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比较与金融服务创新pd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比较与金融服务创新

——基于重庆调研的经验与启示

满明俊

(1.中国农业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北京,100005;2.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872)摘要:本文在对重庆市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产业链融资调查的基础上,将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归纳为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政府主导型产业连融资、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三类。结合案例分析,认为三种融资类型分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成效主要包括降低信贷风险和成本,促进金融资本与农业长期结合,为农业担保创造条件;但也存在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高,产业链结构性缺陷,土地流转不规范、抵押替代物估值难等制度障碍。最后,研究得出促进农业产业链融资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金融创新

传统分散农业向现代集约农业的转化实际上是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而资金要素在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极度稀缺的,因此,如何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约束,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农村信贷的供给与需求间还存在较大的缺口,刘玲玲(2009)对陕西、山东、辽宁、内蒙古四省区的调研显示,农户信贷中只有34%是来自金融机构,58%以上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得[1]。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流通资金只有12%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规模在20人以下的小企业该比例仅为2.3%,乡镇企业则更少。

导致金融机构服务“三农”阻力重重的原因,主要是农业固有的高风险、低收益、高成本、周期性特征与金融资本追求利润、规避风险的属性相矛盾。因此,只有通过金融服务创新缓解上述矛盾,才能促使金融机构有效率、可持续的为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资源。通过整合农业产业链,使原来分散的信贷主体相互合作、制约,达到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规模收益的目的,是金融机构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背景下,服务“三农”的创新实践。课题组于2011年3月对重庆市农业产业链融资状况进行了调查,在总结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启示。

1、理论探讨与综述

1.1产业链融资的一般探讨

产业链融资也称供应链融资是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于生产、贸易领域的一种金融创新方式。根据胡跃飞(2007)提出的概念,产业链融资是指在对产业链内部的交易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商品贸易融资的自偿性信贷模型,并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对产业链的

不同节点提供封闭的授信支持及其他结算、理财等的综合金融服务[2]。

产业链融资与传统融资的主要区别在于(1)打破对有形、固定资产抵押严

格限定的授信条件,通过对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整个产业链效率的评估作为授信的依据;对于企业的评估则更看重其在产业链中的地位。(2)资金用途限定于产业链内部交易,严格控制资金挪用,并以技术措施引入核心企业的资信作为控制授信风险的辅助手段。(3)产业链融资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引导销售收入直接用于偿还授信。

1.2 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特殊性

如果把农业生产经营过程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发现,从农资(种子、饲料、机械等)供应到农产品生产,从农产品加工(分级、包装、贮藏等)再到农产品经销是由一系列公司和团体所组成的有序链条。在农产品市场不断由区域化向全国化甚至国际化发展中,农业竞争更表现为产业链条和运作体系的整体竞争(陈丹梅,2004)[3],而依托产业链开展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的必然选择。现有关于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工业产业链融资的经验借鉴方面,如贾彦乐(2008)指出以龙头企业为先导的农业产业链通常以三种模式构建:结盟与直控相结合模式、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结合模式、业态扩展与转移模式[4]。王婷睿(2010)从需求、供给、效益三个方面论述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产业链融资的可行性[5]。韩明辉(2010)基于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从采购、运营、销售三个阶段分析了农业产业链融资的特点[6]。实际上,由于我国尚未完成现代农业转型,直接将工商业产业链融资模式复制到农业领域是值得商榷的。一方面,在全国27000多个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占4.3%,由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辐射能力有限,其原料来源和销售渠道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韩明辉,2010)[7]。另一方面,农业产业链成员间关系不稳定,难以形成各节点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制约了农业产业链的综合效益。此外,由于我国农民的组织化多集中在生产领域,销售领域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农业产业链的运行稳定性。因此,金融机构开展农业产业链信贷业务必须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农业产业链的特征,通过业务创新,既满足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金融需求,也合乎金融机构自身对“三性”的要求。

2、三种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本研究以重庆市作为调研区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重庆位于西南地区,传统农业区县面积广阔,农业人口比例较高,达71.03%,农业产值占比为9.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3%)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第二,近年来,重庆加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出台多项惠农政策,特别是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使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

①根据《重庆统计年鉴2010》计算。

的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第三,重庆建设内陆金融中心的战略,使该地区金融环境比较宽松,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通过调研,可以将重庆市开展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模式纳为三种,分别为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政府主导型产业链融资、核心企业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2.1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

园区主导型产业链融资是以农业园区建设为依托,农业产业集群为对象,利用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服务中介以及专业协会间纵向一体化的合作关系,满足农业产业链资金循环需求的金融服务。该模式主要依靠产业集群内农业经营主体间在信息、资源、技术、销售渠道上的相互依存来缓解农业信贷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收益。本研究以荣昌县畜牧科技园为对象,重点考察农业银行荣昌支行开展园区产业链融资的情况。

荣昌县畜牧科技园是全国唯一的畜牧类产业园。园区内拥有畜牧业生产、加工、销售企业150余家,饲料、兽药加工企业80余家以及西南地区最大的畜牧产品交易市场。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也坐落于此,拥有科技人才1300余人。目前由园区带动的养殖农户15.8万户,养殖业合作社50多个,已经基本形成生产、市场、科研、服务一体化的产业网络。

荣昌畜牧科技园区产业链融资包括园区建设融资、“企业+企业”融资、“企业+农户”融资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首先,银行通过与县级政府合作,通过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完善园区金融设施与设备布放,拓展产业链融资平台。比如,农业银行对荣昌畜牧产品交易市场基础建设发放信贷1.6亿元,同时与市场管理部门签订协议,承接交易市场内的服务网点、结算系统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其次,银行通过产业调查和评价,建立项目库,加强对园区产业项目的参与和监督,明确产业链条分布。如农业银行专门制作了荣昌县和畜牧园区的产业金融生态图谱,以及时跟踪产业链发展状况。第三,银行通过与中介机构(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合作,整合园区内的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等畜牧企业,利用核心价值判断、定制反担保协议,预设化解方案等措施对关联企业开展金融服务,实现“企业+企业”融资。最后,银行通过核定农户种养或加工规模、订单情况、担保途径,采用“固定额度,到期归还”或“总额控制、循环使用”方式对产业链中的农户实行集中授信,实现“企业+农户”融资。其中、政府部门设立的风险基金以及生猪保险等,对于银行向农户提供无担保贷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②。比如荣昌县仁义镇广济村的养殖大户,通过五户联保的方式贷款10万元,与企业合作统供统销,2010年种猪和肥猪的销售毛收入能达到20万元。净

②调查中了解到,重庆市规定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市县两级政府承担35%,金融机构承贷65%。生猪保险规定农户对生猪的保费4元保险价值600元,肥猪保费10元保现价值10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