ ----发生双折射。 表示, 称为双折射率 双折射率。 表示,(n∥-n⊥)称为双折射率。 双折射率的大小可以反映纤维大分子的取向程度,双折射率越大,说 双折射率的大小可以反映纤维大分子的取向程度,双折射率越大, 明大分子排列越整齐,且越平行于纤维轴向。大分子的取向度越高, 明大分子排列越整齐,且越平行于纤维轴向。大分子的取向度越高,纤维 性能的各向异性表现就越显著。 性能的各向异性表现就越显著。
强度损失率(%) 50 50 50 50 16~25 50 36短,它由强度较大的UV B(280 315nm)和波长较长、 UV—B(280~ nm)和波长较长 紫外线波长较短,它由强度较大的UV B(280~315nm)和波长较长、 低能量的UV A(315~400nm)以及UV C(100 280nm)组成。 nm)以及UV—C(100~ nm)组成 低能量的UV—A(315~400nm)以及UV C(100~280nm)组成。 UV A(315 紫外线的辐射不分季节、不分阴晴、不分海拔高低, 紫外线的辐射不分季节、不分阴晴、不分海拔高低,只是到达地面的 强弱(紫外线指数)不同,最强时段为上午的10: 下午4 00( 强弱(紫外线指数)不同,最强时段为上午的10:00 ~ 下午4:00(该时段 10 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时段) 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时段) 。 研究表明:引起皮肤癌的主要波段为UV—B 其典型光谱为297nm, 297nm 研究表明:引起皮肤癌的主要波段为UV B,其典型光谱为297nm,起 UV 作用强度大约是UV A区的1000倍,而紫外线UV C区的作用虽然也很强, 1000倍 而紫外线UV 区的作用虽然也很强, UV—C 作用强度大约是UV—A区的1000 UV 但因其绝大部分受到臭氧层和空气介质的阻隔而难以到达地面。 但因其绝大部分受到臭氧层和空气介质的阻隔而难以到达地面。因此防紫 外线面料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对UV A区和UV UV—B 外线面料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对UV—A区和UV B区紫外线起到有效的遮蔽 UV 作用,尤其是要遮蔽UV—B 作用,尤其是要遮蔽UV B区。 UV 在常用纤维中,羊毛、 蚕丝、涤纶等防紫外功能较好,而棉、 在常用纤维中,羊毛、麻、蚕丝、涤纶等防紫外功能较好,而棉、 粘胶、锦纶、腈纶等的防紫外功能较差。当然,纱线的结构、 粘胶、锦纶、腈纶等的防紫外功能较差。当然,纱线的结构、织物的密度 和厚度、颜色等对紫外防护也有影响。 和厚度、颜色等对紫外防护也有影响。
8.2.3 耐光性和光防护
纤维材料在日光照射下,其性能逐渐恶化,其强度下降,变色,发脆, 纤维材料在日光照射下,其性能逐渐恶化,其强度下降,变色,发脆, 以至丧失使用价值。纤维材料抵抗日光破坏的性能称为耐光性 耐光性。 以至丧失使用价值。纤维材料抵抗日光破坏的性能称为耐光性。日光中的 紫外线(波长400nm以下)和红外线(波长780nm以上) 紫外线(波长400nm以下)和红外线(波长780nm以上)是造成纤维光损伤 400nm以下 780nm以上 的主要原因。 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